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或者,让华将军率领一万五千骑兵,直接从清河国,攻入青州的平原郡!”

    平原,原本还是平原国,但因为张燕被晋封为齐王以后。

    平原国、济南国、齐国、乐安国、北海国,都已经被张燕给撤国置郡了!

第九百三十二章 关靖前来() 
当然,不单单只是张燕一个人这么做。

    吕布也同样把琅琊国、下邳国,给撤国置郡了。

    至于其他诸侯,他们的治地内,大部分没有多少封国。

    而唯独赵风,并没有对治地内的封国,进行撤国置郡,也没有进行祭天大典,来继任王位。

    赵风沉吟良久:“调华雄过来增援,确实能缓解我们的压力。”

    “但我就担心,这是张燕故意所为。”

    “一但华雄离开清河国,清河国就没有大军坐镇了。”

    “既然这样,那就让华雄率领一万五千骑兵,攻入平原郡,然后随意发挥吧!”

    “这样一来,就算黑山军有进攻清河国的想法,也会被华雄给破坏掉。”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鲁肃走后不久。

    一守卫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大营外一自称是公孙瓒麾下长史,特来求见主公!”

    赵风没做它想:“传进来吧。”

    守卫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对于公孙瓒会派人前来,赵风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虽然公孙瓒与刘和,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但刘和这次,只是要南下进攻赵风的,所以肯定会派人与公孙瓒去协商。

    而公孙瓒知道情况后,也肯定会向赵风索要一些什么。

    比如粮食!

    其他人不清楚,但赵风却非常清楚。

    公孙瓒虽然战败,但把他之前搜刮的好几百万石粮食,都运到了易京。

    正因为有了这好几百万石粮食,公孙瓒才让自己的大军,苟延残喘了几年。

    当然,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以公孙瓒储备的粮食,虽然还能继续苟延残喘几年。

    但几年过后,哪怕没人去进攻公孙瓒,公孙瓒也会走上败亡的道路。

    因为公孙瓒没有赋税来源,一但储备粮食耗尽,公孙瓒现有的大军,便不战自溃了。

    这个情况,赵风清楚,刘和清楚,公孙瓒也同样清楚。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所以公孙瓒在易京盘踞,才没人去对付他。

    因为赵风与刘和,都不想与公孙瓒去死磕。

    因为只要在过几年,公孙瓒就只有败亡一途。

    而公孙瓒如果还想有所作为的话,就只能寻找赵风来帮助。

    因为赵风当初,虽然名义上出兵讨伐公孙瓒,但实际上赵风却没有与公孙瓒交战。

    所以公孙瓒与赵风之间,也算不上是死敌。

    当然,就算赵风当初与公孙瓒交战了。

    以公孙瓒目前的情况,同样有很大的可能,会来寻求赵风的帮助。

    没多久。

    关靖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拜见赵王!”

    赵风罢了罢手:“我可没有举行过祭天大典,来继任赵王之位。”

    “如今赵王,可还在赵国待着呢。”

    “你要拜见赵王,就应该前去赵国!”

    关靖眼珠子一转:“如今天下被一群佞臣祸害成这样。”

    “赵州牧应该率领义军,一扫寰宇,还天下一个太平!”

    赵风听后,心里暗暗发笑。

    显然关靖是误会自己,之所以没有继任王位,是因为自己以后想更进一步。

    当然,其实这也不算是误会。

    毕竟赵风早年所为,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

    但不管别人怎么看,赵风自己显然是不会承认的,所以面无表情道:“关使君前来,如果是要说这些废话的话,那就请吧。”

    关靖一时也不知道赵风到底在想什么,沉吟了一下:“主公命属下前来,与赵州牧商议刘和之事。”

    赵风点了点头:“直说吧。”

    “但我劝你不要狮子大开口。”

    关靖对赵风行了一揖:“不敢!”

    “主公说,只要赵州牧支援两百万石粮食,主公便率兵抵御刘和。”

    “另外,击败刘和大军之后,主公希望赵州牧能表主公为幽州牧!”

    “主公以后会以赵州牧马首是瞻!”

    赵风叹息了一声:“经历过之前大败,公孙瓒还没有觉悟吗?”

