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大家都知道是对方干的,但有人主动背锅,自然也就是处罚背锅之人。

    所以这种消息,自然不能让甄宓与袁莺同时知道。

    至于她们二人会不会互相打探,又会不会如实说出来,赵风就无从得知了。

    华佗对赵风行了一揖:“甄夫人怀有身孕,五十天左右,前后不超过三天。”

    “袁夫人怀有身孕,在五十三天左右,同样是前后不超过三天!”

    赵风听后,稍微愣了一下。

    果然是无巧不成书,同时怀孕也就算了,居然还离的这么近!

    从孕期来看,两人就有不小的可能,是一前一后,差距一天时间怀孕。

    如果在算上早产等各方面原因,还有很大的可能,这两个胎儿会在同一天出生!

    这消息要是被甄宓与袁莺知道了,指不定会发生些什么。

    华佗看到赵风眉头深锁,也不好询问,对赵风行了一样:“我去开一副药方,两位夫人可以一同使用。”

    赵风点了点头,对门口的守卫道:“小校,陪华佗走一趟!”

    小校快步跑到大厅中间,对赵风一拱手,然后便走到了华佗身后,与华佗一起离开了议事厅。

    等华佗走后。

    赵风叹息了一声,总感觉后宫内斗的戏码,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尤其是此事还关乎未来继承人上。

    另外,甄宓与袁莺,也都是有娘家人的。

    袁莺的父亲,可是袁术!

    袁术会不会根本不告诉袁莺某些事情,而是主动派人刺杀甄宓?

    就算不是直接杀掉甄宓,只要弄出一点意外,甄宓也就流产了。

    事后也查不到袁莺头上。

    而袁莺要是生的是男孩,那就是长子,有袁术在背后出力,八成就是袁莺生的长子,是以后继承自己位置的人。

    毕竟袁莺生的男孩,就是袁术的外孙,好歹也算是血亲关系。

    以袁术现在身为皇帝的心思,自家人为王,总比外人为王,要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孙安心吧!

    而甄宓所出,对于袁术来说,没有血亲关系,那就是外人!

    这么明显的答案,还用选吗?

    另外,袁术的情况,目前也不算太好。

    一旦袁术自知不敌曹操、刘表、刘备等人,在帝位不保的情况下,那就更要帮助自己的女儿、外孙,除去一切威胁存在!

    哪怕这个外孙还不确定,还有可能是外孙女,那也不妨碍袁术要除去潜在威胁的可能!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吕布被俘()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主公双喜临门,这是天大的喜事!”

    “为何要叹息?”

    赵风摇了摇头:“你不懂!”

    沉吟了一下:“去虎营调一曲五百人出来,分别负责保护两位夫人的安全。”

    虎营就是亲卫步兵,日后的禁卫军,当然日后也可能就叫虎营,毕竟赵风的表字中,就带了一个虎字,意义特殊。

    一曲五百人,分别给甄宓与袁莺护卫,也是一人两百五十人,然后按照一天三次轮换制,守夜人数稍多的情况。

    白天是七十人,夜晚是八十人,深夜是一百人。

    这些护卫,主要是防备刺客刺杀,应急用的。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诺!”

    说完,就准备转身离去。

    赵风伸手制止道:“且慢!”

    熊大转过身来,对赵风一拱手:“主公还有何吩咐?”

    赵风补充道:“派人放出流言,就说我曾经在某事上,非议过嫡长子继承家业,而应该是贤者居之!”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诺!”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侧厅。

    赵风的意思,就是自己有意立贤不立长。

    另外,这条流言传出去后,也能看看世家、豪强们,是一种什么态度。

    因为这不单单是赵风立贤不立长,而是以后所有的世家,可能都要选择立贤不立长。

    这对嫡长子世袭爵位、家业的制度,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当然,此举对于那些庶子,也是不小的机遇。

    至于最终会演变成什么,赵风直接坐看就好。

    反正这也只是流言的性质,赵风又没有亲口颁布告示。

    另外,此举也能让甄宓与袁莺,不会为了长子的名头,而去互相伤害。

    同时也可以打消甄宓与袁莺娘家人的某些想法。

    最起码,赵风真要是准备立贤不立长,袁术就算想办法让甄宓意外流产,最后也不一定会是他的外孙成继承王位。

    想到这里,赵风才突然发现,为什么会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制度。

    因为这个贤者居之的说法,有些类似能者居之。

    一旦形成固定观念,那么既然有本事的人,才可以继承家业、爵位,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有本事的人,也可以坐上皇帝的宝座?

