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等人,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风嗯了一声:“我听说程昱住在东阿。”

    “你们可曾听过程昱的大名!”

    东阿县令快速点了几下头:“程先生大名,东阿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赵风笑道:“你很识相。”

    “我还以为你会推脱一番。”

    “既然你们都熟悉程昱,就带我去见见程昱吧!”

第三百九十三章 无缘相见() 
东阿县令听后,双膝跪地,行了一揖:“在下不敢隐瞒!”

    “程先生,已经于三日前,离开了东阿。”

    “现在不在家中!”

    赵风皱眉道:“程昱就算不在东阿,你直言便可,又何须下跪?”

    “是不是程昱叫你们这么说的?”

    “他是不想见刘岱?还是不想见我?又或者谁都不想见?”

    东阿县令磕了一个头:“赵将军说程先生,不想见人之事,绝不存在。”

    “程先生怎么敢不见赵将军呢?”

    “程先生是真的不在家中!”

    赵风沉吟良久:“你起来吧。”

    “替我转告程昱。”

    “就说我赵风,想请他当我的并州别驾!”

    东阿县令喏了一声,站起来后,行了一揖:“在下一定原话转给程先生!”

    赵风点了点头:“在问你一件事。”

    “听过陈宫这个人吗?”

    东阿县令接连点了几个头,急忙道:“听过,听过!”

    “陈宫乃是东武阳名士,东武阳就是东阿临县。”

    “那边的事情,我们这边也知道一、二。”

    “陈宫表字公台,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赵将军要找的那个陈宫。”

    赵风拿出地图,看了一下,问道:“从东阿去东武阳,需要过河。”

    “这边有渡口吗?”

    东阿县令摇了摇头:“东阿这一带没有渡口。”

    “要渡河只能前往济北国茌平一带。”

    “那里有渡口,适合大军渡河!”

    赵风沉吟了一下,一挥手:“你们都回去吧。”

    “不用管我,我稍后自会离开东阿。”

    东阿县令犹豫半饷,行了一揖:“赵将军,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风点了点头:“说吧。”

    东阿县令一咬牙:“在下记得,陈宫在三年以前,就已经离开东武阳,出去访友了。”

    “一直没有听到回来的消息。”

    “如今陈宫还在不在东武阳,就不好说了。”

    赵风摆了摆手:“知道了。”

    “你放心吧,我不会因为消息错误,从而牵连到你的。”

    “你们回去吧!”

    东阿县令行了一揖:“喏!”

    说完,带着一行下属,往城内走去。

    赵云看着东阿县令离去的背影,开口道:“兄长。”

    “三天前,应该就是刘刺史派人,来找程昱的时候。”

    “既然程昱当时没有同意刘刺史的征辟,那么就不应该会有其他事,而离开东阿。”

    “我猜测,程昱有八成的可能就在家中!”

    “只是不想见外人罢了。”

    赵风摇了摇头:“也不尽然。”

    “程昱或许不想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刘岱的征辟,故而离开了东阿,也说不定。”

    “连续拒绝了刘岱的两次征辟。”

    “看来程昱应该有了投效的人选!”

    赵云笑道:“看来程昱这人,眼光也不怎么样嘛。”

    “纵观联军各镇诸侯,除了兄长能带兵打仗,其余诸侯都是草包一个!”

    赵风罢了罢手:“此言差矣!”

    “我们也只是运气好,借助城池小胜而已。”

    “千万不可小觑天下英雄!”

    “别人不说,就说那奋武将军曹操、都尉刘备、豫州刺史孙坚。”

    “以后你自会看到他们的能耐!”

    赵云嗤笑道:“兄长你可别诓骗我。”

    “此次讨伐董卓战事中,都没看刘备带兵打过一次仗!”

    “刘备能拿的出手的战绩,也就是在讨伐黄巾时。”

    “之后在抵抗反贼张纯时,就被张纯的大军,打的屁股尿流,还用炸死逃过一劫。”

    “奋武将军曹操,就更不用说了。”

    “在卞水被徐荣打的大败,大军虽然没有被全灭,情况就比王匡那厮要好上一点。”

    “而徐荣攻打我们驻守的敖仓,却无功而返!”

    “至于豫州刺史孙坚,情况又比曹操好上那么一点。”

    “但他也只是因为得了豫州之利,不然也该回长沙去募兵了!”

