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扶桑大军,正是织田信长带头,联络了德川家、今川家、三好家等一大票大名们组建的联军。

    他们的目标就是拿下大阪城,拔掉大唐插在本州岛腹地上的这一颗巨大的钉子,从而让扶桑联军能够从容对抗大唐的登陆主力部队。

    然而这么多年来,这些扶桑人也是深刻的知道大唐军事力量的可怕的,要知道即便是他们现在所用的各类军械武器,可都是从大唐款进口的。

    包括火绳枪、散弹炮、板甲乃至的腰刀、长矛,可都是从大唐进口的武器呢。

    用着从大唐购买的出口版本的武器,就想要和大唐军队作战,说实话,哪怕是织田信长也是没有什么信心的。

    这么多年来,大唐在扶桑列岛上的驻军,其实没少收拾当地的大名,虽然战役规模都不大,一般都是几百人,几千人的规模,但是这么多年来,扶桑人根本就没有讨得哪怕一次的好处。

    全都是惨败!

    但是哪怕是没有信心,对大唐的军事力量感到恐惧,但是如今这些扶桑人也是不得不硬着头皮迎战,因为他们已经是没有了任何的退路。

    如今的局势已经是非常明显了,大唐要把扶桑列岛彻底收复,对岛屿上的众多扶桑大名们,甭管是之前这些大名对大唐的态度是友好还是敌对,都是进行消灭,而且是彻底的消灭。

    从本州岛西部传来的消息,已经是证明了当地的多家大名已经是全部覆没,无一幸存。

    这些大名们自然是不甘心坐以待毙,哪怕是明明知道无法对抗,但是也是不得不硬着头皮组建联军进行对抗。

    为了攻克大阪,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等大名们联合在一起,组建了总数超过五万人的大军。

    五万兵力,在当代的扶桑列岛上已经是属于名副其实的大军了,毕竟在经过数十年的混战之后,尤其是最近十多年的惨烈战争,扶桑列岛上的人口一共也就只剩下两三百万人而已。

    哪怕是把所有青壮都给拉上来,其实也组建不了多大规模的军队。

    这五万人,已经是织田信长等大名们,把所有的军队都给带上了,不仅仅是传统的武士,甚至就连辖区里的农民青壮都是给带上了。

    但是这五万人能够攻克大阪吗?

    织田信长不知道!

    他如今能够做的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不管打不的过去,都是要打的,否则就是等死。

    不对,兴许还有其他的路子,比如说直接投降,但是这样也就是保住一时的小命而已。

    大唐对土著投降可是没有什么优待的,投降了就是暂时留你一条小命而已,但是之前的权势就没指望了,在大唐眼里,扶桑的大名和扶桑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

    投降的俘虏,一般都会送去干苦力,至于能活多久,就得看老天爷了。

    反正是没多少土著战俘能够熬过去的。

    哪怕不是为了什么荣福富贵,只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这仗也得打。

    更何况不管是织田信长还是德川家康,他们这些大名在当代的扶桑也是大名鼎鼎的俊杰了,后世人甚至称之为什么战国三杰。

    你让这样的人放下所有的权势,然后乖乖的跑去当苦力,最后累死在工地上,他们宁愿直接战死在沙场上。

    今天,他们来大阪,就是抱着必必死之心来的。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让人绝望的大阪之战() 
当毕志安看到远方大队大队的扶桑人靠近的时候,虽然一开始惊讶于对方的兵力众多,但是很快却是安下心来。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看到对方有什么大口径的火炮,那些小口径的散弹炮倒是有一些,但是也不多。

    没有大量大口径的重炮,怎么攻打大阪城?

    要知道大阪城就和大唐的其他殖民地一样,那可是名副其实的棱堡呢。

    虽然说当初并不以军事目标修建的,所以修起来的大阪城,看似棱堡,但是因为占地面积过大,反而是摊薄了防御效能,很多地段的城墙也只是单薄的城墙而已,并不是的什么坚固的堡垒,不过为了加强防御性能,在城墙的外围,还挖掘了宽大而且还非常深的护城河。

    反正扶桑当地的土著用起来很便宜,一天给两顿饭就能够让他们干上一整天了。

    大阪城被大唐修了十多年之久,虽然说更多还是作为商业城市使用,但是军事防御能力却是一点都不弱。

    尤其是城墙外围的五个突出部,首尾相连,在上面部署重兵的话,是足以火力封锁整个外围防线的,这些突出部,其实也是棱堡的典型防御手段。

    而这些突出部,那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军事要塞了,对方想要攻打进来,没有重炮助阵,那是来多少死多少。

