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李悠现在才二十出头,如此年纪就获得了这个升无可升的赏赐,以后他该怎么办?恐怕就只有那一条路可走了吧?
如果那些儒生还在朝中必然会有人拼死反对,但现在朝堂上这些都是李悠一手提拔的现实派,他们的富贵都因为李悠而来,也相信李悠将来纵然有什么决定,也比福王坐在这个宝座上要好得多,嘉州治下这些年的变化他们都是一一亲过的,亲身感受到了百姓日益安康的生活,在对比下其他势力的情况,可谓民心尽归其有;要不是现在世纪还不合适,而且李悠也没有透露风声,他们恐怕就会争先恐后的上劝进表了。
黄钺,以黄金为饰,古代帝王所用,后世用为仪仗,以黄钺借给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权之意;手中握有黄钺就可以不经过圣旨处斩朝廷大臣,即使是江随云、钱骅这样拥有极大权力的大臣也不例外,是比尚方宝剑更为强大的存在。
曾经有不少人获得过假黄钺的权力,也有一些获赐九锡却拒绝了的,但是同时接受这两样荣誉的,几乎都篡位当了皇帝,在收复了江南东道之后,李悠算是借着这样的方式向天下人表明态度,这也是李令月和姚广孝等人早就准备好的,不知道他们给福王说了些什么,看他在宝座上还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丝毫不感到担心。
抬眼望去殿中群臣大多面露喜色,有人不断交换着眼神似有跃跃而出的意思,不过看到钱飒、姚广孝等重臣并无动作,这才遗憾的收回了劝进的想法;也有少数人面露愤慨,可是看到其他人欣喜地样子,以及宝座上的毫不在意的福王,再想想自从李悠执掌朝政大权以来的所作所为,他们唯有暗叹一声,默默地低下头去,或许如今的龙气已经不再护佑大魏的宗室们了吧?也该到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汪五峰嫉妒的看着郑飞黄,他早就想过李悠会有这么一天,要不然也不会向他投降,可是没想到预兆来的这么快,郑飞黄这下子可就要成皇亲国戚了,郑家的女儿将来起码也是一个贵妃啊!可恨自己没有年龄合适的嫡亲女儿,不然早就和郑妍儿一起送到李悠那里了。
郑飞黄张大嘴巴轻抚胡须,乐得差点笑出声来,自己这次的决定实在是太英明了,自此以后我看谁敢轻视我们郑家?他已经打定主意,将来到淮南道上任之后把政事全部丢给副手,自己只需要每日游山玩水即可,免得惹出外戚专权的名声,好让妍儿还有她的孩子将来在宫中能过的好一些。
李悠受封加九锡和假黄钺的掩盖了今日朝堂上的所有议题,那怕是之后对越王、郑飞黄、汪五峰等人的封赏也根本没人关注,消息很快从宫中传到外面,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嘉州城,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天下其他各道传去。
“太尉大人立下如此大功,接受这样的赏赐也是该有的,依我看就算是太尉大人。。。。。。那也是理所当然!”到处有人发出这样的评论。
“叫什么太尉大人,爵爷如今是太师了!”相较于前者,这个太师的名号倒是没多少人关注,但这同样也是一个及其尊贵的荣誉。
从皇宫到各个大臣的府邸里,从品茶闲聊的茶楼到纵情声色的秦楼楚馆,从嘉州大学堂到武学,从街上叫卖的商贩到田间耕地的百姓,无不传颂着这样的消息,除了大学堂之中有些儒门子弟对此事大加批驳之外,其他几乎所有人都将这砍成了一件好事,并且隐隐的生出某种大逆不道的期待来,这些事情也从各个渠道反馈到李悠这里。
“主公,如今看来民心可用啊。”姚广孝的三角眼闪过一丝精芒,其余范蠡、司马错、许光等人点头赞同,就连李令月也没有因为她的家族将失去对宝座的掌控而不满。
“诸位辛苦了。”李悠知道为了筹划这件事他们最近花费了不少力气,这绝对不是毫无意义的工作,这是对天下百姓的一次试探,试探他们能否接受即将改朝换代这一事实。
