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按照大汉律法来说,一般高级官员进驻某地时,一般都是居住在当地最高官府。

    这是为了避免铺张浪费,因为大汉交通不太便利,一般高级官员,也不会闲的到处乱跑。

    如果额外建造专门的府邸,显然是大大的浪费。

    比如当地有太守府,就居住在太守府,当地是县令府,就居住在县令府。

    刺史府是例外,因为从品轶来讲,除了三公,没有比刺史更高级的官员了。

    而三公是没有实权的,一般也不会离开朝堂,所以不会出现三公跑到地方去的情况。

    赵风之前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不过随着各地诸侯做大,这条法令身为诸侯本身,就不会遵守了。

    因为按法理,即便高级官员进驻了县令府。

    县令也不需要搬出去。

    而各地诸侯,因为权利越来越大,要处理的政务、军事太多。

    为了避免泄露军情,县令这个级别的官员,显然是不能与身为诸侯的人,共同居住在县府。

    所以就出现了兹氏令说,要搬出县府的说法。

    至于和当地最高官员平级,或者品轶还低于当地最高官员,的外地官员过来,就只能去住驿馆。

    其实主要还是,赵风这次属于首例。

    赵风之前,都一直是按照律法来的。

    这次过后,赵风在去其他地方,当地官员就会按照这次的事例,来给赵风准备另外的临时行院了。

    不会出现要赵风另行下令的情况。

    兹氏令行了一揖:“喏!”

    “属下这就去准备。”

    “好在如今兹氏迁出了很多世家、豪强、百姓。”

    “想要找一件府邸,十分容易!”

    赵风点了点头:“那你速去办理此事吧!”

    兹氏令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快步跑进县令府,然后招呼了十几号人,快步离开了县令府。

    不到一盏茶时间。

    兹氏令跑到赵风身前,行了一揖:“让主公久等了。”

    “府邸已经安排好,请主公跟我来。”

    赵风点了点头:“带路吧!”

    兹氏令行了一揖:“喏!”

    说完,便领先赵风半个身子,开始带路。

    走了一段距离后。

    兹氏令转头对赵风说道:“主公。”

    “属下刚刚才派人去收拾府邸,主公如果嫌麻烦的话,属下可以带主公在兹氏逛一逛。”

    赵风摇头笑道:“不必了。”

    “如今兹氏怕都没什么百姓了,有什么好逛的。”

    “至于收拾府邸,也没什么好麻烦的。”

    “我去了后,还可以让士兵跟着一起收拾。”

    兹氏令喏了一声,快步带着赵风往府邸方向走去。

    不一会。

    兹氏令带着赵风走到一处府邸的前面,转身对赵风行了一揖:“主公。”

    “这里就是以后的临时刺史府了。”

    “主公如果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向属下提。”

    赵风笑道:“好了,你去忙吧。”

    “我这人,对这些东西都不太在意。”

    说完,就带着一千亲卫,走进了临时刺史府。

    一般府邸的规模,就是可以居住一千人。

    而别院的规模,则只能居住五百人。

    一个世家本身就有百余人。

    杂役、奴婢等伺候人的人,就会有三百到四百余人,私兵一般都在两百到三百余人。

    当然,暗地里会不会还有私兵,就需要去调查了。

    另外就是,一千也好,五百也罢,这都是所谓的极限居住人口。

    一般也不会居住这么多人。

    不过随着赵风推出上下两层的双人床,以后这些府邸、别院可以居住的人,只会更多。

    好在,一个县城,一般府邸也就三、四座,别院也就七、八座,不算太多。

    另外,也可以从府邸、别院,来区分这家人到底是世家,还是豪强。

    这都是身份的象征。

    按照后世的理解,可以住的起别墅的人,显然也是当地的有钱人。

    赵风进入临时议事厅,开始着手处理起大军安置问题。

    按照一般情况,一个县城里,是无法安置这么多军队的。

    好在张辽已经把兹氏大部分百姓,都迁移到大陵一带去了。

    所以想要安置下来,也不是没有办法。

    赵风仔细打量着兹氏令交给自己的兹氏地图。

    琢磨着,是直接在自己临时刺史府周边,划拨一大块地方出来安置大军。

    还是安置到其他地方去。

    地图是用羊皮绘制,属于高档货。

    如果是划拨周边地区的话,可能会出现没有迁走的百姓,还在居住的情况。

    如果安置到其他地方去,好像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这时。

    一哨骑跑了进来,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张将军派属下前来,告知主公。”

    “匈奴已经率兵,向兹氏城靠近了。”

    “我们即将与匈奴对弈!”

