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温侯占据了渤海郡,那么温侯要面对那些强敌?”

    吕布两手一摊:“幽州公孙瓒、冀州伯虎老弟、青州张燕,都会成为强敌!”

    接着马上改口:“我的意思是,我占据渤海郡,可能会破坏我与伯虎老弟的交情。”

    “所以才特意前来询问伯虎老弟的!”

    赵风摇了摇头:“渤海郡,还无法影响到,我们的交情。”

    其实赵风更想说,我们也没什么太大的交情。

    “说实在的,短时间内,我也不会占据渤海郡。”

    “毕竟,渤海郡起到连通,幽州和青州的作用。”

    “我要是占据了渤海郡,等于我直接隔开了公孙瓒与张燕。”

    “那么,公孙瓒以后的敌人,就只有我一个了。”

    “这可不符合我的战略计划。”

    “另外,青州田楷,也会因为我的阻隔,导致无法得到公孙瓒提供的帮助。”

    “落败只会是迟早的问题。”

    “一但青州完全落入张燕的手中,谁也不知道,张燕下一步的目标,会是哪里。”

    “说不定,就是我的冀州呢?”

    吕布沉吟良久:“我明白了。”

    “伯虎老弟,这是不希望我,趟进这淌浑水。”

    “如此看来,刘备这厮,确实图谋不小。”

    “因为他发现,渤海郡,根本无法实现他的野心!”

    渤海郡现在就是被三方包围。

    对于对于赵风来说,公孙瓒或者张燕,不管是谁占据了,性质都差不多。

    但赵风要是占据了渤海郡,那就不妙了。

    所以赵风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占据渤海郡。

    这简直是得不偿失。

    同样,对于一个有野心的人来说,渤海郡限制太大。

    不管是攻入公孙瓒的幽州,还是攻入赵风的冀州,又或者攻入张燕的青州,都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

    赵风点了点头,略作沉吟:“温侯能明白就好!”

    “还请温侯在青州在待一段时间,根据星象显示。”

    “只需等到明年,自然有人会助温侯得到一块不小的根据地,以此来实现温侯的想法!”

    赵风其实根本不清楚,陈宫、张邈等人,到底是什么时候把吕布引入兖州的。

    但根据赵风的推算,明年就是一九四年了。

    离刘协逃离长安,好像只有那么两年左右。

    而在刘协逃离长安前,吕布必然要进攻兖州的。

    当然,就算张邈、陈宫等人,没有引吕布进入兖州。

    以吕布现在对赵风的信任情况,赵风随便动点手脚,也能达成这个目的。

    反正只要把吕布引入了兖州,就算张邈、陈宫等人,之前没有这种想法,到时木已成舟,逼也能逼着张邈、陈宫等人背叛曹操。

    吕布听后大喜,对着赵风一拱手:“如此,就多谢伯虎老弟告知了!”

    赵风之前,从来没有给吕布,说过什么确切的时间点。

    现在既然已经说了在明年,对于吕布来说,就相当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之所以这样,主要还是之前的约定,在吕布没有出兵帮助赵风作战前,赵风不会轻易说出这些消息。

    现在吕布依然没有帮助赵风来作战,但赵风却提前泄露了一些消息,也算是比较大的恩情了。

    当然,事情真按照赵风说的来,自然是恩情,如果没有按照赵风说的来,那就不是恩情,而是仇敌了。

    因为这就相当于,赵风欺骗了吕布几年。

    所以说,明年年底前,张邈、陈宫等人,就算没有作为,赵风也要暗中帮吕布达成此事。

    赵风笑了笑:“以我和温侯的关系,何须言谢?”

    “以后还需要温侯,多多照顾一、二!”

    目前局势是,大部分的诸侯,最多就是想裂土当个土皇帝。

    还没谁真想造大汉的反。

    所以,对于赵风的这种说法,吕布默认为是一种,没有正式文件的暗中结盟。

第七百八十章 吕布寻来(三)() 
按照吕布的理解,对于赵风这个暗中结盟的说法,非常赞成。

    点了点头:“没问题,以后有需要布的地方,尽管吩咐!”

    赵风听后,倒是十分诧异,明明只是客套几句,貌似吕布还当真了。

    然后轻微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

    说不定,吕布岂是也只是客套几句。

    吕布看到赵风轻微摇头,疑惑道:“伯虎老弟,可是有什么不满?”

