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破灭,剩下的就是绝望了。

    到了那时,人心或许又会不一样。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赵风的初步设想。

    以后具体会如何做,那就说不准了。

    田丰沉吟了一下:“丰的觉得。”

    “主公应该,只能算是,说对了一半。”

    “那些所谓的维护刘汉,其实也只是为了他自己的权利而已。”

    “比如王允!”

    听到田丰这么说。

    赵风沉吟了下来。

    王允这人,不管是从后世的映像。

    还是自己亲自观察的情况。

    大体上没有什么差别。

    在除掉董卓之前,王允绝对是维护刘汉的肱骨之臣。

    只是在除掉董卓之后。

    王允居功自傲、总揽朝政。

    其他不谈,就光这两点。

    王允跟董卓、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又有什么区别?

    何况王允还是一个没有兵权的人。

    所以说,那些没有兵权,想要维护刘汉的人,说不定也只是想学王允而已。

    其目的,依然是总览大权。

    赵风罢了罢手:“此事,以后在谈。”

    “先等熊大回来,看看清河王派人前来,究竟是何事吧。”

    田丰点了点头:“也好。”

    没等太长时间。

    熊大便一个人返回了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清河王派来的使者,已经转道前往安平国去了!”

    赵风笑道:“果然是准备投靠我们的。”

    “如此一来,冀州除了渤海郡和灵县,基本上都是我们的治地了!”

    田丰笑了笑:“这样一来。”

    “冀州之事,总算大局已定。”

    “接下来,我们只要盯着灵县的文丑部曲,和渤海郡的刘备部曲。”

    “冀州便能平稳发展,半年之久了!”

第七百三十一章 转眼半年() 
赵风笑道:“理论上来说,确实会有半年的发展时间。”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不过,就算没有半年时间,四个月还是会有的。”

    “刚好,我们的预定计划,也已经完成了!”

    田丰笑道:“是啊,历时三个月,总算完成了既定目标。”

    “在过十来天,就要大面积的收割冬麦了!”

    赵风点了点头:“传令郭嘉。”

    “让他组织人手,把十余万于兴大军的亲属,分别迁移到巨鹿郡和魏郡去安置。”

    “这两个郡地,足够容纳下这十余万的人了。”

    “至于具体该如何安置,就让赵云去处理。”

    赵风这是故意让赵云,去积累一些治民的经验。

    当然,赵风心里清楚,大部分的事,赵云会让满宠去做的。

    田丰行了一揖:“喏!”

    “丰这就去传令!”

    看到赵风点头同意,田丰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至于征缴赋税的事,就不需要赵风去单独提点了。

    就算赵云忘了这事,其他个郡、国的人,也不会忘记。

    所以这事,没什么好提点的。

    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就过去了一个月时间。

    这一个月里。

    赵风依然领兵在甘陵城外驻扎。

    因为赵风还需要堤防袁绍的文丑部曲,会突然进攻清河国的其他县城。

    另外就是,赵风也需要堤防刘备的部曲。

    所以才选择,继续在甘陵驻扎。

    毕竟从甘陵城出发,不管是增援广川,还是增援其他县城,时间上都差不多。

    青州方面

    张燕依然在与田楷所部交战。

    不过青州乐安国,因为有吕布的参与,战事已经进入了尾声。

    而北海国,目前还在胶着状态。

    北海相孔融,本着两不得罪的考虑,把所有北海王的大军,都调了剧县驻守。

    因为剧县有大军在驻守,所有田楷所部和张燕所部,都没有去招惹孔融。

    幽州方面的战事,是最让赵风吃惊的。

    刘虞十分爱民,这点各路诸侯都清楚。

    刘虞在讨伐公孙瓒时,告诉自己的士兵:‘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就行了。’

