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风点了点头:“财帛动人心。”

    “我们离开中山国前,卢奴醉仙楼一个月盈利四十万钱,毋级醉仙楼盈利三十余万钱,其他各地醉仙楼应该也是三十万钱左右。”

    “十五个县城的醉仙楼,一年盈利应该在五千四百余万钱以上,换成粮食,差不多就是二十四万石到二十五万石之间。”

    “以醉仙楼和粮铺两年的累积,应该会有超过七十万石的粮食。”

    赵风开的粮铺,并不是贩卖粮食,而是只兑换粮食。

    用舂好的栗米、小麦,去兑换没去壳的栗米、小麦。

    一般没有去壳的一石粮食,去壳后算上舂碎掉的损耗,就只剩六成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量裁军() 
这些碎掉的栗米、小麦,一般是不适合继续食用的。

    当然,灾年情况下,普通百姓有的吃就不错了,没谁会去计较碎没碎的。

    但是世家、豪强、士族,这些有身份、有地位之人,肯定是不会吃碎米的,他们圈养的家丁、护卫、婢女等,也是不会吃的。

    这些碎掉的栗米、小麦,对别人没什么用,但赵风就有用了。

    赵风只要加工一下,完全磨成粉后,栗米可以做成米粉,小麦可以做成馒头、包子。

    不但不会有什么损失,还能赚大钱,目前、包子、馒头、米粉、油条等食物,都是暴利。

    这预计中的五十万石粮食,就是这么赚来的。

    因为现在兵荒马乱,无法从百姓手中兑换到粮食,粮铺就是跟这些世家、豪强、士族之人去兑换。

    所以兑换的量,不会特别大,一年估计也就十万石的样子。

    虽然赵风利用杠杆原理,改进了舂米的过程,但对于去壳的效率,没什么提升,只是减少了一些人力而已。

    所以这方面,没有额外多出什么粮食。

    田丰点了点头:“七十万石粮食,从各地汇集到昔阳亭。”

    “中山国长史只要随便选择几个粮队,动点手脚,我们也查不出什么。”

    “即便知道是长史动的手脚,他也可以推卸给附近的山寨、贼人。”

    “按照两年屯粮,预计七十万石粮食来计算,我们需要运送的民夫,起码也是两万四千人。”

    “护送士兵,也不能太少。”

    “最起码,也要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赵风沉吟了一下:“民夫的问题好解决。”

    “现在就有两万余中山国的民夫,刚好要前去中山国,完成这次任务后,愿意回家的,顺便就发放粮饷遣返了。”

    “还缺少的民夫,直接征召,反正昨天已经颁布公告了。”

    “至于护送的士兵,我们的目的只是震慑他人,并不需要作战。”

    “我之前提到过,要合理消减掉李高、王平等人的部曲,但又不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元皓兄以为,利用这个机会怎么样?”

    田丰点了点头:“可以。”

    “主公就说,我们需要派士兵,去护送中山国的粮食回来。”

    “为了不影响士兵的训练和日后的战力。”

    “全军超过四十岁,不惑之年的人,全部挑选出来。”

    “我们自己的士兵,自己清楚,没几个不惑之年的人,不惑之年的人,我们老早就让他们去醉仙楼帮忙了。”

    “但李高、王平等人,目前还不清楚,所以他们不会反对的。”

    赵风笑道:“好!”

    “你现在就派人去跟赵云、张辽、典韦、张武、黄邵等人通一下气。”

    “明日议事时,我就会提出来。”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翌日。

    所有人,都集合在议事厅。

    众人先把这两天完成的一些任务,和遇到的一些困难,汇报了上来。

    毕竟是刚刚进驻元氏,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赵风看事情商议的差不多了,开口道:“我们开设在中山国的醉仙楼,已经两年没有给我们提供粮食了。”

    “也就是说,醉仙楼囤积了两年的粮食。”

    “根据我的预算,这些粮食加起来,应该超过五十万石!”

    张辽一拱手:“那主公还犹豫什么,赶紧派人把粮食,运回来啊。”

    田丰行了一揖:“张都尉说的对!”

