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么就让他们自行想办法活下去。”

    田丰瞪大了眼睛:“这个,不是在火上浇油?”

    “让百姓情绪更加不稳?”

    赵风沉吟了一下:“应该不会。”

    “凡是会出现农田绝收,这种情况的百姓。”

    “九成都是黑山民众,这些人本来就是由张燕迁移过来的。”

    “我觉得他们对土地的渴望,和这种安稳种地的心情,都是十分强烈的。”

    “而且他们这些人,原本就是普通百姓。”

    “以他们对田地的了解,应该都清楚,这些耕地,耕种不了几年,就会绝收了。”

    田丰犹豫良久:“但这都只是主公的猜测。”

    “万一主公猜错了呢?”

    “又或者说,主公猜的原本是正确的。”

    “但某些有异心之人,利用此事,来攻歼主公,那就得不偿失了。”

    赵风知道,田丰后半句话的意思是。

    根据目前的制度,如果百姓受灾了,是需要有人背锅的。

    如果受灾面积大,就是三公来背锅。

    按照他们的话说,就是因为某某人品、德行什么的,惹得天怒人怨,所以才会导致这种受灾的情况。

    而想要平息上天的愤怒,就要如何如何。

    比如引咎辞职。

    远的不说。

    就这几年时间,三公就已经换了好几个了。

    全部都是背锅后引咎辞职的。

    如果后年太原郡大部分田地都绝收了,绝对是攻歼赵风的一个大好机会。

    就算赵风赖着不走,其他诸侯没办法拿赵风怎么样。

    但赵风在并州的人心,肯定会丢的一干二净。

    没办法,现在的人,就信这一套。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这事万一办砸了,后果还真不可预料。

    突然。

    赵风想到了什么。

    赶紧拿出地图,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样。”

    “那就不公告整个太原郡了。”

    “先拿孟县和狼孟来试行。”

    “晋阳以北,只有狼孟、孟县、阳曲、虑虒。”

    “阳曲离孟县很远,虑虒就离的更远了。”

    “只要操作得当,消息不会扩散出去。”

    “即便扩散了出去,也只会往北扩散,往南的话,我们在晋阳就可以直接阻断这类消息。”

    田丰沉吟了一下:“这样应该可行。”

    “至少比先前的方法更可行。”

    “只要狼孟和孟县出现了良好的成果。”

    “到时候在公告太原郡全境,也没关系了。”

    “毕竟有了两个成功的县地。”

    赵风笑道:“既然元皓兄也认为可行。”

    “那就速去处理此事吧。”

    “刚好现在才播种不久,一切都来得及。”

    “只要秋天栗米收成高于其他各地,我们就可以去推广太原郡全境了!”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刚刚就是想到后世的试点区域。

    后世很多新政,在推出之前,因为不知道具体效果,所以会在各地进行试点。

    这样试点的城市,不要太多。

    而考虑到现在信息闭塞,不怎么流通的关系。

    赵风拿狼孟和孟县去试点,完全行得通。

    至于用大小便来提高地力,赵风也有一定的把握。

    至少后世一般性的施肥,也是用大小便来解决的。

    分…割……线…

    根据相关知识,西周时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

    《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种植绿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

    齐民要术成余北魏末年,大约公元533…544年。

    这里离东汉191年,隔了三百五十年左右。

    故星虎推断,东汉即便已经使用人畜粪便作为肥料,应该也是小范围。

    不然绝对会有详细的相关记载,也轮不到齐名要术来提出了。

    望读者大大们不要太较真。

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融危机() 
翌日。

    田丰来到议事厅,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今年粮食减产,与后年粮食可能会绝收之事,已经派人去狼孟和蔚县颁布告示了。”

    赵风点了点头:“以后重点留意这两个县的情况。”

    田丰行了一揖:“喏!”

    接着又道:“还有一事,十分紧急。”

    “这事就是太师董卓,更铸小钱之后的后续事情。”

    赵风好奇道:“哦?”