    赵风赶紧罢了罢手,解释道:“温侯误会了。”

    “我刚刚在想,有几个地方,确实需要温侯帮助一、二。”

    “不过,觉得这事好像有些麻烦温侯,所以情不自禁的轻摇了一下脑袋。”

    吕布笑道:“这有什么!”

    “伯虎老弟说来听听,只要能办到的。”

    “布绝不推辞!”

    赵风听到吕布这么说,感觉好像不是单纯的客套几句。

    而是真的有这个想法。

    赵风沉吟了一下:“我现在,确实有两件事,不太放心。”

    “一是,邺县的战事。”

    “毕竟不管怎么说,我们不能小觑袁绍。”

    “二是,我的退路问题。”

    “我如今深入腹地,我担心有心人,以后会断我后路!”

    赵风本来只想说后路问题的。

    毕竟,张燕或许会念在旧情,不会派人来阻断赵风的后路。

    但张燕的部将,就说不好了。

    毕竟,早先对于兴大军的装备,动了些手脚,后来又让眭固所部,进驻了渤海郡修县。

    这都是对赵风的一种挑衅。

    如果是刚刚发生,张燕还可以说不知情。

    但事情发生了这么久,赵风可不相信张燕还一点都不知情。

    所以,赵风判断,张燕应该也是默许了这种事情的。

    不然的话,张燕最起码,也要派人来告诉自己一声。

    哪怕只是诉说,因为自己掌控力不足,所以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

    可惜张燕没有派人来说明此事。

    当然,赵风对于这些事,也不太在意,所以也没派人去询问张燕。

    双方就这么默认了。

    而如果赵风,把这事单独说出来,必然会让吕布知道,赵风与张燕之间,已经有了嫌隙。

    所以赵风才把邺县的战事,也添加了进去。

    反正赵风心里清楚,邺县的战事,吕布肯定不会参合进去。

    吕布听后,笑道:“我当是何事。”

    “前去邺县作战,我还真不好相帮。”

    “毕竟,我现在也是寄人篱下,很多事情,还需要考虑到张燕的想法。”

    “不过,确保退路的事情,布自认可以帮到伯虎老弟。”

    “伯虎老弟,这次会先帮助北海孔融。”

    “那么,伯虎老弟,日后可以退入北海国。”

    “而我如今驻扎在乐安国,就在北海国的西北边。”

    “万一日后伯虎老弟的退路被租,伯虎老弟可以借道乐安国。”

    “然后从乐安国,前往平原国,或者进入渤海郡,都可!”

    赵风听后,沉思了起来。

    只要不是张燕主动下令拦截赵风,单单是张燕的部将,最多也就是在其他地方阻拦赵风。

    毕竟平原国高唐,乃是张燕目前的治所。

    相应的,平原国,自然就是张燕的直辖地。

    在平原国,张燕的部将,是不会乱来的。

    另外,就是,都到了平原国。

    张燕的部将真要乱来,赵云那边,也可以派大军过来迎接赵风。

    渤海郡就更是如此了。

    赵云派兵进入渤海郡迎接赵风,都不会引发什么不良后果。

    想到这里。

    赵风觉得,能得到吕布这个口头承诺,也没什么不好。

    点了点头:“如此就多谢温侯了!”

    “如无其他要事,我们就此别过!”

    吕布沉吟了一下:“根据伯虎老弟之前所言。”

    “伯虎老弟会沿着兖州泰山郡边界,前往北海国。”

    “依布来看,伯虎老弟,现在不如随我往北而去,直接进入乐安国。”

    “这样一来,完全可以避免,有心人在前面,拦截伯虎老弟的去路!”

    赵风沉吟了一下,觉得这里不妥。

    但又不能直接拒绝吕布的提议。

    委婉道:“温侯刚刚也说了,如今温侯是寄人篱下。”

    “我还是不给温侯惹麻烦的好。”

    “毕竟不管怎么说,乐安国依然属于青州。”

    “我要率兵进入了乐安国,只怕张燕又会徒做它想。”

    “到时候,只怕温侯的日子,会更加不好过!”

