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一万三千人都不到。

    至于步兵一万,骑兵五千,全都有水分。

    战马有五千,倒是真的。

    步兵有一万,也没错。

    合在一起,就不对了。

    别说守门将领,就算是其他诸侯,也不可能真到赵风的大营去清点具体的兵马人数。

    所以赵风对自己虚报了一点人数,毫无心理压力,根本不怕被拆穿。

    守门将领没做任何其他询问。

    对后面大声喊道:“第十三镇,昔阳亭侯,中山相赵风,字伯虎,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入盟!”

    城内大约距离两百步的位置,还是那个守卫士兵,跟着大声喊道:“第十三镇,昔阳亭侯,中山相赵风,字伯虎,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入盟!”

    在后方,赵风依稀听到还有人,在这么传音。

    守门将领退到一边,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昔阳侯,请入城!”

    赵风刚准备入城,突然问道:“各路诸侯中,最多的率领多少兵马入盟,最少的又是率领了多少兵马入盟?”

    守门将领,一拱手:“目前率兵最多的是后将军,率兵三万五千兵马入盟!”

    “其次是渤海太守,率兵三万入盟。”

    “昔阳侯是最少的,率兵一万五千兵马入盟。”

    赵风暗自感慨,袁家就是牛逼啊。

    一个率领三万五千兵马,一个率领三万兵马。

    这都是要钱的啊!

    渤海具体是什么情况,赵风不清楚。

    但肯定不可能,能招募的起,这么多的兵马。

    中山国现在总共也就两万余兵马。

    还都是步兵。

    渤海郡,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兵马,都派出来讨伐董卓。

    肯定也需要一部分兵马去留守。

    赵风感叹了一下,好奇道:“骁骑校尉曹操,率领多少兵马会盟?”

    守门将领,一拱手:“目前是一万六千余人。”

    “不过,听闻故太尉,曹老太爷,典卖家产,筹集了三万金,全部交由骁骑校尉募兵。”

    “日后可能还会增兵!”

    赵风心里暗骂了句,你大爷!

    自己抢在他们前面发展,辛辛苦苦弄到现在,也就一万三千的兵马。

    他们享受家族余荫,分分钟就超越了自己。

    三万金是什么概念?

    就是四亿五千万五铢钱!

    就是可以购买两百余万石的粮食!

    换句话就是,可以够十五万兵马,吃上一年的!

    不过转念一想。

    还是袁家更牛逼。

    现在会盟就有七万五千兵马。

    家族、驻地,肯定还有几万兵马。

    加一起,十万兵马,是肯定有的。

    而且并没有听闻,袁家典卖家产的消息。

    这意味着,袁家养十万兵马,根本不费力。

    这就是神壕啊!

    赵风心事重重,面无表情的,策马进城了。

    刚进城不久。

    就听到后面,有人大声传音道:“第十四镇,襄贲侯,大司马刘虞,字伯安,率领三万兵马入盟!”

    赵风听了一愣。

    赵风记得,刘虞明明是两万兵马,加上民夫才三万!

    刘虞是官场老油条,刘虞敢这么报。

    是不是意味着,袁术、袁绍等人,也把民夫算进去了?

    尼玛,要这样算。

    自己也有两万余民夫!

    加起来也是三万五千兵马!

    一跃成为率领兵马,最多的诸侯了。

    早知道这样,就应该把那些民夫,统统从袁绍手里要回来。

    没走多久。

    又听到传音:“第三镇,祁乡侯,车骑将军兼领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参加会盟!”

    “第五镇,都亭候,河内太守王匡,字公节,参加会盟!”

    赵风听了又是一愣。

    这第几镇、第几镇,到底是怎么算的。

    从兵马多寡来算。

    刘虞肯定不可能是第十四镇。

    从官位高低来算。

    刘虞也不应该排在后面。

    莫非是从先后顺序?

    想不出,赵风也就懒的想了。

    反正等下进了会盟地,自然就知道了。

    跟着指引。

    赵风不一会就来到了酸枣城中央。

    这里一看就是,把先前的县令府拆了。

    然后垒了高台。

    赵风一眼就看到,袁术率领一刺史、太守,站在高台下,准备迎接赵风。

    赵风没想到,自己还挺有面子的,立刻翻身下马。

    走向到众人前方,对袁术行了一揖:“见过公路兄!”

