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烧鸡和酒上来后,他们两个百户就是吃喝起来,吃着的时候,孙百户道:“本来之前小弟我还挺担心的,但是自从知道是伍大哥你要亲自带人过来接应后,小弟就安心了啊,以陈大哥你的勇武,到时候如果遇上了伪唐贼子,还不是大杀四方啊,到时候伍大哥您可要手下留情,给小弟我留下一个首级啊!”
伍百户一边啃着烧鸡,一边含糊道:“放……心,这……都是小事!”
好不容易咽下嘴里的一大块烧鸡后,伍百户又给自己灌下了一口酒,然后就是道:“如果那些伪唐贼军赶来,我老伍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
这话还没有说完呢,突然他听见旁人有人发出一声惊叫,这一声惊叫害得他手一抖,手里的烧鸡就是掉在了地上。
我操,那个王八蛋竟然敢戏耍老子,他刚站起来身想要骂人的时候,突然看着身边的一个小旗指着前方惊道:“你们看!”
他抬头一看,当即心中暗骂一声:我靠,好多人!
旁人开始不断的惊呼:“敌袭,敌袭!”
再看前方,大约百人规模的队列从东边缓缓而来,而在他们的两侧以及更远一些,还有更多的人。
虽然距离还有些远,但是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些人就是伪唐贼军,因为方圆百里之内,除了他们官兵以外,也就只有伪唐贼军有这么多人马了。
他一边叫嚷着一边在亲兵的帮忙下开始穿盔甲!
同时口中还大喊着:“还不快给老子动起来,站着等死啊!”
在亲兵的帮助下,他以最快的速度把盔甲穿上,然后提着腰刀直接站了出来,然后举起手中的腰刀:“都给老子出来,结阵,把盾牌架起来,还有弓箭手给老子出来,等下先射他娘的!”
这话音刚落下,就是一支箭射到他的脚下,插在地上的箭上的尾羽还在抖动着呢!
把他吓了个够呛,靠,那里跑出来的弓箭手,对面的伪唐贼军距离还远着呢,就算是神射手也不可能跨越几百米把箭射到他脚底下。
刚想朝着箭支射来的方向寻找那个躲着的弓箭手呢,
又有一支箭从他身边划过,射中了他身后一个明军士兵的大腿。
我操,肯定是有精锐强弓手偷偷靠过来了,而且还盯上他了,不然的话寻常弓箭手根本射不出这么远,也没有这个准头!
不过对方埋伏的精锐强弓手应该也就只有一个,要不然多来几个他早被射程马蜂窝了。
能够隔着这么远还能保持这么高的精度,肯定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强弓手,而这种精锐强弓手,哪怕是在整个通安千户所里,也找不出几个来。
“你们几个去,把那个该死的弓箭手找出来干掉,然后你们,妈的,都还愣着干嘛,给老子上去带那些民夫结阵,别让他们乱跑!”
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是把自己藏身在四五个手里拿着大型半身盾牌的士兵后头,有了盾牌的保护,加上他自己身上还穿了盔甲的,心中稍安。
于是继续开始大喊着,让手下以及那些青壮们结阵准备迎敌。
好不容易把自己手底下的一百多号人以及三百多青壮安排妥当,正要找孙百户帮自己指挥一二的时候,但是却没有在周围看到孙百户的人影,再朝着后头望去,只见几个人影已经没入树林之中,依稀可见其中一人正是孙百户。
操,这王八蛋又他妈跑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樯橹灰飞烟灭()
姓孙的无耻的跑了,这事虽然让伍百户气恼无比,但是他也知道现在不是骂人的时候。
孙百户虽然偷偷溜了,但是他带来的一百多明军主力以及运粮队本身的近百县勇和两百多的民夫还在。
他们在伍百户麾下的一些总旗、小旗等低级军官的带领下已经开始列阵迎战了。
看着自己麾下陆续列阵的人马,在看看远方徐徐靠近的伪唐贼军,伍百户心中生出一阵豪迈之情。
他倒是要看看,这些伪唐贼军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竟然连续好几次让他们这些官兵吃苦头。
同时他想要通过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绝对不是孙百户那样的软骨头,而且这一场打赢了,自己说不定就能够直接升为千户呢。
明朝武将如果打仗立功了,升起来可是要比文官快多,战争爆发之前只是一个小百户,但是战争结束之后,他就有可能摇身一变变成千户甚至都指挥使。
“都给老子手脚麻利点,快,别磨磨蹭蹭的,不然等下的时候死的就是你们!”伍百户还在继续大声喊着,试图让自己麾下的军队的队列更整齐一些。
可惜的是,他麾下的一百多卫所士兵还要一些,虽然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但好歹是受过少许训练的正规军士兵,这基本的列阵还是能够做到的。
但是那些县勇以及民夫们就差的远了!
