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情况下,说出这种话的人,要么是自己有问题的,要么就是想要效仿前明的文官,打算搞什么党派之争,而任何一种,李轩都不允许。
翰统的行动,是得到了李轩的授权之后才进行的。
翰统说白了,那就是李轩手中的一把刀,李轩让它抓谁,它就抓谁。
如今这些人,却是想要让李轩把自己的刀子废掉,其心可诛!
翰统接到了名单,于是乎又开始抓人了。
手段和之前抓贪官一摸一样,直接翻出官员的档案来,然后根据上面的调查报告直接抓人,然后把人和证据直接丢给督察院。
某种程度上来说,翰统如今发挥的作用,有点类似于巡警,都是调查,抓捕,然后移交督察院,让督察院发起公诉。
只不过,翰统的调查都是暗地里的,并没有和巡警那样公开化。
当然了,这只是翰统表面的做法而已,实际上翰统的权力比外人想象的更大。
翰统是直接向李轩负责的情报机构,既然是一个情报机构,那么就会有着一些特殊的权力,而这些权力,是和当今的不少大唐法律相违背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翰统干的事,本身就有不少是违法的。
但是,翰统是直接听从大唐皇帝李轩的命令,而在大唐帝国这个高度君主集权的君主制国家里,李轩的话其实就是法律,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翰统干的事也不算违法。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一次翰统的庞大能量是彻底暴露在百官面前了,引起了不少官员的惶恐。
但是,这事同样也是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大唐中央高举打击贪腐的大旗,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为什么支持?
这里自然是少不了朝报司的功劳!
朝报司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舆论引导的重点,前期是抗洪,而中期则是救灾,而到了后期的现在,则是开始引导中央打击官员的舆论。
不管是什么时代的民众,都是喜欢看到有人站出来,把那些贪官们通通都给干掉的。
只是以往的朝代里,没有大唐朝报这种直接面向全国,直接面向所有人的报纸,因此舆论主要是掌控在士林之中,同时传统封建王朝里,皇权不下乡,广大的乡村是采用士绅自治。
但是在大唐帝国却是不一样,大唐帝国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镇级、村级这两级的行政机构,彻底把皇权的触角延伸到了乡村地区,同时为了确保地方的统治权不被读书人所垄断,因此很多乡镇的官员很多都是退役军人出身。
尤其是在各村里掌控了不小实际权力的警长,更是亲一色的退役军人担任,这些警长,基本同时也都是当地民兵队的队长。
以往几个读书人的言论,就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舆论的情况,在大唐王朝里是不可能出现了。
大唐朝报面向全国发行,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订阅,也会提供公开张贴,白纸黑字写着各种政策,那些读书人可没办法乱说了。
在大唐朝报的舆论引导下,这一次外界的舆论,主要是偏向于中央,尤其是圣天子的光明伟大,并大肆批判这些贪官们的劣迹,引起公愤。
这个时候,谁要是敢给他们翻案都是需要面对公愤的。
所以,这一次打击贪官的行动,虽然百官可能有不小的意见,不过在广大百姓心中,圣天子李轩又是办了一件大好事。
洪水和吏治,这两件事几乎是贯穿了大唐王朝宣平十五年的整个夏天,一直闹腾到九月份才算是初步结束,而到了这个时候,又是倒台了好几个高级官员。
这些高级官员的倒台,倒不是说他们贪腐什么的,真要说贪腐,大唐帝国正三品以上的所有官员,挨个枪毙都不会有一个是被冤枉的。
他们的倒台,更多的还是做事太愚蠢,暴露出来了太多的蛛丝马迹,刚好被督察院那边抓到了痛脚,然后督察院那一票为了升官发财的御史们,就是死咬着他们不放,最后是圣天子顺水推舟,导致了他们的正式倒台。
金陵城,皇宫别院,李轩看着周义宝,面无表情!
而跪在地上的周义宝,看着上面的李轩面无表情,心中忍不住生出哀叹:伴君如伴虎啊!
从黄竹山时代就跟着圣天子一起打江山的自己,到了现在,却是要被毫不犹豫的抛弃了!
不过他并不怪圣天子,圣天子在这十几年里,已经给了自己足够多的信任和权势,工部尚书,御书房行走大臣,帝国子爵,这种待遇怎么说都不能说是少了。
他怪的是家里的那几个妻妾以及身边的那些亲戚!
