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调转马头,便策马离去。

    哨骑一走。

    鲁肃便对赵风行了一揖:“恭喜主公!”

    “安德投降的消息,一但传到鬲国与平原,只怕这两个县城,也会跟着选择投降了。”

    赵风笑了笑:“鬲国还好说,平原嘛……”

    “希望能给我们减少些麻烦。”

    西平昌投降,安德投降,平原郡黄河以北之地,就只剩下鬲国和平原了。

    赵风明日率领大军赶到平原,平原就会被围困死。

    到了那时,鬲国就相当于是一座孤城,投降也是迟早的问题。

    只是平原毕竟是平原郡的治所,想要平原投降,还是有些难度的。

    翌日一早,赵风便率领大军启程赶往平原。

    安德还有一些琐事没有完成,所以文丑的部曲,没有跟着离开。

    不过处理安德收尾之事,也用不了多久。

    今天天黑前,文丑的部曲,同样能赶到平原。

    下午未时二刻,赵风便率领大军赶到了平原。

    当赵风率领大军赶到时。

    徐晃策马来到赵风身前,对赵风一拱手:“见过主公!”

    赵风点了点头:“公明,平原情况如何?”

    徐晃对赵风一拱手:“华将军率领骑兵,盯着渡口方面。”

    “末将率领一万大军,在强攻平原北城门。”

    “根据末将的判断,平原大部分的守兵,现在都集中在平原北城门。”

    “主公只要率兵进攻平原东、西两座城门,今天有很大的可能,能拿下平原!”

    赵风沉吟了一下:“西平昌县令、安德县令投降的消息,平原太守知道了吗?”

    徐晃对赵风一拱手:“末将今天一早,就派人把西平昌投降、安德投降的情况,写在麻布条上,然后命人用箭失射入了城内。”

    “平原太守,肯定知道这事了!”

    赵风听后沉吟了一下,然后看向鲁肃:“子敬,你以为,我们是按照公明说的,下午便对东、西两座城门发起强攻。”

    “还是等文丑过来后,明日一早,一同强攻平原的四座城门?”

    鲁肃沉吟良久:“想要快速拿下平原的话,徐将军的建议可行。”

    “只是这样一来,我军损失会略大。”

    “等文将军过来后,明日一同发起进攻,我军损失会相对小很多。”

    “另外,经过一夜的思考,平原太守在得不到是否有援军过来的情况下,或许会选择投降。”

    “这样我军也能避免死伤!”

    “再有就是,一但平原太守也选择了投降,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拿下高唐。”

    赵风听后,沉思了下来。

    攻下平原,和逼迫平原投降,还是略有区别的。

    因为平原如果也是投降,那么投降就会形成一股风气,这股风气,就跟瘟疫一样。

    到时候就会形成望风而降的情况。

    别说接下来的高唐了,就连祝阿、漯阴,也可能会跟着一起投降。

    而一但平原郡,大部分的县城,都是选择的投降。

    到时候赵风派兵开赴济南郡,都不需要攻城,对方就直接投降了。

    如果是攻破的平原,给别人的看法就是,还有人在继续坚守。

    也就是还能看到坚守的希望。

    这样其他县城,或许也会选择继续坚守待援。

    赵风沉吟了一下:“也罢!”

    “那就等文丑过来以后,明**迫平原太守投降吧。”

    “反正我们也不急着拿下平原!”

    然后看向徐晃:“公明,暂时停止进攻。”

    徐晃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调转马头,直接策马离去。

    等徐晃一走。

    赵风便看向鲁肃:“子敬,我们兵分两路。”

    “我携带亲卫营与中山王派来的校尉部曲,跟高顺的陷阵营,前去平原东城门驻扎。”

    “你带领自己的本部,与一万余新兵,前去平原西城门驻扎。”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便掉转马头,直接策马离去。

    等鲁肃走后。

    赵风对熊大一挥手:“出发!”