    “说来听听。”

    田丰沉声道:“这事引发很严重的后果。”

    “正如主公早先所言,还真有地方,一石粮食涨到了数万钱。”

    “好在主公之前的几个告示,让并州暂时还在可控范围。”

    “但正因为主公把并州粮食价格规定在,二百二十钱到三百五十钱之间。”

    “这样就导致,我们和周边郡地的粮食差价,十分巨大。”

    “所以,太原郡和常山郡各个县城,来了很多外地的商人。”

    “他们全部都是大量收购,粮食、布匹、酒、盐等,常用物品的商人。”

    赵风听了一愣。

    这些商人,简直了。

    细细思考一下,赵风也可以理解。

    商人逐利嘛。

    太原郡和常山郡这边,啥东西都便宜。

    这些商人只要过来买入大量的东西,不管是不是粮食、布匹,只要是常用的东西,统统可以买回去。

    只要回去一贩卖,瞬间就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尤其是以粮食为主。

    赵风总算理解了,为什么商人地位最低。

    士、农、工、商,这么排序,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赵风现在就已经把这些商人,恨得咬牙切齿。

    真想直接下令,把他们完全禁止了。

    但真要这么做,既不利于并州的商业发展,又有点类似后世的闭关锁国。

    赵风可十分清楚,商业会给并州带来多大的经济收入。

    反正坏处很多。

    但不把他们禁掉,好像坏处更多!

    这就让赵风十分头痛了。

    叹了一口气:“目前情况如何?”

    田丰沉吟了一下:“情况不好。”

    “除了主公规定的粮食价格,固定在三百五十钱一石。”

    “其余所有常用物品,都已经翻了几番。”

    “而且,很多世家开始以三百五十钱一石的价格,向百姓收购粮食,然后暗中以高出几番的价格,卖给外地的商人。”

    “这样下去,并州百姓受到的损害,只怕会比放开价格管制后更甚!”

    赵风愤怒的一拍案己:“混账东西!”

    “这些商人统统该死!”

    接着问道:“普通百姓为何会卖粮?”

    “我不是颁布了告示,告诉了相关的事宜吗?”

    “只要普通百姓不受到损害,我就不信那些世家、豪强会愿意这么吃亏下去!”

    田丰摇了摇头:“普通百姓如何知晓外界之事?”

    “加上那些收购粮食的世家、豪强,只要抓住主公规定了三百五十钱一石粮食,的上限规定。”

    “他们以三百五十钱一石粮食的价格收购,自然会有百姓同意卖粮。”

    赵风暗叹一声。

    管理偌大的一地,果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次太原郡和常山郡百姓受到的损失,基本上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

    尤其是最近刚刚收割了冬麦,百姓家里都还有一些余粮。

    把这些余粮卖了换钱,然后购置其他的生活用品,是十分正常的行为。

    如果还有其他心思的百姓,比如贪恋三百五十钱一石粮食的价格,把自己的粮食全都卖了。

    然后期待以后粮食会回到,以前二百二十钱一石的价格,来从中获利。

    那么他们这些人,以后可能连吃饭也是问题了。

    当然,这只是赵风的个人看法。

    至于会不会有这样的百姓存在,赵风也说不准。

    反正不管怎么说,赵风都应该要负责。

    赵风脑子乱的很,一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元皓兄。”

    “以目前并州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田丰沉吟了一下:“要么禁止外地商人过来交易。”

    “要么放开粮食价格的管制,让并州物价,跟其他地方同步起来。”

    赵风摇了摇头:“禁止外地商人来交易,对我们以后的商业发展影响很大。”

    “放开粮食价格管制,就更不行了。”

    “只要一放开管制,不说一石粮食涨到数万钱,起码也会涨到五、六千钱一石。”

    “那之前卖掉粮食的百姓,会指着我们鼻子骂的。”

    田丰思考了一下:“既然不能放开管制,那就只能禁止外地商人来交易了。”

    “禁止外地商人来交易,只是对我们以后的商业发展影响很大。”

    “但不禁止掉的话,对我们现有的商业,就已经影响十分巨大了。”

    “而且全部都是恶劣的影响。”

    “连眼前这关都过不去,还谈什么以后?”

