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其他各级官员,肯定也会争相购买的。”

    田丰皱眉道:“但问题是,我们的毛衣有一股异味。”

    “估计身在高位之人,他们是不会穿的!”

    赵风笑道:“会的!”

    “我仔细考虑过。”

    “所谓物以稀为贵。”

    “即便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因为毛衣有一股异味,而导致不喜欢穿。”

    “但他们可以把毛衣,当作是一种赏赐的物品,赏赐给手下官员。”

    “而为了抬高毛衣的价值,他们就算平时不喜欢穿,也会在特殊场合穿的。”

    赵风原本的打算,是把毛衣普及开来。

    不过田丰说,这么些时间,才只编织了几千件毛衣,那么想要让普通百姓也穿上毛衣,短时间内显然不太可能。

    毕竟人工就那么多。

    而赵风如果大肆招女工来编织毛衣,成本又会大大提高。

    万一因为成本价格问题,导致普通百姓穿不起,那赵风就要亏到姥姥家了。

    所以赵风临时决定,先从皇帝、州牧、刺史、将军等高官,来下手。

    其他地方暂且不说。

    北方公孙瓒、刘虞,对毛衣肯定会有需求。

    毕竟北方天冷!

第六百一十章 应对办法() 
田丰沉吟良久:“虽然听主公说了一遍。”

    “但还是不知道主公这么做的具体用意。”

    “不过我会按照主公吩咐的去做。”

    “只是想要凑齐这么多毛衣,还需要一些时日。”

    “敢问主公,应该优先给那些诸侯送去?”

    赵风想了想:“就先从距离远的送起吧。”

    “这样算上送去的时间,和传会消息的时间,另外那些距离近的诸侯,也差不多要送到了。”

    田丰行了一揖:“喏!”

    “我这就去办!”

    赵风点了点头:“好了,你们都退下吧。”

    一行人对赵风行了一礼:“喏!”

    说完,就陆续退出了大帐。

    等众人走后。

    熊大对赵风笑道:“主公连续赶了九天的路,今天就早点休息吧。”

    赵风偏头看向熊大笑道:“我看是你小子想要休息吧。”

    熊大一拱手:“属下不敢!”

    赵风罢了罢手:“随便说说而已。”

    “不过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感觉有些累了。”

    “我去小憩一会。”

    翌日。

    田丰急匆匆的跑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张将军送来消息。”

    “说哨骑在河西郡前治所离石一带,发现大量匈奴骑兵。”

    “根据哨骑从规模上来判断。”

    “匈奴人这次出征规模,在八万左右!”

    赵风听了心里一惊。

    八万骑兵,可不是说着玩的。

    以赵风目前的兵力,根本抵御不住。

    不过稍微冷静了一下,疑惑道:“以匈奴人的情况来看。”

    “他们要是倾巢而出,应该不止八万大军吧!”

    田丰点了点头:“听说,有一些部落,因为不缺过冬的粮食,所以没有相应于夫罗的号召。”

    “不过这些部落不多。”

    “另外还有一些部落,只是派出了部分兵力。”

    听到这里,赵风也不知道,是应该开心好,还是应该忧愁好。

    开心是因为,因为自己之前的安抚政策,让很多匈奴人都不想出征。

    这八万匈奴骑兵,虽然很难对付,但如果把吕布请来,还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忧愁是,这八万骑兵,不是匈奴人的全部骑兵。

    赵风怕万一打出真火,匈奴那边会不断增兵。

    要知道,匈奴人可以说是,上马能当成士兵去战斗,下马能当成百姓去放牧。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匈奴人应该是游牧民族,所以几个郡地的人口密度不大。

    也就是说,匈奴人加起来,估计也就八十万到一百万人左右。

    除去老人、女人、小孩,能战斗的,估计在二十万到三十万左右。

    但这也是很恐怖的战力了。

    战争动员比率,远远高于战国时期的各国。

    赵风沉吟了一下:“虽然说,有一些部落没有参加这次出征。”

    “但我担心,如果我们和匈奴人进入战争胶着状态。”

    “那些没有出兵的匈奴部落,也会跟着增兵。”

    “元皓兄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田丰沉吟良久:“办法不是没有。”

    “就是主公派人,去交好那些没有出兵的匈奴部落。”

    “最好以主公的名义,去扶持他们。”

    “等这些亲近主公的部落做大后,让他们是当匈奴人的单于。”

    “这样才能杜绝这种事情!”

