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8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都这么想了,其他兄弟难道就不会这么想?

    李暠觉得不太可能。

    大家都不傻!

    哪怕是他们傻,但是他们身边的谋臣不傻!

    就藩北海省的皇长子李欻,其位于大阪的齐王府内,有食客五百,不少野心勃勃,在他李暠这里没找到机会的人都投到了那边去。

    就等着他李暠死,然后好争夺帝位呢。

    一想到自己继位后的藩王问题,他就睡不好觉。

    有时候看向李轩的眼神都是带着幽怨!

    好歹我也是父皇您亲自选的皇储,这么坑我好吗?

    不过他也知道这并不是父皇对他不满,相反,他知道父皇对自己挺满意的,要不然这些年也不会逐步放权让他处理部分政务了。

    这些年来,他基本把所有军政机构都转了一圈,甚至还跑到了中亚那边视察代替天子视察前线部队。

    而最近几年,他更是知道父皇已经是开始提拔和他走的比较亲近的军方将领了,虽然都是一些校官,准将少将,在军方内也是属于边缘角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军队里属于其他皇子派系的将领,可都是被压着无法动弹呢。

    这一比较,就知道父皇还是看重他的,还是在培养他的。

    还是在一步一步把替他铺路!

    但是,父皇让自己继承帝国的皇位,却是又搞出一堆藩王来动摇帝国的根本,这让他看不懂!

    如果让李轩知道李暠觉得自己坑,他会呵呵一笑!

    我坑?

    那是你没见过你爷爷!

    不过就算是李暠听到了这话,估计内心也会说一句:你们两个都是坑逼,都不是正常人!

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内陆进发() 
对于太子李暠的心里吐槽,伟大的圣天子李轩自然是不知道的,毕竟不是真正的神,只是神化的人而已,可没办法探查别人的思维。

    最近一段时间,李轩的重心已经是放回到了海外领地上来。

    虽然说如今大唐帝国的海外移民进度已经是非常快了,但是在李轩看来还是不够快。

    如今都是宣平三十五年了,哪怕是英明伟大,比太阳还伟大的李轩也是无法阻挡岁月的流逝,今年他都五十岁了。

    虽然李轩比太阳还伟大,但是肯定是不可能和太阳如此漫长的寿命的。

    虽然李轩自己的身体还活蹦乱跳,夜御万女不成问题,但是就算是身体好,但是往后也没几十年可活了,要是中途生场大病什么的,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死翘翘也是大概率的事。

    进入宣平三十五年后,李轩就是感到了时间紧迫,所以他已经是不打算和以往那样慢吞吞的来了,而是准备打算加快移民,统一全球的速度。

    不过李轩也是知道,如果单纯只是军事问题的话,目前大唐帝国完全有能力征服全球所有地方,嗯,也就是欧洲那边稍微麻烦一些,但也仅仅是麻烦一些而已。

    但是李轩要的全球统一,并不是单纯的军事政府,更重要的还是全球本土化,他要做的可不仅仅是征服全球,更是要为华夏民族获得足够多的生存空间。

    一个星球一个帝国一个民族,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个时候,美洲事务衙门递交的折子就是引起了李轩的注意:美洲事务衙门的官员们认为,如今北美洲地区的土著抵抗情绪依旧非常严重,袭击大唐移民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深入内陆进行移民的时候,风险性极高。

    为此美洲衙门奏请在北美洲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扫荡行动,准备把北美洲大唐控制区里的土著迁移到墨西哥地区去。

    这事说的简单,不过需要动用的军事力量可就不少了,陆军那边至少也得增兵个十万八万去北美洲,才有可能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毕竟这一次行动的重点并不是击败土著,而是迁移土著。

    这两者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前者只要击败土著的军队就行了,但是后者却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之所以往墨西哥方向迁移,那是因为墨西哥那边的西班牙人正在墨西哥搞种植园经济,在开发金矿、银矿,急需大量的劳动力,为了劳动力他们都是从非洲进口黑奴了。

