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交替后撤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又过了一盏茶时间。

    这时候,除了几个零散的匈奴骑兵,还在继续往外冲。

    陷在大营内的匈奴骑兵,大部分都已经烧死或者缺氧而死了。

    而这几个零散冲出来的匈奴骑兵,一个照面,就被赵风的亲卫骑兵,直接给射杀了。

    华雄率领的骑兵,完全成了看客。

    一炷香时间后。

    已经基本没有骑兵,继续往外冲。

    华雄看向亲卫骑兵首领:“李司马,你派人去通知主公。”

    “就说这里的战事,已经结束了。”

    “全歼匈奴三万骑兵,战果辉煌!”

    李司马皱眉道:“有这么多吗?”

    “华将军可别虚报军功!”

    华雄笑道:“匈奴骑兵的尸体,大部分都被烧成灰了。”

    “谁知道具体有多少匈奴骑兵。”

    “不过最开始,我们看到匈奴骑兵的规模,怎么也有三万人吧!”

    李司马沉吟了一下:“华将军,可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啊!”

    “虽然现在无法去核对具体人头数。”

    “但第一个与匈奴骑兵交战的,可是典韦典将军。”

    “如果典将军上报的数量,与华将军不同。”

    “想来华将军在主公面前的形象,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华雄听李司马这么一说,沉吟了一下:“毕竟开始只是扫了一眼。”

    “判断可能不太正确。”

    “那就报两万吧!”

    接着用力一点头:“对!”

    “就是全歼匈奴两万骑兵!”

    李司马点了点头,对华雄一拱手:“那属下这就去向主公汇报了!”

    说完,直接策马,往兹氏城方向而去。

第六百二十九章 引诱攻城() 
兹氏西城门外。

    赵风与于夫罗在这里对弈了一个半时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双方都开始有点心浮气躁。

    因为两人都在惦记后方大营的战事。

    虽然赵风已经提前部署妥当,但战争之事,不到最后出结果,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于夫罗之所以心浮气躁,是因为看到赵风气定神闲的与自己对弈,这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心里压力。

    因为赵风这种举动,说明后方大营确实是做了部署的。

    虽然于夫罗,对自己两万骑兵的突然偷袭,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攻的两万骑兵,又迟迟没有人来汇报战况,所以于夫罗的内心,也无法平静。

    这时。

    一骑快马,迅速从城门处奔跑出来,转眼就来到赵风身边,对赵风一拱手:“属下见过主公!”

    接着生怕自己声音太大,会被匈奴人听到,然后小声道:“后方大营传来捷报。”

    然后把战况都汇报给了赵风。

    赵风知道,自己这边突然有人过来汇报消息,于夫罗那边,这时候肯定会有一群人盯着自己的表情,希望从表情中看出一些什么端倪。

    所以赵风神色不变道:“华雄准备谎报战功的事,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

    “虽然可能是因为在董卓手下,一直就是这么做的,但在我这里,不能助长此风。”

    接着又扯了一些,有的没的话题。

    其实赵风的主要目的,是担心匈奴人那边有会唇语的人,通过赵风的嘴唇动作,来判断出赵风说的是什么话。

    所以,没有提及战况情况。

    只是随意的说着一些事情。

    接着李司马拿出一小块帛布,提给赵风:“主公。”

    “这是郭先生让属下交给主公的。”

    郭嘉在学院的身份,既是教书先生,也是千夫长。

    只是千夫长不属于现有军部体系,所以李司马称呼郭嘉为郭先生。

    赵风接过一小块帛布,帛布上写着‘已经传令华将军,迅速带领骑兵过来增援。’

    ‘还请主公想办法拖住这群匈奴骑兵。’

    ‘最好能引诱匈奴骑兵攻城!’

