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风映像当中,赵云跟着刘备,一直是忠汉爱民的形象。

    赵风映像中,刘备在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

    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

    ‘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

    ‘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

    ‘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

    ‘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而赵云跟着赵风,所了解的情况,都是目前大汉的现状。

    如果跟着刘备,可能会收到刘备的影响。

    所以,赵云忠汉,或许是因为跟着刘备的关系,但爱民确实是赵云的本性。

    赵风沉吟了一下:“你能这么想,我很欣慰。”

    “但如果给了别人口舌,就等于给了别人,进攻我们的借口。”

    “那样就会陷并州、冀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为了让并州、冀州的百姓,能继续休养生息。”

    “我们不应该,做一些落人口舌的事!”

第七百三十九章 转眼半年(九)() 
赵风其实也是,选择性的跟赵云解释了一下。

    当然,就算不是对赵云。

    赵风对其他人,也会这样说。

    因为赵风不可能,见人就说自己要自立吧。

    有些事,你可以去做,但绝对不能说出来。

    赵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对赵风一拱手:“那就幸苦兄长,继续住在军营了。”

    赵风罢了罢手:“反正都已经习惯了,还谈什么辛不辛苦。”

    接着一挥手:“你回去处理公务吧。”

    “你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也可以去问田丰。”

    赵云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个月。

    在赵风抵达魏郡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袁绍才跟张杨协商好。

    至于具体的协商内容,外人就不清楚了。

    只知道,在一个月后,袁绍才率领大军,正式进入了河内郡。

    而在袁绍进入河内郡时。

    赵风这边一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毕竟,指不定什么时候,袁绍与张杨,便会一起攻入魏郡。

    紧张了半个月后,赵风这边,才开始慢慢放松警惕。

    因为袁绍和张杨,既然没有第一时间攻入魏郡,那就说明短时间内,是不会有其他军事行动了。

    就算袁绍和张杨要有所行动,也需要等秋收过后。

    不然的话,赵风只要派小股骑兵,突入河内郡的境内捣乱,说不定河内郡的粮食赋税,会被赵风的小股骑兵,摧毁的七七八八。

    至于把粮食赋税带回魏郡,那就行不通了。

    目前整个大汉,除了公孙瓒,还在青州与张燕交战外。

    其他所有诸侯,都没有了军事行动。

    只是各地在两个月前,就有各路诸侯,在大肆募兵的传言,传到了赵风耳边。

    其中以曹操和刘表,招募的最狠!

    当然,这些传言,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之后就是,全国各地,开始陆续进入了双抢的时节。

    所以在这个时节里,大家没人会主动进攻别人。

    毕竟也担心别人会派小股骑兵,来破坏自己这边的粮食赋税。

    只要损失一个郡的粮食赋税,那都是天大的损失。

    当然,青州那边除外。

    因为公孙瓒,巴不得把青州各郡、国的粮食赋税,都烧掉。

    这样黑山军张燕,也就不攻自败了。

    当然,张燕也清楚的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所以在半个月前,原本处于攻势的黑山军,开始慢慢转变为守势。

    其实赵风最清楚张燕的难处。

    以赵风和田丰的预计。

    明年收割冬麦以前,如果张燕不能拿下整个青州。

    那么张燕就会再次缺粮。

    徐州方面。

    有两条传言,都跟下邳阙宣聚众造反有关。

    一条是,传言是陶谦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杀死了造反的阙宣,收编阙宣的追随者。

    一条是,传言陶谦领兵攻入下邳,围困了阙宣所部,然后把阙宣和其追随者,都收编了。

    对此,赵风也不好判断。

    但赵风更倾向于,第二条。

    因为,当初阙宣刚刚一造反,曹操和袁绍联军,就撤出了徐州。

    赵风和田丰就怀疑,这应该是陶谦故意使出的伎俩。

    要知道,曹操是最不希望,出现明着造反的人。

    而如果曹操与袁绍,继续进攻陶谦。

    那么阙宣就有大量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大军。

    阙宣每多举一天造反的大旗,对大汉的威信,就会多打击一天。

    当然,这也跟曹操后方不稳,粮食供给出现问题有关。

    另外,也跟袁术击败袁遗、周昂,自领扬州牧,兼领徐州伯有关。

    至于传言的真实情况如何,除了陶谦自己,也没谁说的清了。

    这天。

    田丰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各地征缴的粮食赋税,都已经统计完毕。”

