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风沉吟了一下:“就没人想办法,剔除羊毛衣身上的异味吗?”

    “比如用香料去遮盖掉异味?”

    田丰行了一揖:“主公,关于异族资料记载中,有过记载。”

    “有人用西域香料,来掩盖住羊毛衣上的异味。”

    “但一来,西域香料十分贵重,偶尔制造一两件给身份高贵的人穿,还说的过去。”

    “普通人,就不要指望了。”

    “二来,即便用西域香料来遮盖住羊毛衣上的异味,那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过不了多久,等西域香料的味道淡去,羊毛衣上的异味,还是会出现。”

    “三来,羊毛上还有一层厚厚的油脂类东西。”

    “这东西也很麻烦。”

    “综上所述,所以羊毛制成的衣物,根本行不通!”

    赵风这下知道了。

    简单说,就是成本问题。

    用西域香料去掩盖羊毛衣上的骚味,成本太贵。

    而且时效短。

    另外羊毛身上的油脂,也是一个问题。

    想到油脂,赵风内心一动。

    去油脂一般可以用开水去除,也就是说可以把羊毛去煮一遍。

    虽然可能还会有残留,但应该也残留的不多。

    这样羊毛衣上的异味,肯定也会大大减少。

    不过这样做,肯定对羊毛本身造成损害。

    至于是对羊毛使用寿命有影响,还是对保暖性有影响,赵风就不清楚了。

    毕竟赵风也不是专业人士。

    另外食用碱也可以去油脂。

    因为上一世,赵风家里就因为传言洗洁精洗碗会有残留,而残留物如果遇到高温,就会变成致癌物。

    所以赵风家里,包括很多家庭都用食用碱去洗碗。

    食用碱以目前的水平,就能弄出来。

    赵风做的包子、馒头,都是直接发酵的,会略带一点酸味,就是用食用碱去中和的。

    不过具体要用多少食用碱来去除羊毛上的油脂,赵风也说不准。

    简单说,就是成本问题。

    食用碱虽然没有盐贵,但也不便宜。

    赵风沉吟了一下:“为了减小今年匈奴人南下劫掠的可能。”

    “我们也应该用粮食,去换取一些羊毛。”

    “即便最后羊毛制成毛衣后,卖不出去。”

    “我们也可以发放给普通百姓,或者当作军衣来用。”

    “如果万一,我们想出了,去除羊毛异味的办法,说不定还能从中大赚一笔!”

第五百五十四章 战乱依旧() 
田丰沉吟良久:“羊毛对于匈奴人来说,本身没什么价值。”

    “主公准备如何给羊毛定价?”

    “如果太贵,即便去除了羊毛上的异味。”

    “如果卖不出高价,我们依然会亏的血本无归。”

    “即便是当作军衣使用,也要计算到军费支出里。”

    “这样对于其他军用辎重,就会相对减少很多。”

    “如果定价太便宜,匈奴人又得不到多少粮食,这么做,显然还是无用功。”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对一个本身没什么价值的东西,去定制价格,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沉吟了一下:“物价没有变动前,一只羊的价格在三百钱到五百钱之间。”

    “换算成粮食的话,最多就是两石栗米或者麦子。”

    “那就暂定为,一石粮食换取十石羊毛。”

    “以后在根据市场来进行微调。”

    “羊毛换到的粮食确实不怎么多。”

    “那就在用两石粮食,换取一头成年羊。”

    “接着用一百五十石粮食,换取一匹战马。”

    “我们目前的骑兵部曲,也需要进行扩增了!”

    战马在物价没有变动前,去匈奴购买,大约要两万钱五铢钱。

    换成粮食,就是一百石左右。

    如果是匈奴人把战马送到太原郡、雁门郡等地来卖,就要一百五十石粮食左右。

    如果在往中原地带送,就会更贵。

    当然,现在经历了几年的战争,战马自然也会涨价了。

    所以去匈奴收购,应该也要一百五十石粮食换一批战马。

    但如果把战马运到青州、兖州、豫州那种乱战之地,一匹战马,起码可以换到四百石粮食。

    前提是,半路不会被别人抢走。

    否则就鸡飞蛋打了。

    那些地方既然是战乱,自然也没什么规矩可讲。

    就算被抢,你也不知道是真被山贼抢走的,还是被当地诸侯扮演的山贼抢走的。

    不然价值也不会翻几倍。

    田丰点了点头:“既然主公执意如此。”