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临兹氏() 
赵风听后,直接站了起来:“带我前去城门处!”

    跟匈奴即将兵临城下相比,安置大军的事情,显然不用急于一时。

    哨骑一拱手:“喏!”

    说完,便转身往临时议事厅外走去。

    赵风迈开步子,便跟着哨骑离去。

    熊大快步跑到临时议事厅门口,然后召集了十余位亲卫,跟着赵风一同离去。

    一行人走了一刻钟,赵风才来到兹氏的西城门。

    到了城门处。

    赵风对哨骑一挥手:“你去忙你的吧!”

    说完,就往城门楼走去。

    哨骑对着赵风的背影,一拱手:“喏!”

    说完,就转身离去。

    等赵风带着一行亲卫来到城门楼时。

    张辽对赵风一拱手,诧异道:“主公怎么亲自来了?”

    赵风笑道:“你派人来告诉我,匈奴人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

    “我能不来看看吗?”

    张辽感慨道:“城墙上方,毕竟还是有危险的。”

    “主公要知道什么,等事后我自然会向主公汇报的!”

    赵风罢了罢手:“来都来了,总不可能直接回去吧。”

    “在说,你们都不怕危险,我又有什么好怕的?”

    “何况……”

    说到这里,赵风就没继续说了。

    因为怕影响不好。

    但张辽很清楚赵风想要说什么。

    何况赵风还有十余位亲卫守护着,就算有箭失射进来,也会有亲卫拿盾牌在前面扛着。

    即便出现了意外情况,也会有亲卫用命去帮赵风挡箭。

    这种意外情况,一般都是箭失比较密集的情况下,出现的流失。

    但这种可能也不是特别大。

    除非赵风霉运附身。

    赵风刚到城门楼不久。

    就看到城外出现了大量的小黑点。

    这些小黑的,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就是匈奴骑兵。

    并不是赵风来的巧。

    而是张辽发现匈奴异状,派人去通知赵风,赵风在从临时刺史府赶到城门楼,这一来一回,足够骑兵奔跑几十里的距离了。

    这时,熊大指着前方,大声道:“匈奴来了!”

    其实熊大不说,赵风和张辽也已经发现了。

    毕竟这么密集的小黑点,想不发现也难。

    除非因为其他事情分心,才有可能会发现不了。

    不到一炷香时间,匈奴骑兵从小黑点,到可以完全看清,骑兵前列的全貌。

    这些骑兵,除了服装不是统一的标配军装,行军方面,看上去还是有模有样的。

    当然,赵风和张辽心里也都清楚。

    这些也都只是看上去而已。

    要论实际上,匈奴人对于军令的执行,是不如汉人的。

    因为汉人当兵的就是当兵的,会专门训练这些。

    而匈奴人只是从各个部落征召的。

    他们之前不一定就是士兵。

    所以对于执行军命来说,显然不会那么自如。

    这也是匈奴人战阵方面,要弱与汉人的原因之一。

    如果论野战和乱战,那绝对是匈奴人要占优。

    不到一盏茶功夫。

    匈奴骑兵,就在城外五百步位置处,停止前进了。

    从城墙上看去,匈奴骑兵黑压压的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因此赵风也无法判断出,到底来了多少匈奴骑兵。

    不过有道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一看这架势,匈奴人显然不是来找赵风或张辽聊天的。

    张辽大声对旁边的传令兵道:“传令下去,弓箭兵准备!”

    其实赵风也很好奇,匈奴骑兵到底会怎么攻城。

    这时。

    从匈奴骑兵列队中,冲出一骑快马,瞬间就抵达了城下。

    对着城上大声喊道:“城墙上的人听着。”

    “我们单于要会见你们最高将领!”

    虽然汉语说的不标准,但赵风等人,勉强听的清楚。

    赵风想都没想,对张辽道:“文远,我的军队都还在临时刺史府候着,暂时无法安排。”

    “你去帮我准备一下。”

    “我出城去见见于夫罗!”

