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保镖企业的守卫,是可以在公共场合佩刀长杆火绳枪以及刀剑的自卫武器的!

    至于手枪,这东西在军事作用上兴许只是个自卫武器或者是骑兵用的武器,但是在民间里,这种武器却是用来暗杀等犯罪活动的最佳武器,因此,帝国哪怕是放开了一部分长杆火绳枪的民间使用,但是手枪这东西,却是被列为军警专用武器,不对民间供应,也不允许民间持有。

    不过因为这些保镖是持枪的,所以在人数以及应用上也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首先不是保镖企业想要搞多少保镖就有多少保镖。

    对于招募保镖,有着非常严格的流程,那就是首先你需要和某家公司达成了安保协议,或者是和某个富豪家族达成了安保协议后,才可以根据这个协议去申请招募保镖,进行职业培训,然后就是派往签署了安保协议的机构或者富豪家族执行保镖任务。

    同时规定,守卫人员必须是退役军人,闲杂人等不允许担任保镖。

    实际上,这些保镖类企业,清一色的都是官办企业,管理人员也都是清一色的退役军官转业的文职官员,私人是不能申请成立这种保镖公司,同时也不会允许普通人进入这一类的企业任职。

    这些措施其实倒不是说为了限制武装人数,社会不稳定之类,而是军方为了确保国内不会出现不受控制的民间武装。

    军方可是严防国内出现民间武装这种事。

    过去的这几年里,陆军方面可是一直都是在进行了清剿土匪、地主武装等各类违法武装的活动,而即便是到目前为止,也是很难彻底清理干净,要是在一些偏僻地区,土匪不少,而且地主豪强们也是大多拥有着私人武装。

    当然了,这些地主豪强们是不会傻乎乎的说自己的是军人,甚至连护卫之类的名义都不用,就用普通佃户,仆人之类的名义,所用的武器他们虽然不敢大规模搞枪支,但是刀剑却是不缺的。

    哪怕是宣平十一年的现在,国内的各类非法武装组织还是相当多的,军方一直都是在进行打击,不过明面上的可以清除,但是暗地里的却是很难杜绝。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帝国对枪支管控的非常严格的原因,从制造,再到销售以及使用,全都是官方经手,不允许私人插手。

    杨成知道,这皇家银行里的这些门卫们,都是货真价实的武装保镖,真枪实弹的那种!

    而他并不知道的是,在这四个门卫之外,实际上大楼内,还足足有着三十多个武装保镖进行着监控和守卫呢!

    谁让这里是银行呢,别的不说,光光是地窖里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就值得让数十个武装保镖守卫了,更不要说,银行里还存放着大量的不记名的银票,银行本票这些和真金白银拥有同等购买力的有价债券。

    如今皇家银行发行的银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是成为了大唐帝国里的通用纸币了,拿着银票去买东西,缴纳税收,其价值是和直接把这银圆,金圆去一样的。

    杨成不管这些守卫们,直接进了大门,然后来到了大唐,大唐里的人数不少,不过大部分都是一些普通的客户,而杨成可不是什么来存钱取钱之类的普通客户,他是来找贷款的!

    所以他打量了大唐内的指示牌后,直接就是按照着指示牌去了右边的一个厅堂,这里的人就很少了,只有七八个人在等候着,而且这里也没有大厅里的那种业务窗口,他直接找到了一个皇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说明来意,然后这个工作人员就是把他带到了旁边的一个办公室里。

    进入办公室后,就是看见里面坐着一个年约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穿着普通的汉服长袍,看起来整个人很精神,此人见杨成进来后,当即就是起身道:“欢迎贵客光临鄙行,请坐!”

    这年头,皇家银行发放的贷款,基本都是面向企业等各类机构,并不开展个人贷款业务,所以能够来银行贷款的,都是企业客户,每一笔生意,那都是大生意。

    所以眼前的这个中年男子显然是没有任何的怠慢,客气让杨成坐了下来,然后又是让下属上茶。

    然后才是问道:“鄙人盛通,添为本分行贷款部的贷款经理,不知贵客怎么称呼?仙居何处?”

    杨成此时也是开口道:“贵客不敢当,鄙人杨成,九江人士!”