    大阪城的防御,看似是分散的,但实际上采用重点防御,首尾相连的话,却是能够以最少的兵力发挥最大的作用。

    当然了,这些扶桑人要是能够硬扛着伤亡,也是能够从各个突出部的中间杀进大阪城区的。

    但是这个世界估计还没有那支军队能够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硬扛着大唐陆军的火力打击而不崩溃。

    织田信长看着前方的大阪城,也是皱着眉头,思索着该如何攻克这座城市。

    对面的大阪城,表面上看起来到处都是漏洞,尤其是各个突出部之间的地带,更是可以容纳部队直接冲过去,虽然有护城河和城墙,但是只要和护城河填平了,就能够冲到城墙下,然后爬上这些五六米高的城墙就能够杀进去。

    但是在大唐的火力打击下,能够有多少人冲过去,然后顺利爬上城头呢?

    织田信长可是非常了解大唐陆军的恐怖之处!

    因为他亲眼见过大唐的陆军部队对一个大名发动扫荡作战,区区三百多人的大唐陆军,一天时间不到,就是攻克了城池,把城内的一千多名守军杀了一干二净。

    而这个过程里,大唐陆军的伤亡不过个位数而已。

    当他们的火炮发射出来会爆炸的榴弹时,基本上就已经是宣告战果结束了。

    今天,他如果让部队去冲击那些结合部的话,基本上就是摆明了让敌人从容猎杀,就算是有再多的兵力也是冲不过去的。

    那根本就不是弱点,而是一个陷阱!

    织田信长对局势的审视还是非常到位的,大唐陆军打仗这么多年,什么敌人没有遇见过,其防御部署哪能这么轻易就让人找到弱点啊的,那些各个突出部之间的空白地带,看似一推就倒,但是想要冲上去,就得同时面临至少两个突出部的大唐陆军的横向火力打击。

    同时在这些城墙的正面,还有民兵部队进行火力拦截。

    他织田信长只要敢打,大唐陆军就敢让他们有来无回。

    织田信长并没有第一时间让大军发动进攻,而是观察了大半天,期间还派出了部队尝试着填平护城河,但是成效不大,这些扛着砂石去填平护城河的士兵,大部分都还没有靠近护城河,就已经是被大唐陆军的枪炮给一一放到了,只有少数人冲到了护城河投下砂石。

    这种情况,让织田信长更是绝望。

    因为现在他发现,在大唐陆军的火力打击下,连填平护城河恐怕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至于冲上城墙,谁知道需要付出多少人的死伤。

    但是绝望归绝望,战斗还是要打的。

    他也是知道大唐海运发达,恐怕不用几天就会有大唐人从海上登陆并支援大阪城里的守军了,所以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于是乎,接下来织田信长开始进攻了,没有重炮掩护,那些散弹炮或者火绳枪这些也是没用,只能是用最原始,最纯粹的方式让士兵们携带泥土砂石,然后穿越大唐陆军的火力封锁线,冲到护城河里投下去。

    这样的战斗方式,让毕志安都是有些无语了。

    这些扶桑人,还真的是不怕死啊!

    源源不断的士兵被派出来,然后冒着大唐的枪炮拦截去填平护城河。

    一开始毕志安还是很紧张,亲自指挥着部队进行拦截射击,但是后来,他都是懒得亲自指挥了打排枪了,下了一个自由射击的命令就不管了。

    护城河距离主城墙只有十来米的距离而已,突出部上驻防的士兵以及城墙上的民兵们,都可以从容的瞄准了开枪。

    同时城头上部署的大量火炮,也是持续发射!

    九斤以及以上口径的野战炮,发射榴弹,再三百米到五百米的距离开始拦截。

    而中等口径的五斤野战炮,同样是发射榴弹炮,在一百五十米到三百米的距离上进行拦截。

    而大量的两斤、三斤散弹炮,则是覆盖了一百五十米以内的距离。

    而火枪,则是覆盖最后五十米以内的距离。

    为了保障精度,不至于浪费子弹,军官们都是禁制士兵在打击五十米以外的目标,交给炮兵部队负责。

    半天激战下来,等到了傍晚时分城外的扶桑联军停止进攻的时候,扶桑人已经是在城外留下了至少两千人的尸体!

