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或许以为漠北的骑兵虽然野地浪战无双,但从来就不擅长攻城,就连当初攻破京城也大多是城内的守军没有死守的决心,因此想凭借这几座坚城挡住袁章;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在从京城之中掳掠到了诸多技艺精湛的工匠之后,漠北大军已经不会再为攻城器械犯愁了。

    而且袁章大军南下的速度实在是有些出乎齐王军的预料,所以他们并未来得及砍去这些城池附近的树木,给袁章留下了打造攻城器械的材料。那些从京城还有关内道征集到的工匠们纷纷砍伐树木,打造攻城锤、投石机、尖头木驴等器械。

    随着城外的攻城器械越来越多,城中守军的信心逐渐开始动摇,齐王军的人数虽然多,可除了少部分是各大世家精心练就的团练之外,其余大部分要么是大魏以前留下来的府军,要么是匆匆征召来的新兵,这两者的战斗力远没办法和漠北大军想比。

    好容易坚持了三天时间,城中的守将再也坚持不住了,他手下的亲兵损失惨重,而其余那些新兵只有用刀枪强逼着才会爬上城墙防守,纵使如此也只能做些丢石头、泼金汁的活计,要是敌人爬上城头,指望他们迎上去厮杀是指望不上的;所以他已经开始琢磨到底是弃城而逃还是向城外的袁章投降。

    此前尚未听闻那袁章有斩杀俘虏的事迹,或许投降也能留住一条小命,而且我身后还有数座城池,他若是想减少损失的话说不得也要给我个官位以示宽仁,只是我家中眷属皆在后方被崔纪道严加看管,我若是投敌他们恐怕就没命了。

    正在守将极其纠结,难以作出决定的时候,门外亲兵匆匆进来向他汇报了一个新的消息,“启禀将军,崔相国的使者到了城中。”

    “哦?可是援兵到了?他带了多少人?由谁领兵?可有守城器械?”守将起身一连串的发问,这几天城中的投石机损坏一空,只能被动挨打,要是崔纪道能给他补充一些兵力和器械,或许自己就可以暂时不用为投降还是逃跑发愁了。

    “这位大人带了三千兵马,并无守城器械。”亲兵有些犹豫的答道,“而且。。。而且这些士兵看起来好像是新招募的壮丁,怕是派不上什么用处。”

    这个消息将守将打击的不轻,他知道齐王小朝廷的大权被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以及琅琊王氏等世家所掌握,彼此之间争执不休,谁也不愿意将自己掌握的精锐送到前线上来,只是平日里也就罢了,都到这个时候了还不拿出压箱底的本本钱来,难道他们以为等袁章攻入河南道之后,凭借他们手中的那点兵力就能挡得住对手么?

    心中万般无奈,但还是得陪着笑脸迎出去,齐王朝中讲究文贵武贱,他这样的武将是没办法和文官相比的,将使者迎入屋内、奉上茶水,然后守将规规矩矩的站在一边准备聆听教诲,这名使者乃是清河崔氏的子弟崔博圭,如今在朝中深受重用,远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不思为国杀敌,却只知道拼命向朝廷索要粮草士卒,朝廷养你们这些废物到底有什么用?”崔博圭一开口就是劈头盖脸一顿怒骂。

    平日你们克扣军饷、让将士们去给你们家卖苦力,将好好的一支军队折腾的不成样子,如今事到临头却又把脏水都泼到我们头上了,守将暗暗握紧了拳头,可一想到自己的家人还在后方却只能咬牙忍受,不得不陪着笑脸连声附和,“大人教训的是。”

    估计是骂得够了,崔博圭抿了一口茶润润嗓子然后问道,“依你看来这座城池还能守多久?可能挡得住北虏大军?”

    “有了大人这三千援兵,或许还能多守上几日,不过如果大人能为末将调来一万精锐。二十架投石机,末将有信心再挡住袁章一月时间。”这名守将还算有点本事,如果有足够的支持未尝不能挡住袁章更长时间。

    “朝中那还有多余的兵力?”崔博圭闻言眉头一皱,不过稍倾又松了开来,他长叹一声道,“哎,就知道你们这些人指望不住,你派人去袁章营中说一声,说本官明日要出城和他商议大事,看他如何应对。”纵然知道袁章没有杀使者的习惯,但崔博圭还是有些不放心。

    莫不是话本小说看多了,真以为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让大军退走?守将心中腹诽,嘴上却是连声答应,立刻派人从城上缒下,向袁章通报了消息,而袁章也是欣然接受,暂缓了进攻只等崔博圭的到来。

    第二日午间,崔博圭带着两名护卫乘坐吊篮来到城下,然后在袁章亲兵的接引之下进入北元大营之中,沿途所见北元士兵身材壮硕、装备精良,浑身杀气腾腾,远不是城中的守军所能相比,崔博圭越看越为之胆寒,深深地觉得和这样的军队正面冲突毫无胜算。

    到了袁章大营之中,宇文宜生将他引到几案边坐下,随即问道,“不知崔先生求见国师大人究竟有何要事?”

