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送上门来了,刚好可以让我们的新军练练兵,另外有了这四百多人的加入,我大唐治下的人口也就能突破四千!”
此时李轩继续道:“之前我们的扫荡范围只局限在方圆百里内,而从今天的情况来看,百里之外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流贼团伙的,我们正好可以在夏收之前来一次大范围的扫荡,以增加我们大唐的人口!”
听到李轩的话,下面的好几个人都是面露诧异!
他们还在商讨着如何击溃这些不知道从哪里流窜来的土匪团伙呢,但是自己的这个皇帝却是已经是开始考虑着把这些都给俘虏了。
这还不算,竟然把目光都瞄到了百里之外!
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少年天子竟然胆子这么大,而且野心这么大。
李轩这么说后,向来对扩张大唐王朝人口数最积极的柳八苟当即面露喜色道:“陛下英明,此事乃是天降机缘,平白送了我们大唐四百人口啊!”
李轩微微一笑:“此战,不仅要赢,而且要尽量控制伤亡,以便我们接受俘虏,对此,众位爱卿可有什么方略?”
除非是遇上李轩认为有绝对必要的事,不然的话李轩一般是不会插手到一些具体事务的施行中去的。
他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大唐王朝里的定位,那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们的皇帝,他要做的是决定大方向,定下大方向后具体该怎么做,那就是柳八苟、方东全他们的事了。
哪怕是他自己有了详细计划,但是一般他也会通过的白云奇来传达,借用白云奇的口来取得群臣的一致赞同。
这一年来,他擅自做主的事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早期的乃是建立近卫军,后期的率军亲征袭击龙华镇。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只是做大方向上的决定,而具体该怎么做,他一般是不插手的。
李轩确定要俘虏这些外来流贼的大方向后,接下来就是方东全他们的事了。
后面该如何打,兵力该怎么布置这些都是比较细致繁杂的事,而每当这种时候,李轩会高高在上的只听不说,柳八苟和钱梦久他们几个文臣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任由方东全、黄学仁、王单旭他们几个武将在那里争来争去。
而这种争论,往往都会持续很久,因为这种事几乎每个武将都会有自己的意见,然后认为自己的意见才是正确的。
比如说这一次,方东全是建立在十二里外的一个小山谷里进行埋伏,但是王单旭却是认为那个小山谷的地形不适合部队的展开,只能是依靠传统的厮杀,而这样就无法发挥出来大唐王师最近一个月来辛辛苦苦训练的各种阵型了。
换句话说,如果按照方东全的办法去埋伏,那么打起来和以往的土匪时代的作战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王单旭的建议是,把那些流贼放进来,在八里之外的一处平缓山坡进行拦截作战,如此能够最大的发挥出来新军苦训的阵型战术,也能够让火枪队以及长矛兵发挥出最大的战斗来。
不过方东全和陈屠夫他们对这个计划也有意见,因为这样的话,就无法采取埋伏的模式进行作战了,那边地形平缓,对方肯定会在好几里外就发现他们的部队,到时候看到大唐王师的严密整齐队形,说不准人家转头就跑了。
而且这个说不准其实也可以说是百分百的!
任何一家土匪团伙看见前方有敌人排着整齐的队形严阵以待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而且还会跑的比兔子还快。
最大的例子就是黄竹山自己,当初他们袭击明军粮道的时候,遇上刁雷勋带队的伪装粮队,当时黄竹山的这些土匪是怎么做的?他们甚至连试探进攻的胆子都没有,直接转身就跑了。
正所谓以己度人,他们黄竹山这个土匪团伙都如此不堪,自然是不能指望别家的土匪团伙会迎难而上。
第一时间转身就跑是他们的正常反应,同时这也是他们最可能做的事。
不信邪派人来试探进攻,但是试探后发现不妥转身逃跑,这种事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也有可能发生。
然而明明知道前方有强敌,还顽固的打一场,这种事绝对不可能发生,真要发生这种事,肯定是对方上头大头目下到普通喽啰全都脑子短路了。
方东全想要选择一个复杂地形进行伏击,用以往的模式来包围并彻底俘虏对方,而王单旭想要一个平缓地形进行决战式的作战。
这两个计划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而这也是这些将领们争执不下的原因所在。
最后还是钱梦久这个是文官,同时又是兵部尚书的人出来糊稀泥,说我们完全可以两个计划一起做嘛,也埋伏也摆出阵列来发挥队形优势。
方东全和王单旭他们听罢后,也是觉得反正都无法说服对方,还不如采取折衷方案,因此也就是同意了。
最后他们选定在十里外的一个小山谷前方进行拦截作战,在山谷的前方是有一片不算太密的树林,而且地形有所起伏,可以让人埋伏。同时起伏的地形勉强还算平整,也可以组织不太严密的队列。
这个小山谷外之所以能够让双方都能接受,作为预设战场,就是因为那里的地形虽然不太适合埋伏,但勉勉强强也能藏下兵力进行埋伏。
地形虽然不算太平缓,但是也勉强能够让部队列出阵型作战。
这种能兼顾到埋伏以及线列作战的地形会导致埋伏不成功,也会影响线列作战的效率,但是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事,要想照顾到更多的想法和可能性,那么只能是选择各方面都均衡了。
而均衡,往往代表着平庸!
