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当然没见过啊,历史上第一座地球仪虽然早在1492年就已经被德国航海家、地理学家贝海姆制作完成了,哦,那时候大概是大明弘治五年吧?在中国,虽然早在元代就有西域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朝廷督造了类似的东西,球面上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但制造过于粗糙,并不能反映现实。

    日后一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万历年间,戚继光早已去世多年的时候,才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地球仪带到了中国。

    “此乃地球仪,汉时张平子(张衡)曾曰:天地如鸡子,地如蛋中黄;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形,这座地球仪上绘制了天下各国及海洋的分布,我大明在这里,倭国在这里,而安南又在这里。。。。。。”李悠一一指出了大明及周边几个国家的位置。

    “我大明竟然这么小?”向来以中央帝国自居的中原人士,见到地球仪上大明竟然只占了这么小一块地方自然心里觉得有些别扭,于是在李悠用船只从海平面上渐渐升起等事例解释了几个专业性的问题后,戚继光问道。

    “我大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过数千里最多近万里地,而整个地球周长八万里,相较整个地球,我大明的确小了些,不过在地球上这些国家之中我大明却算是比较大的了。”李悠耐心的解释道。

    有回答了几个问题满足了戚继光的好奇心,李悠方才叹道,“自唐时开始,倭国就一直窥视我中原,这次戚将军将他们赶走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啊。”

    “文阳可有何良策?”戚继光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大明海域辽阔,海安县绵长万里,倭寇随处可以上岸,但他们只能在陆地上防御,战略形势极其不利。

    “当然是攻上倭国本土了。”眼下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而自从刘大夏焚毁了郑和的宝船图纸后,中国的航汉技术就渐渐落后于西方了,李悠希望能借着这个机会让大明也参与到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来。

    于是乎他给戚继光讲述了东南亚那丰富的物产、一年三熟的土地,倭国石见银山的惊人产量,美洲辽阔的土地,海洋贸易高昂的利润等等。

    他知道以大明的体制,戚继光即使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也是有心无力,所以李悠最后说道,“文阳略懂命理之学,看出戚将军将来将遇到一位权倾朝野的贵人,将来若是有机会不妨把此物和我方才说过的话转述与他,或许能对大明有所帮助。”

    李悠说得是日后的大明首辅、坚定的推行了自己的改革而让大明得以续命的张居正,戚继光日后深得张居正信任,并在他的手下屡立功绩。

    被誉为有明一代最出色政治家的张居正若是能开眼看世界,这大明的将来又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下去,李悠颇为好奇。想必以张居正的政治眼光,看到海洋所能带来的利益之后一定会为之动心吧?只是不知道将来大明的船队之中会不会出现一位名叫李华梅的女船长呢?

    李悠和戚继光整整聊了三天,他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大航海时代的知识全数说给了戚继光,然后告辞离开大明回到了大魏。(未完待续。)

第222章 杀神白起(4万推加更)

    这次的任务还真是轻松啊,如果以后都像这么容易就好了,嘉州伯府的卧室里,李悠缓缓睁开了眼睛,这次的大明之行极为顺利,他几乎是跟在戚继光后面打酱油就完成了这一次的任务,而且收获颇丰。

    还没开始抽奖领取这次任务的收获,李悠就从戚继光那里获得了两点武力值、五点统率值,“射虎”也升到了第二级,更被说还有无比逆天的练兵技能了。

    任务全程几乎没有一丝危险,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收获,难怪李悠现在高兴地全无睡意;五点统率值让自己拥有了可以召唤玄甲骑兵的资格,“射虎”的升级和武力值的增加让他个人战力大大增强,但这些和从戚继光那里学到的练兵技能比起来又不算什么了。

    这次前往大明,最让李悠满意的就是“六如”技能了,如今大魏已经开始呈现乱相,而在乱世之中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几位关键;在此之前李悠虽然从陈庆之、李广以及杨翼哪里学到了一些兵法,但练兵一事实非他的所长。

    本来他打算将这件事交给许光去做,毕竟许光曾经在军中多年,有一些练兵的经验,只是由许光来练兵,肯定练不出背嵬军、玄甲骑兵这样的强军来;而现在有了“六如”技能和跟随戚继光学习的成果,李悠已经决定日后回到嘉州,由自己亲自担任这一重任,从选兵到练兵全都由他一手包办。