    结果刘虞的士兵不擅于作战,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一时间竟攻不下来。

    公孙瓒开始自觉不敌,准备逃走。

    结果发现了刘虞大军不于作战。

    然后召集返回的精锐勇士,顺风纵火,趁势突袭。

    有点类似赵风在兹氏放火的战役。

    不过余月的时间。

    刘虞便大败而归。

    如今公孙瓒在派兵追击刘虞。

    目前双方在进行追击战。

    赵风估计,用不了多久,公孙瓒就能解决掉刘虞。

    原本预计,可以平稳发展半年的计划,正式宣告胎死腹中。

    好在,冀州的赋税,已经征缴完毕,用不了多久,这些赋税便会送去邺县囤积起来。

    兖州方面。

    曹操与袁绍的联军,已经把陶谦击退到泰山郡盖县一带。

    估计用不了多久,陶谦就会被击退回徐州。

    至于曹操与袁绍跟陶谦的战事,是不是会就此结束。

    就需要看曹操和袁绍,会不会攻入徐州了。

    因为赵风在后世中映像,关于曹操到底是几次讨伐陶谦,并不太明确。

    所以赵风也不知道,曹操接下来,到底会怎么做。

    可能是就此罢兵,然后整合兖州各部,顺便修整大军。

    也可能是顺势攻入徐州,携大胜之姿,顺便把徐州给收入囊中。

    扬州方面。

    袁术在扬州九江郡,击败了袁遗所部和周昂所部。

    传闻周昂战死,袁遗率领残军,退走到豫州沛国一带,被自己的士兵所杀。

    至于具体情况,赵风就无从得知了。

    但空穴不会来风。

    所以,袁遗即便不是被自己的士兵所杀,那也肯定是被杀掉了。

    另外,还有一条关于袁术的传言。

    就是说。

    袁术击退袁遗和周昂联军后,准备返回寿春。

    只是寿春陈瑀,拒绝袁术入城。

    所以袁术,退入阴陵驻扎了下来。

    之所以说是传言。

    是因为陈瑀乃是袁术刚上表不久的扬州刺史。

    按理来说,陈瑀不应该会拒绝让袁术入城。

    所以归纳到了传言的行列。

    毕竟从扬州传到冀州,各了那么远的地方。

    只要从中稍微改变一点说法,最后的结果就会差距很大。

    反正对于赵风来说,用不了多久,这件事就会大白于天下。

    这天。

    田丰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各地赋税,已经征缴完毕。”

    然后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很自觉的走到田丰身前,接过文书,然后转身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仔细查阅了起来。

    常山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五十三万余石。

    太原郡总体粮食赋税为,六十七万余石。

    上党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七十四万余石。

    总体来说,这三个郡,都有所增长。

    而且日后,在没有什么灾害的情况下,大概会维持在这个水平。

    接着就是冀州的赋税情况。

    中山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二十七万余石。

    其中三十七万石,是属于中山王的食邑。

    这些是要返还回去的。

    也就是说,中山国的赋税,大概是九十余万石。

    当然,其余各项开支,也需要赵风统计后,返还一部分回去。

    不然中山王估计会支撑不下去了。

    毕竟,最早上缴给朝廷的赋税,被董卓给黑了。

    不但属于中山王的食邑没有返还,其余开支,也一样没有返还。

    而之后一年的粮食赋税,中山王也没有上缴。

    毕竟需要去弥补前面的亏空。

    之后的粮食赋税,在上缴给袁绍的时候,又被赵风联合张燕给劫走了。

    也就是说,中山国又亏空了一年。

    所以说,如果赵风不返还正常开支回去,中山国就会出大问题。

    这就是国与郡的区别。

    郡地就没这么麻烦了,都是赵风统一统筹规划,然后按照份额,每个月划拨一点回去。

    巨鹿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七十三万余石。

    魏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四十三万余石。

    赵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三十九万余石。

    清河国总体粮食赋税为,四十七万余石。

    安平国总体粮食赋税为,四十九万余石。

    河间国总体粮食赋税为,八十九万余石。

    共计,八百六十一万石!

第三百七十二章 转眼半年(二)() 
当然,其中中山王的食邑,要扣去三十七万。

    赵王的食邑,要扣去十五万。

    清河王的食邑,要扣去十八万。

    安平王的食邑,要扣去二十万。

    河间王的食邑,要扣去二十三万。

    扣除掉这些。

    赵风这一季度收获的赋税,共计七百四十八万石!

    一年差不多就是,一千五百万石粮食!