    “以如今的局势,我就算表公孙瓒为幽州牧,又能如何?”

    “我会让公孙瓒成为第二个刘和吗?”

    接着沉吟了一下:“看在公孙瓒以往对待外族的强硬态度上。”

    “回去告诉公孙瓒,他不适合当牧守一方的州牧,但却是一个合格的边关将领。”

    “如果他愿意的话,事成之后,我会让他成为镇北将军,坐镇幽州。”

    “另外,我也会表他的儿子公孙续,为都亭侯。”

    “至于是愿意随我征战四方,还是当一方太守,都由他自己决定。”

    关靖知道自己没多大的筹码,来与赵风讨价还价,便对赵风行了一揖:“属下一定会把赵州牧的原话,转告给主公。”

    “告辞!”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对此,也不意外。

    毕竟这种事情,关靖是没资格来替公孙瓒做决定的。

    赵风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认为公孙瓒如果不是生活在汉末的话,绝对算的上是一位镇守边关的好将军。

    毕竟不管怎么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是打的外族闻风丧胆。

    有公孙瓒坐镇幽州,能给赵风减少很多外族的麻烦事。

    而因为公孙瓒曾经身居高位,又对幽州有过一段时间的掌控。

    为了避免发生刘和的事情,所以才把公孙续给安排到自己身边。

    至于公孙瓒会如何决断,赵风也不是特别在意。

    因为赵风已经安排张郃与文丑,前去刺杀刘和。

    一但刘和身死,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的五万大军,也就会内乱起来。

    那时,有没有公孙瓒,其实都是一样的。

    而以张郃与文丑这种能在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的本事,只要找到一个适合的机会,要杀掉刘和,自然不算太难。

    相对来说,这还是大材小用了。

    只不过,赵风也是通过此举,来判断张郃与文丑,会不会效忠自己。

    毕竟赵风已经给出承诺,只要事成之后,哪怕张郃与文丑,要去重回袁绍怀抱,赵风也不会阻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张郃与文丑,依然要投靠赵风的话,忠心方面,自然要比只靠嘴皮说,要靠谱多了。

第九百三十三章 战略后撤() 


第九百三十四章 吸引注意() 
三天后。

    赵风率领大军,赶到东光北城门外,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黑山军围困东光北城门外的士兵,也同样在赵风大军的对面,严阵以待。

    赵风远远的打量了一下黑山军的军容,感慨道:“这才短短几年时间。”

    “当初黑山军的制式装备,连一半也普及不到。”

    “如今一眼看去,起码已经普及到了八成以上。”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一直跟着张燕的黑山军,应该已经是全部普及开了。”

    赵风说的这个一直跟着张燕的黑山军,就是最早期跟着张燕的黑山军。

    后面被收编的青州黄巾,则是属于后来的黑山军。

    制式装备的普及,也意味着,大军战斗力的提高。

    鲁肃扫视了一下黑山军的阵型:“好在黑山军不知道我们的目的。”

    “否则,让围困东光南门的大军,也赶过来支援,郭都尉想要突围而出,只怕也没那么容易了。”

    赵风抬头看了看天色:“约定的时间快到了。”

    “传令下去吧!”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策马往自己部曲方向离去。

    没多久。

    赵风这边就响起了震天的擂鼓身。

    其中赵风左翼方阵的一万士兵,高呼了一声‘杀!’,然后便向着黑山军冲杀了过去。

    与此同时,黑山军中,也响起了擂鼓声,然后派遣出一个方阵的士兵,与之交战。

    双方一交战,两军的优劣,赵风一眼就看了出来。

    其中黑山军一看就是,久经战场,冲在最前面的士兵,都比较狡猾。

    而赵风这边的士兵,一看就是初次面临这种大战,略显惊慌。

    不过,黑山军士兵的年龄,普遍偏大,没有进行过裁撤,刚一交战,赵风这边士兵就发挥出了年龄的优势。

    而且,赵风这边的士兵,虽然是初次面临这种大战,但因为年轻,适应能力比较强,加上一见血,就激发了新兵的凶性。

    所以没过多久,赵风这边的士气,反而占据了上风。

    当然,与之对应的就是,赵风这边的伤亡情况,看上去要比黑山军大一些。

    看了一会,赵风看向熊大:“让右翼大军压上吧!”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策马前往右翼方向,去传达军命了。