    袁术回了一揖:“先……伯虎兄来了!”

    然后回头看向身后之人:“诸位,我来介绍下。”

    然后指着赵风:“这位是中山相赵风字伯虎。”

    接着指着身后一人:“这位是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

    “这位是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

    “这位是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

    “这位是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

    “这位是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

    “这位是……”

    “这位是骁骑校尉曹操字孟德。”

    赵风对众人行了一礼:“见过诸公!”

    众人也对赵风行了一礼:“见过赵公!”

    虽然对赵风行了礼。

    不过表情并不怎么热情。

    看来自己自多了。

    这些人,根本不是来迎接自己的。

    不过赵风对此,也没什么好见气的。

    自己的名望本来就不咋地,兵马也是最少的。

    很快就想通了。

    跟着大家一起迎接后面的几位。

    袁术对赵风笑道:“伯虎兄!”

    “我派人,带你的兵马,到旁边驻扎起来。”

    赵风点了点头:“有劳公路兄了。”

    袁术罢了罢手:“应该的。”

    然后对身后一小校使了个眼色。

    小校立马往赵风的部曲走去,小声说了几句。

    赵云、典韦,就率领兵马,跟着小校离开了。

    没多久。

    刘虞、袁绍、王匡,就一同走了过来。

    众人各自见礼。

    从众人的表情来看。

    这些人都是特意来迎接刘虞和袁绍的。

    王匡都没怎么搭理。

    赵风这下心里就舒坦了。

    王匡两万余兵马,都不怎么搭理。

    自己这才率领一万五千兵马,不搭理自己也是正常的。

    袁术邀请众人走回高台。

    众人还没落座。

    兖州刺史刘岱就率先说道:“俗话说,蛇无头不行。”

    “我们偌大的一个联军,岂能没有一个领头人?”

    “今天诸位,汇集于此。”

    “在下提议,大家就选出一个盟主!”

第二百九十五章 盟主依旧() 
袁术笑道:“推选盟主之事,一时半会也推不出来。”

    “诸位先坐。”

    “我们可以慢慢商议!”

    马上就有几人赞成道:“也好,也好!”

    其余众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袁术带头跪坐在左边第一位。

    因为韩馥没来。

    袁绍则是跪坐在右边第一位。

    对此,大家都没有意见。

    赵风心里对袁家的社会地位,又一次拔高了。

    后面这些诸侯的排座,基本都是以第几镇来排。

    赵风跪坐在左边最后一位。

    刘虞则是跪坐在右边最后一位。

    众人跪坐好后。

    兖州刺史刘岱,一拱手:“在下自认德才都不足以担任盟主之位!”

    “但在下可以推举一人。”

    “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又是号召各镇诸侯,共同起兵讨伐董卓的发起人。”

    “在下推举本初当盟主!”

    刘岱一说完,马上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骁骑校尉曹操、山阳太守袁遗字、东郡太守乔瑁几人,纷纷表示赞同。

    袁术脸色难看。

    袁绍脸上露出了笑容,刚想开口。

    赵风知道,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

    最后肯定是袁绍当上盟主。

    一拱手,打断道:“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在下承认!”

    “但是在下记得,率先发起号召的,应该是东郡太守乔元伟,以三公文书的形式号召大家!”

    “而最具号召力的,应该是骁骑校尉曹孟德,以天子诏令来号召各镇诸侯!”

    “目前参加会盟的各镇诸侯,官职最高的应该是伯安兄!兵马最多的,却是公路兄!”

    “要选也是从二位当中选一个。”

    “在下推举公路兄来担任盟主之职!”

    袁术听完,脸色立马露出了笑容。

    广陵太守张超、济北相鲍信,立马表示同意。

    山阳太守袁遗字、东郡太守乔瑁,也马上跟着同意。

    对于袁遗和乔瑁来说,只要是袁家人,他们就没意见。

    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也跟着犹豫了起来,毕竟赵风说的很有道理。

    赵风说完,心里嘀咕道:袁术啊,哥只能帮你到这里。

    接来下,就要看你平时做的如何了。

    刘虞行了一揖:“老夫参加会盟。”

    “只为除去董贼!”

    “盟主之位,还是让给你们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去当吧!”