    如今大唐把大量的北美洲土著赶过去送给他们,他们非常乐意接受这些免费劳动力。

    唯一的问题就是地方太大,土著太多,需要迁移的范围也太大了,兵力少了不管用。

    按照陆军的预估,要组织这么大的一次行动,少说也得二十万以上的作战兵力,而且也只局限于现在大唐控制区的周边地区,并不是说在整个北美洲控制区内都这么做。

    而北美洲西海岸现有的兵力有八千正规军,从预备役以及民兵里可以动员组织大约三万兵力,也就是说可以动员大约三万八千人的部队。

    东海岸的话,正规军有一万八千人,从预备役以及民兵可以动员组织大约五万人,可以动员的兵力总数为六万八千人。

    两者相加,那就是十万人出头。

    但是区区十万人洒进偌大的北美地区,那是杯水车薪。

    所以要执行这一次的迁移行动,陆军方面提出临时增兵,而且少说也得增兵十万人左右。

    有个二十万人的话,虽然兵力还是少了些,不过只要小心谨慎一些,勉强够用。

    毕竟他们的任务其实并不是作战,纯粹作战的话,北美洲基本没有什么部落能够抵挡他们的进攻。

    他们主要的任务还是迁移当地的土著,把他们迁移到墨西哥去。

    对于美洲事务衙门提出来的肃清计划,圣天子李轩原则上是表示同意的,不过对于陆军方面提出的增兵十万的计划,他却是又不同意。

    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

    如今北美洲虽然开发的还算不错,不过只局限于农业,大量移民在北美洲建立起来了一个又一个农场,通过辛勤的耕种让当地不单单能够做到粮食自给自足,还能大量提供给新来移民作为口粮,甚至还有一部分富裕的粮食用来酿酒贩卖或者是干脆是运输到欧洲贩卖。

    不过,这也只局限于农业了。

    在帝国的进出口委员会管制下,如今连距离本土近在咫尺的吕宋省都是没能放开这个口子呢,其他海外领地就更不用指望了。

    只要北美洲一天还有土著,只要金陵方面的中央政府,想要彻底掌控北美洲,那么基本上就不可能去推动当地的工业发展的。

    如今帝国的很多士绅资本家,都已经是充分见识到了工业的厉害。

    他们更加愿意让众多的海外领地变成农业产品以及工业原料的供应地以及工业产品的销售地,而不是变成工业产地来和本土的企业进行竞争。

    如果一开始说进出口委员会的成立,只是为了避免工业技术向土著泄露的话,那么到了现在,其实进出口委员会的存在已经不止这么一点作用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本土的工商业而服务。

    这种环境下,北美洲和其他的海外领地一样,工业除了少数手工业外,其他的都是零工业,甚至他们一直想要申请成立的铁路建设,都是被高层直接拒绝。

    这也意味着,海外的军事行动所需要的弹药物资,都得需要从本土运输过去。

    这可不是几百几千公里呢,而是上万公里呢。

    跨越上万公里进行补给,大唐的国力虽然足够,但是没有这个必要不是。

    最后,李轩只是批准了陆军的小规模增兵计划,十万人就别指望了,顶多就再派一个师过去。

    反正又不是说要一下子把整个北美洲的土著都迁移到墨西哥去,现在只是把临近大唐的实际控制区的土著驱除而已。

    迁移一地,移民一地,建设一地,然后再迁移。

    周而复始,等大唐的子民遍布北美洲的时候,土著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美洲那边得到了金陵方面的答复后,就是开始行动起来了。

    以往陆军的行动,基本都是大兵团行动,主要的作战都是针对大规模的土著部落的军队。

    但是现在,除了在少数方向保持兵力比较大的兵团外,其他方面则是分散开来,以营级部队,千人规模的部队为基础,向土著控制区发起了进攻。

    在军队的后边,则是大量的移民拖家带口向内陆进发!

    而行动最快速的,自然是有河流的地方了,尤其是新南河流域,再加上五大湖流域,大唐的军方进展迅速,开辟了众多的新殖民点。

    于此同时,国内也是开始动员更多的移民前往美洲,移民屯垦司已经是喊出了口号,宣平三十五年开始,对美洲移民的数量将会进一步扩大,未来十年内至少要移民三百万人过去。

    如今再加上当地的人口自然增长,争取十年内让北美洲的人口数突破五百万人口。

    五百万人口虽然看起来多,但是对于偌大的北美洲而言,其实人口密度依旧非常低,和本土那是没法比。

    如今帝国本土里人口过千万的省份可不少,一些人口密集地区,甚至一个府就会有好上百万人口嗯。

    不过千万人口对于本土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帝国掌控美洲而言却已经是足够了。

    迁移土著,移民跟进,这就是大唐帝国在北美洲那边制定的移民控制策略。

    美洲事务衙门的迁移策略,也是给了诸多海外领地官员们极大的启发!

