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所谓的训练回来,是每一个部曲的军魂,不同的人训练,会有不同的军魂。

    军魂不好理解,形象的表示,就是战斗作风。

    有的勇猛,有的不怕死,有的激进,等等。

    黄邵一拱手:“但凭主公吩咐!”

    说完,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跪坐下来。

    等黄邵跪坐好后。

    田丰笑道:“好了,我们又多了三百余守军。”

    “至少可以再守两次董卓军的攻城。”

    这些话,也只是用来安抚人心的。

    这时。

    一守卫,走进城门楼大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有人送来一封书信,说:这是外面这一个月的各种消息。”

    说完,就把一块帛布,双手呈上。

    典韦立马走到守卫的身前,拿过帛布,然后转交给赵风。

    赵风看后,大笑道:“根据上面所言。”

    “董卓于大半个月前,命李儒和董越,率领三万大军,驻守到右扶风鄂县一带。”

    这是一条好消息,如果这三万兵马没走,估计敖仓也早就被攻破了。

    说完,看了一眼田丰。

    这和自己先前与田丰商量的有点出入。

    赵风当时以为,会是李儒和李傕,或者李儒和郭汜去鄂县一带驻守。

    看到田丰微微一点头。

    赵风接着说道:“十天前,联军在荥阳城外,与董卓军拼杀一场。”

    “联军死伤惨重,退回荥阳,闭城不出了。”

    这里都是大概的消息,没有准确记载董卓军和联军,分别是谁领兵出战。

    也没有记载联军死了多少人。

    这条消息一念出来,大家内心都是一沉。

    联军大败,闭城不出,董卓军就更好调兵遣将了,随便就可以增兵五千到敖仓来。

    接着赵风又念了几条消息。

    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越念,大家脸色越难看。

    赵风也越念越郁闷。

    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让典韦去念好了。

    接着,赵风笑道;“这是条好消息。”

    “而且是大好消息。”

    “豫州刺史孙坚,率领三万大军,出兵梁县,势如破竹,如今已经抵达大谷关了!”

    “大谷关的重要性,可不亚于虎牢关。”

    “董卓必然会派兵前去抵抗。”

    “否则大谷关一破,董卓就是守住虎牢关,也没什么用了。”

    田丰跟着大笑道:“好!好!好!”

    “敖仓总算无虞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徐荣撤军() 
田丰这么一说。

    大家都看向田丰。

    田丰笑道:“主公分析的不差。”

    “董卓肯定会派兵前去增援大谷关。”

    “但是会派谁呢?”

    “现在董卓大军屯兵成皋,徐荣率领大量骑兵围着敖仓,酸枣联军的荥阳也被围了。”

    “成皋本来就已经,派遣了李儒和董越率领一部分兵力前去鄂县一带驻守。”

    “那么成皋的兵力,董卓肯定不会轻易调动了,否则袁盟主可能率领大军进攻成皋。”

    “接下来就是敖仓和荥阳的兵力。”

    “荥阳是联军驻地,董卓肯定不会轻易放弃。”

    “那么就只剩围着敖仓的徐荣军了。”

    “而且大谷关前地势平坦,最适合骑兵作战,也刚好适合徐荣领兵过去增援。”

    “加上这一个月的进攻,敖仓消耗了大量的辎重,就算拿下敖仓,可能也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所以,董卓必然会派遣徐荣军,前去增援。”

    “徐荣一撤。”

    “敖仓不就无虞了?”

    大家细细分析田丰说的话。

    发现挺有道理的,面色总算好看了起来。

    周仓感叹道:“希望如军师所言吧!”

    这时。

    一守卫,快步跑进城门楼大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董卓军撤军了!”

    赵风立马站起来,大笑道:“元皓兄果然厉害。”

    “刚刚说道徐荣会撤,徐荣果然就撤军了。”

    “诸位随我一起出去瞧瞧!”

    说完,就带头往城门楼外走去。

    众人分别行了一礼:“喏!”

