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两百多支的独立团可就糟了。
而且不单单是数量和武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这支军队乃是久经战场炮火洗礼的老兵,无论是士兵纪律素质还是战术素养,以及作战的主动性都远远超过了李悠此前所抽取的所有军队,就算是岳家军和戚家军都不能和他们相比。
看来下一次的任务应该是热兵器作战了?李悠隐隐的猜到了一些下一次任务的信息,反正这支军队肯定不是用来对付满清或者是八国联军的,以李云龙独立团的战斗力,要是拿来对付这些人,那简直是杀鸡用牛刀,虎符才不会这么仁慈啊,
好,现在开始抽取第二项奖励吧,李悠搓了搓手,又开始了第二轮的抽奖,第一次就抽到了李云龙独立团这样的大杀器,那么这第二次的抽奖想必也不会太倒霉吧?心下如此想着,李悠点击了开始抽奖。
又是无数的符号在虎符面板上飞速闪过,许久之后李悠方才点击了停止,随即一个有些像工厂模样的图标出现在李悠面前,虎符再次开始了解说,“恭喜宿主抽取了黄崖洞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麾下最大的兵工厂,拥有两千多名职工,设有厂部,下设3个行政科,共有四个部三个科,分别是:总务科、器材科、工务科,三个科共有管理人员38名,四个部:车工部、钳工一部、钳工二部、锻工部,此外还拥有三个分厂,一分厂有机床15部,烘炉一盘,职工近200人,生产炮弹,将铁厂送来毛坯,经过加工、装药、制成成品运往前线;二分厂有车弹带机、弹尾机、套扣机和车床四部,生产对象是炮弹体加工成型;三分厂有职工80余人,生产对象是锻制炮弹尾翅和50炮炮筒毛坯;生产能力最高时达月产七九步枪430支、掷弹筒200多门、五○炮弹3000多发,还可生产刺刀等武器。”
听到这里,李悠忍不住屏住了呼吸,黄崖洞兵工厂的鼎鼎大名他可是早有耳闻,没想到虎符连兵工厂都能拿出来,而且听这意思似乎是连人带工厂、带机器可以一起召唤?如果是这样的话,光凭这个兵工厂似乎就能在乱世中打出一片天地来,要知道这两千多职工可不仅仅是工人啊,他们也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随时可以扛上枪上阵打仗,不过李悠却不会这样使用这些职工,让这些人去打仗实在是太浪费了。
“黄崖洞兵工厂有机器、设备40多部,其中:三节锅炉一台、蒸汽机两台,车,刨、钻、冲、切、削等机床20多部,10千瓦直流发电机一台,能供部分照明,采用无轴皮带转动;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黄崖洞兵工厂共造枪9758支,修枪近万支,生产掷弹筒2500门,修炮约千门,复装和新制枪弹223万发,掷弹筒弹19。8万发,迫击炮弹3。8万发,手榴弹58万枚。此外,还协助地方生产手榴弹、地雷千万枚以上。”
这样的生产能力虽然比不上国统区的那些大规模兵工厂,但也尽可以满足小规模军队使用了,起码供应刚刚抽出来的李云龙独立团完全不是问题,李悠隐隐的觉得,下一次的任务之中,一定会有让黄崖洞兵工厂给李云龙独立团提供支持的地方,如果黄崖洞兵工厂能够获取可靠地原料来源,那么他们绝对可以支撑李云龙独立团长期作战,并且可以为他们的兵力扩张做好准备。
一个久经战火考验的李云龙独立团,再加上颇具生产能力的黄崖洞兵工厂,而且还有我军武士的作风和强大的人民群众动员能力,就算遇到再艰难的环境,这支军队也一定可以生存下去,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知道完成任务。
那么第三次的抽奖又会是什么呢?想必也是和李云龙独立团还有黄崖洞兵工厂相关的奖励吧?将抽到的奖励放到一边,李悠再次点击虎符面板,开始了第三次的抽奖。
第960章 真网文主角
“恭喜宿主抽取到情报专家、无线电专家、军工专家、贸易专家李强,李强原名曾培洪,光绪年间出生于书香门第,青少年时期因为写了一篇反对旧礼教的文章,李强被私塾开除,来到上海后,他进入南洋路矿学校附中读书,并在上海接触到进步思想决定参加革命。”虎符开始介绍这位传奇人物的简历,“五卅运动后,李强接受上级命令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研制炸药和手榴弹,后来因为在军工方面卓有天分,又和青帮有交往,所以李强被伍豪同志引入特科,任特务股股长,兼办中央交付的其他特殊任务。”
