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忙脚乱的开锁、抬起门闩,长安门在吱吱呀呀的声音中被缓缓打开,魏士良狂喜的脸色出现在了石亨面前。

    “末将石亨拜见魏总管。”石亨连忙谄媚的笑着向魏士良邀功,“长安门守将王直抗旨不尊已被某将斩杀,魏公公快快请进。”

    “石亨,你做的很好,朕这就下旨晋升你为腾骧左卫指挥使,赏金千两;跟随你诛杀王直的手下也各升三级,赏金士良。”终于进了皇宫,激动不已的李圭此时再也忍不住,立刻从人群中出来颁布封赏。

    “臣叩谢陛下。”石亨忽然之间连升几级,高兴地都快晕掉了,他身后的亲信也个个面露喜色,让方才冷眼旁观的那些守军后悔不已。

    “陛下,现在还不是高兴地时候,咱们须得先找到郕王,然后都奉天殿去。”李悠连忙催促道,现在已经是丑时了,很快就要上早朝的寅时了,必须在众大臣进入奉天殿之前搞定所有的事情才行。

    “李爱卿说得有理,魏士良前面带路。”李圭连忙应道。

    魏士良熟悉宫中路径走在了最前面,李悠回过头来吩咐石亨,“石将军,将长安门再重新锁好,不许放任何人入内。”

    石亨忙不迭的答应,刚刚打开没多久的长安门重新被锁上,李悠从他手中接过了钥匙,远远地扔到了旁边的水池之中,如此以来即使里面还有杨介夫的同党,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打开宫门放援军入宫。

    然后他这才跟着大队人马一起向南宫快步兴趣,根据许光从太平郡主哪里打探到的消息,郕王就被太后养在了南宫之中。(未完待续。)

第200章 早朝(加更求月票)

    郕王是目前必须掌握在手里的人物,若是被他逃脱,即使李圭可以站在奉天殿之中,杨介夫也能指挥群臣前往他处先行拥立郕王,然后调集五城兵马司的人马和太后的旨意来逼迫李圭退位,因此虽然时间紧急,众人还必须先去南宫。

    “陛下,东华门到了。”想到达南宫,东华门是必须通过的一道关卡,此时东华门外依旧有腾骧四卫的兵马在此守候。

    “如今时间紧急来不及攻打,而且此处也没有内应,是该让陛下出面解决了。”姚广孝在李悠耳边小声说道,李悠闻讯立刻赶上李圭对他耳语一番。

    李圭闻言点点头,缓步站了出来,李悠连忙自会士卒用火把照亮了李圭的脸庞和身上的皇袍,同时抽出唐刀拿在手中和许光二人一左一右护在李圭身侧,警惕的目光随时留意着可能出现的暗箭。

    “朕回宫了,尔等快快开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李圭的语气中也带了一丝肃杀,这声音很快传到东华门内外守军的耳朵里。

    “真的是陛下回来了。”众守军之中响起一片骚乱,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李圭能在这时候悄无声息的回到宫中,虽然最近是有些太后和杨相国要拥立郕王的传言,可现在李圭才是毫无争议的天子,他们迟疑片刻,纷纷放下兵器向李圭溃败。

    李悠见状稍微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东华门是拿下了;果然在魏士良的催促下,东华门缓缓打开,他们兵不血刃的度过了第二道关卡,而前面不远处就是郕王所在的南宫了。

    到了南宫,李圭故技重施,可是这次却没起到作用,亮出自己的身份片刻后,里面传来战战兢兢的声音,“启禀陛下,末将奉太后懿旨守护南宫,没有太后的懿旨末将不敢开门。”

    想必这是杨介夫的死党了,此时已精美了其他的办法,李悠左右打量一番,立刻命令手持大斧的士卒砍了南宫之外那参天的大树来撞击宫门;数名身材壮硕的士卒合力砍树,不一会儿的功夫,这颗自从大魏建朝时就已经长在这里的大树哗啦倒地。

    来不及修建树枝,众多士卒纷纷一拥而上将大树当成了攻城锤一齐举木撞门,可惜这当初修建南宫的工匠着实上心,他们撞击了十多下宫门依旧没有被撞开。

    正当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魏士良惊喜的喊道,“宫门右侧的宫墙快要塌了,快用力继续撞啊!”