只是现在这种时候,均衡和平庸,也代表着风险更小,李轩也是不希望冒险,毕竟大唐王师的全新职业军队从上个月组建开始,到现在不过一个月而已。
可以说,大唐新军还处于摸索的阶段,如今这种预期反抗不会过于激烈的战斗,最适合练兵了。
而练兵嘛,自然是风险越小越好的。
李轩可不想到时候出现什么意外,不管是造成己方的大量伤亡,还是说让对方逃走了,这都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朝议上确定下来了大体方案后,大唐王朝迅速化为一台战争机器,高速转动起来!
第一百六十章 怎么不按剧本演啊()
为了迎战不知道从哪里跑过来的流匪,大唐王朝这台又破又小的战争机器是迅速运转了起来。
不过这一次的战争动员速度虽然相当快,上午刚确定作战方案,中午的时候,一队大约五十人由各兵种组成的前锋部队就已经出发了,而等到午后时分,大队人马也已经是紧急集合并准备出发。
之所以速度能够这么快,这是因为大唐王朝一直都面临着明军的巨大威胁,那龙华镇和正泰县城里的明军一直都被大唐王朝君臣们视为心腹大患,随时都防备着明军进山,因此黄竹山上下可以说是一直都保持着战备的状态,因此动员起来速度相当快。
其次,则是因为如今的大唐王师已经不是之前的那支半匪半民的军队了,想要打个仗还得先把人集合起来,然后整训好几天后才能组建初步的建制,然后才谈得上出征打仗。
如今的大唐王师虽然在人数上比以前少了许多,如今满打满算也不过三百人出头,但是这些人却都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军队,有着完整而固定的编制,平日里也不用干农活,而是保持训练的状态。
因此一道命令下来后,立马就能集合并作战。
唯一还有些麻烦的就是后勤物资,尤其是干粮的准备所需要的时间了。
毕竟部队出征,除了大米等常规粮食外,为了方便行军乃至作战,是会准备大量不用生火做饭,而可以直接吃的干粮。
但是这一次他们就在家门口作战,而且预期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也就没有去准备什么干粮,直接带上米粮出发就行了。
军方动员速度迅速无比,从早上开始准备,中午的时候先头部队出发,然后下午主力部队出发,前后一天时间都不到。
这一次出征,李轩并没有和上一次那样御驾亲征,毕竟这一次所面对的敌人只是一群流匪而已。并不是什么明军的主力部队,也用不上李轩御驾亲征来激励士气。
这一次的作战,由方东全担任统帅,王单旭担任副帅,其余众将协同,而监军的人选依旧是兵部尚书钱梦久。
本来李轩是打算让王单旭来担任统帅的,毕竟相对于其他人来说,王单旭这个前近卫军统帅更加了解和擅长线列作战,不过王单旭在大唐王师众多将军里,到底是个小字辈,让他担任统帅,很多人都是不会服气的。
所以李轩就依旧选择让方东全来担任统帅。
不过好在自从职业军队组建以来,方东全和黄学仁他们几个人眼见常备军没有了,而且以后的作战方式将会是以前近卫军的那种作战模式,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势,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去主动学习近卫军的战术。
如果是让他们带着军队去对抗明军,李轩还会有点担心,但是只是让他们带着军队去对付一群流匪,那么李轩还是可以放心的。
大不了就当练兵嘛!