    “不过如今我们的游商,已经撤出了河西郡,很难和那些部落联系上。”

    “另外就是,我们的游商,一般只在河西郡活动。”

    “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等地,因为之前匈奴屠各部落抢夺了单于位。”

    “那些郡地,目前根本没有几个汉人了!”

    “联系起来,只怕不太容易。”

    赵风沉吟了一下:“扶持其他匈奴人来当匈奴单于吗?”

    “这也确实是个方法。”

    “不过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了。”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田丰摇了摇头:“没有直接的好办法。”

    “只能尽量拖延时间。”

    “以守代攻。”

    “常年消耗,匈奴人是耗不过我们的!”

    赵风叹息了一声:“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说实在的,我觉得,如果我们真跟匈奴人耗上了。”

    “最后吃亏的肯定是我们。”

    “毕竟我们周边,还有其他诸侯在虎视眈眈!”

    田丰沉吟了一下:“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好吧!”

    “那就先这样。”

    然后转头看向熊大:“熊大。”

    “传令下去,大军准备启程。”

    “至于进行方法,就跟我们从巨鹿郡回来时一样!”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大帐。

    等熊大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对了。”

    “既然匈奴人已经确定,要来进攻我们并州。”

    “元皓兄,有没有把责骂袁绍的檄文写好?”

    田丰点了点头:“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只待匈奴人一露出目的,我就可以派人把檄文传遍天下!”

    赵风站起来冷声道:“那就把檄文传出去吧!”

    “免得我们在和匈奴人交战的时候,袁绍率兵来骚扰我们。”

    田丰行了一揖:“喏!”

    “丰告辞!”

    田丰看到赵风站了起来,知道赵风准备要率兵离开,故而不打算继续耽搁时间了。

    赵风点了点头:“去吧。”

    “后方就交给元皓兄来打理!”

    田丰行了一揖:“主公放心!”

    说完,就退出了大帐。

    等田丰走后。

    赵风直接走到武器架前,拿起斩妖神剑,背在背上,直接走出了大帐。

    当赵风来到亲卫驻扎地时,亲卫都已经集结完毕。

    熊大牵着绝尘走到赵风身边,一拱手:“请主公上马!”

    赵风点了点头,翻身骑上绝尘,一挥手:“出营!”

    赵风命令一下,步兵开始有节奏的快步往营外跑出。

    骑兵则迅速翻身上马。

    等骑兵都上好马后,赵风才策马带着骑兵,快速往营外奔跑而去。

    不到半炷香时间,骑兵就超过了步兵。

    不过在超过步兵后,骑兵的速度也相对放缓了下来。

    花了一盏茶时间,赵风才率领亲卫部曲,走出了大营。

    而当赵风出了大营时。

    各个领兵将领,都已经率领部曲,在营外等候着赵风。

第六百一十一章 赶到兹氏() 
当赵风策马走到大军中间时。

    熊大迅速策马跑到赵风身边,然后提上一个扩音器。

    赵风接过扩音器,大声道:“我们返回晋阳,就是因为得到消息。”

    “匈奴人准备南下侵略我们!”

    “现在张将军已经送会确实消息。”

    “匈奴人集结了八万骑兵,出现在了河西郡前治所离石。”

    “以匈奴骑兵的速度,估计明日就会抵达张将军的驻地兹氏。”

    “所以我们需要加紧赶路,好前去支援张将军!”

    接着大手一挥:“全军出发!”

    说完,就把扩音器往旁边地上一丢,然后勒紧马缰,直接策马离去。

    赵风一动,熊大立刻率领亲卫骑兵快速跟上。

    之后亲卫步兵也迈开步子,快步跟上。

    等赵风的部曲离开后,一万新兵,紧跟在亲卫部曲的后面。

    之后是郭嘉、赵铁柱等人率领的四千学生兵。

    最后是典韦率领的七千五百步卒殿后。

    华雄和赵云率领骑兵,在队伍的两边策应。

    太原郡的城池,大都集中在南部。

    赵风当天晚上便抵达了梗阳城。

    在梗阳城驻扎了一晚,第二天中午在即将抵达大陵时,又大陵派出粮队出来略作补给。

    第二天太阳快要落山时,便抵达了平陶。

    在赵风抵达平陶,刚刚安营扎寨后。

    一哨骑跑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张将军要属下前来汇报。”

    “今天下午未时三刻,匈奴人出现在了兹氏地界。”

    “根据探马得到的消息,匈奴人在兹氏城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了!”

