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道至圣-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运一边摇头一边看,废话一堆。最后却表露了方礼真实的用意。

    方礼希望与方运“并族”,他想成为方运叔叔的义子,那样两人就成了一族内的亲戚。关系远比之前近的多。实在不行,把方仲永过继给方运的堂兄,这样方仲永就会成为方运的侄子。

    方运看完这封传书,心中一阵恶心,追求名利乃是人之常情,自己也需要名利,但像方礼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思索片刻,方运给方礼回了一封传书。希望他认真考虑。

    方运给方礼传书后,坐在桌前思考许久。又在奇书天地里翻了翻,把一本大名鼎鼎的书籍反复看了三遍。才拿出一张纸,提笔给方家的族长写书信。

    “族长大人垂鉴,孙儿方运敬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济县一别……”

    方运开头用正常的书信开头,先是感慨,后又怀念,都是普普通通的儿孙对祖父辈的问候,用词浅显,通俗易懂。

    之后,方运便道明来意,说听说有人打着他的幌子做无礼之事,希望老族长不要让方家英明毁于一旦,应该严加管教云云。

    随后,方运又给方大牛的父亲写信,再给自己读书的堂弟写信,一共写了三篇。

    三篇的各不同,一封是让族长约束族中子弟,一封是与叔叔说一些家事,而给堂弟写信就用了接近长辈的训诫语气,告诫堂弟好好读书,莫要荒废了光阴等等。

    写完三封家书,方运又看了看,才点点头。

    方运自知年轻,而且从来没写过家书,所以反复看完学习这位名家之后,才开始动笔。

    乃是华夏最出名的家书,风靡百年而久盛不衰,要说曾国藩是近代第一名臣可能有争议,但若列举清朝近代名臣前五,他必居其中。若是论军略、文学、理学和为官等综合素养,满清近代无一人在他之上。

    方运又把三封信分别装入信封,唤来方大牛,道:“把这三封信送到驿站。多买一些书信纸和信封,我以后要常用。”

    “是,侯爷!”方大牛弯下腰,双手恭恭敬敬接过三封书信。

    方运笑道:“大牛哥,家里就不用客气了。”

    方大牛却一脸认真道:“侯爷身份已经今非昔比,您看重儿时的交情,但我不能不守规矩。我若仗着是您亲戚不守规矩,以后方家人多了,我怎么管教其他下人?我可以不守规矩,但要是因此丢了您的脸面,那就是大罪。以前我不懂事,还望侯爷海涵。”

    方运还想说什么,但最后只是微微一笑,道:“你以身作则,值得称赞,不过只有你我两人的时候就不要这么拘谨。你既然有心,那就学学如何当管事。”

    方大牛露出激动之色,道:“谢谢侯爷!”

    “去吧,家里人还是最信得过你。”

    方大牛更是激动,晕晕乎乎走出书房,看到其他下人不由自主挺直脊梁,从容离开。

第349章 免征令()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是讀书的好天气。

    方运以文胆之力遮蔽门外的喧哗,一个人安心地在书房中作策论,运笔如飞。

    院子里,奴奴收敛笑意,慢慢巡逻,一旦有人脚步声音稍微大一点,它就会马上窜到那人前,那人的鞋,然后指向方运的书房。家里的仆人要是发出什么声响,奴奴会第一时间出现警告。

    小流星像个跟屁虫似的一直跟在奴奴后面。

    写完一篇策论,方运翻看没看完的鸿雁传书,回复了众人后,开始做在圣墟中也没停的事,从十三经中选了一部众圣经典背诵一遍。

    之后,在奇书天地中选了的五金卷,开始速讀,讀完又从的开头开始讀,讀完一卷后便休息片刻,写策论。

    普通人若是这么讀书作策论不出三日就会疯掉,但方运有文胆二境和才气的支撑,毫不费力,学习效率高得可怕。有上品文心奋笔疾书在,他写策论的速度也远超他人。

    等到傍晚,董知府如约而来,然后拿出方运昨日写的那篇,在方运面前进行点评,用了不少李文鹰的评语和意见。

    方运听后更加虚心,没想到董知府对农事和军略都如此有见地,怪不得能成为景国第二大府的知府。

    董知府很满意,然后又通讀了一遍方运今日所作的九篇策论,先是加大褒奖了其中的一些优点,又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后说更好地帮助方运,他今日回去认真修改,明日再拿出完备的指导。

