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本上都是直接报告说某某官员,有贪腐行为,估算数额多少,通过什么方式,但是详细的贪腐时间,翰统一般不会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因为这不是他们的任务,而且翰统的经费和人手也是有限的,他们还有着更多更重要的任务,是不可能花费太多的力量用于贪腐调查的。
这些调查,往往都是翰统的日常调查里顺带的。
而根据这些报告,也是不太好直接抓人,毕竟要讲究证据啊,不可能说你说他贪腐就贪腐了,你得拿出确凿的证据来啊。
如今,督察院的工作就是根据翰统那边提供的名单,对各个目标进行深入调查,把证据拿到手!
所以,当督察院派出专案组前往江北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开始了大规模的秘密调查,不仅仅局限于中央督察院,同时也是要求了各省督察院进行配合。
只不过目前即便是督察院内部,也没几个人知道这一场反贪腐调查的规模到底有多庞大,唯一清楚的只有石吴岩了以及反贪局局长蔡司齐了。
石吴岩乃是督察院左都御史、御书房值班大臣,反贪腐一事也是李轩交代他亲自负责的。
而蔡司齐,这个人其实依旧不是督察院系统的人,实际上他都不是普通的行政官员,他是翰林院出身,在调往督察院反贪局担任从二品局长之前。
他是翰林院秘书处的副处长,圣天子李轩的多名随行秘书之一,什么是随行秘书,嗯,基本上就是一天到晚跟在李轩屁股后头,端茶拎包的那种。
李轩外出的时候,走在最前面,柳八苟或者其他的核心高官在前方陪同,而李轩的身后,就是他们这些随行秘书的位置了。
至于其他高官,则是在更外层一些。
当然了,在翰林院里,其实不管是处长啊,副处长还是什么科长,又或者是随行秘书还是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这些其实都是差遣,这些职务本身是没有品级的。
他的本官,乃是翰林院副掌院学士,从三品。
以从三品的品级,迅速变成从二品的高官,这种事在大唐帝国的官制里自然是稀罕事,但是对于翰林院里任职的官员而言却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之前就是出过好几个例子了,比如当年财务部尚书,就是从翰林院里调任的,当年此人的品级更低,还不是一样咻的一声就变成了正二品的高官。
当然了,升得快,这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中间会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里,李轩通常会给他们频繁安排虚职,然后用以提升品级。
蔡司齐的晋升之路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前后三次进入翰林院任职的政治新星,他的仕途之路可比陈立夫之流顺利多了。
他是帝国新生代官员里的典型,什么是新生代官员,也就是帝国成立以后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
他入仕的不算早,一开始是在地方上担任县丞,半年就是转正而知县,任期满因为政绩卓越被调回翰林院任职,后来因为工作出色被外放担任知州,但是很快就被调回了翰林院,这一次是进入了秘书处任职一等秘书,最后成为李轩的随行秘书这一。
三年随行秘书任期满了之后,他被外放到吏部工作,然后调任杭州担任知府,但是很显然,这又是镀金之路,在吏部工作三个月,在杭州任职半年,大半年后,他又是被李轩的一纸诏书,召回了翰林院。第三次在翰林院任职的他,依旧担任李轩的随行秘书。
去年的时候,正式升任秘书处副处长,同时被授予翰林院副掌院学士,品级为从三品。
嗯,他的每一次调动,都是李轩安排的!