    一向口齿伶俐的崔博圭此时却变得支支吾吾起来,方才帐外所见已经耗干了他的胆气,好半天才憋出了几个字,“国。。。国师大人,下官乃是为了国师大人而来。”

    “哦?此话怎讲?莫不是你们愿意开城投降了?”宇文宜生嗤笑道。

    “非也非也,下官此行带来了一万援军,足以保住城池平安。”崔博圭见宇文宜生态度似乎不算严厉,所以也渐渐变得镇定起来,“以下官看来如今河南道的局势尚算安稳,但京畿道可就不一样了,李悠已经率领大军攻入京畿道,京城陷落恐怕就在旦夕之间了。”(未完待续。)

第536章 将计就计

    “李悠虽然善战,但耶鲁翰将军和乌烈将军却也不是庸将,况且我大元军力远胜李悠,此战勿用担忧。”袁章终于开口说话了,言语之间满是对耶鲁翰、乌烈的信任。

    “可二位将军和李悠的第一战却是败了。”崔博圭自觉抓住了一丝闪光,迫不及待的说道,“在下得了消息,数日前耶鲁翰将军、乌烈将军和李悠与道左相逢,双方即刻展开厮杀,乌烈将军率领三千精骑冲阵,却被秦士信击败,三千精骑仅有千人返回阵中,秦士信的手下伤亡却还不到二百。”说罢他大着胆子紧紧盯着袁章的面容,似乎想要从中看到一丝慌张来。

    然而他注定要失望了,既然他这里都能得到消息,袁章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只见袁章不以为意的摇摇头道,“沙场征战瞬息万变,偶有小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那李悠一战虽然侥幸获胜,但也被二位将军挡住了北上的道路,等我攻下了河南道两面夹击必可大获全胜。”

    听到袁章说要攻下河南道,崔博圭心中一凛,从他今日观看城中守军和城外元军的情况来看,他并不以为这几座城池能够挡住袁章的十万大军;一想到如此强大的军队在京畿道却吃了败仗,崔博圭就觉得无法接受,他只能安慰自己北元将主力都放到了河南道,而李悠面对的那些不过是北元的杂兵而已。至于李悠大军远胜元军的情况他根本没有想过,他无法想象这世间竟然还有比自己刚才所见更为强大的军队。

    “北国大军的确举世无双。”崔博圭真心实意的称赞了一句,自从看到这一幕之后他就更加坚定了祸水东引的决心,“但国师大人如果想攻下河南道,怕是也要花费一些时间吧?只是不知道耶鲁翰将军和乌烈将军能不能坚持到这个时候?”

    袁章站起身来,指着帐外说道,“我麾下十万精锐,这两日尚未使出全力,只待明日一早我就会亲自指挥大军攻城,到那时候必可拿下此城,崔大人如果不想与城共存亡,不如就此降了吧,我必可保证崔大人和清河崔氏的平安。”

    听到袁章道出自己的身份,崔博圭吃了一惊,不过对方开出的条件的确让他有些心动,如果能保住清河崔氏的荣华富贵,那么究竟是奉齐王为皇帝还是奉阿鲁布为皇帝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一想到自己家中如今在齐王小朝廷掌握大权的风光,崔博圭又犹豫起来,现在即使投靠北元,怕是也没有如今的权势,如果事情没有到无可挽回的程度,还是再等等看吧,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道理崔博圭还是懂的。

    “多谢国师大人看重,只是我清河崔氏世受朝廷重用,万万做不出这般忘恩负义之事。”崔博圭义正言辞的说道,“国师大人虽有十万大军,但我河南道亦有二十三万精锐,野地浪战虽不能和国师大人的北国骑兵相比,但守城却是绰绰有余。”

    见袁章依旧是不以为意的样子,崔博圭咬咬牙抛出了杀手锏,“恐怕国师大人还不知道吧?如今蜀王已经派遣三万精锐藏在了山南东道和京畿道的交界处,只等着时机一到就从中杀出直取京城;如今京城和京畿道的兵马都被耶鲁翰将军、乌烈将军带去阻挡李悠,如果树王大军攻打京城,许时雍可还守得住?”