竟然是这位人物啊?尽管李悠早就听说过这位传奇人物的经历,但是再次听来却依旧感到震撼,“后又担任交通科科长,参与了营救彭湃、惩毙叛徒白鑫等任务;伍豪同志意识到建立地下无线电台,加强上海党中央与各根据地的联络工作已经十分迫切,于是找到曾自学成功炸药和手榴弹制作的李强,要求他进行无线电收发报机的研制,尽管之前从没有做过这些工作,可李强还是顺利的完成了人物,他一边买来美国出版的英文无线电专业书自学理论,一边到上海博物院路上一家私营的大华仪器公司弄出收发报机进行解剖研究,随后在洋行里购买零件开始制作,并最终成功组织建立了第一座地下电台。”
“特科因为叛徒的出卖暴露后,李强辗转来到苏联,在通信科学研究院研究无线电理论,从事无线电理论研究仅一年后,他用英文写出《发信菱形天线》,引起业界震动,从工程师提升为研究员,成为当时苏联7位无线电专家之一,也因此在回国后开创了新中国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卢沟桥事变后,李强从苏联来到延安,因为搞过火炸药、手榴弹、无线电,加之中央特科的背景,李强成为组建军工局的不二人选。”
“他几乎是从零开始组建了八路军的军工团队,并研发制造出边区第一支七九步枪无名式马步枪。”按照虎符的介绍,黄崖洞兵工厂也应该和他有着离不开的关系,“建国后,李强又完成了开国大典广播扩音的工作;随后李强又转入外贸工作,在引进苏联援助建设、援助越南、签署中美贸易协定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是一个横跨科研、军工、电子、外贸多领域的牛人,而且据说他还曾经利用金融炒作的手段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他的经历让李悠想起了许多网络小说中的主角,而且就算是网文主角,恐怕也不一定有李强这样全能啊!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人才,虽然在带兵打仗上,他不一定能比得过此前召唤出来的那些名将,但是只要给他合适的舞台,他就能发挥出超过十万大军的威力,这些抽奖真是赚大了!李悠激动地握紧了拳头。
如果说李云龙独立团可以解决开局的问题,黄崖洞兵工厂能够让这支军队长期生存下去,那么李强就能让这支军队继续发展壮大,为他们筹措到充足的经费、构建完善的情报网络、促进技术水平的更新换代,李悠隐隐的生出一种感觉,这次抽奖抽到的三件奖品恐怕要在一个任务中配合使用了,无论少了那一个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哎,真是可惜了,李悠还颇有些遗憾,要是能将李强召唤出来,让他接替顾将子的工作,想必嘉朝的科技水平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吧?不过没多久他就将这种遗憾抛到一边,一来如今的嘉朝科学技术和李强所处的时代还相差甚远,就算他来了也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二来李悠从大明带回来的那些科学技术资料就够顾将子等嘉朝的科学技术人员好生钻研一阵儿了,而且人总是要学会独立成长的,他们不能总是依靠外人的帮助。
那么,就让他继续带在虎符之中,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将他召唤出来吧,李悠遗憾的放弃了将李强召唤到嘉朝的打算,再次浏览了一遍这次抽到的三件奖品,还有从大明带回来的诸多物资、技术资料清单之后,就回到寝宫之中缓缓睡去。
第二日在朝堂上听取了诸位朝臣的汇报,如今周伯符和许光、孙初阳、江随云等人率领两路兵马正缓缓向山南东道、江南西道行去,沿途的州县都做好了迎接大军过路的准备,而河东道和漠北的异族也十分乖顺,并不敢趁着嘉朝大军出动的时候在边境上挑起事端,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是嘉朝再次开启战事,可边塞的戒备却从来没有松懈,无论是河东道的罗世绩还是关内道的史怀义,都不是他们能够对付的。
而根据黑冰台送来的消息,蜀中的蜀王和他手下的臣子们虽然已经得知了大军压境的消息,可他们却完全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又得建议立刻派遣使者来京城向李悠求和,又得则表示愿意再次割让土地以换取和平,有得甚至提出直接向嘉朝请降,愿意领军反抗的几乎没有,多年的和平已经软化了他们的骨头,根本没有人敢和李悠的大军作战。