如果不是他们贪得无厌,怎么会给自己惹下这么大的麻烦!
麻蛋,什么钱都敢捞,平日里捞其他钱也就算了,但是现在却是把手伸到了救灾款上,这还不算,竟然连军费都敢伸手,这不是找死嘛!
早知道他们这么大的胆子,他自己就先拿刀把他们砍了,妻妾没了可以再娶,甚至儿女没了都可以再生,但是这官帽子甚至爵位都要保不住了,这一切还有什么用?
这一瞬间,他微微闭上了眼!
脑海里闪过了当年,大唐王师杀入正泰县城虎,被苏家康的伪明贼军堵在城内进出不得,正是他当夜孤身前往伪明军营,和苏家康进行谈判,以屠城相要挟,迫使伪明贼军放开了一个缺口,如此圣天子和数百大军才能顺利逃出城去。
当时的自己是如何的意气风发!
孤身闯敌营的他,名望可是相当的大!
后来,他凭借这个功劳,逐步在大唐王朝里站稳了脚跟,王师南下两广的时候,他担任了惠州府知府,随后升任按察使,然后是王师杀入了长江以南,定都金陵后,他被调回京畿,担任工部水利司司长,后升为工部右侍郎,随后调任湖南省担任巡抚。
数年后,被调回京畿,担任农部左侍郎。
宣平十二年,出任工部尚书,御书房行走大臣至今。
他也算得上是,少数几个黄竹山时代出身,如今却还是活跃在政坛高层的官员了,内阁十多个尚书,黄竹山时代就已经身居高位的官员,其实也就只剩下柳八苟一人而已,其他的都是被大浪淘沙被淘汰了。
就连王文华、钱梦久这两个大唐王朝早期的三大文官的两位,都已经是陆续退出政坛了。
而更关键的是,这两个人还是善终,致仕后依旧享受着爵位乃至名望。
唯独他周义宝,怕是不能善终了!
他悔啊,恨啊!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没有谁是无辜的()
在大唐帝国的官场里,贪官多了去,不过大家都很有默契,那就是有些钱可以适当的伸手,有些钱却是绝对不能动的。
比如救灾款以及军费,这两种无论如何都是不能伸手的,但是周家却是伸手了。
尽管被周义宝发现自己的族人胆大包天,竟然敢背着自己伸手的时候,就是迅速做出了补救措施。
但是依旧没用,负责调查的可不是督察院,而是翰统,翰统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是搞清楚了始末,然后递交报告,随后李轩亲自下令督察院抓人。
当督察院的御史找上门来,直接甩给他一本账本,上面列出了周家的资产里,除了一百多万两银子的合法所得、包括薪资,赏赐,商业所得外,还有三百万两银子非法所得的时候,他就知道要完了!
被抓后,他恳求着求见圣天子一面。
督察院不敢决断,报至圣天子,圣天子李轩听闻后准许了。
但是见了他之后却是一句话都不说,神情淡然的彷佛没有看到他一样。
此时的周义宝跪在地上,整个人彷佛一瞬间老了十几岁一样,他哀求着道:“陛下,臣之忠心,天地可鉴!”
“罪臣万死不足惜,但看在罪臣十年如一日的忠诚上,恳求陛下允许我陈家留下一丝血脉!”
李轩这个时候才是开口道:“义宝啊,如果不是你的忠诚,你早就死了,只是这事,你做的太过了!”
周义宝知道,自己死了,周家也要彻底完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完,而是被灭族的那种。
没办法,这一次的事太大,哪怕是圣天子李轩不想杀他,但是朝野上下,尤其是军方那边都是要他死!
身为文官,却是敢对军方的军费下手,这已经是触犯了军方的逆鳞!
军方的军费,军方的将领们可以自己贪污,但是绝对不允许文官插一手,这不仅仅是贪腐与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军政之争。
今天,文官可以贪污军费,明天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干预军费了?
后天,是不是要直接干涉军方的人事乃至作战了?
此事,军方无法忍!
救灾款,只是一个引子,动了军方的蛋糕,惹出来军政之争这个大麻烦,才是他周义宝必须死的根本原因。
陆军的八名现役上将,海军的三位现役上将,一共十一位现役上将,联名上书,要求严查周义宝贪污军费一事。
这事,大到就算是李轩亲自出手,都不可能压下来。
周义宝很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危机,他是逃不过去了,整个周家都逃不过去,但是他依旧恳求着李轩,让他给周家留下一丝血脉!
