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问,直隶四道,乃至整个华夏地区,哪个粮商能够拥有这么多储备粮食和现金的?

    没有!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无古人圣天子() 
远比其他粮商雄厚的实力,是直隶粮食公司能够稳住粮价,并推动直隶四道的粮食价格朝着帝国想要看到的方向所前进的唯一理由!

    人家比你的储备粮食多,还比你的现金多,你能怎么办?

    哪怕是直隶粮食公司堂堂正正用商业手段,其他粮商们也玩不过。

    直隶粮食公司的成功,也是直接促进了大唐粮食总公司的成立,以及其所辖的各省粮食公司的成立,大唐王朝,即将迎来官方直接掌控粮食价格的年代,而且还是以一种比较温和的商业手段进行操作,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

    对于这种状况,李轩也是松了一口气,当初推动成立粮食公司的时候,说实话他还是有些担心的,他所采用的方式其实是效仿的某些措施,当然了,具体细节上有所不一样,但是本质上来说还是差不多的,那就是直接利用国家的强大实力,在尽可能维持市场自由的前提下,维护物价稳定,尤其是维护至关重要的粮价。

    后世的华夏,在这方面绝对是世界上各国的翘楚,甭管各种经济危机,甭管房价涨到天际了,但是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却是依旧保持着稳定,即便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上涨,但是上涨水平也是和整体经济发展持平。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维持粮价稳定的同时,当局并没有采取一些强制性的,过分的措施,而是采用市场措施。

    原本李轩以为,想要在大唐王朝复制这样的政策有些困难,毕竟大唐王朝的经济体系,远远没有后世的现代国家那么完善,想要单纯依靠商业手段来维持物价稳定,会非常的困难。

    但是大唐粮食总公司的表现,还是让他非常满意的。

    大唐粮食总公司表现良好,发挥出来了预定的作用,那么李轩也就不用采取一些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来稳定物价了。

    强制行政手段,效果虽然同样出众,但是对于帝国本身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目前大唐帝国所推动的工商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心情很好的李轩,在元宵过后,就是把负责这一方面事务的几个官员升官,具体负责事务的国企部农产司的司长,不出意外的话,过一段时间就会外放到地上上,担任某一省的布政使。

    放下粮食问题后,李轩也是再一次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从内政上,转移到军事上来。

    最近几个月,李轩虽然也是保持着对军事问题的关注,但是只是听一听简报,基本上没有太过干涉陆军、海军将领的工作。

    不过,如今辽东战役已经是进行到了关键时刻,而且南洋攻略也是开始了前期工作,李轩有必要亲自关注了。

    为此,他在正月下旬,召开了一场御前扩大军事会议,陆军、海军、近卫军,大唐三军的高级将领们齐聚一堂。

    众多高级将领们穿着一身将官礼服,陆续进入这个皇家别院里的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会议室,这个庞大的会议室和普通的大殿的不一样,这是一间面积达到了两百多平方米的会议室,中间摆着一张巨大的长方桌,围绕着长方桌,放着三十多把椅子。

    而长方桌的正前方位置,却是没有放椅子,因为在前头,有着一张独立的办公座椅,那是李轩的专座。

    两侧,还有十来张椅子背靠着墙壁以及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放着,这些椅子是那些旁听会议的人的座位。

    会议室的窗户,并不是什么狭小的窗户,也不是传统的中式推门,而是大块大块的玻璃窗,一整面墙壁,几乎有三分之二的面积都是玻璃窗。

    这些玻璃,是皇室资产科所投资的玻璃公司所生产的建筑用玻璃,虽然受限于技术,每一块的玻璃并不算大,但是用框架拼凑起来,还是能够做出这种大面积玻璃窗的效果的。

    大片大片的玻璃窗,这使得即便是今天的天色有些一闹,但是这会议室内依旧不需要点上大量蜡烛,就能够明亮无比。

    这些高级将领们陆续进入会议室,然后就是开始三三两两的交谈起来,而且不少人都是神情严肃,彼此交谈的时候,还不忘给其他军种的将领们投去怀有敌意的眼神。

    众人交谈的时候,也是圈子分明,陆军的将领们人多,足足有二十几个,霸占了一大片空间,海军的的十几个个人则是选择在窗边,而近卫军的将领最少,只有四个人,他们则是站在一边嘀咕着不知道什么东西,还有翰林院以及陆军部、海军部的旁听人员,则是各自散落着。

