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统兵数量问题,不单单是张燕一个人的问题。

    这是所有人的问题。

    赵风是通过新增裨将和偏将来解决的。

    因为赵风向董卓索要了可以变法的特权。

    别管董卓怎么样。

    至少董卓也是代表朝廷同意了的。

    那就能堵住其他人的嘴。

    就像赵风是并州刺史,虽然最开始是袁术表的,但董卓代表朝廷同意后,别人也不会再任命一个并州刺史,来跟赵风抢夺并州。

    然后在看看冀州和青州。

    袁绍对外宣称是承袭冀州牧,其实就是自领冀州牧,公孙瓒就可以不承认,然后表了严纲为冀州刺史,去和袁绍抢夺冀州。

    同样,袁术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袁绍也不承认,然后就任命周喁去抢夺。

    如果不是青州刺史焦和还没有死,袁绍派过去的大军,肯定也会任命一位青州刺史出来。

    只要青州刺史焦和一死,袁绍绝对会表一个青州刺史出来。

    由此也可以判断。

    袁绍起码要比公孙瓒,更讲究法理一些,最少不会乱来。

    对于任命其他官职也是一样。

    袁绍和袁术,一个是车骑将军,一个是后将军,他们可以自行任命中郎将。

    原本后将军是不可以的。

    不过现在所有将军的地位,都提高了。

    袁术要任命中郎将,找些能说的通的歪理,那也是可以的。

    用不了多久,只要有称号的将军,都会有样学样。

    包括奋武将军、奋威将军一类。

    就连赵风的护粮将军,那也可以算的上。

    毕竟都是早期的称号将军。

    而张燕就没办法了。

    他的武职,也只是平难中郎将而已。

    你一个中郎将,再任命中郎将,那就说不过去了。

    就算歪理,也说不通。

    再以青州和兖州为例,虽然青州刺史焦和还没有死。

    但公孙瓒也是说焦和为官不善领兵,才导致青州现在还是一团乱麻,所以才重新任命田楷为青州刺史,领兵进去清剿黄巾。

    而同样被任命为兖州刺史的单经,就只是在平原国驻扎,根本没有进入兖州去和刘岱抢。

    因为刘岱本身就是朝廷任命的。

    你要是连个歪理都说不出来,自然不能打进去了。

    虽说现在已经天下大乱。

    但很多规则,还是不能乱来的,因为你乱来,就会失去别人的支持。

    袁绍如果乱来,可能很多世家、豪强,就不会支持他了。

    张燕看赵风思索了很久,出声打断道:“伯虎老弟。”

    “你特意把我叫过来,应该是有了最佳的解决办法吧。”

    “不然……”

    赵风直接摇头打断道:“我可没有特意叫你过来。”

    “我明明是说,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就让你亲自过来。”

    “因为情况特别严重,单凭书信来往,难免会说不清楚,这样来回个几次,也就耽误了最佳时机!”

    张燕叹了一口气:“也是。”

    “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赵风沉吟了一下:“此事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着急也是没用的。”

    “这样,现在时辰也不早了。”

    “我先安排人,让你在刺史府住下来。”

    “等我先与智囊团商议一下如何?”

    张燕点了点头:“暂时也只好这样了。”

    赵风对着书房外大声喊道:“熊大!”

    熊大听到声音后,立马走进书房,对赵风一拱手:“主公有何吩咐?”

    赵风直接道:“带张大哥去西厢房住下。”

    熊大一拱手:“喏!”

    然后面向张燕,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

    张燕站起身来,对赵风一拱手:“那我就先行告退了。”

    说完,就跟着熊大走出了书房。

    等张燕走后。

    赵风沉吟了一会,对着书房外喊道:“来人!”

    书房门口的守卫听到赵风的声音,推开房门,走到赵风身前,单膝跪地,一拱手:“主公有何吩咐?”

    赵风没有思索:“去把郭嘉和田丰叫来书房议事。”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站起身来,退出了书房。

    田丰是别驾从事,郭嘉跟着王烈学习,目前都是住在刺史府。

    传唤起来,方便的很。

    不到一盏茶时间。

    郭嘉和田丰二人,先后来到赵风的书房。

    二人分别想赵风行了一揖,然后就各自跪坐了下来。

    等两人都跪坐好。

    赵风把张燕刚刚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然后看向田丰:“元皓兄以为,此事应该如何解决?”

