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风考虑良久:“以目前来看。”

    “这个方法,应该是最好的了。”

    既然新兵划分的问题,暂时解决,赵风问道:“这次各郡赋税情况如何?”

    田丰从胸口拿出一份文书:“主公就是不问。”

    “我也准备拿出赋税文书了。”

    说完,就把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田丰身前,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仔细查阅了起来。

    常山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四十七万余石。

    虽然比上期多了十五万石。

    但那是因为迁移了五万人过去。

    除了元氏和真定少了一成的赋税,其他地方都略微增多了一点点。

    常山郡领一十二个县。

    平均下来,每个县的赋税都是十万余石。

    元氏和真定,减少了一成赋税,也就是分别少了一万石左右。

    对于这个结果,赵风很满意。

    才少两万石粮食,对赵风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但这只是因为赵风地盘多。

    如果这些粮食分摊到元氏和真定,差不多每一个百姓,都能多出大半石的粮食。

    这多出的大半石粮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等于多出了一个多月的口粮。

    效果自然是十分显著的。

    接着赵风看向太原郡。

    太原郡总体粮食赋税为六十一万余石。

    总体比上一次少了三十万石!

    不过考虑到,迁移了十五万人前去上党郡和常山郡,赋税大量减少,也是正常的。

    而因为这次和上次差距太大。

    所以无法拿上次的赋税记录来做对比。

    但晋阳和祁县,肯定比其他县城的赋税,要少一些。

    毕竟是执行了新政的县城。

    不过即便按照元氏和真定来算,少一万来石的赋税,赵风毫无压力。

    最后就是上党郡的赋税,共计六十四万余石。

第五百七十八章 秋收已过() 
上党郡上期的赋税是四十七万余石。

    因为迁移了十万人过去,所以赋税增加显著。

    不过因为都是新开垦出来的荒地。

    所以产量不高。

    按照人均来算,常山郡人均二点四石。

    太原郡人均一点八石。

    上党郡人均二点二石。

    这几个数据,除了太原郡跟往年差不多。

    常山郡和上党郡,都是被新迁移过去的人口,拖低了一点,不过也就拖低了零点二石到零点三石左右。

    太原郡是因为田地耕种过度,所以每年都在递减,如果不休养土地,今年或明年,就会出现大面积绝收。

    上党郡是因为新迁移过去十万人开荒,这些地产量不高,会拖累平均指数。

    常山郡也是如此,不会没那么严重。

    从数据上来看,这些粮食完全不够百姓吃。

    不过普通百姓是,人均一个男子,一个月吃半石粮食。

    而小孩、老人、妇女,肯定吃的相对要少一点。

    所以百姓的这点余粮,只能勉强度日。

    如果出现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百姓就无法度日。

    这也是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

    因为百姓不起义造反,就会要饿死。

    另外就是,这只是送上来的赋税文书数据。

    实际征缴的赋税,没有这么多。

    因为赵风迁移十五万人去上党郡和常山郡时,已经说了,他们会减免一年赋税。

    所以常山郡应该还是一百三十余万石。

    上党郡还是四十七万石左右。

    都跟上一期差不多。

    只有太原郡减少的,三十万石粮食赋税,是真的减少了。

    这也是赵风到了并州后,决定休养生息,不发动战争的主因之一。

    一期减少三十万石粮食,一年就要少六十万石粮食。

    如果发动战争,势必无法存有余粮。

    看看现在的各路诸侯就知道。

    而没有余粮,赵风就无法完成人口迁移的任务。

    太原郡如果人口不迁移,那么就会出现绝收的情况。

    到时候要么学张燕,把太原郡人口遣送到太行山脉去求生存。

    要么让太原郡人口成为流民,去祸害太原郡周边的郡地,比如常山郡、上党郡、雁门郡等地。

    但这些地方,一样也是属于赵风的治地。

    这些地方流民暴增,就会出现很多乱子。

    这就会导致恶性循环。

    像现在,休养生息了快两年。

    赵风治下的人口结构,也差不多已经调整好了。

    那么赵风的战争潜力,也就大大增加了。

    这也就是赵风才会这样做。