    临走前,董知府又留了十道策论题目,方运无奈。只好题海战术。

    有关两界山的消息不断从曾原那里传来。

    今日上午,两界山的人族派出百名进士站在城墙上以舌绽春雷叫阵激将,说出方运的赌局,并嘲笑妖蛮胆小。

    到了午后,妖蛮终于忍不住了,开始对骂,一直骂到晚上,指挥妖蛮大军的妖皇也没出现。

    妖蛮的士气跌落,而人族士气大涨。

    曾原在书信中说李文鹰想得周到,现在两界山人族都在称赞方运。不仅能文压一州,还把亿万妖蛮压了一天。

    不过,最后曾原还说,很多人想向方运转达担忧之情,三年写十六首战诗词都不容易,写十六首传世战诗词更是前所未有,希望方运退出这个赌局。

    方运看完曾原的传书后表示感谢,然后学习。

    又过了一日,一大早。府衙派了一个老吏和一个老妇以及一队衙役前来,还带着十几件礼服,因为礼部的右侍郎率领的车队马上就要到达玉海城,方运和杨玉环要一起去迎接。

    吏部的左侍郎和右侍郎都是正三品的官员。地位仅在礼部尚书之下,但是奉旨出京,见官高半级,而这次赏赐又是玉海城近年最大的事情。玉海城的大部分官员都要出去迎接。

    方运是讀书人,直接穿一身秀才袍就可以迎接,但杨玉环选衣服就麻烦了许多。从选衣服到最后出门,足足花了一个时辰。

    杨玉环身穿一身喜气的大红袍走了出来,淡妆轻抹,和平日里比多了几分艳丽,多了几分贵气,已经颇有方家大少奶奶的气质。

    奴奴瞪大了眼睛,然后欢快地在杨玉环面前跳来跳去,嘤嘤叫个不停。

    方运仔细打量了杨玉环两眼,道:“看看,连奴奴都被你迷住了。”

    方运说着伸出手去拉杨玉环的手。

    杨玉环终究是在封建礼教下长大的人,哪怕方运经常拉着她的手,她还是会脸红。

    府衙派来的老吏脸一黑,轻咳一声,道:“请侯爷和夫人注意仪态。”

    方运却笑道:“这是夫唱妇随,太后都赐给我们文宝琴瑟,我们若是不亲密一些,怎么能让太后高兴?你放心,接旨的时候我绝不会失礼。”

    “但愿如此。”老吏不再说什么。

    方运和杨玉环牵着手走上马车,奴奴和小流星也跟着上去,一起前往东副城。

    若是他人得朝廷封赏,至少要出城迎接三十里,但方运身份独特,避免意外,太后特许方运和玉海城百官在东副城中迎接。

    不多时,马车停在东副城门口,方运走下车,就见一大批玉海城的官员就在前方。

    “祝贺方侯爷!”

    “见过方侯爷!”

    除了州军的统领芦都督和州院君李文鹰,的官员都弯腰行礼。

    文侯和内阁行走的加衔已经让方运跻身景国高官的行列,江州官员数千,见到他能平等相对的只有三人而已。

    方运挺直身体,轻轻一拱手,算是见礼。

    杨玉环欠身屈膝,行了一个万福礼。

    小狐狸学方运一本正经直立起来,两条前爪做出拱手的姿势,动作无比标准。

    随后众官员迎上来,纷纷贺喜,没等说几句,就有人通报:“赛侍郎来了。”

    方运一听是赛侍郎,便知事情会很顺利,因为赛侍郎不仅是江州人,当年不仅是寒门学子,而且是州文院励山社的领袖,方运就是励山社的一员。太后特意派赛侍郎来,可以说考虑得面面俱到。

    不多时,三十多辆披着红绸带的蛟马车缓缓从城门口进来,其中六辆蛟马车是货车,其余蛟马车上载着士兵。

    最前面的一辆蛟马车停下,一位身穿三品官服的中年人走下马车。

    方运仔细一看,此人保养的极好,看面相不过三十岁出头,实则是一位成名已久的翰林,与李文鹰是同辈,据说再过几年就可成大学士,前途不可限量。

    “见过赛大人。”玉海城官员一起行礼。

    赛侍郎向众人拱手,笑呵呵道:“诸位,久违了。文鹰,你还欠我一顿酒!”

    这里许多人都与赛侍郎相熟,甚至是赛侍郎提拔起来的。一见赛侍郎丝毫没有三品大员的架子,气氛活跃起来。

    赛侍郎问候了几句老友,看向方运,微笑道:“你就是咱们励山社的方镇国?”