    各机构的人,泾渭分明,并没有人试图去和其他机构的人进行攀谈,因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今天这一场会议的重要性,在场的各派系,彼此之间都算是敌人,即便不是敌人,但是也有利益冲突的。

    而今天,他们代表的都是各自的机构、派系,私人交情,在今天这种场合里一文不值。

    比如说雷万中将,他其实和海军参谋部的部长,前任第二舰队司令,宋炳林海军中将私交不错,还约定了做儿女亲家。

    但是今天,他们两个人彷佛不认识一样,进来这个会议室后,别说说话了,甚至彼此间点头致意都没有。

    私交归私交,但是等一下,恐怕双方就要针锋相对,各自代表海军和陆军争夺利益了,而失败的一方,估计情况不会太好,至少其军种内部肯定是会不满的。

    为什么这些人的神情如此严肃,一副满脸戒备的模样!

    那是因为,宣平八年的军费预算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虽然去年年底制定宣平八年财政预算的时候,已经是召开了一次会议,但是那个时候,圣天子却是只把其中的一部分军费进行了分配,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军费扣着并没有进行分配。

    而今天,很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讨论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军费的分配情况。

    怎么分配,这可是一个大问题。

    甚至都不仅仅是军费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了未来大唐帝国的军事战略发展方向的问题。

    随着辽东战役的进行,哪怕是现在辽东战役还在打着,但是谁都知道,拿下辽东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估计也用不了多久,少则两三个月,多不过一年半载的,辽东那边估计就能够拿下来了。

    而接下来,大唐帝国庞大的军事力量干嘛去?

    马放南山,无所事事?

    不可能,这可是一支每年花费两千多万两银子的军队,养着不打仗,亏!

    而且很多高级将领都是知道,那位圣天子,万古圣君,是一个拥有着庞大野心的人,这个野心甚至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圣天子,是要征服全球的!

    但是具体怎么征服,先打哪里?怎么打?

    这不仅仅会影响到未来帝国的战略,更加会影响到军种之间的利益分配。

    先打南洋,好啊,海军高兴啊,打南洋,就意味着要扩张舰队,扩张陆战队,军费会更多,但是陆军那边就不高兴了。

    先打鞑靼为主的北方,陆军肯定是拍手欢庆啊,打北方,陆军肯定要扩军啊,筹建更多的骑兵啊,但是海军那边就会很失望了。

    因为军费有限,陆军拿多了,海军就拿少了!

    除了军费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战争意味着战功,而战功意味着升官加爵,哪怕不是为了自己谋取升官加爵,但是下头一大堆的将士等着升官发财呢。

    你身为军种大佬,不为部下争取升官加爵的机会,当个毛大佬了,赶紧退役回家抱娃去!

    陆军和海军的将领们针锋相对,唯独近卫军那边是稳如泰山,人家近卫军的经费,不从军费里走,而是直接从皇室经费里走,去年年底就已经是确定了下来了。

    再说了,伟大的,比太阳更伟大的万古圣君,哪怕是把陆军和海军一股股脑裁撤了,也是不会少近卫军一个铜板!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的名字是‘近卫军’。。。

    而翰林院里的几个官员,比如说照例来旁听的翰统头子李道兵、陆军科科长、海军科科长他们,同时还有内阁陆军部尚书、海军部尚书等人,都是各自坐着,也不说话,反正他们今天就是来旁听,嗯,不对,顺带看戏的。

    看什么戏,自然是看陆军和海军进行战略大撕逼啊!

    这种场面,一般只有年底或者年初的时候才能够看见,因为年底或者年初,是军费分配的时间,陆军和海军每年都要上演一场撕逼大戏,闹大了,有时候甚至会发生全武行。

    所以今天,所有来参加会议的将领们,甭管陆军海军还是近卫军,通通都不许携带佩刀,嗯,拐杖、手杖之类的也不行。

    嗯,今年还有了个最新的规定,进场之前,腰带上不能有任何金属腰带扣!

    因为去年年中的时候,陆军和海军进行联席会议的时候,陆军枢密院的作战部的一个上校高级作战参谋被海军的将领们给气到不行,然后当场解开了皮带抽人,结果挨打的受了轻伤,打人的被罚俸一年。

    由此也算是可以看的出来,在公事上,陆军和海军其实已经是有了那种水火不相容的状态!

