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风跟这些官员随便寒颤了几句,便直接带着大部队,进入了元氏。

    元氏虽然没有刺史府,但元氏毕竟是以前常山国的国都,自然会有相府。

    然后在赵风准备更换治所时,就已经派人来修缮‘相府’了。

    因为这个‘相府’,就是未来赵风的住所和处理公务的地方。

    当然,相府的牌匾,自然也就更换成了州牧府。

    当赵风进入元氏州牧府的议事厅后,直接坐在了主位上。

    一行出城三十里迎接赵风的各级官员,随后就跟进了议事厅。

    赵风看向洪向明:“洪向明。”

    “元氏城外的大营,搭建的如何了?”

    洪向明对赵风一拱手:“按照主公的吩咐,已经全部完工。”

    “今日便可让大军直接入住!”

    赵风点了点头:“很好。”

    其实元氏城外,本来就有四座大营。

    只是大营的规格,都是屯兵万余人的规模。

    洪向明只是把大营扩建了一下,改成了可用屯兵两万五千人的规格。

    这也是为以后打基础。

    按照这个规格,以后元氏是要屯兵十万的。

    接着赵风随意安排了于兴、鲍建、瞿泽部曲的安置。

    虽然是随意安排,但赵云还是把他们给分开了。

    简单说,就是于兴几人,是一人屯兵在一座大营。

    至于田丰的部曲,与赵风的亲卫,还有华雄的部曲,共同入驻了一座大营。

    安排完大军驻扎之事。

    赵风一挥手:“好了,诸位都车马劳顿。”

    “而且还要去收拾自己的府邸。”

    “那现在就都散了吧。”

    “明日一早,在来议事!”

    众人分别对赵风行了一礼:“喏!”

    说完,就陆续退出了议事厅。

第七百零七章 各地战况() 
五日后。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笑道:“启禀主公!”

    “赵……”

    说到这里,田丰卡了一下壳。

    因为田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去称呼赵云。

    按理说,赵云现在被敕封为冀州刺史。

    那田丰就需要称呼赵云为赵刺史。

    不过,赵风之前就一直被大家称呼为赵刺史。

    为了避开这个忌讳。

    田丰略微沉吟了一下:“赵将军派人送会文书。”

    “说朝廷已经派人,去敕封赵将军为冀州刺史了。”

    其实也不算是太大的忌讳,只是为了更好的去区分。

    毕竟,大家叫之前赵风,一般都是叫赵刺史,现在改口为赵州牧。

    虽然赵风本身也是征北将军,却很少有人叫赵风为赵将军。

    而赵云则刚好相反。

    虽然也可以叫赵云为赵太守,但大家一般叫赵云,都是叫赵将军。

    赵风笑道:“好事!”

    之所以是赵云派人来通知,而不是朝廷派人传阅天下。

    是因为,带着诏书去敕封赵云的常侍,需要赵云接受印绶,回去复命。

    然后朝廷才会派各路信使之类的人,把这个消息去传阅天下。

    这一来一回。

    等赵风得到,朝廷传阅天下的文书,那就是半个月以后了。

    所以才会有赵云派人前来告知的消息。

    毕竟,并不是朝廷一封赏,被封赏的人,就一定会接受这个职务的。

    万一别人不接受,而朝廷又把消息传阅天下。

    那朝廷不是丢脸丢大发了。

    要知道,出了兖州牧金尚和冀州牧壶寿之事。

    稍微有自知之明的人,都十分清楚,这种刺史类的职务,就是朝廷任命,他们去上任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有很多人都会拒绝。

    当然,这种被拒绝的事,朝廷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宣传。

    所以,除非是,自己比较亲近的人,不然的话,外人很难知道的。

    由此也可以判断,刘表能单骑去荆州赴任,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田丰笑道:“如今赵将军已经是冀州刺史。”

    “主公准备让赵将军把何处定位冀州的治所?”

    赵风沉吟了一下:“其实魏郡邺县,是比较不错的治所之地。”

    “不过,如今魏郡还是在黑山军眭固的控制中。”

    “如今过了这么久。”

    “也不知道,眭固还会不会按照之前的协议来办!”