    说完,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自觉的走到田丰身前,结果文书,然后转身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仔细查阅了起来。

    常山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五十一万余石,比上一季少了一点。

    太原郡总体粮食赋税为,六十九万余石,比上一季多了一点。

    上党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七十五万余石,差不多持平。

    中山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二十五万石,比上一季少了一点。

    巨鹿郡总体粮食赋税为,八十七万余石,因为新增了几万于兴大军的亲属,所以增长显著。

    魏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六十三万余石,同样是增加了于兴大军的亲属,所以增长显著。

    不过魏郡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上限,就跟常山郡、太原郡、上党郡一样。

    所以魏郡的粮食赋税,以后不会出现大幅的增长。

    清河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五十三万余石,因为战事结束,减少了损坏良田的情况,赋税有所增加。

    安平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五十七万余石,增长情况,跟清河国类似。

    赵国总体粮食赋税为,四十一万余石,比上一季多了一点。

    河间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九十三万余石,增长情况,跟安平国类似。

    共计,九百一十四万石!

    总体赋税,比上一季,多出了五十三万余石。

    当然,主要还是魏郡和巨鹿郡,新增了人口,所以增长比较大。

    另外就是,这半年来,清河国、河间国、安平国,没有发生战事,所以没有额外损坏良田,也略有增长。

    但以后的话,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并州、冀州的粮食赋税,应该就会在九百万石,上下浮动了。

    除非有大量的流民,引入清河国、河间国、安平国,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

    当然,按照上一季,来扣除各国王爷的食邑,一百一十三万余石后。

    赵风依然还有八百零一万石粮食!

    对于各国王爷的食邑方面,哪怕所在的王国,赋税有所增加,赵风也不会继续给他们增加食邑了。

    而如果某些王国的赋税有所下降,只要幅度不大,赵风依然是按照那个标准去返还。

    当然,如果幅度太大,赵风自然要响应的扣除掉。

    看完手中的文书。

    赵风感慨道:“等各地粮食,上缴完毕后。”

    “大汉朝就,又要兴起战事了!”

    “尤其是我们自己!”

    PS:总算把半年的事情写完了。

    这半年的写法,和之前略有一些差别。

    至于好坏,因为星虎也是新人,所以判断不出。

    诸位读者觉得哪种方式好些?

第七百四十章 乱战又起() 
田丰笑了笑:“主公不必过于担心。”

    “经过五个月的训练,所有新兵,都已经全部练成。”

    “战事真要吃紧,可以把这些新兵,都调入魏郡。”

    “另外,那些各国的王爷,也需要为主公,提供他们的卫戍军队。”

    “反正以各位王爷的卫戍军队,也无法守住他们的疆土。”

    “最终还是要,靠主公的大军,来协助他们守卫疆土!”

    赵风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田丰的说法。

    沉吟了一下:“是要想个办法,把诸位王爷的卫戍军队,给收编了。”

    “单独留着,也没什么效果,简直是徒耗粮饷。”

    接着换了个问题:“新兵的衣甲、兵器,都齐备了吗?”

    田丰点了点头:“都按照人头,发放下去了。”

    现在赵风的士兵越来越多,所以新兵在训练时,是不会发放衣甲的,兵器要么是要回炉重铸的,要么是训练专用的。

    不然,赵风的军备,也有些供应不上。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于兴的那五万七千余大军,大部分都没有用上制式装备。

    所以那一块,就消耗了赵风大量的库存。

    不过这么一改,赵风发现,以后训练新兵时,就专门用训练用的‘兵器’好了。

    这样能延缓自己军备的供应情况。

    不会出现那种,招募了新兵,却无法提供装备的情况。

    这时。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王将军要属下送来急报!”