    希望不久的将来,也能从自己手上诞生出一支“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的强大军队,以他对大魏禁军和唐括部骑兵的判断,他们绝不是这样一支军队的对手。

    等回了嘉州就开始招兵,嘉州靠江,地形和台州一带颇有相似之处,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戚家军的鸳鸯阵,幸好自己在戚家军军营多日,多狼筅、长牌这些器械的规格早已烂熟于心,想必以顾将子的能力完全做得出来。

    嗯,等离开京城的时候要把他也带上,只是不知道好不好说服他从京城繁华之地搬到嘉州这样的小城市啊;还有,为了避免杨介夫等人非议,这练兵一事还需要得到李圭的许可才行,李悠兴奋地规划起自己回到嘉州之后的将来来。

    光顾着高兴去了,都忘了还有三次抽奖机会呢,上次抽到了玄甲骑兵这样的精锐、震天弓这样的神兵利器,以及帮助他扭转了京城局势的姚广孝,不知道这次又能抽到什么呢?既然这次运气这么好,想必抽奖的结果也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李悠兴奋地点开了虎符面板,开始了又一次的抽奖,老虎机开始飞快的转动,一项项令人馋涎欲滴的奖励飞速闪过。

    “停!”李悠抽取了第一次奖励,一名相貌俊美、衣着古朴的男子被抽了出来,虎符随即开始了介绍,“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楚国人,曾帮助勾践卧薪尝胆打败了吴国;著有《计然》、等书,在兵法、经济、政事上有颇深造诣,尤以经济之道见长,被后人称之为商圣,和谋圣姜子牙、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并列为南阳五圣。”

    陶朱公啊,这不就是带着西施私奔还赚下了富可敌国财富的人生赢家么?李悠大为欣喜,姚广孝擅长阴谋诡计,范蠡擅长经营建设,还能赚钱;有这俩人在自己的文官班子暂时就算搭起来了;李悠已经打定主意,明日就将范蠡召唤出来,让他先熟悉熟悉大魏的情况,好为日后负责管理嘉州的经济事宜做准备。

    果然延续了之前的运气,再看看第二次抽奖能抽到什么吧?李悠搓搓手再次点击了抽奖开始的选项,老虎机又一次转动起来。

    “停!”刚转没多久,李悠就迫不及待的选择了停止;这次虎符给我的奖励依旧是人物,一名目光如电、杀气四溢的武将出现在了虎符之中;当看到这人的名字,李悠直接屏住了呼吸,激动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宿主抽取了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武安君白起,白起为秦昭王时的名将,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为日后大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用说我也知道这些啊,之前在大明时就曾经和戚继光讨论过赵括,没想到回到大魏就抽取了击败赵括的武安君白起。

    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

    秦昭襄王十四年,伊阙之战,白起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

    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国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汉北上庸之军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秦军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军溃不成军,退却到陈,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国巫、黔中郡。自此楚国一蹶不振,白起受封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名震天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长平之战,白起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一蹶不振。

    白起率领秦军直接将楚国和赵国两大强国达成了残废,才有了日后秦始皇如此轻易就能统一六国,被誉为战国第一名将实至名归,而如今他成了李悠可以召唤的武将。(未完待续。)

第223章 召唤陶朱公

    就军事才华来说,这可是比陈庆之更加强大的存在啊,只是不知道那个倒霉的对手会遇到这位杀神呢?李悠开始为这个尚未出现的对手默哀起来。

    再来看看最后一项抽奖能抽到什么吧?李悠暂且将白起和陶朱公放到一边,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抽奖,然而这次的结果让他有些发呆。

    “十二道金牌,金牌,又称金字牌,全称金字牌急脚递,宋代驿传中以最快的速度发送文件的‘急脚递’所悬的木牌。因其为朱漆黄金字﹐故名。《宋史·岳飞传》记载,(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虎符开始为李悠解释这套道具的功效,“金字牌一套十二枚,每枚可迟滞敌军行动十日,可单独使用。”