    而赵风之前,一年也就五百四十余万但。

    瞬间翻了三倍!

    赵风看完赋税的资料,沉吟了一下:“告诉赵云,各国赋税的事情。”

    “除了各位王爷的食邑以外,该返还多少,就返还多少。”

    “但是,需要他派人去把各国的军队,都核查一遍。”

    “绝对不能出现吃空饷的事情!”

    田丰行了一揖:“主公放心。”

    “此事就算主公不告诉赵将军,满太守也会提点赵将军的。”

    在大汉没有乱以前。

    是各国把一年的赋税,上缴给当地的刺史。

    然后由刺史统一上缴到朝廷。

    接着朝廷按照各地的支出情况,在返还一些给刺史。

    刺史最后在返还给各国。

    当然,各国王爷的食邑,是会直接扣除的。

    这也是为了防止地方做大。

    虽然中间会徒耗一些粮食,但一年也就一次,朝廷在权衡利弊后,觉得这样利大于弊。

    毕竟比起地方做大后,起事造反带来的不良影响,消耗一些粮食,也就算不的什么大事了。

    至于赵风,为什么没有,去把各国的大军,统一整编。

    那是因为,各国是允许有卫戍的。

    只是卫戍的数量,会控制在一个范围。

    而这也是‘国相’,需要负责盯着的职务之一。

    总之,赵风想要把冀州完全消化掉。

    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除了时间以外,其余的事务,可以让赵云,照搬赵风之前的做法。

    赵风点了点头,也没去反驳田丰,接着开口道:“再传令郭嘉、李高、洪向明等人,按照上次的规模,再募兵一万。”

    “然后传令赵云,在冀州也募兵一万。”

    “至于各地分别募兵多少,由赵云自己去分析!”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毕竟募兵是大事,所以田丰需要立刻去拟好文书。

    如今赵风的地盘扩大了这么多,自然需要招募新兵。

    不然大军都驻守到各地去了。

    以后还拿什么去进攻别人?

    何况,如果某地被别人攻打进来,赵风也没有大军去征调、周旋了。

    所以募兵之事,刻不容缓。

    而赵风之前下令,招募的一万新兵,因为是准备打造成骑兵的。

    所以目前都在晋阳那边,学习自行车。

    当然,并不是说学会了自行车,就学会了骑马。

    只是学会骑自行车,能让士兵略微掌握一些平衡技术。

    这样再去学骑马的时候,能大量减少伤亡人数。

    这只是过渡用的。

    毕竟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最多就是破点皮。

    而从飞奔的战马上摔下来,那就非死即伤了。

    至于为什么会花费这么久的时间。

    那是因为,学习骑自行车,并不是只是学会骑车就过关了。

    而是要学会,怎么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能让自己不受伤,才算过关。

    这样一来,即便他们以后,在学骑马的时候,从战马上摔了下来,也能本能的去减少受伤情况。

    可能原本什么都不懂的士兵,在训练骑术的时候,摔下来本是要断手、断脚的。

    但因为掌握了减少受伤的技术,可能最后就是崴脚、破皮。

    反正只要不是断手、断脚,那就都是小伤。

    这就会大大减少,训练骑兵的伤亡率。

    原本自行车还在洛阳一带,流行了一段时间。

    各路诸侯对此,也非常感兴趣。

    不过,随着战事的吃紧。

    各路诸侯,也没谁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减少所谓的伤亡率了。

    毕竟对于其他诸侯来说,这种因为训练时断手、断脚的士兵,最后都是直接活埋掉。

    别说这种训练受伤的士兵。

    就连战斗受伤过重的士兵,这些诸侯依然会把他们活埋掉。

    为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在诸侯伐董时,赵风已经见识的太多了。

    而赵风这边,因为一早就善待伤兵,只要没死的,最起码也会安置到醉仙楼去打下手。

    断一只手的,可以负责上餐。

    断一只脚或者双脚都断的,可以去负责洗菜、洗碗什么的。

    总之,都会安置好。

    所以这些训练出了意外的士兵,赵风依然需要安置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只要赵风依然还在使用自行车训练的原因。

    另外就是,赵风也希望,能有民间人士,来完善自行车。

    翌日。

    赵风处理了一些公务。

    突然对熊大道:“熊大。”

    “去把田丰叫来!”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便快步退出了中军大帐。

    不到一盏茶时间。

    田丰与熊大,一同来到中军大帐。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便直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站定了下来。

    田丰跟着对赵风行了一揖:“主公唤丰前来,所为何事?”