    很快,一直都是苦苦追求本土化,想要早日让本省成为帝国本土的一员的吕宋省方面也是迅速行动了起来。

    他们开始组织民壮迁移土著。

    其中的吕宋主岛本来就没多少土著了,这一次迁移过后估计一个人都不会剩下了。

    而其他岛屿的话,也是逐步行动起来。

    军方其实对这种事并不敢兴趣,毕竟又没太大的军功可以捞。

    但是如今大唐除了中亚方向可以捞大批的军功外,其他地方都是半斤八九,充其量也就只能捞一点苦功。

    苦功总比没有功好。

    所以当地的驻军,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都是行动了起来。

    军方的行动自然是比纯粹的青壮高效的多。

    不用多久,吕宋巡抚衙门就是向金陵报捷,称吕宋岛已经是完成了百分百的本土化。

    他们可以很骄傲的宣称,吕宋主岛现有的人口,全都是帝国子民,没有一个土著。

    同时大唐最早的海外领地棉老岛,也是很快报捷,棉老岛也是继吕宋岛之后,第二个完成了百分百本土化的岛屿。

    此外吕宋省的另外一大岛屿婆罗洲,也是正在稳步推动本土化进程,吕宋省巡抚衙门这一次是下了决心,准备对婆罗洲投入众多的力量,加大吸引移民的力度,给予当地衙门更多的财政补贴等等,力争三年内完成本土化。

    一旦婆罗洲也是完成了本土化,那么也就意味着吕宋省的几个主要岛屿,都已经是完成了本土化了,到时候就可以效仿北海省,向本土申请筹建铁路、开办工厂了。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 
吕宋省乃是帝国开发最早,也是移民最多的海外领地了,只要下了狠心,完成本土化其实也用不了几年。

    之前进展之所以不顺利,纯粹是因为帝国的本土化政策限制。

    帝国实际控制区里,是不允许于土著存在,这也就不允许抓土著种田挖矿什么的,所以海外殖民的商人们往往也就没有什么动力去主动抓人了。

    不然的话,土著反抗再激烈,也挡不住枪炮啊!

    吕宋省这么做的时候,南边的万丹省也是不敢落后。

    说南洋本土化都说了十几年了,而南洋设省也有好多年了,然而如今北海省都已经是被彻底并入了本土省份,然而吕宋省和万丹省以及马六甲州、澳洲等地却是依旧没能并入本土。

    这让当地的官员以及封地里的贵族、移民们相当操心。

    如今谁都知道成为本土省份的好处。

    如果不知道,请看北边的北海省就知道了。

    帝国刚吞并北海省的时候,还不是一片荒芜,但是自从北海省完成本土化后,就是成为了本土省份,然后走上了工业化之路。

    如今北海省那边虽然受限于资源和人口,发展远不如本土,但是他们的渔业、造船业、生丝业却是发展的不错的。

    其渔业里包括了捕捞和渔业加工,其生产的各种鱼罐头销往本土。

    生丝更不用说了,帝国本土的生丝产量产销是一年比一年大,这生意可是大的很,而北海省也是成功的涉足其中。

    再加上造船业的发展,又加上开始建设铁路顺带发展了一定的钢铁业。

    如今的北海省,已经算是工业省份了,尽管体量小了点,无法和其他大工业省份相提并论,但是再怎么说,也比其他海外领地强得多啊。

    如今纵观帝国的诸多海外领地里,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本土省份的,不外乎就是南洋的两省两州了。

    但是这些地方的土著都不少,吕宋省都算好的,万丹省里的土著可不少,就连澳洲,如果纯粹说澳洲大陆的话没有什么,但是大唐的澳洲还包括着(东洲岛)新西兰岛呢。

    而这些地方的土著都比较生猛,而且乱七八糟让人恶心的土著部落多的很,比如说食人族什么的可不少。

    如果纯粹是武力的话,大唐自然是毫无压力,但是要肃清这些地方,纯粹依靠武力是不行的,因为大唐移民的敌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土著,而是疾病和气候。

    换句话说,那些破地方就不适合这个年代的人生存!

    所以,本土化一直都是遥遥无期。

    而现在,吕宋省开了肃清的头,万丹省以及澳洲和马六甲州也是准备跟进。

    当然了,每个地方的局势不一样万丹省和澳洲以及马六甲州是不可能单纯搞肃清的。

    部队登陆上了那些岛屿,估计土著没见到几个就的病倒大半了!

