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我让把太史将军的母亲,接到了并州。”

    “如今太史将军的母亲,在常山郡真定县外的赵家庄安住。”

    “太史将军得空,可以随我一同返回并州,去见你家母!”

    赵风这话,就是暗示太史慈。

    你当初犯事,自己跑到辽东去避祸,丢下老母在家中。

    如果不是我把你母亲接到并州。

    说不定,在这黄巾余孽复起的年代,你母亲可能就意外亡故了。

    那样一来,你太史慈就成了不孝之人。

    在这个讲究孝道的年代,一但被列为不孝之人,前途什么的,统统没戏了。

    不但如此,一但被官府抓住,还要被定罪。

    另外就是,告诉太史慈,我这里大量缺人。

    我几年前,就给你留好了位置。

    最后那句话,虽然说的坦然。

    但也是一种暗地里的威胁。

    你要是不跟我回并州,你连赵家庄都进不去!

    毕竟赵家庄,是赵风的发家之地。

    一直就有派驻士兵看守的。

    闲杂人等,连赵家庄的门都进不去。

    太史慈是何等人物。

    只要仔细想想,就能把赵风话中的意思,分析个五成左右。

    其他不谈,招揽的意思,是肯定分析到了。

    太史慈沉吟良久,然后对赵风一拱手:“慈现在,在帮孔北海抵御管亥所部。”

    “等事情了却,也算还了孔北海,昔日对家母的恩情。”

    “之后,慈愿意跟随赵州牧,返回并州,面见家母。”

    “至于以后是否效力于赵州牧,还需要经过家母的同意!”

    赵风听后,大喜:“好!”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正好,我来此,也是为了帮助孔融解围。”

    “管亥同样是我的目标!”

    “想来,用不了多久,此事就能顺利解决。”

    “到时候,太史将军,也有理由离开孔融了!”

    太史慈没有接话,对赵风一拱手:“既然家母的下落,已经寻到。”

    “慈就此告辞!”

    赵风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熊大:“替我送送太史将军!”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走到太史慈身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太史慈也没多说其他话,直接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对于太史慈的说法,赵风心里清楚。

    一是,太史慈要先见到自己的母亲,才会考虑,是否效力与自己。

    二是,体现出太史慈的孝义。

    现在是家母同意,他就同意。

    以后就是,主上同意,他也会同意。

    三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以后就算不愿意效力与自己,也可以说是家母不同意!

    赵风总不可能,真去找太史慈母亲的麻烦。

    太史慈走后。

    赵风轻拍了一下额头。

    刚刚一时兴奋,往了用天赋能力,观察太史慈的各项能力。

    对于赵风来说,太史慈具体能力是多少,不重要。

    毕竟知名于世的武将,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赵风是想通过此举,来判断太史慈到底是几次觉醒。

    反正能清楚看到各项属性,就说明太史慈最多跟赵风一样,也是一次觉醒。

    甚至可能还没有觉醒过。

    如果看到的是问号。

    那就说明,太史慈是二次觉醒以上。

    不过现在人都走了。

    好在,以后见面的机会,也不会少。

    所以赵风很快便把这事,给放下了。

    之后一切照常。

    在即将完全天黑时。

    一守卫,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一自称是刘备的人,带着两名随从,要求见主公。”

    “不过那两名随从,都是小校的打扮!”

    赵风听后,沉吟了一下。

    因为赵风怀疑,这两个小校打扮的人,说不定就是关羽和张飞。

    毕竟刘备现在就挂着一个渤海太守的职位。

    他最多也就给关羽和张飞,任命小校的职务。

    当然,虽然是小校的职务,但统领士兵的数量,肯定不会是小校的编制。

    反正现在,也没几个按照编制来的了。

    赵风还好,已经用变法的托词,新增了裨将和偏将。

    其余人,就只能明着说是五千编制,实际上编制会增加到七千五百人到一万人。

    反正现在,也没谁去,核查具体编制人数。

    赵风沉吟了一下:“去把刘备请进来吧!”

    守卫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刘备现在不论是官职,还是爵位,又或者领兵数量,都远远不及赵风。

    所以赵风,也不会自降身份,去大营门口亲自迎接刘备。

    派人说请进来,已经算是高看刘备一眼了。

    通常情况下,都是直接传进来!

