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时候天津友邦公司为了争夺北方煤炭公司的矿区蒸汽机订单,不惜是找到了河北巡抚衙门的相关官员,让他们给北方煤炭公司施加压力,不要让北方煤炭公司采用肇庆机械公司的订单,转而订购他们友邦公司的订单。

    河北巡抚衙门的官员们,态度自然是倾向于自家辖区的企业的,如今天津友邦公司,可是北方数省里,唯一一家能够拿得出手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了,而且每年都是为当地官府贡献了大量的税收,所以也是积极帮友邦公司奔走。

    北方煤炭公司虽然是国企部所属企业,业务范围也不是只局限于在河北地区,基本上北方数省内都是他们的业务范围,不过呢河北地方的面子还是要给,但是这个给面子,也只是给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而已。

    你的蒸汽机性能高,价格低,他就买,不然的话,河北巡抚找上门来都没卵用!

    要说关系,人家肇庆机械公司也不差,人家都是直接找到了国企部的高官传话,因为人家肇庆机械公司,可是国企部全资控股企业,和北方煤炭公司,那是兄弟公司,可比天津友邦公司强多了。

    虽然目前竞标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从这也是看得出来,现在这两家公司的竞争是有多大。

    天津友邦公司能够在这几年里迅速发展起来,也是和他们极端重视技术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一方面是大力和皇家理工学院合作,购买他们的技术专利授权,当然了,这种事,现在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企业都会这么干。

    而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除了极少数敏感产品外,其他大部分产品的授权,大多都是不限制名额的,不高什么独家授权,只要你这企业资质达标了,也能够拿的出钱了,那么就可以获得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

    但还是那句话,人家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绝大部分都是偏向于技术授权,很多甚至都是理论性质的,这买回去了技术授权,你想要造出来也是不简单的。

    所以大部分企业,大多还会自行设置技术部门,但是大部分企业研究的技术,只是怎么把技术授权变成产品而已,而自行研发新产品就比较少了。

    天津友邦公司不一样,他们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把能够买的专利授权都给买了,另外一方面,则是自行建立庞大的研发机构,同时也是和国内的众多大学展开联合研发,这是为了研发自己的专属技术。

    从皇家理工学院购买来的技术专利,都是非独家专利,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市场上有第二家,甚至几十家同类产品,但是如果是自行研发的新产品,那么在帝国严厉的专利保护之下,这种新产品就只有你一家能够生产,这可是垄断啊,你爱买多少钱就买多少钱。

    如今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他们的规模其实并不大,资本也不雄厚,但是有一部分却是活的相当滋润,利润让那些大公司看了都眼红。

    而这些中小企业,基本上大多数都是有着自己的技术专利,能够生产一种或者两种独家产品的。

    广州有一家铅笔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建国早期的时候,帝国开始推广的是炭笔,当时李轩本来还想着搞个铅笔出来,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被人捷足先登了,广州的一个姓陈的年轻秀才偶尔发现铅块可以用来写字,然后经过自己琢磨,竟然是被他搞出来了铅笔,然后直接申报了专利,然后搞了个小作坊生产

    结果呢,就连皇家理工学院的人都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铅笔专利申请被打回,因为那个陈秀才比他们早了一个月进行申请。

    最后,广州的陈秀才建立的铅笔公司,依靠着铅笔专利一步一步从小作坊变成了大公司,如今市面上所能够看见,公开售卖的铅笔,基本都是他的公司生产的,陈秀才也是因此成为了大富翁。

    当然了,如今这个铅笔专利也就只剩下四五年里,不少公司都是算着日子呢,就等着他的专利到期后一窝蜂冲上去仿制生产。

    国内严苛的专利保护制度,确保了个人或者公司投资研发出来的新技术能够得到保护,并获取丰厚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众多企业,都是如此重视技术研发的缘故。

    只是,重视技术研发到天津友邦公司这样,把每年公司的营业额的百分之十以上,都是投入研发的公司,还真没几个。

    这个百分之十,说的可不是利润呢,而是营业额呢。

    天津友邦公司的发展,和徐州钢铁公司的发展,虽然行业不一样,但是发展的路子基本都差不多,都是通过极端重视技术研发,依靠技术来抢夺市场。

    这两个典型例子,反应的是整个帝国工商业,尤其是实业制造行业里的竞争残酷性!