    说完,便带着亲卫营,中山王派来的校尉部曲,与高顺的陷阵营,直接往平原东城门行去。

    鲁肃则直接带领一万余士兵,与大军分开,开赴平原西城门。

    当天快要天黑前,文丑率领五千部曲,赶到平原。

    赵风则直接让文丑,率兵在平原南城门外驻扎。

    至此,整个平原,都已经被赵风给包围了起来。

    而为了要逼迫平原太守投降,第二天赵风也只是围而不攻。

    时间一眨眼,便过去了三天。

    这天。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张将军派属下特来汇报,鬲国被围四天后,今日选择了投降!”

    “张将军说,处理完鬲国琐事,明日便率兵赶来平原汇合。”

    赵风笑道:“很好。”

    “下去领赏吧!”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多谢主公!”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第九百五十八章 调走高顺() 
鬲国投降,对赵风来说,不算什么。

    毕竟鬲国也就是一座普通县城。

    但鬲国的投降,会给平原太守,造成极大的心里压力。

    因为鬲国县令投降以后,整个平原郡黄河以北之地,就只剩下了平原。

    而且,除了最初的般县与厌次,是被张郃、文丑,与徐晃派兵攻打下来的。

    其余的几个县城,在乐陵开了投降的先例后,全部都是选择的投降。

    这也是赵风选择了要逼迫平原投降,所以才特意传令张郃,让鬲国也跟着投降。

    不然以张郃的本事,又率领五千部曲,进攻鬲国这种普通县城,强攻两、三天,足够拿下了。

    好在选择逼迫投降后,也没多花几天时间。

    等哨骑走后。

    赵风看向熊大:“把鬲国投降的消息,转告徐晃、鲁肃、文丑。”

    “让他们下午进行试探性进攻,把这消息用箭失送入城内。”

    “传令中山王派来的校尉部曲,让他们下午去试探性攻城。”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派人把消息送入城内后,赵风也就不管平原太守是如何想的了。

    反正每天依然是围而不攻。

    时间一转眼,便过去了五日。

    这天。

    鲁肃急匆匆的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青州方面传来消息。”

    “张燕有了刘备的增援,再次与吕布交战了三次。”

    “这三次,吕布都略处于劣势。”

    “之后吕布没有选择继续进攻张燕所部。”

    “今天有一则传闻送来,说乐安郡很多世家、豪强,纷纷支持吕布,已经在各县作乱了。”

    “另外,乐安县还有几个县城,已经表明了要投靠吕布!”

    赵风现在虽然率兵驻扎在平原,离乐安郡非常近。

    但因为渡口对面,被张燕占据着。

    所以消息的流通,也非常闭塞。

    赵风听后,沉吟了一下:“吕布当初,好歹在乐安郡待过些年月。”

    “会得到一些世家、豪强的支持,也不算意外。”

    “只是没想到,吕布居然还早早的埋下了暗手,还有县令直接表明,要投靠吕布。”

    “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吕布自己的想法,还是高顺出的主意!”

    鲁肃沉吟了一下:“吕布有勇无谋,此事八成是高顺出的主意。”

    赵风笑道:“没想到高顺,还是个文武全才!”

    当初赵风第一次对高顺,发动天赋能力的时候,只认为高顺的属性,都比较平均。

    但没听过高顺对谋略方面,有什么建树。

    只是吕布对高顺比较看重,赵风对此有所怀疑罢了。

    现在得到乐安郡埋下的暗手,如果确认是高顺出谋划策的,说明高顺确实能出谋划策。

    当然,这种事情,想要得到确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有很大的概率,吕布会说是他自己当初埋下的暗手。

    鲁肃沉吟了一下:“当初是什么情况,暂且不好说。”

    “但高顺的价值越大,只怕吕布会生出召回高顺的心思。”

    “主公应该趁早,把高顺派遣到幽州去。”

    “免得……”

    后面的话,鲁肃虽然没有明说,但赵风也清楚是什么意思。

    就是免得高顺被吕布一诏就走。

    毕竟高顺与毛嘉,只是赵风与吕布之间,为了增进双方互相的一种手段而已。

    当初毛嘉是率领一万余大军,去协助吕布的。

    如今这一万余大军,还剩多少,赵风也不清楚。

    但肯定不会留下太多。

    加上当初高顺提出的谋划,短期内没见到什么效果,吕布才让高顺到赵风这么来效力。

    现在高顺的远见,已经被发觉了出来,毛嘉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

    毕竟以吕布现在的权势、地位,加上还与袁术联姻,又与赵风间接联姻。

    高顺起到的增进双方关系的作用,同样会大打折扣。

    吕布稍微一权衡利弊,说不定就把高顺给要回去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子敬说的有道理。”

    “但吕布真要把高顺给诏回去,就算我把高顺派去幽州,结果还不是一样?”