    “我们虽然不缺少粮食,但也不会嫌粮食多。”

    “五十万石粮食,还是在自己眼皮底下,比较安全。”

    赵风点了点头,看向李高和王平:“李高、王平,你二人以为如何?”

    王平一拱手:“理应把粮食运回来!”

    李高点了点头,一拱手:“赵刺史真是好手段,不声不响的,居然囤积了五十万石粮食!”

    “这事,估计没几个人知道,在下佩服、佩服。”

    “正如田太守所言,粮食谁还嫌多?”

    “自然应该派人运送回来!”

    这弄粮食的手段,李高是真心佩服。

    想想自己平时为了粮食,愁的茶饭不思,再看看赵风,人家早就提前留有后手了。

    至于要把粮食运回来,应该只有傻子,才会反对吧。

    不对,就算是傻子,应该也不会反对。

    看到李高和王平同意运回粮食。

    赵风笑道:“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超过五十万石的粮食,难免有些人安奈不出,想要打他们的主意。”

    说完,看向李高:“李高,如果你知道,有这么多粮食,在你眼皮子底下运输,你会打这些粮食的主意吗?”

    李高尴尬的笑道:“赵刺史就别取笑在下了。”

    “当初赵刺史,率领几万大军护送粮队,在下都打起来主意。”

    “这还用问吗?”

    “必然要打这五十万石粮食的主意啊!”

    赵风笑道:“所以,我们想把粮食安全运送回来,还需要派遣大军前去。”

    “这样才能震慑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王平看到赵风看向自己,一拱手:“应该的,应该的。”

    赵风接着话锋一转:“诸位都清楚。”

    “我们前去太原郡,很可能会和匈奴人,交战起来。”

    “而我们的兵力情况,自然不用说,肯定是不如匈奴人的。”

    “大家看到张燕,听到要调离太原郡,前去巨鹿郡任太守,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可此可见,十几万黑山军,在太原郡与匈奴人作战,也没讨到好处。”

    “别说讨到好处,只怕他们早就连连吃亏了。”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要护送粮食回来,而耽搁了大军的训练。”

    赵云一拱手:“这是自然。”

    “主公就说怎么办吧。”

    “我们都会听令行事的!”

    赵风笑道:“很好,那我就直接说了。”

    “我意!”

    “把军中不惑之年以上的人,与军中未及冠者,暂时挑选出来。”

    “这些人,因为年龄问题,战力都比较弱。”

    “不惑之年的人,他们是因为身体衰老的原因,所以比较弱,至于训练方面,他们已经练的够多了,少练几个月也不打紧。”

    “未及冠者,刚好可以多练练长途行军,就算是拉练吧,这种机会难得!”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妥之处() 
张辽一拱手:“这些挑选出去的老兵、幼兵。”

    “以后还会归队回来吗?”

    赵风点了点头:“当然会归队的。”

    “只是因为情况特殊,才派他们去护送粮食回来的。”

    “又不是不要他们了。”

    张辽一拱手:“那我没意见了。”

    田丰行了一揖:“这样一来,目前巡逻的赵铁柱、许飞、管祺、裴元绍等人的曲部。”

    “岂不是都要派去护送粮队回来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他们虽然不属于正式编制,但既然拉练机会难得,自然也会派他们过去。”

    赵铁柱、许飞、管祺、裴元绍、田武等人,一拱手:“学生愿往!”

    田丰点了点头:“我没意见了。”

    接着赵云、典韦、周仓、张武、黄邵,纷纷表态没有意见。

    当然,这些人之前就已经串通好了,自然不会有意见。

    等这些人,都表完态。

    赵风看向王平和李高。

    王平一拱手:“在下没意见!”

    最后众人,一起看向李高。

    李高犹豫了一下,一拱手:“在下也没意见!”

    所有人都同意了,这两人也不敢有意见。

    而且赵风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赵风笑道:“很好。”

    “那么诸位,就回去把人都挑选出来吧。”

    众人分别行了一礼:“喏!”

    赵风点头看向田丰:“田丰,民夫的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田丰行了一揖:“喏!”

    赵风一挥手:“好了,诸位都退下,去忙吧!”

    众人站起身,走到大厅中央,行了一礼:“喏!”