    这下士卒们纷纷来了精神,再次用力的撞了记下,宫门没有撞开,右边的墙反倒先被震坍了一大洞,李悠立刻用震天弓连续几箭射过去,洞口的守军纷纷中箭倒地;他手下的士卒连忙便从墙的破洞中一拥而入。

    南宫的守卫同样不是这些振威营士卒的对手,一番厮杀之下数十名守卫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纷纷狼狈而逃,这些没经历过战事的大内守军能坚持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抓住一名小官,威逼利诱之下他很快供出了郕王的所在,李悠带着士卒跟在他身后闯入宫中,很快将刚刚从睡梦中惊醒的郕王掌握到了自己手中。

    事情成了一半,李悠顾不上高兴连忙走到李圭身边说道,“陛下,郕王夜宿宫中不合祖制,臣明日一早就将他送回王府中去。”见李圭看向自己亲弟弟的眼神此时十分凶狠,李悠连忙小声劝道,“陛下,如今正是紧要关头,理当对郕王不加追究以宽众臣之心。”

    朝廷中也不都是杨介夫的死忠,颇有许多左右摇摆之人,李圭现在若是严惩郕王,他们知道之后肯定会以为自己也不会幸免,狗急跳墙之下难免会有人想要殊死一搏;而如果连罪责最为严重的郕王都不会被惩罚的话,他们搏命的心思肯定会淡上许多,明日的早朝上也会少一些对手。

    这些李圭稍一思索就会明白,可是他一想到眼前这个吓得哆哆嗦嗦的小家伙差点就夺走了自己的皇位,一时间又那有这么容易原谅他。

    许久之后他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道,“郕王至孝,能在朕出京之时帮着朕侍奉太后,朕心甚慰,之时如今朕已经回来了,郕王也该回府去了;如今天色尚黑,魏士良你还是先护着郕王,等天亮了,朕和郕王一起用膳后在送他回去。”

    “奴婢遵旨。”魏士良明白了李圭的意思,这是要自己先看好郕王。

    “嗯,朕离京日久,这宫中也不太平起来,钱爱卿,你带着人去长乐宫保护好太后,万万不可让贼人惊扰了太后。”李圭说罢刷刷的写下一道圣旨,用玺之后递给钱骅。

    怎么讨上了这样一份差事,钱骅暗暗叫苦,但此时已经不允许他有过多想法,连忙领旨从魏士良手下要过一名熟悉宫中路径的太监,带着百余名亲卫往长乐宫而去,他必须在今天将太后堵在长乐宫之中,不让她进入奉天殿,以保李圭顺利拿回自己的权位。

    “李爱卿,朕如今只能依靠你了。”魏士良要看管郕王不能进入奉天殿,钱骅又被派去堵住太后,李圭将自己现在最信任的李悠留在了身边,陪着他迎接即将到来的早朝。

    “早朝第一件事就是颁布旨意召集城外的士卒入京,帮陛下控制京城。”李悠小声说道,光凭借他们这三百人还远远不够。

    李圭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立刻带着剩下的两百名士卒向奉天殿快步行去,马上就是寅时了,早朝的时候就要到了,能不能暂时压倒杨介夫等人就看这次早朝了。

    而与此同时,京中突然骚乱,有人斩杀了长安门外守军的事情也传到了宰相府之中,杨介夫父子连忙慌乱的起来,四处打问消息;他们致敬还猜不透那些胆大妄为的士兵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爹,马上就是早朝了,我们到底该怎么办?”这样的意外让杨德明慌乱起来,他只好向自己的父亲求助。(未完待续。)

第201章 隐忍

    “相国,打探清楚了,那些人是从水门进京,潜伏在存放漕粮的仓库旁边,子时方从那里杀向长安门;彼时京城之中四处火起,城中巡街的士卒害怕是有人作乱,立刻赶往火起处救火,中了他们的调虎离山之计,故而无人发现他们。”杨介夫的幕僚眉头紧锁的向他们父子汇报着最新收集来的信息,“还有人看见宫中有三支火箭飞上夜空,城北同样飞起三支火箭响应,从位置来看这些应该是他们的援军。”

    “钱飒这个老狐狸把我们都骗过去了啊,真是好算计,恰恰卡在咱们试图拥立郕王之前攻入皇宫。”杨介夫连连摇头,“如今看来咱们要功亏一篑了。”

    “爹!”见杨介夫的神情依旧平淡,杨德明不仅着急起来,他们这可以是谋逆的大罪啊,如今想必李圭已经回到宫中,再不想好对策他们杨家恐怕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慌什么!”杨介夫忽然睁开眼睛,眼中不见一丝老人的浑浊,厉声喝道,“如今朝臣们你都站在我们这边,京营剩下的兵马还有勤王军都是我们的人手,他最多不过是有两三万残兵,怎么敢大肆对付我们?”

