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首就坐,许仪后哪肯答应,双方退让片刻谁也不肯相让,最后只好坐了平座。

    随行的众人眼见李悠如此厚待一名流落异国的庶民,不由得大为好奇,但是在李悠说出此人的经之后,他们全都沉默了,纷纷起身向许仪后行礼致谢。

    许仪后原籍江西,修习医术有成后长期在沿海一带行医,后来被上岸劫掠的倭寇携裹到了萨摩藩,在机缘巧合之下救治了岛津义久的爱子,因此得到岛津家的看重,留他在鹿儿岛做藩医,他虽在日本娶妻生子,但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中华故土。

    在丰臣秀吉收服九州后,许仪后请求丰臣秀吉惩治骚扰大明沿海的倭寇,丰臣秀吉对许仪后的这种胆量十分欣赏,正好他有意为日本海商扫平海道,便做了个顺水人情,下达倭寇取缔令,发兵剿灭海贼;从此岛津义久对许仪后刮目相看,愈加重视,觉得这家伙有胆识有魄力,视为心腹。

    在丰臣秀吉开始准备进攻朝鲜的时候,萨摩藩的各种异像引起了许仪后的关注,他很快判断出或许不久之后倭国和大明将发生直接冲突,许仪后如今虽然已经在萨摩藩娶妻生子,可他时刻不敢忘怀自己乃是华夏后裔,一腔爱国热血驱使他开始调查倭国的情况,以便为大明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四处打探,并完成了一份关于倭国的报告,这份报告大约五千多字,里面分成了六部分:一是倭国的情况;二是倭国进攻朝鲜的理由;三是抵御倭国的策略;四是丰臣秀吉的情报;五是倭国六十六国的名字、概况;最后是上述部分没有涉及的问题。这份报告内容十分详细可靠,报告里甚至推算出了倭国出兵的详细日期壬辰年三月一日,比真正爆发战争的日期只差一个月,此外还有日本的侵攻路线图:“翌春渡高丽,征辽东,取北京城”。

    其后许仪后的弟子朱均旺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将这份报告送到了大明,交到了福建军门张汝济的手中,张汝济再将这份凝聚着许仪后心血的报告送达京城,最终在抵御我**队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那个时代,正是有了这些纵使身在异国也对故国充满热爱的华夏后裔,华夏方才在经了如此多的磨难之后依旧可以屹立在世界之巅,对于这样的人李悠唯有敬佩与感激。(未完待续。。)

第761章 封赏

    “难域萍逢几度周,一朝分首作遐游。殷勤嘱咐忠君事,尽意叮咛灭寇仇。知汝归成苏子景,岂宜还作李陵秋。霜台若问尘中事,惟道斯民苦尚忧。”酒席之上许仪后忍不住吟诵起了昔日他为朱均旺所做的赠别诗,如今大明已经击败了丰臣秀吉,倭国再也威胁不到大明的百姓,尽管许仪后没有收到大明朝廷的任何封赏,但是他已经十分满足了。

    大明朝廷没有任何表示,不代表李悠也可以不管,见到如此令人钦佩的人物,李悠当然希望对方能够生活的更好一些,待酒过三巡李悠问道,“本官此来本想踏平萨摩藩,为我大明死难的将士复仇,但唯恐惊扰了许先生,方才就此作罢!敢问许先生今后有何打算?若是想回归故国,本官定当专门派遣船只送许先生一家返回中原,并为许先生置办一处宅院、一所医馆,足以满足许先生日后所需。”

    许仪后当即有些愣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几乎已经断绝了回归家乡的希望,但是没想到今日这位来自故国的将军却愿意送他回去,这使得许仪后陷入艰难的抉择之中,一面是挂念已久的故国,一面是倭国的妻儿,他们自小生活在这里,可能忍受得了远渡重洋的风浪?可能习惯故国的生活?

    最终还是对妻儿的挂念占了上风,半晌之后许仪后长叹一声,“多谢将军的美意,只可惜许某留在萨摩藩的日子实在是太长了,已经再次娶妻生子,恐怕是离不开这里了!不过还请将军放心,即使身在异国,许某也会牢记自己是华夏后裔,时刻不敢忘怀故国,日后也会如此教导儿女,让他们也要记得自己乃是华夏子民。”

    “许先生如此,实在是让我等佩服不已。”李悠唯有再次感慨,只要他回到中原,即可得到远超此地的富贵,却因为对妻儿的挂念而放弃,这样忠于故国、重情重义的男子实在是让他们佩服不已,因此李悠只好拿出后备的方案,“本官此来倭国,乃是为了追究发动此战的丰臣一家的责任,既然如今萨摩藩已经表示了臣服,本官就不会再攻打萨摩,许先生大可返回萨摩藩中安心生活。”

    “不过既然许先生为我华夏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本官不能不代表朝廷厚加封赏许先生。”见许仪后还要推辞,李悠只要是出了杀手锏,“许先生想必也听过‘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典故吧?”