    如果换个人,说不定就不是这样了。

    比如后世耳熟能详的曹操。

    他就是以屠戮百姓恶名远扬。

    如果不是因为他建立了魏国,又由他儿子代汉而立,洗白了不少名声。

    曹操的名声绝对不会比董卓好到哪里去,甚至会更臭。

    董卓强行迁移河南尹附近的百姓,做法已经算的上十分残暴了。

    但跟曹操直接屠杀徐州百姓一比,那董卓的做法,就算得上十分柔和了。

    曹操为什么会屠杀徐州百姓?

    真的只是为了泄愤吗?

    显然不是!

    别说后世的,祸不及妻儿。

    就是汉末的现在,连连坐这种事,也不常见。

    目前也就出了一个王允被连坐的事情。

    但只是说说而已,还没开始执行。

    就更不要说牵连到百姓了。

    所以归其原因,还是因为曹操缺粮,根本负担不起徐州百姓的迁移、安置工作。

    那就是只能一杀了之。

    所以,如果太原郡真恶化到那种程度。

    心慈手软的,可能会导致,周边郡地跟着一起倒霉。

    心狠手辣的,可能就直接开始屠杀!

    只要屠杀掉几十万百姓,虽然名声臭了。

    但至少常山郡、上党郡、雁门郡等地,不会出现意外。

    这样至少还能保有一定的战争潜力。

    如果随着常山郡、上党郡、雁门郡等地,一起被牵连。

    那么被灭也只是迟早的事情了。

    而赵风的目的,是要为大汉,尽可能多的保留一些人口。

    这种屠杀百姓之事,赵风自然不会去干。

    那么就只能靠修养生息,这样看上去虽然耗费时间,但却能温和的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这种手段,也只能在特定时期有用。

    这个特定时期,也就是现在天下诸侯乱战的时候。

    这时候,只要你不去惹事,你周边的诸侯,巴不得你去休养生息。

    因为你一用兵,你周边的势力,也会跟着受到牵制。

    而到了天下大势,比较明朗以后,你就是想休养生息,你周边的敌对势力,也不会同意了。

    这类例子太多,不胜枚举。

    赵风看完文书,点了点头:“新招募两万新兵的亲眷,如何安置的?”

    田丰行了一揖:“迁移了六万人,前去赵国安置,比我们早先规划的要少了一万人。”

    “迁移了三万人,前去常山郡安置。”

    “醉仙楼、洪门镖局等主公的产业,招募走了五千余人,大部分都是男子。”

    “剩下的五千人,留在晋阳,编入羊毛这个新的产业,大部分都是女子。”

    赵风点了点头:“很好。”

    “既然这些新兵亲眷都已经安置好。”

    “秋收也已经完毕了。”

    “那就传令张武和王平,把他们招募的两万新兵,全部送到晋阳来。”

    “这些新兵虽然训练几个月。”

    “应该再让典韦、华雄这些人也去操练一遍。”

    “这样才能继续提高新兵的战斗力。”

    “而且我仔细考虑了一下,你提出的意见。”

    “我觉得,可以把这个当成军部变法议案!”

    现在汉朝的士兵,虽然名义上需要兵符才能去调动。

    但只要时间一长,这些士兵,很可能就会成为某些将领的私兵。

    不然也不会出现类似华雄这种,带兵来投的情况。

    华雄不是个例,还有很多这样的将领。

    所以赵风要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而将领长期领兵在外作战,显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杜绝。

    不然也不会到清末也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当然,完全套用后世的一套,目前也行不通。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

    赵风十分清楚。

    有些事,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第五百七十九章 战事又起() 
田丰沉吟了一下:“军中变法不比民政变法。”

    “一但没有处理好,很可能会引起哗变!”

    “主角即便有变法的想法,最好也不要说出来。”

    赵风点了点头:“放心,我会潜移默化的去改变。”

    “军中变法之事,暂时不会提的。”

    这时。

    门口守卫快步走进议事厅,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摇篮书院假院长邴原,前来求见。”

    赵风点了点头:“把邴原请进来!”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不到一炷香时间。

    邴原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见过赵刺史!”