    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因为赵风这边的士兵,大都是只训练了大半年,还属于新兵范畴。

    所以需要左翼士兵,先做出一个表率来。

    这样右翼士兵就会知道,自己虽然是新兵,但与黑山军交战,也不会处于弱势,返回还略占上风。

    那么士气方面,会比左翼更高。

    在赵风右翼方阵出击后,黑山军那边,也同样派遣一方阵,来抵御赵风的右翼大军。

    双方一交战,结果就表露了出来。

    右翼大军,做的比左翼大军要更好。

    没过多久。

    赵风便发现黑山军的后方,出现了混乱。

    这种情况,表明郭嘉已经率领城内大军,开始突围了。

    而此举,对于黑山军,也是极大的打击。

    因为赵风的这个举动,看上去就是要率领攻入城内,然后在东光城内驻守的。

    一但赵风的四万余大军入城。

    以守城对待攻城,单凭九万黑山军,常规战还真不一定能拿下东光。

    当然,四万余大军入城,粮食消耗也是很恐怖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围也能围死。

    只是黑山军不知道赵风这边,会携带多少粮食。

    而且,赵风给黑山军一向的感觉,就是从不缺粮。

    所以黑山军不能,也不敢去赌。

    这就导致,黑山军把重心,都放在阻止赵风率兵入城方面,而不会考虑郭嘉会率兵突围了。

    郭嘉率兵突围,并不是要直接凿穿整个黑山军。

    而是选择黑山军的薄弱之处,突围而出。

    郭嘉在东光城墙上,居高临下的观察,要发现黑山军的薄弱之处,不算什么难事。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一刻钟。

    这一刻钟里,因为郭嘉率兵突围,导致黑山军后方大乱,同时也连累到交战士兵的士气。

    所以这一刻钟里,赵风左翼与右翼大军,斩杀掉的黑山军,明显比阵亡的士兵要多的多。

    以现在这种情况,赵风只要把中军压上,继续进攻下去,不用半个时辰,赵风有很大的把握,能击溃这边围困的大军。

    可惜,黑山军在东光南城外,依然还有几万大军。

    这些大军,在得知赵风的目的后,肯定会派兵过来增援。

    而赵风让郭嘉突围的目的,也已经达到。

    所以看向传令兵:“传令下去,鸣金收兵!”

    传令兵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策马跑到鼓手处,大声喊道:“主公有令,停止擂鼓,鸣金收兵!”

    命令下达后。

    鼓手停止了擂鼓,旁边敲钲的士兵,也迅速敲起了钲。

    钲声一响,赵风左翼与右翼大军,便开始迅速后撤。

    而黑山军因为之前的混乱,赵风这边虽然撤军,但也无力追击,所以同样也选择了鸣金收兵。

    在双方互相后撤的同时。

    赵风看向熊大:“熊大,让中军前去战场上,迅速搜救我方受伤的士兵。”

    “另外,派一快马,把这事告诉黑山军将领。”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就策马往正前方的大军跑去。

    赵风的三万新兵大军,分别为左翼、右翼、中军。

    而赵风的八千五百亲卫军,则是在中军的后方列阵。

    这些亲卫军,既算是督军,也算是最后的支援兵力。

    另外鲁肃的两千五百部曲,则在赵风亲卫军的左边,以保证亲卫军左方的安全。

    而在亲卫军的右边,也有中山王派来的校尉部曲,带领两千士兵,在护卫亲卫军右边的安全。

    没过多久。

    赵风的中军,便开府战场,开始搜救受伤不起的士兵。

    而因为派人与黑山军去打过招呼。

    所以黑山军虽然在戒备赵风的中军,但并没有派人前来攻击。

    不到一刻钟。

    一哨骑策马跑到赵风身边,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属下打探到,黑山军驻守在南城门外的大军,有两万大军离开军营,正在赶来这里的路上!”