    “那我就去传令各地游商,往匈奴人的地界去进行交易了。”

    “其实在太原郡,西北区域,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马场。”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收购战马的支出。”

    赵风摇了摇头:“太原郡西北区域,本身就不算是养马的好地方。”

    “如果匈奴南侵,西北地区首当其冲。”

    “说不定这些战马,反而便宜了匈奴人。”

    “就算要在西北地区,建立自己的马场,也要先与匈奴人打好关系。”

    “要不就要另选一地。”

    “此事以后在商量吧。”

    其实最好的养马之地,是在河西郡北部区域。

    不过现在河西郡,已经落入匈奴人的掌控了。

    而且即便收回了河西郡,以后想在河西郡养马,一样需要和匈奴人打好关系。

    另外就是幽州的几个区域,也适合养马。

    不过,现在战乱以起。

    去那里收购,花费也不小。

    还不如去跟匈奴人收购。

    这样还能减小匈奴南侵的可能。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十天后。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长安方面传来消息。”

    “蔡大家、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某事而被下狱。”

    “另外,李傕、郭汜、张济联合樊稠、李蒙等人合围长安。”

    赵风虽然具体哪些人围攻长安,不太清楚,但对于围攻长安一事,赵风还是有相关映像的。

    而结局,必然是长安被破。

    只是时间上,可能说不太具体。

    而且这事,八成也是贾诩从中出谋划策了的。

    点了点头:“还有其他方面的消息吗?”

    田丰行了一揖:“高邑令传来消息。”

    “袁绍整顿兵马,拿下了清河国,断去了黑山军的后路。”

    “至于袁绍下一步是领兵攻入青州,还是收回魏郡和巨鹿郡,就不清楚了。”

    “另外,袁绍任命张杨为河内郡太守。”

    “因为眭固的部曲屯兵邺城附近。”

    “所以张杨率兵进入了兖州东郡,准备从东郡绕道过去。”

    赵风沉吟了一下:“袁绍会任命一位河内郡太守,本就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张燕攻入青州这么久,也应该会有些消息传来吧。”

    田丰点了点头:“袁绍派入青州的大军,目前又袁绍表的青州刺史臧洪在统领。”

    “之前与张燕交战三次,三次都胜了。”

    “不过张燕的黑山军已经收编了一部分青州黄巾,所以第四次会战,张燕的黑山军胜了。”

    “这也是袁绍准备领兵进入青州的主因。”

    “公孙瓒的田楷部曲和刘备部曲,避开了袁绍和张燕交战的地区。”

    “目前率兵进入北海国平定黄巾去了。”

    赵风听了无语。

    青州到底是有多少黄巾贼啊。

    怎么感觉整个青州,好像遍地都是黄巾贼一样。

    之前就有三十万青州黄巾,攻入兖州,杀了兖州刺史刘岱。

    而且这些青州黄巾,还携带了一百万亲眷随行。

    不然鲍信也不会劝说刘岱。

    说敌人家属很多,军中粮草物资极为缺乏,靠抢掠维持给养。

    其贸然出击,不如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敌人无法求战,强攻又徒增伤亡,等其气势低落,我们在派精锐出击,就能打败他们了。

    目前这三十万黄巾,进入平原国,必然有大部分已经投靠了黑山军。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要,打通济北国、东郡,然后进入魏郡与黑山军汇合的。