    没点技术的公司,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做强,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

    过去十多年里的那种随便办个工厂,随便生产点东西都能够一夜暴富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李轩对于国内市场的这种竞争,是保持了鼓励的态度的。

    保持良性的竞争,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毕竟庞大的大唐帝国,不可能是只依靠国企部控股的部分企业而已。

    国企部控股的企业,其根本目的,都不是为了发展经济之类的,而是为了发展国防,稳定民生这些,至于普通的市场经济,其实国企部并没有参与的太多。

    你看看国企部投资的行业就是看的出来,大多都集中在清一色的重工业,轻工业的非常少,即便是有,大多也都是早年投资的,又或者是最近几年投资建立,但是属于那种高新技术,有一定的需求,民营企业不愿意投资,或者是不能投资的行业。

    如今国企部所属的企业,大多是集中在武器、能源、造船、航运、化工这几个行业为主,而大多都是和国防工业相关,三大武器公司就不用说了,而能源则是包括三大煤炭公司,航运有长江航运、海外贸易有南洋、东洋、西洋贸易公司,造船有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天津造船厂,化工有大唐化工公司。

    而上述的几乎每一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和国防有着关系的。

    因此,国企部所属的企业虽然大多实力强悍,而且在国民经济里所占据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却是依旧无法包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那怕是造船、航运、煤炭、化工等行业,虽然说站在这些行业的顶级企业,大部分都是国企部所属企业,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民营企业。

    国内有造船厂数以千计,但是国企部所属的造船厂,加起来也就十来家而已。

    国内的大小煤炭公司也是有数百家之多,而国企部所属的煤炭公司,也就三家而已。

    航运也是一样,国企部控股的航运公司,就一家,也就是长江航运公司,至于剩下的,清一色的都是民营航运公司。

    就连海外贸易公司也是这样,虽然国企部控股的几大贸易公司,以及皇室资产科控股的太平洋贸易公司,加起来占据了海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但是剩下的一般还是被民营资本给瓜分了呢。

    更不要说,其实这些国企部公司的公司,除了一些比较敏感的公司外,其实很多都是上市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国企部基本只是能够做到依靠多数股权控股而已,没能做到全资控股。

    民营资本,在大唐的工商业经济发展里,占据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越来越重要。

    不过也不会重要到威胁帝国政权稳定的程度,因为李轩不允许。

    在李轩的规划里,以后大唐帝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是国企部控股的企业主导国防、民生等至关重要以及比较敏感的行业,而民营资本,则是充当其他普通行业的主要角色。

    民间资本赚钱,给帝国提供税收就可以了。

    至于造枪造炮,稳定民生等,这些并不是他们的任务,而是国家资本的任务。

    两者分开来,各自发展,互不干涉。

    也许等上百年甚至数十年后,民间资本的力量将会发展的更大,民间企业的技术将会发展的更好,到时候免不了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进行合作,不过那个时候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李轩就不关心了,反正他也活不到那个时候。

    因此当李轩看到宣平二十年的国内工商业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报告时,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

    虽然大唐帝国的政治体系,乃是整个民间的风气都还是浓郁的传统封建帝国,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工商业的高速发展。

    政治体系方面,是因为李轩做了一系列的改良,虽然本质上依旧是皇权集中制,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却是和后世近代的一些政权比较类似了,而且还吸收了一定后世现代国家的好处以及坏处。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大唐帝国!

    你非要给这种政治体系给一个定位,应该是一种改良后,更符合大唐国情以及当代发展的皇权集中制!