    春秋时鲁国法律规定凡鲁国人在其他国家赎回鲁国奴隶,即可得到鲁国的赏赐,许多人因此而获救,子贡赎回了人却拒绝国家的补偿,被孔子责怪,说此后恐怕再也没有人愿意赎人了;子路在救了一名落水者之后接受他一头牛的报答,孔子却大加赞赏,自此以后踊跃救人的人就要多起来了;中国自古以来医者多有熟读诗书之人,许仪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随即哑口无言,不再推辞。

    “本官现册封许仪后为锦衣卫百户,赏银千两,另在江西吉安以许仪后之名建义学一座,购置田产若干以供义学之需。”李悠随身携带着不少大明朝廷提前给的空白告身,而且这个锦衣卫百户也并非实职,而是寄禄官,只代表许仪后可以享受正六品的政治待遇以及俸禄,并非真的加入锦衣卫,所以可以轻松赠与。

    另外这一千两银子乃是为了许仪后在萨摩藩生活的更好,至于最后的义学与学田乃是考虑到许仪后已然无法衣锦还乡了,那么这座义学就是为他在家乡吉安扬名而建,今后凡是江西吉安的读书人,都将感谢许仪后今日的所作所为,将来若是要修县志府志,都少不了要有许仪后的篇章。

    锦衣卫百户代表了朝廷对他的肯定、个人地位的提升,在这个时代大明在东亚还是毫无争议的天朝上国,许仪后有个大明官员的身份,就是岛津义久他们恐怕也不敢轻易怠慢;一千两银子乃是物质上的奖励,这笔钱财已经足够许仪后安享晚年了,给的再多恐怕就不一定是好事了;义学为的是造福乡里、留美名与后世,李悠的这三项奖励可谓考虑周全,当即许仪后就感激的泪流满面;李悠本想叮嘱许仪后留意萨摩藩对琉球国的觊觎,但是想到他为大明所做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朝廷实不宜要求更多,因此转而安慰起了许仪后。

    “比起先生对大明所做的种种,本官所能给的是不足报答其万一。”如果没有许仪后的那份报告,或许大明纵使依旧可以战胜丰臣秀吉的军队,自身的损失和伤亡也会远胜于此,李悠的这一番话倒也情真意切。

    封赏宣读完毕,李悠继续配合许仪后宴饮,宴席上还专门找了几个出身江西的军官作陪,用当地乡音说些家乡的事情,让许仪后再次为之泪流满面;这番宴饮一直到太阳落山方才结束,众将士又送了一些大明的器物给许仪后,派遣船只将他送回萨摩藩。

    当得知了许仪后受到的赏赐之后,岛津家不敢怠慢,连忙要晋升许仪后为萨摩藩的官员,可是许仪后却以自己乃是医生为由拒绝了,岛津义久只好赐了他千石的封地,这比起愿史来却要多了一倍有余,其后许仪后就在萨摩藩安度晚年,最终寿终正寝。

    第二日,见萨摩藩输送粮草银两的速度还算合格,李悠就放下了警惕,以免派遣船只将缴获的银子送往京城,给万皇帝看看自己这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以换取万对自己的支持,另外让宗义智去邀请岛津义久和岛津义弘兄弟前来船上叙话。

    如今自己介入倭国事物的计划已经开启,也该是时候对这些倭国的大名们进行分化了,要是五大老、五奉行和诸国大名团结一致,自己这三万多的人马可是完全不够用的。(未完待续。。)

第762章 分化(加更)

    “贫僧/在下见过上国将军阁下!”岛津义久和岛津义弘来到船上之后立刻大礼参上,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位天朝上国的大人召唤自己究竟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来之前他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要是上国将军扣留他们做人质的话那些家臣就立刻拥立岛津义久的养子、岛津义弘的第三个儿子岛津忠恒继位。

    “尔等无故犯我大明藩属,可知罪?”李悠拉长了声音问道,将天朝上国官员的气势做了个足,身后卫士英武,战旗猎猎,无不显示着天朝上国的威仪。

    “此事实乃太阁。。。哦不丰臣秀吉逼迫我等所为,我萨摩藩向来和丰臣家不合,实是实力不济不得已才只好依照他的命令行事。”岛津义久直接将锅丢给了丰臣秀吉,为此还拿出了当年他被迫出家的往事来增加说服力。