    说完,就陆续退出了议事厅。

    只是等所有人都走后,大厅中央,只有田丰依然站着没动。

    赵风知道,田丰既然站着没走,肯定就是还有事情。

    现在也不好点出来。

    免得众人发觉。

    至于出了大门,没看到田丰,那就不奇怪了,因为田丰也是住在太守府的。

    等所有人都走完后。

    田丰行了一揖:“主公。”

    “我昨天晚上仔细想了一下,这里还有一些不妥之处。”

    “如果到时候挑选出来的人,全部都是来自李高和王平的部曲。”

    “只怕他们就会有所怀疑。”

    “毕竟这也太明显了。”

    赵风点了点头,昨天田丰只说,李高和王平目前不知道具体情况,所以不会反对。

    今天他们二人也确实没有反对,很顺利的就通过了。

    但到时候他们发现,被挑选出来的人,全都是自己的部下,肯定会在心中滋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赵风沉声问道:“元皓兄,既然昨天晚上仔细想了一下。”

    “今天又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应该是已经有了办法吧。”

    田丰点了点头:“有个笨办法。”

    “那就是派人,去把以前遣散的,不惑之年以上的人,都召集回来。”

    “一来一回,最多半个月时间而已,不会耽搁他们收割冬麦的。”

    赵风沉吟了一下:“之前遣散的士兵,大部分都安置到醉仙楼去帮忙了。”

    “最先投靠过来的山寨之人,虽然安置在九门附近,但人数不多。”

    “后面投靠过来的人,基本都是安置在中山国各地了,怕是不好召集啊。”

    最先投靠过来的人,也就是周仓、董高、樊鹏、牛志、尉蕴、薛正等人。

    周仓的寨民,是直接安置在赵家庄的,另外几人的寨民,是安置在九门附近的。

    而且他们几个首领,目前全部都是县令一级的官员。

    至于之后投靠过来的人,基本就安置到中山国去了。

    田丰想了一下:“有多少,就召集多少吧。”

    “就算只有一、两千人,也比只有几百人,看上去强!”

    赵风点了点头:“一、两千人,还是可以召集到的。”

    “他们已经都是山寨之人,多少都有点作战经验。”

    “这事交给我来处理。”

    “你下去忙吧。”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田丰一走,赵风对门外喊道:“来人!”

    门口的守卫,快步走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主公有何吩咐?”

    赵风直接下令道:“去把周仓、张武、黄邵,叫来议事厅!”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站起身,退出了议事厅。

    这几人都是刚刚离开没多久的。

    不一会三人就联手来到了议事厅,一拱手,同声道:“见过主公!”

    赵风点了点头,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都坐吧。”

    等三人跪坐下来。

    赵风把之前田丰说的不妥之处,说了出来。

    接着开口道:“这次叫你们来。”

    “就是需要你们安排一些人手,过来凑凑数。”

    说完,看向周仓:“周仓,你派一个熟悉董高、樊鹏、牛志、尉蕴、薛正等人手下的士兵。”

    “前去他们在九门的安置地,让他们挑选一些四十岁左右的人,前来帮忙。”

    “这次行动最多半个月,不会耽搁他们收割冬麦的。”

    “而且还会发放半个月的粮饷,当作他们的工钱。”

    周仓点了点头:“这个不难。”

    “不但这几人,就连洪向明和步和怡的寨民,也可以召集过来。”

    “他们安置的地方,都在毋级附近,毋级也不算离得太远,。”

    “而且洪向明和步和怡,目前也在军中。”

    赵风若有所思:“你不提洪向明和步和怡,我都要忘记这两人了。”

    “想当初九门被围,这两人率领他们山寨来投,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周仓笑道:“那是主公太忙。”

    “而且步和怡又是他们卓寨几个当家,推选出来当替罪羊的,当时也没有实际掌控卓寨。”

    “洪向明,应该是被他给连累了。”

    赵风点了点头,不置可否:“现在洪向明和步和怡,应该不在你的部曲了吧。”

    周仓感慨道:“洪向明和步和怡,一直就没在我部曲待过。”

    “他们一直都是归张都尉统领的。”

