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还挺贵的!
不用几分钟,他们就是看待了一百毫米三十五倍的后装炮,吕玉泽少将仔细看了看后,道:“炮是好炮,就是管子小了点!”
葛成斌道:“虽然口径小了些,不过火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对付无防护目标的时候!”
吕玉泽上下到处看,看到这两款主要的火炮,还去看七十五毫米的副炮以及四十毫米火炮,这两款火炮都是用来执行近距离自卫任务的,对舰攻击不是它们的任务。
但是吕玉泽对其中的四十毫米火炮显然非常感兴趣,一边看还一边说军械部门的人还真会偷懒,直接拿一把大枪当近防炮用。
因为这玩意的设计特奇葩!
大唐海军如今装备的四十毫米炮,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传统的火炮,反而更像是一杆口径大的很的后装线膛枪。
并且采用的是类似陆军后装步枪那样的栓动装填,弹仓供弹的方式,不管怎么看都像是一支枪,而不是火炮。
为了抵抗后坐力,他们采用了简单除暴的办法,直接把炮座固定死在船体上,依靠钢铁结构的船体硬抗后坐力。
在后坐力都被船体硬抗了,自然也就不存在火炮复位问题。
这玩意其实是海军根据研发中的栓动步枪放大而来的,只不过采用的是金属定装弹以及弹仓供弹结构而已。
和原时空里的各种小口径速射炮什么的不是一回事。
然而这这种四十毫米火炮,每分钟依旧能够打出十发以上的炮弹,并且所发射的还是榴弹,虽然精度差了点,但是射速快啊,而且榴弹的威力还算可以。
对于那些小吨位的无防护目标而言,杀伤力还是颇为不俗的。
至少比什么七十五毫米,一百毫米之类的火炮强多了。
大唐海军对这种简单粗暴的火炮也是抱着反正是便宜货,能用就用,用不了就当摆设的心态,基本上在很多主力舰上都装备了。
唯一让海军可惜的是,也就只有这种小口径的火炮才能这么玩,口径太大的话,哪怕是钢铁船体也很难硬抗后坐力。
至于正在研发的炮架复位技术乃至炮管复位技术,那玩意还极度不成熟,打一次就散架的玩意海军可不敢装备。
科伦坡号上的舰炮,乃是吕玉泽少将参观的重点,至于其他东西他就懒得看了,因为和其他的战舰区别并不算大。
说动力嘛,也算不上多快,十六节航速而已,虽然续航力不错,但是为了航行中节省燃煤,大唐海军里一般要求机帆动力的战舰进行日常航行的时候,只能小功率运转发动机,再加上风帆一起进行航行,虽然航速只有七八节的样子,不过也算够用了。
科伦坡号从本土出发一直到锡兰岛,其风帆可是出力不小,煤炭的消耗倒是不算多。
看完科伦坡号后,他又跑去看了两艘新型的护卫舰。
而对这两艘护卫舰,吕玉泽少将关注的重点更多的还是船体本身了。
因为这两艘新南级护卫舰,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是大唐海军里除了吕宋号外,第二款正式服役的从一开始就为了安装后装舰炮而设计的新型战舰。
其船体设计极大的参考了吕宋号,并和同样新一代的装甲巡洋舰,大量水密舱提高储备浮力,并开始利用煤仓作为一种防护手段使用,弹药舱和舰炮之间的部署也是非常合理,和比科伦坡号这样半路改装的完善多了。
尽管其动力弱小,防护更渣,但是其船体设计以及舱室布局还有舰炮布局都是相当合理的。
真要说的话,其实这两艘只有一千两百吨,造价也不昂贵的新南级护卫舰,才能体现目前大唐海军庞大工业生产能力。
因为这玩意海军是打算几十艘几十艘的生产的。
海军内部有个呼声,那就是要把海军的远洋战舰的数量提升到两百艘以上,用以满足掌控全球制海权的需求。
这里头的远洋战舰,指的就是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巡洋舰、护卫舰这四大舰种,因为大唐海军里只有这些战舰才能够远渡重洋作战。