    岛津义弘也在一旁帮腔,这位人称“鬼石曼子”的将军在大明倒也是声名远播,在大明的捷报上还曾出现过被击毙的记录;他兄弟二人匍匐在甲板上,身子瑟瑟发抖,唯恐触怒了上国将军,而给萨摩藩招来不测之祸。

    “听闻尔等不思入侵朝鲜的教训,还想着吞并琉球国?流求同样是我大明的藩属,若是如此我大明绝不会坐视不理。”李悠突然转换了话题,一下子就命中了萨摩藩的要害,如果说入侵朝鲜还可以解释为丰臣秀吉逼迫的结果,那么吞并琉球国可就是岛津家自己的事情了,和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绝无此事,绝无此事!”岛津义久和岛津义弘的冷汗都下来了,这天朝上国的将军为何消息如此灵通,他们连连赌咒绝对没有这个打算;而且现在萨摩藩的积蓄已经被全部搜刮干净赔给了李悠,他们在短时间内也没有实力在考虑萨摩藩的事情了。

    吓唬了他们几次,见岛津兄弟愈发的顺从,李悠这才让他们起来,开始丢出一枚甜枣,“尔等所言本官已然明了,虽说尔等出兵朝鲜或许的确有丰臣秀吉逼迫的缘故,但尔等在朝鲜烧杀抢掠、攻击我大明军队也是不争的事实!”李悠伸手制止了他们的辩解,继续说道,“不过我天朝上国向来宽厚仁慈,既然你们如今已经吃够了教训,而且也赔偿了钱粮银子,那么此事就暂且放下一半,至于另一半么就看你们今后的表现了!”

    “上国将军但有差遣,我等莫不从命。”岛津义久和岛津义弘又扑通一声跪下了,方才悬起的心思已经落下了一半,还有另一半就看这位上国将军要他们做什么了。

    “既然出征朝鲜一事乃是丰臣秀吉所为,那么丰臣秀吉就该接受我大明的惩罚!”李悠厉声说道,“鉴于丰臣秀吉已死,那么就由他的继承人丰臣秀赖来承担这个责任吧!你派人去大坂告知五大老和五奉行,若是交出丰臣秀赖,赔偿我大明的军费,则此时就此作罢,如若不然本官定会率领大军以此问候各个大名!”

    宗义智的地位还是低了些,再加上他上次派人去大坂传话久久没有得到回应,所以李悠决定让岛津家也去大坂掺和下;而且这也是对倭国大名们的一个警告,连六十万石的岛津家都屈服了,你们这点实力也敢抵御天朝上国的大军么?

    李悠的条件让岛津兄弟瞠目结舌,如今丰臣秀吉故去尚且不久,他的余威仍在,李悠这就要将丰臣秀赖带回大明问罪,这着实让他们有些无法想象;可是稍一琢磨又发现丰臣秀赖年纪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像丰臣秀吉一样控制倭国,再加上前田利家已经死去,德川家康一家独大,或许不久之后倭国就将迎来大变局,这么一看或许还有不少人乐于见到此事成行啊?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

    但终于丰臣家的势力依然强大,要是这一消息传到大坂,恐怕倭国自己就会先乱起来了吧?这上国将军的谋略还真是狠毒啊!老辣的岛津义久很快猜出了李悠的用意,可惜他却没有力量去阻止这一切,于是只得答应下来,顺便琢磨着岛津家该如何从这件事里为自己的家族捞取好处。

    萨摩藩已经解决,李悠带着满满的收获驾船离港,继续攻打沿海各处的倭国水师,锅岛家,能岛村上水军,淡路安宅水军,伊势九鬼水军,大内家水军,尼子家奈佐日本助等大大小小的船队都纷纷葬身于郑家水师的攻击之下,在这个时代郑成功的舰队在东亚一带是无敌的存在,倭国的这些内海舰队根本没办法给他们造成任何威胁。

    消灭了这些水师之后,李悠继续仿照在萨摩藩的所作所为,逼迫当地大名交出银两钱粮赔罪,听话的就暂且放他们一马,让他们前往大坂送信传达天朝上国的要求;不听话的就展开登陆作战,一队队精锐士兵登上陆地,向倭国的城池发动进攻,这个时代的倭国城池根本挡不住郑家军的大炮和火铳,那些武士也远不是铁人队的对手,再加上这些大名并没有几个实力出众之辈,麾下兵力微寡,很快就吃够了苦头,被攻破城池,不得不送上加倍的赔偿以换取李悠大军的离开。

    这些不识时务的大名可就没有岛津家和宗家这般好下场了,他们被迫交出质子和藩中的武士,加入到李悠的大军之中,将在今后的战事中充当炮灰,至于最后还能剩下多少人回去,就看他们的运气了。