    张辽对赵风一拱手:“主公,不可!”

    “于夫罗定然不知道,主公也来到了兹氏。”

    “他们在怎么打探消息,最多也就只知道我在兹氏驻守。”

    “所以还是我出去会会于夫罗比较好。”

    赵风知道,张辽其实是不想自己出城去冒险。

    毕竟外面黑压压的那么多匈奴骑兵。

    万一赵风出城后,于夫罗下令攻城,赵风很可能就会意外身亡。

    就算因为士兵拼死抵抗,赵风没有意外身亡,匈奴人也可以借此冲进兹氏。

    毕竟现在兹氏城内都是步卒。

    论速度的话,匈奴骑兵冲进城了,赵风的步兵都不一定能跑进城。

    想到这里。

    赵风沉吟了一下:“万一于夫罗,见到你后,心怀不轨,你也可能会有危险。”

    接着把刚刚想到的事,与张辽说了一遍。

    接着道:“依我看,我们都别出城了。”

    “让于夫罗到城下来会面好了!”

    张辽想了想:“于夫罗要是单独到城下,我们可以派神射手,直接把于夫罗给射死!”

    “以于夫罗的为人,只怕他不会同意。”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

    其实这就是一个信任问题。

    如果对方是汉人,可能还有一个最基本的信任。

    那么赵风出城,或者对方来城下,都是有可能的。

    而对方是匈奴人,对于赵风来说,他们都是外族。

    显然无法让人信任。

    对于于夫罗来说,赵风是汉人,汉人给外族的映像,本来就是狡诈,信任就更加谈不上了。

    即便不是面对赵风,而是面对张辽,对于于夫罗来说,显然也是一样的。

    想了半天,最终没想出个所以然,赵风无奈道:“于夫罗找我们最高将领出去。”

    “可能是真的有什么需要和我们谈。”

    “也可能是想要把我们的最高将领,诈出城去,然后直接杀害掉。”

    “到时候兹氏失去了最高将领。”

    “匈奴人想要拿下兹氏,也会容易很多。”

    “真的很难办啊!”

    张辽皱眉道:“主公说的也有道理。”

    “那还是我出去和于夫罗去谈谈吧。”

    “对于于夫罗来说,他们得到的消息,肯定是,我就是兹氏的最高将领。”

    “但他们不知道,其实这里做主的,应该是主公!”

    “所以,即便我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兹氏也不会乱!”

第六百一十七章 城上对话() 
赵风果断摇了摇头:“那怎么行!”

    “我怎么能拿你的性命,去赌匈奴人的信任?”

    这时,熊大对赵风一拱手:“主公!”

    “让我去吧!”

    “反正匈奴人也没见过张将军,根本不知道张将军到底长什么样。”

    “我就说我是张将军!”

    赵风打量了一下熊大,摇了摇头:“你去不行。”

    “你一看就不像一方将领。”

    “你缺少了上位者的气质!”

    上位者的气质,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养成的。

    其实对于上位者的气质,张辽都略显不足。

    不过张辽毕竟统领了一万大军。

    有一些上位者的气质,在加上一些杀伐之气,还是很容易判断出,张辽是一方将领的。

    而熊大就不行了。

    一眼就能看出,熊大不是这里的最高将领。

    别说目前等级森严的汉末。

    就是后世相对平等的社会。

    虽然看上去好像没有等级制度。

    但一个公司保安,和一个公司董事长,站你身前让你去辨认,你还辨认不出吗?

    就算你眼力差,在保安和董事长,穿着一样,不说话,不做其他动作时,你可能分辨不出。

    但只要保安和董事长,一说话,一有其他动作,你肯定能分辨出来。

    何况于夫罗也不是一个草包。

    即便于夫罗是草包,于夫罗手下也肯定有能人,能分辨出来。

    这时。

    城门下的匈奴士兵,再次开口道:“城墙上的人,快点给出答复!”

    “我们单于没时间陪你们耗着!”

    张辽看了一眼城墙下的匈奴骑兵,转头看向赵风,问道:“那我们改这么办?”

    赵风沉吟了一下,看向熊大:“熊大。”

    “你去把郭嘉叫来!”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便快步跑开了。

    等熊大走后,赵风看向张辽:“文远,你去喊话。”

    “就说,让于夫罗到城下来会面。”

    张辽疑惑道:“于夫罗肯定不会来的!”