    赵风一时尽然无言以对。

    从目前的战绩来说,这几人都是吃过大败仗的。

    孙坚还没有开始发力。

    曹操还没有开始雄起。

    至于刘备,他还要打很长一段时间的酱油。

    但赵风总不可能说,未来就是这几个人三分天下吧。

    当然,孙坚主要是因为战死了,不然绝对能分到一分。

    孙策如果没有得到孙坚的老部下,也不可能打下一大片的江东基业。

    沉吟了一下,勉强解释道:“不是他们能力不行。”

    “是遇到的对手太强。”

    “抛开董卓的西凉兵。”

    “刘备不谈。”

    “曹操和孙坚,如果单独面对酸枣联军那些人,战况会如何?”

    赵云想了一下:“酸枣联军的各镇诸侯,更没用。”

    “十几万大军驻守荥阳,还被董卓的五万大军打残。”

    “这么来说,他们应该要强于酸枣联军的各镇诸侯。”

    “但这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现在一个跟着袁绍,另一个跟着袁术。”

    赵风神秘一笑:“现在看起来,他们好像分别投靠了袁术和袁绍。”

    “但以后的事,谁能说的清楚呢?”

    赵云若有所思:“兄长的意思是……”

    赵风罢了罢手:“好了。”

    “此事暂时不谈。”

    “我们先离开东阿吧!”

    说完,就率领大军,离开了东阿城下。

    在天色即将完全黑下来时,赵风率领的大军,才抵达茌平。

    赵云策马在赵风边上,疑惑道:“兄长。”

    “刚刚东阿县令不是说了,陈宫此人,已经三年没有返回东武阳了?”

    “我们难道还要去东武阳跑一趟吗?”

    赵风摇了摇头,感叹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我们特意绕路来到东阿,连程昱的面也没见到。”

    “东武阳我们就不去了!”

    “有这时间,我们都已经可以离开东郡,进入魏郡。”

    赵风倒不是摆架子,故作姿态。

    而是从东阿到茌平这一路,赵风回忆了一下关于陈宫的信息。

    一个是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亡被捕,陈宫救了曹操,在逃亡途中,曹操因为多疑,而杀了收容他的亲戚,事后曹操拒不认错,表现的一点人性也没有,故而离开了曹操。

    如果这件事为真,事情发生了这么久,赵风不可能一点风声也没收到。

    而且也没听过关于陈宫的消息。

    所以就只能是另一个信息。

第三百九十四章 广宗之行() 
另一个信息说的是。

    陈宫先帮曹操得到了兖州,所以被曹操视为心腹,但因为曹操的某些做法,得不到陈宫的认同。

    所以陈宫在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时,反叛曹操,勾结某些人,投靠了吕布。

    还引吕布来攻打兖州!

    赵风不清楚陈宫具体不认同曹操的什么做法。

    所以赵风也不太敢去招揽陈宫。

    怕到时候自己出去讨伐别人时,陈宫反叛自己,去投靠吕布,把吕布给引到并州,那就蛋疼了。

    吕布在兖州作战和在并州作战,那性质是不同的。

    因为吕布本就是并州人,手下一大部分士兵,也都是并州兵。

    就相当于本土作战和异地作战一样。

    赵风虽然是并州刺史,但却不是并州人士。

    而曹操正好与赵风相反,曹操既是兖州人士又是兖州刺史,与异地的吕布作战。

    都战斗的十分艰苦,差点就丢了兖州。

    赵风在并州和吕布作战,胜算根本不大。

    好谋士那么多,没必要弄个定时炸弹过来。

    第二天一早。

    大军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赵风唤来赵狗蛋:“赵狗蛋。”

    “你派人把这份书信,交给华雄。”

    “华雄目前应该在大谷关一带。”

    赵狗蛋接过竹简,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离去。

    赵云好奇道:“兄长怎么给华雄那厮送信呢?”

    “我们与华雄,应该没什么瓜葛吧。”

    赵风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道:“程昱没见着,陈宫不在东武阳。”

    “想要招揽的两人,一个都没见着。”

    “这不,打起了华雄的主意嘛!”

    赵云听了一愣:“这个,兄长想要华雄背叛董卓?”

