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赵风肯定不会清楚,他们的具体数据。

    那么在轮换上,赵风就无法做到最完美的接替。

    如果不让这些士兵拉到无法继续拉弓程度,那么多出来的一些战力,就浪费掉了。

    所以这种事,还是让守城士兵的领兵将领去下令,会比较好。

    赵风的命令刚一下达。

    守城将领,对着军鼓处,大声吼道:“擂鼓,放箭!”

    守城将领的话音一落。

    鼓声瞬间就咚!咚!咚!的敲响了起来。

    所有在城墙上的弓箭兵,在鼓声响起的一瞬间,立马就把手中的箭失,射了出去。

    之所以这么快,就放箭。

    是因为匈奴骑兵,根本没有在城墙外列阵。

    而是直接率兵冲了过来。

    一轮散射,射完。

    匈奴骑兵也进入了弓箭射程范围内,然后开始向着城墙上方射箭。

    这时,赵风拿盾牌的四名亲卫,快速走到赵风身前,用盾牌护住了赵风身前的几个方位。

    这样能确保,绝大多数的箭失,都会被盾牌拦截下来。

    除非出现了意外的流失。

    匈奴骑兵,在射完一轮箭失后。

    然后并没有继续前进。

    而是从左右两边,开始绕行。

    在绕行的同时,会继续射箭。

    等前方的匈奴骑兵绕开后,后方的匈奴骑兵顶上,继续射箭。

    然后与之前的战法,如出一辙,都是没有继续进攻,而是从两旁绕行离去。

    赵风看到这个情形,感慨道:“看来这就是匈奴人,这些时日,研究出来的攻城战法了。”

    郭嘉点了点头:“此法确实有些用处。”

    “能最大程度的,与我们互相消耗。”

    “只要我们的弓箭手被消耗完。”

    “匈奴人就可以大张旗鼓的,进攻城门了!”

    赵风叹了一口气:“是啊。”

    “即便我们因为有城墙守护,但是两骑匈奴骑兵,换我们一名弓箭手。”

    “我们也处于吃亏状态。”

    “因为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弓箭手。”

    射中和射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果说只是射中的话,那么匈奴骑兵,被射中箭的几率,肯定非常高。

    但中箭后,只要不是重要部位,一般就不会致死。

    而赵风的士兵,在城墙上守城,虽然城墙会把胸部以下的区域,都防护起来。

    但露出来的位置,全部都是属于致命的地方!

第六百五十六章 匈奴来犯(二)() 
这些致命的地方,只要中上一箭,不管是射中胸口的肺部,还是心脏区域,以现在的医疗水平,都没得救了。

    如果脑袋中了一箭,那直接就死了!

    就算是射中肩膀附近的一些区域,虽然不会致死。

    但把箭头拔出来时,肯定会扯断很多经脉。

    那么这些士兵的手,肯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即便因为运气好,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但也绝对无法继续担任弓箭手了。

    虽然人没死,但赵风的弓箭手,依然减员了。

    所以赵风给出的估算,大概是两骑匈奴骑兵,来换一个弓箭手。

    不到一盏茶时间。

    只听到守城将领,大声吼道:“换防!”

    “速度换防!”

    守城将领话音一落。

    早已在左边登上城门楼阶梯处的弓箭手,从最左边开始,迅速开始接替,原驻守在城墙上的弓箭手。

    而原驻守在城墙上的弓箭手,从右边城门楼阶梯处开始,迅速撤走。

    其余地方的弓箭手,则是每射出一箭,然后往右边阶梯的方向,走两个女墙的位置。

    只用了半炷香时间,整个城墙上的弓箭手,就进行了一次换防。

    如果这里是让赵风来指挥的话,就不会这么井然有序了。

    当然,通过这次的战事。

    赵风知道,最靠近右边阶梯处的弓箭手,最大限度的拉弓次数,是最少的。

    所以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就被撤下去。

    突然。

    赵风感觉脸上一凉。

    然后伸手在脸上一凉的地方沾了沾,发现并不粘手。

    那就应该不是血迹一类的东西。

    赵风把沾了一凉的手指,放到眼前定睛一看。

    发现只是一点水渍。

    赵风判断,应该是快下雨了。

    这种时候下雨,对赵风这边来说,那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现在是冬天,被雨水一淋,浑身都会冷得发抖。

    自然不适合匈奴骑兵继续攻城了。

    郭嘉这时也发现了异样。

    然后抬头看了看天空,笑道:“恭喜赵刺史!”