    鲁肃笑道:“能拖就拖嘛!”

    “反正我们不明着告诉高顺,然后拖个几年,吕布说不定就忘记这事了。”

    “另外,听闻陈宫气量不大,陈宫肯定也不希望高顺回到吕布的麾下。”

    “所以我们就算什么也不做,陈宫也会想办法阻止的。”

    “只是,我们要避免吕布,一开始就把高顺给诏回去!”

    赵风听后沉吟了一下。

    高顺虽然在这边,就只参加过一次夜袭。

    但这次夜袭,陷阵营以八百士兵,突进了黑山军大营。

    虽然不知道具体杀了多少黑山军,但成功突进黑山军大营,而自身只战死了七十几人。

    这种战损对比,简直太大了。

    而以后面对类似的攻坚战,陷阵营肯定也能起到奇效。

    鲁肃自然会看出高顺的价值。

    加上高顺对谋略方面也有建树的话,活脱脱就是一个可以坐镇一方的大将。

    沉吟良久:“我们要是单独让高顺率兵支援幽州。”

    “这会不会太过明显?”

    “这样一来,不但高顺会察觉出什么,就连吕布也会察觉出什么吧?”

    鲁肃沉吟了一下:“既然主公担心这事。”

    “那就从明日开始,强攻平原!”

    “等拿下平原后,主公便让高顺、张将军、文将军,一同率兵赶往幽州。”

    “这样一来,也就不怎么唐突了。”

    “只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无法让其他县城,跟着投降了。”

    “而调走了一万余大军,接下来青州的战事,我们的大军数量,就不足六万人了!”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这不足六万的大军当中,有三万还是骑兵,根本不擅长攻城。

    不过考虑到青州目前的局势。

    赵风沉声道:“就这样办吧。”

    “反正乐安国被吕布提前埋下暗手。”

    “我们能占据的地方,最多也就是济南郡与齐郡。”

    “而齐郡张燕必然会死守,我们不想损兵太多,拿下济南郡就差不多了。”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第九百五十九章 拿下平原() 
第二天一早。

    在赵风的命令下,徐晃、文丑、张郃、鲁肃,分别率领本部,开始强攻平原。

    其中张郃处理完鬲国之事后,率兵来到平原,是与赵风驻扎在一个大营的。

    也就是说,进攻平原的大军,分别是徐晃率领九千余大军,进攻平原北城门。

    张郃率领五千部曲,进攻平原东城门。

    鲁肃率领一万余大军,进攻平原西城门。

    文丑率领五千部曲,进攻平原南城门。

    陷阵营都是重步兵,不适合攻城战,与赵风的亲卫营,一同在大营修整。

    赵风没有选择进攻,不是因为胆小不敢上战场。

    而是要在关键时候,加入平原西城门的进攻。

    这样才能让平原西城门,在猝不及防下,直接被攻破。

    毕竟平原西城门,原本适应了五千士兵的进攻力度,突然变成一万五千余人的进攻力度。

    只要调度没供应上,平原西城门,自然就会被攻破。

    四座城门强攻了一天,当天结束战事后,便把战损战报,送到了赵风这里。

    赵风查看完战报,叹息了一声。

    因为是强攻平原,所以战损比常规进攻要大上很多。

    其中徐晃所部,阵亡了三千余人,鲁肃率领的本部部曲,与赵风的中军,同样共计阵亡了三千余人。

    张郃与文丑所部,也分别阵亡了两千余人。

    这个损失情况,可以说是,自从与张燕交战一来,最大的一次损失。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

    毕竟赵风是属于攻城方,损失大,也属于正常现象。

    何况赵风还是在强攻平原!