所以李悠对这场战争的胜负几乎没什么担心,他在浏览了相关情报之后就出宫来到顾将子的衙门之中,根据目前嘉朝的科技发展情况,在从大明得到的技术资料中找出一部分适合如今这个阶段的交给了顾将子等人。
对于李悠时不时能够拿出各种不可思议的技术资料,顾将子已经变得有些麻木,根本感不到惊讶了,先前的火铳、大炮还有战舰,那个不是陛下拿出来的?他现在无比的庆幸当初做出了投奔李悠的决定,要不然他那里能在短短数年之中得到这么多宝贵的资料,并将墨家的势力发展到如此壮大。
第961章 平定蜀中
“这。。。蜀王的军队还真是不堪一击啊!”周伯符跟随李悠征战多年,也算是见过不少对手,从漠北的鞑虏到河东的蛮夷,从齐王的部下到云州的流民,可却从来没有见过蜀王大军这么无能的军队,北虏和河东蛮夷且不去提,就算是齐王的手下和云州的流民,起码他们还有和周伯符作战的勇气,但是蜀王的这些军队,周伯符的大军距离城池还有十多里地,仅仅是派出几名游骑前去打探消息,当那些游骑出现在城墙外面,城里的守军就四散而逃,这座险要的城池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周伯符拿下了。
“如此倒也是好事,都是我中原子民,何必打个你死我活。”孙初阳笑着说道,本来按照他的估算,想要打下这座城池,起码要花费三天的功夫,付出数百伤亡以及无数火药弹丸才行,不想现在连一枚炮弹都不用发射,城池就拿下了,如果今后的战事都像今天一样该多好啊,要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次准备的物资恐怕连两成都用不完。
“这些人也忒没骨气了。”周伯符为了平定蜀中已经准备了多年,没想到如今敌人竟然不战自退,这让他就好像是猛地挥拳却打到了棉花上,这种有力没处使的感觉着实让他有些郁闷,终究还是真刀真枪的厮杀痛快啊。
“周将军,切不可耽误陛下的大事。”孙初阳知道周伯符好战的性格,连忙出言劝道,“这或许是蜀军的骄兵之计,为得就是打消咱们的警惕,然后趁咱们放松下来,在发起突袭,因此万万马虎不得。”
“知道了,我又不是第一次率军出征,岂会不知道这些?”周伯符也不过是发几句牢骚而已,他可不敢因为自己的脾气而耽误战事。
接连遇到了三座不战而降的城池,周伯符终于遇到一些像样的抵抗了,当初率军在山南东道窥探京城的罗昭远被紧急调到前线来阻挡周伯符的大军,这罗昭远倒也有几分本事,先是斩杀了几个畏敌怯战的将领,然后说动城中大户,凑出了一笔钱粮来激励军队,再加上他在军中的威望,总算是暂时安抚住了军心。
可就算是他也没办法让这些军队出城作战,只能守在城中试图以高墙厚壁、强弓硬弩来阻止周伯符前进的步伐;但是罗昭远的努力却并没有给周伯符造成多大的困扰,他在山南东道早就操连过无数次这样的攻城战。
周伯符一声令下,他手下的大军立刻按照当初训练时的安排做好了各项准备,炮兵迅速找到合适的炮位向城头发射炮弹,火枪手们在城下和城头的蜀军进行对射,工兵则开始根据这座城池的特点进行破城准备。
蜀中已经多年不经战事了,这些士兵那里见过这么凶猛的攻势?而且他们也没有和大炮火枪交手的经验,刚一接战就遭受了极大的伤亡,银钱的激励和罗昭远的威望也渐渐没了用处,渐渐开始有人试图逃跑。
罗昭远还试图带着自己的亲信人马约束这些逃兵,将他们赶回到城墙上去,继续抵御周伯符的进攻,可是却不想城中的那些大户人家已经暗地里勾结起来,趁着罗昭远去拦截逃兵的时候打开了城门,迎接周伯符入城。
这些人早就已经意识到光凭罗昭远是挡不住周伯符的,而且战事进行的越激烈,他们的财产损失的就越多,君不见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不少人家的宅院被炮弹击中,要是再这样下去,就算是城池最终能守得住,城里恐怕也剩不下多少完好的宅院了,而且他们的良田可都是在城外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
周伯符立刻带着麾下的人马冲入城中,将所剩无几敢于抵抗的蜀军迅速歼灭,就连罗昭远也没有逃脱,成了周伯符的俘虏。
对于那些开城投降的士绅大户,周伯符自然没有好感,可孙初阳却知道为了在以后的战事中减少损失,就必须要款待他们,于是出面毫升的安抚他们一番,派兵帮他们守住了门户,以避免有人乘乱打劫他们的财产。
不仅如此,那些入城的士兵还迅速出击,斩杀了那些胆敢趁火打劫的青皮流氓,维持住了城中的局势,此外还帮着那些宅院在战争中受到损害的百姓修补房屋,随军的大夫也纷纷出面帮着那些受伤的蜀军和百姓进行治疗,多种手段齐施之下,城中的百姓和败兵渐渐放下了担忧,开始安安分分的听从嘉州军的安排,协助他们一起恢复战后的秩序。