    赵风沉吟道:“我刚刚想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赵云把冀州治所,定在了魏郡的邺县。”

    “按理来说,冀州各地的粮食赋税,都要运送到邺县囤积的。”

    “而邺县会直接受到河内郡张扬的直接威胁。”

    “另外,东郡曹操,也随时可能率兵进入魏郡,进而威胁到邺县。”

    “以这次冀州的赋税情况来看,一年将会超过一千万石粮食,要运送到邺县。”

    “而一旦邺县失守,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

    “另外,邺县囤积了这么多的粮食,也很容易会成为曹操、袁绍、张杨等人的进攻目标。”

    “毕竟只要拿下邺县,他们所获得的粮食,将超出想象!”

    冀州征缴的赋税,虽然大部分都会花费在军费上。

    但按照赵风,目前大军的数量,和各郡、国民生开支来计算,每年最少也能囤积五百万石粮食。

    要知道,赵风之前拥有十三万大军,一年耗费的粮食,也就两百四十余万石。

    大军的粮饷、各级官员的品轶(工资),大概在一百八十万石左右。

    加起来,共计四百二十万石!

第三百七十三章 转眼半年(三)() 
而赵风之前只有常山郡、太原郡、上党郡三地。

    一年总赋税,大约在五百五十万石左右。

    扣掉四百二十万石军费、工资开支,还剩下一百三十万石粮食。

    三十万石粮食用于民生,剩下的一百万石粮食,用来打造衣甲、兵器,收集各种辎重、战马,都还有剩余。

    而如今,赵风一年多了冀州赋税一千五百余万石。

    但大军数量,却没有提升太多。

    也就新增五万七千于兴大军,新招募三万新兵。

    加起来也才多了八万七千余人。

    即便把冀州各国的卫戍、县兵,都算进来,也就四、五万左右。

    也就是说,赵风目前的大军数量,大约在二十六万左右。

    那么一年的军粮消耗、粮饷、各级官员的品轶(工资),加起来也就八百四十万石左右。

    地盘过大,用于民生的开车翻倍,增加到六十万石粮食。

    用来打造衣甲、兵器,收集各种辎重、战马,依然是一百万石粮食。

    赵风每年可以囤积五百万石粮食!

    当然,其实也就今年而已可以囤积这么多而已。

    毕竟赵风以后,还会继续招募新兵的。

    只是赵风考虑到人口结构问题,这才没有大肆募兵。

    如果像公孙瓒、曹操、袁术、袁绍那样不管不顾的募兵。

    等个几十年,老龄化一到,国力就会迅速衰退。

    在等个十几年,等这些老人一死,人口就会瞬间大减。

    赵风只是考虑的比较长远而已。

    不然,根据目前的战争规模情况,不管怎么打,也不可能在几十年后,死的只剩八百余万人。

    所以赵风认为,人口结构问题,应该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想到这里,赵风觉得,为了维持人口结构问题。

    突然道:“我意,让夏竹在招募一万两千女兵,凑成两万女子弓箭手。”

    “元皓以为如何?”

    田丰沉吟良久:“先说囤积粮食地的事吧。”

    赵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毕竟囤积粮食之地,是最为重要的。

    别的不说,光凭官渡之战。

    曹操一把火,烧掉了袁绍囤积粮食的乌巢,从而取得了官渡大捷。

    就知道,囤积粮食的地方,到底有多重要。

    看到赵风点头,田丰开口道:“依丰看来。”

    “并州的粮食,自然是囤积在元氏,这点没有问题。”

    “主要是冀州的粮食,需要更换地方。”

    “而如今,冀州最合适的地方,应该就是巨鹿郡的治地瘿陶了。”

    “一来,巨鹿郡治所瘿陶,基本上是目前冀州较为中心的位置。”

    “不管是中山国、赵国、魏郡、清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