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因为安装精度出了偏差的传动轴,经过细微的调整后,也是正常了。

    看着眼前这台运行顺畅的庞大舰载蒸汽机,他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而更重要的是,这一次试验的前期,所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基本上都和蒸汽机本身并没有关系,都是周边的系统所出现的问题,要么干脆就是安装问题,而蒸汽机本身的话,其实一点毛病都没有出现。

    这台试验机上舰试验之前,他们已经是实验室里试验了好几次呢,已经是可以做到连续无故障运行好几天了呢,蒸汽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实验室里试验和在船上使用,那自然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在实验室里,蒸汽机开动起来就行了,不用管那么多,但是在船只上,需要驱动明轮推动船只,这里头设计到了诸多的问题。

    比如说安装的时候,如何避免震动问题,这可是让诸多研究人员头痛不已。

    这震动问题不仅仅是蒸汽机自身的震动,还有着船体的震动,这相互影响和传递,这给对精度要去极高的蒸汽机以及传动系统等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这震动起来,随便导致部分结构偏差几毫米,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大事故的!

    这一系列的问题,是试验室里所没有的,但是在船上试验的时候,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却是一个接着一个暴露出来。

    以至于过去的半个月里,他一直都是待在仕女号上,负责蒸汽机安装和施工问题,哪怕是到了今天,临近试航的时候,还是暴露出来了不少的小问题。

    万幸的是,总算是把这些问题都给一一解决了,目前蒸汽机看起来平稳运行,他也就能够放下心来了。

    有了这么一次成功试验后,后续他也就能够带着人去海军那边,解决蒸汽机上战舰的问题了。

    海军那边,如今也是准备着先拿一套皇家理工学院的试验产品,先做一做试验之类的在说,而这个海军战舰试验工程,自然也是需要他来负责的。

    谁让他是蒸汽机项目里负责舰载蒸汽机项目的负责人呢!

    蒸汽机项目组,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研发机构,林辉是组长,负责所有蒸汽机项目的研发,不过他的精力主要是放在核心构架上,而对于子项目,一般都是交给下面的副组长以及小组长。

    大体上,是每一个教授都作为一个小组长或者小组长,然后带领研发人员主导一个子系统项目的研发。

    而徐权作为副组长之一,主要负责舰载蒸汽机子项目的研发,这一次至关重要的上舰试验,他自然是要亲自过来坐镇指挥的。

    同时还带上了自己的几个师弟以及十多个得意门生,都是玩机械的天才!

    如今看到仕女号上的蒸汽机运行稳定,他终于是能够松一口气了,连续多天持续解决问题,直到试航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带领研发人员进行最后的解决问题,但是好说好歹,总算是把仕女号给动了起来!

    吩咐了一个师弟继续关注,并准时报告异常后,他这才是走出了轮机舱,然后前往舰桥,按照他的推算,如果不出现什么的的意外,这一次的航行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毕竟只是二十公里的试航而已,持续的时间也就是前后几个小时不会太长,对蒸汽机本身的考验几乎不存在,在上舰之前,这台蒸汽机可是经过了持续数天的无故障运行试验的。

    区区几个小时的持续运行,根本不会造成什么负担,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传统系统以及明轮会不会出现问题了,还有安装导致出现的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严格上来说已经是不属于蒸汽机本身的问题了,他关注的只是舰载蒸汽机而已,至于什么把这种舰载蒸汽机匹配到船只上,那就是其他人的问题了。

    来到舰桥,他问董庆军道:“现在的航速多少了?”

    董庆军面带兴奋之色道:“现在是顺流航行,航速约为每小时七公里,虽然说慢了点,但是这可是在没有风帆的情况下啊!”

    “哦,看来功率还没有发挥出来啊!”徐权道:“按照我们之前的计算,当全功率航行的时候,如果是现在这样的顺流而下的航行,应当能够达到十到十二公里左右的时速的!”

    董庆军道:“的确如此,如今只用中速航行,稍候我会下令提到高速航行,如果你们的计算没有错误,那么航速应该能够达到每小时十二公里以上的!”

    “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我已经是等不及想要看到它跑起来了,不用担心蒸汽机承受不住,这台蒸汽机虽然是原型机,但是在实验室里已经是经过多次试验了,相信它是能够承受住考验的!”徐权如此道:“船长,下令高速航行吧!”