任何一个名将,都是需要不断的积累作战经验磨砺出来的,这作战经验多了,方东全和陈屠夫他们这些土匪头子变成一个合格的将领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以后他们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这后头还有李轩亲自教导的十多名原近卫军少年军官们顶着呢。
李轩这段时间那么苦逼的当一个幼儿园老师,为的可不仅仅是交出几个会加减乘除的学生来,而是想要教出一群能够懂得基本天文地理等科学常识的合格军官来,当然了,以后也可以从这些人里头挑选几个天分高的,让他们转行当科学家!
要不然的话,当初李轩也不会专门从原近卫军的少年军官里挑出这十多个人来了。
等方东全、王单旭他们带着人出发后,黄竹山又是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人们该干嘛干嘛,顶多就是议论多几句罢了。
大唐王朝自从成立以来,那是征战不休,从去年到现在,都已经打了七八次战争了,说是一月一小战,三月一大战也不为过。
加上他们本来就是土匪,平日里也经常外出劫掠什么的,所以黄竹山的那些老弱妇孺们对自家男人、儿子带着武器出征,那是完全已经习惯了,甚至不少人都还会想着,但愿这一次出战,自家的男人、儿子能够带回来多一些的战利品。
皇宫内,董芸芸坐在李轩旁边,见李轩低头沉思,当即道:“你是不是担心啊?”
“担心?”李轩有些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问:“担心什么?”
“担心出征的将士们啊!”董芸芸道:“他们又出去打仗了,难道你不担心?”
李轩微笑着摇头:“朕担心什么?不过就是一群流匪罢了,里头能打的青壮也没几个,方东全他们带人出去,是不会有什么风险的,最多不过三四天的时间他们应该就能大胜而归了!”
“那你在想什么呢?”董芸芸把剥好的一个枇杷送到李轩嘴边,同时口中说着:“这一下午了,你都不怎么说话!”
李轩直接张口吞下枇杷,咬了两口后把枇杷核吐了出来,此时才道:“没事,最近事情有点多,有些事还没想通具体该怎么做而已!”
董芸芸不知道李轩具体说的是什么,不过她也没有细问,只是哦了声,然后道:“也别想这么多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李轩点头,她这话说的倒是不错。
他刚才的沉思,的确不是担心方东全他们,因为方东全他们这一次出去打流匪那是十拿九稳的,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没能抓到大量的俘虏。
李轩之所以沉思,那是因为他想着这大山里的土匪团伙显然还有很多,如果能够把更大范围的土匪团伙都收复了,说不准自己的大唐王朝又能增加好几千人的人口。
但是如果超过一百多里范围的话,情报不同,不知道什么地方有其他土匪窝不说,而且来回也太花费时间。
如今已经是五月份了,虽然说距离夏忙时分还有一段间,但是这段时间对于大唐王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训练整编时间,李轩需要这段时间把刚组建不久的新军训练好,如此才能在夏收时分率军出征‘收粮’。
可是李轩也是有些犹豫,因为尽可能的吸纳人口,提高实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大唐王朝能够继续对抗明军的根基。
征讨其他土匪窝俘获人口和整军训练,这就好比鱼和熊掌,两者不能兼得。
李轩想了一整天也没有想出个头绪了,索性不想了,等方东全他们回来,说不准就能够从那些流匪的身上得到一些其他土匪窝的情报,如此自己才好判断最后要不要派兵去征讨其他的土匪窝,以提高大唐王朝的人口数量,获得更多的兵源。
接下来的两天,黄竹山上下依旧平静而悠闲,人们似乎忘记了他们的丈夫、儿子、父亲正在外面征战厮杀,他们很平静的对待这一切,并且平淡的生活着。
不过皇宫里的李轩却是每天都能够得到来自前线大军的报告,第一天的报告很简单,说是已经走了多少路,没有遇上任何意外云云。
第二天则是说已经到了预定的埋伏地点,已经开始部署部队进行埋伏,就等着那伙流匪自己一头撞上来了。
然而第三天的报告说,那些流匪没有按照预期出现,反而是在大约十里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让李轩有些担心,这怎么不按剧本演啊!