第九百三十五章 郭嘉能耐() 
赵风听后,神色一禀。

    从哨骑打探到的消息来看,黑山军的将领,之所以让自己的中军,前去搜救伤兵的目的,就是要拖延时间。

    所以他们根本不做任何阻拦。

    沉吟了一下,赵风转头看向熊大:“去通知左翼大军与右翼大军,带着伤兵开始后撤。”

    “另外再派人去通知中军,最后再搜救一刻钟,就撤离战场!”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策马直接离去。

    没多久。

    赵风的左翼大军,与右翼大军,就开始缓缓后撤。

    而因为赵风的中军,依然在战场上进行搜救,所以黑山军对此,并没有其他异动。

    这时。

    一行十余骑骑兵,快速向赵风这里奔驰而来。

    领头之人,跑到赵风身前,对赵风行了一揖:“郭嘉见过主公。”

    赵风看向郭嘉笑道:“奉孝来了。”

    “看来你们已经摆脱了追兵。”

    郭嘉点了点头:“黑山军只追出十里,便停止了追击。”

    赵风对此,也不算太过意外。

    毕竟自己率领四万余大军,在这里接应。

    黑山军的追击部队,肯定不会追的太狠。

    否则就会与自己直接碰上。

    单凭黑山军追击的那些部曲,自然对赵风造成不了什么影响。

    所以他们会选择停止追击,也是很正常的。

    赵风略作思考了一下:“奉孝率领部曲,直接与我军汇合。”

    “之后一起撤离东光一带。”

    郭嘉对赵风行了一揖:“回禀主公。”

    “嘉已经下令,让本部部曲的校尉,直接率兵与主公大军汇合。”

    “嘉特意赶来,是要助主公安全撤离的!”

    赵风没做它想,点了点头:“也好。”

    “有奉孝相助,摆脱黑山军的追击,应该不难。”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一刻钟时间。

    时间一到,赵风的中军,便迅速开始后撤。

    搜救行动,本就是在早期,搜救的人最多,越到后面,能发现的活人,就越少。

    所以到最后,也没几个人被搜救回来。

    这也表明,只要不是运气特别差的伤兵,基本都已经被搜救了出来。

    中军后撤回来。

    赵风便对熊大直接下令道:“传令下去,中间先撤,亲卫军殿后!”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策马往中军方向,快速跑去。

    赵风的几路大军当中,只有亲卫军还没有进行过任何任务。

    所以殿后的任务,自然要有亲卫军来应对。

    另外就是,左翼、右翼与中军,都是训练大半年的新兵。

    他们对于如何更好的殿后,没有太多技巧。

    而赵风的亲卫军则不同。

    虽然平时殿后的机会也不多,但好歹看的多。

    加上赵风的亲卫军,都是精锐之士,对于殿后,那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唯一有问题的,就是赵风不应该殿后。

    不过现在,鲁肃带着左翼与右翼大军撤离。

    郭嘉或许有些顾忌,又或许能确保赵风的安危,所以没人来劝阻赵风。

    当中军撤走以后。

    赵风才率领自己的亲卫军,鲁肃的两千五百部曲,中山王派来的校尉部曲,开始正式后撤。

    赵风最后的部分大军一撤,黑山军那边也立刻派出大军,吊在赵风大军的后方。

    赵风对此,也不太意外。

    因为黑山军想把赵风留下来,就必然要派遣大军,跟在赵风大军的后面。

    这样等驻守在东光南城门外的,两万大军过来,便可以直接掩杀赵风的大军。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

    赵风也不需要亲率亲卫军,来进行殿后了。

    半个时辰后。

    一哨骑策马跑到赵风身边,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属下打探到,来增援的两万黑山军,已经与追击我们的黑山军,正式汇合了。”

    “估计在过不久,黑山军便会掩杀过来!”

    赵风点了点头:“再探!”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直接策马离去。

    等哨骑走后。

    赵风转头看向熊大:“让大军加速行军。”

    “亲卫军在前面的小波处,进行阻拦!”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就准备策马离去。

    这时,郭嘉突然伸手阻止道:“且慢!”

    然后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阻拦追兵之事,可以交给嘉来处理。”

    赵风诧异道:“奉孝准备如何阻拦?”

    郭嘉沉吟了一下:“具体如何阻拦,嘉一时也说不清。”

    “但应该跟军中流传的天赋能力有关!”

    赵风听后,就更诧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