    董庆军此时也是极为兴奋,只听他看了舰桥上的众人一眼后,大声道:“坐好扶稳,老子要飙船了!”

    随后大声道:“传令,全速前进!”

    董庆军的命令通过传声筒传递到底层的机轮舱和锅炉仓后,锅炉舱那边多个锅炉工加入进来,多人一起往锅炉里不断的投放最优质的无烟煤,锅炉里的火势越来越猛烈,越来越多的高压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气缸,不断推动着气缸里的连杆做往复运动,然后通过太阳行星系统带动巨大的飞轮转动起来。

    于此同时机轮舱那边的工作人员也是操控着变速器,把动力平稳的输出到传动轴上,并最终传递到船体两侧的明轮上。

    仕女号上的烟囱冒出了更多的白烟,不少人也是可以感受到船体正在发生着轻微的震动,蒸汽机的隆隆声也是越来越大。

    两侧巨大的明轮不断加速转动着,然后拨动仕女号两侧的水,掀起了两道波浪,进而推动着仕女号不断提速!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 
仕女号舰桥上,不断有人向舰桥上的徐权报告着各项数据“蒸汽气压已经是达到了零点四兆帕,预计十五分钟后达到安全临界点!”

    十五分钟后,又有人报告“蒸汽气压已经达到零点五兆帕了,这是我们设定的安全零界点了!”

    徐权道“保持这个压力,各小组密切关注蒸汽机的各部件的运转情况,并及时记录所有的细节!”

    虽然说在之前的极限试验里,蒸汽机项目组那边,在试验中,能够把蒸汽气压提高到五兆帕之巨,但之所以说是极限试验,那就意味着,这个压力是不可能成为正常使用的。

    以目前的技术能力,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蒸汽压力顶多也就是维持在零点五兆帕左右,只有在这个压力左右,才能够让蒸汽机保持长时间工作,而不是说极端运行几分钟后就爆缸了。

    如今,仕女号上的蒸汽机,就是维持了零点五兆帕这个几乎是日常使用的极限气压而运行着,并推动着仕女号越跑越快。

    对于蒸汽机上的气压,实际使用的时候一般都是有着极大的限制的,不能是你想要不断加大气压就能够不断加大气压的,不顾一切加大气压,那是会爆缸的。

    哪怕是海军因为军舰作战的特殊需求,需要在特定极端情况下,加大蒸汽机的功率输出,要求在极端情况下强行提高蒸汽气压以便提高功率,但是这个极限数值也是被限制在零点六五兆帕而已,并不能再高了,再高就真要爆缸了。

    而即便是维持在零点六五兆帕的情况下,纵然能够极大的加大输出功率,但是蒸汽机的寿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可持续的时间不长,顶多持续运行两三个小时而已,再高,同样要爆缸。

    而即便如此,在强行提高功率后,还是要需要进行维护,替换一些易损零部件。

    正常情况下,如今的蒸汽机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压力一般保持在零点五兆帕以下,而更多时候,实际上只有零点零点四左右。

    仕女号上的蒸汽机就是如此,之前航速的时候就是维持在零点四兆帕左右,但是现在董庆军下令全速航行后,其蒸汽气压却是被提高到了零点五兆帕,这是日常使用的极限了,再高风险太大。

    旁人还在不断的报告“气缸压力稳定,变速系统已经成功变速,目前动力输出稳定,明轮转速已经提升到预定转速!”

    “机组的安装底座的震动有所加大,部分结构有所便宜,不过还维持在安全值内!”

    听罢这些报告后,徐权道“现在的航速是多少?”

    旁人当即报告“现在的航速是每小时十一公里,航速还在持续缓慢提升!”

    “十二公里!”

    “十三公里!”

    “天啊,现在到十三公里了,不,是十四公里了!”

    “现在我们的航速,已经是稳定在每小时十四公里,这个航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一旁的董庆军却是开始泼冷水了“最近几日长江的水流比较大,预期航速比较大也正常!”

