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战场就这么大一点,鞑靼人也别指望能够投入多少兵力发起最后的冲锋了!
几千人冲上去打两万人的防线,这和找死没区别。
所以他们在越过五百米的距离后,其阵型基本上已经是恢复到了传统的线列阵型。
在他们看来,现在已经是处于最后冲锋的阶段了,必须保证火力密度。
但是他们集结的非常困难,往往刚有几十人集结列队,就会遭到炮击。
但是鞑靼人依旧顽强的推进并集结兵力。
越过了五百米距离后,鞑靼士兵们开始无视着炮击,端着燧发枪列出了较为紧密的队形开始小跑前进。
虽然不是有士兵被炮击而倒下,但是他们依旧在推进!
在他们看来,眼前着这种战斗模式才是他们熟悉的!
炮击虽然凶猛,但是也必须承受,毕竟只有区区几百米而已,冲锋过去也挨不了几轮炮击。
等冲到了百米内,那么双方就会进入火枪对射的状态,再冲上去的话,就是刺刀肉搏阶段。
到时候,凭借着己方两倍的兵力优势,没有道理拿不下来!
怀着这样的信心,这些鞑靼人开始冒着炮火列队推进!
每前进一步都有大量的士兵被炮弹炸飞。
当他们好不容易进入距离大唐第一道步兵防线还有四百米的时候,走在最前方的一排士兵却是齐刷刷的倒下一大片。
前方一个年约三十的低级鞑靼军官立即就是发现,这种死伤绝对是遭到了敌人的密集排射!
而且应该是距离在八十米以内的射击才会有这么精准的命中率。
但是敌人在那里?
放眼望去,八十米的的距离是一片平坦,根本没有任何南唐蛮子的踪迹,倒是四百米外的南唐蛮子的胸墙防线上,飘起了一阵白烟。
枪击是从四百米外的南唐蛮子阵地上打出来的?
这不可能!
火枪在四百米的距离内进行射击,根本不可能击中任何目标!
就在他迷惑的时候,四百米外的南唐蛮子的胸墙防线上又是飘起了一阵白烟,清脆的爆竹声密集响起。
然后这个鞑靼低级军官就是感到一阵巨大的推力从胸膛传来,让他不由自主的向后摔倒,于此同时,剧烈的痛疼也是从胸膛上传来。
自己被打中了!
可是四百米外的南唐蛮子是怎么用火枪打中自己的?
他不知道,他无法理解!
更多的鞑靼军官同样无法理解,但是此时此刻冲锋已经发起,而且是遭到了重大损失后才是组织起来的冲锋。
绝对不能在冲锋刚开始的时候就停下来甚至退回去。
所以哪怕是情况有些不明,但是众多的鞑靼军官们开始挥舞着弯刀,大喊着稳住,前进之类的话。
他们要硬扛着枪炮靠近,前进到百米内开枪!
看着这些鞑靼人在遭到巨大打击的时候,依旧列队冲上来,让戴亚新中将都是不由得感叹:“这些鞑靼人,学的倒是挺像的!”
戚连忠却是道:“可惜,学的都是要过时的东西了!”
戴亚新中将面露微笑道:“这样的敌人才是好敌人嘛!”
此战,已经是没有太大悬念了!
当戴亚新中将看到己方的仅有四千支的米尼步枪,就是把四百米外的鞑靼人一片一片击倒后,他就知道,仅仅凭借着这第一波的近万鞑靼人是冲不过来的。
而第一波的鞑靼人都冲不过来,第二波和第三波的也只能被堵在后头了。
戴亚新选择的战场可不是随便选的,防御阵地的外头虽然是开阔的平地,但是宽度其实很有限,正面宽度顶多两公里多一点。
如果是鞑靼人之前用的那种间隔十米甚至更远才安排一个士兵的散兵阵型,两千人都放不下!
如果是采取密集队形的话,估计能安排一万多人发起进攻。
现在,这鞑靼人的第一波近万人本来就是在炮击中损失不小,又是遭到了米尼步枪的远距离狙击,他们能不能冲过来,从而给后续的第二波、第三波进攻部队腾出空间还两说呢。
鞑靼人虽然遭到持续炮击和米尼步枪的射击,但是他们依旧顽强的踏步推进!
因为上头给他们的命令就是持续推进,发起冲锋!
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才冲到现在这个位置,现在就撤退的话他们不甘心。
但是当他们推进到三百米的时候,他们的伤亡更是急剧增加。
这个距离上,对于米尼步枪而言,其命中率已经相当可观了,这么多米尼步枪进行密集射击,火力密度是非常恐怖的。
同时这个距离上,后方的大量五斤滑膛炮也是进行了炮击支援作战。
如此也是导致了鞑靼人的伤亡开始急剧增加!