    “真是天公作美,这时候居然下雪了!”

    赵风哦了一声,然后抬头看去。

    发现确实如郭嘉所言,现在开始下起了小雪。

    而不是刚刚自己估计的,是下雨。

    不过,不管是下雨,还是下雪,都对赵风有好处。

    这也算是,守城方的一种天时。

    当然,如果是下雨的话,战事会结束的快一点,只是下雪的话,匈奴骑兵应该还会继续消耗一下。

    不过不管如何,匈奴骑兵都不会久战。

    赵风伸手接了几片雪花,感叹道:“今年的大雪,貌似来的晚了一些。”

    郭嘉笑道:“来的晚了一些,就必然会更大一些。”

    “这对于明年收割麦子,只会更好!”

    赵风笑道:“那倒也是。”

    “瑞雪兆丰年嘛!”

    郭嘉跟着小声念了一句:“瑞雪兆丰年?”

    然后大笑道:“好一个瑞雪兆丰年!”

    汉末的北方人都知道,一场大雪过后,来年麦子的收成,必然会好上很多。

    但他们也没总结出个所以然来。

    只知道大雪可以保暖土壤,积水利田,冻死害虫虫卵。

    但赵风却知道。

    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不传热的。

    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外面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

    等到寒潮过去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慢慢融化,这样,非但保住了庄稼不受冻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还有就是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

    赵风虽然不记得,这些东西的具体的比例。

    但在融雪时,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带到土壤中,成为最好的肥料。

    另外就是,雪盖在土壤上起了保温作用,这对钻到地下过冬的害虫暂时有利。

    但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害虫就会冻死了。

    赵风决定,找个时间,就把这些东西,给书写出来。

    这对于以后研究农田的人来说,也是一种知识运用。

    没多久,小雪就变成了鹅毛大雪。

    这时,城墙外传来了匈奴人的号角声。

    只是这声音,要比之前略有不同。

    赵风半个月前,听过这样的声音,心里清楚,匈奴人这是要撤退了。

    郭嘉笑道:“匈奴人要撤了!”

    赵风点了点头:“确实!”

    “这号角声,跟上次匈奴人撤退时差不多!”

    说完后,赵风扫视了一下城墙上方的情况。

    发现自己这边战死的弓箭手,不是特别多。

    毕竟双方交战,也没长时间。

    但赵风这边没死多少人,就说明匈奴人那边,也没死多少人。

    可以说,今天完全就是被一场大雪,给强行中断了匈奴人的进攻。

    不然的话,匈奴人绝对要攻上一整天。

    这样才能大概推测出,赵风这边,到底有多少弓箭手。

    比如之前,只坚守了一盏茶时间,就进行了一次换防。

    而目前张辽所部,也就只有三千二百人的弓箭手。

    只能轮换四轮。

    也就是说,第一轮上场的弓箭手,只能休息一刻钟时间,然后就需要来接替最后一轮的弓箭手了。

    一刻钟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三十分钟左右。

    前面几轮可能还好。

    但越到后面,弓箭手能最大限度拉弓的次数,就会越少。

    也就意味着,他们休息的时间,会越短。

    当达到某个界限时,这些弓箭兵,就根本没用了。

    而这也就是匈奴人,需要通过战争,来探索出来的消息。

    只要第一次摸索了出来,之后就可以制定一些其他计划。

    比如直接进攻城门!