    袁章听到这个消息似乎有些微微变色,崔博圭自觉命中了他的要害,赶紧继续说道,“如果京城为蜀王所占据,耶鲁翰将军和乌烈将军手下的兵马可就被断了粮草,若是如此他们又能坚持多久了?到时候蜀王大军和李悠两面夹击,这八万精锐恐怕就要丧失殆尽了。”

    “若非蜀道艰险,我早就拿下山南东道了,蜀王怯懦,他麾下的大军守城尚且不足,又有何能耐攻下京城呢?”袁章似乎依旧不为所动。

    但崔博圭却认为他是色厉内荏,自觉时机已到连压箱底的消息都放了出去,“耶鲁翰将军后路堪忧,国师大人的粮道怕是也不太平,如果国师大人一心攻打河南道,则我等只好使出浑身解数和国师大人周旋了。”虽然尚未同越王达成协议,但袁章却不知晓,拿出来吓唬吓唬人还是勉强够用的。

    听到这里袁章似乎终于失去了耐性,他打断了崔博圭的长篇大论,“好了,你若是这又这些话还是回城去吧,本国师政务繁忙,没时间听你胡说八道,说罢,你此行究竟有何事?”

    “齐王愿意让开眼前的相州城和都畿道的许州城,为国师大人腾开西进夹击李悠大军的道路。”崔博圭飞快的吐出了自己的条件,“只求国师大人暂停对河南道的攻击。”

    “哈哈。”袁章放声长笑,他都不知道说这些人什么好了,如今明摆着他才是齐王最要命的敌人,这些人却不思抵御,而是试图将祸水引到李悠身上,当然他们未尝没有等两败俱伤之时再渔翁得利的想法,只是想要如此也得有实力才行,无论是他还是李悠在此战结束之后都不会放过齐王,等到那时候他们又拿什么来抵御接下来的进攻呢?

    既然对方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袁章也不拒绝可以不战而拿下两州之地的想法,于是暂时停止了对相州城的攻击,和崔博圭开始了谈判。

    数日之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齐王为袁章让开西进的道路,而袁章则保证不攻打河南道,随即相州城内的守军缓缓退去,城门大开,袁章带着人马穿过相州城,转向西方。

    “国师大人,您真的要去京畿道么?”宇文宜生问道。

    “耶鲁翰和乌烈纵使赢不了李悠,挡住他还是没问题的,而蜀王的军队断然没有胆量在胜负未分时就攻打京城。”袁章将目光转向东方,“现在既然相州城已经落入我们手中,河南道的大门就向我们洞开了,我又何必急着去京畿道。”(未完待续。)

第537章 自作自受(月初求月票)

    看着身后相州城高耸的城墙,城墙之上还有点点血迹,这几日元军在相州城下损失了上千人,宇文宜生本以为他们还要付出数倍于此的代价才能拿下这座城池,却没想到城中守军拼命守护的城池却被崔博圭如此轻松的送人了。

    “我原本以为大元能够攻入京城灭亡大魏仅仅是兵马威武的缘故,如今看来却是大魏的聪明人太多了。”宇文宜生发出长长的叹息。

    “哦?宇文先生此话何解?”袁章饶有兴致的问道,聪明人太多了怎么会是坏事?难道不是笨蛋太多了的缘故么?

    “国师大人,如果不是杨介夫太过聪明认识到军功乃是勋贵立身的根基,好水川一战又怎么会派出文官领兵?如果不是朝中文官太过聪明,知道李圭御驾亲征得胜还朝之后他们的地位就会不保,又怎么会为国师大人通风报信导致三十万大军丧失殆尽?如果不是他们太过聪明,知道张果偷营必会招致国师大人的不快,我们又怎么会轻松斩杀这员久战宿将?”宇文宜生指着相州城说道,“如果不是崔纪道他们太过聪明,知道和李悠合作会削弱他们的势力,又怎么会将这样坚实的城池拱手送人?”

    “是啊,如果他们笨一些的话好水川一战纵然能胜漠北也会损失惨重,数年之内不得南下;如果他们笨一些,就不会给李圭拖后腿,就不会在李圭被困尉州时就想着另立新君;如果他们笨一些,也就不会将李悠、丘尚俭这样的良将丢到一边。”袁章长叹道,正是因为这些人太过聪明,无时不刻都关注着自己的利益,唐括部才能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发展到如今执掌半壁江山的地步。

    “此次他们自以为得计,以为我们会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西边和李悠拼死拼活,好让他们从中捡到便宜。”袁章继续说道,“但是我这个人比较笨,看不到那么远,我只能看到如今河南道已经向我们敞开大门,如果不趁机将其拿下的话,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国师大人以害怕他们断了后路为借口让他们削减附近州县的兵力,我当初还以为崔博圭不肯答应,谁曾想到他们却如此果断。”宇文宜生都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了,河南道的细作已经传来消息,附近几个州县的驻军最少都减了一半,这点兵马根本挡不住袁章的大军。

    “他们是巴不得我们早点和李悠接战,就和当初京城求和的那些官员一样,生怕引起我们的不快改变主意。”袁章嗤笑道,“如果他们兵力强盛,说不定我还真的只有去京畿道了,但既然他们没有自保的能力,又凭什么指望我能按照他们的想法行事呢?”