    “等全国物价平稳后,在撤除禁令不就好了。”

    “不过……”

    赵风赶紧问道:“不过什么?”

    田丰叹了一口气:“不过,即便我们禁止了外地商人。”

    “但依然会有世家、豪强与他们进行交易。”

    “因为只要并州各世家、豪强从百姓手中收购到粮食。”

    “他们完全可以运到其他地方去贩卖!”

    赵风沉思良久:“如果通过变法。”

    “在各个县城,成立粮行。”

    “然后让百姓把粮食存到粮行,按照一个季度多少利粮的方式,来杜绝世家、豪强,从百姓手中收购粮食。”

    “元皓兄以为如何?”

    田丰摇了摇头:“主公才入主并州不足一个月。”

    “以主公的威望,百姓根本不会前来尝试的。”

    “根本没什么用。”

    “不过这个粮行的体系,完全可以成立。”

    “就跟我们向世家、豪强募集粮食一样,会对我们完全掌控并州,起到很好的作用。”

    赵风这个粮行,完全就是参照后世的银行。

    当然,其中一些具体的细节,赵风也要慢慢摸索。

    不然被人钻到空子,那赵风连想死的心都会有。

    其实,赵风更想参照后世的粮店体系。

    可惜粮店除了赵风很小的时候听过,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至于粮店的具体功效,赵风根本不清楚。

    就别提怎么打造粮店体系了。

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自办法(三更!求订阅!!)() 
赵风沉吟了一下:“一人不抵二人计,二人不如三人谋。”

    “既然我们二人,暂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

    “那就把赵云、典韦等人叫来。”

    “顺便在拟一份文书,发给满宠,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准备退出议事厅。

    赵风伸手阻拦道:“等一下。”

    “既然要发文给满宠询问意见,不如多拟几份文书。”

    “依次发给张辽、张武、黄邵。”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在赵风为此头痛不已的时候。

    大到各路诸侯,小到普通百姓,也在为此头痛。

    河内郡,怀县,太守府。

    张扬对袁绍一拱手:“袁公!”

    “派去太原郡和常山国的商人,收获颇丰。”

    “除了粮食意外,其他常用物品和辎重,十分乐观。”

    “就是赵风那厮,在十日前就已经下令,并州各郡不接受董贼更铸的小钱。”

    “如今那些商人回禀的消息,都是钱财不够用了。”

    “看看能否使些法子,把这些更铸的小钱,也流通过去!”

    袁绍沉吟了一下:“即便使些手段,来给赵风施压。”

    “结果也不会太乐观。”

    “毕竟名义上赵风是禁止并州使用更铸的小钱,实际上也就是禁止太原郡和常山国而已。”

    “其他几个郡地,赵风并没有限制使用。”

    “董贼这招棋,下得着实狠毒!”

    “好在此举对我们来说,虽然危害不小,但对于谋取冀州来说,好处也是十分巨大的。”

    “韩馥那厮,给我们运来的粮饷,应该快到了吧?”

    旁边一文士打扮的人,对袁绍行了一揖:“冀州牧韩馥,以局势不稳为由,推脱些时日。”

    “短时间内,应该还到不了。”

    袁绍笑道:“看来韩馥这厮,应该对我们起了防范之心。”

    “什么局势不稳,都是托词。”

    “你去……”

    豫州,沛国,谯县,曹府。

    一行人,悄悄从后面,快步走了曹府。

    为首之人,快步走进了大厅,对主位上的人行了一揖:“见过父亲!”

    跪坐在主位上的人,点了点头:“阿瞒怎么回来了?”

    “看你这身行头,应该是悄悄返回的吧。”

    曹操随意找了一个位置,跪坐下来:“没办法,那事毕竟见不得光。”

    “让别人回来询问,我不放心。”

    “前些日子让父亲办的事,办的如何了?”

    曹父叹了一口气:“你啊你,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

    “此事有损阴德。”

    “依我看,我早晚会被你给气死!”

    曹操行了一揖:“父亲不要动怒。”

    “这事董卓能干,我们自然也能干!”