    其实严格来说,吕布就算是县侯,赵风也可以不去亲自迎接。

    毕竟赵风也不单单只是一个县侯,赵风还是并州牧和征北将军。

    如果不是吕布,而是其他人。

    赵风是绝对不会亲自去迎接的。

    如今整个大汉,需要赵风去亲自迎接的人,已经不多了。

    这不是自持身份,而是不能随便自降身份。

    没多久。

    刘备便带着两名随从,一同走进军中大帐,然后对赵风一拱手:“见过赵州牧!”

    赵风看了刘备一眼,然后又扫了刘备身后两名随从一眼。

    果然不出赵风所料,这两名随从,就是关羽和张飞二人。

    赵风看到这三人行的礼,也是颇为感慨。

    刘备是中规中矩的抱拳礼,而且表情十分平和。

    关羽行礼没得说,也是中规中矩,不过眼神好像带着轻蔑的感觉。

    也不知道是赵风的错觉,还是关羽认为赵风是凭借运气,才夺下了整个冀州,故而是这种眼神。

    张飞行礼就是敷衍了事,简直就是做做样子,表情上,也是一副恨透了,赵风的样子。

第七百八十三章 北海国事(三)() 
对此,赵风也不觉得意外。

    毕竟甘陵城,就是从张飞手上夺来的。

    张飞对赵风意见最大,也是正常的。

    由此可以判断,刘备确实是非常人。

    因为赵风的关系,刘备现在要放弃渤海郡,前去投靠徐州陶谦。

    这里面吃亏最大的,自然就是刘备。

    而刘备对待赵风,居然还能心平气和。

    别得不说,光凭这气量、这城府,就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刘备的了。

    赵风自认,自己是做不到这一点。

    点了点头,算是对刘备等人打过招呼。

    毕竟身份摆在这里。

    赵风没必要去回礼。

    另外,赵风还发现,不但张飞的脸开始变黑。

    关羽的脸,已经完全变成了红脸汉子。

    这与赵风第一次见面时,差别太大。

    对此,赵风也十分好奇。

    准备找个机会,来询问一、二。

    看是不是自己心中所想。

    然后开口道:“玄德兄特意前来,有何贵干?”

    刘备笑了笑:“一是,恭喜赵公获得冀州全境。”

    “二是,与赵公商议一下,该如何剿灭管亥那一伙人!”

    对于刘备说的第一条,赵风从吕布哪里,得到大概的消息。

    所以,一点也不意外。

    但还是询问道:“不知玄德兄是何意?”

    “什么叫恭喜我获得了冀州全境?”

    赵风这么说,就是装作自己是第一次知道的样子。

    毕竟赵风也不知道,刘备到底跟哪些人,说过类似的事。

    万一只跟吕布一人说过。

    那赵风一说出来,刘备自然就会知道赵风与吕布在之前见过面。

    然后在把消息一泄露出去。

    指不定张燕会有什么其他想法。

    到时候,万一惹出什么麻烦,就不是赵风愿意看到的了。

    刘备咬牙道:“公孙瓒陷害刘公之事,路人皆知。”

    “备乃中山靖王之后,与刘公同为汉纸宗亲。”

    靖是刘胜的谥号,所以中山靖王,代表的就是刘胜。

    至于其他中山王,也会有他们的谥号,只要一提,就知道要说的是谁。

    “只怪备能力有限,无法讨伐公孙瓒。”

    “但备也绝不会助纣为虐!”

    “故而,备打算离开渤海郡,前去别住。”

    赵风笑了笑:“听闻,刘虞就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

    “如今已经率领残部,进入了乌桓,准备找乌桓大军,前去攻打公孙瓒,为刘虞报仇!”

    “玄德兄既然自诩是汉室宗亲,岂不更应该以身作则,率领大军去攻打公孙瓒?”

    “另外,既然玄德兄认为,刘虞乃是被公孙瓒陷害的。”

    “二位都是汉室宗亲,按照汉律,不是应该前去长安,寻找天子来替刘虞平反吗?”

