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塞入式刺刀换成套筒式刺刀,就是这种情况下的选择,套筒式刺刀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对材料的要求却是比简单矛头样式的塞入式刺刀高多了。
因为使用套筒式刺刀进行厮杀的时候,刺刀刺中敌人后所受到的反作用力,是会传导到曲臂以及套筒上,对套筒以及曲臂的强度要求相当高,而质量要求高,也就需要工匠们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打造。
换句话来说,工时会大幅度增加,而工时这个概念对于军工行业,尤其是战争时期的军工行业来说几乎是最重要的概念。。
因为工时直接关系到产量的多寡,后世德国人的虎式坦克够强悍了吧,但是为什么会惨败于T34和谢尔曼之手,就是因为后两者的性能虽然一般般,但是人家的工艺简单,工时非常低,同样的工人,他们造出的坦克数量数倍于虎式坦克。
以前的大唐王朝就是无法承受套筒式刺刀的时间成本,所以才退而求次选择塞入式刺刀。
但是现在,工匠数量大幅度提高后,这个限制就不存在了,只要有足够的材料,他们完全能够批量打造出足够火枪兵使用的套筒式刺刀来。
不用多久,李轩就是看到了好几柄还散发着金属光芒的套筒式刺刀。
这个刺刀和他印象中的近代火枪兵的刺刀已经差不多了,长度大约四十厘米,刺刀的刀身比较宽厚,这是因为刺刀的材质质量有限,刺刀又比较细长,为了避免作战的时候刺刀折断或者弯曲导致无法使用,刀身的中间部分是比较厚的。
这样刺刀加上火枪,总长度就能够达到一米八左右,超过了大唐王师里的火枪兵的平均身高。
不过和动辄三米长的长矛相比,还是短了许多!
这也就是说,如果火枪兵单纯和长矛兵进行肉搏的话,火枪兵会死的很惨,但是火枪兵的刺刀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而已,他们还可以开枪呢,等对方的长矛兵冲过一百多米的距离到跟前的时候,已经足够他们打出好多轮的排枪了。
李轩拿起了刺刀试了试,感觉重量虽然比预料的重一些,但是这样也好,够厚实不容易折断,而且平日里还能防身用的小刀使用。
此时石铁匠开口道:“我们打造的这三柄样品,之前都已经试过了,虽然在用力过猛的时候还是会折弯,不过这已经是我们所能够达到的极限啊,要想不折断的话,只能是整体用精钢打造了!”
李轩听罢却是不以为意:“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用精钢打造刺刀,开玩笑呢,这年头的精钢可都是要技术娴熟的铁匠日夜不停打造才能够得到的,那种精钢打造出来的兵器都是这个时代质量最为上乘的武器,整个大唐王朝里,也就李轩这个皇帝的御用刀剑以及方东全、陈屠夫等几个高级将领们才有这个资格用这种精钢打造的刀剑。
普通士兵的武器是不可能有这种待遇的,普通士兵们装备的腰刀,只是生铁刀而已。哪怕是作为精锐使用的重甲刀盾手的刀,也只是在刀刃初包上一层纯钢罢了。
随意摆弄了几下手中的刺刀后,李轩又让侍卫拿着火枪试一试,尤其是试一试套上刺刀后的装填以及射击。
结果让李轩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在装填的时候依旧非常的不方便,但是好歹是能装填了,这对于之前把刺刀装上去就无法装填的时候强得多。
看完刺刀后,李轩又是看了了工部作坊里的其他几个项目,其中让李轩比较关注的就是针对缴获自明军的棉甲改造。
这些棉甲虽然对子弹的防护能力还算可以,但是对弓箭以及刀枪的防御能力就不太好了,而大唐王师的主要敌人明军,依旧是一支以冷兵器为主的军队,他们的弓箭手威胁还是不小的。
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冷兵器的防护能力,打造锁子甲这种重甲是不可能的了,大唐王朝可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慢慢打造这种锁子甲。
所以李轩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在棉甲的内层加装铁片。
这样改造成本不高,而且又能充分利用从明军手里缴获的那些棉甲。
这些棉铁甲是准备大规模装备的,刀盾兵,长矛手、骑兵都能用,至于火枪手就免了,穿上盔甲后会极大的限制这些火枪手装填开枪以及转换阵型等战术动作。
毕竟棉铁甲也是非常重的,加上头盔的话,一整套下来重量能够达到二十多斤,而且单靠棉铁甲实际上防御效能也是有限,对付中远处的弓箭以及威力比较小的原始火铳还行。
但是要对抗大唐王朝装备的这种口径达到十四毫米的中等口径火枪,距离五六十米内随随便便都能给你打出一个大洞来,而且还是打中就非死即残的那种。