    同样的,帝国也不可能拿帝国子民去填这些地方的。

    为此,万丹省巡抚衙门和澳洲衙门以及马六甲州衙门,就是相继向金陵方面上折子,说是他们准备来一个驱狼吞虎。

    策略很简单,就是效仿当年迁移高丽人、扶桑人到南洋殖民的例子,当土著打土著。

    为此,他们准备把辖区内容易进行军事行动的地区,比如说万丹省里的西丹岛以及东丹岛上的土著一股脑集中起来,直接迁移到其他岛屿,比如说望加锡岛、小澳洲(新几内亚)等依旧是土著横行的岛屿上。

    同时对这些迁移到其他岛屿上的土著组织起来,给其中的土著青壮发放火绳枪刀剑盔甲等武器,让他们对岛屿内的土著进行清剿作战。

    为了生存,他们将会成为大唐人的最好的帮手。

    至于后续这些土著移民的处理问题,万丹省、澳洲等地方的官员们表示,土著之间的竞争始终是存在的,不用担心失控。

    这几个南洋的海外领地省份,为了争取本土化也是下了决心的。

    一时间里,南洋的几个地方都是掀起了土著迁移行动。

    只要土著老老实实根据大唐人的指示,坐上为他们安排的移民船只迁移到特定的岛屿上,那么大唐将会保证他们的安全,并且会提供粮食和武器,当然了,后续怎么活下去就靠他们自己了。

    毕竟大唐又不是来做善事的,只是帮土著搬个家而已,不可能养这些土著一辈子的!

    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万丹省又上了一道折子,请求帝国对使用土著劳动放开一道口子。

    因为万丹省那边的土著实在是太多了,同时万丹省那边的基础建设任务也是相当繁重,同时气候以及疾病等环境过于恶劣,移民们都不肯过来,就算过来了也不愿意去挖抗修路之类的。

    所以万丹省那边,是否可以允许他们无偿雇佣一批土著情况,用于基础建设。

    同时为了避免影响帝国的全球本土化策略,万丹省方面也是主动提出了诸多的限制解决办法,比如对这些无偿雇佣的土著青壮,采取军事化集中管理,并且规定只能由官府组织雇佣,并只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矿产开发等。

    并保证一个地方的工程做完后,就会把这些无偿雇佣的土著拉到其他工地上继续干活。

    万丹省提出来这些建议的时候,李轩也是有些犹豫了。

    按照他以往的性子,那是肯定拒绝的,甭管什么原因都不允许土著出现在大唐的土地上,甭管是无偿雇佣还是奴隶还是其他什么,都不可能。

    但是现实已经告诉他,这么干进度太慢,并且不是什么地方都适用的。

    在北美洲这片富饶,气候宜人的地方这么做没有问题,因为帝国子民比较乐意移民过去,当地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进而降低后续移民的成本。

    但是在一些穷山恶水的地方就不行了,帝国子民不乐意移民去这些地方,而官府总不能逼着人家去吧,顶多就是发配一些罪犯过去,但是这显然是无济于事。

    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前期开发都是需要死人的,而且是需要死很多人的,毫无疑问,帝国子民也是怕死的,有其他好地方可以去,干嘛要去这些穷山恶水送死啊。

    这也是为什么帝国掌控南洋诸岛这么多年了,但是移民总数一直上不来,得不到有效开发的缘故。

    就是因为哪怕距离近,但实在是环境过于恶劣,移民死亡率太高,移民怕死。

    他们宁愿借钱贷款买船票去美洲,也不愿意去南洋诸岛。

    但是,如果一个地方经过了初步开发后,那么环境自然也就好了起来,比如谁吕宋主岛。

    当年大唐帝国投入的力量巨大,移民多,而且军事打击的非常频繁,后来又有从扶桑迁移过来的数十万移民,诸多结合之下,吕宋主岛的开发是比较顺利。

    而一旦开发完成,那么所谓的环境恶劣也就不存在了。

    如今李轩已经是不愿意慢腾腾的等待下去了,他想要早日完成本土化,这也是为什么同意在美洲采取驱逐计划的原因。

    帝国子民小命金贵,开发海外领地伤不起,采取无偿雇佣土著青壮也就成为一个选择了。

    不过这也是有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这些土著一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