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法:???

    忠臣特性:???

    天赋能力:克制。

    看完这属性。

    赵风心里颇为吃惊。

    这也太平均了。

    除了武力,其余几项居然都是八十几。

    而且从政治上来讲,居然与田丰差不多。

    重点是,满宠还年轻,应该还有提升的可能。

    其他各种能力,也都不俗。

    虽然不知道那个克制是天赋,是个什么鬼。

    但赵风心里还是十分开心的。

    赵风面色不变:“满宠!”

    “见到我为何不行礼?”

    满宠行了一揖:“满宠见过将军!”

    “初次看到将军,发现将军竟然如此年轻,应该与在下差不多。”

    “一时心里吃惊,忘了礼数,还望将军勿怪!”

    赵风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蹩脚的借口。

    而满宠没有被自己吓得跪地,也算胆识不俗。

    开口道:“征辟你来当我的从事。”

    “你可愿意?”

    满宠行了一揖:“将军的名号,满宠如雷贯耳。”

    “既然满宠来了,自然愿意。”

    赵风笑道:“那就好。”

    “你先下去休息一天,做些准备,明天直接上任吧。”

    满宠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至于满宠的住处,赵风早就安排好了。

    满宠刚出议事厅,就有人带着满宠离去。

    从事的职位,虽然不高。

    但接触的都是一些核心事务。

    只要是在议事厅商议的事情,就不会瞒过满宠。

    所以不论从信任上,还是从以后的职务升迁,都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只要满宠表现的好,很容易就会成为赵风的嫡系人员。

    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

    南路那边的大军,孙坚收拢了散卒,又从豫州新增了一万新兵,进屯梁县阳人聚。

    开始准备对大谷关逼近。

    北路那边的大军,暂时没什么动静。

    至于东路的酸枣联军,就更不用说了,压根就是毫无作为。

    这天。

    田丰走进议事厅,行了一揖:“主公!”

    “刚刚得到消息。”

    “西凉太守马腾联合韩遂等人,已经起兵三万,朝长安方向进军了。”

    赵风点了点头:“岁末那天,袁绍就说过西凉太守马腾,已经加入了联军。”

    “如今过了大半个月,马腾现在起兵,也没什么奇怪的。”

    “既然马腾有了动静,那董卓应该也要有所动静吧。”

    田丰笑道:“正是。”

    “董卓辛苦渡过黄河,打败了王匡的部曲。”

    “本来准备继续进攻内河郡的,不过现在已经开始往旋门关撤军了。”

    “还有消息称。”

    “董卓觉得孙坚威胁不小,已经遣胡轸率军主动进军阳人聚。”

    赵风听了,惊疑了一声:“董卓率军撤回了旋门关?”

    “按理说,董卓撤到成皋不行了吗?为何要撤回旋门关?”

    “至于董卓觉得,孙坚威胁不小的言论,应该是故意挑拨袁术和孙坚的关系的。”

    “谁让目前,只有孙坚在继续进军呢?”

    田丰沉吟了一下:“根据丰的推测。”

    “应该是西凉马腾的起兵,让董卓意识到了危机。”

    “所以董卓把兵力,收缩到了旋门关,之后肯定会调遣大部,返回长安驻守的。”

    “至于旋门关以外的地方,董卓应该是准备放弃了。”

    赵风右手食指敲打着案己:“这样的话。”

    “董卓只要派遣部分兵力,坚守旋门关,北里袁绍的大军和东路酸枣联军,就统统被堵住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轻松收回荥阳和成皋了?”

    田丰点了点头:“正式。”

    “只是不知道在原武的山阳太守、陈留太守、广陵太守、济北相等人,目前是什么态度。”

    “也不知道在阳武的兖州刺史、东郡太守,目前又是什么态度?”

    赵风叹了一口气:“以他们目前的情况。”

    “就不要指望了,肯定是没什么作为的。”

    “我要不是在酸枣待着,现在真想起兵打到旋门关去。”

    “这简直就是白送的功劳。”

    “抛开功劳不说,就是对我的威望,也是有大大的好处的。”

    “百姓不会知道具体的战事情况,只会知道酸枣联军没守住荥阳,却被我夺了回来。”

    “不但如此,还把成皋拿下了。”

    田丰沉吟了一下:“此事不要轻举妄动。”

    “我们应该等朝廷任命赵云的敕书下达,然后去晋阳走一趟。”

    “至于拿下荥阳和成皋之事。”

    “就让酸枣联军和袁盟主的北路大军去做吧。”

    “毕竟这两个城池,是他们自己弄丢的,让他们自己拿回来,也是应该的。”

    赵风想了一下,看向满宠:“满宠,你以为如何?”