“罪臣从龙之前,不过是个破落童生,孤身一人无牵无挂,从龙之后,承蒙陛下赏识,这才有所小成,得以成家生子,罪臣不敢多求,只恳请陛下能够留下罪臣的一丝血脉!”
周义宝说到此时,明显有些情绪失控了,身为帝国高官,见过了无数风浪,当年甚至都敢孤身闯敌营的周义宝,此时却是情绪失控了,他开始哭啼着!
“看在罪臣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请陛下开恩!”
李轩此时也是叹了口气!
说真的,李轩个人对周义宝并没有什么负面感觉,相反,其实李轩觉得此人还是不错的下属,忠诚,办事用心,纵然能力有所欠缺,有些贪财,不过这贪钱的官员,哪怕是高官多了,哪怕是柳八苟也是少不了这种事。
所以李轩也不以为意!
但是大家都是聪明人啊,知道那些钱可以伸手,那些钱是不能伸手的。
救灾款,军费这两种都是不能伸手的,前者李轩要杀人,后者,军方的一票将领要要杀人。
而周义宝,很不巧,两种都伸手了,尽管他说,周家的其他也都承认,这都是背着周义宝搞的,但是鬼才信。
没有周义宝的默许,周家的家眷敢有这么大的胆子?救灾款就不说了,军费那东西,就算是柳八苟也不敢碰啊。
他倒好,家族里暗地里搞了好几个工厂,有被服工厂,还有面粉厂,通过周义宝的关系拉拢了军方内部的几个人,然后把劣质被服、劣质免费充当上等品高价卖给军方!
然而今年,其中一批劣质被服被送到了北方第九军那边去,结果被正在草原执行作战任务的第九军直接拒收!
第九军拒收军需物资,这事可大了去,军方震动,当即就是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结果就是把周义宝给挖了出来。
结果,海陆军十一位现役上将,包括郝柏年,李春景等军方大佬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周义宝!
这种联名上书,其实针对的都不仅仅是周义宝一个人了,而是针对的整个文官阶层,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这也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因为这种联名上书的行为,很容易遭到天子的猜忌,一个搞不好,周义宝完了,他们自己也得倒霉。
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是联名上书了!
由此可见,这事,很严重,严重到军方的大佬们不惜惹得天子不快,也要把周义宝置于死地!
军队的事,哪怕是贪污这种事,都是不能容忍文官插手的。
这违背了帝国军政分离的政治原则,侵害了军方的利益,军方能让周义宝好过那才见鬼了!
看着周义宝哭哭啼啼的模样,李轩也是叹了口气,这毕竟是跟着自己十几年的老臣了,说实话,他也不愿意看到跟着自己一起打江山的老臣子最后没有一个善终。
但是现在,已经不是忍不忍心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最后,他道:“回去吧,朕会安排的!”
给周义宝留下一丝血脉,问题不大,李轩也就准了,不过也只能留下一丝血脉,至于其他的周家众人,必须死,流放的机会都不可能有!
他们跟着周义宝享受了十几年的荣华富贵,如今周义宝犯事了,周家族人就别说什么无辜之类的话了。
更何况,李轩也是从翰统的调查报告里得知,周义宝本身还是不太喜欢搞什么贪污之类的事的,奈何他娶的几个妻妾,她们背后的娘家,再加上他自身的堂亲一个个都是贪得无厌,借着周义宝的名头捞钱。
这样的族人,你敢说无辜?
开玩笑!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无辜的!
得到圣天子李轩的准许后,周义宝这才是止住了失控的情绪,随后退了出去!