而其中的战列舰造价极其昂贵,一艘两百五十万以上的造价注定是不可能建造多少的。
装甲巡洋舰比战列舰便宜一些,但是一艘也得上百万啊。
这也就意味着,大唐海军是无法依靠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来维持舰队规模的,只能是依靠大量的巡洋舰和护卫舰。
其实哪怕是巡洋舰,也不便宜,一艘两千多吨的巡洋舰就得四十万上下呢,所以大唐海军一直以来都是把巡洋舰当场主力舰队的前卫舰队,又或者是充当护卫舰舰队的旗舰,因此其数量其实也不可能太多。
唯一能够支撑起大唐海军庞大规模的远洋战舰,只有护卫舰,还必须是廉价的护卫舰,这就是大唐海军陆续发展建造并大规模服役钦州级护卫舰、海州级护卫舰、新南级护卫舰的根本原因。
对于动不动就几十艘造舰数量的护卫舰而已,如何在保持一定的战斗力、航海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压缩成本,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会比建造战列舰更简单。
新南级护卫舰,某种程度上体现的就是大唐目前最先进的工业基础。
别看人家火力弱性能渣,但却是正儿八经的高科技产物。
吕玉泽少将作为海军里的高级将领之一,自然也是知道护卫舰的重要性的,所以哪怕这两艘新南级护卫舰各方面都不如科伦坡号巡洋舰,但是他依旧看的晶晶有味。
对于吕玉泽的想法,葛晨斌他们自然是不知道,反正是陪着吕玉泽到处参观呗,不过吕玉泽的参观不是最后一个。
第二天,闻讯而来的众多海军将领们都是跑到了这三艘新型战舰来参观,甚至连印度洋舰队总司令常至蓝上将以及第四舰队司令蒋荣珐中将都是跑了过来看。
毕竟这三艘战舰还是大唐海军里除了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外,第一批装备后装炮的巡洋舰、护卫舰呢,而且数量不多,除了这三艘外,其他的几艘都还在本土呢。
如今整个印度洋包括大西洋,乃至大唐帝国的所有海外领地里,也就只有这么三艘战舰是装备了后装炮的,所以大家也是颇为好奇。
同时也是想着提前来熟悉熟悉,为以后大规模接受和使用后装舰炮累计经验。
这让葛晨斌直接变身导游,给那些上舰参观的海军同僚们讲解着科伦坡号上各种设备,尤其是上面的后装炮。
海军这一大票高级将领持续跑到科伦坡号上参观,这在陆军那边的将领们看来,却是一个个都露出了鄙视的眼神。
“一群没见过世面的海军土鳖,不过是后装炮而已,至于这样嘛!”
第十八师的师长顾真少将,就是丝毫没有掩饰他对海军的鄙视。
而一旁的第五十三师的师长吉贵财少将则是呵呵几声,没有回答。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同意顾真的说法,相反他还颇为赞同:这些海军,就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鳖,乡巴佬!
之所以没有说出来,那是因为他的第五十三师乃是长期驻防锡兰岛的部队,天天要和海军那边打交道,这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把关系搞得太僵也不好。
不过内心里的鄙视依旧是存在的,只是不说出来而已。
而顾真陆军少将就是没有这个顾忌,他的第十八师是从本土抽调来支援印度方面的作战的,在这锡兰岛上只是稍微停留休整而已,过一段时间就会在一起乘坐船只前往泊木州,做准备的准备,然后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这又不用留在锡兰多久,可用不着给海军那些人面子!