民夫就不用说了,他们本来就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当挑夫的,他们甚至连正式的兵器都没有多少,只有少数人拿着长矛刀剑,而且这些都还是他们自备的,大部分人拿着的是扁担,木棍之类的。
即便是跳出来准备打仗的县勇,他们的质量也是不比黄竹山的土匪好到哪里去,顶多就是比那些民夫们身体素质要更好一些,兴许还有些个人的武艺,但是对于军阵之类的东西同样是一窍不通。
所以相对于伍百户手底下的卫所兵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已经列好了军阵,县勇和民夫那边则是乱哄哄的,根本就列不出伍百户想要的那种严密军阵。
不过对此伍百户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县勇和民夫虽然说已经被征召进入了军队,但毕竟不是士兵,连最基本的训练都没有受过,也不能指望他们能够有多少的表现,如今没彻底乱起来就是烧高香了。
就当伍百户组织人手准备迎战的时候,战场的另外一边,数百人正在踏着坚定的步伐缓步前进!
他们之中右翼的大部分人都是手持长刀盾牌,或者拿着弓箭、手持长矛,这些人虽然也列队了,但是也没比伍百户手底下的军队好到那里去,甚至不是还可以看见他们越走,队形就越散乱,以至于他们领头的几个头目不得不每走一段距离,就让大队人马停下来整理队形,然后才继续前进。
这大约三百多人的队伍在伍百户的眼里,并不算陌生,也不感到惊讶,这些伪唐贼军从表面看起来,不管是队列还是人员素质,都不比其他的流民土匪好到哪里去。
不过这三百多人的另外一侧大约百人规模的军队却是引起了伍百户的皱眉!
让伍百户皱眉的原因很简单,这支百人都不到的军队自从上场后,不仅仅队形整齐无比,而且一点喧哗之声都没有传出来。
更重要是,他们转换阵型的时候整齐如一,他妈的就连步伐都几乎是统一的,仅仅是整齐的脚步声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胆颤。
只看这表面上的一幕,伍百户就知道今天这一仗怕是没有自己先前预料的那么简单。
也许从表面上看起来,一支军队的队列整齐与否只关乎好不好看,在战场上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在冷兵器以及近代战争里,对阵型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很多战役里,军队的阵型需要不断的变换,这样才能够实现主将的战术意图。
想要在战斗过程持续变换阵型,并且始终保持完整的队形,这对士兵的要求其实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对纪律方面的要求,不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是不可能在战斗中听从命令并及时做出各种反应的。
哪怕是不说这些,只说让士兵们分清楚左右,听清楚上官的作战命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简单的队列整齐与否,体现出来的是士兵的素质,进而体现的是一支军队的训练情况。
所以能不能打先不去说,但是能够根据命令组成各种阵型,这几乎是一支合格军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而眼前,那支看起来有些怪模怪样的百人军队,其队形之严密让伍百户是忍不住皱眉。
他可不是什么事都不懂的大头兵,而是从军多年的老兵了,而且他和明军里的大部分军官们一样是世袭军官,从小开始就是耳听目染接受了明朝最正规的军官教育:比如说学习怎么高效的剥削自己麾下的军户,比如怎么在战场上保命,然后听长辈们吹嘘吹嘘几十年前的战斗。
他多少懂得一些军事常识,至少比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大头兵们强得多。
所以伍百户是能够看出来,这支只是半大孩子组成的诡异军队,绝对不是什么简单货色,等下自己必须谨慎一些了。
不过虽然谨慎了许多,但是伍百户对即将到来的战斗依旧充满了信心!
再怎么说,自己这些人也是正规军啊,而对方不过是一群土匪流民罢了,再怎么装模作样也不可能变成精兵强将,到时候自己先让弓箭手射他一波,再让刀盾手和长矛兵相互掩护杀过去,定能大破贼军,届时斩首数百,官升三级不是梦!