    这倒是,就算是仕女号一点动力都没有,直接飘在水面上,一小时也能漂出去好远呢。

    真正要测试航速,只能是在平静的湖面上进行测试的,在水流比较大的长江上测试航速,比较难。

    而且航速这东西,和动力有关,也和船体有关,仕女号作为内河船只,其船体设计本来就不利于高速航行。

    如果把蒸汽机装上那些快速运输舰,估计航速还能够提高的多。

    虽然单纯看航速无法说明什么,但是却也能够看的出来,这台蒸汽机已经是完成了它的使命,在顺水的情况下,全速航行的航速,能够达到每小时十四公里,这几乎是一个让徐权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数据,他们之前预计顶多也就是十二公里每小时而已。

    当顺流而下一段距离后,仕女号开始降速,并在一个平缓的河湾内开始缓慢转向,想要让一艘长六十多米,宽九米多,排水量达到一百五十多吨的轮船在江面上转向,可不是容易的事,得慢慢来。

    趁着这个时候,众多的研发人员以及工程师们开始不断的检查蒸汽机组以及明轮等各个系统的情况。

    稍候,完成了掉头的仕女号才是逐渐加速,并朝着上游驶去。

    当开始逆流航行的时候,交通司的副司长卢喜元都是睁大了眼睛,不停的关注航行的数据,因为顺流而下的话,其实都用不上什么蒸汽机,风帆船只顺流而下,也快得很。

    但是逆流航行的话,风帆船只可就比较麻烦了,航速很慢,如果是逆风的话,那么就更糟糕了。

    逆风如果已经是很糟糕的话,那么无风天气就是绝望了!

    在某些河段或者无风情况下,得需要纤夫来拉动船只逆流而上。

    但是如果有蒸汽机的话,什么风向完全不用管,逆流而上也丝毫没有问题,哪怕是航速慢一些,那么对于内河运输而言,那也将会是进步。

    冒着烟雾的蒸汽轮船,将会航速在任何一条帝国的水道、湖泊上,运输着物资和旅客,和火车运输一起,将会一起成为帝事经济运转的血管!

    而且内河运输,在一些地形比较复杂,难以修建铁路的地方,其作用更是巨大。

    当内河运输方便了,那么货物运输,旅客来往就更加的方便,对于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内外联系将会有着极大的作用。

    然后还有不可或缺的军事作用,依托河流和蒸汽轮船,大唐王师那里都去得!

    当逆流而上的时候,航速达到了每个小时七公里的时候,他已经是忍不住的拿出了一个酒瓶,开始给自己和众人倒酒了。

    而当逆流航速最后保持在每小时八点二公里的时候,他是忍不住的大声道“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快向陛下报捷!”

    其实不用他下令报捷,各种实验的情况也是一直通过辅助船只不停的传输到李轩那边,今天天气良好,通过众多辅助船只上的旗语手接力,足以把七八公里外的仕女号的情况实施报告到李轩这边来。

    听到仕女号在逆流而上的时候,航速稳定在每个小时八公里以上的时候,李轩露出了笑容“好!”

    旁边陪同李轩观看试航的长江航运公司的几个负责人,听到试航的一系列数据后,都是睁大了眼睛,然后为首的总经理直接对副手吩咐道“立即收集相关资料,向肇庆机械公司还有天津友邦公司订购蒸汽机,我们要造蒸汽轮船!”

    “必须抢在其他公司的前面,率先打造蒸汽轮船船队,然后拉低运价,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还有,立即停止所有风帆船只的订单,尤其是内河船只的风帆船只,一律取消,现有的船只也要准备好相关的改装方案!”

    “这一次,我们长江航运公司不仅仅要一如既往的当领头羊,而且还要打一场突袭战,就算不能把他们赶下场,也要打消他们挑战我们的念头!”

    “让他们知道,我们长江航运,从一开始就是,现在是,以后还会是帝国第一大内河航运公司!”

    仅仅是看了试航后,长江航运公司就是准备彻底倒向蒸汽轮船这一边了,他们还准备在其他航运公司反映过来之前,抢先组建蒸汽船队,然后拉低价格,通过惨烈的价格战把一群的竞争对手赶下场!

