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6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个词其实可以更好的形容,那就是‘适龄生育女性’。

    至于身材好不好,相貌好不好,有没有学识之类的,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因此虽然第一批相亲女性只有三百多人,但是剩下的一千多人联姻委员会也没有把人家赶回去,而是就地安置后,准备第二次的相亲大会。

    第二次的相亲大会,组织的人群就不是官兵为主了,而是来源相当复杂,原则上只要是大唐男子都可以报名,缴纳一定的介绍费后,并先行订购一张可以回国的船票,那么就可以来参加这个相亲大会。

    收取的介绍费,这个费用并不高,主要是为了补充联姻委员会招募扶桑女性以及组织相亲大会所花费的经费。

    还有订购船票这一规定,这是也是需要的。

    毕竟这些大唐男人最后都是要回国的,为了防止这些人玩过之后一走了之,扔下一大堆的扶桑单身女子,所以才会有强制规定,想要来参加相亲,必须先为这些扶桑女子订购一张船票,到时候不管是这些人是否会抛弃这些扶桑女性,这些扶桑女性都能够坐上前往大唐的船只。

    这张预定的船票,并没有明确规定时间之类的,只是绑定了个人身份,任何时候,这个扶桑女子都能够找到联姻处,然后得到一张回国的船票。

    当然了,想要得到这张船票,扶桑女子也必须在相亲大会上,找到适合的丈夫,或者说情人。

    这一次参加相亲的大唐男子,预计人数将会超过千人,基本上以往来大唐和扶桑的人群为主,主要是各大贸易公司的员工,尤其是水手。

    大唐和扶桑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船只在东洋航线上跑,由此带来了大量的大唐人,而这些出海工作的大唐人,基本上都不可能是拖儿带女的,往往都是单身一人。

    在过去里,实际上这些人也是会找当地的扶桑女子当侍女,妾室之类的,当然了,更多的还是会流连于各大港口的青色小楼里。

    这些单身人群,对女性也是有着比较强的需求的。

    不过这些人,总体上来说还是不算多,至少对于扶桑列岛属于百万级的适龄生育女性来说,太少太少了。

    真正的大群体,还是以国内的单身人口为主。

    这一点,联姻委员会非常清楚,他们如今搞的这两场相亲大会,只是为了进行试探而已。

    和他们预料的一样,第二次的相亲大会也算是比较成功,一千多名扶桑女性,除了少数长相奇特的,其他大部分也都是找到了丈夫、情人。

    即便是剩下的几十个长相奇特的扶桑女性,联姻委员会也没有打算就此把她们送回家,一方面这是处于人道主义,要是把她们送回去,这些女子的下场估计很不好,因为这一千多名女性,不管是家人同意,还是说偷偷跑来的,其实都有同一个处境,那就是活不下去了。

    另外一方面,就算是这些少数扶桑女性长相奇特,但是联姻委员会又不是什么选美委员会,人家才不管呢,他们看到的只是这些女子就算是丑,但是依旧是适龄生育女性。

    但凡是适龄生育女性,都是他们的目标!

    既然相亲大会上没人要,他们就是准备把这些人直接送回国去,让她们回到大唐帝国本土后生活,至于怎么生活,这个倒是不用太担心,如今的大唐帝国承平已久,只要肯努力工作,哪怕是孤身女子也是能够活下去的。

    总之,联姻委员会是不会把这些适龄生育女性留在扶桑的。

    连接两次的相亲大会,成功的从扶桑带走了一千多名的适龄生育女性,让联姻委员会信心大增,他们给夏夏伍言做报告的时候,提出了争取在本年度,达成五万人的目标。

    而到了明年,要把这个人数扩大到十万人以上。

    联姻委员会的信心,也是让夏伍言松一口气!

    对扶桑实施特定的联姻政策,这是帝国高层决定下来的目标,对外宣传的虽然是为了加强民间友好往来之类的,但是很多帝国高层都知道,这种联姻政策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削减扶桑的总人口数量。

    要不然的话,为什么这个联姻政策里,只片面鼓励支持扶桑女性嫁给大唐男人,而不是鼓励大唐女性嫁给扶桑男性呢。

    信心大增之下,联姻委员会也是准备搞一次大动作了,这一次他们准备直接把大量的扶桑女性运输回国,然后回国后组织类似的相亲大会。

    初步组织的人数就是两千人。

    人数少了不好操作,人数多了同样也不好操作,因为这里头也涉及到一个经费的问题。

    虽然说帝国为了联姻政策,也是拔下了活动经费,但是总额并不多,一共也就十万两银子而已,这点钱可花不了多久。

    此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这船票可是不便宜!