不少鞑靼士兵,乃至军官都已经是动摇了,骑在马上的军官们,频繁的看向后方,试图找到让他们撤退的旗语。
然而后方的乌力罕虽然始终皱着眉头,却是并没有下令撤退。
现在的伤亡虽然大,但是他们还有机会冲上去!
哪怕是第一波进攻部队伤亡惨重,但是只要冲上去,后方的第二波和第三波就能顺势也跟着冲上去。
最后依靠兵力优势夺取南唐蛮子的阵地,并获得战争的胜利。
但是有时候高级将领的意志,并不代表着普通士兵的意志!
当鞑靼人的第一波攻击群推进到两百米的时候,第三骑兵师的米尼步枪再一次打出了齐射!
在两百米的距离里攻击敌人的密集目标,对于米尼步枪而言,那是轻松至极的事。
很多第三骑兵军的士兵们,甚至没瞄准具体那个目标,瞄准敌人的密集人群就是开枪!
于此同时,第一道防线里的数十门两斤轻型散弹炮也是同时开火!
米尼步枪的齐射,再加上数十门两斤轻型散弹炮的齐射。
这一波攻击直接让冲在最前面的鞑靼士兵直接倒下了一千多人!
上千人在瞬间倒下,这个场面足以让任何人终生难忘!
这一瞬间,一个鞑靼低级军官看着自己麾下已经死伤过半,但是却一枪未发的士兵,无奈的呐喊着:“这根本不是冲锋,而是自杀!”
发出这样感叹的他,在麾下的士兵终于是受不了半数的伤亡,进而彻底崩溃逃跑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有进行阻拦,反而是也跟上了溃兵的步伐。
这种情况并不是独例,反而是普遍情况。
这些鞑靼人用着线列作战的战术从五百米外发起进攻!
炮击没有打垮他们,因为线列战术玩的就是硬撑着敌人的炮击进入战场。
承受炮击稳步进入战场,并维持着紧密队形,这是任何一支使用线列战术为主要战术的军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要不然的话,根本玩不了线列战术。
甚至在进入百米距离内,遭到敌人的火枪射击时,也必须稳住阵型,前排的人死伤了,后排的必须立刻补上,以维持火力密度。
如果部队的勇气和素质足够高,那么在进入百米后也不能开枪,硬扛着炮弹和子弹继续前进,一直进入到三十米内甚至二十米内再开枪,开完枪直接发起刺刀冲锋。
很多大唐陆军的精锐步兵部队就喜欢这么玩,不管敌人开几枪,在什么距离开枪,他们都坚定而顽固,看起来跟个傻子一样承受敌人的好几轮射击后,慢悠悠的走到距离敌人三十米内甚至二十米内才开枪。
这个时候,敌人往往也是因为承受了抵近齐射的巨大伤亡后面临崩溃,大唐陆军的步兵们也是不会再装填,而是直接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上去,干净利落的发起刺刀冲锋。
到目前为止,能够挡住大唐陆军这种简单纯粹一波流战术的军队,一支都没有!
至少大唐陆军成军三十几年,从未遇到过!
不过这种一波流的战术一般军队也玩不了,需要高素质的士兵和军官。
哪怕是大唐陆军内部,也不是每支部队都能这么完的。
能够这么玩的,基本都是一线常备部队。
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鸣金收兵()
目前在第一道防线里作战的主力部队第三骑兵师,虽然也是常备部队,但他们毕竟是骑兵,不管是训练还是作战的方式都和普通的步兵部队不太一样。
所以他们哪怕下马步战,通常也不会玩这种一波流战术,而是远远的开枪。
所以他们在四百米的距离就开火了!