至于说仰仗海军维持补给之类的,陆军还真不怕海军不配合。
以为目前负责给海外领地以及驻军运输补给的,可不是海军,而是联合后勤司令部,陆军也不是说乘坐海军的运输舰过来的,而是乘坐联合后勤司令部的运输船队来的。
海军那边,充其量也就是护个航而已。
但是顾真认为,海军的护航没有什么必要性,因为联合运输船队本身的武装力量,就足以碾压任何土著了。
这些运输舰上也是有少量舰炮的呢,这个少量对于海军战舰来说是少量,不过对于土著的舢板来说可大多了。
即便是真的需要护航,陆军自己也有海上护航师不是,用不着海军护航。
陆军当年搞了一个第一海上运输师之外,最近几年又是搞了一个所谓的第二海上护航师,顾名思义,这护航师可就不是什么纯粹的运输舰了,而是战舰了。
当然了,陆军可不称之为什么战舰,陆军称之为‘海上战车’。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
这个第二海上护航师,麾下拥有陆军自行设计并订购的一等海上战车两辆,二等海上战车六辆。
不要问为什么用‘辆’作为单位,这都是战车了,可不就是一辆两辆这么称呼嘛。
陆军设计的一等海上战车,排水量达到了两千多吨,二等海上战车嘛,排水量在一千多吨,说白了这玩意其实就是陆军版的巡洋舰、护卫舰。
陆军说是自行设计,但实际上也是拿着造船厂给出的方案随便改了改就下订单了。
只不过也就只有一个海上护航师而已,因为当初陆军是偷偷搞的,经费支出什么都是用蒸汽战车的名义,海军那边还以为陆军真傻了去搞几千吨的蒸汽战车呢,但是没有想到,一个不留神陆军就是搞出了这么六艘所谓的海上战车来。
结果就是直接吵到了圣天子李轩面前,李轩呢,也是不愿意看见陆军不务正业搞什么海军,但是却是又要维持陆海军的关系,所以是不可能把陆军的手给真的斩断的。
所以来了一个下不为例。
于是乎,陆军后续不能继续建造海上战车了,但是现有的六艘却是得以保留,而且拥有了一对一更新的权限,等这些战舰老旧了后,陆军是能够一对一用新战舰进行更新的。
所以大唐陆军严格上来说是,它是有远洋战斗以及护航能力的。
就是战舰,不对,应该说海上战车少了点,只有六艘。
因此顾真说不需要海军护航,自然是没错。
不过也只是这么一想而已,陆军自然是不可能真的把第二海上护航师给真派出来。
有那么几艘船,放在本土预防万一也就够了。
真派到海外领地和海军抢作战任务,抢战功,保不准海军那边有人一脑热,就会拉出一票战舰来把这个海上护航师给灭了。
反正是在茫茫大海上,海军真要灭了这个海上护航师估计陆军都不知出了什么事呢。
此外,最近几年陆军还一直在和海军那边谈判,试图把海军里的内河炮舰都收到陆军手里来,也是不需要给太过刺激海军那边。
不过内河战舰这一块海军可不会轻易让步。
说什么内河舰队乃是大唐海军的起家部队,大唐海军拥有悠久的内河舰队历史,内河舰队和远洋舰队一起才是完整的大唐海军,缺一不可。
不过陆军说,这些内河炮舰玩的都是支援地面部队作战,而他们陆军才是地面作战的主体,把这些内河炮舰划归海军更加方便指挥、管理。
不过这事已经是吵了二十几年了,海军一直都是不肯放手。
最后陆军没办法,只能是自己从头开始干起,陆续组建了多支陆军江防部队。
同样不是什么舰队的称呼,而是称之为江防团、江防师,比如驻防在九江,顺带掌控鄱阳湖、湘江的江防第三师,比如驻防黄河中上游段,深入河套地区的江防第五师,又比如驻防巴尔喀什湖以及中亚、土密省等地区河流的江防第六师。
林林总总加起来,陆军目前一共拥有八个江防师又十三个独立江防团,拥有各吨位的内河战舰约将近两百艘,只是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属于百吨以下的小船。
而且陆军玩战舰毕竟是不够专业,所以这些江防部队的内河战舰哪怕是在日常使用上都会经常出现问题,但即便是这样,如今陆军那边不到万不得已,都绝对不会请海军的内河舰队帮忙提供炮火支援什么鞑靼。
陆军今年为什么非要搞第二次印度远征啊,还不是因为半年印度前线的部分部队犯傻,吃了败仗不说,竟然还依靠海军才逃出来一百多人,搞个陆军高层在海军面前丢了面子。
已经退役的郝柏年就此事私底下对友人抱怨过:这破事能让海军笑上十年!
这丢了面子不找回来怎么行,这才有了第二次印度远征。
和陆军力求自主更生一样,海军在海外如果要搞什么动作的话,比如说打个摩洛哥什么的,人家海军一般会自己动手,毕竟海军是有陆战队,就是兵力少了点,战斗力对比陆军差了点,但是海军宁愿在必要的时候抽调战舰上的水手和炮兵上岸作战,也不愿意请边上的陆军来帮忙。
总之陆海军双方都是宁死不屈!