    接着就是一些引诱的办法。

    在没有调令的情况下,华雄是不能率军乱跑的。

    所以即便华雄知道大营那边的战事结束,他也不能私自调兵过来增援赵风。

    当初赵云就因为擅自调兵,被赵风责罚过,虽然责罚的不是很重。

    但大家也没在意,毕竟大家都知道,赵云是赵风的弟弟,在刑罚范围内,从轻处罚,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方法,对于战场上的局势变化来说,是一种弊端。

    但对于上位者掌控大军来说,却是大大有利的。

    就像很多将领都喜欢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不过这种人,即便当时立了大功,最后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因为上位者,最讨厌的,就是不听话的人。

    别说古代。

    就连后世也一样。

    比如老师,你不听老师的话,老师虽然当时不会对你怎么样。

    但换座位,让你坐在后面,没事让你叫家长,好事没你份,坏事都找你。

    再比如经理、老板,都是一样的。

    人性就是如此,非要归纳,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掌控欲。

    最多就是,有些人,做的比较明显,有些人做的不太明显罢了。

    赵风看完后,脸色装作瞬间大变,而且是那种略带惊慌的脸色。

    然后掉转马头,生怕匈奴人听不到,大声道:“全军迅速进城,大营快要顶不住了!”

    赵风的说法,虽然会略微影响军心,不过好在影响不大。

    何况现在大营根本没丢。

    赵风这么大的声音,显然也让于夫罗等人听到了。

    然后于夫罗迅速用匈奴语下令,虽然不知道于夫罗说的是什么。

    但很明显,是进攻的命令。

    因为一万五千匈奴骑兵,迅速往赵风这边奔驰而来。

    看这架势,赵风明显能感觉到,于夫罗是不准备,让自己率领五千骑兵离开这里,去大营战场增援。

    别看赵风离城门只有五十步,而于夫罗离城门有一百三十余步。

    但城门洞就那么大。

    一次只能并排走五匹战马。

    即便挤一挤,最多也就同时能过六匹战马。

    而如果发生一点小意外。

    比如某匹战马,突然不听话。

    那么就会一点腾挪的空间也没有,而一但出现这种问题,那么城门洞也都堵死了。

    在这分秒必争的情况,耽搁一小会,都是致命的。

    而且五匹战马同时进城,赵风五千匹战马,需要排队到一千人。

    即便骑兵进城速度再快。

    也足够匈奴人追上好几次的了。

    其实郭嘉给的引诱计策,有两条。

    一条是,让赵风继续与于夫罗对弈,大家一起耗着。

    因为郭嘉已经传令华雄,让华雄率领骑兵快点赶来。

    只要华雄一到,赵风这边就拥有一万两千骑兵。

    另外两千骑兵,还在训练,短时间内无法参加作战任务。

    以一万两千骑兵,对阵一万五千骑兵,虽然依然吃亏,但还是有胜利的希望的。

    毕竟这里是在兹氏城下。

    城里还有几万步兵。

    但缺点就是,容易让于夫罗发现情况不对,然后迅速撤离。

    以骑兵的奔跑速度,于夫罗真要撤走,赵风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所以赵风选择了第二条引诱计策。

    这条计策的缺点,就是会让赵风处于危险之中。

    但好处也很大。

    因为只要有攻城经验的人,就知道,赵风这五千骑兵短时间内,是无法完全撤回城内的。

    而匈奴骑兵,只要与赵风的骑兵交战起来。

    那么在赵风撤回城内的同时,匈奴骑兵也会跟着一起冲进城内。

    这对于夫罗来说,可是说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所以于夫罗必然会率兵进攻赵风。

    除非于夫罗不想拿下兹氏。

    另外就是,赵风的那句话,给了于夫罗信心。

    既然赵风急着去救援大营战场。

    就说明大营那边的战况,对于夫罗有利。

    于夫罗只要拖住一段时间。

    等大营那边的战事结束,就算损失一些骑兵,也最少会有一万五千余匈奴骑兵,增援过来。

第六百三十章 赵云觉醒() 
赵风看到匈奴骑兵追击过来,嘴角微微上翘,不过马上就回复了正常表情。

    然后大声下令道:“掉转马头,列好阵型,准备和匈奴人交战!”

    这种时候,真要进城,绝对是不明智的。

    因为后面进城的骑兵,可能会被匈奴骑兵给砍瓜切菜般的斩杀掉。

    那就太吃亏了。

    还不如列好阵型,与匈奴骑兵正面交战。

    因为这里已经处于,城墙上方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内。

    八百弓箭手,无需具体瞄准,只要把箭失往匈奴骑兵方向去齐射,总会射死一些匈奴骑兵。

    别看弓箭手不多,但连续射击起来,战果还是很客观的。

    而且虽然城墙上方只有八百弓箭手,但只要弓箭手把手射酸了,可以立马让后备弓箭手上来顶替。

    别小看八百弓箭手的齐射能力。

    要知道,城墙上方,只能容纳八百人。

    如果是平时守城,城墙上一般都是四百弓箭手,四百刀、枪兵。

    实际上刀、枪兵,能一换二,都算不错的战绩。

    那些一比七、八的战损比,就是靠弓箭手射出来的。

    赵风这边,刚刚把阵型列好。

    匈奴骑兵就已经冲到了近前。

    赵风大吼一声:“杀!”