    杨成虽然说了名字,也说了籍贯,不过他们的杨家在九江当地,算得上是名望士绅,但是整个帝国的名望士绅多了去,这个盛通自然是不知道这个杨家到底是什么杨家的。

    所以这个盛通只是随口来了一句:“原来是杨兄,久仰久仰!”

    此时,杨成自然是不会让他看低自己,这是来贷款的,不彰显一下实力的话,可别指望着银行会把钱贷款给你,毕竟人家也怕你是骗子或者是无名之辈,这贷款了跑路怎么办?

    大唐的司法虽然严苛,但是抓捕之类的手段还是非常原始的,你真有本事骗出钱来立马逃之夭夭的话,哪怕是皇家银行这种庞然大物也是无可奈何。

    所以贷款,基本都是需要抵押物的!

    但是杨成有抵押物吗?说他有是有,但说他没有,其实也是没有的。

    所以为了增加自己接下来谈话成功的可行性,杨成继续道:“鄙人家族控股了九江玻璃公司!”

    自爆身份是不用说太多的,说一个九江玻璃公司就足够了。

    目前帝国的玻璃产业里,因为皇家理工学院控制了专利授权,因此全国范围内,只有五家公司是能够光明正大的生产,销售玻璃的,至于剩下的,那都是见不得光的盗版商,被抓住了是要被倾家荡产顺带坐牢的。

    身为国内五家玻璃公司之一,九江玻璃公司自然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至少盛通是听过的,这一听到九江玻璃公司,他立马就是来了兴趣。

    因为他有预感,今天兴许能够做一票大生意!

    这九江玻璃公司,可是玻璃行业里的知名公司了,哪怕其规模在五家公司里排名垫底,但那也是日进斗金的公司啊,这种公司来找贷款,皇家银行自然是非常欢迎的!

    为啥?

    因为不用担心它还不上啊!

    稳赚不赔的买卖,谁都喜欢!

    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贵族封地() 
皇家银行上海分公司工业区分行的贷款经理盛通,原本以为这个杨成只是个九江杨家的旁系族人,但是没有想到简单的交谈后,发现此人竟然还是九江杨家的嫡系子弟。

    士绅嫡系子弟从商,这倒是比较少见的事,毕竟大部分有能力的士绅嫡系子弟都跑去读书科举当官了,那里会跑来经商了,哪怕是那些没有读书科举天分的士绅嫡系子弟,他们大多宁愿流连青楼,唉声叹气的说着老天的不公,科举的黑幕,但是也不会轻易跑去经商的。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商人的社会地位太低的缘故。

    大唐王朝固然是没有和前明那样,强行的划分户籍,搞什么军户,农户,商籍之类的东西,但是强大的传统依旧是延续了起来。

    李轩这些年,推动军人的社会地位进步就已经是感觉到非常困难,现在可没什么心思去提高商人之类的社会地位,再说了,如今大唐也没多少纯粹的商人的,甭管是普通商行还是工厂,它们的所有人大部分都是士绅家族好不好。

    如今,在大唐帝国推动工商业的过程里,大部分的士绅家族,从以往的掌控大量土地,逐渐演变为了掌控大量企业。

    李轩一开始的时候,其实也是没有想到过,直接推动工商业的过程里,竟然会把传统的士绅阶层变成大唐王朝的新型工商阶层。

    如今可是经常听闻某个士绅,卖掉因为高昂的农业税,田租又是持续被打压而变得已经没有多少收益的土地,把卖土地所得到的资金,再加上地窖里的埋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银子,然后投入了开公司投资办厂的大潮当中。

    但,其实人还是那些人,甚至模式都没有变过,无非就是以前喜欢囤积土地,现在喜欢建工厂,以前喜欢搞个商铺酒楼,现在喜欢搞各种公司……

    他们依旧是士绅家族,以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自称,至于你说他们是商人,人家能喷你一脸!

    经商这种充满了铜臭的事他们怎么会做,那都是旁系子弟和仆人的活,他们才不管呢

    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讨论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也就不那么急迫了,因为你都不知道该说谁是纯粹的商人。

    倒是军人的社会地位推动,才是李轩一直关注并花了大力气的事。

    他一开始通过提高军人的待遇来获得军人的地位提高,后来发现这样效果不佳,钱这东西,好是好,但是还是无法真正的改变目前的社会里轻视甚至鄙视军人的状态。

    所以李轩后来更脆来了个大招:制定了军官转业文官制度。

    规定军官服役一定年限后退役时,可以转业到地方担任文官。

    而这一点,乃是目前大唐王朝推高军人社会地位的最重要措施!