    大唐帝国到扶桑的船只上,绝大部分都是商船,以运输货物为主,专门的客船基本没有,这些商船不管是来扶桑还是回去,那都是需要携带大量的货物的。

    如果返程没有携带大量的货物,那么空船而回那可就亏大了,为了说服往来各大贸易公司腾出船舱来运输扶桑女性,联姻委员会和他们专门签订了相关的客运协议。

    由联姻委员会统一支付费用,让他们帮忙运输回国。

    而联姻委员会自然也是不可能白白出这一笔钱,到最后,这一笔钱还是需要这些扶桑女子自行承担,只不过是以欠条的方式。

    等回国之后,如果她们在相亲中找到了丈夫或者情人什么的,相关的船票费用自然是让她们的丈夫支付。

    如果没能找到,或者说本人不愿意去找的话,那么也没有关系,联姻委员会已经是委托国内的相关企业,将会开设几个专门的女性劳动密集产业,比如说纺织产业,专门接纳这些扶桑女性工作。

    工资相对于本土女性而言,自然是非常的低廉,但是生活下去还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干个几年,也是能够还清这一笔船票债务的。

    不过第一次形成,直接把所有人都运输回国,初期成本太大,联姻委员会承担不起,所以他们打算一分为二,首批虽然还是两千人,但是运往江南的只有五百人。

    而这五百人,将会是那些愿意靠岸后,在相亲大会上把自己立即嫁出去,同时相貌以及身材都不会太差的扶桑女性,这是为了确保能够迅速的收回运输费用,避免任何的风险。

    而剩下的一千五百人,则是准备运输到高丽半岛去。

    高丽半岛和扶桑,只是间隔了一个对马海峡而已,而且中间还有一个对马岛充当中转站,航运成本非常的低廉。

    虽然说到了高丽半岛后,想要前往中原腹地需要走漫长的距离,但是联姻委员也不管这些了,反正他们只需要把这些女性运输回国就行了,可没说非得要运输到江南去。

    毕竟。

    高丽半岛也是帝国本土!

    到时候,这些在高丽半岛登陆的扶桑女性,同样会让他们和当地的大唐男子进行相亲,而部分不愿意相亲,或者说没人要的扶桑女性,将会就地留在一个纺织工厂工作。

    联姻委员会,为了国内单身狗的新福生活,算是操碎了心!

    不过虽然这样搞麻烦了一些,但是为了避免无序的,尤其是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贩卖问题,帝国还是坚持用纯官方的联姻委员会这个机构去处理这些事情。

    要不然的话,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贩卖问题,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罪恶。

    在其他地方不官,但是在帝国本土以及帝国殖民地里,这种事情却是不允许发生的。

    如此,在联姻委员会的组织下,第一批一共两千名扶桑女性,分别乘坐多艘船只,从扶桑若干殖民地以及大隅县等地出发,然后分别前往高丽半岛的釜山以及上海!

    这两千名扶桑女性,基本上和前面的一千多扶桑女性差不多,都是自行报名的,有些是家人同意的,有些干脆是偷偷跑出来的。

    她们怀抱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踏上了前往大唐的船只!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 
宋丸子,就是两千名前往大唐帝国的扶桑女性之一。

    看名字,不像是一个扶桑女子,那是因为,她的姓是报名相亲的时候临时让大唐的官吏取的。

    帝国为了方便管理,对于这些扶桑女子都会临时帮她们随即取一个姓,如果名字都没有的话,也会给她们取个名字,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管理。

    不过宋丸子之前是有姓的,但是她却隐瞒了下来!

    宋丸子,此时站在甲板上,看着海面上的波涛,她并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还是错的!