换句话说,这个人其实也是李轩所重点培养的年轻官员,如果他一直走普通行政官员的路子,估计早就是二品以上的高官了,但是李轩觉得这个人可用,而且是帝国官场了很难得的比较清廉的官员,再加上多年的接触,李轩对此人也是比较了解,所以一直都是把他留在了翰林院工作。
李轩搞司法独立之前,就已经是安排他担任各种虚职了,先是安排他担任司法改革巡视组的组长去江南道巡视,途中顺便给了他一个右佥都御史的正三品虚衔,随后回来后,又是给他加了一个左佥都御史的虚衔,该虚衔依旧是正三品,但是这个正三品比右佥都御史的正三品要高半级。
帝国官制传统,左是比右尊贵的,比如各部侍郎,左侍郎和右侍郎都是从二品,但是右侍郎改任左侍郎,则是被视为升官,反之是贬职,相对应的,实权也是有所不同。
没几天,李轩把他正式免去了他的秘书处副处长的差遣,不过随行秘书的差遣依旧保留,并让他去临时督办督察院反贪局的改组工作,就当时而言,以正三品的官衔负责反贪局的工作,实际上是高配了,因为当时的反贪局只是普通的中央各部下属司级机构,局长和普通司长同级为从三品,以为他只是来镀金的。
当时很多人还看不懂,但是等到司法独立改革成功后,李轩免去了蔡司齐‘随行秘书’的差遣,让他彻底和翰林院脱离关系,随后正式任命他为改革后的督察院反贪局局长。
同时他的本官也是晋升为右副都御使,品级为从二品。
他从从三品到从二品,连升两级所花费的时间,一个月都不到。
不过这种火速晋升,众多高官却都是知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别看人家以前品级低,只是个从三品,但是你要知道,他进入仕途后,绝大部分时间实际上都是在秘书处工作,先后担任李轩的随行秘书足足七年。
在李轩面前,他说话的分量可是丝毫不会比那些侍郎轻多少!
再加上,前明时期,也是经常出现翰林院的翰林们一步登天成为各部侍郎、尚书乃至成为阁臣,如今大唐帝国的翰林院,实际上也是具有这种功效。
因此此人连续升两级,这种事也不奇怪,当然了翰林院里的翰林们,火速晋升,进而一步登天成为部堂高官的还是很少。
只有少数人才能够有这种机遇而已!
而这些少数人,大多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多次进入翰林院任职。
这个多次进入翰林院任职,基本上已经是堵死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翰林们。
因为翰林院里任职的官员常年保持在三百多人的规模,因为不能再翰林院里内部升迁的硬性规定,所以每年基本上至少有上百人被外放,然后从地方上挑选新的人员进入翰林院工作。
只不过普通的官员基本上被外放出去后,基本就没啥希望重回翰林院了,能够进入一次翰林院镀金,这基本上已经是他们人生里最大的机遇了,也是属于无数官员羡慕的对象了。
但是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获得重回翰林院的机会,而又有更少数的人,能够第三次甚至第四次重返翰林院。
而这些极少数能够重返翰林院任职的官员,无一不是天骄之子,清一色都是上了李轩的培养名单的官员。
作为一个能够三次杀回翰林院任职,最后一路干到副掌院学士的蔡司齐,在旁人的眼里,早已经是阁臣的候选人了。
升任从二品,大家不意外,但是大家觉得意外的是,为什么是担任反贪局局长这个重要位置。
要知道,这个人以前可没干过什么督查事务,会抓贪官吗?
答案是,蔡司齐还真不会!
抓贪官,这不是他的强项,他的强项是什么?
他会坚定不移的执行李轩的命令,而且翰林院出身的他,和普通内阁文官其实是两个系统,甚至都和督察院内部的人没啥利益关系。
更主要的是,他其实就是代表李轩来的!
他只需要代表李轩压着反贪局的官员们完成这一次任务,那么就是成功!
用一个人,其实不需要他会什么,而是要看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而蔡司齐坐镇反贪局,哪怕他对反贪这种事丝毫不懂,但是只需要知道,他能够充分执行李轩的意志就行了。
抓贪官,反贪局里懂的人多的是,蔡司齐需要做的就是把反贪局里的人给用起来。
在翰林院任职多年的他,对于抓贪官这种事不在行,但是要说用人、权术、阴谋、阳谋之类玩勾心斗角的事,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没有这种本事,他早就在竞争激烈的翰林院里被干掉了,哪能一路爬到副掌院学士这个位置啊!
蔡司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江北专案组,然后进行反贪局内部的肃查,以争取尽快的掌控反贪局的实权。
至于外头的贪官们,对于蔡司齐来说,不急!
作为一个久经政斗考验的职业政客,他非常清楚攘外先安内的必要性。
要想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就得先把反贪局内部清理干净了!
。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锁金陵城()
蔡司齐在反贪局内部的整顿工作很快就是出了成效。
他并没有和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搞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只放了一把火而已,对于一个成熟的政客而言,讲究的是一击毙敌,只放一把火,超级猛烈的火,把所有敌人通通烧死拉倒,至于什么一把火接着一把火的烧,非但烧不死人,还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蔡司齐主持整顿工作之前,特地求见了李轩,请求圣天子指导工作。
而指导这个词汇,在大唐官场里的意思其实就是求助了。
李轩直接给了他答复,会支持蔡司齐在反贪局的整顿工作,并且让翰统给予配合。
翰统怎么配合?