    众人纷纷对刘虞行了一揖。

    纷纷赞赏刘虞的高义。

    接着就是在袁术和袁绍之间,开始了争论。

    袁术也越来越有优势。

    刘岱一拱手:“既然大家都对袁家之人,担任盟主之位没有意见。”

    “在下只说一点。”

    “袁本初乃袁公路的堂兄!”

    “盟主之位,自然应该由本初来当!”

    赵风跟着一拱手:“诸公!”

    “为了不伤和气。”

    “在下提议,匿名推荐!”

    “简单说,就是把自己心目中的盟主,写在竹片上。”

    “但又不留下自己的姓名,避免日后有人小心眼。”

    “如果怕字迹被认出来,可以找各自的手下来写。”

    “反正一共就十四票,很容易就选出来了!”

    众人对赵风的这个办法,纷纷表示赞同。

    袁术和袁绍互看了一眼。

    也点头表示同意。

    接着为了表示大家对刘虞的尊重。

    又相信刘虞的为人。

    就由刘虞安排自己的手下,来操办此事。

    刘虞欣然接受。

    对众人行了一揖:“感谢诸公信任!”

    “那老夫也就不推辞了。”

    然后转头对身后之人吩咐道:“小校。”

    “速去准备毛笔、绢布!”

    身后的小校一拱手:“喏!”

    说完,快步往高台下跑去。

    不一会。

    刘虞派的小校,就端着盘子,从袁术开始,依次派发毛笔和一小块白色绢布。

    最后才放在了赵风的案己上。

    赵风也没有什么担心。

    直接拿起毛笔,在绢布上写下了袁公路的名字。

    赵风发现。

    除了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是要身后之人写的名字。

    其余之人,都是自己写的。

    众人写好后。

    依然是刘虞的小校,又把所有的绢布,收了上去,最终交给了刘虞。

    刘虞收好绢布,看向大家:“废话不多说。”

    “现在直接念票!”

    说完,拿起一小块绢布,念道:“袁本初一票。”

    说完,把绢布放在一个干净的盘子里。

    然后又拿起一小块绢布,念道:“袁公路一票。”

    念完,就把这快绢布,放在另外一个干净的盘子里。

    接着又拿起一块绢布,念道:“袁本初两票。”

    念完,就把这块绢布,放入第一块绢布的盘子里。

    然后又拿起了一块绢布,念道:“袁公路两票!”

    念完,就把这块绢布,放在第二块绢布的盘子里。

    因为投票的人,就这么些人。

    而且大家基本也就是在袁绍和袁术之间去选。

    所以票数咬的很紧。

    刘虞拿起一块绢布,念道:“袁本初六票。”

    念完,就把这块绢布,放入第一块绢布的盘子里。

    接着,又拿起一块绢布,念道:“袁公路六票。”

    “呵呵,果然都是袁家,年轻一辈的骁楚。”

    “票数咬的这么紧。”

    “现在就差最后一票了。”

    “看看最终谁才是盟主?”

    说完,拿起了最后一块绢布。

    停顿了一下。

    刘虞环顾一圈,才念道:“最后一票是……”

    “袁本初!”

    刘虞刚刚念完。

    刘岱立马走到中间,对袁绍一拱手:“恭喜本初。”

    “恭喜盟主!”

    众人也纷纷走到中间,对袁绍一拱手:“见过盟主!”

    此时赵风看了眼袁术。

    刚好,袁术也看向了赵风。

    两人对视了一眼。

    好像形成了某种默契,一同走到中间,对袁绍一拱手:“见过盟主!”

    等所有人都对袁绍行完礼。

    袁绍才站了起来,对众人回了一礼:“多谢诸公抬爱。”

    “绍却之不恭了!”

    刘岱立马说道:“有请盟主,坐上盟主之位!”

    袁术接着说道:“请盟主,坐上盟主之位。”

    其余众人,一拱手,同声道:“还请盟主,坐上盟主之位!”

    袁绍大笑几声,志得意满道:“好,好,好!”

    说完,就往中间的盟主大位走去。

    在盟主之位上站定后,伸手做了一个情的手势:“诸公请坐!”

    等众人跪坐好。

    袁绍开口道:“接下来,我们商议一下。”

    “歃血为盟之事!”