    长江航运公司的管理层之所以决心这么大,这也是和他们不断受到了后来者的挑战有关,内河航运公司第一的宝座,已经是好几次差点保不住了。

    帝国从一开始就是扶持内河航运以及海运,这种政策上的扶持,在加上帝国工商业的澎湃发展,对船运的需求极为庞大,这都是刺激了帝国的造船业发展迅速,同样的航运业也是发展迅速无比。

    长江航运公司,大唐帝国国企部全资控股的一家专门从事内河、沿海航运的大型航运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是因为接受了众多海军的船只,再加上其他一些船只,其船只的拥有量就是国内第一了。

    但是成立多年来,虽然说长江航运公司一直都是保持着国内第一内河航运公司的名头,但是国内的各种航运公司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一茬又一茬,而且也是出现了众多航运巨头!

    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内河沿海航运公司里,排名靠前的几家,其实力已经是不会比长江航运公司差多少了。

    尤其是冯氏航运公司,这家听名字似乎是家族企业的航运公司,自从冯氏家族自愿放弃控股权后,接受了外来的巨额投资,并聘请了大量的专业人员组成管理层,开创了造船、运输一条龙。

    他们有着自己的造船厂,自己造船,然后又极力的压力运输成本,往往是用着低于市价的费用承接运输订单,尤其是在货运市场上简直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只有做不完的订单,没有解不了的订单,连长江航运公司在内河货运这个细分市场上,都是节节败退,完全不是对手!

    。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铁路大爆发() 
冯氏航运公司的造船、航运一体化模式在市场上的成功,也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极大欢迎,最近几年又是连续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募集了大量的资金。

    这些资金都是用来收购造船厂扩大造船规模,收购其他的航运公司,扩大船队以及运营航线,同时还通过收购,长期租用更多的专用码头,并开始涉足港口服务业,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造船、航运、港口为一体的超级航运企业,说起体量来,不会比长江航运公司差多少!

    长江航运公司,大小的内河船只加起来,有五百多艘,而冯氏航运公司有着将近五百艘,差距就几十艘而已。

    而沿海海船方面,冯氏航运公司差一些,长江航运公司有八十多艘,冯氏航运公司有着四十多艘。

    但是在利润丰厚的内河货运这个细分市场上,冯氏航运公司却已经是超越了长江航运公司,成为了国内第一。

    长江航运公司,还是依靠着底蕴,大量的沿海船只,维持着沿海运输的份额和利润,再加上专业的内河客运市场,才能够维持第一航运公司的局面。

    而冯氏航运公司还有造船业务,还有港口业务,通过这些业务,他们能够转嫁航运的成本,以加大竞争力。

    搞到最后,冯氏航运公司的在大宗货物的运输成本,比其他公司都要低,但是其公司的利润却是一直都比其他公司高。

    但是如果持续这么下去的话,估计冯氏航运公司超越长江航运公司也是大概率的事,为此,最近两年长江航运公司的管理层可都是愁得慌。

    他们其实也是想要搞多元化发展,但是却是受限于风险控制的问题,一直都是没有获得国企部管理部门的批准,没办法,他们是国企部所属企业,公司资产是属于国有资产,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不可能和冯氏航运公司那么激进,并通过放弃股权等方式来融资的。

    在灵活性以及风险的承受能力上,国企部的这些企业还是不如普通的民营资本企业。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国企部的管理部门,是不会允许过大的风险投资,然后导致国有资产流水的,他们宁愿采取保守一些的策略。

    毕竟,国企部下属的企业,其实国企部并不指望着他们赚钱之类的,大唐帝国组建诸多的国企部所属企业,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控制一些重要行业,同时引领工商业的发展,而不是说让国企部的企业赚多少钱,和民营资本企业进行竞争之类的。

    相反,有时候,国企部为了国内整体经济发展,为了刺激民营资本进入某些行业,甚至会牺牲部分国企部企业的利益。

    国企部的下属的企业,只是帝国官方的一个工具而已,而且还不是赚钱工具,所以这也就注定了,诸多国企部所属的企业,在经营商受到的限制还是比较大的。

    想要走其他一些比较激情的市场化策略不行,甚至是动用一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市场竞争手段都是不被允许,因为这样也不是上头所希望看见的。

    因此长江航运公司这两年几乎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众多民营资本的航运公司追上来,并威胁到他们的龙头地位。

    冯氏航运公司,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实际上排名前十的国内内河沿海航运公司里,全都是大唐长江航运公司的竞争对手。

    但是现在,蒸汽轮船的出现,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