    而他们付出了两千人的代价,只是把其中一段的护城河填平了三分之一左右而已。

    然而守城的大唐陆军伤亡多少?

    十来人而已,其中有三个还是因为枪支炸膛受伤的。

    双方火力上的巨大差距,让这一场战斗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等到了傍晚时分,毕志安也是下了城头,不过他虽然下去了,但是他的部队却是还留在城头上,城头上的突出部作为标准的要塞,拥有众多良好的设施可供部队长期驻防,甚至连伙房都有。

    下了城头后,他又是去团部参加了一次的军事会议,不过会议上也没什么好说的,都是没什么营养的废话。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海军那些人也是准备参战了,而参战的兵力可不仅仅是局限于两百多人的陆战队,扶桑分舰队驻扎在大阪的舰队有着大小十多艘军舰呢,这些军舰上的水手以及随舰陆战队可是不少,虽然要留下部分水手驾船看家,但是海军方面还是抽调出来了五百多名水手以及陆战队准备上岸作战,再加上守卫港口的两百多名陆战队。

    海军方面预计能够派出总数七百人的海军部队参战,值得注意的是,这七百多人里,只有四百多人都是步兵,剩下的都是清一色的炮兵。

    海军嘛,别的不说,就是炮多!

    那些上岸参战的水手,说是水手呢,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各舰上的舰炮炮兵。

    他们用的火炮,也都是直接从船上拆下来的火炮。

    直接从船上拆下火炮,并搬上陆地参战,这也是海军的老传统了。

    这也是为什么海军的陆战队,都是清一色的步兵以及辎重部队,但是没有设置单独的陆战队炮兵的缘故。

    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

    遇上地面战斗的时候,海军一般都是直接从军舰上般下火炮,抽调军舰上服役的炮手参战的。

    随着海军的这七百多人,尤其是大量火炮的增援,接下来的扶桑人就打的更加艰难了。

    第二天,扶桑人再一次发动进攻,但是遭到了大唐的密集火炮袭击,无数的榴弹在扶桑人士兵中间爆炸,留下一片又一片的尸体。

    等到了第三天,织田信长眼见付出了几千人的死伤,连个护城河都是无法突破的时候,本来还想要继续强攻的。

    但是奈何不是每一个大名都和织田信长那样,抱着战死在大阪城头的决心而来的。

    当天晚上,就有不少的大名悄悄带着自己的部队撤离了。

    等到了第四天,织田信长发现,自己手底下的联军直接少了半数!

    不是被大唐打的,而是自己跑了!

    这个时候的织田信长,哪怕是再不甘心,也是知道,想要攻克大阪城只是妄想而已,心灰意冷之下,也只能是带着部队退却了。

    这主动进攻是打不进去的,也就只能是退守了。

    他准备回去以后固守城防,来一个死守,至于能否守住,这其实也是没有意外的,肯定守不住。

    这一点,大唐陆军方面的军官知道,他织田信长也知道,甚至很多普通的扶桑士兵都知道!

    眼见扶桑人退去之后,毕志安满脸的失望!

    这几天虽然看似打的热闹,但实际上他的部队,不对,应该是的说所有的大阪驻军,其实都是单方面的开枪开炮屠杀而已。

    敌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还击的手段!

    这样的战斗,看似战果大,但是你要说这是多大的功劳,那是会被人鄙视的,别以为铨叙司的人都是傻子,人家精明的很,想要凭借这样的军功,就获得多大的好处,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设省() 
光着拿枪炮屠杀毫无抵抗之力的土著军队,这样要是算什么巨大的战功,你让驻防西北,天天和鞑靼人的骑兵打交道的军人们怎么想?

    你让跑到印度洋甚至非洲,面临着无数危机的远征军怎么想?

    扶桑战役,基本上就是一场武装游行,这不是轻视,而是事实。

    大唐陆军不会无缘无故的轻视敌人,但是也不会过分的拔高敌人。

    人家大唐陆军对鞑靼人就是忌惮的很的,这些年一直都是把鞑靼人当成了陆军的最大假想敌,甚至如今在印度方面的战事,很多一方面都是为了抵抗鞑靼人杀入印度的。

    如此一对比,在扶桑的战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这种战役,虽然大功劳什么的不可能捞上,但是怎么说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战后大家分润好处的时候,毕志安这个在前线带着部队杀伤了不少土著军队的军官,也是能够分上一部分好处的,至少也是能够在履历上记上那么一笔。

    有了这么一笔,以后晋升的时候就用得上了。

    同样是两个人军官,其他方面都差不多的时候,毕志安有过参加实战并杀伤众多土著的军功,而另外一个没有类似的经验,那么肯定是毕志安占据了晋升的优势啊。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知道扶桑战役并不可能捞什么大功劳,但还是挤破脑袋想要参加这一场战役的缘故。

    好处虽然不大,但是总比没有好处好啊!