    而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所以才有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制度。

    当然,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毕竟赵风也不是通史。

    翌日。

    田丰、王机等各级官员,在得知赵风双喜临门后,纷纷在议事厅表示了恭贺,并送上了给未来两个孩子的贺礼。

    出师有名,赵风也就直接收下了,反正礼轻人意重。

    商议完后,除田丰以外,各级官员都陆陆续续的退出了议事厅。

    等众人走后。

    赵风询问道:“元皓单独留下来,可有要事?”

    田丰点了点头:“昨天下午开始,突然听到民间在流传主公之事!”

    赵风疑惑道:“何事?”

    田丰直言道:“民间传言,主公对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制度,颇有非议,认为应该立贤不立长,贤者居之!”

    赵风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田丰跟了赵风这么多年,昨天赵风才双喜临门,昨天下午就出现了类似的流言,那也太凑巧了。

    从众人议事时,没人提出相关问题,田丰也在众人走后,才单独询问赵风。

    可见,田丰认为,这传言,就是赵风自己传出去的。

    至于用意,那太明显了。

    毕竟民间关于宫中的野史,那也是相当丰富的。

    所以赵风反问道:“元皓以为,我们也应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吗?”

    这个问题,赵风现在确实可以明确的询问。

    毕竟二位夫人同时怀有身孕,两个男孩、两个女儿、一男一女,都是有可能的。

    一旦二位夫人生的都是男孩,这个问题就出来了。

    另外,还事关未来其他小孩的问题。

    田丰沉吟了一下,没有回答赵风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敢问主公,何以为贤?”

    赵风听后,愣了一下。

    田丰这个问题,问的好啊!

    贤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范围就太宽了,就类似什么样的人,才叫有本事的人,那会有无数个说法。

    无法确定贤的标准,那所谓的立贤不立长,就成了一句废话。

    而就算专门为此弄出一个‘贤’的标准,也就是继承人的标准。

    但这个标准,又会不会有子嗣完全达标?

    如果没有一个子嗣完全达标,而同时又有几个子嗣是半斤八两,最后又选谁来继位?

    这么多的麻烦事,弄虚作假、皇子内斗,那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所以,从这个问题,也能看出,田丰心目中,还是认为应该要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因为这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赵风沉吟了良久:“此事日后再议!”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诺!”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的说法,无疑就是告诉田丰,赵风心里也没有贤的标准。

    那么民间的传言,就只是传言了。

    至于赵风真想出了什么贤的标准,那也要商议很久、很久。

    时间一眨眼,便过去了五日。

    这五日里,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而赵风两位夫人同时怀孕的消息,也慢慢开始扩散了出去。

    这天。

    田丰急匆匆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毛将军派人送来八百里急报!”

    “说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其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

    “吕布在白门楼见曹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便于三日前,把吕布捆绑了起来,下城投降!”

    赵风听后,沉吟了良久。

    吕布会败,不出乎自己的意料。

    毕竟自己派出五路大军,去进攻曹操,以希望曹操能派兵回援,以此解了吕布的危机。

    可曹操却没有选择率兵回援,而是继续进攻吕布,可见在曹操的战略规划当中,除去吕布,才是目前最应该做的。

    否则吕布就像一根鱼刺一样,会一直卡在曹操的咽喉里。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两全之策() 
    因为第一次,赵风用类似的方式,逼迫曹操放弃进攻吕布,从而选择了率兵回援。

    如果第二次,曹操依然这样选择,那吕布永远都消灭不掉。

    否则,这次要是率兵回援,下次呢?下下次呢?