    第二天一早,大军继续按照原计划强攻平原。

    这天,赵风也率领亲卫营,与张郃的部曲,一起在平原西城门外列阵。

    赵风抬头看了看天色,转头看向熊大:“传令下去,开始攻城!”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对着身后大声喊道:“擂鼓!”

    “进攻!”

    话音一落。

    便响起了咚!咚!咚!震天般的鼓声。

    鼓声一响。

    张郃所部,便高呼着喊杀声,冲向了平原城门。

    战事刚起不久。

    一传令兵策马跑到赵风身前,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张都尉让属下前来汇报,城墙上的守城将领说,平原相准备投降,已经在四面城门,都派人通知了。”

    “希望我们能暂时停止进攻!”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考虑良久,转头看向熊大:“鸣金收兵!”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掉转马头,策马往擂鼓方向奔去。

    现在鼓声太大,熊大在原地传令,声音根本传达不到。

    不到片刻功夫。

    擂鼓声停止,收兵的鸣金声,便响彻了起来。

    张郃在听到撤兵的声音后,迅速带领部曲,从城墙上撤了下来。

    而在张郃撤兵的过程中,平原西城门上的守兵,没有继续放箭射击。

    由此可见,平原相还真有可能,要选择投降。

    等张郃完全撤兵回到阵型后,赵风便开始耐心的等候了起来。

    既然是四面城墙,都要求撤兵,估计用不了多久,这些撤兵的消息,便会派人送到赵风这里。

    不到片刻功夫。

    一哨骑,从南方迅速跑到赵风这里,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文都尉让属下前来汇报。”

    然后把南城门发生的战事,向赵风汇报了一遍。

    内容跟东城门守城将领,说的差不多。

    接着补充道:“文将军已经暂时撤军了。”

    赵风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你先在这候着,等待下一步命令。”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策马到旁边等待了起来。

    没多久。

    鲁肃也派人回来禀报相关事宜。

    情况与平原西门、南门的情况,都差不太多。

    赵风同样让鲁肃派来的哨骑,在边上候着。

    再等了一刻钟。

    赵风疑惑道:“按理说,徐晃派来的人,应该要赶在鲁肃的前面。”

    “现在鲁肃派来的人,都已经过去了一刻钟,怎么徐晃的人,还没赶到?”

    然后转头看向熊大:“派人去徐晃那边看看情况。”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就准备策马亲自去平原北城门查看一、二。

    这时,从北面,有一哨骑,在策马迅速靠近赵风的阵型。

    赵风赶紧罢手道:“熊大,先等等。”

    “徐晃那边,好像派人过来了。”

    对于赵风的命令,熊大没有任何意见,直接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不到片刻功夫。

    哨骑跑到赵风身前,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徐将军要属下前来报喜。”

    “平原北城门,已经拿下了!”

    “现在大军已经开进了平原城内。”

    赵风听后,愣了下来。

    之前是以为,平原太守,经受不住压力,所以才会选择投降。

    而现在的情况,应该是不久之前,徐晃就即将要拿下平原北城门,所以平原太守,才想要到要投降的。

    毕竟攻破城池后,平原太守,就会成为阶下之囚。

    而选择投降的话,说不定赵风还会让他继续担任平原太守。

    两害相比,选其轻,平原太守这样选,非常正常。

    这也是赵风之前,在西平昌县令投降以后,依然让他任西平昌县令的原因之一。

    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县令的抵抗心里,大大增加其他县令投降的概率。

    否则以这些墙头草的心性,赵风怎么会让他们继续担任原职。

    万一以后张燕有机会率兵回攻,这些人绝对会第一时间选择投降。

    而徐晃之所以耽搁了这么些时间,只怕是东门、西门、南门都选择了撤军后。

    平原太守想要暂时保住平原,然后才好于赵风来谈条件,所以把这三门的部分士兵,增派到了北门。

    所以连鲁肃所在的西门,都已经派人过来汇报情况一刻钟以后,徐晃才拿下了平原北城门。

    也就是说,因为赵风的原因,会导致徐晃所部,多死不少人!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赵风。

    毕竟不但赵风撤军了,就连鲁肃、文丑,也同样选择的撤军。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徐晃会这么猛,居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