伍百户信心满满,而黄竹山那边的人同样是信心满满,尤其是数天之前刚打了一场胜仗的近卫军,上下早就认为明军不过尔尔,只要他们冲上去放一枪然后一个冲锋,那些明军肯定就得转身逃跑了。
即便是方东全、黄学仁他们率领的常备军,也是有着极大的自信,为何,因为他们在兵力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啊!
而且他们既然敢冲出来,自然是摸清了这股明军的底细,对方看着人多,但是半数都是拿着扁担的民夫,剩下的半数人里只有一百多是正规军,半数人还是普通县勇。
这么算下来的话,他们觉得自己只需要对付那一百多人卫所正规军就行了。
你说方东全他们是怎么知道明军里卫所兵有多少,县勇有多少,民夫有多少的。
这个简单,看他们的穿着以及手里拿着的武器就知道了,穿军服拿着兵器的就是卫所正规军,没穿军服但是拿着刀枪长矛的就是县勇,没穿军服只拿着扁担木根之类的就是民夫。
方东全他们计算双方实力的时候,很自觉的把那些拿着扁担的民夫给忽略了,就连那近百人规模的县勇也没被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只看到了伍百户带来的一百多卫所正规军。
而黄竹山众匪原有六百多人,加上前几天投诚的三十多俘虏,他们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七百之数。
哪怕不算那些没什么战斗力的两三百辎重人员,只计算战兵的话就有常备军约三百人,近卫军八十多人。
己方近四百人干对方一百多人,怎么看都能赢!
更何况,这里头还有一支近卫军的!
如果说在数天之前,他们还对近卫军保持鄙视甚至看笑话的心态,但是经过数天前埋伏明军一战后,他们对近卫军的印象就是彻底改变了。
这些半大小子看着人小甚至身体都还没张开呢,一个个脸庞稚嫩的让人觉得他们还是个孩子!
但是打起仗来,那是真的干净利落啊,比他们这些叔伯都还要犀利的多。
之前那股六十多人精锐的明军就是败在了他们手下!
如今有他们这些常备军配合作战,干掉这一百多明军还不是跟玩似的。
所以方东全他们这些以往看见大队官兵只会逃跑的角色,现在竟然也是大摇大摆的结阵而出,准备和官兵打上一场。
于此同时,大唐王师的军阵后方,李轩以及柳八苟、钱梦久等几个文官汇集居高远望,李轩骑着一匹肩高约一米三的瘦马,恩,就是当初蔡二虎的坐骑。
而他身边的柳八苟,钱梦久以及王文华更是干脆骑着骡子甚至驴子,身前身后则是有十多名李轩的贴身侍卫,他们手持长刀和盾牌,保护着李轩的安全,其中一人还扛着一面黄底青龙旗。
这面黄底青龙旗乃是皇帝出行仪仗的一部分,本来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旗帜的,不过大唐霸业初创,李轩以及李轩他爹这前后两代天子都节俭的很,不愿意用那么多的锦缎布料做旗用,断然是不会和伪明的那些皇帝们一样,出宫踏个青都带上几十几百面各种旗帜的。
这一次李轩亲征,就只带了这一面黄底青龙旗,既体现了皇家气派,又体现了大唐天子节俭的态度。
当然了李轩是绝对不会对外人说,他们大唐就算做出那么多旗帜来,也没那么多人给他扛旗!
此时柳八苟面带微笑用折扇遥指前方的明军:“陛下,此战我们的敌人不外乎是那一百多卫所兵罢了,至于其他人等不足为虑!”
这神态,这语气颇有一番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势。
嗯,如果不去看他骑着的那匹驴子的话!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马赛克()
听着柳八苟的话,再看他骑着的驴子,让李轩感觉相当别扭!
看来以后等马匹多了,出征的时候得给柳八苟他们几个重臣配一匹马,要不然实在是别扭。
至于现在嘛,还是先委屈着吧!
没办法,大唐王朝马匹奇缺无比,如今一共也几匹马,还都清一色不是瘦弱就是老马。
更关键的这仅有的几匹马又被近卫军那边的几个军官就是拿走了绝大部分,分别由王丹旭以及队官乘骑,他们之所以能拿走整个大唐王朝里绝大部分的马匹,不是因为他们要骑马冲锋,而是因为指挥部队作战的时候,得居高临下才行,不然的话火枪打起来白烟滚滚遮拦视线,那些军官们根本就看不清敌人到那了。
所以当你看见影视剧里的近代军队的一个个军官们骑着马,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不要认为他们傻,想要当靶子,而是因为作战所需,排队枪毙就是这么玩的。
同样不要以为他们玩排队枪毙的时候会多么绅士,不瞄着军官打,那是因为滑膛枪在中远距离的准头奇差无比,你瞄着军官打,但是鬼知道子弹会飞到那里去,眼神再好也架不住枪烂啊!