    田丰笑道:“眭固自然会让出魏郡的。”

    “不过,主公最好等收割完冬麦,在去让眭固让出魏郡。”

    “毕竟只有两个来月,就是到了收割冬麦的时节。”

    “主公要是提早去索要的话,眭固可能会不太愿意。”

    “不单单是眭固,张燕也可能会不太愿意。”

    “毕竟魏郡是大郡,这次的赋税,少说也有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赵风沉吟了一下:“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确实很多。”

    “连我都有点心动了。”

    “不过为了大局着想,晚两个月,就晚两个月吧。”

    “如今赵云既然是冀州刺史,虽然魏郡还不属于我们。”

    “但名义上,魏郡也归赵云管辖。”

    “让赵云把巨鹿郡和魏郡的人口,统计一遍。”

    “我们还需要安置十几万于兴大军的亲属。”

    田丰点了点头:“稍后我就去书写文书,然后传给赵将军。”

    赵风点头,表示同意了此事,然后接着问道:“最近其他诸侯,有什么大事发生没?”

    田丰沉吟了一下:“刘备已经率兵进驻了渤海郡南皮。”

    “估计刘备是准备把南皮,定位他在冀州的治所。”

    “公孙瓒原本率兵,攻入了魏郡清渊、馆陶一带。”

    “不过,在典将军抵达赵国邯郸驻守,与赵将军抵达瘿陶驻守后,公孙瓒撤出了魏郡。”

    “另外,袁术与袁遗,依然还在九江郡交战。”

    “目前战况不明。”

    “不过根据丰的判断,袁遗胜算不大。”

    “曹操在击退袁术后,如今已经率兵进入济北国,与陶谦交战了起来。”

    “至于孙坚,如今已经攻下了南阳郡。”

    “不过这个消息,是比较早的了。”

    赵风听后,沉吟了起来。

    曹操攻打陶谦的战事,好像大体上没变。

    孙坚攻打刘表的事,也是在按照历史进程在走。

    袁术与袁遗交战之事,赵风没什么映像。

    只有赵风周边的冀州、青州,如今已经完全不按照历史来了。

    其他离赵风比较远的几人,还好说。

    毕竟赵风影响力有限。

    但曹操这边,应该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毕竟原本会被曹操收服的青州黄巾,如今被张燕收服了。

    要知道,青州军可是给曹操,立下了大功的精锐大军。

    也就是说,曹操与陶谦的战事,到底会不会按照历史去走,赵风也说不准。

    略微考虑了一下,赵风就把这些考虑,都甩出了脑海。

    然后沉声道:“传令典韦、毛嘉,在收到命令时,即刻领兵,进入魏郡邺县驻守。”

    “再传令赵云、杨经,在收到命令时,即刻领兵进入魏郡邺县。”

    “然后让赵云把邺县,定位冀州的治所!”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田丰走后。

    赵风看向熊大:“去把夏竹叫来!”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便直接退出了议事厅。

    没多久。

    熊大与夏竹,一同来到了议事厅。

    熊大对赵风拱了拱手,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站定。

    夏竹则是对赵风一拱手:“见过主公。”

    “主公唤我前来,所谓何事?”

    赵风笑道:“跟上次一样的事。”

    “我准备让你率领女兵,护送粮队前去巨鹿郡瘿陶。”

    夏竹对赵风一拱手:“夏竹领命。”

    “敢问主公,这次要护送多少粮食,前去瘿陶?”

    赵风沉吟了一下:“瘿陶毕竟离安平国太近了。”

    “让你们去护送的话,我还是有些担心的。”

    “这样,先护送二十万石粮食,前去瘿陶吧。”

    “回来后,再运二十万石粮食,前去瘿陶。”

    “如此来回三次便可!”