    赵风这么说,其实是顺着吕布来的。

    你不是说你在寄人篱下吗?

    那就要有寄人篱下的觉悟!

    同时也是刺激吕布,将来在入主兖州时,能更加拼命一点。

    吕布听到赵风这么说。

    瞬间脸色就难看了下来,但又不好对赵风说什么。

    因为赵风说的一点没错。

    只好对赵风一拱手:“既然如此,那就预祝伯虎老弟,此行能达成所愿!”

    赵风回了吕布一礼:“那就借温侯吉言了!”

    吕布点了点头:“如果遇到麻烦,记得借道来乐安国!”

    赵风笑道:“真要出了问题,自然会去寻找温侯相助的!”

    吕布紧了紧赤兔的缰绳:“那布就告辞了!”

    说完,也不等赵风回话。

    直接掉转马头,迅速策马离开了。

    赵风看着吕布的背影,轻微摇了摇头。

    吕布的性格,确实稍微冲动了一点。

    不过,按照某些说法。

    也可以说,吕布相对于,各路心思深沉的诸侯来说,确实要单纯很多。

    比如,刚刚赵风这么一说,吕布摆明了不喜,最后走的时候,也是比较冲动。

    毕竟不管怎么说,就算出于礼节,吕布也要等赵风回一句话,然后才能离去的。

    当吕布骑着赤兔,完全离开赵风的视野后。

    赵风才率领亲卫,继续向前出发。

    大军出发两天后,抵达齐国高山附近。

    赵风如果要继续按照,泰山郡的边界去行军,就需要转道往东南方向行军。

    不过这样一来,赵风会离北海国治所剧县,越来越远。

    所以赵风率领大军,离开了与张燕商议的路线,开始往东北方向行去。

    这事,如果让张燕知道了,也会带来所谓的外交纷争。

    不过,赵风还是这么做了!

第七百八十一章 北海国事() 
赵风转道以后,行军一天半,在路过齐国广县以后,正式进入了北海国。

    如果继续按照这个方向前进,只需要一天半时间,赵风便能进入乐安国的益国。

    所以赵风再次转道,开始往正东方行军。

    这次转道后,大军行军了两天,赵风抵达了北海国都城剧县一带。

    刚刚进入剧县地界,赵风便下了开始安营扎寨了起来。

    因为赵风需要获得关于太史慈、管亥、刘备等人的消息。

    大营建造好后。

    赵风转头对身边的熊大道:“派人去剧县找北海相孔融。”

    “就说我已经率兵前来,帮助他抵御黄巾余孽。”

    “然后在派出哨骑,去四周打探消息。”

    “主要是,要得到关于管亥的消息。”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便把赵风的命令,跟身后的传令兵交代。

    然后在吩咐哨骑,前去打探消息。

    一切安排完。

    赵风便率领亲卫,率先进驻了临时军营。

    赵风进入后,其余各军,才跟着进入临时军营开始修整。

    要知道,平时赶路时,是不会建造临时军营的。

    因为这太耗费时间了。

    要是每天都修建一座临时军营,哪怕这座军营很简陋,那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

    哨骑四散出去打探消息。

    只用了半个时辰,就有消息陆续返回。

    不过,大部分都是,军营周边的,一些消息。

    这让赵风,对于周边,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

    又过了半个时辰。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着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打探到管亥大军所在!”

    “消息说,管亥的大军,在三日前,进攻了剧县。”

    “不过当天刘备所部,增援了过来,所以管亥率领大军,往北后撤了二十里。”

    “如果管亥没有其他行动,现在应该就在剧县以北二十里左右!”

    赵风点了点头:“既然是你得到的消息。”

    “那就派你去寻找管亥的大军所在地。”

    “发现管亥所部,你可以选择回来汇报具体位置。”

    “也可以选择告诉管亥,我军的大概驻地。”

    哨骑面露喜色,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哨骑之所以面露喜色,是因为这就是赵风把立功的机会,让给了他。

    另外,还会根据完成任务的不同,获得不一样的功劳。

    不用想也知道,发现具体地方,然后回来汇报具体位置,虽然会获得功劳,但肯定不会太多。

    因为这是一个哨骑,最起码要完成的任务。

    但如果要进入管亥的军营,然后跟管亥说上话。

    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了。

    说不定,小命就交代在了那里。

    这可不是说,我要告诉某某消息,人家就一定会见你的。

    对于任何一个上位者来说,都是一样的。

    如果别人说,要来见赵风,那就能见到赵风,那赵风岂不是太好见了?