    这种军官转业为文官的行为,就是模糊了传统武将和文官的界限,代表着武将随时也能够转行成为文官。

    这个措施的效果还算不错,打消了众多学子报考军校时的顾虑,这报考军校的话,就可以免去了后顾之忧了。

    运气够好的话,他们直接一路升上去最好当将军,甚至是博取爵位,奠定家族的显赫地位。

    而后来,李轩为了进一步推动军人的社会以及政治地位,干脆是进一步严苛了授爵的条件,目前帝国的授爵制度里,有宗室爵位和臣子爵位之分,宗室,也就是李轩的儿孙们,他们获封的宗室爵位,和臣子的爵位截然不同,没有什么可比性。

    臣子爵位的话,有几类人是可以获得的,第一类,乃是与国有大功者,这一条,也是目前朝堂上的少数文官所获得爵位的主要原因,包括柳八苟他们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封爵。

    什么叫与国有大功者,简单来说就是救驾,救国,具体来说就是,除非你给李轩挡了子弹,不然的话就只能是力缆狂澜,救国与危机之中。

    这一点是不限定任何人的,达到条件就可以授予,不过以与国有大功的名义被授爵的文官,目前只有柳八苟、王文华、钱梦久这三人,全都是最早期的从龙之臣,他们要是不获封爵位,军方的那一票将领就更加没有资格了。

    第二类,以军功封爵,这一点不用详细说了,目前帝国的绝大部分爵位,都是以军功授爵,甚至好几个文官的爵位,那也是以军功的名头授爵,什么军功?给军队提供粮饷武器弹药啊!

    第三类,则是科研授爵,只要你足够聪明,足够牛逼,搞出惊人的研究或者发明,爵位妥妥就到手了。

    第四类,则是外戚封爵,这个最没含金量,也是被明确规定,以外戚封爵者,最高授予子爵。

    同时还规定,非军功不得封侯,非救国之功不得封公,至于想要世袭罔替,哪怕只是减等世袭到男爵后的世袭罔替,那也是超高难度的。

    上面的这几条里,一三四这三条,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都是如同水中花镜中月,是不太可能通过这三种方式获封的爵位的,唯一可行的以军功封爵。

    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士子们,为什么想要获得这个贵族爵位呢?

    要知道,以目前大唐帝国的贵族制度而言,采取的都是虚爵制度。

    目前大唐王朝的贵族制度里,并不给贵族封地,甚至都是不给其他的政治特权,只有部分礼仪上的待遇以及俸禄,这俸禄虽然说不算少,但是和政治特权之类的相比,还是没有什么大用。

    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目前大唐王朝的贵族头衔,也只是一个头衔而已!

    它不像明王朝的武将贵族头衔那样,是可以直接跑过去当高级将领,甚至父死子继。

    在大唐王朝,要当军官,你得先去报考武学堂或者海学堂,想要当高级军官的话,还得读一个御学堂,御学堂乃是陆海军以及近卫军通用的进修性质的综合高等军事院校,内设三个分院,分别是陆军分院,近卫军分院,海军分院,三大军种泾渭分明,虽然都在金陵城,但实际上他们的校区并不是同一片地方,管理什么的更是各自分开,只是共同挂了个御学堂的名头而已。

    这种军校制度以及考试制度,其实也是杜绝了大量的庸才之辈进入军中,贵族子弟如果没什么才能的话,想要报考军校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贵族子弟倘若能力稍微过得去,以他们自幼能够接受到的高水平教育来说,只要努力了,考军校其实问题不大。

    这种差别,大体上就是城里的孩子和农村里的孩子考大学差不多,大家智商,努力程度一样的话,城里人的孩子肯定成绩更好,因为他们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在大唐王朝里,将领的职务是不能父死子继的,这也算得上是大唐王朝的贵族制度和明王朝的贵族制度比较大的区别了。

    贵族没有封地,也没有政治特权,为什么现在一大票人还是挤破了脑袋想要获得一个贵族爵位,已经有爵位的想要获得更高的爵位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可以放到军方将领为什么一直都是在支持圣天子的全球战略,这两年在积极备战,想要北上南下。

    为什么?