翰统直接给了蔡司齐一份名单,名单上的名字不用说,自然都是有问题,需要进行整顿的。
所以蔡司齐正式就任局长的时候,可没搞争权夺利这种乱七八糟的事,他直接带着督察院内务局的人上门,然后把反贪局里近半的官员通通打包带走。
直接干掉一半原有的官员后,蔡司齐又去拜见了石吴岩,请求石吴岩给他的反贪局加派人手,而且指明,不要从督察院系统里调派,要从其他部门调派,比如法院系统、法务部派遣,此外从今年新科进士、博士里抽调。
而且要求,新调来的官员年龄一律不得超过四十岁,最好就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限定年龄自然也是有着诸多考虑的,一方面是年轻人敢打敢拼,还保留着一份极少有的纯真,没有被官场这个大染缸污染的太严重,其次,这些年轻人都还有继续往上爬的可能性。
哪怕是心思不再纯洁,但是为了前途他们也会更加拼命,而不是会和那些四五十岁的老官僚一样,得过且过,能贪就贪。
这么一把猛烈的火烧过之后,反贪局自然也就是大变样,蔡司齐这才是开始着手完成李轩交代的任务。
继向江北派出专案组外,他又是针对几个重量级的目标成立秘密专案组,并陆续向直隶的江南、皖北、皖南三道派恰巡视组。
不过大规模的抓捕却是还没有开始,蔡司齐还在等,等圣天子吹响进攻的号角!
蔡司齐并没有等太久,十一月,初冬时分,大唐朝报上正式刊登了前江北道道员谢广林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并正式免去该员的所有职务,并转移司法审判。
圣天子针对谢广林的违法违纪问题,做出重要批示“从严处理”,
谢广林会倒霉,这是很多人早就知道的事了,因为江北道贪腐问题实在太过严重,也正是因为江北道贪腐问题,才是引出来了司法独立,反贪局改组等事件,作为引爆这一切的谢广林,要是还能继续活下去,那是真的没天理了。
很快,京畿院对谢广林做出判决死刑,其余相关涉案的两百余人也是清一色的被判处死刑,这涉案的两百余人,基本都是江北贪腐案件里的犯事官员以及重要牵连者。
不过这只是报道出来的,还没有公开报道的事,上述犯事的官员,基本都逃不掉被抄家灭族的下场!
大唐的法律,是有着连坐制度的,尤其是针对官员,基本上就是一官犯罪,全家死绝的下场!
李轩认为既然罪官的家人享受到了官员贪腐所带来的荣华富贵,那么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大唐,是不可能出现罪犯犯罪弄来海量的财富,罪犯被抓了后,还指望着家人能够保住这些非法所得继续享受富贵生活这种事的。
这一次,连流放都是没有多少,更不要说什么判有期徒刑坐牢了,为了达到威震百官的效果,李轩亲自指示从严处理。
这个从严处理的意思,那基本上就是罪加一等,务必要做到能灭族就灭族,能杀就杀,绝不放过。
同时还要牢记斩草除根这个原则!
华夏的人有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传统,而且还有父母之仇大于天的传统。
无数话本小说里都写过某个权贵被干掉了后,他的儿子啊孙子什么的侥幸活了下去,然后隐姓埋名苦练神功,长大后以一身神功后杀掉仇人,报仇雪恨!
李轩可不愿意以后,不知道从冒出来一个仇人的儿子或者女儿什么的给自己来一枪。
所以,直接灭族,斩草除根,一了百了。
这两百多名罪官的抓捕和处理,这只是开始而已!
蔡司齐变的非常忙碌,这倒不是说他忙着办案什么的,实际上他对办案这种事一点都不懂,他在反贪局干的最多的事,其实就是整顿内部,然后分配任务,至于属下具体怎么办案,其实他并不怎么干涉,嗯,也不懂的怎么干涉。
反正他只需要属下把名单上的官员给干掉,其他的他不管!