    结果现在,田楷和刘备,还率领部曲,在北海国平定黄巾。

    可见青州黄巾多到了什么程度。

    难怪赵风的映像中,青州黄巾先是被公孙瓒打败,收拢降卒后,迅速扩大军队。

    之后曹操也打败了青州黄巾,组成了青州军。

    曹操也以此迅速壮大。

    另外,管亥好像就是率领青州黄巾,攻打北海国孔融时,太史慈才首次露面的。

    不过,目前好像都便宜了张燕。

    因为原本进入兖州的青州黄巾,现在撤出了兖州,在青州平原国一带,投靠了张燕。

    那么曹操必然就没有机会去收编青州军了。

    也不知道曹操,会通过什么办法来壮大自己。

第五百五十五章 袁术使者() 
想到这里,赵风心里一禀。

    目前刚好刘备也在北海国,平定青州黄巾。

    也不知道,太史慈会不会出现。

    没办法。

    既然赵风已经让张燕率领黑山军进入青州。

    其他地方的历史进程不好说。

    但青州的历史进程,绝对已经被打乱了。

    希望太史慈,目前还在辽东避祸吧。

    不然可能就要上演赵风威胁太史慈母亲,逼迫太史慈来投靠的狗血事情了。

    曹操利用徐庶的母亲,来逼迫徐庶前去投靠曹操。

    这本身没什么问题。

    因为徐庶只是谋士。

    而曹操最不缺的就是谋士。

    但太史慈是武将。

    以后是要领兵打仗的。

    如果赵风用太史慈的母亲,去逼迫太史慈前来投靠。

    赵风哪里还敢去重用太史慈?

    这事放谁身上都一样。

    没谁会把重兵,交给一个对自己有怨念的人。

    赵风不怕太史慈反叛,田丰、郭嘉等一行谋士也不会放心。

    赵风沉吟了一下,看向熊大:“熊大。”

    “你让青州地下情报组织,放出风声,就说太史慈的母亲,已经被接到并州来避祸了。”

    熊大走到大厅中央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退出了议事厅。

    等熊大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元皓兄。”

    “你拟一份文书,派人送给张燕。”

    “就说如果黑山军遇到一个叫太史慈的。”

    “务必不要为难他。”

    “只需告诉太史慈,他母亲在我这里避祸便可。”

    田丰行了一揖:“喏!”

    接着突然道:“对了。”

    “我以前听周仓还是裴元绍,提起过一件事。”

    “管祺的兄长管亥,目前是青州黄巾的一方小首领。”

    “领兵少说也有万余人。”

    “主公可以派人前去寻访一下。”

    “如果找到管亥本人,应该可以劝服管亥投奔主公的!”

    赵风早就知道管亥是管祺的哥哥。

    当初是担心,如果把管亥说服过来,那么管亥进攻北海国的事,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管亥如果没有进攻北海国,那么太史慈也就不会因为帮助北海相孔融而露面。

    赵风如果不乘这个机会,把太史慈弄到并州来,说不定太史慈就按照正常轨迹,前去投靠别人。

    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里,赵风轻咦了一声,看向王烈:“彦方兄。”

    “当初跟你们一起去辽东避难的管宁,与管亥等人,是不是也有亲戚关系啊?”

    邴原干咳一声,抢答道:“我们当时也问过管宁这个问题。”

    “虽然管宁嘴上是说毫无关系。”

    “但我们当时观察他的表情变化,管宁和管亥,应该是远亲关系吧。”

    “至少,管宁肯定是认识管亥的!”

    赵风脑海里,开始飞速思考管宁、管亥、太史慈的各种关系。

    如果处理的好。

    说不定三个人,都可以弄到并州来。

    如果一个没弄好,说不定三个人,都来不成。

    管亥是管祺的哥哥。

    只要派管祺去劝说,投靠自己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如果管亥投奔了自己。

    那么以管亥和管宁的身份,管宁也有可能会投靠自己。

    毕竟管宁、邴原、华歆,并称一龙,华歆为龙头。

    以邴原目前的能力来推算管宁和华歆,他们二人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且说不定华歆更牛逼,好歹华歆也是龙头。

    至于管宁前去辽东避祸的居住的。

    自然就要靠太史慈来提供了。

    太史慈、管宁都是青州人士,他们肯定会有相应的青州圈子。

    就算太史慈不知道管宁的具体位置。

    太史慈也可以送书信,去询问目前还在辽东避祸的朋友去打探。

    总比赵风自己,一点头绪都没有,要强上很多。

    如果邴原、管宁都过来了,华歆还会远吗?

    虽然现在根本不知道华歆在哪里。

    但邴原、管宁等人,肯定会知道的。

    赵风还在思索相关问题。

    一守卫,快步走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府外一自称,是后将军派来的使者,要求见主公!”