    她和船上大部分的扶桑女性都是穷苦人家的女孩并不同,她是上流社会出身,她的父亲是一个大名,虽然这个大名在扶桑里头也不算什么大名,麾下军队只有几百人,但是好歹也是个大名,正儿八经的统治阶层。

    身为统治阶层的一员,她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了,她将会被作为一项政治筹码,用来和其他大名联姻,或者干脆是被作为礼物送给那些实力强大的大名。

    小时候,她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但是一年前,她跟随父亲前往大阪大唐商贸区的时候,却是让她的世界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大阪大唐商贸区,实际上也就是大唐帝国在大阪的殖民地,只不过是挂着商贸区的牌子而已,帝国的大多殖民地,尤其是用购买、租界等方式所获得的中小殖民地,基本都是使用商贸区的牌子,建立商贸区衙门,成为异国里的国中之国。

    在大阪的商贸区里,她第一次见识到了繁华,区区一个商贸区就如此繁华了,可想而知大唐本土是有多么的繁华

    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她无意中看到了基本关于大唐帝国的风貌介绍的书籍,而上面写的内容让她极为震惊。

    这种专门面向扶桑人的介绍书籍,自然都是只挑好的说,说帝国里人人有田,人人有屋,更加重要的是,帝国保障人身自由,婚姻自由,禁制人口贩卖,禁制奴仆等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这些东西,让宋丸子对大唐帝国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影响:强大、繁华、自由!

    这三个词汇,就是宋丸子,同时也是其他大多数扶桑人对大唐的第一印象!

    这些印象,给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些影响在脑海里不断的发酵,因此也就让她在得知,今年家族将会把她嫁给临近的一个大名时,而那个大名已经足足五十多岁,更关键的是,那个大名已经有了妻子,甚至小妾都有十几个了。

    那个时候,她就是想到了,大唐帝国,是一个婚姻自由的国家,如果自己去了大唐,那么她就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的丈夫,而不是和现在这样,要听从家里的安排嫁给一个老头子当小妾。

    这种念头生出来后,就是无法熄灭了,最后,她即将出嫁的一天晚上,孤身进入了大唐商贸区!

    到了商贸区后,她觉得生活都是得到了改变,在这里,没有人能够强迫她做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

    当然了,只是逃跑的时候有些匆忙,所携带的金银不多,而且到了商贸区后,又是遭到了小偷,身上的钱都没了,让她无法顺利进行下一步的计划,那就是购买船票前往大唐。

    这个时候,刚好得知大唐正在招募年轻女性前往大唐相亲,并且承诺一切全凭自愿,哪怕是到了大唐之后不愿意相亲也可以。

    所以,她就是直接报名参加了相亲!

    她的真正目的自然不是去相亲,她只是想要去大唐而已,所以她并没有坐上去上海的船,而是坐上了去釜山的船只。

    去上海的船,那都是决心一下船就随便找个人嫁了的人,因为找人嫁了,才能及时还清船票钱。

    宋丸子选择去釜山,她可不愿意随便找个人嫁了,她准备到了釜山之后,先工作一段时间,然后筹钱还清船票钱,再开始自己的全新生活!

    宋丸子在这艘船上,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扶桑女性了,原本有姓氏,而且对未来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划和期望,再加上大名之女的身份。

    这种情况可不多见

    其他大部分的扶桑女性,都是来自于社会的中低层可是真正的没有姓氏,甚至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

    当代的扶桑,绝大部分人都是没有姓氏的,有姓氏的一般都是达官贵人,而普通任是没有姓的,但是这些准备前往大唐帝国的扶桑女性,在报名的时候,她们就已经是脱离了扶桑女性的身份,而是成为了一个大唐帝国的女子了。

    作为政策之一,大唐帝国针对扶桑女子来华,做出了相当多的详细措施。

    其中一大项就是,给这些扶桑女子入籍。

    大唐帝国早已经是实施了完整的户籍制度,不管是男女,都是需要在巡警部进行户籍登记的,外出的时候就是需要户籍证明,这样才能够通过诸多盘查以及入住客栈等等。

    这些扶桑女子是要前往大唐帝国的,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是不行的,黑户管理起来太麻烦。

    因此确定这些扶桑女子是自愿前往大唐之后,就会立即给予户籍,而落籍的地方则是统一为大隅县,一旦入籍,这些扶桑女子就会成为帝国子民,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样一来,就会避免诸多的麻烦!