    赵风会以同样的手法,来逼迫曹操回援。

    所以曹操干脆暂时不管五郡的战事,而是选择非要消灭掉吕布。

    吕布一灭,曹操便可以腾出手来,慢慢与赵风交战。

    哪怕短时间内,丢失了五郡之地,日后也有机会把这五郡之地,给夺回去。

    何况,因为时间关系,加上曹操原本就有所部署,赵风的五路大军,目前也没有达成占领郡地的作战任务。

    而这时候曹操回援,显然表明,曹操的决策,那是完全正确的!

    思考了半天,赵风才开口道:“如今我们五路大军,都没有达成战略目的。”

    “一旦曹操回援,我军只怕很难达到之前的战略目的了。”

    “如今张燕暗中投靠我们,毛嘉当初虽然有些小动作,但现在也不是问题了。”

    “另外,在外人眼中,毛嘉毕竟也是我的麾下,我要是弃毛嘉于不顾,麾下将领会如何看我?”

    “再有就是,吕布暂且不说,吕姬也是我的麾下,而且也没有其他异心,我总不能看着吕姬被曹操给带走吧?”

    “何况,还有七千我们的女兵!谁知道曹操会如何处置他们?”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主公想要如何?”

    赵风没有回答田丰的问题,而是询问道:“元皓以为,我们可有两全之策?”

    田丰沉吟了良久:“有倒是有,只是可能会让主公涉险!”

    赵风罢了罢手:“我一路走来,大大小小的战事都经历过,有什么比战场更危险吗?”

    “我还怕什么涉险?”

    “有计策但说无妨!”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此计便是,主公亲率元氏的六万新兵,与主公的亲卫,打出营救吕布的名义,开赴下邳。”

    “想率兵前去下邳,就必然要经过徐州的琅琊郡、东海郡。”

    “主公亲率七万余大军,曹操知道后,必然要提防主公。”

    “否则曹操刚刚攻下的徐州,只怕会全部落入主公的手中。”

    “而一旦曹操准备率兵抵御主公的七万余大军,曹操的大军,便会被主公拖在徐州。”

    “这样就可以给另外五路大军,争取足够的时间!”

    “曹操为了不被主公拖在徐州,吕布不好说,但放毛嘉、吕姬等人率兵回来,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接着话锋一转:“只是,主公的七万大军,其中有六万全是新兵,而且没有大将统领,一旦曹操看出一、二,主公就会非常的危险。”

    “就算曹操没有看出什么,也可能会选择与主公速战速决,以期望快些率兵回去救援五郡战事。”

    “毕竟只要击溃了主公,主公另外的五路大军,便不攻自溃了!”

    “好在张将军、文将军、华将军的大军,就在泰山郡,可以接应一、二。”

    “不然丰也不敢说出这个计策!”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这事,自己确实会很危险。

    毕竟如果有机会的话,赵风也会选择除掉曹操。

    曹操一死,就算曹操的儿子继承下来,赵风也能较为轻松的一统天下。

    何况,赵风现在还没有子嗣,那就是没有继承人。

    一旦赵风出了意外,赵风打下的偌大地盘,就会陷入内乱。

    曹操只要坐看北方内乱,然后率兵接管就可以了。

    所以,赵风这次出兵,会非常的危险!

    赵风沉吟了良久:“目前看来,貌似也只有这一种选择,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选择。”

    “只是我一旦亲率大军过去,我们与曹操的决战,也就直接爆发了!”

    赵风率兵过去,不管曹操如何选择,赵风都不能轻易撤走。

    否则就会影响到另外五路大军的士气。

    毕竟士兵懂的不多,他们只知道赵风撤了,那也就是败了!

    不能撤走,又不能直接交战,那想要拖住曹操的大军,就只能靠扯皮。

    而这种情况下,曹操怎么会与赵风扯皮?

