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也可以额外挑选一些,你认为合适的助手。”

    赵风突然发现,这个千夫长,还是很好用的。

    如果规定在一千人,就相当于是军司马掌管的兵马人数。

    以后如果提高到两千五百人,就差不多相当于校尉掌管的兵马人数。

    简单好用。

    就是划分不太详细。

    不过对于学生兵来说,用不着那么细分。

    郭嘉站起身来,行了一揖:“喏!”

    “这一千士兵,是从现在的学生当中挑选,还是等待新生入学后,在挑选?”

    赵风沉吟了一下:“目前摇篮书院的学生。”

    “身强力壮的,大都已经被赵铁柱、管祺、裴元绍挑选走了。”

    “你就从下一批新生当中挑选吧。”

    “你转告赵铁柱、裴元绍、管祺几人,你拥有优先挑选权!”

    然后一挥手:“好了,事情就这样,你下去吧。”

    郭嘉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随着越来越近岁末。

    各地战事也都渐渐收敛了起来。

    这天。

    田丰快步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刚刚收到中山国方面送来的消息。”

    “中山国长史在安熹,与严纲部曲交战失败后,正式投降。”

    “因为有中山节王的存在。”

    “中山国并没有太大的官员变动。”

    “只有两个最高官员,长史和中山相甄尧,被撤职遣返回家了。”

    “接着严纲在每个县城,保留了一个最低县兵,然后带着两万五千兵马,赶往了界桥。”

    “这两万五千兵马中,只有七千余是他的本部,剩下的都是中山国士兵。”

    赵风摇了摇头:“这下好了。”

    “原本严纲在界桥只剩两万步骑。”

    “结果现在变成了四万五千步骑。”

    “袁绍心里肯定会有些后悔吧!”

    田丰笑道:“也不见得。”

    “严纲所部,虽然多了一万八千中山国士兵。”

    “但这些士兵,都是刚刚收编的。”

    “会成为一个不确定因素。”

    “只要严纲出现败局。”

    “这一万八千士兵,说不定还会成全袁绍。”

    赵风轻微摇了一下头:“算了。”

    “不管他们了。”

    “还有五日,便到了岁末。”

    “传令下去,岁末当天,犒赏三军!”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田丰走后。

    赵风一挥手:“彦方兄、根矩兄。”

    “你们也退下吧。”

    “就当提前放假了!”

    王烈和邴原,走到大厅中间,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众人走后。

    赵风自语道:“仔细想想,我已经有好几个岁末,都是在半路上过的了。”

    一八八年的岁末,是在增援中山国广昌的半路上过的。

    一八九年的岁末,是在响应诸侯伐董时,在前往会盟的半路上过的。

    一九零年的岁末,是在酸枣过的,不过当时自己只能算是陪衬。

    今年的岁末,就要在晋阳过了。

    而这却是以自己为主过的。

    想到这些,赵风也是感慨不已。

    也不知道明年的岁末,是在晋阳过,还是又要去其他地方过了。

    一转眼,不但岁末过完了。

    就连祭天大典,赵风也一并处理完了。

    天下从此进入了初平三年,也就是一九二年。

    平静了小半个月的天下,又将要骚动起来了。

    …分割…线……

    祭天流程,在袁绍祭天时,写的比较详细。

    这里就一笔带过,不在叙述了,免得说我水。

    岁末这段时间,琐事肯定很多,干脆也一笔带过,不然我可以水七、八章出来。

    反正就是开开心心过春节,大家自行脑补。

第五百三十章 铁匠烛庸(三更!求订阅!!)() 
祭天大典刚刚过去五天。

    田丰急匆匆的跑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高邑令送来文书。”

    “巨鹿太守张燕,已经把一百万石粮食,和两万余民夫,送到了高邑。”

    “高邑令询问,这两万民夫准备是运输粮食到晋阳,还是另行招募一些民夫到晋阳。”

    这就是询问,对这两万民夫,后续怎么处理的问题了。

    如果要送到晋阳,之后这些民夫,肯定不会有机会返回中山国了。

    他们会被安置在太原郡或者常山郡。

    这是为了避免消息走漏,把赵风给暴露了出来。

    赵风笑道:“张燕这次做的不错嘛。”

    “不声不响的,就把两百万石粮食给劫走了。”

    “如果不是收到了粮食。”

    “我都要怀疑,他到底有没有对粮队动手!”