    田丰沉吟了一下:“此事最好的解决办法。”

    “就是主公传信给后将军袁术。”

    “让后将军袁术,上表张燕为冀州刺史。”

    “公孙瓒表的冀州刺史严纲,目前已经被斩首了。”

    “袁术会十分乐意,让张燕率领黑山军,去与袁绍拼个你死我活的!”

    赵风细细想了一下。

    这确实是一个办法。

    张燕目前的根本问题,就是本身官职过低。

    无法给其他首领一些更好的任命。

    而只要张燕成了刺史之职,任命的范围,自然要大了很多。

    即便武官不好任命,也可以任命一堆太守出来。

    一个太守领兵两、三万,根本不算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在让袁术表一个将军的官职给张燕,也不算什么。

    反正就是一句话的问题。

    表一个职务是表,表两个职务也表,根本不费什么口舌的。

    赵风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办法。

    但看到旁边的郭嘉,内心一动:“奉孝,你觉得此事如何解决,会更好?”

    郭嘉对赵风行了一揖,笑道:“我的想法,跟元皓兄差不多。”

    “但具体实施方面,会略有区别。”

    “那就是由赵刺史,上表张燕为平难将军兼领青州刺史!”

    “理由可以跟公孙瓒一样。”

    “这样的好处就是,调开了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毕竟黑山军人数确实众多。”

    “另外赵刺史和张燕的情谊,也会更加稳固。”

    “黑山军被调离后。”

    “赵刺史以后只需专心对付袁绍就可以了。”

    “当然,赵刺史也不能凭白上表。”

    “需要黑山军在拿下青州后,把巨鹿郡和魏郡,让给赵刺史。”

    “这样赵刺史就不费吹灰之力,收下了两郡之地!”

第五百四十一章 任命问题() 
赵风细细分析着郭嘉的意见,发现果然要比田丰的意见更好。

    不管赵风和张燕两人的关系,会好到什么程度。

    但两人只是两个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

    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翻脸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算赵风和张燕不翻脸,他们手下的人,也会翻脸。

    更何况,对于同乡的情谊,赵风并没有张燕看的那么重。

    并不是说赵风不看重同乡的情谊。

    只是相比之下,没有张燕看的那么重。

    如果以看重同乡之情来排名的话,赵风应该属于东汉年代最不看重同乡情谊的人了。

    没办法,谁让赵风上一世是经历过,从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到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的转变呢?

    平难将军的称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张燕本来就是平难中郎将,直接升为将军而已。

    以张燕现在统领的大军来说,只是让张燕合理化了。

    而且张燕确实需要去青州平难,就跟当初汉灵帝,让张燕平难是一样的道理。

    接着就是刺史之职的问题。

    如果张燕为冀州刺史,然后打败了袁绍,那么赵风以后就会和张燕发生直接矛盾。

    虽说赵风个人认为,张燕应该还是打不过袁绍。

    但如果张燕成了冀州刺史,那么张燕的人生轨迹,就已经被改变了。

    张燕可以更好的团结黑山军内部,所以战况到底会怎么发展,还真不好说。

    而把张燕表为青州刺史,就这个问题了。

    一是,袁绍不会和张燕在青州去死磕。

    如果战况不利,袁绍可能会选择退守冀州。

    二是,张燕离开了冀州,赵风在冀州的敌人,就只剩袁绍一个人了。

    赵风不需要担心,会出现意外情况。

    再就是,张燕如果拿下了青州。

    赵风还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巨鹿郡和魏郡。

    别说张燕舍不得。

    如果张燕真拿下了青州,巨鹿郡和魏郡,对于张燕来说,就是两块飞地。

    因为不与青州接壤,张燕不但需要派兵驻守。

    即便收缴了粮食赋税,也需要从清河国借道,才能把粮食赋税运到青州。

    以袁绍和张燕交恶的情况,袁绍显然不会看着张燕把粮食安心运回去的。

    所以,袁绍必然会出兵劫掠。

    如果张燕没有拿下青州。

    那肯定就是战败了。

    能不能保住巨鹿郡和魏郡都是一个问题。

    自然不存在,该不该把巨鹿郡和魏郡,让给赵风的问题了。

    赵风在分析这个方案是否可行的时候。

    田丰自然也在分析。

    分析完,对赵风行了一揖:“主公。”

    “奉孝的意见,虽然看上去比我的要好。”

    “不过,有一点,主公注意到没?”