    预定时间到了后,该来的人一个不落,全都到了,不用多久一个秘书处的官员就是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会议室,然后对会议室里的众多大佬们轻声道:“诸位大人,圣驾快到了!”

    此时,会议室里的众多将领们,就是各自按照预定序列站好。

    他们刚站好,就听见门口有人高唱:“陛下驾到!”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将星闪闪() 
李轩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会议室,当他进入会议室的瞬间,他可以清晰的看见会议室里的文武官员们全都把目光投在了自己身上。

    当然了,这些臣子们自然是不敢盯着李轩看太久的,只是那么一瞬间而已。

    有臣子敢盯着李轩看很久,那已经是黄竹山时代的事了,那个时候,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敢对不客气,嘴上叫着他陛下陛下的,但是却是没有多少对他真正的尊重,把他当成真正的皇帝,嗯,除了柳八苟!

    但是现在,却是不一样了,他不仅仅成为了手握实权的皇帝,而且还带领帝国开创了偌大的基业,统一了华夏,威望丝毫都不逊于历代开国皇帝,甚至都有所超过。

    以往的千古圣君,不过是柳八苟的一家之言,后来却是得到了认同,等到现在,千古圣君已经是变成了万古圣君,这些称呼上的变化,足以证明李轩地位上的变化。

    会议室里的臣子们,在李轩进来的瞬间投过来视线后,很快就是重新低头,然后齐齐弯腰并异口同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轩略微伸手虚抬,同时道“众爱卿平身!”

    说话的时候,他的脚步没停,而是越过了众人直接走到了他的龙椅专座前,坐下来后,他又是道“赐座!”

    尽管会议室里摆着很多椅子,但是他们想要在李轩面前获得一个座位,还是需要李轩亲自说一口赐座或者类似的话,不管不顾自己就坐了,那可是大不敬。

    虽然几乎每次李轩开会的时候都会让臣子坐下来,但是从无例外,每一次都需要李轩赐座。

    李轩赐座后,众多臣子们才是陆续就坐,每个人坐那里那也是相当讲究的。

    陆军的在左侧,海军的在右侧,分别按照军衔高低、资历深厚排座,不是他们安排的,而是秘书处安排的座位。

    坐在左侧首位的乃是如今陆军名副其实的大佬,御书房值班大臣雷万中将,尽管此人从来都没有在野战部队带队打过什么战役,但是此人身为作战部部长,御书房值班大臣,他军事才华兴许没有郝柏年他们那么出众,但是政治地位却是比他们还要更高一些。

    而更多时候,雷万中将也不算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将领,他更像是一个官员、政治家。

    雷万中将下去,是同为陆军中将衔的几个将领,包括第一军军长李春景、第二军军长王朝宏、第三军军长郝柏年,王朝宏和郝柏年,都是专程从四川以及天津乘坐船只赶回来述职,并参加会议的野战军将领,其他几个的话,则是因为距离过远或者有军事任务,脱不开身没回来。

    然后是陆军枢密院的各部部长,副部长,部分野战师的师长等,林林总总二十几个人,清一色的少将和中将。

    再加上海军的十几个将领,今天这会议室里,可是真正的将星闪闪!

    坐在陆军将领对面的海军将领了,为首的还是包义奋海军中将,身为海军统帅部下属军令部的部长,御书房值班大臣,他在海军里的地位和陆军里的雷万差不多,都是长期在中枢任职,并没有参与过什么实际性的战争。

    在他之后,则是海军参谋部部长宋炳林中将,第一舰队司令、第二舰队司令、长江舰队司令、海军后勤部、舰政部、军政部等部门的部长们。

    而长方桌的下方,按照老规矩,那是属于近卫军的位置,近卫军的四个将领坐在那边。

    而翰林院的李道兵等人,以及内阁陆军部的钱梦久等人,虽然地位权势都不差,但是在今天这种战略会议里,也只是旁听而已,所以他们并不是坐在长方桌上,而是坐在会议室两侧的椅子上。

    这一场会议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带着耳朵就行了,基本不会有任何发言的机会,即便发言了,在场的那些军方大佬们估计也会当做没听见。

    他们在各自部门里虽然都是一把手,在外界也是权势庞大,但是在陆海军的这些真正大佬将领面前还是不够看。

    不说别的了,就算是爵位,今天在场的陆海军将领,全都是有爵位在身的,而且最差的也是一个子爵,大部分还是伯爵,少数几个更是侯爵。

    其他人都不说了,郝柏年和李春景这两尊陆军大佬今天坐在这里,其他人说话的时候,估计都得小声一些。

    原因无他,人家功劳够大,爵位够高!