    虽然赵风不知道,自己的守卫,每天要拦截多少想要见自己的人。

    但赵风知道,这个人数,肯定不少。

    一刻钟后。

    一传令兵快步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属下已经把主公吩咐的事,转告了北海相孔融。”

    “北海相孔融让属下转达他的谢意。”

    “另外,北海相孔融还说,如今反贼就在剧县以北二十处。”

    “只要主公修整好了大军,可以与刘备一起,去剿灭管亥所部!”

    赵风笑了笑:“不错。”

    “经过你这一确认,看来管亥确实是在剧县以北二十里处驻扎。”

    然后一挥手:“下去休息吧!”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还有一事,属下没有禀报。”

    “在属下离开剧县时。”

    “一个叫太史慈的,小校装扮的人,说有要事要求见主公。”

    “不过,太史慈并没有告诉属下,他有什么事要见主公。”

    “所以属下擅作主张,把太史慈带到了军营外!”

    赵风听后大喜。

    不过以赵风的心思,这名传令兵,之所以擅作主张,把太史慈带来,肯定也是收了好处的。

    毕竟,小校级别,对于赵风来说,低了一点。

    如果太史慈直接跑到军营外,这种身份,守卫都不一定为通传。

    除非太史慈说,是奉了孔融之命前来,守卫才可能会通传。

    不过传令兵只是顺便通传一声,赵风也就不去计较了。

    而且,他把太史慈带来,对于赵风来说,这可是大功一件。

    不过本着他有可能收了好处,赵风决定不做惩罚,也不做嘉奖。

    点了点头:“下去休息吧。”

    哨骑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等哨骑走后。

    赵风看向熊大:“派人把太史慈传进来!”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也跟着离开了中军大帐。

    赵风之所以,没有询问收受好处的事。

    是因为现在世道如此。

    赵风现在还没能力去推到重来。

    而且这种事,就连后世也根除不了,赵风现在也没心思去处理这事。

    只要不是因为收了好处,然后泄露自己这边的军情,都处于可以接受范围。

    没多久。

    熊大便领着太史慈,进入了中军大帐。

    看到这个情况。

    赵风清楚,虽然自己是让熊大,派人去通传太史慈进来。

    不过熊大一直跟在自己身边。

    自然知道太史慈,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麻烦。

    所以熊大才亲自跑了一趟。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示意任务完成,然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站定好。

    太史慈与赵风,则是在互相打量对方。

    不过,只打量了几眼。

    太史慈发现自己失礼,然后对着赵风一拱手:“见过赵州牧!”

    赵风点了点头:“太史将军前来见我,是有何要事啊?”

    太史慈对赵风一拱手:“慈从辽东,返回青州老家时。”

    “发现家母不见。”

    “四处打听下,方才得知,原来在几年前,家母就被人接去了并州。”

    “本来慈想要去并州寻访家母。”

    “但孔北海得知慈回来的消息,想要慈前往军中效命。”

    “原本慈已经拒绝了。”

    “只是刚好,又遇到了管亥这伙反贼攻城。”

    “故而慈才没办法前去并州寻访家母。”

    “今日,刚好得知赵州牧前来的消息。”

    “慈想问问赵州牧,家母可在并州?”

    PS:祝大家七夕快乐,注意人生安全!

第七百八十二章 北海国事(二)() 
赵风笑了笑:“这事,就是我派人去办的。”

    为了避免引起误会,赵风解释道:“当初我刚为并州刺史。”

    “手下缺少能用之人。”

    “太史将军,因为在洛阳发生的事,被知名于世。”

    “我原本想派人去寻找太史将军,前来助我一臂之力。”

    “可惜,当时我并不知道,太史将军前往辽东避祸去了。”

    “根据手下当时汇报,青州黄巾余孽,将要复起。”

    “为了避免,太史将军在外避祸时,因为无法估计家中老母,导致发生一些人间悲剧。”

    “故而,我让把太史将军的母亲,接到了并州。”

    “如今太史将军的母亲,在常山郡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