    说完,就跟着赵风往城门楼外走去。

    众人出了城门楼。

    赵风双手扶在城墙上,其余众人都在赵风身后排开,看着董卓军撤军的情形。

    等董卓军全部撤出视野后。

    赵风对赵云说道:“赵云。”

    “你即刻派哨骑出去,跟着董卓军,远远看着就好。”

    “再派一些哨骑,前去荥阳打探情况。”

    赵云一拱手:“喏。”

    说完,就往城门楼道走去。

    没过多久,城门微微打开一点,立刻就有十几骑哨骑,策马奔跑了出去。

    赵风一直看着哨骑奔跑出视野。

    才对田丰开口道:“元皓兄。”

    “你去写一份详细的战报,派人送给袁盟主。”

    接着小声说道:“这次我们消耗了七成的辎重,战报上写我们消耗了八成!”

    “具体细节,你去修改一下。”

    “还有,我们之前参加会盟时,多报了几千兵马,把这几千兵马,也写进去。”

    多报损耗,多出来的辎重,就肯定会被赵风笑纳。

    而且趁机把之前多报的兵马,也填补了。

    之前兵马众多,不可能一个个去仔细排查,所以多报也没什么。

    刘虞两万人,都敢报到三万。

    赵风才多报几千,所以根本看不出来。

    但现在兵马少了,明眼人从规模上,很容易判断出来。

    而且也能体现出,赵风确实是死命抵抗董卓军,兵马都死了超过六成。

    接着笑道:“再告诉袁盟主,敖仓乃是重地,这次侥幸守住了。”

    “下次可能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所以问袁盟主索要一万五千大军!”

    田丰摇了摇头:“一万五千大军,就不要想了。”

    “能给五千兵马,都算袁盟主大方!”

    接着行了一揖:“丰这就去准备。”

    “告退!”

    说完,也往城门楼道走去。

    等田丰走后。

    赵风看向张辽:“文远,城墙上的防务,就交给你了。”

    “按理说,董卓军应该是撤走了。”

    “但所谓兵不厌诈。”

    “董卓军也可能是假意撤走,晚上还会在来一次猛烈的夜袭。”

    “所以今夜你要小心一点。”

    “今夜无事,大家就都可以放松了。”

    张辽一拱手:“喏!”

    赵风接着看向众人:“诸位今夜就听张辽的。”

    “我就不在城门楼过夜了。”

    “一个月都没睡过安稳的好觉,也该回去补补了。”

    众人哈哈大笑,纷纷表示绝对不会出问题。

    赵风点了点头,看向黄邵:“杰文,你刚刚苏醒,就不用在城墙上待着了。”

    “随我一同返回府邸,刚好我还有些问题,想要问问你。”

    黄邵一拱手:“喏。”

    赵风转身看向城墙下的大量尸体,开口道:“董卓军还真是没人性。”

    “居然也不把自己士兵的尸体收敛回去。”

    “诸位明天派人出城,把这些尸体都埋了吧。”

    说完,转身往城门楼道走去。

    黄邵也立马跟着赵风离去。

    众人对着赵风的背影一拱手:“喏。”

    等赵风和黄邵下了城墙后。

    赵风在思考,应该怎么开口询问黄邵觉醒之事。

    因为没想好怎么问,所以两人也一直沉默着。

    一直走了很远。

    赵风突然感叹道:“这里的空气真好。”

    黄邵摇了摇头道:“不是这里空气好,是城墙那边气味太杂!”

    “我刚刚登上城墙的时候,那气味差点把我眼泪都刺激出来了。”

    “主公和大家居然都跟没事人一样。”

    “邵真是佩服之至!”

    赵风听了一愣,接着笑道:“你不说,我差点忘了。”

    “这其实没什么好佩服的,你要是从开始待到现在,你也会习惯那种味道的。”

    城墙下方又是血腥味、又是火烧味、又是腐尸味、等等各种杂味,混合到一起。

    赵风也说不出,那到底是什么味。

    反正就是问习惯了。

    当然,如果离开时间久了,在回到城墙上,赵风也一样会被那味道,刺激的流眼泪。

    赵风接着转移话题道:“你还记不记得,当时你和华雄对阵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吗?”

    黄邵想都没想:“当然记得。”

    “那厮叫华雄吗?真是好大的力气!”

    “一刀就砍断了我的长枪,还把我砍成了重伤。”

    赵风点了点头:“之后呢?”

    黄邵沉吟了一下:“之后就昏迷了。”

    “迷迷糊糊好像听到主公在跟我说些什么。”

    “不过完全没映像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问道:“那你还记不记得。”

    “你突然怒吼了一声:觉醒吧,丈二黄樱枪!”