    “那就是,公孙瓒上表田楷为青州刺史,肯定是得到了袁术暗中示意的。”

    “而袁绍派兵前往青州,摆明了是要去抢夺青州的。”

    “只待青州刺史焦和一死,袁绍肯定会上表一个青州刺史出来。”

    “而主公上表张燕为青州刺史,这就等于是得罪了袁术和袁绍。”

    “在目前的局势下,这是大大的不妥!”

    “另外就是,即便这个建议可行。”

    “主公也会因此名声受损!”

    赵风沉吟了一下:“如果传信袁术,让袁术表张燕为青州刺史,会如何?”

    田丰摇了摇头:“既然袁术已经暗中示意公孙瓒表田楷为青州刺史。”

    “袁术又怎么会表张燕为青州刺史?”

    赵风点了点头:“有道理。”

    然后看向郭嘉:“奉孝,你怎么说?”

    郭嘉笑道:“我刚刚说的,只是一个整体某划。”

    “最开始,自然是由赵刺史表张燕为平难将军。”

    “张燕由平难中郎将,晋升为平难将军,合情合理。”

    “既然是称号平难将军,自然是哪里有难,就去哪里平定!”

    “刚好,如今青州有难,很适合张燕率兵前去。”

    “而张燕晋升为将军之职后,可以暂时缓解内部分裂的情况。”

    “之后如果青州刺史焦和亡故,袁绍表了其他人为青州刺史。”

    “赵刺史自然也可以,表张燕为青州刺史!”

    “如果实在担心的话,可以等青州局势稍微稳定点后,在表也不迟。”

    “当然,这事在最开始,就可以跟张燕明说!”

    “这样张燕也好跟他的麾下交代一、二。”

    赵风沉吟了一下,看向田丰:“元皓兄,以为现在这个计划如何?”

    田丰点了点头:“可行!”

    “不过最好在晒一晒张燕。”

    赵风摇头笑道:“那就晒他三天吧。”

    突然拍了一下大腿:“对了。”

    “我们到底是派李高前去担任上党郡太守,还是派王平前去担任上党郡太守?”

    “从我的本意来说,自然应该是派王平前去担任上党郡太守。”

    “不过,你们也清楚。”

    “如今王平率兵驻扎在虑虒,是太原郡的最北方,离的实在太远了点。”

    “等他率兵回来,估计李高都已经接管完上党郡了!”

    这个没什么好计较的。

    王平是以主公称呼赵风。

    而李高只是称呼赵风为赵刺史。

    亲疏关系,从称呼上就能分辨出来。

    就跟田丰称呼赵风为主公,郭嘉目前只称呼赵刺史一样。

    郭嘉和李高虽然会帮赵风做事,但随时会有离去的风险。

    郭嘉离去,赵风肯定会舍不得。

    李高要是离去,基本就是携上党郡叛变了。

    而且郭嘉天天都在赵风身边,可以慢慢收心。

    李高就等于是外放了。

    他要是叛变,一点办法也没有。

    田丰沉吟道:“河内郡太守王匡,是投靠了袁绍的。”

    “上党郡与河内郡交界,李高要是有异心,那就太容易被袁绍拉拢了。”

    “实在不行,就派驻守在祁县的张武,前去驻守上党郡高都吧。”

    “这样也能钳制一下李高,让他心有顾虑,不会乱来!”

    赵风想了想:“李高的士兵分摊到各县,基本就没了。”

    “而张武只有五千士兵。”

    “这样上党郡的兵力,会不会太少了一点。”

    “要不改为,任命李高为上党郡太守。”

    “把驻守在虑虒的王平,调去驻守高都。”

    “在让驻守在祁县的张武,前去驻守虑虒。”

    “如何?”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上党太守(三更!!!)() 
郭嘉点了点头道:“可以,完全可以!”

    “其实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

    “赵刺史只需要任命大量的上党郡县令,用来遏制李高在各地的县兵就可以了。”

    “另外,任命张武去上党郡阳阿驻守。”

    “至于虑虒,就让晋阳的四千新兵过去驻守好了!”