对付中近距离的弓箭也不咋地,强弓靠近二三十米射箭的话,那层薄薄的铁片可挡不住。
实际上,大唐王朝里专门用来冲阵的重甲刀盾兵那可都是身披双甲的,除了一套棉铁甲外,还会再穿上一套铁甲或者锁子甲,再加上头盔以及一把腰刀,整个装备重量达到了五十斤以上。
而陈屠夫这个猛人,每次冲阵的时候可都是穿三层盔甲,棉铁甲,锁子甲,铁甲一个不缺,再加上一把放大版本的杀猪刀,足以让他在战场上化身杀神,所向披靡。
不过穿三层盔甲再加上一柄厚重的杀猪刀,也只有陈屠夫以及蔡二虎、方东全等少数几个身高达到一米八几的猛人才能够做到的,大唐王师里的其他普通士兵,穿上这些装备跑十几米就得累趴下。
身披重甲,这也是陈屠夫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头,但是至今还活着的重要原因,要不然的话,他早就和先帝李尔必汇合去了,那里还能博得一个大唐第一猛将的称号啊。
看着眼前诸多崭新的新式武器,李轩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有了这些‘高科技武器’,明军何惧之有!
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还是老子()
一直以来,庞大的明王朝都是给李轩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柳八苟、方东全他们见识有限,根本就不了解一个中原中央王朝有多么恐怖不同。
李轩却是一直都非常了解的!
一旦让明王朝的上层注意到大唐王朝,并且重视起来的话,那么大唐王朝将要面临的将会是一个总人口上亿,东西万里,南北万里的超级庞然大物。
正泰县这样的县级单位,明王朝足足有一千多个,同时带着军民特性的卫四百余,所三百余。
这些数据随便拿出一个来,都足以让李轩这个被爹坑了的反贼儿子头皮发麻,乃至对未来彻底失去希望。
这也是为什么李轩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想要逃跑,不和方东全他们玩造反游戏的主要原因,因为他根本就看不到造反成功的希望,哪怕是一丁点的希望。
后来即便是被迫继续待在山沟里当这个莫名其妙的大唐皇帝,但是李轩始终都遵循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夹着尾巴当这个山沟皇帝,尽量不去撩拨明王朝这个庞然大物。
不攻打龙华镇和正泰县城,甚至都不敢给那两个千户所的明军造成太大的伤亡,这一切都是基于这种顾虑。
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轩认为自己还是需要继续夹着尾巴当皇帝,尽可能的避免引起明廷上层的注意。
不过这么一直躲在山沟里低调发展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很多时候事情都不是以他的意志所运转的,总会出现他所无法控制的事,比如说之前的那一场暴雨。
还有,明军那边定然是不会放过大唐王朝的,等山外的那一千多名郡缓过气来,定然会再一次拉上众多的县勇、民夫进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重新掌握主动权,李轩才会决定在夏收之际出山,收粮之余牵制明军。
但是到最后不管怎么说,总归是要和明军打仗的,而且可以预期的是自己所面对的明军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因为自己赢了一次又一次之后,明军那边又不傻,肯定会一次又一次的增加兵力啊,直到击败自己为止。
而在这个过程自己如果被击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死无葬身之地。
如何在未来的战争中持续赢得战争?
李轩想来想去的,只能是依靠武器优势了。
凭人口和各种资源,大唐王朝就是渣渣,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自己这个穿越者所带来的技术优势了。
而武器优势是什么,自然是犀利无比的枪炮!
眼前的这个工部作坊,就是承载了李轩对未来的希望,承载了大唐王朝的希望,李轩再怎么重视都是不过分的。
因此在巡视结束的时候,李轩对着众多工匠们大肆封赏,所有正式工匠,一律赐予独立的砖瓦房屋,并会每月给予固定数额的米粮,这个额度和军队里的伍长相当。
作坊所需要用到的任务物资,一律优先供应解决,如果库房里没有,立马派人去搜集,如果大山里都找不到,那就出山去采购,买不到就直接派大军去抢。
比如铁这种物资,享受的就是和这种待遇!
