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7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家族就能掌控一家庞大的公司,然后乃至掌控一整个行业,这是李轩绝对不愿意看见的。

    李轩更加愿意看见类似冯氏航运公司的全民企业。

    要不然,这一次他也不会主动要求来冯氏航运公司看一看了。

    视察完冯氏航运公司和长江航运公司,在码头上即将返程的时候,李轩还特地召见了冯氏航运公司的现任总经理魏博文,说冯氏航运公司发展的很好,尤其是廉价航运业务,让广大子民出行更方便更便宜,希望冯氏航运公司能够继续努力,更进一步,为帝国子民提供更加优良服务。

    这一句例行公事的夸赞,却是让魏博文相当的激动,他保障。

    明天股市开盘,自家公司的股票就能够迎来一波大涨!

    而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还是目前全帝国里拿着最高薪资的职业经理人,让公司的股价更高,让股东获得更多的利润就是他的唯一任务。

    股票上涨了,他也就更有底气和董事会谈判,争取更高的年薪。

    只不过冯氏航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恐怕不会这么想。

    公司股票上涨,那是圣天子夸赞的缘故,和你魏博文有屁关系,再说你现在就已经是拿着十几万的年薪了,而且还有丰厚的激励奖金。

    每年收入加起来不下二十万元!

    这可是二十万元啊,不是二十元啊!

    还想要继续涨薪资,想得美!

    实际上,冯氏航运公司的董事会早已经是想着把魏博文炒掉,再找一个掌舵人管理公司了,这个人好事好,可是薪资太贵,一年二十万,他们也心痛。

    可惜的是,偌大一个帝国,想要再找一个能够管理冯氏航运公司这种庞然大物,还能给股东带来大量利润的职业经理人,可不容易。

    李轩对冯氏航运公司的内部运营,自然是不了解的,就算是了解也不关心,反正冯氏航运公司这种股票极其分散的企业,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的真正主人,魏博文也不过是个职业经理人而已。

    职业经理人被炒掉,这不挺正常的嘛,抄不掉才是怪事呢。

    结束了这一天的视察后,李轩当然是早早休息了,并没有和昨天那样举行什么国宴,这几天的视察也是让他有些累了,所以早早睡下,连指导舞蹈团成员们的舞艺都是懒得指导了。

    第二天,李轩睡了个大懒觉,直接把预定的形成时间表往后推移了两个小时,这让外头苦苦等候的诸多臣子以及士绅、企业家们特别的无奈。

    尤其是几家准备接受视察的企业,更是有些担心,这圣天子起得晚出发的晚了,会不会就临时取消部分企业的视察了。

    还别说,李轩还真是这么做的,尽管预定今天要去视察五家企业,不过李轩起得晚,这上午十点了还在睡回笼觉,然后起床梳洗用了个早午餐后在出发,那都是十一点多了。

    时间不够用,李轩直接把其中的两家准备去视察的企业名单给划掉了,不过为了避免影响不到,划掉的都是不那么重要的皇室资产科下属的企业。

    而剩下的三家企业都是重头戏,不能划掉的。

    因为这三家企业,都是李轩非常重视的企业,属于引领帝国工业发展的核心类企业,不重视都不行。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学而优则仕() 
能够让李轩如此重视的三家企业,自然都是属于重工业,而且还是属于核心产业的领头羊。

    第一家就是肇庆机械公司,该公司的不用多说,那么在上海的只是他们的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而不是什么总部,但是李轩依旧会去看。

    而且虽然说他们的公司总部在广州,但是他们在上海的生产基地却是该公司,乃至国内所有机械行业里的第一大生产基地。

    并且这里还有他们最大的研发实验室。

    第二家呢,乃是徐州钢铁公司,该公司是最近几年风头最为强劲的钢铁企业,其生产的各种特种钢材,种类多、质量上乘,而且价格不高,已经是挤掉了一大票钢铁企业,成为了仅次于江南钢铁公司的第二大特种钢材供应商,比如说如今国内数大蒸汽机生产商里,他们用来制造曲轴等关键零部件所用的钢材,基本都是从徐州钢铁公司采购的特种钢材。