如今的结果表明在经了之前的天下大乱之后,大魏皇室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数个皇帝的接连登场也让他们有些习惯了这种改变,现在的时机已经接近成熟,只要等到李悠攻入京城,就可以考虑让福王禅位让贤了!相信这一天绝不会太久。(未完待续。。)
第661章 五文党(500月票加更)
经过上次的科举弊案,朝堂上的反对势力已经被姚广孝和司马错等人合作清理的差不多了,并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可是在各处州县保守势力依然不可小视,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悠需要坐镇嘉州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小波折。
罗世绩和秦士信、潘凤、周伯符等人分别率军镇守河南道和京畿道进入都畿道的关卡要道,借助当地的地利和手下强悍的士兵,他们绝对可以挡住袁章和阿鲁布的大军,何况在京畿道和河南道,不断涌起的义军也折磨的他们苦不堪言,得到了史怀义等经过武学锻炼的专业人士帮助,那些义军早就不是昔日的一盘散沙了。
只要不让北虏攻入淮南道,单单凭借那些反对势力的本事,根本没办法动摇李悠分毫,至于龟缩蜀中的蜀王,刚还有点想法就被李悠如此轻松就拿下江南东道的战绩吓了回去,再也不敢提进攻江南西道的事情了。
朝廷里面的事情有姚广孝、范蠡帮忙处理,军事上的问题司马错足以应付,所以李悠难得的清闲了下来,要么在府中逗弄孩子,要么去武学或者大学堂里讲讲课,要么去工坊之中查看顾将子的最新成果,日子可谓逍遥自在。
可惜以他现在的身份,这样的悠闲没过多久就被打断了,经过一番商议,周南和郑飞黄的夫人选好了良辰吉日,做好了一切准备,他马上就要将郑妍儿纳入府中了。
本来纳妾的规格比娶正妻要低不少,完全不用太过热闹,可是周南考虑到郑飞黄的身份,所以刻意拔高了不少,再加上郑家乃是富可敌国的海商,如今既然要嫁女儿向李悠卖好,那就拿出了全身的本事来做好这件事,于是乎整个嘉州城都变得热闹起来。
当打听清楚周南当初嫁过来的排场之后,他们很快做出决定,嫁妆的箱数肯定不能超过周南,但是箱子里的东西却可以拿来做文章,银子换成金子,金子换成玉器宝石,书册古籍全都换成地契文书,以至于忠叔看到这份清单时都呆了半天,这都快比伯爵府多年的积累还要多了,看来这做海商的确是一门利润丰厚的生意啊。
汪五峰和严振泉等江南海商也不肯放过这个巴结李悠的好机会,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流水价的送过来,其他朝廷官员也各有好礼送上,福王碍于身份不好自己出面,也派来了宫中的内侍送上礼物。
等到正式纳妾那天,整个嘉州城都满是喜庆的红色,江南的海商们包下了城中所有能包下的酒楼摆开流水席,只需说上一句贺词,就可以进入酒楼之中吃喝痛快,一时间连城外四里八乡的百姓都拖家带口涌入了城中。
李悠开始还考虑要不要劝说他们低调一些,但是后来转念一想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要知道如今大魏的百姓对海洋依旧没有多少认识,纷纷将其当做充满艰险的恐惧之地,哪里知道大海之中蕴藏着无数财富,正好可以接着这个机会展示一番海商们的豪奢,以吸引这些人对海洋产生好奇,从而参与到对海洋的征服中去。
拿着那些压得车轮吱吱作响的嫁妆,无数围观的百姓都瞪大了眼睛,纷纷猜测着郑飞黄这次拿出来的手笔,“这怕是不下十万两银子的嫁妆啊?”
“嗤,十万两银子?你也太小看郑家了!他们几家几乎垄断了整个大魏的海贸,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银子以千万两计,出手又怎么会如此寒酸?”有江南东道来的客人嗤笑道,“这可是他们巴结太尉大人的好机会,次次出嫁的又是郑家最疼爱的千金,区区十万两银子那里拿得出手?我看这次的嫁妆怕是要以百万两计!”
“做海商真的这么赚钱?听你这么说竟比盐商还厉害?”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恐怕淮南道的盐商也拿不出这么大的手笔吧?