    “而且,我这也是没办法嘛。”

    “原本父亲变卖了田地凑的那些钱,是足够我起兵用的。”

    “但现在出了这事,这点钱,完全不够用了!”

    曹父唉了一声:“我自然知道。”

    “听闻长安一石粮食,都涨到数万钱了。”

    “也不知道我派去并州,收购粮食的人,如今收购的如何了。”

    “要不是因为,家中以无田地变卖,你以为我会同意这事?”

    说完,拍了怕手。

    立刻有一小厮打扮的人快步走了进来,对曹父一拱手:“见过曹老太爷。”

    然后对曹操一拱手:“见过曹将军!”

    曹父指着小厮道:“此人乃是蹇和。”

    “以前就是靠这个为生。”

    “有什么事情,你直接问他吧。”

    “我就不参合这事了,我还想多活几年!”

    说完,直接站起身来,从旁边退出了大厅。

    曹操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小厮打扮的人,长相和穿着都十分普通。

    丢到人群里,保证认不出的那种。

    笑道:“交代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蹇和点了点头:“在下办事,曹将军放心!”

    “已经挖掘出沛献王的陪葬物品。”

    “按照曹老太爷的吩咐,都是以青铜器物为主。”

    “目前这些东西,都藏在另外一处安全的地方,曹老太爷前去看过!”

    曹操大喜:“好,很好!”

    “只要把青铜器挖掘出来,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东西嘛。”

    曹操思考了一下:“其他陪葬的东西,还是留给沛献王刘辅好了。”

    蹇和一拱手:“喏!”

    接着小声道:“曹将军,沛釐王的……”

    曹操沉吟了一下:“沛釐王刘定!”

    “既然连他爹都挖了。”

    “自然也不能漏了他。”

    “你去一并挖掘了。”

    “记住,虽然我只要青铜器,但其他东西你们也不准碰!”

    蹇和一拱手:“在下懂得!”

    “在下以后就曹将军的人了。”

    “曹将军要我去挖谁的,我就去挖谁的!”

    曹操满意道:“好好干!”

    “说不定,以后你也能当个校尉!”

    蹇和一拱手:“喏!”

    “属下这就去办事!”

    曹操突然道:“既然沛釐王刘定的都处理了。”

    “那沛节王刘正的,也无需放过。”

    “一并处理了。”

    蹇和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大厅。

    等蹇和走后。

    曹操对大厅外大声喊道:“曹仁!”

    曹仁走进大厅,对曹操一拱手:“兄长有何吩咐?”

    曹操点了点头:“你去问我父亲。”

    “那个安全地点,在哪里。”

    “我在后门处等你。”

    曹仁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离去。

    曹操一行人,从曹府后门出来后,绕了几条道,迅速出了谯县。

    策马奔跑了一刻钟,才找到蹇和所说的安全地点。

    其实就是曹家的一座庄子。

    只是因为变卖田地后,周边没有了佃农,故而暂时空置了下来。

    曹操一行人进入庄子后,对随行的人道:“你们在这里守着。”

    “曹仁,你跟我来。”

    说完,就直奔存放青铜器的房舍走去。

    众人一拱手:“喏!”

    说完就四散开来。

    曹操和曹仁,逐一检查了七个房舍。

    每一个房舍里面,都堆放了大量的青铜器。

    检查完所以房舍后,曹操对曹仁道:“曹仁。”

    “你暂时留在此处。”

    “负责招募一些铁匠。”

    “把这些青铜器,都给熔炼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相似之处() 
曹操说完,便从右手袖口里拿出几枚五铢钱:“就按照这个样式,大量打造。”

    “为了避免此事被泄露出去。”

    “完事之后,这些铁匠也没必要活着了。”

    “所以,不要在谯县内招募铁匠!”

    曹仁一拱手:“兄长放心!”

    “我知道该怎么做。”

    “此事绝不会让除了自家人,以外的人知道。”

    太原郡,刺史府,议事厅。

    田丰、赵云、典韦等人,联手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礼:“见过主公!”

    赵风点了点头:“唤你们过来。”

    “是有几件事要询问你一下你们。”

    然后把自己发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