    第三家,则是一家看似不起眼,但是却是李轩钦定要去看的企业,那就是南洋橡胶公司。

    李轩身为后世人,自然是知道橡胶的重要性,早就让人从美洲带来橡胶树并在南洋各地还有琼州府、广西云南等地广泛种植,这个南洋橡胶公司,就是集橡胶种植、加工于一体的公司。

    李轩先是去了肇庆机械公司,参观了他们的研发大楼,并接见了几个该公司的主要研发人员,有意思的是,这几个研发人员还都是皇家理工学院出身的。

    这些年来,皇家理工学院已经是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不少的高端人才,其中的研发人员更是重中之重,基本上帝国的一些大企业里的主要研发人才,基本都是皇家理工学院出身的。

    除了研发人员外,还有不少的专业学着,其中又以经济类学者为主,因为皇家理工学院里的经济系,那可是非常出名的,里面的学者也是帝国里唯一一群专业的经济学者,里面不少人不想再皇家理工学院搞研究的话,往往会出来担任各大企业的智囊或干脆是担任高管。

    之前的冯氏航运公司的总经理魏博文,实际上就是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出身,他之前在皇家理工学院的时候就已经是副教授了,后来是被冯氏航运公司高薪挖角,直接开出了十几万元的年薪以及高额奖励所吸引,最后放弃了副教授的身份成为了该公司的高管,并在后续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

    当然了,该学院的学者不仅仅广泛流向各大企业,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流向政坛。

    毕竟这年头从商还不是这些高素质人才的第一选择,大多数人还是更乐意学而优则仕。

    尤其是该学院里的经济类等文科学者,很多都是最后选择进入政坛,比如说现任的财务部金融司的司长,人家以前就是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教授。

    而且他担任一出仕,就是金融司的副司长,可没有说去担任中低级官员过渡一说。

    同时礼部的现任右侍郎,他也是皇家理工学院出身,只不过他当年还是研究院的时候就是进入了政坛,起步也很高,直接从四品起步。

    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比较多。

    而导致这种情况的,还和他们所学的专业有关。

    虽然大唐帝国有着学术贵族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这些学术贵族只局限于理工类,你搞研究,搞发明才能够获得贵族头衔。

    目前大唐帝国一共有着大概三百多名学术贵族,清一色都是各类科研人员,其中最高的已经是侯爵了。

    但是,除了理工科外,其他皇家理工学院的学生,想要获得贵族头衔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轩扶持的乃是搞科学技术的科学家,而不是什么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之类的,所以虽然都是皇家理工学院的师生,但是文科和理科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此外,也不是每个理工科的皇家理工学院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贵族头衔,别说贵族头衔了,现在就连当教授都不容易。

    大部分的皇家理工学院的学生哪怕都是天才,但是天才也有超级天才和普通天才之分。

    普通天才能够顺利毕业就很不错了,想要更进一步成为学术的领头羊,成为皇家理工学院的教授,并作出巨大的成果来获得贵族头衔,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有一些的皇家理工学院的理工科学生毕业后,没什么信心在学术上作出巨大成果的,也会选择到企业或者进入政坛任职,基本上为了权的就会去从政,为了钱就去企业任职。

    但是哪怕以后做的再出色,但是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上,都将会远远不如那些能够顺利留校,并作出科研成果来的皇家理工学院教授。

    人家教授,普遍都是从三品待遇起步,同时很比较容易获得贵族头衔。

    如今的贵族头衔可不仅仅只是个头衔,而是实打实的贵族,而学术贵族和军事贵族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待遇都是一样的,该有的封地都会有。

    这些年陆续不断的海外册封里,不少的学术贵族同样是在南洋获得了封地,一点也不比军事贵族差多少。

    换句话说,如今帝国的气氛里,只有没啥信心在科研做出成果的皇家理工学院的学生,才会选择出仕或者是从商,但凡有点机会留校,他们都更愿意留校任教。

    要社会地位有社会地位,要政治地位有政治地位,要享受有享受,而且还能获得贵族爵位,让自己的家族从此以后成为帝国贵族家族。

    正常人都不会轻易放弃。

    这种社会现象,和李轩的故意扶持是分不开的,没有李轩在背后撑腰,那些科学家怎么可能获得这么搞的待遇,没有这么高的待遇,怎么吸引众多天才们报考皇家理工学院呢。

    参观完了肇庆机械公司研发大楼,然后又是跑到了隔壁该公司的生产基地,参观了好几种他们的代表产品。

    这些产品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各类机械设备,不过其中的核心产品,却是各类高精尖的工业机床。

    肇庆机械公司虽然说是国内第一大机械企业,几乎和机械有关的他们都涉足,什么纺织机啊,织布机啊等各类设备他们都研发生产,不过他们最近几年已经是开始朝着上游企业转变了。

    其研发重点已经是变成了各类工业机床!