    “这怎么可能嘛。”

    赵风嘿嘿一笑:“试试嘛,万一成功了呢?”

    “不说了,出发吧。”

    说完,就往绝尘走去,然后翻身上马。

    赵风无奈的摇了摇头,也走向了千里追风白龙驹。

    大军行军了不到半个时辰。

    就在茌平成功渡河了。

    接着过柳城,经博平,在午时时,大军进入清河国灵县一带。

    吃过午饭,稍微休息了一会。

    大军继续往巨鹿郡开拔,没有选择甘陵那条路,而是绕了一点远路,选择的绕路贝丘。

    在即将天黑时,赵风唤来赵云,向赵云询问道:“探马回来了没有?”

    “这里是何地?”

    “我们还有多久才会进入巨鹿郡?”

    赵云大声回道:“这里是界桥一带。”

    “过了界桥,就进入巨鹿郡了。”

    “界桥过去不远,就是广宗!”

    赵风思索了一下,大声道:“传令下去。”

    “大军停止前进。”

    “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说完,开始勒紧马缰,开始减缓速度。

    随着赵风军令的下达。

    全军速度都开始明显减速,然后到停止下来。

    接下来就是安营扎寨的事情。

    不过这事,已经不需要赵风去操心了。

    赵风的中军大帐,是最先弄好的。

    弄好后,赵风就走进了大帐。

    这时其他士兵的帐篷,还没完全弄完。

    赵风刚进大帐。

    赵云就跟着走了进来:“兄长。”

    “为何在这里安营扎寨?”

    “明明可以在赶一段路,过了界桥后,再安营扎寨的嘛。”

    赵风总不能说,这里日后会有一场,决定冀州归属的大战。

    自己想要在白天,仔细看看周围的环境,看看日后怎么插手这场战争吧。

    只好随意找了一个蹩脚的解释:“我之前看了地图。”

    “界桥过去,就是广宗。”

    “如今天色已晚。”

    “我们又不清楚广宗的情况,怎么能贸然率兵过桥。”

    “如果广宗在界桥对面设伏。”

    “因为天黑,视野不清,导致我们吃上大亏。”

    “岂不是太不明智了。”

    赵云哦了一声:“我出去忙了。”

    说完,就准备退出大帐。

    赵风赶紧说道:“帮我把周仓叫来。”

    赵云喏了一声,就直接走出了大帐。

    不一会。

    周仓走进大帐,一拱手:“见过主公!”

    “主公唤我前来,所谓何事?”

    赵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坐下聊。”

    等周仓跪坐下后。

    赵风继续开口道:“元福,前面就是广宗了。”

    “当年你们的天公将军张角,人公将军张梁,都是在这里被杀。”

    “也可以说,他们最后的落脚地,就是广宗了。”

    “既然地公将军张宝,都在下曲阳埋了宝藏。”

    “这广宗怎么说也应该有大量的宝贝,被掩埋在地下吧。”

    周仓一拱手:“启禀主公!”

    “这广宗地下埋有宝藏一事,民间早有传闻。”

    “这传闻的来源,就是原先的黄巾余部。”

    “很多人都来广宗挖掘过。”

    “就连广宗令也不例外。”

    “不过没人挖到宝藏。”

    “当然,也可能宝藏被人挖走了,只是被隐瞒了下来。”

    赵风点了点头:“那张角,真在广宗埋了宝藏?”

    “你能确定吗?”

    周仓摇了摇头:“不能确定。”

    “当时本来就分属不同的战场。”

    “我和张宝将军在下曲阳作战。”

    “对广宗之事,知之不详!”

    赵风沉吟了一下:“我明天如果派大军,到广宗掘地三尺,把宝藏挖出来。”

    “元福你以为如何?”

    周仓一拱手:“主公自己决定就好。”

    “不用询问属下。”

    赵风点了点头:“好吧。”

    “我在考虑一下。”

    “你去处理军务吧。”

    周仓走到大帐中间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大帐。

    翌日。

    赵风率领骑兵,安全过了界桥,然后来到广宗城下停了下来。

    因为没有事先派人通知。

    广宗守军,在看到不明大军过来时,就已经关闭了城门。

    赵风大量了一下广宗城墙。

    高约三丈半,差不多有四人高。

    也就是说,如果搭登云梯,梯子上要爬上四个人。

    城郭比酸枣要大上一圈,同样也比高邑大上一圈。

    赵风打量完,看向典韦道:“典韦。”

    “你嗓门大,你去城下告诉守军,我是并州刺史。”

    “叫广宗令出来谈话。”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就策马往城下跑去。

    隔得老远。

    赵风都能听到典韦的声音‘城上守军听着。’

    ‘我们是并州刺史的军队,现在要返回并州。’

    ‘叫广宗令出来谈话!’