当天,周家正式被抄家,随后督察院向百官通报了周义宝案件,并用上了严重贪张枉法,目无天子,明目张胆等词汇。
随后对周义宝以及相关涉案人员提起了公诉,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时间里,军方的军事法庭里,也是对十多名军官提起了公诉,一名少将,十多名校官涉案,清一色被判处死刑,数人被抄家,这十几个人,基本都是和周义宝有所关系,并在案件里发挥了一定作用的军官。
军方可是绝对无法容忍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的,所以军事法庭迅速裁决,然后就地执行。
而某天夜里,翰统安排的行动人员,在牢里把周义宝的幼子悄然接走。
周义宝亲手把自己的这个只有九个月大的幼子交给前来翰统行动人员,此时的他,神情淡然,甚至都没有痛哭流涕,眼神中,只有不舍。
这个周义宝的幼子被接走后,在翰统的安排下直接送往海外,并经过一连串的转移后,这个幼子就是成为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进入了浙江的一家孤儿院,至于他以后的人生,翰统是不打算多插手了。
而且还直接抹除了所有关于他的档案,这个周义宝的幼子,以后将会成为一个普通人,和周义宝再无瓜葛。
这是李轩对周义宝的承诺,是对他过去十多年的忠诚所给予的回报!
当天夜里,周义宝喝下了秘书处的秘书所带来,陛下赐下的美酒,并留下一纸多达五万多字的自罪书。
随后,大唐朝报正式刊登了周义宝案件,从一开始就是定性为,这是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贪赃枉法的案件。
周义宝身亡后,周家也是一夜之间彻底覆灭!
数百族人,包括亲族的所有男丁,全部被判刑,直系男丁尽数被判处死刑,旁系以及亲族未成年男丁被判坐牢或流放。
罪名比较严重的部分妇孺,也是涉事其中的部分女眷,同样是被判处死刑,罪名比较轻的女眷则是被判处坐牢,而部分被牵连的妇孺则是流放海外。
总之,一个都没放过!
如果说,的之前的案件对官员们只是震动,那么现在,周义宝的案件,则是恐慌了!
一时间,大唐王朝的官员是谈贪腐色变!
而也是不知道谁传出来了消息,说是翰统的档案室里有着全天下官员的档案,上面详细记录了官员的所有犯罪行为。
官员们一个个都是生怕下一个轮到自己。
不过这个时候,李轩却是已经打算先暂停吏治整顿了。
抓了几千名官员,尚书都死了一个,侍郎死了三个,对于一场吏治整顿而言,已经是足够了,再搞下去的话,恐怕就是真的要动摇帝国根基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让扶桑男人玩蛋去()
吏治一事,得慢慢来,不能着急,李轩打算以后每个几年就搞一次吏治整顿。
他不能确保大唐帝国的官员们不贪腐,因为这种事根本无法杜绝,但是他却是能够把这种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至于影响大局。
整顿完吏治,也是给李轩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在民间的威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贪官这东西,普通民众都讨厌,如今圣天子出手打击贪官,自然是能够收获不小的威望的。
只不过李轩自己却是不怎么关注这个了,而开始关注其他事情了,比如说扶桑那边!
琉球府报告,最近扶桑那边出现了异动,几个实力强大的大名竟然是联合了起来,似乎想要联合起来统一扶桑列岛。
而这事,大唐帝国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的!
一个统一的扶桑,不符合帝国的利益!
李轩当即就是把琉球府的报告转交给了御书房,让他们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章程来。
具体过程李轩不关心,他只需要看到结果,那就是让扶桑保持现在的分裂状态,绝对不能出现统一。
同时他也是加了额外的一个要求,那就是逐步加大对扶桑列岛的蚕食。
帝国对扶桑的蚕食,好几年就开始了,后来夺取了大隅群岛,并设立了大隅县,夺取了对马岛,设立为对马县,此外着这些年还陆续夺取了一些小型的岛屿,此外还在扶桑列岛的诸多地区,尤其是比较重要的沿海港口区域以购买、租借地皮建设贸易站的名义,获得了众多的殖民地,比如说在鹿儿岛、长崎、广岛、大阪、名古屋、江户、仙台等地,都是有着大唐帝国的贸易站,这些贸易站都是位于港口区域,地方虽然普遍都不算大,但是大多也都是有着几平方公里,乃至数十平方公里的地方。
大唐在上述殖民地,通常会安排小规模的驻军,乃至少量的军舰。
上述殖民地的获取,手段不一样,有些是友好协商获得,有些干脆就是以武力威胁,或者干脆是通过军事打击所获得。
依靠着在扶桑列岛的众多殖民地,大唐帝国在扶桑列岛建立了完善的商业网络,收购扶桑列岛出产的众多特产,并把大唐帝国的众多工业产品出售给扶桑人。
同时,依靠着这些殖民地,大唐帝国还在扶桑列岛保持了比较强悍的军事力量,能够影响到殖民地附近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