    随着来到大坂的使者越来越多,五大老和五奉行们不得不重视起这支大明军队的威胁,开始商量起对策来。

    而在此时,李悠的要求再次激发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关东大名认为这场祸事是丰臣秀吉惹下的,和他们关东大名没有关系,既然大明有要求,那么将丰臣秀赖交给他们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但石田三成等人却是坚决反对,一时间,倭国的大名们分类成了两派。(未完待续。。)

第763章 德川家的客人

    “主公大人,有远道而来的客人拜访。”德川家康在结束了一整天毫无意义的会议之后,回到了家中,正要休息片刻,却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他只要换了身衣服将客人迎入房中就坐,当客人进来的时候他微微愣了下,来得竟然是个明人,不过德川家康隐忍之极,极好的掩盖住了惊讶,“上国客人远道而来辛苦了。”

    “见过德川内府大人。”来人按照倭国的习俗称唿德川家康,然后点明自己的身份,“在下乃是大明备倭总兵官陈陈大人的使者,此次前来拜见德川内府大人实有要事相商。”

    德川家康心思电转,对此人的来意已经猜出几分连忙屏退左右,屋里只剩下了他们俩人,德川家康先大大的讲述了一番自己当初对丰臣秀吉出兵朝鲜的不赞同,再连连表明他们德川家绝对没有参与到侵朝一战之中。

    德川家康的大军并未登陆朝鲜也的确是事实,朝鲜本来就是丰臣秀吉为了奖赏跟随他的臣子们所准备的礼物,又怎么会让德川家康参与其中呢?当小西行长等人在朝鲜打生打死的时候,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上杉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政宗他们却依旧留在肥前名护屋充当预备队,那怕是战事最激烈的时候也没有参与其中。

    这也让德川家康避开了大明军队的攻击,得以保全势力,成为丰臣家之外实力最为强大的大名,他本想着在丰臣秀吉和前田利家死后拿下丰臣秀赖,登上天下人的宝座,可是没想到大明军队的到来却打乱了这一计划;只是现在竟然有大明的使者来拜访自己,或许这件事对德川家来说并非全是坏事啊?

    “德川内府大人的意思在下明白,我家大人也是知道德川内府大人并未参与此事,所以方才派在下前来拜访,如若不然德川内府大人大概是见不到我的。”对此使者只是淡淡的嘉勉几句,忽然话锋一转问道,“不知德川内府大人如何看待我大明的要求?”

    “额。。。这。。。”德川家康有些犹豫,按照他的想法丰臣秀赖送去大明对他们德川家来说可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但是却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意图暴露出来,这些日子只能让自己手下和石田三成慢慢磨,因为丰臣秀赖现在不仅是他名义上的上司,也是他的孙女婿,于情于理自己似乎都不该将他交给明国。

    “我家大人认为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丰臣家族就不再适合执掌倭国,倭国似乎该换一位统治者了。”使者慢悠悠的说道,眼神不断在德川家康身上逡巡,似乎在暗示着德川家康才是接替丰臣秀赖统治倭国的最好人选。

    “太阁大人纵然有诸般过错,但是他临死前将秀赖托付给在下,在下又岂能让别人取代他的地位呢?”德川家康掩饰着心中的激动,假装听不懂的说道,这名使者说了这么多也没见给出一点实际的东西,光凭嘴皮子就想换取好处,那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呵呵,德川内府大人以忠心待丰臣家,丰臣家却仍然对德川内府大人心存忌惮,前不久听说前田利长、浅野长政等人谋划暗杀德川内府大人,近来在下又听闻上杉景胜在当地兵厉马、招募浪人,不知道究竟存的是什么心思啊。”使者心中对德川家康的话嗤之以鼻,在前田利长阴谋刺杀一事暴露之后,德川家康就率领大军进入大坂,那还像个忠臣的样子,之所以说这番话不过是想捞取些好处而已。

    听到前田利长之事时德川家康还能保持淡定,但是当使者说出上杉景胜正在扩军的时候,德川家康就忍不住了,上杉景胜的地盘就挨着德川家康,他整顿兵马想要对付谁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更蹊跷的是自己还没有收到消息,大明使者却已经得知,上杉景胜竟然近自己瞒的这么厉害!德川家康不禁担心起来。

    使者知道像德川家康这般城府的人是不会以为一两次对话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的,所以伺候并未纠缠,而是告辞离去,让德川家康可以及时的打探消息,等这件事被核实之后再来拜访不迟。

    随后德川家康连忙派出手下打探上杉景胜的最新动态,结果常陆国松冈藩主户泽政盛向德川家康密报,上杉景胜的领地内最近的确有异像;另外越后国的大名堀秀治派遣了密探,经调查后向德川家康汇报“景胜有背叛之意”。

    接着德川家康让上杉景胜来大坂解释,上杉景胜大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