    “潜入河内郡的斥候来报,河内郡太守张杨,正在集合大军。”

    “他们的进攻目标,好像正是上党郡!”

    赵风吃了一惊:“你们确定吗?”

    上党郡,除了李高分散到各县的一万余县兵,也就只有王平的九千余大军,与张武的五千部曲。

    也就是说上党郡虽然有三万余大军。

    但真正能调动的,也就一万四千余大军。

    如果袁绍和张杨的目标,是攻入上党郡,然后在从上党郡打入太原郡,那赵风的并州,基本上就丢光了!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王将军说,只有七成的把握确定!”

    赵风沉吟了一会,看向田丰:“七成的把握,已经很高了。”

    “袁绍为什么和张杨,会去进攻上党郡?”

    田丰想了想:“张杨本就是上党太守,对上党一带,十分熟悉。”

    “另外,张杨虽然去河内郡任太守,但在上党郡的威望,却没有降低多少。”

    “所以由张杨来进攻上党郡,应该会事半功倍!”

    “再说,王将军只是说,张杨大军有七成的可能,会进攻上党郡。”

    “并没有说,袁绍会与张杨一起,进攻上党郡!”

    赵风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你说的对。”

    “消息中,并没有关于袁绍大军的动向。”

    然后看向哨骑:“你回去后,转告王平。”

    “让他多派出一些哨骑,进入河内郡,多加打探袁绍与张杨的消息。”

    “我这边,会制定相应的计划的。”

    哨骑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等哨骑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元皓兄以为,袁绍到底意欲何为?”

    田丰摇了摇头:“目前咨询太少。”

    “丰也不好判断。”

    “不过,应该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知道袁绍的动静了。”

    “反正,如果袁绍和张杨一起攻入上党郡。”

    “我们可以,让驻守在界休的张武,率兵前去上党郡增援。”

    “而我们可以率领魏郡的大军,直接攻入河内郡!”

    赵风摇了摇头:“这么浅显的行动,袁绍麾下的谋士自然也能想到。”

    “所以,袁绍应该不会和张杨一起,攻入上党郡的。”

    “最大的可能是,袁绍会率领攻入魏郡,来拖住我们。”

    “这样一来,袁绍他们,就是两边同时发起进攻,可以让我们摸不清虚实!”

    田丰突然开口道:“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在灵县驻扎的文丑所部,必然也会从清河国发起进攻!”

    “好在清河国,我们还有杨将军的一万三千余大军驻守。”

    “想来文丑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赵风摇了摇头:“文丑、颜良二人,可是袁绍的两员猛将!”

    “我怕杨经不是文丑的对手。”

    “另外,听说袁绍麾下,还有张合和高览二员勇将。”

    “也不知道,这二人,会出现在那个战场。”

    “只要有一人出现在清河国,我怕杨经会大败而归!”

    田丰沉吟了一下:“清河国的事,主公不必太过担心。”

    “杨将军真要不敌,也可以让典将军前去增援。”

    “丰现在担心的是,袁绍弄这么大的动静。”

    “会不会连兖州曹操,也会加入进来!”

    赵风听后,心里一惊。

    然后自我安慰道:“曹操应该不会率兵攻入冀州吧。”

    赵风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一点底气也没有。

    虽然按照历史轨迹来说,曹操暂时是不会北上的。

    但现在占据冀州的不是袁绍,而是自己。

    这些条件改变了,说不定曹操的决策,也会跟着改变。

    再说,以曹操和袁绍目前的关系。

    袁绍真邀请曹操帮忙进攻自己,曹操还是有很大的可能,会同意袁绍的邀请。

    毕竟之前不管怎么说,袁绍也帮曹操去攻打了陶谦。

    想到这里,赵风开始慢慢回忆,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跟陶谦去死磕。

    毕竟这事不能去赌。

    万一曹操真的来进攻自己。

    那自己就要应付三方的攻势。

    应付下来了,一切好说。

    但问题是,赵风没有底气应付三方的攻势。

    要知道,董卓、袁绍、公孙瓒,都是因为多线作战,最后才导致一败涂地。

    赵风可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好在曹操因为什么,才去跟陶谦死磕的事,赵风映像比较深刻。