    “相国,为今之计那位重回宝座已经不可阻拦,咱们须得赶紧严守城门,将他们的援军堵在京城之外方可保住平安。”又一名幕僚急切的发话道。

    “想必现在要求开门的圣旨已经在路上了吧?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既然要放军队进京的话不如多放一些,你立刻带人去调集京营的人马入京。另外五城兵马司须得掌握好了,绝不能在这个时候被他们拉过去。”杨介夫飞快的发布命令,“他若是不想京城变成废墟的话,最好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宫中也要做好准备,万万不能让他们隔绝了我们和太后的联系。”太后才是在明面上制约李圭的大杀器,只要他们和太后之间的联系畅通,就不用担心被事后清算。

    “御马监的掌印太监看来是保不住了,不过咱们这段时间也清理了不少李圭在宫中的亲信,只要魏士良也死了,宫中的事情就不用太过担心。”杨介夫手下的幕僚都是官场老狐狸,很快就将目前局势的关键理清楚。

    “今日我们先暂避一时,反正如今勋贵一系已经几乎全军覆没,只要我们将太尉府正握在手中,政权、财权、军权就全都为我们所掌握,那位即使想对我们下手也无人可用。何况那位贸然亲征、丧师三十万,不说民心尽失,恐怕就连那些勋贵的家人都对他满腹怨气。”这样的情况下,李圭还拿什么和群臣斗?只需要将今日先行敷衍下去,日后有的是办法,若是他愿意在宝座上当个傀儡便罢,若不甘心。。。。。。宗室中有的是想当傀儡的人。

    “不知今日领军入宫的是谁,现在只怕他们在朝堂上大开杀戒啊。”有人说出了自己最后的担忧,要是李圭发起狠来直接在朝堂上将他们屠戮一空,那什么都完了。

    “老夫领人入宫,袁汝夔今日暂且告病在家以防万一,若是宫中但有异变,立刻指挥大军杀入宫中,为我等报仇;明儿你今日也不用上朝了,老夫倒要看看他有没有玉石俱焚的胆子。”杨介夫的应对也是极其狠辣,当然袁汝夔身边也有他的亲信,要是这位兵部尚书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立刻就会有人出来送他归西。

    “好了,时辰不早了,咱们也该入宫了。”说罢杨介夫径直起身精神抖擞的向门外行去,门外车夫早已备好了马车。

    而在奉天殿内,守卫大殿的金瓜武士陡然看到人闯入,立刻挥舞金瓜就要来打,却见李圭从人群中出来大声喝道,“尔等住手,是朕回来了。”

    众金瓜武士连忙放下手中的兵器,慌忙叩拜山呼万岁,李悠赶紧趁着还有时间让他们脱下袍服,叫自己的人手换上,将他们驱逐出去暂时接管了奉天殿的防务。

    “敲响钟鼓,召唤群臣上朝。”李圭重新坐回到宝座上,悬起的心才算是稍微落地,他将目光转向李悠,眼下似乎也只有他可以信任了,于是温言道,“李爱卿,这次你为朝廷立下大功,今日之后想要任何封赏朕都不会阻拦。”

    “谢陛下。”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李悠立刻大声回道,在众人面前将李圭的话钉死,还未自己日后返回嘉州满下伏笔。

    这时天色已经微亮,早已在午门外等候上朝的群臣听到钟鼓之声不仅有些诧异,现在似乎还没到上朝的时间啊,而且兵部尚书袁汝夔、工部侍郎杨德明等重臣似乎都没有到场,再联想到方才夜间京中的异变,许多不明真相的臣子纷纷悬起心来,不知道今日朝堂之上会是如何一番惊心动魄的景象啊。

    群臣按顺序进入午门、穿过奉天门进入奉天殿,眼前的一幕让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高坐的怎么是远征在外的李圭?而宝座旁边不见了太后的身影。

    “臣等恭迎陛下还朝。”昌华伯钱飒、翰林学士王摩诘等臣子立刻拜倒高呼,连带着勋贵一系以及依附于太平郡主的小官也纷纷拜倒,其他不明真相的中立臣子下意识的跟着他们山呼万岁,杨介夫等人迟疑片刻,也只能和他们一起向李圭行礼。

    呼,今天算是暂时稳住了,李悠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只要杨介夫不当场发作,那自己就还有机会回到嘉州;可是既然掌握军权的袁汝夔和他的儿子杨德明都没有上朝的话,那就说明他已经提前有了防备,今日这一局双方都不算赢家。

    “尔等这些日子在京城辛苦了。”李圭忍着怒气,温言安抚道,“先各赏三个月的俸禄,待查明功绩后另有封赏。”

    现在时机尚不成熟,李圭只能暂时隐忍,他已经打定主意日后等将五城兵马司、御马监等要害部门都换上自己的亲信之后再和杨介夫等人算总账。(未完待续。)

第202章 脆弱的平衡

    相对于昨夜的血战,今日的早朝到显得波澜不惊,袁汝夔和杨德明等人的缺席让李圭知道自己是没办法把杨介夫一党一网打尽了,明白京中局势的他也害怕这些人穷鼠噬猫发动兵变,因此并未立即发动报复。