    比如说她们的家人突然找上门来,想要强力手段把她们带回去就不行了,大唐帝国法律保护任何一个大唐子民,不管这个大唐子民之前是不是扶桑人。

    基本上,只要这个扶桑女子进入了大唐治下的扶桑各地殖民地,那么基本的人身安全就能够得到保障了,因为大唐法律规定,帝国子民享有人身自由。

    这只是基本的,一旦她们正式落籍,成为帝国子民,那么就将会受到帝国的保护,到时候别说是她们的家人了,哪怕是日本天皇过来想要带人回去,帝国都将会为其提供保护!

    给这些扶桑女子落籍,让她们成为帝国子民的一员,这诸多措施里比较重要的一项。

    此外这也能避免人口买卖这种事!

    帝国法律严厉禁止人口贩卖,但凡是帝国统治区域内,都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哪怕是异族人都不行,更别说是帝国子民了。

    不过,帝国户籍也不是那么好落的,这么多年来,异族人想要入籍帝国,可能性都不大。

    大规模入籍的情况,之前只发生了二次,一次是吞并高丽半岛的时候,一次是吞并琉球王国的时候,帝国都是直接承认上述两地的民众为帝国子民的。

    而其他地区的土著,想要入籍大唐帝国是比较困难的事,尤其是男性,目前在大唐帝国境内生活的异族人不少,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但是入籍大唐帝国的洋人男性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人而已,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格德斯了。

    针对这些男性洋人入籍,大唐帝国有着非常严厉的规定,首先规定他们要为帝国做出杰出的贡献,才会获准申请,获得申请后,他们要举行特定的仪式,宣布效忠大唐皇帝,效忠帝国,并放弃原有的国籍以及效忠对象。

    同时必须放弃原有的宗教信仰,可以改信国内的佛教或者道教,当然了,不信也没关系,反正原有的宗教信仰必须放弃。

    而针对异族女性的入籍,则是放宽了不少,只要嫁给大唐男性,嗯,必须是合法夫妻,情人、妾之类的不行,结婚后,可以申请十年期限的居住证,十年后可以申请入籍,通常来说一般会给予批准。

    简单来说,帝国严厉禁止异族男性入籍,但是对异族女性的入籍并不会给予多大的障碍。

    不仅仅是对入籍,实际上帝国如今依旧大规模的禁制异族人前往帝国各地,要不然也不会有商贸区这种特定的行政区域了。

    在帝国本土里,外国人只能是在商贸区里生活居住、经商,不能前往商贸区以外的地方!

    想要前往其他地方,就必须申请特殊的通行证,在官方人员的陪同之下前往帝国的其他地方,而想要申请这种的特殊的通行证,一般都是外国的官方外交人员人员或者是大商人,普通外国人基本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这里也是可以看得出来,帝国的人口或者说什么民族政策的一个大概脉络,那就是要确保血脉的纯净,杜绝国内出现大规模的异族人。

    帝国并不欢迎外国移民大规模来到帝国生活、定居!

    如今给扶桑女性开放这个口子,也是帝国既定政策的一个延续,接纳大量的扶桑女性,并不会给帝国的民族结构造成什么危害。

    因为这些扶桑女人和大唐男人结婚生子后,他们的后代依旧是帝国子民,而且在外貌上也不会出现什么区别。

    但是倘若放开大量的扶桑等异族男性进入帝国,那么麻烦可就大了去。

    宋丸子和其他的一千五百多名扶桑女性,分别乘坐多艘船只,在海上航行多天后,终于是在帝国本土辽东省高丽半岛上的东江府的釜山港登陆。

    等宋丸子踏上港口的土地时,就是觉得这个地方和扶桑充满了不同!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惊的宋丸子() 
釜山港,嫡属于辽东省东江府,其开发时间并不算太长,主要是帝国把高丽半岛纳入本土统治后,虽然经过一连串的各种措施,使得此地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过不可避免的,高丽半岛上依旧有着大量的本地土著。

    所以帝国对高丽半岛的统治,一直都是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常年保持着众多的驻军,小小一个半岛,驻扎了整整三个预备师,多达两万兵力。

    此外也是持续鼓励民众进行迁移,从内地迁移民众来半岛,再把半岛上的土著迁移到东北等地乃至山海关以西地区,并鼓励通婚。

    在文化上,严厉实行大唐帝国的统一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比如说服饰上,严禁当地土著的传统服饰,而是一律改穿汉服,文字上,直接废除所谓的训民正音,甚至是搜集并焚毁所有当地用训民正音书写的书籍。

    同时,直接还广泛搜集并封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