    满宠站起来,走到大厅中央,行了一揖:“宠刚来将军府不久。”

    “很多事情,还不太清楚。”

    “宠觉得,宠目前不适合发表看法!”

    赵风皱眉道:“是不太适合发表看法,还是不想发表看法?”

    “你当从事都当了半个月。”

    “要说很多事情都还没弄清楚,我却不怎么相信!”

    满宠行了一揖:“真的是很多事情,不太清楚。”

    “既然将军问了,那宠就发表一下浅见。”

    “董卓擅行废立,当今陛下年幼,董卓把持着朝政。”

    “任命晋阳太守之职,肯定是要经过董卓点头的。”

    “我们现在如果进攻荥阳和成皋,虽然会得到一些声望。”

    “但也可能让董卓对我们加大成见!”

    “届时如果董卓不同意晋阳太守的任命,我们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一切等敕封任命下达后,在有所行动不迟!”

第三百八十三章 阴谋来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既然二位都不赞成,我对荥阳和成皋的军事行动。”

    “那此事就暂且作罢吧。”

    然后看向满宠:“满宠,你很不错。”

    “刚刚上任才半个月。”

    “没有因为我是将军身份,就刻意偏向我的意见。”

    接着话锋一转:“年前刘岱送了一千新兵,当作赵云的及冠礼。”

    “这一千新兵,目前也没人接管。”

    “这样。”

    “那一千新兵,就暂时划拨给你去训练。”

    “训练的好,你就直接跳到司马之职,训练的不好,你就继续当你的从事!”

    赵风之所以这么快,就给满宠安排新兵的训练任务。

    是因为满宠的训练能力非常高,可以说是赵风所有人里,训练能力最强的。

    加上正好有一千新兵没有安排,就直接给满宠去练练手了。

    有这么一个人才,在这里闲置不用,简直是浪费。

    满宠行了一揖:“谢将军!”

    “属下一定不负将军所托!”

    “最多三个月,属下有把握,把这一千新兵,训练成跟其他士兵一样。”

    赵风点了点头:“那就好。”

    “下去练兵去吧。”

    赵风之前大部分士兵,都是新兵,到现在为止,也就训练了两个月。

    满宠的意思是,自己用三个月时间训练的士兵,可以跟其他人,训练五个月时间的士兵,水平差不多。

    这速度,快了将近一倍。

    当然。

    赵风心里知道,满宠这是夸了海口。

    不是说满宠吹牛,而是满宠不了解,赵风手下的将领,训练士兵的本事,也不会差他太多。

    满宠这是拿以前当试任高平县令时,自己训练士兵的水平,和其他人对比经验,来跟赵风说。

    说的难听点,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说的委婉点,就是经验阅历不足。

    所以赵风只是轻飘飘的一句,就让他去练兵了。

    刚好可以趁机打磨一下满宠的性子。

    满宠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满宠走后。

    田丰笑道:“这小子,确实需要打磨一下。”

    “不过这才半个月时间,就让他开始领兵、练兵,是不是早了一点。”

    赵风摇了摇头:“非常时期,非常行事。”

    “在说,刘岱送来的那一千新兵,也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去掌管。”

    “反正半个月内也不会有战事,就让他先练着吧!”

    田丰点了点头:“那我去处理事务去了。”

    “告退!”

    看到赵风点头示意,田丰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旋门关,董卓大军处。

    董卓看完手中的凑章,冷哼一声:“袁术这厮,居然伙同孙坚等人,联名上表赵云为晋阳太守!”

    “赵云是何许人也?”

    董卓旁边的侍从,马上到旁边的书卷中,去寻找关于赵云的资料。

    董卓左手下方一儒士,走到大帐中间,行了一揖:“赵云乃是赵风的亲弟。”

    “赵风乃是中山相,如今还是联军的假提调官,年前袁绍等人上表赵风为护粮将军,相国已经同意了的!”