    田丰沉吟了一下:“这点,我倒是不会怀疑。”

    “以黑山军的情况。”

    “他们必然是会动手的。”

    接着又道:“另外,巨鹿郡消息。”

    “袁绍率兵已经在界桥一带,向严纲所部,发起了进攻。”

    “目前战事还不明朗。”

    赵风感叹道:“这才刚刚过完祭天大典。”

    “各地战事,就又爆发了起来。”

    “也不知道消停一会。”

    “还有其他消息吗?”

    田丰摇了摇头:“没了。”

    赵风刚准备舒一口气。

    熊大走到大厅中间,一拱手:“启禀主公。”

    “长安地下情报组织,暗中送回消息。”

    “太师董卓所部,李傕、郭汜二人,已经率兵往东而去。”

    赵风点了点头,看向田丰:“元皓兄以为。”

    “董卓的目标,会是哪里?”

    田丰沉吟了一下:“应该是准备进攻朱儁吧。”

    “毕竟朱儁可以说是叛变了太师董卓。”

    “不除掉朱儁,对董卓来说,永远都是一个污点。”

    “而且,联军方面。”

    “目前都在阳城一带交战。”

    “估计也没工夫去增援朱儁!”

    赵风沉吟了一下:“河南尹那边的事,我们就不比耗费过多心思。”

    然后看向田丰:“传令满宠。”

    “让那两万民夫,护送粮食过来晋阳吧。”

    “既然有了这两万民夫。”

    “去年招募的三万民夫,就遣回两万民夫吧。”

    这三万民夫里面,有八千余人是不愿返回中山国的民夫。

    剩余之人,都是在常山郡招募的。

    遣返,也只是让他们回到常山郡。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翌日。

    钱斌带着一人,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前年有位打铁的壮士,说自己祖上便是铁匠之后,可以用主公的陨铁,来打造一件兵器。”

    “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发生他确有这个能耐。”

    “今日带来与主公一见。”

    赵风听到钱斌的说法,才突然想起。

    之前自己让他们,去把南华老仙送来的陨铁,打造成兵器,结果杳无音讯。

    不过钱斌之前也说过。

    因为能力问题,可能连陨铁都无法融掉,就更别说打造兵器了。

    所以对于到底打造成什么兵器,赵风也一直没有做好决定。

    赵风看向这个铁匠,问道:“自我介绍一下吧。”

    铁匠男子一拱手;“在下乃是青州齐国临淄人士。”

    “烛庸健!”

    赵风以为这人姓烛,名庸健。

    是罪人之后。

    也没太在意。

    结果王烈吃惊道:“祖上可是相剑大师烛庸子?”

    烛庸健点了点头:“正是先祖!”

    这下赵风无语了。

    原来烛庸是复姓,单名一个健字。

    尼玛,烛庸这个复姓,不论是现在,还是后世,听没听过。

    不过也难怪。

    正因为这个复姓特别少。

    所以王烈一听,就询问对方的祖上。

    看到赵风这一无所知的表情。

    王烈行了一揖,介绍到:“战国时,齐国有一位相剑大师,名叫烛庸子。”

    这下赵风懂了。

    一个姓烛庸的高人。

    类似孔子、孟子、庄子等人。

    但赵风好是比较好奇:“你先祖是相剑的,你怎么……”

    问到一半,赵风突然停住了。

    貌似祖上做什么,和现在做什么,没太大关系。

    马上岔开话题:“你能保证,把陨铁打造成兵器吗?”

    烛庸健一拱手:“在下以性命担保,一定可以!”

    “否则就割去在下的项上人头!”

    赵风罢了罢手:“不用说的这么严重。”

    “你去把好好打造兵器就可以了。”

    “事成之后,我给你一个特殊奖励!”

    烛庸健一拱手:“请问赵刺史。”

    “想要打造一件什么兵器?”