    因为根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圣天子已经是多次在私下场合里说过封地问题,说世界那么大,这要是打下来了,倒是可以选择一些中原之外的地方作为贵族的封地。

    这虽然只是传言,但是却是传的有板有眼的,甚至就连有人跑到李轩那里去打探消息的时候,圣天子都是没有正面的明确否认。

    当然了,圣天子也是不承认自己说过这些话!

    但是这重要吗?

    这不重要啊,给贵族封地的消息私底下流传出来后,人们就自己开动想象力了,他们想着,这世界那么大,除了华夏中原外,光光是南洋还有北方就有那么多的土地,更加不要说还有西亚非洲乃至美洲,这么多地,倘若帝国征服了全球,这就是全球之主,到时候为了镇压蛮夷土著,也是为了给臣子们一点点奖赏。

    伟大的,比太阳更伟大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拥有整个天下的万古圣君,神帝,圣天子李轩,随便拿出指甲大小,不,只有指甲十分之一大,甚至百分之一大,微不足道的的土地封给臣子们,那也是个了不得的数字啊!

    毕竟,这可是拥有整个天下的圣天子李轩啊!

    根据刊登在大唐朝报上的权威解释,天下的具体含义为:已知的、未知的、存在的、不存在的所有一切!举例来说就是:假设你做了个梦,而这个梦里的所有一切那都是属于圣天子李轩的!

    封地,哪怕只是传言以后有可能会在海外地方授予封地,这也是足够让这些人激动无比了,不少人其实都想着,假如自己立的功劳足够大,以后论功封地的时候,自己是不是有可能获得大一点的封地,比如说上百万平方公里之类的,到时候,还不得发了。

    哪怕是对封地没有实际的控制权,但是只要能够从封地里获得一部分收益的话,那么就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好处。

    至于直接控制封地,然后当国王,皇帝之类的,这个倒是没人这么想,因为大家都不傻,他们也不相信圣天子李轩是傻子,会搞这种足以破坏帝国根基的事,李轩愿意,那些大臣们都不会愿意。

    他们只是想着,有大片大片的土地后,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收益而已!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万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国危矣() 
在征服了蛮夷地区后,就可以在海外获得封地,这个说法虽然只是小道消息,甚至都没有任何官方说法,就连那些大臣乃至高级将领们,对此也都是保持着否认和沉默的态度。

    但是无风不起浪啊,大家总是不会相信空穴会来风,既然有这种传言存在,那么肯定就是有了那么一些的蛛丝马迹存在的。

    所以,很多人,尤其是现在的贵族们都是对此相当的期待,然后努力的朝着个目标而前进。

    如今大唐王朝的贵族们都是什么人呢,自然绝大部分都是军事贵族,大唐王朝目前的数百名正式首封的贵族里头,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军中的现役将领,他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怎么努力呢,自然是积极备战,然后发动扩张战争啊。

    这要是不出来足够多的海外领土,你还想指望着会圣天子会分封土地给贵族啊!

    再说了,即便是打下了足够多的海外领土,但是你如果没有足够高的军功,也别指望能够获得实际封地啊,更加别说是大面积,富饶的封地了。

    而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李轩也是知道目前有这种传言,因为这传言实际上就是从他口中流露出去的,而且他也没有阻止的流传,因为他是真打算这么干的。

    最近两年,他一直都是想着,该如何持续的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以征服全球。

    而单单依靠目前的这些措施,虽然效果也不错了,但是却是无法在未来的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一百年里都是保持着军队的主动积极性。

    毕竟,打仗这种事,总归是会厌烦的,哪怕是军方里那些接受过专业军事培训的军官们,也难保他们不会在漫长的战争里产生各种厌倦,畏战心理,同时导致社会上也是出现厌战乃至反战的心理。

    他几乎都是可以想象的出来,等五年十年后,帝国初步完成了工业化之后,整个帝国内部都是发展的欣欣向荣,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到时候,人们就会想着,我们钱也没少赚,生活也挺好的,干嘛要跑到海外去和那些蛮夷们打生打死啊,就让那些蛮夷们在愚昧中持续下去不也挺好的嘛。

    世界那么大,干嘛非得要全部都征服啊!

    这种心态,可以说是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正常心态,能够好好生活了,是没人愿意跑去打仗的,天生的战争狂人,总是不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