    “之前守卫敖仓,让徐荣将军吃亏的,就是此人。”

    “荥阳战役,也是因为赵风此人的协助,才让联军突围了出去。”

    董卓一拍案己:“赵风这厮,真真是可恶至极!”

    “李儒,你说说,这升任赵云为晋阳太守之事,我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李儒沉吟了一下:“袁术、孙坚等人,擅自看押豫州刺史孔伷。”

    “然后袁术直接表了孙坚为豫州刺史,相国虽然没有同意,但孙坚还不是当了豫州刺史一职?”

    “就算相国不同意赵云为晋阳太守,只要袁术开了口,赵风依然会协助自己的亲弟,去上任晋阳太守之职的。”

    董卓暗恨道:“这些人统统该死。”

    “迟早本相国,要把他们丢大鼎里给煮了,食其肉、啖其血、敲其骨、吸其髓、寝其皮、薅其毛!”

    李儒伸手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相国!”

    “如今西凉马腾,也受到袁绍那厮的蛊惑,开始起兵向长安进发了。”

    “这些人虽然可恶,但我们应该去分化他们。”

    “刚好,儒听闻。”

    “赵风在东路大军,与那些诸侯关系不睦。”

    “而东路大军,因为刘岱擅杀了乔瑁,又派人夺取了东郡,刘岱与张邈、张超、鲍信、袁遗等人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缝。”

    “如今张邈、张超、鲍信、袁遗等人,屯兵在原武,刘岱、王肱等人,屯兵在阳武。”

    董卓罢了罢手:“这些我都知道。”

    “说重点!”

    李儒一时语塞,组织了一下话术:“相国,现在正是我们分化他们的最好时机。”

    “既然袁术上表赵云为晋阳太守。”

    “相国不妨再大方一点。”

    “不但同意赵云为晋阳太守,还可以敕封赵风为并州刺史!”

    说完,李儒抬头看了看董卓,发现董卓没有发怒,继续说道:“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早在汉武帝时,就划给了匈奴人,作为匈奴人修身养息之地。”

    “如今匈奴反叛,雁门郡、河西郡以北,实际上也已经被匈奴占据了。”

    “加上黑山军占据的太原郡。”

    “并州如今实际上,也就只有上郡和上党郡了。”

    “上郡被河西郡和白波军占据的河东郡阻隔,迟早也会丢失,上党郡太守张扬,又已经投靠了袁绍。”

    “相国虽然还兼领着并州牧,实际上并州已经没什么作用了。”

    “按照袁术等人的想法,应该是不想赵云和黑山军张燕直接冲突起来,所以专门弄了一个晋阳太守的职称,实际上只要赵风有心,迟早会让赵云成为太原太守!”

    “我们刚好成全赵风,让他去当并州刺史。”

    “反正相国如今还兼领并州牧,名义上可以钳制住赵风!”

    董卓沉吟了一下:“被你这么一说。”

    “这并州岂不是连鸡肋也不如?”

    “赵风又不是傻子,你这算什么成全他?”

    “人家赵风,还不见得想去当这个并州刺史!”

    “我们应该要拿出诚意来。”

    “听闻袁绍那厮,在暗中准备夺取韩馥的冀州刺史之位。”

    “我们就把常山国,撤国置郡,划分到并州去,便宜赵风好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 并州刺史() 
李儒行了一揖:“相国真是高招!”

    “常山国反正没有了继承人,撤国置郡,也不无不可。”

    “关键是,相国把常山划分到并州,这一步走的好。”

    “虽然目前看不出什么效果。”

    “但只要袁绍夺取了冀州,以袁绍和相国之间的关系,袁绍肯定不会承认,常山被划分到并州的举动。”

    “而那个时候,常山已经给了赵风,赵风也定然不会轻易放手。”

    “这两人自然而然,就会因为常山归属,从而交兵起来。”

    “赵风要是能灭了袁绍最好,这样也能让相国舒心。”

    “就算赵风灭不了袁绍,反而被袁绍灭了,赵风也能起到削弱袁绍的作用。”

    “怎么样都对相国有利!”

    董卓摸了摸胡子,大笑道:“对、对、对!”

    “本相国就是这个意思!”