    而杨介夫等人也知道现在奉天殿上都是李圭的兵马,因此也不敢对他威逼过甚,大家不咸不淡的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早朝就这么结束了;散朝时李圭召集李悠、钱飒等支持他的群臣入内叙话,而杨介夫一党出宫之后也找了安静的地方商量对策。

    “此次朕能够平安回京,昌华伯居功至伟。”进到内殿,分令振威营的士兵看护左右,李圭首先嘉奖钱飒。

    “这都是有嘉州伯命人传讯给吾等,不然老臣还不知道那些文官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若非不得已老狐狸钱飒也不愿意和杨介夫他们作对,只是这一次杨介夫明显将矛头对向了所有勋贵,英国公丘元德、顺昌伯陈玉、江夏侯郭永忠等数十名勋贵殒命于唐括部之手,鲁国公曹雨田被人暗害,若是他再不反击,等杨介夫一统朝堂时就是自己的末日了。

    同时他还有些庆幸,若不是许光前些日子引荐的那位僧人,以他对京中勋贵家实力的了解,没有人能制定出如此周密、犀利的计划,这样的人能为李悠所用,看来他其志不小啊,不知道他会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势呢?

    杨介夫执掌朝堂多年,李悠方才不到二十岁,想要和这样的老狐狸在京城斗法,即使有道衍大师这样的谋士相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陛下,丘指挥使已经率领后军入京了,姚指挥使他们最多后日就能到达京城。”正说话间魏士良面带喜色进来汇报道,如今城中只有三百可信的兵马,远远不足保护他们的安全,有了丘尚俭率领的五千援兵足以让他们稍微轻松些。

    “快宣丘尚俭入内。”重新夺回宝座的李圭开始琢磨起自己一方的势力分布来,这五千人里以李悠的兵力居多,钱骅次之、丘尚俭再次;而李家和钱家又是多年的世交,将自己的安全全都寄托在李悠的忠诚上殊为不智,或许自己今后要重用丘尚俭了。

    再加上他身为英国公之子,在勋贵一系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若是由他来收拢京中勋贵,或许可以和那些不听话的文官稍加抗衡吧?连续吃了几次大亏的李圭终于成熟了点。

    后日,姚平仲和秦谭胜率领着从尉州城突围的两万大军回到了京城之中,这些人和听从文官命令的五城兵马司及京营禁军形成了脆弱的平衡,京中的局势暂时安稳下来。

    李圭也将郕王重新送回到郕王府之中,命人严加看管起来,他府中的太监奴婢也都齐刷刷的换了一茬啊,换成了魏士良精心挑选的亲信,但凡郕王稍有异动,各种消息都会在最短时间内传到宫中。

    同时他还借着这两万禁军的支持,将御马监掌印太监换成了自己的人手,和魏士良分庭抗礼,以免宫中大权都落到他的手里。

    到了这个时候李悠才有时间从宫中出来,回到自己的府上,离京多日,嘉州伯府中也有些人心惶惶,见到他回来众人方才露出喜色;在那些仆役们看来李悠这次立下了大功劳,或许陛下马上就要为他升职封赏吧?

    只是李悠知道,现在还远远不是可以安心的时候,他一会到府上,顾不得打问其他人的消息,就立刻找到了呆在后院的姚广孝,准备和他商议接下来的打算。

    姚广孝在夺门之后就悄然返回了嘉州伯府,每日读书诵经,府上的仆役们都以为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僧人,完全没有人想到这些天京中的剧变都是由他一手策划而成。

    “多谢道衍大师,若不是大师,李某恐怕只有领兵遁逃了。”进到姚广孝的住处,李悠挥退众人,恭恭敬敬的谢道。

    “既然是为主公效力,那么这些小事也是贫僧该做的。”姚广孝淡淡的说道,不等李悠继续恭维他就反问道,“主公接下来有何打算?”

    “额。”李悠稍微愣了下,他的确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只是这次来是想听听姚广孝有没有其他见解,现在却被他先问出来了,于是只好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如今京中局势错综复杂,将精力耗费在这上面得不偿失,因此我打算回嘉州去。”

    “嗯,京中的确不适合继续待下去。”姚广孝点头表示赞同,“如今宝座上的那位并非明主,和杨介夫的争斗无论是胜是败对咱们都不会有太多的好处。”

    若是杨介夫赢了他们这些李圭的死党肯定落不了好,而若是万一李圭侥幸赢了,以他那般寡恩的性子,恐怕就要考虑鸟尽弓藏了。

    “更何况唐括部尚且在外虎视眈眈,今年和去年大魏接连丧失四十万精锐大军,军中宿将十不存一,若是明年他们再来,京城都有危险。”李悠知道在姚广孝面前没有必要隐瞒这些,因此他毫不顾忌的表达了自己对大魏的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