    不过这些人,并不包括应易康!

    当他抵达大隅县上任,并带领部队坐船登陆九州岛的时候,那是内心毫无波澜!

    谈不上什么激动和紧张!

    登陆九州岛之后,他的步兵营加强了一个炮兵队和辎重队以及一个骑兵队后,就是独立行动了,为了最快时间内横扫九州岛,把岛屿上的大名都清理干净,大隅县上上万人驻军,是以各个步兵营为核心,然后分成了六个加强营的部队,兵分六路由南往北发起进攻。

    这进军的路线也是没有太多的军事上的考虑,基本上都是各部队保持一定的距离,覆盖了整个岛屿,然后一路平推上去。

    遇见的所有大名都打。

    那些顽抗的大名基本都是灰飞烟灭,一些见机不妙果断投降的大名们,则是留了一条的小命!

    不过基本上不管是被俘的还是主动投降的扶桑军人,都是被监管起来,然后用来修路。

    扶桑列岛上的路上交通实在是太差了,为了保证部队的行军以及后勤供应,需要大量的苦力来修道路,架设桥梁。

    除了就地征用当地的土著青壮外,一大部分的劳动力来源就是这些战俘了。

    因为除了战俘,其实扶桑列岛上也没有多少什么民间上的青壮了,连年的战争,人口大幅度减少,青壮数量极其有限。

    这些有限的青壮,大部分都是被那些大名门编入了军队里,然后让那些传统的武士统帅用以作战。

    说起来,这也是扶桑地区的一大军事变革了,以往从军打仗,那都是武士们的事,普通农民可没这个资格的,但是随着人口越来越少,传统的武士越来越少,大量的农民青壮也是被编入了军队作战。

    这也是为什么在民间很难抓到大量的青壮苦力用来修路,还得依靠大量的战俘修路的缘故。

    因为扶桑地区如今除了军队,民间上已经是没有多少青壮了,民间缺乏劳动力以至于无数的土地都是被荒废了,而粮食减产,又是因为缺乏粮食而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如此也就是导致了恶性循环,并让扶桑地区的人口数量呈现断崖式下跌,还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那种。

    应易康率领自己麾下的这一个加强营,一共一千五百多人一路北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行军,顺手灭掉了八家大名,抓了几千人的俘虏,然后成为全军第一个杀到关门海峡的部队。

    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没什么高兴的表情,让一群下属都是相当无语的!

    短时间内横扫九州岛,灭掉了八家大名,杀伤敌人数千人,又是俘虏了三千多人的,这等战果不算少了,为何自家大人还是一副闷闷不乐,郁郁不得志的模样。

    而理由嘛?

    那是因为应易康刚收到了国内的一封来信,这是他在御学堂的同学寄过来的一封私人信件,内容是什么?

    说他已经是接到调令,准备奔赴西北服役了,说什么一去至少数年,而应兄你又在扶桑服役,此去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了。

    这信件的内容本来没有什么的,但是应易康看了后却是羡慕嫉妒恨!

    说起毕业成绩,他的这同窗去年毕业时,不过是名列步科第三名而已,矮了他足足两头,但是现在,人家却是被调取西北服役,和鞑靼人打仗去了,建立功勋那是指日可待的事。

    而自己呢,却是深陷扶桑这个破地方,哪怕是杀伤数千人,俘虏了数千人又如何,这些土著的分量有能多重啊,恐怕在铨叙司的那些人看来,估计其价值还比不上鞑靼人一个骑兵小队的。

    而且他更加担心,万一这扶桑战事结束了后,自己无法短时间内被调回国内,恐怕一不小心就会在扶桑待上好几年,这样的话,对自己的前途影响甚大。

    如此一来,他能够开心的起来才见鬼了。

    在关门海峡等了两天,他才是等到了后头赶上的其他友军,这个时候,海军方面也是准备好了各类船只!

    当即,应易康的部队和另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