第二百九十六章 联盟诸事() 
刘岱一拱手:“歃血为盟之事。”

    “没什么好议的。”

    “一切由盟主做主就好了!”

    袁绍环顾一圈:“诸公也是这个意思吗?”

    袁绍问的这么直白。

    其他诸公,就算有其他意见,也肯定不会说了。

    当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率先表态后。

    其余众人也纷纷跟着表态。

    赵风看袁术同意后。

    自己也跟着表了态。

    看到众人全部同意。

    袁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

    “从今天开始,在城外搭建祭坛。”

    “五日后,城外举行祭天大典。”

    “同时举行歃血为盟之事。”

    众人对此都没什么意见。

    袁绍笑道:“今日诸公汇集在此。”

    “这可是天下罕有的大事!”

    “我意,大摆筵席。”

    “诸公不醉不归!”

    众人纷纷赞同。

    赵风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袁绍就吩咐手下,开始去处理宴席的事情了。

    从中午,一直吃喝到晚上。

    众人准备散席的时候。

    袁绍走到赵风身前,行了一长揖。

    赵风莫名其妙,跟着回了一长揖:“本初兄,这是何意?”

    袁绍直起身来:“伯虎贤弟,抱歉,抱歉!”

    “今天诸事繁琐。”

    “差点忘了,还没给伯虎贤弟安排住所!”

    “也没给伯虎贤弟的部曲,安排驻地!”

    赵风也不知道袁绍到底是真忘记,还是故意刁难自己。

    没给自己安排住所,这倒没什么。

    随便找个酒肆,住一晚就可以了。

    但没给自己的部曲安排驻地,这就比较过分了。

    现在十几镇诸侯的兵马,大都屯兵在酸枣。

    本来就已经很混乱了。

    每镇诸侯的兵马,都有自己的管辖范围。

    这是不能乱来的。

    赵风怎么知道,哪些地方是别人的驻地?

    虽然有些诸侯,跟赵风一样,就只有一两千兵马在酸枣,看似驻地不大。

    但基本上,在驻地周围几里范围内,都是归驻地主人管。

    在这些驻地范围内,其他人想要进去,还必须要领兵之人的同意。

    否则,呵呵,直接开战都是很正常的。

    赵风皱眉,刚准备开口。

    袁术快步跑到赵风身边,笑道:“此事无碍!”

    “今晚伯虎兄,就住我的后将军府吧。”

    “伯虎兄的部曲,就暂时驻扎我的大营。”

    袁绍大笑几声:“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绍还要去给大司马安排驻地和住所。”

    “告罪!”

    说完,立马闪开。

    赵风疑惑的看着袁绍的背影。

    如果刘虞也没安排的话。

    那袁绍还真可能是忘记了。

    赵风没有多想。

    抛开此念。

    对袁术一拱手:“有劳公路兄了。”

    袁术罢了罢手:“你我之间,还需要客气吗?”

    赵风点了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

    袁术笑道:“本该如此。”

    “走,随我回府!”

    说完,袁术伸出右手,握着赵风是左手手腕,率先迈开步子往高台下走去。

    赵风也只好跟着袁术离去。

    下了高台,走了十来步。

    赵风回头看了一眼。

    发现袁绍已经派人,带着刘虞往某处走去。

    赵风一细想。

    右手握紧了拳头。

    这袁绍简直欺人太甚。

    绝对的公报私仇!

    自己、袁绍、王匡、刘虞,都是今天才到的酸枣。

    袁绍又是上午,才被推举成为的盟主。

    也就是说,大家在酸枣,都应该没有住所和驻地。

    要是袁绍真的忘记这事,肯定就连他自己的住所和驻地,也跟着忘记。

    但这肯定不现实。

    既然给他自己安排好了住所和驻地,那么王匡跟他那么久,肯定也安排好了。

    从刚刚袁绍派人,带领刘虞离开的景象。

    袁绍肯定也把刘虞安排好了。

    也就是说。

    袁绍唯独没有给自己安排。

    如果袁术刚刚没有过来帮自己。

    那么袁绍在从中做些小动作。

    比如说,把自己的驻地,安排到某人驻地的附近。

    明天一早,赵风肯定会某人起冲突。

    弄不好,今晚就会起冲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