是不是那些流匪察觉到了什么,所以才没有继续上前进入埋伏圈。
李轩担心的时候,方东全他们也是有些搞不懂,要知道黄竹山的探子可是一路都偷偷监视着这伙流匪呢,然而自从他们昨天到了十里外的一个小山谷安营扎寨后,却是连续两天都没有动静。
“他们在搞什么?”方东全搞不懂了,黄学仁他们也是搞不懂,一个个都是露出疑惑的神色。
此时陈屠夫道:“要不我们别等了,直接打过去,反正也就十里地,我们走快一点,一个时辰都不用。”
不过王单旭却是摇头道:“不行,我们一动,他们肯定会发现我们,到时候他们直接跑了我们上那抓人去?”
王单旭的话也是让陈屠夫不好反驳了!
他们这一次出征,击溃敌人都不算是胜利,只有抓获了大量俘虏才算是胜利,如果因为自己的贸然行动导致对方直接跑路了,那么可就前功尽弃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干等着吧!”陈屠夫道:“要不,我带一支小规模的前锋去,如果他们过来的话,那么我就按兵不动,如果他们想要跑,那么我就带人把他们先拦住!”
方东全道:“这个法子倒是可以,不过这去的人多了,他们会发现,但是去的人少了,怕到时候拦不住啊!”
陈屠夫不以为意道:“不用多,给我二十人就够了了!”
此时黄学仁、王单旭他们也是看着陈屠夫,然后黄学仁点了点头道:“我看可以!”
方东全也道:“既然这样,那么老陈你就带着二十人先过去,如果他们不跑,你们就先别动,如果他们要跑,你们就拖住他们!”
一番商议过后,陈屠夫就带着由刀盾兵,火枪手、长矛手混合组成的一支二十人的小部队出发了。
而于此同时,十里外的一个小山谷内,李寨主刚听完手下的汇报,此时他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谢老头的冷笑()
一大群人在大山里徒迁,而且还是准备夺取另外一家土匪团伙的基业,怎么可能不会安排探子进行探路呢。
李寨主他们一路行来,可都是在前方安排了不少探子的,而黄竹山那边的行动虽然也算隐秘,但是依旧没能瞒过李寨主手底下的探子。
今天一大早他们刚准备继续朝着黄竹山出发的时候,就是有探子回报,说是在前方十里外发现了大量人马躲藏着。
十里外有一大批人马躲着,而且还是清一色拿着武器的青壮,他们是什么人几乎不用猜都能够知道,肯定是黄竹山那边的人,所谓的大唐王师。
这也就代表着他们一路走过来,行踪已经暴露并且引起了黄竹山众人的注意乃至防备,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提前派出这么多人马等着他们了。
所以李寨主毫不犹豫的暂停了继续前进的打算,而是派出了好几个身手灵活,为人精明的手下前去仔细打探情况。
而刚刚,这几个探子回来后把所探知的情况都详细给李寨主说了,听闻前方埋伏的黄竹山土匪至少有两百人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三百人规模的时候,李寨主皱起的眉头就没有松缓下来过。
那黄竹山不是只有一千多号人嘛,而且还是和自家一样,内部都是有老有少的,哪怕全部青壮拉出来也不过三四百之数啊,然而看他们摆出来的架势,已经是精锐尽出了,这明摆着自己这些人的行踪早就暴露,对方已经是准备好把他们一口吞下了。
而且让他更郁闷的是,手下的探子说,那些黄竹山的人马似乎不简单,他们的那两三百人拿着的武器清一色的明军制式武器,甚至里头还至少有好几十个身披重甲的人。
并且队形整齐有序,怎么看也不像是一支土匪。
除去穿着的衣服乱七八糟外,在其他方面可以说和正规的明军没什么差别了。
对方不是土匪吗?什么时候变成一支正规军了?
这让李寨主疑惑,同时也是让他心生退堂鼓,这黄竹山恐怕是一块硬骨头啊,自己贸然带人上前攻打,恐怕是败的很惨。
但是自己还有退路吗?
大山虽然大,但是却没有一个地方容得下他们这四百多人的丧家之犬,他们在路上已经走了大半个月了,他们当初逃亡的时候走的匆忙,所携带的粮食有限,如今随身携带的粮食早已经是吃掉了半数,后续虽然还剩下一些,但是也坚持不了多久,十天半个月后他们的粮食就会耗尽。
在大山里遇上缺粮危机,下场会是什么他很清楚,结果肯定是会饿死很多人的。
大山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