    赵风点了点头:“知道了。”

    “你回去告诉张辽。”

    “我们明日中午,便会率领三万五千余大军,抵达兹氏增援他。”

    “要他小心驻守!”

    哨骑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大帐。

    赵风这次确实只带了三万五千余大军过来。

    其中赵风自己的亲卫部曲是五千五百人。

    其中两千五百人是骑兵,三千人是步卒。

    另外还有一万新兵,也归赵风自己统领。

    典韦统领了七千五百步卒。

    赵云统领五千骑兵。

    华雄统领三千五百骑兵。

    郭嘉、赵铁柱等人,共同统领四千学生兵。

    三万五千余大军,相对于八万匈奴骑兵来说,虽然不多。

    但只是防守的话,还是勉强可以的。

    再说,张辽原本就率领了七千五百部曲和三千新兵,驻守在兹氏。

    算起来的话,也有四万五千余人。

    当然,如果能够确定其他地方,没有匈奴人马。

    在情形不太妙的时候。

    赵风可以把驻守在界休的黄邵调派过来。

    界休离兹氏不算远。

    赶路的话,一天可到。

    而界休的守备兵力是五千余人。

    加起来就有五万余人。

    如果还不够的话。

    赵风还能把驻守在虑虒的周仓调派过来。

    周仓新兵老兵加一起,也有万余人的规模。

    当然,周仓的三千新兵,还没有训练成。

    不过不管怎么说。

    赵风的大军,也能增加到六万余人。

    六万人,拒城而守,对方又是匈奴骑兵,不善于攻城。

    能够守下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当然,这都是理论上的判断。

    实际上,匈奴人又不傻,肯定不会用骑兵来攻城的。

    赵风真要拒城而守。

    匈奴人绝对会绕过兹氏,然后去后方开始掠夺。

    这也是匈奴人难对付的原因之一。

    翌日午时,赵风准时率领三万五千余大军抵达兹氏。

    张辽知道赵风要来,已经把自己驻守的大营扩大了两倍余。

    当然,扩大了两倍余,也无法驻守这么多的士兵。

    不过张辽早就已经率兵进驻了兹氏。

    所以这座大营,勉强可以屯下三万五千余人。

    大营处于兹氏的东部十五里处,背靠汾水。

    赵风刚刚进入中军大帐不久。

    郭嘉便走了进来,对赵风行了一揖:“见过赵刺史!”

    赵风笑道:“奉孝来了啊。”

    “是有什么好的对敌之策要告诉我吗?”

    郭嘉摇了摇头:“不是。”

    “我刚刚观察了一下大营的位置。”

    “觉得大营建造在这里,不太妥当。”

    赵风皱眉道:“你是想说背靠汾水的原因吗?”

    郭嘉点了点头:“正是!”

    “虽然大营前面有兹氏,但死守的可能不大。”

    “如果匈奴来进攻大营,背靠汾水,会对我们撤军造成影响。”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赵风沉吟了一下:“按道理来说,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但也未尝不可背水一战。”

    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这样的作战方法,也叫‘背水阵’。

    郭嘉摇了摇头:“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

    “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馀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

    “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两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并在军营内插满汉旗。”

    “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赵国的国王和将领们,大势已去,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潜逃一哄而散。”

    “而赵刺史这次面对的是匈奴人。”

    “匈奴人骑兵来去如风。”

    “故而想靠背水阵打败他们,是不太可能的!”

    赵风听郭嘉,把背水一战的典故,都说了出来,可见郭嘉对于这种战法,还是很了解的。

    赵风自己就只知道‘背水一战’的叫法,至于背水一战是谁打出来的,就不怎么清楚了。

    沉吟良久:“张辽也不是不懂兵法的人。”

    “既然张辽把大营这样安置,应该也有他自己的想法。”

    “不如等张辽来后,听听张辽的看法!”