    赵风吼完,立马率领骑兵开始往前冲。

    骑兵靠的就是冲击力。

    赵风如果不率领骑兵往前冲,就必然会被匈奴骑兵冲破阵型。

    赵风这边话音一落,接着城墙上方,张辽也传来了一声:“放箭!”

    城墙上方的弓箭手,立马开始对着匈奴骑兵的前列,开始齐射。

    这也是一种阻止骑兵冲刺的手段。

    因为只要前面的骑兵一摔倒,后面必然会有骑兵避之不及,然后被牵连到。

    这种情况,在一开始会形成连锁反应。

    只有等后面的骑兵反应过来,才可能会避免过去。

    但这时候,双方早就已经交战了。

    转瞬间,赵风的骑兵,就与匈奴骑兵碰撞在了一起。

    就这一瞬间,双方都死伤无数人。

    这种情况下,只要掉落下马的人,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幸免的可能不大。

    不过第一波冲击结束后,双方就进入了胶着状态。

    当赵风挥舞斩妖神剑,斩杀掉四名匈奴骑兵时。

    因为赵风兵少,冲刺速度又不快,五千骑兵,瞬间就落入了下风。

    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很多地方,都已经被匈奴骑兵突入了进去。

    不过随着冲击结束,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一方不支。

    赵风知道,这时候多想无益。

    只能尽力斩杀眼前的匈奴骑兵。

    随着挥舞斩妖神剑的次数,越来越多,赵风发现。

    有时候是自己,在控制斩妖神剑,去主动杀敌。

    有时候,是斩妖神剑,带动自己的手,去主动杀敌。

    赵风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通灵宝剑’。

    反正这种情况,对赵风很有利。

    在赵风再次砍杀了八名匈奴骑兵时,赵风乘机打量了一下赵云。

    发现赵风这时已经清空一大块空地。

    从地面上的匈奴尸体来判断,估计赵云已经砍杀了三十余人,杀敌数是自己的一倍多。

    双方互相交战了一盏茶时间。

    赵风这边也不知道损失了多少骑兵。

    不过显然于夫罗的匈奴骑兵,损失的更多。

    而于夫罗,对于城墙上方弓箭兵造成的杀伤力,也颇为吃惊。

    知道这样下去,自己即便胜了也是惨胜。

    然后才下令后方的匈奴骑兵,弯弓搭箭对着城墙上开始攒射,以期压制城墙上方的弓箭兵。

    赵风一看就知道。

    于夫罗肯定没有,率领骑兵攻城的相关经验。

    或者说,于夫罗都没有相关的攻城经验。

    因为只要攻城。

    必然要派弓箭兵去对城墙上方放箭的。

    其目的不是要射杀多少人。

    而是要压制城墙上方的弓箭兵,让他们尽量少射几箭。

    因为兹氏城的城墙上,赵风一早就下令补上女墙。

    也就是城墙上凸起的那一小块城墙。

    主要目的,就是抵御敌人弓箭兵射来的箭失的。

    这种女墙,只在与外族交战的边界城池,才会建造。

    中原一带的城池,老早就被人下令拆除了。

    当然,洛阳和长安是除外的。

    因为一个是西京,一个是东都。

    其实赵风只能确定,洛阳是有女墙的,长安到底有没有,也不清楚。

    毕竟赵风也没去过长安。

    朝廷下达这样的命令,其本意就是,让那些分封的王爷,无法自立。

    而即便出现了自立的情况,朝廷派兵去围剿时,也能方便一点。

    而事实证明,此举确实有好处。

    不过随着大汉朝进入战乱年代,赵风可以保证,以后所有城池,都会建造出女墙的。

    因为女墙的存在,确实对防守的一方,大大有利。

    至少在敌人攻城时,就能减少敌人弓箭手的火力压制。

    要知道,城墙上方,因为地方就这么大,所以只能屯八百士兵。

    死一个,才能让后备士兵来补一个。

    而攻城方,则没有这个限制了。

    他们可以几千,上万弓箭兵一起齐射!