    “可有什么特殊要求?”

    赵风想了想:“我习惯用枪,那就打造一把枪吧。”

    “造型方面,没什么特殊要求。”

    “怎么好用,怎么来吧。”

    烛庸健一拱手:“喏!”

    “在下先去看看陨铁大小,然后在琢磨一下样式。”

    “到时候送与赵刺史过目!”

    赵风点了点头:“行,那就这样吧。”

    这时。

    邴原插在烛庸健前面,行了一揖:“赵刺史。”

    “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风看向邴原:“根矩兄直言吧。”

    “早就说过了,我这里不会因言而获罪。”

    “你想说什么,放心大胆的说!”

    “要不,我赐你一块直言令如何?”

    “免得你总问这句话。”

    邴原行了一揖:“直言令之事,还是以后在说吧。”

    “赵刺史身为刺史,肩负一方百姓是否平安的大任。”

    “想来赵刺史以后,也不会经常上战场了。”

    “即便赵刺史想上战场,估计一干文武官员,也是不会同意的!”

    然后话锋一转:“我虽然不懂铁匠之道。”

    “但也清楚,陨铁是何等珍贵之物。”

    “如果用陨铁打造出一把不会经常使用的长枪出来,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还不如打造一把专属佩剑!”

    王烈点了点头:“剑乃百兵之君。”

    “确实更适合赵刺史的身份。”

    “更何况还是一把用陨铁打造的剑?”

    “这把剑将会拥有特殊的意义!”

    虽然没有明说。

    但赵风懂了王烈的意思。

    这把剑被打造出来后,就相当于是权利的象征。

    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

第五百三十一章 剑还是枪() 
如果赵风日后称王称霸。

    那么这把剑,就相当于大汉开国神剑斩蛇剑的身份。

    烛庸健看到赵风一脸忧郁的神色,一拱手:“不如让在下先去看看陨铁的大小。”

    “然后根据陨铁的大小,来判断到底是打造长枪好,还是打造剑比较好。”

    赵风沉吟了一下:“也好。”

    “那你就先去看看吧。”

    然后一挥手:“下去吧。”

    钱斌和烛庸健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犹豫不决,也是正常的。

    因为赵风心里是想打造一把长枪。

    不过王烈和邴原说的也有道理。

    除非特殊情况,不然自己真的很难在上战场了。

    当然,如果赵风非要领兵。

    即便上了战场,更多也是担任督军一类的角色。

    除非自己这边将会大败,自己这才有可能被破上战场杀敌。

    不然你让身边的大将,情何以堪?

    赵风要是特别能打也就算了。

    问题是赵风的武艺,也就只是一个二流水平。

    当然,如果赵云愿意把百鸟朝凤和自家枪法残谱的全部武艺,都交给赵风的话。

    赵风的武艺,应该可以达到一流水平。

    至于超一流,赵风就不指望了。

    想到这里。

    赵风突然一愣。

    如果打造了一把剑。

    自己岂不是又要找个剑师来学剑?

    不然这把剑就真的成了权利的象征!

    也就是俗称摆设。

    赵风甩了甩头。

    把这些不靠谱的思想,都甩出了脑海。

    现在都还没确定打造什么,想了也是百想。

    五日后。

    烛庸健走进议事厅,对赵风一拱手:“见过赵刺史!”

    赵风点了点头:“陨铁看的如何了?”

    烛庸健一拱手:“回禀赵刺史!”

    “根据陨铁的大小。”

    “在下一眼就能看出,这块陨铁无法打造一禀通体都是陨铁的长枪。”

    “最多打造三个枪头。”

    “但只能用木质的枪身。”

    “而如果用来打造长剑的话。”

    “最长可以达到八尺,而且剑身还会比普通长剑要略宽一点。”

    “当然,也可以打造成普通长剑的样式。”

    “但剩余的陨铁,因为分量太少,就没什么用了。”

    “最多在打造几个箭镞!”

    箭镞也就是箭头。

    赵风沉吟了一下:“你的意思是。”

    “如果我只要普通长剑的宽度,是不是意味着,这把剑可以打造成九尺五寸?”