这一次第二次印度远征,倒不是陆军一家的行动,虽然说这事一开始是陆军提出来的,不过海军那边也是想要趁机插一脚,刷一刷存在感。
毕竟海军一直都是支持向海外扩张的,只要是走海路的扩张,那么自然是离不开他们海军了。
海军很乐意让陆军那边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投入海外扩张的,而不是闷头在中亚和鞑靼人死磕。
在中亚作战,实在是没他们海军什么事啊。
因此,这才在圣天子的主持下,由联合作战司令部策划了这一次战役,陆海军相互配合作战,陆军负责地面作战,海军负责沿海炮火支援、海上护航,维持补给线等任务。
顾真陆军少将和他的第十八师并没有在锡兰岛待多久,十天后就是再一次启程前往泊木,同时出发的还有海军的一个陆战团。
很明显,海军这是准备去抢战功了。
庞大的运输舰队再一次起航,随后抵达了果阿,稍微补给后继续北上,一直抵达了泊木。
泊木州,之前葡萄牙人称之为博姆·巴伊阿,意为美丽的海湾,后世人称之为孟买。
大唐占据此地后,根据葡萄牙人取的名字,取其音译名为‘泊木’,后随着地盘的扩大,升级为州。
泊木州乃是大唐帝国在印度这个半岛大陆上最为重要的海外领地之一,也是大唐帝国在印度西部地区的战略支撑点。
大唐帝国在印度的海外领地已经有大小三十多快,包含了印度半岛上相当大片的沿海地带,其中规模最大,发展的最好的乃是戈河州,戈河州的面积已经是达到了大约十万平方公里,已经是相当于本土广东的一半大小了。
不过人口却是不多,只有二十多万人口。
毕竟海外移民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而大唐帝国又是向全球海外领地进行移民,最近几年的移民重点乃是美洲地区,对印度等地区的移民都是让民众自己去,移民屯垦司虽然会有所补贴,但是补贴不算多。
只有二十多万人口分摊在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然是显得人少地广。
除了戈河州外,第二大战略要地自然就是锡兰岛了,自从占据了锡兰岛后,大唐帝国对此地相当重视,甚至比对戈河州都要更重视,从占领之后就是推动了全岛本土化,把当地很多剩下的土著一股脑运往了海峡对面的印度半岛上。
如今全岛上只有大唐人了,只是人数依旧不多,总人数大约也就八万多人而已,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陆海军将士以及他们的家属,此外就是为军方服务,比如说为海军战舰提供维护服务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了。
再过来一部分就是商人以及他们的家属了,还有一部分是途径的商人
纯粹的农业移民的话,其实并不多,只有三四万人而已。
戈河州、锡兰岛之外,排在第三的就是这个泊木州了,再过来则是吉大州、果阿州等地方。
其中的泊木州,一开始乃是葡萄牙人的地盘,唐葡印度洋战役之后,大唐全盘接受了葡萄牙人在印度洋沿岸各地的殖民地,泊木也是位于其中。
而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泊木,后世的孟买,如今还是一片由七个和大陆距离非常近的岛屿所组成的小群岛呢。
其本身并不和印度半岛大陆相连,需要桥梁或者船只通行。
泊木城或者说泊木港,实际上就是一片小群岛,不过整个泊木州的话,却是又是属于比较大的地方了。
大唐在海外开辟领地,从来都不会裹足不前的,占领一个港口后就会向周边不断的探索,然后建立移民城镇,开发土地。
如今的泊木州已经是周边大约数十公里范围的地方,生活居住着大约五万人的帝国子民。
同时此地还是印度第一军的司令部所在,该州有大约一万名驻军。
葛成斌他们随同舰队,一起护送运输舰队抵达泊木港的时候,葛成斌上校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抵达锡兰岛后,他和科伦坡号一起,被派遣到第四十三分舰队里,但是第四十三分舰队却又是这一次海军配合陆军行动的主力舰队,所以他又得率领科伦坡号继续执行护航任务,并来到了泊木港。
成功抵达泊木港,这也就意味着从本土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护航任务总算是结束了。
不仅仅是葛成斌上校放松,他的下属们也是也是一脸笑嘻嘻的模样,三五成群讨论着上岸后该去那里。
上岸大吃大喝一顿是必须的。
去青色小楼去听歌小曲,欣赏欣赏异域风情也是情理之中。
看着属下们的模样,葛成斌上校面带微笑:士气还不错!
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这手还得练一练()
这一路从本土出发,他们虽然中途在不少沿途港口都进行了休整和补给,但停靠的时间都很短,短不过半天一天,长也不过三五天而已,而且停泊的期间都得忙着补给,哪有时间放松啊。
这到了泊木后自然就不一样了,不出意外的话,他的科伦坡号将会在这里停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给陆军撑场面。
顶多就是在陆军在沿海地带进行作战的时候,参加炮击支援行动,其他的话,基本没他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