    李儒听了,暗自嘀咕道:“看相国这样子,就知道相国之前不是这个意思。”

    “总不会因为相国也是兼领并州牧,而并州又没几个郡地了,相国觉得颜面无光,想要扩大自己的治地吧。”

    董卓看向李儒:“李儒,你在嘀咕什么?”

    “大点声!”

    李儒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没什么。”

    “赵风的事情,解决了。”

    “我们应该继续分化联军。”

    董卓点了点头:“你还有什么好计策?”

    李儒笑道:“听闻孙坚有一子,文武兼备,名叫孙权。”

    “相国可以随便挑选一个女儿,与孙坚联姻,到时候孙坚和相国不就成了亲家?”

    “相国还可以承认孙坚为豫州刺史。”

    “孙坚自然就不会与相国作对了。”

    董卓笑着点了点头:“我别的不多,就是女儿多!”

    “要是儿子也能跟女儿一样多,我就更开心了。”

    “此事准了。”

    “还要分化谁?一并说了。”

    李儒沉吟了一下:“西凉太守马腾,是近期才被袁绍蛊惑的。”

    “在平定西凉时,相国与马腾也有一些关系。”

    “只需派人给马腾封个大官,在责令马腾返回西凉就可以了。”

    董卓大声笑道:“我有李儒助我。”

    “大事可期!”

    酸枣,第十三镇将军府。

    一守卫,快步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朝廷派人来传诏令了!”

    “需要大院内摆上案己,沐浴焚香吗?”

    赵风罢了罢手:“一个太守之位而已。”

    “没必要这么麻烦。”

    “去把赵云叫来接诏令吧。”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跑出了议事厅。

    没多久,不但赵云来了,就连田丰、张辽、典韦、周仓、满宠等人,都来到了议事厅。

    赵风看到后,开口道:“不就是给赵云敕封太守之职嘛。”

    “至于都跑到这里来吗?”

    “不用练兵啊!”

    田丰行了一揖:“怎么说也是天子诏令。”

    “大家既然能来,还是应该跪迎的。”

    “反正也耽搁不了什么事。”

    赵风摇了摇头:“要真是天子诏令。”

    “我们自然应该跪迎。”

    “问题是,这明明是董卓假天子之手,发来的诏令。”

    “其实应该是董卓的诏令。”

    “反正我们上次,也没有跪迎。”

    “这次就更不用搭理他们了。”

    下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除了满宠脸色有点变化,其余众人面色平静。

    不一会儿。

    一太监装扮的人,走进议事厅,对赵公风边行礼,边道:“恭喜恭喜!”

    “恭喜赵公双喜临门!”

    赵风笑道:“原来是老熟人。”

    “我上次突围时,身受重伤,伤筋动骨一百天。”

    “如今身子还没好利索,不能行礼了。”

    传旨的太监笑道:“赵公说的哪里话。”

    说完,就从旁边侍从的盘子里,拿出诏令,直接提给了赵风:“赵公自己看吧。”

    赵风打开诏令,里面挥挥洒洒写了很多。

    大意就是敕封赵云为晋阳太守,敕封赵风为并州刺史,还把常山国撤国置郡,一并划到了并州,归赵风管辖。

    赵风看完后,放下诏令,问道:“这并州刺史一事,是怎么回事?”

    传旨的太监笑道:“这事咱家如何知道?”

    然后一挥手:“把东西送上来。”

    话音一落。

    身后几位端着盘子的人,就走到了传旨太监的前面。

    这几个盘子里,分别装着赵风官服、金印紫绶,赵云的官服、银印青绶。

    赵风沉吟了良久,才开口道:“收下吧。”

    赵狗蛋立马接过乘着赵风官服的盘子,然后放到了赵风的案己上。

    然后又接过盛放着赵风的金印紫绶的盘子,放到赵风的案己上。

    最后接过赵云的官服和银印青绶的盘子,放到赵云的案己上。

    传旨的太监,看到东西都被赵风收下,行了一揖:“任务完成。”

    “咱家还需要回去复旨。”

    “赵公就不比送了。”

    “告辞!”

    说完,就准备转身撤离。

    赵风伸手制止道:“且慢!”

    传旨的太监,行了一揖,面带微笑道:“赵公还有什么吩咐?”

    赵风沉吟了一下:“上差车马劳顿。”

    “这就急匆匆的赶回去复命,我心不安。”

    “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