    。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 
宣平二十年红藕的大唐帝国,总体上延续了宣平十九年的发展战略,以高压蒸汽机的推广和应用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运输、工业生产的技术升级。

    具体表现下来就是建设铁路,大规模使用蒸汽轮船。

    这也是让广大的华夏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虽然说大唐帝国一直都是在发展工商业,而且各种工业产品也是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并出现在商铺,进入百姓家庭,但是这些日常生活上的用品,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当代人们的生活,更加无法让人们直观的感受到工业革命的震撼。

    但是,当火车和轮船出现后,才是真正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浪潮。

    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发现出行比以往更加的方便快捷了,不管是做轮船还是做火车,速度都是比以往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尤其是进入宣平二十一年中,在多个路段同时进行施工,以求最快全线通车的江南大铁路,在金陵到镇江、上海到苏州段、当涂到金陵段的铁路相继通车之后,苏州到镇江段的铁路也是建成并通车。

    这也就意味着,历尽为其五年的施工,江南铁路的主体工程可以说已经是基本完工了。

    火车可以从当涂这个大唐帝国最为重要的重型工业区一路出发,途径金陵、镇江、常州、苏州后抵达上海。

    尽管目前上海到浙江宁波段,当涂到九江湖口段还没有通车,但是这已经是不影响铁路给人们带来巨大的震撼了!

    坐上火车,人们可以在数天之内就是从当涂直抵上海,这个速度,几乎是以往无法想象的。

    而客运只是这条铁路大动脉的附带价值而已,更加重要的还是货运能力,用火车运输更加快速,而且装卸方便,并且可以直接抵达内陆城市,关键的是成本非常的低廉。

    再加上长江航道上的众多蒸汽轮船,使得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的交通往来变得极其方便。

    同样也是在宣平二十一年,东北铁路也是开始建设,现在已经是越过了山海关,河套铁路同样也是在施工当中,已经是越过了张家口,西北铁路已经是修到了西安。

    在国内大搞铁路建设的时候,军方的军事行动也是没有停下来!

    陆军的骑兵已经是深入到了贝尔加湖湖畔,并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棱堡,在东北一带,陆军早已经是越过了黑龙江,翻过了外大兴安岭,如今大唐陆军在东北地区的军事据点,已经是扩展到了北海沿岸,并在库页岛上建立了军事据点。

    而继续往北那就更加荒芜了,只有少量的土著人而已,所以实际上陆军已经是逐步停止在北方地区的军事行动,因为在北方但凡是规模大一些的土著部落,基本都是被大唐陆军干掉了,剩下的都是广大的无人地带。

    因为大唐陆军后续在北方地区的政策,已经是变成了在部分关键地区设立军事据点,同时配合民政部门进行小规模的移民。

    至于大规模的移民也是别指望了,如今移民屯垦司招募移民到黑龙江沿岸屯垦都是招不到多少人,至于更北边的地方,哪怕是给的政策再好,也是没有太多人愿意去了。

    毕竟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地区,那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为了更好的统治上述地区,在宣平二十一年的时候,李轩正式下令,对广大的东北地区以及北方草原地区进行行政区域的调配。

    原来的辽西以及辽东两省,其辖区各自向北延伸,扩大到黑龙江中上游地区。

    东北省的省府迁移到奴儿干城,奴儿干城改名为‘河口’,新的东北省辖区为乌苏里江东岸地区、库页岛、黑龙江以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向西一直到贝尔加湖。

    这个新的东北省,也将会是大唐帝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同时也是人口最少的一个省份。

    因为到目前为止,生活在东北省的移民,主要还是生活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总人口大约在十万人左右,哪怕是加上其他零散的一个移民居住点,总人口也不过十五万人。

    这点人口,甚至都没有国内一个普通的大县人口多!

    但是没办法,新的东北省就只有这个环境了,至于以后会发展成为怎么样,那是以后的事。

    在北方草原地区,李轩也是正式下旨,对行政区域的花费做出了新的调整。

    以河套府、丰州府、大宁府这三个府为核心,设立全新的河封省,省名取自河套府以及丰州府,省治为现有规划的河套铁路的最西段黑山城,辖区为南邻原有的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省界,东临辽西、北临东北的贝尔加湖,西邻鞑靼人控制区。

    新成立的河封省的辖区范围,其实就是原来鞑靼人的控制区域。

    经过这么一调整后,帝国新增加的省份只有一个河封省,而东北省和辽西、辽东三省,只是辖区进行了调整而已,加上原来的这些地区,要么是已经是大唐帝国实际控制并且移民,要么是当地荒芜人员,大唐帝国的派驻了少量的军事人员前往驻点,所以整体而言,影响并不算大。