    就是陶谦或者陶谦的部将,杀害了曹操的父亲,这才导致曹操跟陶谦死磕。

    但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曹操好像,并没有找杀父仇人去报仇。

    还是把矛头都对准了陶谦。

    也就是说,曹操更大的可能,只是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帜,去抢夺陶谦的徐州!

第七百四十一章 战乱又起(二)() 
想到这里。

    赵风看向田丰问道:“对了。”

    “知道曹操的父亲曹嵩,现在在何处吗?”

    田丰略作思考了一下:“好像早前有所听闻。”

    “一说,曹嵩在徐州琅琊国避祸。”

    “一说,曹嵩住在泰山郡华县。”

    “具体如何,丰就不清楚了。”

    听到这里,赵风皱眉道:“琅琊国太大,不好寻找。”

    然后看向熊大:“熊大。”

    “告诉兖州的地下情报组织,让他们派人前去泰山郡华县,仔细打探曹老太爷的消息。”

    “要是得到曹老太爷的消息,快马回来禀报。”

    “另外,还要继续派人,死盯着曹老太爷。”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速跑出了中军大帐。

    等熊大走后。

    田丰疑惑道:“主公这是?”

    赵风沉吟了一会:“如果曹操真的跟袁绍、张杨二人,一起进攻我冀州。”

    “那我们就太被动了。”

    “所以,一旦曹操真的准备对我们进攻。”

    “我们也只能杀掉曹嵩,然后把黑锅丢给陶谦了!”

    田丰点了点头:“把杀害曹嵩之事,嫁祸给陶谦,也是一个法子。”

    “不管曹操是否准备进攻我们。”

    “只要把杀害曹嵩之事,嫁祸给陶谦。”

    “曹操为了替父报仇,都必然要进攻陶谦。”

    “那样一来,曹操就没有余力,来进攻我们了!”

    接着话锋一转:“只要曹操不来进攻我们。”

    “袁绍和张杨的进攻,对主公来说,也不全是坏事。”

    “这样一来,主公都不需要,去找什么大义名分了。”

    “可以直接把河内郡收入囊中!”

    赵风摇了摇头:“我真不希望与袁绍死战。”

    “毕竟不管怎么说,袁绍都是袁家人。”

    “虽然袁绍一直在与袁术争斗。”

    “但我要弄死了袁绍,肯定也会得罪袁术!”

    田丰笑道:“没事的。”

    “说不定,袁术还会感谢主公!”

    “要知道,如果袁绍和袁术,一起联手利用袁家留下来的人情网。”

    “天下早就是袁家的了。”

    “主公替袁术除去了袁绍,那袁家留下来的人情网,自然就都是属于袁术的了!”

    赵风听后沉吟了一会:“有道理。”

    “看来,我应该派人,去袁术那边哭诉一下。”

    “请求袁术出兵相助!”

    接着话锋一转:“以袁术目前的情况来看。”

    “袁术肯定没工夫,出兵来相助于我。”

    “何况,袁术想要来增援我,还需要路过兖州。”

    “要知道,袁术可是才被曹操击败不久。”

    “袁术就算想出兵相助,也无法出兵。”

    “但我要的,不是袁术出兵相助。”

    “而是要得到袁术的口头支援。”

    “只要袁术口头支持我把袁绍击败。”

    “那袁绍即便死了,袁术明面上也不会怪罪我。”

    田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只是派何人前往呢?”

    赵风右手食指敲打着案己:“是啊。”

    “这人选也是一个问题。”

    “我们这边,可没有口才特别好的。”

    “对了,荀谌因为荀家被我扣押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