    一枚金牌可以让敌人的军队延迟行动十天,十二枚就是一百二十天,在战场瞬息万变,一个时辰就可以决定生死的时候抛出这枚大杀器那还得了?这正是以弱胜强的核武器啊,李悠目瞪口呆的看了半天才缓过神来,很快琢磨出许多关于这套金牌的用法来。这套道具的功能堪称逆天,即使局势再险恶,只要用上了这玩意儿就有翻盘的希望。

    前次抽到了背嵬军,这次抽到了十二道金牌,自己和岳家军还真是有缘啊,但愿日后能进入岳家军的时代,挽回这十二道金牌和莫须有的遗憾,让岳飞和他的岳家军能有一个好下场,李悠叹了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

    陶朱公明天一早先召唤出来,白起和金牌就暂时放着吧,以大魏目前的局势还用不到这样的大杀器,想好这几件奖品的安排,李悠缓缓进入梦乡。

    第二日一早醒来,先去宫中和李圭商议了一番眼下急需处理的事情,比如肃清杨介夫等人埋在宫中的钉子、争夺五城兵马司和京营禁军的掌控人选、以及对死难勋贵将士的抚恤等等。。。。。。诚然现在李圭手上并没有多少可靠地人手,户部大抵也不会按照他的命令拨付钱粮,可是这些事情依旧是要做的,一直忙到午后李悠才告辞离去。

    看着李悠远去的身影,李圭久久没有说话,如今他手上能用的人手实在是太少,而李悠毫无疑问是这些人里最得力的一位,只是若是任由事情这么发展下去,他会不会成为又一个杨介夫一般的权臣?和杨介夫不同的是,他还精通兵法、手上握着大魏如今剩余不多的精锐,深究起来比杨介夫的威胁可是大多了啊?起码杨介夫这些年一直没有直接掌握兵权。

    “魏士良。”大魏历代皇帝掌控朝臣的本事没学到多少,可这猜忌的心思却是无师自通,李圭终究对这名年轻的伯爵放不下心来。

    “奴婢在。”魏士良小心翼翼的走到李圭身边,御驾亲征之事是从他口中提起,大败之后他生怕李圭借他的脑袋去堵众人之口,因此这段时间极为谨慎,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听到李圭召唤,他连忙竖起耳朵准备倾听。

    “你如今在皇城司还有多少绝对可靠的人手?”手指敲着桌子斟酌半天,李圭缓缓问道。

    “那些不知廉耻的贱人大多投靠了杨介夫一党,奴婢还能掌控的人手不到三成,至于绝对可靠的就更少了。”魏士良趴在地上,战战兢兢的答道,生怕惹怒了李圭。

    “杨介夫。”李圭咬牙切齿的喊出了这个名字,若是可能他早就想将杨介夫满门抄斩,不,朕要将弘农杨氏连根拔起。。。。。。可这也仅仅是想想罢了,如今他方才返回京城,五城兵马司、大部分京营禁军以及各地赶来的勤王军都在杨介夫的掌控之下,若是他敢颁布斩杀杨介夫的旨意,说不定他还会死在杨介夫前面。

    因此他只能暂时咽下这口恶气,安慰自己道,朕比杨介夫年轻数十岁,就算是耗也能将他耗死,等到他精力不济、告老还乡的时候,就是朕重整旗鼓将他满门抄斩的日子。

    “选出你手上最可靠的人手,去给朕办一件事。”暂时将杨介夫放到一边,李圭缓缓吩咐道,“去给朕盯住嘉州伯,看他这些日子有无异动。”

    “这。。。。奴婢遵旨。”魏士良闻言稍愣了下,赶紧回应,心中不停地犯嘀咕,如今正是和杨介夫斗争的关键时候,陛下却猜忌起己方最有实力的嘉州伯来,这可不是好兆头啊,若是让外人知道,岂不是寒了嘉州伯的心。

    当然这些话他如今是不敢说出来的,只能按照李圭的吩咐悄然退下,安排自己手下最得力、最忠心的人手去操办此事。

    李悠对李圭的这点小心思一无所知,他此时正沉浸在继姚广孝之后又得到一名强援的喜悦之中,陶朱公范蠡已经被他召唤出来,如今正和他一起在京城最繁华的酒楼之上看着楼下摩肩接踵、挥汗如雨的人群。

    “大魏物产之丰远超越国,实在是令吾大开眼界啊。”衣着古朴的范蠡看着楼下那源源不断的商旅、货物堆积如山的店铺说道;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讶色,转瞬就变味兴奋,想必是看到这样繁华的景象激发起了他的斗志吧?