    顶多就是,从此以后,帝国出现了两个面积特别大,但是人口特别少的省份而已。

    这种行政化为的背后,也是代表着大唐帝国在东北以及北方地区的军事行动基本上已经是完成了,下一步就应该是向西挺进了。

    西边的鞑靼人也是一直关注着大唐帝国的动向,对于大唐帝国国内的一些情况,让鞑靼人有些搞不懂了,因为根据他们从众多渠道得到的消息就是,这两年那些南唐蛮子根本就没有扩军打仗的意思,反而是一门心思搞什么铁路,工厂这些。

    说实话,到现在这些鞑靼人,包括俺答汗在内,都是没有亲眼见过什么工厂和铁路的,而听手底下人的报告,说什么工厂的巨大厂房,喷着巨大的浓烟,不用马拉的铁车在荒野上连续不停的奔跑着,这一切,光光是用文字描述再加上一些插画,根本无法让他们顺利的想象的出来那到底是什么玩意。

    但是虽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东西,但是作用却是鞑靼人也知道的,因为大唐铁路建设搞的规模如此庞大,而铁路运输的便利性,随便问一个普通人都能知道,所以俺答汗虽然还搞不清楚火车到底是什么,但是却是可以知道,火车可以运输大量的物资。

    而知道这一点,就足够让俺答汗产生更大的危机感了!

    再加上得知大唐陆军已经是逐步收复了广大的北方草原以及东北地区后,俺答汗就是知道,那些南唐蛮子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是不多了,他们鞑靼人必须抓紧时间!

    所以在宣平二十一年的时候,俺答汗亲自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其中包括十多万鞑靼人的骑兵主力以及将近数万吐蕃人的步兵、炮兵、辎重等仆从兵,再一次杀入了哈萨克汗国。

    而这一次,有着俺答汗亲自督战,鞑靼人的大军顺利的很,一举击溃了早已经是被鞑靼人打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哈萨克汗国。

    要是按照往年的例子,灭掉了哈萨克汗国的主力后,攻克了他们的都城后,应该就会带着劫掠而来的牛羊马匹以及奴隶,金银财宝等返回。

    但是这一次,俺答汗却是没有带着大军反而,反而是直接在当地建立了统治机构。

    然后略微休整了数月后,直接杀入了叶尔羌汗国!

    这个叶尔羌汗国也没有比哈萨克汗国好到那里去,被俺答汗亲自带着大军给灭掉了。

    而且由于这个叶尔羌汗国最后时刻抵抗的非常顽强,宁死不降,搞的俺答汗火大,直接来了一个屠城令。

    所以当鞑靼人彻底控制这片地方的时候,当地的土著死的也差不多了。

    在宣平二十一年,连续拿下了这两个地方之后,俺答汗也是终于感觉到能够喘一口气了!

    然后还不忘作为一个藩属国该有的态度,在灭掉了这两个汗国后,又是以上贡的名义,给大唐帝国进献了一大批的金银珠宝、牛羊马匹,当然了,还有少不了的异族公主之类的。

    李轩上一次就是对俺答汗进献的异族公主表示了满意,回信给俺答汗的时候,称之为‘孝心可嘉’。

    所以后续两年里,俺答汗一找到机会就是给李轩进献各种各样的美女,甚至连嫡亲的女儿、孙女都是前后送来了三个。

    如果不是其他女儿、孙女的长相不过关或者是年龄不适合的话,估计他能够把所有的女儿和孙女都一口气给李轩送过来。

    这嫡亲的女儿和孙女都是能送就送,更何况是其他人,包括鞑靼人内部的贵族年轻貌美女性,又或者是俘虏的异族公主之类的,只要是相貌出色的,俺答汗都是能送就送的。

    这样做的俺答汗,不外乎就是想要争取更多的时间而已!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 
鞑靼人和大唐帝国迟早都是要来一场生死之战的,这不是鞑靼人可以自己选择的,而是大唐帝国发展的必然性。

    俺答汗不傻,他只是从大唐帝国最近这些年的扩张行动就是能够看的出来,即便是自己带着人从河套地区撤到了西域来,但和南唐蛮子的战争依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