    方运见赛侍郎这么说,立刻道:“末学见过励山社老社首。”

    “哈哈哈……好,还有人记得我这个社首。寒暄到此为止,先说正事。”

    赛侍郎迅速收敛笑容,在场官员也同时肃容,唯独杨玉环慢了一些,心道这些官员变脸比翻书都快。

    “方运接旨!”赛侍郎拿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

    方运微微低头。连腰都不弯。

    周围的士兵差役呼啦啦全都跪下。

    赛侍郎看了方运一眼,认真念诵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州方运以秀才之身,书教化万民,走圣墟路竞夺前五,于十国中秋文会词传天下,入圣墟灭妖蛮而保人族一代之精华,并成圣前举人,作传世战诗三首,文压庆国一州……”

    这一封圣旨前所未有的长。但人都认真听着。

    “……实乃国之柱石,诸生楷模,人族功臣……”

    说到人族功臣,赛侍郎因为一口气念了一大段话稍稍停顿。方运还以为只是三夸,哪知赛侍郎缓缓吐出四个字。

    “文人表率。”赛侍郎接着念道,“朕心甚慰,特加封方运为景国文侯。赐太子少师、内阁行走……”

    赛侍郎念圣旨,而许多低头的官员都开始偷偷看着方运。

    相隔不足三个月,方运再得文人表率!

    不要说景国不曾有过。十国也绝无仅有。

    赛侍郎的声音回荡。

    “……特招方运为景国学宫院生,参与十国士子初啼……钦此!”

    等赛侍郎念完圣旨,方运领旨谢恩。

    之后,赛侍郎拿出太后的懿旨,再一次宣讀。太后的懿旨没那么多话,只是说方运有功,她十分欣慰,然后封杨玉环为六品诰命夫人,并罗列了一些重礼,比如只有龙宫出产的长明珍珠,比血参更珍贵的龙息龟胶,有增寿之效的妖界人参等等。

    方运再度领旨谢恩。

    “恭喜方侯爷,你已经是十国大儒之下唯一的双文人表率。”赛侍郎道。

    玉海的官员一起涌上前祝贺。

    “双文人表率的举人,人族从来不曾有啊!我等江州官员与有荣焉!”

    “文人表率已经是我景国的最高荣誉,方运倒好,几个月得一个,再过几个月,景国就没什么可封的,只能由圣院册封。”

    “圣院的册封不只有名誉,还有别的大好处,可比十国丰厚的多!”

    赛侍郎站在一旁看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我与方运还有私事要谈,还望诸位给我们一刻钟的时间。”

    众官员恍然大悟,这次的圣旨的册封、赏赐和荣誉的确够了,但却一点没有给人重赏的感觉,恐怕还有密旨。

    众官员纷纷后退,而赛侍郎则带方运走上马车,用文胆封闭车厢。

    “这是太后托我送你的秘密谢礼。”赛侍郎说着,把一个锦囊递给方运。

    方运接过锦囊一看,里面是一个令牌,一面写着“免”字,一面写着“令”字。

    “这可是免征令?”方运又惊又喜。

    赛侍郎点点头,道:“一旦遇到大事,圣院各殿有权征调人手,万一有人借突发事件害你,这一枚免征令就能起到极大的作用。这是圣院赐给十国皇家的特别之物,连大儒都求之不得。这免征令还有他用,日后你便知晓。”(。。)

    1

第350章 太后() 
“我曾听说过这免征令的用途,不仅可以抗拒圣院征兆,甚至有免罪之能,只要不是逆种或过于泯灭人性的大罪,都可免死,最多只是囚禁。据说各国每出现一任国君,圣院只发三枚免征令,一旦国君驾崩,则旧的免征令失效。另外,免征令还是强大的通行证。若是在跟众圣打赌之前得到这免征令,我可无视荀家责难,直接入圣院躲避!”

    “原来你知晓,那就好。”赛侍郎道。

    “真没想到,太后舍得把保皇家平安的免征令给我,此恩之大,方运难以为报。”

    赛侍郎轻叹一声,道:“太后和长公主把免征令交给我的时候,太后曾说,若景国连你方运都不去力保,那景国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太后还说,原本得知荀家阻你入圣院后,就想把免征令给你,谁曾想你竟然去文斗一州人始料未及。”

    方运肃然起敬,为太后的相助,也为太后的果断。

    方运道:“先帝无后,二十九岁亡,临终前把安岳王过继过来,而太后比先帝小一岁,至今不过二十八岁,怎会如此不凡?难道坊间传言是真的?前些年,其实一直是太后在帮先帝处理政务?”