    郭嘉点了点头:“也好!”

    “不过不管张将军有什么想法。”

    “在这里安营扎寨都是不可取的!”

    赵风没有接郭嘉的话。

    换了个话题:“奉孝以为,我们这次与匈奴人交战。”

    “胜算如何?”

    郭嘉沉吟了一下:“这就要看赵刺史的‘胜算’,是如何个胜法!”

    “如果只是守住太原郡不丢失,便是胜利,胜算自然还是很大的。”

    “如果要把匈奴人打败,这个胜算就不怎么大了!”

第六百一十二章 兹氏情况() 
赵风皱眉道:“奉孝的意思,是我们这次,无法打败匈奴人吗?”

    郭嘉笑道:“匈奴人要是好打败,也不会等到现在了。”

    “再说,这次匈奴出兵八万大军,而赵刺史只有四万五千余大军驻守兹氏。”

    “难道赵刺史觉得,凭四万兵马,就可以打败八万骑兵?”

    “另外,这八万匈奴骑兵,显然不是匈奴人的全部兵力。”

    “所以,想要打败匈奴人,赵刺史暂时还是不要指望了。”

    “根据我的推测,想要把匈奴人打服,即便用了各种谋划,也至少需要十五万兵马!”

    赵风听了无语。

    自己现在所有兵马加起来,也没有十五万。

    不过赵风也有心理准备。

    知道匈奴人不好对付。

    不然曹操一统北方后,为什么把并州都划给匈奴人了?

    就是因为匈奴人很难对付,曹操都拿匈奴人没办法。

    以曹操攻打乌桓的决心,如果能打的话,曹操绝对不会把并州让给匈奴。

    另外从某种程度来说。

    曹操此举,也为之后的五胡乱华,埋下了祸端。

    当然,这一切,都是赵风根据一些零星的资料知道。

    至于并州当时是怎么划分的,是全部划分,还是部分划分,赵风就不清楚了。

    这时。

    张辽推开帐帘走了进来,对赵风一拱手:“见过主公!”

    赵风笑道:“文远来了。”

    “现在情况如何?”

    “今天匈奴人有率兵进攻兹氏没?”

    张辽摇了摇头:“根据哨骑送回的消息。”

    “匈奴人今天没有异动。”

    赵风点了点头:“兹氏辎重方面,准备的如何了?”

    张辽笑道:“这点主公可以放心。”

    “自从得到,匈奴集结各个部落的消息。”

    “田别驾就派人运了二十万石粮食,和各种物资来到了兹氏。”

    二十万石粮食,也就够四万五千人、畜吃上三个月的。

    不用两个月,今年就过完了。

    而岁末一过,就要进行春祭大典。

    赵风因为战事,没有回去祭祀还说的过去。

    单于于夫罗到了那时,必然要回去祭祀。

    如果于夫罗那时候不撤兵,赵风也有机会打败匈奴人的兵马。

    张辽接着道:“另外,田别驾怕兹氏出现意外情况。”

    “在平陶、大陵,各囤积了十五万石粮食与各种辎重。”

    “即便兹氏守不住,我们也可以退守平陶、大陵。”

    赵风沉吟了一下:“黄邵所在的界休,目前情况如何?”

    张辽想了想:“界休的情况,黄将军也与我沟通过。”

    “界休目前有军粮十万,辎重若干。”

    “只要兹氏告急,黄将军可以马上率领五千兵马,过来增援!”

    赵风点了点头:“兹氏的情况,我大概知道了。”

    接着突然问道:“对了。”

    “奉孝对你,把大营安置在背靠汾水的位置,颇有看法。”

    “文远对此是什么想法?”

    张辽眉头一挑:“如果前方没有兹氏顶着。”

    “大营安营在背靠汾水的地方,确实不妥。”

    “不过,前面有兹氏顶着,难不成匈奴人还敢绕过兹氏,直接进攻大营吗?”

    “如果那样的话,我刚好可以率兵出来,进攻匈奴的背后。”

    “而匈奴人会担心我们这样前后夹击他们,他们自然也不会进攻大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