    烛庸健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可以打。

    但根本不敢开口。

    赵风看到烛庸健点头,还看到王烈和邴原脸色大变,马上就想开口劝说。

    赵风突然笑道:“我就随便问问。”

    “你按照你设想的去打造吧。”

    王烈和邴原,吐了一口浊气。

    烛庸健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八尺长剑,可不短了。

    要知道,赵风身边达到八尺以上身高的武将,也就那么几人。

    八尺长剑,还真不是一把太好的剑。

    因为长度不上不下的。

    当普通佩剑的话,嫌长了。

    如果骑在马上用,又偏短了。

    所以赵风才会突然问道,能不能打造成九尺五寸。

    九尺五寸,差不多就是两米多长的样子。

    虽然不适用于步战。

    但绝对适用于骑战了。

    不过,九五这个数字,比较敏感。

    赵风真敢用这把剑,一顶造反的帽子,妥妥的要扣下来。

    想到这里。

    赵风摇了摇头。

    因为长度显然不适合步战。

    但骑战的话,又不如长枪、长矛等兵器。

    这就尴尬了,可以说,完全没有适合他的作战的地方。

    这把剑,看来真的只能当权力的象征了。

    也就是摆看。

    十日后。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巨鹿郡传来消息。”

    “袁绍经过半个月与严纲的持续作战。”

    “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不出意外的话。”

    “再有十天半个月,袁绍就会获得界桥战役的大胜!”

    赵风感慨了一下。

    这个不出意外的意思,就是肯定会出意外。

    因为严纲必然会,向青州公孙瓒求援。

    目前只是失利。

    求援最多被骂几句。

    如果严纲在大败以后再去求援,那就不单单是被骂的问题了。

    因为这一败,不单单决定了冀州大多数世家、豪强的看法,还会影响公孙瓒在青州的作战。

    影响老大了。

    看到赵风没有心思去讨论袁绍和严纲的战事。

    田丰行了一揖:“另外,根据陈留方面传来的消息。”

    “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于中牟击破朱儁所部。”

    “目前传闻,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率兵往陈留方向而去。”

    赵风点了点头:“河南尹毕竟被董卓祸害的差不多了。”

    “这消息能从陈留传过来。”

    “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

    因为陈留,就是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的下一个进攻目标了。

    必然要比其他地方的人,了解的要稍微多一些。

    赵风突然轻咦了一声:“我记得公孙越残存部曲,孙坚的部曲,还有周喁的部曲。”

    “这几人还在阳城交战吧。”

    “他们是会停战,去增援陈留?还是继续自己打自己的?”

    田丰摇了摇头:“联军目前已经名存实亡。”

    “以他们这些人的心思,应该还会继续交战。”

    “至于李傕、郭汜、张济,应该会趁机攻入陈留。”

    赵风沉吟了一下:“有关于曹操、张邈、袁术,几人的消息没?”

    “不需要太过详细的。”

    “只要是大概就可以了。”

    田丰摇了摇头:“没有这几人的相关消息传来。”

    这是熊大走到大厅中央,一拱手:“回禀主公!”

    “兖州、豫州地下情报组织,有相关的情报传来。”

    “不过都不太重要,我就没有上报了。”

    赵风点了点头:“说说看。”

    熊大一拱手:“东郡太守曹操、陈留太守张邈,屯兵在陈留尉氏。”

    “因为主公之前,没有要地下情报组织,去留意后将军袁术,所以没有袁术的相关消息。”

    赵风点了点头:“知道了。”

    心里认为曹操果然比较狡猾。

    带着张邈在陈留一带支持周喁,却不带兵上前去帮忙。

    不过想到自己,貌似也只是在太原郡和常山郡,坐看天下大乱。

    也没资格去说曹操狡猾了。

第五百三十二章 出兵时机() 
十日后。

    田丰快步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巨鹿郡送来消息。”

    “公孙瓒与两日前,率两万步骑,赶到界桥。”

    “不过战况依然不太乐观!”

    赵风沉吟了一下:“消息说是两天前。”

    “算上消息送达的时间,应该是就五天前了。”

    “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