看到这一幕,罗昭远也无话可说,为了他们家族的未来,他放下了心中的块垒,甘愿帮着写信给他的族人,劝说他们放弃抵抗,向嘉州军投降。
与此同时,潜伏在蜀中的黑冰台成员们也爱是活跃起来,四下联络蜀中的实力派,劝说或者逼迫他们向嘉州军投降,因为有周伯符和许光的两路强军为他们撑腰,所以这一行动也进展的十分顺利,沿途的州县很少有人会选择坚决抵抗,只要大军一到,他们通常就会做出明智的选择,打开城门向周伯符或者许光投降。
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周伯符和许光就几乎同时到了益州城城下,将这座城池团团围住,如今蜀王和苏子灿等不甘心放弃自己荣华富贵的人就在城中,而跟随他们的还有数万军队。
时至如今,嘉州军总算是遇到一场稍微有些吃力的战斗,可是这也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多少困扰,在围住城池进行了连续多日的猛攻之后,益州城的城墙终于被随军工兵安放的火药炸开了一处缺口,大军随之一拥而入。
这次爆炸不仅炸出了一条通路,也炸碎了蜀军仅有的勇气,在嘉州军入城之后,他们的反抗越来越轻微,很快就被周伯符和许光攻到了蜀王府,蜀王和苏子灿等人选择了投降,蜀中自此平定。
第962章 改土归流
“老夫本以为这次还会有一场苦战,没想到蜀中的军队却是如此。。。。。。”看着那些负荆出降的王公高官,许光忍不住摇头,他本来打算等这一战之后就不再出征,而是留在京城帮助李悠看守门户,顺便在武学之中教导那些学子,可这一路行来却没有多少让他发挥的空间,心中难免有些不甘,或许等平定了河东道再开始这一计划?
“如今蜀王和苏子灿他们虽然降了,可要彻底平定蜀中怕也不容易。”江随云说道,如今许光的任务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但是他的任务才刚刚开始,他还要和朝廷派来的其他官员一起接收剑南道、黔中道和山南西道各州县的政权,仿效嘉州其他各道进行改革,清理田亩、兴建新型学堂等等,这些势必将引起旧有势力的反扑,这些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的事情,者可要比周伯符和许光他们的任务困难多了。
“江大人既然能将岭南道那样的荒蛮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那么解决蜀中的问题也理当不在话下。”许光轻抚长须说道,这件事却是与他没有多大关系了,不久之后他就将率军返回京城,而周伯符则会留在这里帮助江随云完成这项工作。
“那些士绅还好办些,难就难在如何解决那些土人。”说到这里,江随云不禁想起了一个前朝的故事,据说在前朝时,蜀中某县山上的土人异常凶悍,当地的县官为了避免惹上麻烦,所以一旦出现当地百姓和山民之间的冲突,他往往会做出偏向于山民的判决,以此来维持当地的稳定;之后某一日,一只猴子在县城里进行偷窃,被衙役当场拿下绑到了县令大人的大堂上,县令随即根据大魏的律令作出判决,要打猴子的板子,猴子却有恃无恐,说它也是在山上住的,算是山民,为何竟敢打他?县令闻之无言以对,只得将其放走。
这件事虽然略有夸张,但是也说明了蜀中某些地方的境况,那里官府的势力薄弱,无法有效的管理那些土人,所以只得委曲求全以保住自己的官位,朝廷流官管理的地方尚且如此,那些由土司治理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的行事只会更加嚣张,他们往往仗着自己地处偏远,浑然没有将朝廷的律法放在眼里,动辄栏路抢劫杀害商户行人,进逼附近的州县,搅得当地混乱不堪。
“陛下既然将周将军留在这里,为得就是震慑这些人,周将军这一路行来可没有过足瘾,这些人要是胆敢触怒江大人,周将军就绝不会饶了他们。”说到这里,许光对李悠的安排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他一来是年纪大了,二来是读过太多的书,性子也有些偏向文人,杀性可没有周伯符那么强,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心软可不成,正适合周伯符这位嘉州军中杀性最重的将领来完成这项任务。
而事实也正如同许光所料的那般一样,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土人头领还以为这个嘉朝与此前的大魏等朝代并无什么不同,只要他们稍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