作坊以及工匠们所享受到的待遇,在大唐王朝里无疑是极高的,而且这还只是物资上的享受,李轩给予的关注和扶持远远不止于此。
为了让这些工匠们变成真正的技术人员,李轩准备安排人员给这些工匠们上课,教授他们读书识字。
不过这事具体操作起来有些麻烦。
“陛下,这工部学堂一事怕是不太好办啊,臣等实在是分身乏术,难以再抽出时间到工部学堂上课了,而且按照陛下您指定的工部学堂章程,这工部学堂不仅仅教授读书识字,还要传授算术以及格物,这些臣实在是……”柳八苟很难得的露出为难神态。
李轩看着柳八苟的表情,也是知道这不是柳八苟他们推脱,而是真的没有时间再去教授,同时他们自己也搞不懂算术和格物呢,这怎么教别人啊。
只是柳八苟他们不去教授的话,这老师可就不好找了!
理由很简单,大唐王朝里真正算得上是读书人,并且有能力教授别人读书识字的只有四个人而已,分别是柳八苟、王文华、钱梦久再加上李轩自己。
而之前柳八苟他们三人已经是在扫盲班里教授文武官员们,这本来就花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更何况他们的本质工作可不是当塾师呢,而是大唐王朝的官员,作为大唐王朝里仅有三个能够读书识字的文人,他们可是承担了大唐王朝几乎所有的行政事务。
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到军国大事,都得他们处理。
而随着大唐王朝规模的扩大,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越来越多,这都极大的耗费了他们的时间,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正常教学,如果再让他们去工部学堂那边教授的话,那他们就更是分身乏术了。
想到这,李轩就有些后悔,早知道当初出山去龙华镇的时候,多抓几个文人回来就好了,可惜的是当初自己只关注军械和工匠,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事上。
看着柳八苟脸上的为难之色,李轩想了想后道:“你们从去年开始,已经教了不少人读书识字了吧,这些人现在能用吗?”
大唐真正的文人少,但是那些勉强能读能写的半文盲还是有一些的,这些人如今是一边学一边跟着柳八苟他们办事。
柳八苟道:“用是能用的,不过看写粗浅的公文还行,如果是教授他人的话,怕是要误人子弟!里头有几个小子稍微出众一些的,不过也还在学千字文罢了,距离读通经书还有很久呢!”
听到这,李轩就是有些无语了,谁让你教他们四书五经的,老子当初说的很明白,这就是个扫盲班啊,不是科举班啊,让你去教授他们识字以及算术而已,让这些学员能处理基本的公务就够用了。
李轩又没让那些学员们去考秀才,谁在乎他们说话会不会满嘴之乎者也,知不知道老子是老子还是老子啊!
第一百五十六章 聪明如李轩()
李轩觉得有必要提点柳八苟,别在四书五经这条歪路上越走越远,最后一头撞进死胡同里。
四书五经有用吗?肯定是有的,比如引经据典用来歌颂李轩这个千古圣君就挺好用的,偶尔掉掉书脑袋也不失为一个装傻卖疯的好计策。
但是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它所需要的并不是能够掉书脑袋的读书人,而是一群官员而已。
而官员和文人是两码事!
当官可不对诗书文章有什么太大的要求,哪怕是把要求拔高一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但认得几百个常用字也足矣!
玩弄阴谋诡计,害国害民是不需要多高深的文采的,只要心够黑,文盲也能当官,而且还往往能混的不错,一不小心混进太液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大唐王朝也是如此,它并不需要太多文采华丽的文人,吹捧大唐王朝有多牛逼,李轩有多牛逼,有王文华一人足矣,其他人还是干点实事来的好。
李轩如今是急需大量能够懂得基本常识,能够读看写基本公文的官员,而不是需要一群之乎者也的文人。
因此李轩道:“圣人经典蕴含天地至理,要粗通经书,即便是良才美玉,最少也要雕琢十余年,而山民武夫愚笨,怕是给他们二三十年也是难以成才!”