    赵风点了点头:“我知道于夫罗不会来。”

    “难道我们说,我们不敢出城?”

    “我们总不能弱了自己的士气吧!”

    “这样可以把难题抛给于夫罗。”

    张辽笑道:“懂了。”

    然后对着城墙下的匈奴骑兵大声道:“想要与我会面。”

    “就让你们单于,亲自到城下来!”

    匈奴骑兵怒道:“大胆!”

    “哪有让我们单于来见你的道理?”

    张辽冷哼一声:“你们单于,是我们大汉皇帝敕封的!”

    “我也是皇帝陛下敕封的!”

    “你们单于,怎么就不能来见我了?”

    张辽这话说的没错。

    严格来说,于夫罗其实只是董卓代刘协敕封的。

    到底有没有经过刘协同意,这还是个问题。

    因为刘协目前才十一岁。

    在敕封于夫罗为单于时,刘协还不到十岁。

    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显然没什么主观意见。

    当然,如果这么说。

    不单单是张辽,就算赵风自己,其实也只是董卓代刘协敕封。

    匈奴骑兵,指着张辽,怒道:“你!”

    话还没说完。

    张辽就回道:“你什么你。”

    “还不快让你们单于来城墙下与我会面!”

    “就算你们单于不来,那也得由你们单于来决定。”

    “岂是你一个小卒可以决定的?”

    赵风心里,默默的给张辽点了一个赞。

    张辽这么一说,匈奴骑兵根本无法反驳。

    而他要是一反驳,就意味着,他可以替于夫罗来做决定。

    这事要是传到于夫罗耳朵里,这名匈奴骑兵,显然会被斩首示众。

    果然,匈奴骑兵冷哼一声,掉转马头,迅速往大军方向奔去。

    这一等,就等了差不多一刻钟。

    张辽对赵风笑道:“果然如主公所料。”

    “把这个难题又丢给了于夫罗。”

    “不然不可能这么久,他们都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赵风笑道:“当然。”

    “于夫罗要是来到城下,我们就算没有神射手。”

    “但只要万箭齐发,也能把于夫罗射成刺猬!”

    万箭齐发,对于守城来说,只是夸大其词。

    因为城墙上方,根本不可能驻守那么多弓箭兵。

    同理,对于匈奴骑兵来说,也是一样。

    就算于夫罗带了八万骑兵,也不可能八万骑兵同时攻城。

    主要拼的还是互相消耗。

    而因为匈奴人没有步兵,无法进行攻城战。

    所以匈奴人,最多也就是和城墙上的弓箭手,来互相对射。

    这样看随先顶不住。

    所以说,别看赵风有四万五千余大军驻守兹氏。

    但真正参与消耗着的弓箭手,也就万余人左右。

    好在守城方,肯定会占据一些优势的。

    毕竟城墙上都是有女墙的。

    不过不管怎么耗。

    哪怕是一个弓箭兵耗四个匈奴骑兵。

    一万余弓箭手,迟早也会被消耗一空。

    要知道,守城之所以占据优势,主要就是因为有弓箭手的存在。

    敌人在进攻时,弓箭手可以先射杀一大片。

    敌人没有拿下城池,在撤退时,弓箭手又可以射死一大片。

    敌人来来回回几次攻城,只要有弓箭手在,敌人的损失都会远远大于己方的损失。

    而要是弓箭手耗光了。

    那守城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为根本没有反击力量了。

    你总不可能派士兵去投放石头吧。

    就算你真这么做,石头的存量,也是有限的。

    到了那时后,匈奴骑兵,可以大摇大摆的走到城墙下去破坏城门。

    当然,这些都是,赵风刚刚推测出来的。

    匈奴人具体会怎么攻城,赵风就不得而知了。

    好在前期张辽防御工事做的比较多。

    不然,赵风估计,匈奴人现在可能会,率兵往后方挺进了。

    因为赵风也没从文献资料上,看到匈奴是怎么攻城的记载。

    显然是因为,匈奴人不适合攻城战,所以没有相关记载。

    而赵风不是熟读历史的人。

    所以不清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到底是如何率领骑兵,一路打到欧洲去的。

    但很显然,骑兵真要攻城拔寨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