    失去了弓箭手在上面射箭,只靠步兵丢一些石头下去,短期可能有些作用,但时间一长,也会失去效用。

    当然,赵风这边,肯定不是只有张辽的这三千二百弓箭手。

    但弓箭手也绝对不多了。

    目前能够随意调动的,也就郭嘉、赵钢率领的四千学生兵。

    至于赵风的原亲卫部曲,凡是会射箭的,早就划拨给赵云和华雄去训练成骑兵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 女兵事宜() 
因为赵风对自己统领的骑兵规划,就是轻骑兵,以骑射为主。

    毕竟赵风的箭术,那是相当不错的。

    而赵风以前使用长枪时,还能去冲锋陷阵。

    但自己觉醒的武器是剑,这就不适合统领骑兵去冲锋陷阵了。

    虽然这把剑,比普通的剑要长一点,宽一点,但毕竟不是长兵器。

    而且赵风现在是主帅。

    一般情况下,赵云、张辽、郭嘉等人,也不会让赵风去冲锋陷阵。

    所以赵风只能把自己统领的骑兵,打造成轻骑兵,以骑射为主。

    不然,完全就是浪费了战马资源!

    因为赵风身为主帅,不可能全部都由步兵组成亲卫。

    万一战局不利,需要赵风率先撤走。

    带着一群步兵,会严重影响到赵风撤走的速度。

    所以赵风的亲卫部曲,必然会有骑兵部曲。

    等匈奴骑兵完全撤出视线范围后。

    赵风转身对熊大道:“让守城将领,清点伤亡人数。”

    “然后小心戒备。”

    “另外,等张辽回来后,让张辽返回毛嘉的部曲,继续去练兵!”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就往领兵将领的方向跑去。

    等熊大一离开。

    赵风看向郭嘉:“我们回去吧!”

    郭嘉行了一揖:“喏!”

    说完,赵风就带着一行人,开始往临时刺史府方向走去。

    下午。

    一哨骑,跑进议事厅,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赵将军要我送来文书一封!”

    说完,就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走到哨骑身前,接过文书,然后转身便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仔细查阅了一下。

    里面的内容,是关于这次检阅于兴大军的。

    检阅大军,并不需要战斗。

    下雪虽然会有所影响,但影响不大。

    所以赵云等人的决定,应该是继续阅兵。

    当然,如果是下雨的话,可能就会停止阅兵。

    毕竟下雨打湿了衣服,会让士兵冻坏身体。

    赵风看完赵云送来的文书。

    发现其中注明,瞿泽的两万五千人,确实是最差的一部。

    不过,通过赵云半个月的训练,要比第一次检阅时,好了不少。

    另外,毛嘉的部曲,确实有可能是于兴的亲卫军。

    但毛嘉的部曲,不是最精锐的。

    最精锐的部曲,是杨经统领的前军!

    至于鲍建统领的后军,只比毛嘉的部曲,要稍微差上一点。

    这些数据,都是从制式装备普及率,士兵的年龄阶段,演练技巧等,来综合判断的。

    看完这些资料。

    赵风沉吟了一下,然后看向哨骑:“去转告赵云。”

    “让他去通知张辽、华雄、典韦几人,把于兴大军的弓箭手数量,全部统计出来。”

    哨骑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这也是根据刚刚的战斗,发现自己这边弓箭手实在太少了。

    所以只能去了解于兴大军的弓箭手情况。

    这样在以后的战斗中,或许可以去调派于兴部曲的弓箭手,来进行守城。

    不过思考良久。

    赵风发现还是不太妥当。

    毕竟于兴的兵,不是自己的兵,不是自己想调动,就一定能调动的。

    万一到时候于兴从中阻拦。

    兹氏可能就会出现危险。

    考虑到这个情况。

    赵风拿起毛笔,快速在空白的文书上,书写了起来。

    写好后。

    赵风拿起文书,交给熊大:“派人把文书送给田丰。”

    “让田丰通知夏竹,率领女子弓箭手,过来增援!”

    熊大没有接过文书,只是一拱手:“主公!”

    “现在可不是当初!”

    “当初我们兵少,短时间用了一下女子弓箭手,可能还说的过去。”

    “如今我们拥有这么多兵。”

    “如果还用女子来守城,只怕会……”

    熊大话还没说完。

    就被赵风罢了罢手,打断道:“我们目前兵虽然多。”

    “但弓箭手却不多!”

    “我刚刚仔细计算了一下,算上四千学生兵,也就七千余弓箭手。”

    “这点弓箭手,显然不足以守住兹氏。”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弓箭手增援过来!”