“盐商虽然豪富,却也不能和海商相比,这些人运一船我大魏的丝绸瓷器出海,到那些蛮夷之地换回来香料、金银、宝石,一转手就是十倍百倍的利润,郑家名下大小船只数百艘,你算算他们能赚多少钱?”此人羡慕的说道,但是对海贸的风险却只字不提,海盗、风暴、暴雨。。。任何一种可能或许都会让满载出海的船只葬身大海。
“三娃子,你水性那么好,不如找个门路去给郑老爷做事吧?说不得几趟生意下来就能讨个媳妇了。”人群之中果然有人动了心,回话的那人也见缝插针的给他介绍了郑家招工的去处,然后有悄无声息的挤到另一堆人群里,继续说着方才的话。
这些人都是专门雇来散播消息的,说一遍可以去管事那里领五文钱,他们可是要借着这个难得机会好好挣一笔才行。
这些人到处散播消息果然起了作用,在这次那婚礼之后,大魏上下的许多百姓都纷纷对海洋产生了兴趣,有些自恃有几分本事的就开始琢磨着去江南东道讨生活,还有些聪明的则选择了去水师报名,以求能在水师之中练就一身本领,日后好弄份报酬更高的工作。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李悠还不知晓这些,他正忙着在府中招唿那些来访的宾客,刚把难得出门的王逊送入内厅,李令月又迎了进来。
“恭喜文阳纳妾之喜。”李令月现在也可以公开活动了,每日忙于政务,日子过得极为充实,只是到此时依旧没有成亲,在这个时代可是不折不扣的老姑娘了。
“多谢郡主,郡主请里面就座,周夫人他们早就来了。”李悠将李令月送到内厅,周伯符的夫人赶紧将她让到上首。
咦?是不是我刚才看错了,太平郡主的眼神之中好像有一丝幽怨?重新来到门口的李悠忽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可惜他顾不得多想钱飒就出现在眼前,他连忙将这件事抛到一边迎了上去。(未完待续。。)
第662章 洞房
走完该走的流程,郑妍儿被送入洞房之中,李悠留在外厅招待客人,现在以他的身份,需要招待的客人已经没有多少了,放眼望去尽是许光、姚广孝、司马错、范蠡、王机等亲近之人,以及郑飞黄、汪五峰等江南来的要人,至于外面自有其他人负责待客,他最多端杯酒出去露一面就可以了。
这种场合之下自然不会有人不识趣的劝酒,众人坐在一起行了一会儿酒令之后,李悠就被赶了出去,姚广孝直接说道,“今日乃是主公大喜的日子,何必留在这里陪我一个和尚?还不赶紧进去招唿?”
呸,你那有个和尚的样子!众人指着姚广孝哈哈大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们开始自顾自的闲聊饮酒,将李悠抛到了一边。
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李悠稍微喝了一碗醒酒汤,旋即在侍女的引领之下来到了洞房之中,推门走了进去,却看见几名侍女围着一名身穿大红吉服的美貌女子。
“拜见太师大人。”众侍女见他进来,慌忙俯身行礼,果儿还偷偷瞄了一眼李悠的容貌,心中暗暗思量,这位太师大人好生年轻啊,模样也十分俊俏,比话本小说绘图中的那些才子看起来可要英武多了!到此时她终于改变了想法,或许小姐嫁给此人倒也正合适,略微感到可惜的就是郑妍儿不是正妻了。
“都退下吧!”李悠可没有人让人看着办事儿的爱好,挥手将她们赶了出去,果儿还想说点什么,可是一看到李悠的目光就感到一阵儿胆怯,把话吞回肚子里低下头熘了出去,临走之时还没有忘记帮他们关好门,房中只剩下了李悠和郑妍儿两个。
“久闻郑家小姐仪容非凡,今日一见果然不俗。”李悠看了一会儿说道,说完就觉得有些别扭,俩人第一次见面就是洞房,还真有些不适应啊。
“妾身见过太师大人。”经过这些日子郑母的劝说,郑妍儿总算是接受了现实,纵然心中依旧有些纠结,但起码不会表现出来了。
可是她的这点纠结又怎么能逃过李悠的目光,他将其看成了少女的羞涩,于是坐到郑妍儿的身边,给她倒上合卺酒,一边喝酒一边李悠给她说些闲散趣事,郑妍儿也渐渐变得放松起来,时不时的还能回上一两句。
这位太师大人相貌俊美,腹中也颇有才华,若不是已经娶妻,倒也是个良配,郑妍儿心中如此想着,或许是李悠表现出来的和蔼可亲让她产生了误会,又聊了一阵儿郑妍儿大着胆子问道,“既然太师大人家中已有周姐姐这样的好女子,又何须贪恋妾身的蒲柳之姿呢?敢情太尉大人将妾身放回郑家,妾身对太师大人感激不尽。”说罢盈盈拜倒。
李悠忍不住摇头,哎,又是一个读书读坏了脑子的文青女啊!竟是把话本小说里的东西当真了,方才他在交谈之中已经听出郑妍儿对话本小说颇为喜好,却是没想到她沉溺的如此之深,看着跪在地上的郑妍儿,李悠缓缓开口道,“你莫非以为娶你是我向你的父亲提起的?你要知道今次的婚事可不是我们俩人的事情。”
“话本里讲的才子佳人只要两情相悦就算经波折也终究能修成正果,可那些不过是一些落魄文人的臆想罢了。”李悠缓缓说道,“进士科的考试我也曾亲眼见过,能够得中的青年才俊是少之又少,大多都二十七八三十以上了,如今有几人到现在还没有成亲的?那些千金小姐若是真的在家中等候书生考中归来,怕是把头发都等白了。”据考证明朝的进士平均年龄为31。8岁,大魏也差不多。
“更何况就算我放你回去,怕是郑大人也不敢收留你啊。”李悠都无语了,真以为普天之下都是为你谈情说爱而存在的么?“此次郑大人将你嫁过来,为的就是让江南东道和嘉州各道融为一体,让那些海商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做生意;若是我把你送回去,就算我们两家知道原因,其他人怕也会胡思乱想,日后江南东道和嘉州各道多生嫌隙,海商四处遭受刁难,这些罪过可都要落到你的头上了。”
“郑姑娘若是想寻觅佳婿自无不可,可是因为你一人的缘故就让本来好好的一件事变成这样,郑姑娘心里可过得去?”李悠说的有点口干舌燥,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当然,若是郑家的家业全是郑姑娘挣出来的,那郑姑娘为了自己的幸福将它败光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最多不过是有些可惜罢了;可郑姑娘自从出生以来可曾为郑家做过一点事情?你的父兄冒着泼天的风险方才挣下这份家业,珍姑娘你有什么资格把它败了?”