    赵风这么说说,就是故意挤兑刘备的。

    一来是,想看看刘备到底城府多深。

    二来则是,赵风后世映像当中,关羽是只忠心大汉的。

    另外,后世还流行一种说法,就是关羽的死,是三家都皆大欢喜。

    一个是为了政治目的,一个是想取回荆北,一个是被关羽杀怕了。

    所以注定了关羽之死。

    如果关羽真的是只忠心大汉。

    那么赵风的话,就是提前播了一颗怀疑的种子下去。

    只要怀疑一产生。

    不管刘备以后做什么,关羽率先想到的,可能就不是刘备在为大汉如何,而是为了他自己如何。

    因为赵风说的没错。

    你看人家刘虞的旧部,都知道替刘虞去报仇。

    你刘备却是想着离开是非之地。

    要知道,对于刘备来说,刘虞也是有着提携之恩的。

    另外,你离开是非之地,也就算了。

    但你刘备又做了什么?

    你打不过公孙瓒,没关系,你可以去长安,替刘虞平反啊!

    何况,也没有平反一说。

    因为是公孙瓒,逼迫天子使者,斩杀了刘虞的。

    朝廷根本没说同意还是不同意。

    当然,说是这么一说。

    刘备真要反驳,也是有很多借口的。

    比如,现在天子落入权臣手中,去了长安,也没什么用。

    虽然大家都知道,就是这么回事。

    但不能明着说出来。

    也就是说,刘备不能当着赵风的面,来说这样的话。

    但可以私底下和关羽去说。

    而赵风,也没指望这番话,就让关羽背叛刘备。

    只是播一颗怀疑的种子而已。

    这颗种子,或许会生根发芽。

    或许,什么都不会发生。

    刘备沉吟良久,叹息了一声:“乌桓不管怎么说,都只是外族。”

    “借外族之手,来对付汉家之人。”

    “备自问做不到!”

    赵风听后,暗自感叹。

    刘备确实有一手。

    当初袁绍请匈奴人南下进攻赵风。

    赵风就以此来抨击袁绍。

    还趁机把荀家人,统统打包带到并州去了。

    这是有正当借口,才能这么干的。

    要是没有借口,赵风也不能把荀家一族之人,统统打包到并州。

    就像,袁绍的很多文、武官员的家族,都还在冀州。

    而冀州现在又在赵风的管辖下。

    赵风真要把袁绍麾下的家族,统统打包到并州。

    赵风治地内的世家豪强,率先就会造赵风的反。

    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概念,自古就有。

    比如,诸葛家,诸葛亮跟着刘备,诸葛瑾跟着孙权,诸葛诞跟着曹操。

    不管谁得了天下。

    诸葛家都不会有事。

    又比如,荀彧跟了曹操,荀彧的四兄荀湛跟了袁绍。

    当然,荀谌因为走了一趟匈奴,如今下落不明。

    但赵风已经派人,对荀家发出了征召令,要征辟荀谌来赵风这里某个官事。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只是他们不像这些人出名罢了。

    所以,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正当理由,赵风也不能随便把别人家族,统统押送到并州。

    当然,虽然不能直接看押起来。

    但对于袁绍麾下的文、武来说,在与赵风作战事,还是会投鼠忌器的。

    万一赵风不讲规矩,真派人杀了坑害赵风之人的家族之人。

    那后悔都晚了。

    毕竟在这乱世当中。

    还真有那么一群人,就是不讲规矩。

    比如,曹操公然盗墓之事!

    这已经不是,讲不讲规矩的问题了。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罪过!

    但你能奈他何?

第七百八十四章 北海国事(四)() 
自从赵风,把曹操偷到沛国王墓之事,泄露了出去。

    如今世人都知道,曹操就是依靠盗墓,获取青铜器,然后重铸成小钱,来购买军粮。

    而汉朝是以孝治国。

    这个孝,不单单是生前要尽孝道,就算死后,也依然要尽孝。

    比如,守孝三年!

    因此,汉人崇尚死者为大。

    而被埋葬的人,又拥有大量陪葬品的人,自然都是某些有权、有势、有钱人,的祖先。

    尤其是沛王墓,乃是王墓!

    可见曹操的罪过,已经大了去!

    当然,虽然大家都知道曹操在盗墓,但曹操自己不承认,其他人拿不出明确的证据,也是毫无办法的。

    赵风沉吟了一下:“玄德兄在帮完孔融以后,准备去何处?”