刚好是米尼步枪有效射程的最大距离。
鞑靼人的第一波进攻部队,前期也是的确表现不俗,尽管他们一路上遭到了不断的炮击,尤其是集结起来后,兵力密度一起来,遭到炮击的伤亡也就迅速加大。
再到炮击的同时,他们还同时遭到了着米尼步枪前面几个波次的攻击。
当他们推进到两百米的距离时,实际上已经承受了极大的伤亡。
之所以还没有崩溃,那纯粹是因为上方的严令以及惯性。
但是可惜的是,当他们推进到两百米距离的时候,第三骑兵师的米尼步枪以及数十门两斤散弹炮再加上部分滑膛炮进行的齐射,直接让他们倒下了上千人。
再加上之前的两千多人的伤亡,这万人规模的第一波进攻部队,伤亡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这种伤亡率哪怕是对于一支使用枪炮,线列战术的精锐军队而言,也是非常巨大的了。
所以鞑靼士兵在遭到这一波齐射后,终于是彻底崩溃了。
无数的鞑靼士兵头也不回,脚步坚定的朝着后方大步跑去,为的跑的更快一些,他们不少人甚至连手中的火枪、刀都扔下了。
眼前的这一幕,几乎重演了上午时分鞑靼人的第一次进攻场景。
当时鞑靼人在八百米距离上遭到密集炮击时,基本也是这样的场景,漫山遍野的都是逃跑的士兵。
而和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冲的更近,朝后逃跑或者撤退的时间需要更久,这就留给了第三步兵师的米尼步枪以及其他的炮兵部队更多时间来攻击。
他们一路跑,而炮弹不断的在他们附近爆炸。
看到这种场景,就连戴亚新中将都是想要派出骑兵进行追击了。
不过他忍住了,鞑靼人虽然大部分下马步战了,但是依旧有数千骑兵在一侧掠阵,如果己方派出骑兵的话,对方的骑兵也会第一时间出动进行拦截的。
可惜了,无法扩大战果!
就算是无法派出骑兵进行追击扩大战果,但是光是炮击就是造成了众多鞑靼人的伤亡,他们撤退的时候,可没有开始进攻的时候,会以非常散的队形分波次推进,避免炮击。
现在嘛,每一个鞑靼人都是恨不得先跑回去,那里会留在后方等着友军先以散兵队形逃跑啊。
这所有人一窝蜂的朝后跑,也就意味着鞑靼士兵之间的间隔非常小,对炮击是非常有利的。
炮弹陆续在漫山遍野的鞑靼溃兵之中爆炸,几乎每一颗炮弹的爆炸,或多或少都会造成鞑靼人的伤亡。
这种场面,让后方观战的乌力罕等鞑靼高级将领深感无奈又是惊恐!
巴博更是喃喃道:“这肯定是他们的线膛枪,没有想到他们连火枪也是线膛枪了!”
而为首的乌力罕,则是已经闭上了眼睛,不再忍心看前方的崩溃场景。
他觉得自己彷佛回到了十多年前,当年率领还是传统骑射骑兵的他第一次遇上枪炮齐全,还清一色装备了各种板甲的大唐陆军时,就让他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无奈和恐惧感。
而现在,他再一次感觉到了无奈和恐惧!
这些南唐蛮子走的实在太快了,任凭他们鞑靼人怎么追赶都追不上啊!
十多年前,鞑靼人还在用冷兵器的时候,南唐蛮子就用上了枪炮,后来鞑靼人好不容易搞出了火炮还有火绳枪,但是依旧被南唐蛮子压着打。
因为南唐蛮子的火炮更加先进,火枪还是燧发枪。
等到这两年,鞑靼人终于是从欧洲人手中获得了弹簧钢的技术,进而制造出来了属于自己的燧发枪,但是没有想到这才刚大规模装备军队,在东线还是第一次和南唐蛮子的军队进行大规模交战呢。
就是发现,那些南唐蛮子竟然已经是用上了更加先进,威力更大的线膛炮和线膛枪。
这些线膛武器拥有更高的精准度,由此带来更远的有效射程。
而这种优势放在战场上,几乎是致命的。
乌力罕发现,自己的人马竟然是连靠近都无法靠近这些南唐蛮子,在冲锋的路上就是被先后两次击溃了。
不是己方将士不勇武,实在是南唐蛮子的枪炮太犀利啊!
乌力罕如此,其他鞑靼高级将领的心态也是好不到那里去。
大家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哪怕是对技术不甚精通,但是也能够看出来,南唐蛮子的线膛炮和线膛枪几乎是改变了战局。
继续进攻的话,恐怕这几万大军都得死在冲锋的路上!
现在该怎么办?
他们望向了乌力罕!
乌力罕此时也是睁开了眼睛,叹了口气道:“鸣金收兵!”
说罢,他想了想后道:“等撤下来后,收拾收拾我们走!”
“走?”旁人问道。
乌力罕道:“这既然短时间拿不下来,那还留在这里做什么,恐怕不用几天时间,南唐蛮子的第二骑兵军就会到了,难不成还想要留下来被人前后夹击包围吗?”
“走吧,这几万骑兵乃是我们在东线仅有的精骑了,可不能轻易折损在这种鬼地方!”