所以那些军官们骑在马上跟在地面步行着,被命中的概率根本没什么区别。
近卫军那边是奔着近代军队去的,所以大唐王朝里仅有的几匹马大半都是被他们拿走了。
至于常备军那边,只有陈屠夫一个人配了一匹矮脚马,不过自从上一次和蔡二虎单挑的时候,那矮脚马在冲阵过程里口吐白沫后,后续陈屠夫在战斗的时候就老老实实的徒步而行,没敢再骑马作战啊,要不然的话没被敌人砍死都得摔死。
至于其他人包括方东全、黄学仁在内,他们都是全身光溜溜的,半点马赛克都没有打,属于再正经不过的步兵了。
李轩和柳八苟他们一边观战,一边讨论着。
而前方的王丹旭、方东全、黄学仁他们则是各自带着部队徐徐上前!
这一次他们虽然说也做了一些前期的隐蔽,但是终究不是埋伏作战,在上千米外就是被人家明军发现了,所以伏击、包围之类的自然是用不上,只能是正面压上去。
他们是根据那些明军俘虏的消息,这才一路绕道明军的大后方的,今天上午时分,探子回报说前方发现了大批明军,而且那些明军还带着粮食,极有可能是明军的运粮队。
所以他们就是匆匆忙忙的赶过来,但是这赶过来后发现此地的明军又多出来了一百多正规卫所兵。
众人商量了一番后,觉得小心一些,打赢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最后李轩就是做出了决断:打。
他们的信心这么大,那是因为对近卫军有着极大的信心,按照他们的计划,以近卫军主力一步一步逼迫敌军的阵型,然后陈屠夫和蔡二虎就带着刀盾兵从侧翼杀过去。
只要敌军的阵型一乱,那么又将会是一场大胜!
此时,王丹旭带着近卫军徐步上前,他麾下的近卫军士兵在上一战中,有三个逃兵被斩杀,又死伤了数人,为了保持近卫军的战斗力,李轩特许王丹旭从常备军里挑选十多人补充。
最后王丹旭从常备军里挑选了十五人补充到近卫军之中,只不过王丹旭挑选的人却不是什么身体强壮,武力值爆表的悍匪,而都是一些看起来老实巴交,踢他一脚都放不出一屁来的闷葫芦。
这让不少常备军里的老油条悍匪们相当不满,他们倒不是说想去近卫军受苦受累,而是觉得去不去那是老子的事,但是你不选我可就是不给我面子的事了。
怎么着,老子这么牛逼的人还不能入你王丹旭的法眼加入近卫军不成?
不过还真是这样的!
近卫军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要让士兵听从命令,那些老油条土匪虽然身体素质不错,武力值也高,但这些都是老油条,见风头不对立马转身就跑的那种。
这种人,到了近卫军只会带坏其他人,战斗的时候估计第一时间跑的就是他们!
所以王丹旭宁愿要那些看上去不怎么出色,甚至说不上精明的老实人!
补充过后的近卫军,人数上比原来还多了一些,已经是突破九十人的大关。
这九十多人的近卫军走的并不快,他们手中的长矛也没有放下来,甚至那些火枪手的火绳枪都还扛在肩上。
这一切都是为了节省体力以及更好的维持队形。
但是近卫军虽然走的不快,但是却一直平稳的前进,前进过程中队形丝毫不乱,这样一来,其整体速度甚至要比常备军还要更快一些。
因为常备军那边是走一段,然后就得停下来整队,要不然的话走着走着就乱套了。
随着时间的过去,双方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近了,当双方前锋的距离靠近到只有三百米的时候,近卫军的士兵们在军官的命令下齐齐停下前进的步伐!
那些长矛手们整理队形,而二十多名的火枪手则是开始装填,不过他们还是没有点燃火绳,因为火绳的燃烧速度比较快,太早点燃火绳的话很容易战斗还没开始,火绳就烧光了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火枪手在装填的时候,已经是采用了定装火药,事先用一个个小竹筒把一发所需的火药装好,等到装填的时候直接拿出一个小竹筒倒火药就行了,避免了战斗时过于紧张而放入过多或者过少的火药。
毕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