    “而如今还能调动的部曲,也就女子弓箭手了。”

    “各中细节,我都已经交代清楚,田丰一看便知!”

    熊大愣了愣:“不是还有于将军的十万大军嘛!”

    “十万大军中,就算只有两成是弓箭手,那也有两万弓箭手!”

    “足够应付兹氏的战事了!”

    赵风摇了摇头:“不能太过依赖于兴的大军。”

    “万一他们中途,被张燕调回去了呢?”

    “万一他们不听调令呢?”

    “所以说,意外因素太多了。”

    “还是自己的兵,才更加可靠!”

    熊大犹豫了一下:“我知道,这事我本不应该过问。”

    “但女兵之事,实在是干系重大。”

    “一个没处理好,可能会让我们的大军出现问题。”

    “主公要不要跟郭先生、赵将军、张将军等人,商议一下再做决定?”

    赵风瞪了熊大一眼:“你也知道,这事你不应该过问的啊!”

    “去派人,把文书送给田丰吧。”

    “此事,我稍后,会找郭嘉等人询问的。”

    “再说,想要女子弓箭手过来,不还得田丰放行吗?”

    “我要是不能说服田丰,田丰能让女子弓箭手过来?”

    “你就无须操心了。”

    熊大想来想,好像赵风说的也对。

    如果田丰不同意这事。

    就算赵风说服了郭嘉、赵云等人,也是白搭!

    接过文书,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跑出了议事厅。

    等熊大走后。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

    只要这次能说服郭嘉、赵云、田丰、张辽等人,让女子弓箭手增援过来。

    那么赵风就可以保证,以后自己这边可以组成女兵兵团了。

    当然,这些女兵兵团,并不是要去打攻坚战。

    但是负责后方的后勤运输,负责一些地区的守城任务,还是可以的。

    这样赵风就能腾出,更多士兵出来干别的事了。

    而且赵风,一直就想要提高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

    虽然至今都没什么效果。

    但并不妨碍赵风想要这么做的决心!

    还有就是,赵风知道,这不单单是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契机。

    也是保持人口比例的一个方案!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夏竹来了() 
就赵风所知。

    蜀国中后期,诸葛亮在北伐时,就是征召了老弱妇孺,来运粮、运辎重。

    如果不是人口已经打到了一定程度。

    显然诸葛亮也不会这样做。

    而真到了那一步,必然就是因为,男人死的太多了。

    到了那时,即便赵风有心要提高女性地位,因为女人太多的缘故,估计也行不通了。

    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十天。

    这十天中,赵风并没有跟郭嘉、张辽、赵云等人,交代要把女兵调来之事。

    因为赵风觉得,如果田丰同意让女兵过来,到时候在看情况去说,会比较好。

    如果现在就去跟这些人说,即便他们都被赵风说服了。

    但田丰不放女兵过来,一切也是白搭。

    不过赵风认为,田丰跟自己的时间,可以说是最久的一批老人。

    而且田丰的目标,也一早就确定。

    要辅佐赵风成就王霸之业。

    所以对此,田丰即便有些意见,但也不会阻拦。

    因为田丰会把这事,当成是变法的一种形式。

    这天。

    一守卫,快步跑进议事厅,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府外……”

    “府外一自称是主公婢女夏竹的女兵首领,带着很多女兵,在府外求见!”

    赵风笑道:“让夏竹进来吧!”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跑出了议事厅。

    赵风的亲卫,都是知道有女子弓箭手一事的。

    不但赵风的亲卫知道,只要跟了赵风两年以上的士兵,都知道这事。

    只有后来投靠赵风的李高、王平的几万大军,与新招募的三万新兵,对此可能不太了解。

    所以这些士兵,也会赵风的阻力之一。

    不一会儿。

    夏竹身穿军甲的走进了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福:“婢女见过主公!”

    赵风摇了摇头:“你这行了一福礼,完全破坏了这英姿飒爽的形象!”

    “以后身穿军甲时,便行拱手礼。”

    夏竹一拱手:“婢女遵命!”

    赵风笑道:“还有,婢女也要改口。”

    “要么跟大家一样,称‘我’,要么就称千夫长。”

    接着罢了罢手:“算了,你还是称‘我’吧,感觉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