    赵风笑道:“根矩兄前来,所谓何事?”

    邴原行了一揖:“也算不得什么要事。”

    “这次前来,是特意向赵刺史辞行的!”

    赵风沉吟了一下:“根矩兄,这是准备前去元氏的摇篮书院赴任了吗?”

    邴原点了点头:“正是!”

    “如今秋收以过。”

    “各处送来书院的学生,越来越多。”

    “我也该去书院赴任了!”

    赵风略作思考:“也好。”

    “今日晚间,我为你举行一个小型的践行宴会。”

    “就当替你送行了!”

    邴原行了一揖:“多谢赵刺史抬爱!”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赵风笑道:“应该的。”

    然后看向熊大:“熊大。”

    “你派几个人,前去帮助根矩兄收拾行装。”

    “另外在派一曲人,沿路护送根矩兄前去元氏!”

    熊大走到大厅中央,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熊大走后。

    邴原对赵风行了一揖:“那我过去叮嘱他们。”

    “免得他们毛手毛脚,弄错了书籍。”

    赵风点了点头,一挥手:“去吧!”

    邴原喏了一声,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邴原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没事的话,元皓兄也去忙吧。”

    田丰行了一揖:“主公要把张武和王平,新训练的两万新兵,调到晋阳来。”

    “以张武和王平的现有兵力。”

    “还不足以震慑河内郡!”

    “我们一石开始用兵。”

    “河内郡太守张扬,可能也会对上党郡用兵。”

    “主公是不是要提防一下!”

    赵风沉吟良久:“我们只是用兵,并不是去和袁绍开战。”

    “所以无须担心。”

    田丰点了点头:“既然主公,有了决断,那我就不多说了。”

    “丰告退!”

    说完,田丰就退出了议事厅。

    十日后。

    田丰急匆匆的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长安方面传来消息。”

    “马腾与韩遂,率领五万大军,赶往长安。”

    “目前意图不明!”

    赵风沉吟了一下:“长安之事,我们略作了解便好。”

    “新兵还有几日才会赶到晋阳?”

    田丰行了一揖:“应该就在这两日了。”

    两万新兵,显然需要携带粮食,才能赶回晋阳。

    有粮队拖慢速度,自然要十来天。

    如果到一处地方,就由当地县令提供干粮的话,差不多四天就可以回到晋阳了。

    不过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显然不会这么去赶路。

    赵风点了点头:“那就好。”

    “还有什么要事吗?”

    田丰行了一揖:“出使兖州刺史曹操和荆州刺史刘表的使者团,送来消息,说是已经抵达了上党郡。”

    “另外还说,主公交代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赵风对于使者团,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才回来,也不觉得奇怪。

    因为有车马运输物资。

    速度自然会很慢。

    按照赵风的估计,一去一回,就差不多要两个多月。

    当初赵风从真定,赶往洛阳,一来一回,就花了快三个月。

    当然主要是回的时候,绕了远路。

    不然两个月多五、六天,就能打个来回。

    另外,使者团去了兖州,曹操虽然会第一时间接待。

    但显然也不会每天都接待。

    不是曹操不给赵风的面子。

    而是兖州战事太多。

    说不定原本预定明天见一下赵风的使者,可能当天晚上,曹操就要率兵连夜赶路去支援其他战场。

    再有就是还有一支使者团,前去了荆州刘表处。

    荆州与兖州还隔了一个豫州。

    一来一回,需要的时间就更多了。

    所以,使者团,四、五个月才回来,赵风觉得还是比较正常。

    赵风笑道:“曹操和刘表,有让使者团,携带什么东西回来吗?”

    田丰点了点头:“都是一些金、银、珠宝、字画类的东西。”

    “说值钱,也挺值钱的。”

    “不过就是没什么大用!”