    夏竹听后,对赵风一拱手:“夏竹遵命!”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分批运六十万石粮食,前去瘿陶。

    这也是为了将来与刘备开战,提前做好准备。

第七百零八章 飞鸽传书() 
毕竟兵法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何况赵风的大军,已经动了一部分。

    所以后勤还是需要供应上的。

    另外,赵风也是故意让夏竹,多运送几次粮食。

    这也是让夏竹,变相的多露脸。

    当然,风险就是。

    万一夏竹把粮食丢了。

    那赵风就会受到极大的压力。

    说不定,女兵之事,很长一段时间,赵风都不能在提起了。

    所以赵风还是有点小紧张的。

    沉吟良久。

    赵风觉得这事,应该更小心一点。

    然后拿起毛笔和空白文书,迅速书写了起来。

    写完后,赵风把文书交给熊大:“派人把文书交给赵云。”

    “让赵云多派出几队哨骑,前去巨鹿郡薄落亭一带,与安平国堂阳一带巡视。”

    “一有敌人动静,一定要让夏竹规避开来。”

    “总之不能让夏竹运输粮食出现问题!”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便退出了议事厅。

    十日后。

    赵风等人商议完琐事后,陆续退出了议事厅。

    等众人走后。

    熊大走到大厅中央,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收到渤海郡地下组织,送来的情报。”

    “说是看到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秘密离开了刺史府。”

    “另外,还发现驻扎在渤海郡南皮的大军,有所异动!”

    赵风细细思索了一下,但没什么头绪。

    最多就是,刘备、关羽、张飞等人,暗中率兵离开了南皮。

    至于刘备率兵去了哪里,这就不好判断了。

    不过地下组织送来的情报,一般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

    如果把这些花费的时间,也计算进去。

    估计刘备等人,现在应该已经抵达了某地。

    没办法,现在各地的地下情报组织,还是刚刚建立不久。

    很多网络,还没有完全铺开。

    另外就是送消息的人,也没有形成网络。

    赵风沉吟了一下,刚要开口说话。

    刚出去不久的田丰,便返回议事厅,走到大厅中央,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赵将军派去安平国的哨骑,专程送来消息。”

    “说是在安平国堂阳与扶柳的交接处,发现了公孙瓒的部曲。”

    “哨骑一路追踪两天后,在下博一带时,搏命靠近观察了一下,发现是五千左右规模的骑兵部曲。”

    “得到这个消息后,哨骑便迅速返回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元皓兄以为,这五千骑兵,是准备返回幽州的?”

    “还是准备,日后留作突袭瘿陶的?”

    田丰沉沉吟良久:“依丰来看。”

    “如果他们是为将来突袭瘿陶或者高邑的话,这五千骑兵,应该会在扶柳驻扎。”

    “就算不是为了突袭瘿陶或者高邑,只是为了突袭我们的粮队、辎重队,也应该是驻扎在扶柳一带。”

    “如今这五千骑兵,既然已经抵达了下博一带。”

    “那这五千骑兵,应该是返回幽州的。”

    “而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这五千骑兵,或许就是公孙瓒率领的!”

    赵风哦一声:“元皓何处此言?”

    田丰笑道:“因为广宗令,派人送来消息。”

    “发现有一新的部曲,抵达了清河国甘陵,当天就有部曲离开了甘陵北上而去。”

    “可能是幽州出现了什么问题吧。”

    “当然,也可能是常规军事调动。”

    “这离开甘陵的部曲,或许就是赵将军哨骑发现的五千骑兵部曲。”

    “以公孙瓒目前的情况,能直接率领五千骑兵的将领,也就公孙瓒本人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把熊大所说的南皮关于刘备的事情,说了一遍。

    说完后,赵风问道:“元皓以为。”

    “这新到甘陵的部曲,会不会就是刘备的部曲?”

    田丰想了一下:“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公孙瓒,想要返回幽州去处理某些事情。”

    “就必然要把冀州刺史刘备,给调派过来指挥大军。”

    “在安排好事宜后,公孙瓒便北上,返回幽州了。”

    “这让丰更加确认,赵将军的哨骑发现的骑兵部曲,就是公孙瓒率领的!”

    田丰的意思,赵风心里清楚。

    虽然能统领五千骑兵部曲的将领,有很大的可能是公孙瓒。

    但也还是有可能,不是公孙瓒。

    不过如果加上刘备的动向。

    这个可能就会大大提高。

    赵风沉吟了一下:“地下情报组织送来的消息,时效太慢。”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高时效?”

    “比如说飞鸽传书?”

    熊大听了一愣:“飞鸽传书是什么?”