李轩说这话的时候,用了比较谨慎的词汇,照顾了柳八苟的脸面,他知道柳八苟这个人向来以读书人自居,哪怕他天天都穿着道袍,但是依旧以身为一个读书人而自豪。
平日里极为注重读书人的体面,也时刻为自己是个读书人而感到骄傲,所以如果当着柳八苟的面说四书五经于家国一无是处的话,这无疑是否定他的所有价值观乃至整个人生。
聪明如李轩,自然是不会这么干的,他只是说这四书五经这种圣人经典一般人是学不了的,这无意间又把四书五经的地位拔高了不少,满足了柳八苟这种读书人的心里虚荣感。
如果可以的话,李轩打算在大唐王朝里把四书五经的地位继续拔高,一直高到普通人看到这些经书的名字都觉得肃然起敬,一副看天书的模样。
哇靠,这么高深的四书五经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学习的,这得让那些大文豪们躲在藏书阁里钻研啊,咱们这些普通人还是随便学点白话文和算术、格物之类的就好了。
柳八苟听罢李轩的话,脸上果然露出了一丝自豪之色,微微点头道:“此话不错,当年臣启蒙足足花了三年,十二岁读大学,到十四岁时方读论语,十六岁读完孟子才开始学五经,通读经书足足花了十五年。”
但是他的自豪却是让李轩有些暗自鄙视!
怪不得这个柳八苟这辈子对科举怨念这么深,不是他不想参加科举,而是这人的经书水平实在有限,十五年才读完四书五经,这资质也是够差的。
人家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一般四五岁就启蒙,七八岁就开始学四书,十二三岁就学五经,等到十五六岁就开始下场科举,整个过程大约十年左右。
这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轩自己了,他老娘为什么说如果不是那个死鬼和柳八苟玩造反的话,她的宝贝儿子早就能考上秀才了?
因为李轩原身已经完成了科举时代里最基本的教育,四书五经都都倒背如流了。
所以白太后这话还真不能说错!
然而李轩才多少岁?前年他第一次下场的时候十五岁,然后就过了县试,落选于府试,李尔必称帝那年,他也不过十六岁,而且你得知道,他这个岁数还是虚岁!
如果运气不差,又肯继续用工的话,花个几年时间考一个秀才问题不大。
而柳八苟呢,光读这些基础书籍都花了十五年,而且这可远远达不到可以下场参加科举的程度,要下场参加科举,最基本的是能够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然后各种注解也的熟悉,要不然考官随便出个题目,你连这题目出自哪里都不知道,还写个屁的八股文啊。
柳八苟读了一辈子书,连李轩这个十多岁的少年都不如,可见他的读书资质真不咋地。
李轩有时候都怀疑,这个柳八苟是不是因为这些年连县试都过不去,所以才会因爱生恨有了造反的念头。
他可是记得,历史上的很多反贼,尤其是读书人出身的反贼都是这么来的,大名鼎鼎的上帝之子洪老大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洪老大和柳八苟一样,都是苦逼无比的读书人,考了一辈子连个秀才都没能考上,洪老大还好一点,人家好歹还能杀到院试这一关,距离秀才功名只差那么一丁点,而柳八苟连县试都没能考过去。
但是这么一想,好像自己也是个落第之人。
靠,难道落选书生都这么喜欢造反?
李轩微微摇头,把心中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之脑后,然后对柳八苟道:“英才可遇不可求,短短数月年余无法速成,然我大唐又急需可书可读的干员,爱卿不妨变通一二,选一二聪慧者着重教授,其余泛泛之辈,大可教其认得几个字,算的几个数即可!”
“如此一来,爱卿你们也不用花费过多时间在这上头,不用言传身教的话,同时能够教授的人也就更多了!”
柳八苟听罢这话后,略微沉思了会后道:“陛下圣明,扫盲班之中的确大多都是泛泛之辈,想来也只能是退而求次了!”
李轩微笑着点头:“既然这样,那么回头工部学堂那边的启蒙也一同并入现在的扫盲班吧!”
经过今天和柳八苟的这么一番交谈,李轩就更加不对柳八苟他们能够教出什么好学生抱有希望了。
但是找其他人也是不太好,难不成他还得和其他穿越者一样亲自当老师?
可是他不会当老师啊!
罢了,先不想这些,还是先让柳八苟他们做好启蒙工作,然后自己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编个教材让他们自己学去,实在不行自己就当一把小学老师。
他李轩堂堂一个本科生,哪怕只是个三本,但教一群古代土著加减乘除和基本的物理化学天文等常识还是应该不成问题的吧!
嗯,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聪明如自己,会教不好一群土著学习加减乘除,开玩笑!
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