    稍微发现苗头不对,曹操就必然会选择进攻赵风。

    一旦战事开始,那就很难停下来了。

    因为曹操不能败,曹操一败,辛苦打下的徐州,就会尽入赵风手中。

    另外,别说五郡之地了,只怕一口气丢掉十几个郡,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同样,赵风也不能败,赵风一败,便会影响到另外五路大军的士气。

    到时候一切计划都是白搭。

    而战败之后,赵风需要耗费时间,来恢复士气。

    等赵风恢复过来,曹操也已经发展壮大了。

    下一次进攻,只会更加困难。

    双方都有不能败的理由,那就只能是死磕了!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只是主公要承担的风险,太过巨大。”

    “不如主公召集各官员,前来议事厅,共谋它策?”

    田丰的意思,赵风心里清楚。

    这个各官员,显然不是平时的那些官员。

    毕竟这些官员的能力,田丰清楚,赵风也同样清楚。

    大部分都是能力一般,稍微有些能力的,都已经委以重任。

    所以,田丰所说的这各官员,是指的王烈、邴原、徐庶等人。

    王烈、邴原的能力,田丰很清楚,那都是有非凡才能的人,只是当初不为了避祸,不愿出仕,只愿教书育人。

    但能力摆在那里!

    另外,如今赵风的权势越来越大,也差不多可以再次劝他们出仕了。

    至于徐庶,虽然露面次数不多,但田丰是第一个接触徐庶的,对徐庶的才能,也是颇为赞赏。

    只是徐庶算是黄月英的保镖,因为黄月英的问题,徐庶暂为墨家书院假院长。

    想要徐庶直接出仕难,但让徐庶以墨家学院假院长的身份,参加各官员议事,然后去询问一些问题,徐庶肯定也会有相关回答的。

    否则别人就会看轻墨家,毕竟墨家学院的假院长都没啥本事,那教出来的学生,又能如何?

    如果因此败坏了墨家名声,徐庶肯定也是不愿意的,否则如何对的起黄承彦。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赵风亲征() 
    赵风沉吟了良久:“王烈和邴原,一个在元氏,一个在晋阳,想要凑在一起,哪怕快马赶来,也需要额外耗费几天时间。”

    “至于徐庶,还没到让他崭露头角的时机!”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赵风还没有接来。

    一旦徐庶展现了才能,赵风担心曹操会率先找到徐庶的母亲。

    然后徐庶最终又只能前往曹营。

    毕竟徐庶当初是犯了事,被官府通缉,才隐姓埋名。

    为了防备官府抓住徐庶的母亲,从而威胁到徐庶本人,徐庶母亲已经被徐庶的游侠好友给隐匿了下来。

    所以赵风派人想要找到徐庶的母亲,也只能暗中打探,自然不太容易。

    加上徐庶的游侠好友,可能会存在故意误导,那就更难了!

    而曹操要找到徐庶的母亲,那就太简单了。

    首先直接撤掉徐庶的通缉令,然后说要请徐庶的母亲,去许都享福,或者打着徐庶的名义,说要接自己的母亲,去许都享福。

    在这种孝义的行为下,徐庶的母亲自己就会出来。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赵风完全处于劣势。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那主公是决定亲征了吗?”

    赵风点了点头:“就按元皓的计划来吧。”

    然后看向熊大:“传令下去,让黄忠、魏延,略作整顿,明日一早,率领新兵随我出征。”

    “另外,再传令给亲卫,明日出征!”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诺!”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等熊大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我走之后,后方的调度、安稳,就交元皓负责了!”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主公放心,丰一定不会让后方出现乱子的!”

    “丰这就去做粮草的调度安排。”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翌日一早,赵风便率领着七万余大军,启程开赴徐州战场。

    虽说路上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但曹操刚刚拿下吕布,想要迅速拿下徐州全境,怎么也需要一些时日吧。

    何况还要处理一些后事、收尾工作,都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理论上来说,赵风应该能在曹操离开徐州前,率兵抵达徐州琅琊郡。

    一共耗时十天,在赵风的加速行军下,大军抵达了北海郡朱虚县。

    临时大营刚刚安置下来。

    一守卫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黄将军求见!”

    赵风点了点头:“请进来!”

    守卫对赵风一拱手:“诺!”

    说完,便快步跑出了中军大帐。

    片刻功夫。

    黄忠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拜见主公!”

    黄忠之子黄叙,在华佗的医治下,虽然无法痊愈,但性命无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