    田丰沉吟了一下:“《山海经》记载。”

    “西王母的身边有三只青鸟,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把幸福吉祥快乐的声音,传递到人间。”

    “而民间有所传言,说西王母曾给汉武帝写过信,就是派青鸟把信送到汉武帝的未央宫中。”

    “这种送信的青鸟,被民间称为鸿雁。”

    “主公难道是,准备弄‘鸿雁传书’,来提高时效吗?”

    “但这只是民间传说,还有就是,鸿雁到底是什么种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毫无头绪。”

    赵风没想到,所谓的飞鸽传书,居然还没起步。

    但根据田丰所说。

    现在在民间的某些地方,应该还在试验‘鸿雁传书’。

    毕竟,不管鸿雁是什么种类,如果说飞的高、飞的远,大雁确实当仁不让。

    另外比大雁飞的更高的,就只能是鹰类了。

    但不管是鹰类还是雁类,品种都很多。

    而赵风对此,毫无经验可言。

    赵风沉吟良久,看向熊大:“熊大。”

    “传令所有地下组织,让他们在各地,重点关注飞鸽传书或者鸿雁传书的相关事宜。”

    “能找到现成的最好,找不到现成的,就找一些相关的消息”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熊大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元皓兄。”

    “麻烦你去查阅各种文献记载。”

    “看有没有关于飞鸽传书或者鸿雁传书的相关记载。”

    “另外,张贴告示,刺史府要收购,鸽子一类的鸟类。”

    “再悬赏会养鸟、训鸟的好手。”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PS:今天会恢复三更。

    不过第三更时间可能会稍微晚一点。

第七百零九章 等待时机() 
五天后。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得到确切消息。”

    “公孙瓒确实领兵返回了幽州。”

    “至于是因为何事返回幽州,暂时不明。”

    “另外,清河国甘陵一带的大军,也确认是被刘备接管了。”

    这事,之前就有所猜测。

    现在只是把事情给确定了。

    赵风对此没什么意外,点了点头:“悬赏养鸟、训鸟之人的事,处理的如何了?”

    田丰摇了摇头:“暂时没有上门领赏的。”

    “估计是消息还没有完全散播开来,或许还需要一些时日吧。”

    “不过,好像乌桓、鲜卑人,有关于训鹰一类说法。”

    赵风沉吟了一下:“鹰这类鸟类,太少了。”

    “不太适合地下组织去用。”

    “不过或许可以传替一些紧急军情。”

    “派人去乌桓找找这类人才。”

    田丰行了一揖:“喏!”

    赵风点了点头:“让你去查阅文献记载。”

    “可有查出什么相关消息出来?”

    田丰摇了摇头:“没有这类记载。”

    “或许只有朝廷的文库,才能找到。”

    赵风罢了罢手:“好吧。”

    “没事就下去忙吧。”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翌日。

    田丰急匆匆的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赵将军派快马传来急报。”

    “说张晟率领一万大军,护送粮队到清河国东武城时,遭遇了公孙瓒部曲的劫掠。”

    “如今在魏郡的眭固所部,已经率领两万大军,前去增援了!”

    赵风吃惊道:“公孙瓒已经率领五千骑兵,返回了幽州。”

    “如今公孙瓒的几万大军,都是由刘备在统领。”

    “以刘备的为人,应该不会纵兵劫掠吧!”

    “而且,刘备麾下虽然没有什么谋士。”

    “但刘备肯定会知道,劫掠张燕的粮食,无疑就是对张燕宣战!”

    “如今眭固率领部曲前去增援,说不定,青州那边也有大军增援过去。”

    “这是要……”

    田丰笑道:“这是要大战的前奏!”

    “所以,如今我们也要有所行动了。”

    “比如提前接管整个魏郡。”

    “当然,为了避免麻烦,这次收割冬麦的粮食,我们还是要让给张燕的!”

    赵风沉吟了一下:“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我们在乘人之危?”

    田丰笑道:“当然不会!”

    “原本就是早就商定好的事情。”

    “而且公孙瓒的大军,不管胜败如何,我们都可以率兵拿下冀州了!”

    赵风听后沉吟了起来。

    其实对于田丰所说的话,赵风也认同。

    这确实是一次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