    当然,几千还有可能,上万的话,实际上也不可能。

    除非是一州治所的那种大城,才有可能。

    双方又厮杀了一盏茶时间。

    具体死了多少人,赵风不清楚。

    但赵风知道,自己这边已经有些顶不住的趋势。

    从时间上判断。

    估计华雄还没收到,要他率兵过来增援的调令。

    而华雄收到命令后,即便快马加鞭的赶过来,也最少要一刻钟时间。

    如果想要战马保持一些体力,估计还要更长的时间。

    毕竟华雄也是刚刚率领骑兵战过一场。

    人和战马的体力,都已经消耗巨大。

    赵风刚刚想准备觉醒,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杀敌速度。

    只是这时。

    一道青黄色光柱冲天而起。

    只听到赵云怒吼一声:“觉醒吧!”

    “龙胆亮银枪!”

    赵云的声音,立马把赵风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其实这时候,不单单赵风被吸引了注意力,其他骑兵,包括匈奴骑兵,也被吸引了注意力。

    虽然同样是被赵云吸引过去。

    但是赵风和其他人,是有所区别的!

第六百三十一章 城下大战() 
因为赵风主要是被光柱吸引过去的。

    而且赵风知道,赵云这时候已经觉醒了天赋能力或者说是觉醒了兵器。

    其他人,则是被赵云的怒吼,吸引过去的。

    这些人,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赵云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赵风之前认为,觉醒就是觉醒自己的天赋能力。

    但后来发现,貌似觉醒的时,喊的并不是天赋能力的名字。

    而像是在喊兵器的名字一样。

    尤其是自己,当初手握斩妖神剑时,就是这么回事。

    不过,这次赵云觉醒时,却是喊的‘龙胆亮银枪’。

    这其中,又包含了赵云的天赋能力。

    所以赵风现在,又有些弄不清楚,这觉醒,到底是觉醒的什么。

    不过,赵风知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

    盯着赵云,迅速发动天赋能力。

    统帅:九十三(一百一十三)

    武力:九十七(一百一十七)

    智力:八十五(九十九)

    政治:五十七(五十七)

    特技:训练五、巡查六、威风六、神速四、奋战四、连战六、单挑五、豪杰七。

    可传授特技:豪杰。

    精通兵种:骑兵

    战法:???

    忠臣特性:???

    天赋能力:龙胆、???。

    看完之后,赵风明显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赵风就大概了解了。

    前面的属性,应该是觉醒前的属性。

    后面的属性,应该就是觉醒后的属性。

    而觉醒后的属性,会随着觉醒时间的结束,而回到觉醒前。

    至于其他,除了所有特技都大幅增加,好像就只有天赋那里,赵风有些疑问。

    毕竟过了这么多年,赵云经过各种锻炼,特技提升是很正常的。

    而赵风的疑问就是,赵云第一个天赋后面,出现了???。

    不知道这几个问号,是表示没有天赋,还是天赋还没出现,又或者是需要自己也觉醒后,才能看到。

    只是随着光柱的消散,赵云一瞬间,感觉变了一个人似得。

    赵风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显然,赵云的杀敌速度,瞬间飙升好几个档次。

    而且赵风隐约可以看见,好像有类似枪芒一样的光芒,会从赵云枪头飞射出去。

    只要挨着匈奴骑兵,匈奴骑兵挨着的地方,立马飚出鲜血,然后就死了。

    看的赵风一愣一愣的。

    而这种枪芒,连赵风都无法完全看清,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那些没被赵云长枪刺中,但莫名其妙阵亡的敌人。

    现在战场一片混乱,显然也没人会注意到。

    如果有人注意到的话,估计整个人都会不好。

    因为在这个讲究鬼神之力的年代,赵云的这种枪芒,明显就属于鬼神之力的范畴了。

    不然,赵风也不会看的一愣一愣的。

    尤其是,赵风记得,当初自己在荥阳战场时,典韦也觉醒了能力。

    但赵风当时,并没有看到,这种能飞射出去的‘芒’。

    也就是说,赵风是因为自己本身觉醒,所以视力有所提升,或者说能力有所提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