乌力罕下了撤退的命令,虽然依旧有不少鞑靼将领心有不甘,但是也知道这仗已经是没法打了。
这下马步战本来就不是他们这些骑兵所擅长的,更别说还遇上了线膛炮和线膛枪这种不讲道理的武器,还是先撤退,然后再慢慢图谋。
戴亚新也是看见了鞑靼人正在收拢兵力撤退。
看到这一幕,他倒是觉得有些可惜!
这些鞑靼人现在要跑的话,他这两万人可拦不住。
如此一来,等援兵抵达前后夹击的战略构想也就落空了。
不过此战也不是没有收获的。
这一战他们几乎用零伤亡的代价,歼灭了至少五千名以上的鞑靼人!
而这五千鞑靼人,虽然是在下马步战的时候伤亡的,但是他们可不是什么鞑靼人麾下的那些异族炮灰步炮士兵,而是他们鞑靼人的精骑呢。
以往的时候,可是很难消灭这么大规模的鞑靼精骑的。
至于没能留下剩下的约三万五千名鞑靼骑兵,虽然可惜,不过也没有大碍。
大唐陆军在中亚的战略,从来都不是靠着什么大规模的决战,一举击溃敌人的主力部队取胜的,这倒不是说不想,而是人家鞑靼人根本不给大唐陆军这个机会。
鞑靼骑兵跟个老鼠一样,在草原到处乱跑,根本就抓不住。
因此大唐陆军之前在西域以及现在在中亚的战略乃是通过修筑铁路,然后大军压上去攻城略地,鞑靼人要跑就跑,反正也追不上,干脆就不追了。
只要大唐陆军一路把铁路修过去,然后修筑城池,一样可以达到攻占整个中亚的战略目的,而且能够逐步压缩鞑靼人的生存空间。
没有了中亚这么大一片草原,对鞑靼人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不仅仅是失去草原无法放牧这么简单,而且后续大唐帝国还能直接推进到里海沿岸。
到时候不用说的,大唐肯定会在里海东北的岸边修筑城池,并以此城为据点,派出兵锋到伏尔加河一带和鞑靼人交战。
如果到时候大唐在伏尔加河一带修筑起来城池并屯兵的话,鞑靼人这辈子都别指望能够越过伏尔加河返回中亚了。
最后这些鞑靼人的生存空间只能是局限在伏尔加河以西地区。
所以,在之前的西域战争和现在的中亚战争里,修筑铁路才是核心任务。
至于和鞑靼人的交战,那只是为了保护修筑铁路而已。
第一骑兵军在这个无名湖泊击退了鞑靼人,并导致鞑靼的主力骑兵西撤,所造成的战略影响将会是巨大的,不仅仅是歼灭了鞑靼五千骑兵那么简单。
数天后,第一骑兵军和第二骑兵军成功汇合。
不用多久,这一战的相关消息也是通过中亚铁路以及西北铁路陆续传回金陵。
身在金陵城的李轩是在半个月后才获知第一骑兵军此战的相关消息的,没办法,现在的有线电报虽然发明了出来,并且已经有了试验线路,但是连上海到金陵城的第一条长途电报线路都还没有建好呢,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中亚那边的军报传递,依旧只能是依靠铁路。
看罢战报后,李轩也没太大惊讶,不过是一场常规战斗而已,而且还是打赢了的战斗,类似的战斗每年都得打那么一两次。
只要不是打了大败仗,或者是逮住鞑靼人的主力并歼灭之,基本上别指望李轩会动容了。
所以也只是吩咐了陆军那边,对有功将士该赏的商,该升的升。
圣天子身为帝国皇帝,对这种常规胜利没有看的太重,不过陆军内部对此战却是热情高涨。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
陆军把此战详细的战报送到了所有将官的手中参阅,让所有的高级将领都知道这一战是怎么打的,甚至枢密院里的参谋部更是对此战进行了反复推演,研究每一个细节。
毕竟这是陆军内部第一次大规模运用前装线膛炮以及前装燧发枪的大规模战役,其参考价值是非常高的。
哪怕只是过度用的前装线膛武器,后续陆军肯定会装备后装线膛武器的,但是参考价值依旧非常高。
此战不仅仅是让陆军高层更加坚定了装备线膛武器的决心,而且是加速了步伐。
前装线膛武器都这么牛逼了,假如装备了后装线膛武器,包括后装线膛炮和后装线膛步枪,还不得吊炸天!
陆军内部,现在对线膛武器是极度的渴望。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陆军方面咬了咬牙,又是提高了对多种后装线膛武器的研发经费。
同时也是直接下了更多的已经研发成功,并开始小规模试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