    赛侍郎眼中有异色闪过,迅速点头道:“虽说身为臣子不应该妄议君上,但多了解之后或许有所帮助。你说的没错,早在十年前,太后就已经辅佐先帝,四年前更是完全接手。但终究是女人,是后宫,否则左相哪里能走到今日。”

    方运觉察到赛侍郎的目光有异才意识到自己疏忽,自己和赛侍交情不深,谈太后私事很不妥。但赛侍郎却果断如实相告,明显有结交之意,竟然误打误撞坏事变好。

    太后和赵红妆既然都信得过赛侍郎。而和自己简直就是同乡同党,这种烙印打下来。哪怕赛侍郎现在投靠左相,左相都不可能相信他,可以说两个人是天然的合作关系,更何况赛侍郎官声极好,和左相不是一路。

    方运还记得和州文院励山社的同僚聊过这位曾经的社首,赛侍郎志官位,他志在大儒,官场不过是他大儒前的磨砺之路。

    有关景国皇室的秘闻很多。尤其是先帝之死,不过方运没有再深入问,道:“请代我转告太后,我方运所作只是身为一个景国人的义务,并非为助皇室,既然太后如此厚待,方运若有机会,必当相报。”

    赛侍郎笑道:“太后果然料事如神。她说你必然会这般说我转告你,无须相报。她哪怕再厚赠十倍,也无法报答,你为景国所作一切。太后都看在眼里。”

    方运心中一暖,鼻子有些发酸,太后这话和那些淳朴的玉海城人一样,虽然不会天天为自己摇旗呐喊,但心中一直在惦念这自己。

    先前被左相刁难,方运心中是有不满,但现在终于明白,太后一直在默默相助,只是力量有限。可一旦自己陷入必死之局,太后立刻送来免征令。

    方运心中一动。道:“太后真正的难题,是左相之后的那人吧?”

    赛侍郎默默地点头。

    方运所料不错。这些高官都已经明晰左相与杂家的关系,若不是左相跟杂家关系太深,以太后的果断,左相断然不可能留在朝中。

    “免征令我收好,无论怎样替我谢谢太后。”方运道。

    赛侍郎却笑道:“太后说,你要谢便去慈安宫致谢。”

    方运点点头。

    “走吧,我们下车。”

    方运和赛侍郎先后下车,然后一众官员聊了一阵,董知府接待赛侍郎,方运则和一部分官员带领押送赏赐的人回家。

    到家后,全家忙碌起来,六大车的实在太多了。

    一车金银珠宝首饰脂粉,一车绫罗绸缎,一车补品和药材,一车文房四宝,一车很难买到的杂书,最后一车则是最顶级的宝物。

    方运看的杂书多,又有古妖传承,懂得许多东西的鉴别之法,随便挑了几件一看,全都是上好之物,完全找不出半点毛病。这里面九成的东西都可以长久储存,而且不需要特别的条件,只有少数几样药材需要尽快用掉,都很适合自己。

    最让方运在意的是那一车杂书,随手翻了翻,光看书名就知道根本买不到,有的甚至是*。

    方运看着六辆大车上琳琅满目的贡品和书籍,终于明白什么叫皇家富有天下。

    方运仔细查看最后一车上的宝物,打开一方玉盒,里面摆放着一根手臂长的大人参,上面还有一些泥土,和普通的人参不同,这人参的根须全部都是血红色。

    “果然是上好的妖界人参,在妖界也只有王族才能享受。把这些人参切片炖汤,足够一个人用十年,保证这十年健健康康,什么病都不怕,同时可以延寿一年。”

    方运又看了看龙息龟胶,乍一看是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好脏。”杨玉环轻声道。

    方运笑道:“那些真龙呼吸的力量在海底能形成宛如长河的暗流,少数妖龟就生活在其中,龟壳吸收真龙散逸的力量。百年后,这些龟壳就可熬制成龙息龟胶,是龙族的喜爱之物。不过,玉环你可要记得太后的好,这完全是为你准备的。”

    “对我有好处?”杨玉环问。

    “当然。到时候我教你怎么做龙息龟胶,不出七天,你全身的伤疤都会消失,你的手也会变得更细腻。”

    “真的?”杨玉环又惊又喜,双目放光。

    “当然。不用着急,慢慢来。还有那长明珍珠,是一种特别的夜明珠,挂在你的床头,可以时刻滋养你。”

    方运心道太后这些礼物费了不少心。

    这些东西实在太多,一一记录,一一对照,方运没时间跟着,把最珍贵的那些东西处理好后,便回书房学习。

    夜晚,方运前去参与为赛翰林办的接风宴。

    回家后,方运读书。

    一连四天,方运每天写十篇策论。

    昨夜,董知府结束最后的指导和点评,建议方运放松,留下一句“若天下只考一科策论,你必然是十国第一状元”便离开方家,不再考校指导方运。

    八月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