    刘备没作他想,直言道:“自然去徐州,帮陶公抵御曹操!”

    赵风没想到,刘备说的这么直接。

    沉吟了一下:“既然玄德兄,准备去救援陶谦。”

    “那玄德兄明日一早,便率军前往徐州吧。”

    “至于管亥之事,就交由我来负责。”

    “想来用不了几天,我便能收拾了管亥!”

    这时张飞插话道:“管亥那厮的武艺,可不容小觑!”

    “张某人全力与他交战四十余汇合,不分胜负。”

    “想来也只有二哥才能斩了那厮!”

    说完,看了关羽一眼。

    关羽听后,嘴角略微上翘,还顺带微微高抬了一下脑袋。

    得意的神情,估计连熊大都看的出来。

    但赵风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只是听到这个消息,内心一喜。

    张飞的这个说法,无疑就是说明,管亥也是二次觉醒的人。

    所以只有关羽这种三次觉醒的人,才能斩杀管亥。

    赵风笑了笑:“放心,我自有我的办法。”

    然后看向刘备:“玄德兄以为如何?”

    “须知救人如救火!”

    “万一玄德兄在这里耽搁了太久,导致陶谦抵抗不了曹操。”

    “到时候,即便玄德兄赶到了徐州,只怕也于事无补了!”

    刘备点了点头:“赵公说的有理。”

    “备回去与孔北海商议一下。”

    “如无意外的话,明日一早,备便会率领大军,赶往徐州。”

    然后对赵风行了一长揖:“如此一来。”

    “北海国之事,就要有劳赵公多多费心了!”

    赵风点了点头:“玄德兄放心!”

    “我这次,可是带了五万大军过来的。”

    “区区黄巾余孽,自然不在话下。”

    “保证用不了几日,我也会率领大军,赶往徐州,以助陶谦抵御曹操!”

    赵风现在,其实也就三万三千余大军。

    当然,如果算上民夫的话,也确实有五万余人。

    这个数据,也不算是虚报。

    因为别人的哨骑,从远处打探到赵风这边的消息,得到的也是这个数据。

    只能说,赵风这所谓的五万大军,可战之兵只有三万三千余人。

    但这个具体的可战人数,就需要通过双方试探进攻,来得知了。

    刘备点了点头:“那就好。”

    “那备就告辞了!”

    赵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了刘备的告辞。

    然后看向熊大:“替我送送玄德兄、云长兄、翼德兄!”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就走到刘备身前,然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刘备顺势便跟随熊大,一起退出了中军大帐。

    翌日,辰时。

    赵风便得到哨骑送来的消息,说刘备确实已经带着大军,离开了剧县。

    而根据哨骑的查看,刘备的大军人数,大概在一万到一万两千人之间。

    至于这些人,是不是都是可战之兵,就无从判断了。

    不过赵风觉得,刘备那边,应该也就六、七千可战之兵的样子。

    午时过后。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属下幸不辱命,已经进入管亥的大营,告知了主公到来的消息。”

    “管亥得知后,十分开心,把属下留在大营住了一晚。”

    听到这话,赵风就知道,这是昨天派去打探管亥大营的哨骑。

    之前赵风还给了他两个选择。

    一个是,打探到位置,就返回大营来汇报。

    一个是,进入管亥的大营,去跟管亥聊聊。

    而管亥,估计是把这名哨骑,当成是赵风派去的使者,所以留他住了一晚。

    因为只是一晚不见回来。

    熊大也不会把这事告诉赵风。

    只有等三天以后,哨骑还没回来,熊大才会把他列入阵亡名单,月末统一交给赵风。

    赵风点了点头:“管亥都跟你说了什么?”

    哨骑直言道:“说了很多。”

    “不过,最主要的是,询问管祺在这边,过的好不好。”

    “可惜属下身份低微,不太清楚管祺是何人,所以回答的比较含糊。”

    赵风笑道:“没事。”

    “既然管亥主动提出这个问题,我想我大概知道管亥的想法了。”

    “你在去管亥大营一趟,说我要请他来大营一叙。”

    “如果他不敢来我大营的话,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一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