    赵风这下就尴尬了。

    步和怡当初是卓寨临时推选出来首领。

    赵风自然知道,那些人就是怕赵风会言而无信,直接弄死山寨的首领,然后达到接管整个山寨的曲部目的。

    简单说,就是推选出来挡刀的。

    赵风对这些人的映像,都不太好,自然就忘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洪门镖局() 
如果赵风真的动手,那么死的就是步和怡。

    其他几个当家的,也好早作安排。

    所以步和怡从一个火夫,被推选成山寨首领,这样给赵风的感觉就很不好。

    连带着跟步和怡一起投靠过来的洪向明,也被忽略掉了。

    洪向明如果知道,自己因为步和怡的缘故,才赵风忽略了快三年,也不知作何感想。

    应该会蓝瘦、香菇吧。

    赵风面色不变:“那你就去跟张辽打声招呼。”

    “要洪向明和步和怡,派人去他们的安置地,召集一些四十岁左右的人过来。”

    周仓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周仓走后。

    赵风看向黄邵:“洪帮是你一手建立起来的。”

    “虽然只打了个框架,你就跟我去建功立业了。”

    “但感情应该是还在的。”

    黄邵点了点头:“洪帮建立之初,就是收取保护费的,而且经常和别人拼杀,偶尔也有人员伤亡。”

    “这些人,拉到军营,不操练的话,也看不出什么区别。”

    “不过,我虽然对洪帮还有感情,但洪帮对我就不一定还有感情了。”

    “毕竟离开了这么久,尤其是去了关中两年之久,这两年都没有任何联系。”

    “只是召集一些人手的话,应该问题不大,就算不给我脸面,也不能违背主公的意愿。”

    赵风听完,笑道:“你说的,那只是最初的模式。”

    “随着治地的稳定,各地县令,也不会看着洪帮这么收取保护费。”

    “别人的治地我不管,但在我的治地内,自然不会让这种情况继续存在。”

    “哪有自己坑自己的道理。”

    黄邵沉吟了一下:“主公是准备,对治地内的洪帮,动手了吗?”

    赵风笑道:“我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吗?”

    “我的意思是,洪帮在我的治地内,需要转型了。”

    “以后不能单靠收取保护费过日子。”

    黄邵点了点头:“主公的德行,我们自然清楚。”

    “那么洪帮,该如何转型?”

    “话说,转型是什么意思?”

    赵风整理了下话术:“转型,就是让他们改行,干别的事情。”

    “这个我已经考虑好了。”

    “你让各地挑选人手出来,成立‘洪门镖局’。”

    “他们有厮杀的经验,平时就接送别人的委托,来运送物品,到达委托人指定的地方。”

    “初期我会进行扶持,比如醉仙楼的粮食、酒类,再比如一些其他财物,我会让洪门镖局来负责运送。”

    “等你们摸索出体系,自然就会有别人来进行委托。”

    黄邵沉吟了一下:“主公的意思是。”

    “像这次大张旗鼓运送粮食的事情,以后就会委托给洪门镖局来运送。”

    “委托的指定地点,就是主公的封地昔阳亭,对吗?”

    赵风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赵风这是准备搭建原始的物流体系。

    而且有了这个体系。

    以后运送一些东西,也不需要自己总派兵去护送。

    当然,其中更重要的是,趁现在还在可控范围,赵风要把醉仙楼、洪帮、洪门镖局等,与自己的挂钩的一些产业,分离出去。

    能不用士兵,就不用士兵。

    这里面有深意在其中。

    成立洪门镖局后,也不需要各地把物资囤积到一定程度,然后才让自己派兵去统一护送。

    这样分批次的运送,也能减少一些别劫掠的风险。

    平时兵力闲暇时,还问题不大。

    如果遇到战事吃紧,有了洪门镖局来分摊一部分运力,就能腾出很多士兵来作战了。

    至于安全方面,在自己的治地内,可以完全得到保障。

    不在自己的治地内,就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如果在自己的治地外,也能壮大起来,以后或许还有其他用处也说不定。

    至于赚钱的能力,第一个吃螃蟹的,前期又有自己扶持,治地内的安全也无需过多担心,想来应该不会太差。

    而且就算不能赚钱,平时能帮助自己减少运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士兵中,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