    “范大夫勿用着急,待用过饭后吾就和范大夫一道领略京城的繁华。”见范蠡对京城的商业产生了兴趣,李悠顿时放下心来,以他对范蠡的了解,只要他摸清楚了其中的门道,成为天下首富毫无悬念;若是由他为自己掌控商业一事,嘉州征兵、养兵、练兵的钱就完全不用操心。

    “如此多谢君上。”范蠡行礼谢过,曾经三次成为天下首富又三次散尽家财的他对财富并没有多少执着,他所享受的只是其中的过程罢了,自从离开越国带着西施在定陶定居多年,他对春秋的商事已经有些厌倦了,而如今忽然来到一座全新的舞台让他重新焕发了斗志。(未完待续。)

第224章 布局

    范蠡对如今大魏的商业发展很是有兴趣,刚吃完饭就迫不及待的要去四处参观,理由本想陪他一起去,然而却被他拒绝了,“君上如今身居高位,一举一动难免引人注目。”在刚才的交谈中他对大魏的形势和李悠想要回到嘉州的打算已经有了粗略的认识,“而大魏商业精华尽在京城,今后吾或许在京城对君上更加有利,故而现在最好不要让其他人知道我们的关系,这样对君上、对吾都有好处。”

    稍一思索李悠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或许用不了多久自己和朝廷的关系就会破裂,若果现在自己就体现出和范蠡十分亲密的关系,对他将来在京城的商业发展大为不利;还不如暂时将这些隐瞒下来,范蠡在暗处构建他的商业帝国对李悠更为有利。

    至于没了自己的背景支持,范蠡在商业上会不会受到京城高官们的骚扰李悠毫不担心;既然范蠡在战乱四起的春秋时期都能纵横天下,连续三次成为天下首富,自己还曾经当过越国的高官,些许豪门的骚扰他完全可以应对自如。

    “既然如此,我就不和范大夫一起出去了。”说罢李悠让许光取出随身携带的金银递了过去,“这些范大夫先拿去用,稍后我让许先生为范大夫准备好身份文书、住处,再为范大夫准备好一笔钱财,今后这商业上的事情就托付给范大夫了。”

    从贺兰进明那里弄到的财宝如今正好有了用武之地,若是从伯爵府给范蠡调拨自己,难免引起别人的关注,而贺兰进明那些财宝根本不会有人知道,放在虎符之中不过是些死物,而给了范蠡就会有十倍百倍的回报,这笔生意简直是太划算了。

    “既如此,吾就先行告退了。”范蠡脸上不见丝毫惊讶,可是生长于春秋这个讲究“士为知己者死”、“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的时代,李悠如今表达出来的信任已经足以让范蠡下定为他竭尽全力的决心。

    接过许光递过来的钱财,范蠡深深一礼飘然而去,将李悠和许光留在了酒楼之上;许光看着范蠡消逝的背影,感慨道,“这位范先生有古名士之风,不知道小爵爷从何处觅来如此多的人才,先有道衍大师,如今又有范大夫这样精通货殖之道的大才。”

    这都是从虎符里来的啊,范蠡生活在春秋时期,和大魏如今的人士比起来可不就是显得古朴么?当然这些是不适合说给许光听得,他只是含糊道,“也是机缘巧合,一会儿住处的事情就拜托给许先生了,要选个靠近西市的地方,清净雅致一些,尽量不要让咱们府上的熟面孔出现,顺便帮范大夫找些可靠地护卫。”

    “许某明白。”李悠和姚广孝商量将来的计划也并没有全部瞒着许光,他也清楚自己的小主人在琢磨着返回嘉州的事情,当然明白在这个时候并不适合暴漏伯爵府和范蠡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小事,不过范先生若是要从商,这本钱的事情或许不太好办,这些日子杨介夫的人手一直盯着咱们府上,大批金银出入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方才从宫中出来就有人盯着李悠一行人,还是在许光的引导下才将他们甩开,来到这座酒楼和范蠡会面,因此许光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此事我早有安排,许先生勿用担心,不会用府里的钱财。”这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