    “那时候,你的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以你当时的伤重情况,是不可能突然苏醒的。”

    “结果你刚喊完那句话,没多久就又继续昏迷了过去。”

    “能具体的说说吗?”

第三百三十五章 讨要兵马() 
黄邵跟着赵风,边走边想。

    一直走到府邸大门口,才开口说道:“当时浑浑噩噩,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不过,我好想看到了我平时用的长枪。”

    “然后长枪跟我说了很多奇怪的东西。”

    “最后长枪告诉我,他的名字叫做‘丈二黄樱枪’!”

    “然后我下意识的,跟着念了一遍长枪的名字。”

    “之后就没有映像了。”

    赵风停下脚步,皱眉道:“你的长枪,跟你说了些什么奇怪的东西?”

    黄邵摇了摇头:“记不清了。”

    赵风无奈道:“好吧。”

    说完,直接走进了府邸大门。

    当天夜晚,徐荣并没有率领大军夜袭。

    第二天。

    张辽率领各部剩余的残兵,把董卓军阵亡的士卒,全部掩埋了。

    赵云则派出了更多的哨骑,查看周边的情况。

    田丰经过大半天的时间,也已经按照赵风的命令,把辎重消耗、战损情况的数据,略微做了修改。

    然后派出使者,前往内河郡,面见袁绍去了。

    敖仓以北不远处,就是黄河边,虽然这里没有官方渡口,不能让士兵大举过河,但还是可以找到百姓过河的渡船。

    随着城门的打开,人口的流动,赵风守住徐荣军,董卓军撤退的消息,也开始慢慢扩散了出去。

    虽然战争暂时结束了,但赵风依然忙的脚不沾地。

    很多善后,都需要处理。

    几日后。

    内河郡治所怀县,太守府。

    本来太守府主位的位置,应该是王匡坐的,不过现在却是袁绍跪坐在主位上。

    一行人正在商议各项事宜。

    这时。

    一守卫快步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盟主!”

    “府外有一自称是,第十三镇,中山相派来的使者求见。”

    袁绍沉吟了一下:“请进来吧。”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退出了议事厅。

    等事务走后。

    袁绍继续开口道:“诸公以为,赵风派人到我这出使,有何目的?”

    张扬率先开口道:“还能有什么事?”

    “如今敖仓被徐荣领军围困了起来,徐荣既然可以打败代理奋武将军曹操,那就不容小觑。”

    “加上郭汜、吕布率领大军,围困荥阳。”

    “不出意外的话,赵风小儿肯定是派人来求援的。”

    袁绍点了点头:“稚生说的有道理。”

    “那我们是否派兵增援?”

    王匡一拱手:“董贼最近频繁调兵,很有可能会从平阴县渡河。”

    “如今我的大军,都安排在孟津、河阳津一带严防死守。”

    “我们其他部曲,也都分别有各自的驻地要守,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派去增援了。”

    “而且就算挤出一些兵马,也需要绕过董贼的军队,才能渡河。”

    “这样花费的时间就太长了。”

    “说不定我们的增援部队还没到,敖仓就已经被攻破了。”

    “再有就是,听闻徐荣麾下,还有大量骑兵。”

    “就算我们的增援部曲抵达敖仓,而敖仓又没有被攻破,这些部曲也根本进不了敖仓。”

    “所以,我认为,我们根本不需要派出兵马增援。”

    袁绍皱眉道:“一点士兵都不派,这样不好吧。”

    “敖仓可是我们的粮食、辎重重镇。”

    “如果敖仓失守,这大量的粮食、辎重,岂不是拱手送给了董贼?”

    张扬笑道:“豫州刺史孙坚,已经领兵一路进攻到大谷关了。”

    “董贼肯定会派遣大军,前去大谷关增援的。”

    “所以敖仓可以坚守时日,肯定会大大延长。”

    “既然诸公都没有多余的兵力派遣过去。”

    “不如让匈奴于夫罗,率领两万匈奴骑兵,前去增援!”

    “保证可以把徐荣的骑兵打残!”