    赵风疑惑道:“为何?”

    郭嘉笑道:“如果赵刺史获得了巨鹿郡和魏郡。”

    “那么河内郡就与袁绍断开了联系。”

    “如今河内郡太守王匡,还在泰山郡领兵与青州黄巾作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阵亡了。”

    “到时,赵刺史自然可以找个机会,派兵进入内河郡啊!”

    “如果赵刺史拿下了河内郡,还需要担心李高的问题吗?”

    赵风听了,暗暗吃惊。

    郭嘉居然都已经在谋划河内郡了。

    不过从郭嘉的分析来看。

    这个计划,还是有很大的可能会成功。

    当前,前提是需要巨鹿郡和魏郡,先落入自己的手中。

    那么对于袁绍来说,河内郡也相当于是一块飞地了。

    不过因为曹操和袁绍的关系。

    袁绍还是可以借道东郡,运送粮食赋税回冀州的。

    想到这里,赵风突然一愣。

    如果拿下了魏郡和河内郡,不就与曹操接壤了。

    不过曹操现在还比较弱,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试探性的交一下手。

    田丰则是疑惑的看了郭嘉一眼。

    赵风看到田丰的表情,内心一动。

    开口道:“好了。”

    “时辰不早了,二位早点回去休息吧。”

    郭嘉和田丰站起身来,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往书房门口走去。

    田丰刚准备出门。

    赵风突然道:“元皓兄,稍等一下。”

    田丰顿时驻足,然后让开半个身子,让郭嘉率先走出了书房。

    等郭嘉走后。

    田丰走到赵风对面,行了一揖:“主公唤我留下,所谓何事?”

    赵风点了点头:“刚刚看你,好像对郭嘉有些看法?”

    田丰沉吟了一下:“看法到是说不上。”

    “只是觉得,郭奉孝好像发觉了些什么?”

    “主公你看,他给出的每一条谋划,都是以扩张土地为主!”

    “之前是不费吹灰之力谋夺巨鹿郡和魏郡。”

    “如果说,这算是暗中谋划的话。”

    “那之后谋夺河内郡,就是主动抢夺了。”

    “这与我们现在的行动不符!”

    赵风想了想:“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这种感觉。”

    “虽说现在与我们的行动不符。”

    “不过等我们真暗中夺下了巨鹿郡和魏郡,那时候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对外政策了。”

    “毕竟到了那个时候,其他诸侯也不会给我们什么机会,让我们能继续暗中谋划。”

    田丰点了点头:“也是。”

    赵风突然道:“元皓兄。”

    “你说,郭嘉是不是也在暗中对我进行考察?”

    “如果我没有表露出有王霸之心,他就会离我而去?”

    田丰沉吟了一下:“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郭嘉有这个心思,也不无可能。”

    “主公需要我去暗示一下吗?”

    赵风摇了摇头:“我想不需要了。”

    “我刚刚又想了一下。”

    “袁绍表露出那么强烈的王霸之心。”

    “郭嘉都离开了他。”

    “肯定还有其他因素在里面。”

    “就让郭嘉慢慢考察吧。”

    “反正我是不会让他离开我的!”

    田丰点了点头:“没事的话,我就先行告退了。”

    赵风一挥手:“早点回去休息吧。”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翌日。

    赵风的一众官员和荀谌,来到了议事厅。

    赵风看像荀谌:“使君,如今已经过去了六天。”

    “不管是送信给袁绍,还是送文书去上党郡交代一、二,如今应该都已经完成了吧!”

    荀谌行了一揖:“回赵刺史的话。”

    “昨日收到主公送来的书信。”

    “主公已经派人送文书前往上党郡了。”

    “不出意外的话。”

    “今天或者明天,文书就会到达上党郡!”

    赵风笑道:“那感情好!”

    然后看向田丰:“元皓,你稍后拟一份人文,送给偏将李高。”

    “让他兼领上党郡太守之职。”

    “在收到文书日起,克日率兵进入上党郡,收回各县治理权!”

    “另外,再传令都尉张武,让他率兵赶往上党郡阳阿驻守。”

    “传令偏将王平,率兵到高都驻守!”

    田丰等了一下,发现赵风没有后续的话了。

    走到大厅中央,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跪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