    “国师大人,我们现在就去攻入河南道?”说话间他们已经走到了相州城西十里处,眼看着就这要踏上前往京畿道的道路了。

    “不,再等两日,让他们放松些戒备。”袁章摇摇头说道,现在他的军队距离齐王的守军还是有些近了,他们的戒备还没有彻底放下。

    于是乎,接下来两日,袁章大军似乎真的打算向西进入京畿道,沿着大道浩浩荡荡的朝许州城行去,估计袁章是想早些到达京畿道,他亲自率领轻骑快马加鞭,宇文宜生则在后方带着缺少护卫的辎重队缓缓前行,如果齐王军从后方突然发起进攻,说不定就能烧毁袁章的粮草,让他们进退不得。

    不过崔纪道他们却根本没有进攻辎重队的打算,若是这样他们岂不是为李悠解围了?像崔纪道这样的聪明人是万万做不出这样对己方毫无好处的事情的;袁章的这种举措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对方是真的想要攻打李悠的想法,如果不然又怎么会将如此大的破绽露出来?

    有鉴于此,他们在此撤离了附近几个州县的守军,以示自己绝对没有进攻袁章的打算,你们就安心的去西边和李悠打成一团吧,等你们打够了我们再去收拾残局。

    当然未尝没有笨一点的将领发出疑问,袁章的辎重队为何走了两天还没有走出四十里?这点距离如果是骑兵冲刺的话用不了多久就能攻入河南道,我们是不是多留点兵加以戒备?

    但是这些笨蛋很快就被教做人了,辎重队带着粮草所以行动缓慢有什么奇怪的吗?你既然对押运辎重这么感兴趣就去辎重队好了,你手下的兵我就帮你看着了。在他们看来李悠才是北元的心腹大患,有了这样的机会袁章肯定会先去歼灭李悠大军才是,根本不可能来攻打河南道。

    可是袁章似乎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聪明,而且更重要的是耶鲁翰和乌烈要远比齐王的士兵强,他们纵使无法获胜也不会被李悠迅速击败,这就给袁章留下了足够多的时间来解决河南道的问题。

    第三日夜间,附近各个州县的士兵早就撤得不到此前的三成,城中的将士和官员们不在担忧自己会遭遇到攻击,因而早早的从城墙上下来,回到温暖的营房中休息;再坚固的城墙如果没有人去防守也就失去了意义。

    月上中天,一群黑影悄悄地摸到了城墙下方,领头之人挥了挥手,他身后的士兵们随即甩出了手中的抓钩,紧紧钩住了城垛,接着抓紧绳索悄无声息的向城头爬去。

    登上了城头,方才发现城墙上仅有的几名士兵也缩在成楼里烤着火,丝毫没有注意到他们,领头的那人带领士兵悄悄摸了过去,轻松杀死了这些毫无戒备的守军。然后沿着斜梯来到城门口,防守城门的士兵也是一般,他甚至还在空气中问到了浓浓的酒味。

    切瓜砍菜一般解决了这些毫无防备的守军,城门缓缓开启,无数名骑兵冲过城门向城中守军大营冲去。

    像这样的情景在多个州县同时发生,一夜之间河南道就失去了他们所有的防御要地,通往心腹地带的大门向袁章敞开了。(未完待续。)

第538章 世家末日

    一夜之间,河南道的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转,河东道通往河南道的几座城池落入了袁章的手中,本来自以为可以坐山观虎斗的齐王小朝廷立刻陷入到极其危险的境地,他们现在几乎已经无险可守,即将面临十万漠北精锐的正面进攻。

    而更让他们感到害怕的是从这些城池中撤出来的数万兵马目前尚且拥挤在道路之上,完全来不及躲进城里,他们马上就要面临和漠北骑兵野地作战的境地了,对此,几乎没人认为他们还有获胜的可能性;如果失去了这些兵马,齐王小朝廷就只有十余万人可以对敌了。

    “此事皆因崔大人所起,本官早就说过鞑虏狼子野心,此举乃是与虎谋皮,崔大人却一再坚持,如今连失四城,河南道门户大开,我等还拿什么迎敌?”朝堂之上,无数人开始对崔纪道和崔博圭口诛笔伐,却没有人提出究竟该如何应对袁章的军队。

    “相州城本已坚守数日,如果增派援兵,未尝不能将敌军挡在河南道之外,而崔大人却将其拱手让人,导致河南道无险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