    赵风收回思绪,点了点头:“请进来吧!”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守卫一走。

    赵风就退田丰道:“既然袁术派了使君过来。”

    “元皓兄暂时就先别走了。”

    “先看看袁术派人过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跪坐了下来。

    不一会。

    一身穿杂色华服的儒士,走了进来,对赵风行了一揖:“后将军麾下,长史杨弘。”

    “拜见赵刺史!”

    赵风二话不说,直接发动天赋能力。

    先看看这人的能力,然后才好判断,这人好不好对付。

    另外也能从这人的能力,来粗略判断一下,袁术身边的人才的大概能力。

    统帅:四十七

    武力:三十三

    智力:八十三

    政治:八十七

    特技:商业二、农业一、文化二、交涉四、口才六。

    可传授特技:口才。

    精通兵种:???

    战法:???

    忠臣特性:???

    天赋能力:???

    从各方面来说。

    跟袁绍派过来的使者荀谌差不多。

    当然,最大的区别就是荀谌有天赋。

    而这个杨弘却没有天赋。

    也就是说,杨弘以后也就这样了。

    心里有了大概的判断。

    赵风点了点头:“公路兄派你过来,有何贵干?”

    然后趁着空挡,对着门外大声喊道:“来人!”

    一守卫快步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主公有何吩咐?”

    赵风点了点头:“传令下去。”

    “准备酒宴,今天要为使君接风洗尘。”

    “另外通知各级官员,前来参加宴席。”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田丰、王烈、邴原等人,从赵风的称呼上,能直观的判断出。

    赵风对袁术的感官,要好于袁绍。

    毕竟当着人家使者的面,一个称表字,一个直呼其名,还是很容易判断的。

    对于使者而言,对方对自己的主公态度好,那事情基本就成了一半。

    当然,赵风直呼袁绍的名字,荀谌肯定也不会转告袁绍的。

    一但涉及到这个问题,荀谌必然会含糊过去。

    而赵风称呼袁术的表字,杨弘是肯定会转告袁术的,这表明赵风还是很尊敬袁术的。

    杨弘说出来,也能让袁术高兴。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大问题() 
杨弘看到赵风这么款待自己,笑道:“有劳赵刺史了。”

    “这次过来,主要是我主公想要询问赵刺史几个问题。”

    赵风点了点头:“以我和公路兄的关系。”

    “有什么问题,直接问吧。”

    杨弘行了一揖:“第一个问题是,赵刺史为何上表黑山军张燕为平难将军?”

    赵风笑道:“张燕本就是平难中郎将。”

    “而且如今已经任职平难中郎将五年时间了。”

    “以张燕的功绩,升任将军之职,不是很平常的事情吗?”

    “再说,巨鹿郡离我常山郡太近了。”

    “我当然想以此来交好张燕。”

    “免得他率领黑山军,进攻我常山郡!”

    杨弘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那第二个问题。”

    “赵刺史为何会让张燕,尽起大军,攻入青州地界?”

    “须知,主公已经暗示公孙瓒,上表田楷为青州刺史。”

    “其用意,赵刺史难道会不清楚吗?”

    赵风罢了罢手:“这就冤枉我了。”

    “张燕不来攻打我,我就要焚香祷告了。”

    “我何德何能,如何敢命令张燕率兵去攻打青州?”

    “再说,我的命令,张燕他会听吗?”

    杨弘皱眉道:“那为何张燕一被敕封为平难将军,就派兵攻入了青州?”

    “张燕此举,对主公的计划,影响是很大的!”

    赵风摇了摇头:“那我就不清楚了。”

    “或许是董卓在给张燕的诏书中有某些暗示?”

    “又或许是张燕以为,自己身为平难将军,自然应该去平定青州黄巾之乱吧。”

    杨弘沉吟了一下:“赵刺史可否保证。”

    “绝对不会有染指青州之心!”

    赵风笑道:“自然可以保证。”

    心里暗道,反正这些保证什么的,又没什么约束力。

    接着道:“我目前在考虑怎么收回并州各郡。”

    “哪有功夫去插手其他州郡之事?”

    “使君替我转告公路兄,让他安心便好!”

    杨弘点了点头:“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