而他的名单,部分重量级目标是圣天子口述交代的,而中低级官员,则是根据圣天子圈定的范围,然后他自己又是制定范围圈出来的。
对于那些中低级官员,具体抓谁,不抓谁,其实圣天子不管,甚至对那些高级官员的调查抓捕工作,圣天子也是不怎么管。
他只是对蔡司齐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要有良好的威慑性,第二则是不能影响到帝国各机构的运转。
剩下的随便他怎么折腾!
所以蔡司齐最近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那份厚厚一大堆的名单,然后不断的从中圈出来适合的目标,再把目标分配下去,让下属办理。
对于反贪一事,圣天子看似给他极大的权力,但实际上蔡司齐很清楚,自己就是圣天子的一把刀,还是明面上的刀。
圣天子让他砍谁,他就只能砍谁。
李轩看似没有亲自制定详细的诸多目标,但是亲自给出的几个重要官员名字,通过对这几个官员的分析,那么就可以知道圣天子的目标是什么了。
都不用说,蔡司齐就是把亲自制定了‘没有升迁希望、贪腐数额巨大、影响恶劣、政治觉悟不够高、不能影响帝国行政机构运转……’等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之一的标准,那么就可能成为他的目标,如果是同时符合两条以上,基本就会成为目标了。
如果是符合三条,基本就是个死人了。
而即便是这样,其实也会有太多的目标,而蔡司齐要做的工作就是选定适合的目标,而抓捕的人一多,也是逐渐出现了来求情,托关系的人。
对于这些人,蔡司齐也会进行分析,然后报告给圣天子,这种报告里,往往会有类似的关键词结党,朋党等……
然后,这些人基本上也别指望能够保住性命了!
反贪局选定的目标,基本上都是贪腐数额比较的,影响比较恶劣的官员,而这样的官员还有人为他们求情?
不用多问,直接杀了求情的人即可,蛇鼠一窝,多杀几个也不碍事。
这个时候,李轩选用蔡司齐担任反贪局局长的目的也是显露了出来,蔡司齐是什么人?他是翰林出身,担任李轩随行秘书足足七年之久。
正儿八经的帝党,圣天子的心腹!
所以,哪怕他对调查案件之类的一窍不通,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和其他官员一样,在官场上有太多的复杂关系,他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孤臣。
李轩就是他的金大腿,紧急抱着李轩这条超级大金腿,他根本就不需要对其他官员,哪怕是御书房值班大臣们客气。
江北案后,在蔡司齐的主持下,又是陆续传来了皖北案,然后是山东案,蔡司齐派出的巡视组每到一个地方,就是杀到一个地方。
当然了,在金陵城里更是动荡不已!
督察院反贪局先是内部肃清,然后又是针对督察院内部进行肃清,再是法院和法务部、巡警部,然后是延伸到各省的督察院、法院、巡警等机构。
这是石吴岩亲自主导的肃清作战,为了保证全国范围内的反贪腐作战成功,李轩要求石吴岩先保证司法系统的纯洁性,虽然这对石吴岩来说,可能是自断手臂的行为,但是圣天子亲自交代,石吴岩那是半点反对的话也不敢有。
因此,他亲自督战,反贪局出马,先是从中央的司法机构,然后是到地方上的司法机构,揪出来了一大批的司法机构内的贪官。
仅仅是半个月时间,中央督察院就是先后对三百余名司法机构的官员提起公诉,这三百多人,可都是在京畿地区的司法官员啊,这一股脑被干掉三百多个,这个影响可是比之前江北案、山东案什么影响大多了。
更关键的是,反贪局那边似乎没有停手的打算,反贪局的专案组开始进驻京畿其他机构,就连税部这样的独立机构也是没有放过。
反贪局出手迅速,短短一个月里,陆陆续续抓捕了一千多名官员!
这可是在金陵一地啊!
加上之前在司法机构处理的人,这总人数都将近两千人了。
很多人以为,这次搞的这么狠,已经是快要结束的时候,反贪局却是依旧没有停手,开始把触角开始伸向地方各省。
因为蔡司齐知道,这一次自己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而在反贪腐的这个大背景下!
十二月初旬,圣天子通过陆军枢密院和海军统帅部这一个传统渠道下令各军进入原地驻防状态,如无特旨一律不得调动部队,违者以叛逆论处!
同时通过翰林院陆军科、海军科向各地准将级别以上将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