    赵风笑道:“只是一些回礼。”

    “有就不错了。”

    其实赵风还是挺开心的。

    其他东西都无所谓,就这金、银,赵风喜欢。

    当然,赵风的喜欢,不是因为要拿来打造工艺品。

    而是留着以后有大用!

    赵风突然想到什么:“对了。”

    “你急匆匆的跑进来。”

    “应该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吧!”

    田丰行了一揖:“正是!”

    “各路诸侯,听闻马腾与韩遂,率领五万大军,赶往长安。”

    “所以他们也开始调兵遣将了!”

    “其中有消息称,袁术已经责令孙坚,率兵攻打刘表!”

    “兖州曹操和单经,也重新拉开了战事。”

    “青州自然也不会例外,已经战作了一团。”

    赵风感叹道:“看来袁绍的计策已经实现了。”

    “这下不管刘表有没有和袁绍结盟。”

    “袁术都已经派孙坚前去收拾了。”

    “那么刘表也只能选择与袁绍结盟!”

    另外就是,赵风对此映像颇深。

    那就是孙坚被刘表给弄死。

    而且时间上不会太迟。

    不是今年岁末前死,就是来年三月左右死。

    反正肯定要死了。

    不过有一点赵风也觉得奇怪。

    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猛的不要不要的。

    基本上联军所有的大功,都是孙坚打出来的。

    而因为后世的映像,赵风对于刘表的感觉,应该是比较中庸的。

    而且刘表手下,也没有超一流武将。

    也不知道刘表怎么就把孙坚给打败了。

    打败也就算了。

    居然还把孙坚给杀了。

    赵风总觉得,这里面应该会有些,肮脏的交易!

第五百八十章 准备用兵() 
五日后。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高邑令传回消息。”

    “袁绍派吕布,率领两万步骑,攻入魏郡眭固所部。”

    “袁绍自己则领兵,攻入了青州,与臧洪汇合了。”

    赵风点了点头:“吕布投靠了袁绍后。”

    “袁绍的作战计划果然不同了。”

    “既然袁绍已经派吕布攻入了魏郡,我们也差不多该出发了。”

    “对了。”

    “河西郡那边的游商,有送回关于匈奴人的消息吗?”

    田丰点了点头:“消息已经送回。”

    “目前匈奴人暂无动静!”

    匈奴人和汉人的军队构成不同。

    汉人是兵是兵,民是民,个有分工。

    匈奴人兵可以是民,民也可以是兵。

    也就是说,如果匈奴人有集结部族的现象发生。

    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是准备要南侵的节奏了。

    所以,在河西郡的游商,只要多仔细留意,很容易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毕竟匈奴人想要集结各个部族,不可能做到一点风声也没有。

    而汉人就不同了。

    赵风不把军队拉到某个指定位置去。

    别人根本不知道赵风的军队,具体会在什么地方。

    除非在某些特殊位置,被别人的哨骑看到了,那才会暴露。

    即便是有人把暗哨安排在晋阳。

    那些人得到的消息,最多也就是赵风开始用兵了。

    至于兵锋指向哪里,别人就不知道了。

    不过这条消息,也已经很重要了。

    至少知道自己要开始提防赵风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既然匈奴人没有集结的情况。”

    “那就说明,我们今年给匈奴人兑换了足够过冬的粮食。”

    “所以他们南侵意愿不足。”

    “这样的话,来年我们还可以继续去与匈奴人交易。”

    “反正我们也需要大量的战马!”

    田丰思索了一下:“匈奴人还是要提防的。”

    “主公可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赵风笑道:“放心!”

    “我一直都在提防匈奴人。”

    “而且这次出兵,张辽依然会驻守在兹氏。”

    “以张辽的能耐。”

    “即便匈奴人突然南侵,张辽也能率领一万步骑,去与匈奴人周旋。”

    “那样我们也有时间,赶回来了!”

    田丰点了点头:“主公心里有数便好!”

    赵风看向熊大:“熊大!”

    “去把赵云、典韦、华雄、郭嘉等人叫来。”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不到一刻钟时间。

    赵云、典韦、华雄、郭嘉等人,便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