想要自由恋爱当然木有一点错啊,但是也有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本啊,你要是经济能够独立做主能够回报家人对你的供养,那么你爱和谁谈恋爱就和谁谈去;可你一点贡献都没有,自己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这么任性,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对于这些自私到了极点的女子李悠没有一点儿好感,看到自己说了半天郑妍儿还是跪在地上只知道流泪不发一言,李悠渐渐失去了耐心。
好吧,反正两家结婚也只是政治需要,只要你不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你家给了你这么多的嫁妆养活你十辈子都够了,你就继续呆在这里吧。
“既然郑姑娘没这份意思,我也就不勉强了。”说罢李悠起身,“放你回家是不可能了,不过我也不会碰你,到时候给你个院子自己住着吧。”
晃晃悠悠的走到门口,准备开门出去另找个地方歇息,身后却突然袭来一阵儿香风,一个温暖柔软的身子从后面紧紧地抱住了他。
哎,这点坚持都木有,还真是没多大意思啊,李悠摇头叹息,放下了已经按在门上的手,看来今晚自己不用再找别的地方睡觉了。(未完待续。。)
第663章 大宋至道三年
洞房之后,郑妍儿似乎彻底死心了,平日里除了伺候李悠之外,也经常去周南哪里问安,接触的越多,她对李悠和周南二人越发的崇敬起来。
李悠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立下无数功勋,相貌、家世无一不是上上之选,那里是她此前所看过的那些话本小说中的穷酸秀才能比得上的?而且他的文采也是非同凡响,虽然平日里并不怎么喜欢吟诗作词,但只要开口就是足以名传千古的佳作,偶尔听到这么一两次之后,郑妍儿就彻底的倾心于他,一想到往日自己曾痴迷于话本小说中的那些才子,她就暗生羞愧,脸上一阵阵发烧,自己当初怎么昏了头了,竟然把这些酸丁当成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和李悠比起来简直是如同云泥一般。
而周南落落大方,平日里也没有针对她的意思,待她如同姐妹一般,每次见到周南她都为对方那种书香门第的优雅气质而倾倒,特别是周南偶尔作画的时候,郑妍儿总会一边为他磨墨一边羡慕的看着她笔下那些仿佛要跃出纸面的花鸟人物,再想想自己,和周南比起来好像是全无是处啊。
不过在郑妍儿亲自下厨为李悠和周南准备了江南东道的特色美食,并且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赞赏之后,郑妍儿总算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还是有些用处的,这次以后越发的热衷学习厨艺了,将往日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彻底抛到一边,几人的关系越发的和睦起来。
郑飞黄的夫人进府探望郑妍儿时,看到她不仅气色好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灿烂了,不禁老怀大慰,连忙派人将这一消息送到了远在淮南道的郑飞黄手中;郑飞黄对于将女儿送入李悠府中略有愧疚,现在看到她生活的如此愉快,心中也放下了诸多芥蒂,更加努力的投入到新职位的工作中去,在他的努力下,淮南道的海上贸易越发的兴盛起来。
贸易兴盛能够带来大量赋税,而这些赋税又可以帮助钱骅扩大水师的规模,他在钱塘附近寻觅到一块合适的地方建立船厂,顾将子亲自带着他的弟子来到钱塘主管大局,另外郑飞黄、汪五峰、严振泉等人也拿出了自己视若珍宝的造船大匠,让他们加入到船厂之中,帮助顾将子修造水师所需的各种船只。
有了这些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老匠人,第二批宝船的建造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不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