    而该公司所生产的各类机床,基本上都是代表着当代帝国最顶尖的工业力量,嗯,只限于批量生产,如果只说实验室装备的话,人家皇家理工学院内部手工打造的一些实验设备要超过这些量产设备许多。

    不过实验设备和工业设备那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对于肇庆机械公司的这种转变,李轩表示了支持。

    他对肇庆机械公司以及随行的官员士绅们说,帝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机械设备,而各类机械设备的生产制造,离不开工业机床,肇庆机械公司专研各类工业机床,为帝国的工业水平提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结束了对肇庆机械公司的视察后,他又来到了徐州钢铁公司,该公司可比肇庆机械公司要激进,虽然他们公司还挂着徐州钢铁公司的名头,但实际上他们连公司总部都已经是搬到了上海来,可不仅仅只是在这里设立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

    当然了,他们最大的生产基地,并不是在上海,而依旧是在徐州老家,此外在北方的天津以及南方的广州也是设立了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这种国内排名前三的钢铁企业,基本上都是全国布局,南中北以及西南,都会有他们的生产基地以及销售渠道,如果只是局限于一个地方的话,是不可能做到全国前三的水准。

    参观该公司的时候,让李轩看见了一家积极向上的企业应该有的模样,诚心而论,他们的实力和规模还不如江南钢铁公司,其公司总部并不是什么富丽堂皇的办公大楼,甚至都称得上简陋。

    但是他们的研发大楼却是搞的规模庞大,环境相当不错,而且生产基地里的各种设备也都是最为先进的。

    徐州钢铁公司的几个负责人告诉李轩,他们每年都会投入至少百分之十的营收作为研发经费,不是百分之十的利润,而是百分之十的营收。

    并且是每年都会投入巨资进行设备升级,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如此让李轩特别的欣赏,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怎么可能推动技术升级进步,没有领先的技术怎么和同行竞争占领市场。

    这个徐州钢铁公司能够在特种钢材领域独占鳌头,正式因为他们每年在研发上的巨额投入。

    相对比之下,江南钢铁公司就要显得落后多了。

    同为国企部全资控股企业,江南钢铁公司虽然依旧是国内第一大钢铁企业,但是说实话,他们也只是依托成立的早,再有当涂铁矿这么一大天然优势而已,但是在产品技术上,实际上他们已经是落后了。

    参观徐州钢铁公司的时候,李轩还注意到,该公司还正在为海军研发装甲钢。

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欧洲第一台蒸汽机() 
海军的装甲钢乃至船体钢业务,之前可都是一直由江南钢铁公司把控的,可见,如今的海军也是不满意江南钢铁公司的不思进取了。

    再这么下去,国内的一大钢铁公司的名头迟早得换人。

    参观完徐州钢铁公司,李轩来到了南洋橡胶公司,相对比前面两家公司,其实李轩更加注重这家皇室资产科全资控股,而且在外界名声不显的橡胶企业。

    南洋橡胶公司,是一家以橡胶种植、加工为主的企业,他们公司在南洋的吕宋省和万丹省以及广东的琼州府都拥有橡胶种植园,虽然说总产量依旧没多少,但是其天然橡胶的年产量占到了帝国全部橡胶年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该公司的橡胶目前主要是利用橡胶生产防雨布为主,还有一些零碎的产品,比如软管,橡胶靴,壶之类的,不过受限于当代的技术水平,他们只能用早期的溶剂软化加工橡胶,橡胶产品的性能其实相当有限,还存在着生胶变粘发脆的问题,谈不上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不过即便如此,李轩还是非常的重视,因为他很清楚橡胶在工业时代的巨大作用。