    袁绍想都没想,摇头道:“那不行。”

    “这些匈奴骑兵,要留着对抗西凉铁骑的,现在还不能动用。”

    “否则董贼肯定会堤防起来。”

    袁绍嘴上说的好听。

    其实是担心,这几万匈奴骑兵去了敖仓,不但会灭了徐荣的骑兵,还会顺便把赵风也灭了,然后把敖仓的粮食都抢走。

    抢掉敖仓的粮食,直接退回河西郡,袁绍追都没办法追。

    到时候不但损失了粮食,还损失了兵马。

    损失粮食还在其次,反正都是韩馥提供的,再说董卓也可能会抢走。

    但如果被匈奴抢走,那就不行了,毕竟董卓要抢走,那是攻城后才会出现,而于夫罗却是听了自己的命令前去的,结果不但杀了联军,还抢走联军的粮食。

    到时候自己不但威望尽失,弄不好都有身死大祸。

    议事厅还没商议出结果。

    赵风派遣的使者,就已经走到了议事厅,行了一揖:“见过袁盟主!”

    袁绍点了点头:“赵公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赵风派遣的使者,笑道:“当然是报捷的!”

    然后从胸口拿出一块帛布,双手呈上。

    袁绍旁边的小校,立马走到使者的身边,接过帛布,然后转身走到袁绍的身前,把帛布放到袁绍的案己上。

    袁绍拿起帛布,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越看越吃惊,看到最后,脸色又冷了下来。

    然后放下帛布:“使君车马劳顿,下去好生休息。”

    “此事我们在商议一下。”

    赵风派遣的使者,行了一揖:“但凭袁盟主吩咐!”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赵风派遣的使者走后。

    袁绍让小校,把帛布传阅了下去。

    张扬大笑道:“我就说董贼肯定会派遣大军,前去增援大谷关的吧。”

    “看来董贼把徐荣军派遣过去了。”

    王匡脸色难看道:“赵风这厮,居然用掉这么多的辎重。”

    “这些辎重,都是我们幸幸苦苦才筹备的,简直太过分了!”

    袁绍罢了罢手:“辎重之事,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赵风没有守住敖仓,不但辎重变成董贼的了,就连粮食,也会成为董贼的。”

    “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事。”

    “赵风居然狮子大开口,要我们给他一万五千的兵马!”

    王匡冷哼一声:“赵风这厮,最多阵亡了七千余部曲。”

    “居然敢开口,要一万五千兵马。”

    “他简直是妄想!”

    “不必理会他!”

第三百三十六章 杂号将军() 
张扬呵呵一笑:“赵风小儿,虽然是妄想。”

    “但他确实立了大功。有功又岂能不赏?”

    “曹操先前是骁骑校尉,被徐荣打的大败,都能混个代理奋武将军的职位。”

    “何况是守住了粮食、辎重重镇的赵风?”

    “而且以赵风现在这点兵力,也确实守不住敖仓了。”

    “虽然徐荣被派遣走了。”

    “但郭汜和吕布,还在围攻荥阳。”

    “而吕布手下的骑兵,又擅长胡人骑射的战法。”

    “这些人对骑兵攻城,还是有一套的。”

    “董贼只需要调派吕布的骑兵,依然可以攻下敖仓!”

    几人商量了一阵。

    袁绍最后统一意见道:“既然如此。”

    “那就把赵风的使者,喊进来吧。”

    王匡笑道:“如此甚好!”

    张扬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袁绍对着旁边的小校道:“去把赵风的使者,请进来。”

    小校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走出了议事厅。

    不一会,赵风的使者,走进了议事厅,对袁绍行了一揖:“见过袁盟主!”

    “袁盟主唤我前来,有何吩咐?”

    袁绍笑道:“赵公立此大功,应该重重的赏赐。”

    “不过董贼如今对内河郡虎视眈眈,我们能调动的兵马,也不多了。”

    “所以本盟主决定,把本盟主刚刚从渤海郡,招募的三千新兵,调拨给赵公好了。”

    “为了表彰赵公的功劳,本盟主会携手诸公,一起上表赵公为‘护粮将军’!”

    赵风的使者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行了一揖:“谢袁盟主!”

    “敢问袁盟主,三千新兵,何时让在下带回去?”

    “如今敖仓的守军……”

    袁绍罢了罢手,打断道:“放心。”

    “三千新兵,稍后你就可以带走。”

    “至于上表的文书,不日便会送到赵公手中!”

    赵风的使者,行了一揖:“多谢袁盟主!”

    “在下心念敖仓防务,告辞!”

    袁绍点了点头,对旁边的小校道:“带使君去新兵处。”

    “不得刁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