    臣子们坐定了后,李轩才不管众人的内心想法是什么呢,他一天忙得很,开会就开会,没那么多时间和他们客套,所以他直接就是先开口了!

    “开始吧!”

    李轩先是简单说了这么一句后,才是接着继续道“先说说辽东那边!”

    辽东战事是最近几个月里大唐王朝里最重要,也算得上是仅有的一场大规模战事了,虽然之前李轩并没有怎么关注,但是并不代表不重要,而且李轩不关注也不是因为说他真的不关心了,只是因为辽东战事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用不着李轩操心而已。

    枢密院和海军统帅部,很高效的完成了他们自己的工作,不用李轩多操心。

    此时,雷万中将站起来率先开口了“启禀陛下,辽东那边自从秋季发动攻势后,各部进展顺利!”

    “我陆军第六军率先发动山海关战役,凭借火炮优势和将士们的勇武,历时十天终于突破山海关防线,杀入辽西走廊,随后陆续攻克辽西走廊的宁远,陈兵于广宁,期间,我军之第一骑兵旅以诸部骑兵团,组成的大约万骑规模的骑兵部队,游走并控卫辽西后勤防线,和朵颜三卫等辽东骑兵展开了多次激战,互有胜败,不过依旧牢牢守卫着辽西后勤线。”

    “十一月份,我军向辽东半岛金州增援了一个步兵团,随后和辽东混成团一起,组成辽东暂编旅,从金州北上,连续夺取了复州,陈兵于盖州。”

    “由此,我军已经是在辽东地区,形成了一南一北的两面夹击,根据前线第六军的战报,后续他们的第六军主力部队将会采取在广宁正面围攻,并施加压力,同时辽东暂编旅将会继续北上夺取海州,进而控制辽河套地区,最后包围并歼灭固守广宁的五万敌军!”

    因为辽东的冬天过于寒冷,实际上大唐陆军虽然是在秋天就发起了攻势,但实际上攻势并没有持续多久,打到广宁和盖州后,基本上就是停下了继续进攻的步伐,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饶是大唐陆军早有准备,各种防寒保暖的东西都是准备妥当,但是还是不太习惯这种严寒天气。

    尤其是参与辽东战事的部队,是以第六军为主,而第六军的兵员,主要是来源于江北的淮河流域,虽然说淮河流域在冬天的时候也冷,但是还是没有辽东这片地方冷。

    同样是下雪,但是零下几度和零下几十度,那可不是同一个概念。

    以往进行江北战役的时候,大唐陆军虽然也是受到了秋冬时分的严寒天气影响,但是因为大唐陆军历来都是喜欢在秋冬时分发动攻势,所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后续的北伐战役,则是在夏天进行的,同样也是没有受到影响。

    但是辽东战役,却是在秋冬时分发起的,这倒不是说大唐陆军故意选了这么一个时候,而是去年宣平七年夏天的时候,大唐陆军才是刚刚结束西南战役,后续的兵力调动也是花费了几个月时间,等大唐陆军准备完毕的时候,那已经是十月份了。

    但是都准备好了,总不能说是因为深秋时分就不打仗了吧,很多人当时就想着,辽东的冬天也下雪,江北的冬天也下雪,没道理大唐陆军在江北可以打秋冬战役,在辽东就不能打啊。

    而且他们还有强大无比的海运力量,各种御寒保暖的物资准备的多不胜数,可以方便的从南方各港口运输到北方港口来,每一个将士都将会得到了厚实的棉袄。

    但是,老天爷的威力比他们想象的要大一些!

    虽然大唐王朝的后勤力量相当牛逼,海运更是厉害,但是真正开始下雪的时候,大唐的后勤将领们才是知道,这大雪的威力有多大!

    怎么大?为什么?因为大雪封路!

    曾经在众多战场都是立下诸多功劳的大唐陆军的四轮运输马车,在雪地里几乎毫无用处,因为在雪地里,这种马车根本就走不了。

    这也就是导致了,旅顺等港口,乃至靠近前线的后勤中转港口里,各种后勤物资堆积如山,但是就是运不到前线去。

    最后没办法,他们只能是临时制造一些雪橇之类的工具用来运输物资,又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