第三百九十五章 粮队遇险() 
不一会,典韦就策马回来,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话喊完了。”

    “城上守将说,已经派人去通知广宗令了。”

    赵风笑道:“你嗓门大。”

    “你喊的话,我都听到了。”

    赵云、周仓,也跟着打趣了几下。

    众人闲聊了一刻钟。

    典韦伸手一指:“快看,广宗城门,开始打开了。”

    赵云笑道:“我们在这里,等了一刻钟。”

    “广宗令还是比较上心的,没让我们久等。”

    不到一炷香。

    广宗县令,就带着一众属官,跪到赵风身前,行了一揖,同声道:“见过赵刺史!”

    赵风伸手虚空一抬:“都起来说话。”

    跪着的众人,喏了一声,纷纷站了起来。

    赵风刚准备开口询问宝藏一事。

    广宗县令就率先开口道:“赵刺史,一定有事要询问下官吧。”

    赵风点了点头:“正是。”

    “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吧!”

    广宗县令行了一揖:“赵刺史,肯定是询问自己部下之事。”

    “此事昨日才在巨鹿郡传开,没想到赵刺史消息如此灵通。”

    “原反贼张纯的余部,盘踞在瘿陶、杨氏一带,听闻赵刺史的部将运输大量粮食,要经过瘿陶。”

    “原反贼张纯的余部,已经放出话来,他们会率兵劫掠粮队!”

    赵风听了眉头深皱。

    自己本来想询问的是,关于道张角宝藏的事。

    结果广宗县令把张辽、田丰等人,会被张纯余部打劫的消息说了出来。

    也不知道广宗县令是故意这么说,还是田丰等人,真的遇到了麻烦。

    但那里怎么说也护送了六十万石粮食,比起不靠谱的宝藏,明显是田丰等人的周全更重要。

    赵风开口道:“把你知道的消息。”

    “详细告诉我。”

    广宗县令行了一揖:“喏!”

    “消息说,赵刺史的部下,在经过南和时,反贼张纯的余部,就得到了那些军队护送了大量粮食的消息。”

    “昨天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巨鹿郡。”

    “从时间上来看。”

    “赵刺史的部下,今天应该已经离开了任县。”

    “后日就会途径瘿陶。”

    “如果反贼张纯的余部,提前出城拦截,可能明日就会出现战事!”

    听到这里,赵风叹了一口气:“这么说来。”

    “我们是一刻也不能耽搁了。”

    “今天全速行军,大概可以赶到任县。”

    “只有这样,才能在明日发生战事前,和张辽、田丰等人汇合了。”

    周仓一拱手:“主公!”

    “正事要紧。”

    “宝藏之事,可以日后在说!”

    广宗县令接着行了一揖:“原来赵刺史是为了宝藏而来!”

    “下官不敢有所隐瞒。”

    “宝藏之事,绝对是子虚乌有的!”

    “这五年来,来广宗挖掘宝藏的人,络绎不绝。”

    “不但广宗百姓,就连临县的曲周百姓,安平国的经县百姓,一到农闲时期,就会过来挖掘。”

    “但从没听谁挖到过一个银饼。”

    “因为宝藏之事,导致广宗鱼蛇混杂,下官对此也是十分头疼。”

    “赵刺史如果不信,随便找一个百姓问问,就知道了!”

    赵风知道,如果连普通百姓都知道的事。

    基本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因为根本隐瞒不住。

    赵风点了点头:“此事我知道了。”

    “劳烦广宗令跑了一趟。”

    “广宗令请回吧!”

    广宗县令行了一揖:“赵刺史召见,何谈麻烦?”

    “都是守将有眼不识泰山,关闭了城门。”

    “不然,下官应该请赵刺史进城一叙!”

    赵风罢了罢手:“好了。”

    “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然后一挥手:“全军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