    早也是指示了皇家理工学院那边针对橡胶的工业化应用进行研究,如今皇家理工学院那边已经是采用了硫化的方式获得了性能更加优良的橡胶,初步解决了橡胶变粘发脆等问题。

    只不过现在这种橡胶产品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里,生产的成本非常的高昂,无法做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但是李轩知道,这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过几年迟早能够解决橡胶硫化的工业量产问题,从而让橡胶真正的广泛进入工业生产当中来。

    而到那个时候,作为全国最大,而且是占据了绝对地位的南洋橡胶公司,其战略任务就是非常重了。

    李轩为什么重视橡胶,有些人是知道的,有些人是不知道的。

    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他们知道李轩重视橡胶,不少人已经是想着,是不是该加大对橡胶产业的投资了。

    建个橡胶加工厂,或者是直接跑到南洋去开橡胶种植园。

    然而这也是李轩所希望看到的效果,通过自己的重视,让别人也重视,从而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这也是李轩今天特地来视察南洋橡胶公司的主要目的。

    毕竟光光依靠南洋橡胶公司一家,是无法支撑起整个橡胶产业的,一旦橡胶硫化能够工业化生产,那么整个帝国对橡胶的需求量将会是庞大的。

    视察完了这三家企业,李轩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去,而是在北岸开发区的沿江路慢慢逛着,看着黄浦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在看着沿江路一侧的忙绿的码头,这些都是让李轩相当的欣慰。

    次日,李轩一行人乘坐了海军的军舰前往吴淞港海军基地,简单的检阅了海军舰队。

    这一次检阅海军,海军那边是把能抽调的主力舰都是给抽调了出来,在长江口列出了一个庞大的舰队让李轩视察。

    虽然说这些战舰在李轩的眼里头还是有些小,不过依旧让他心旷神怡!

    尤其是其中吨位最大,被海军那边称之为失败作品的河北级战列舰二号舰河南号战列舰,虽然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且现在也没有什么旋转炮膛和后装火炮了,但是光光是四千吨的庞大船体,而且还是全钢铁的船只依旧是让他看的频繁点头。

    当时李轩就对海军的一票高层将领道:“河北号战舰虽然失败了,但是失败乃成功之母,继续努力,总能获得成功的,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未来。”

    “钢铁船体、纯蒸汽动力推进以及旋转炮塔还有后装火炮,依旧新时代战舰的重要发展方向,海军在这方面还继续努力,争取早日造出新时代的战舰!”

    李轩就怕他们被河北号坑了之后,不愿意再去搞什么钢铁战舰了,而是一门心思搞江南级这种半吊子的战舰。

    所以虽然河北号失败了,但是李轩也没有发怒,而是继续鼓励他们。

    绝对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就放弃未来。

    幸运的是,海军的高层也不会轻易放弃,在检阅海军舰队的时候,海军高层就表示,他们已经是开始着手设计第二代的全新一代的战舰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轩倒是表示让他们悠着点,李轩是不希望他们放弃,但是也没想着让他们一步登天啊,前几年搞的河北级战列舰,明显就是属于想要一步登天,然后被扯着蛋了,导致海军直接以及间接损失上百万军费不说,而且还耽误了海军的发展。

    现在的话,李轩是希望他们继续研发,但是也需要谨慎一些,别太激进了,技术不成熟的话,别勉强上马。

    不过这一次海军方面却是比李轩要乐观。

    随驾而来,已经是从一线高层退下来包义奋海军上将,就是对李轩说了这一次海军的计划。

    包义奋早好几年前就已经是从前海军军令部部长,前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是人家毕竟还年轻,今年也才五十来岁,总不能直接退出现役了,所以他和其他几个海军上将们一样,都是挂着海军统帅部副使的头衔,不过这个头衔就和陆军的枢密院副使头衔一样,都只是荣誉性质的头衔,本身没有任何的实权。

    因此包义奋虽然还没有退出现役,但实际上已经和退出现役没什么区别了。

    纵然是退役了,但是此人毕竟是海军宿老,这一次圣驾出行,他作为海陆上将之一,自然也是随驾人员,嗯,属于不来都不行的那种。

    李轩把海陆军一共二十几个现役上将,以及三十来个退役上将,全部带在身边出巡,一个都没拉下。

    包义奋对李轩说,这一次的新战舰设计,他们是充分考虑到了帝国的工业水平才敲定的设计方案,技术指标不会过于激进。

    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