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还需要刘表多等候些时日。”

    士兵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等士兵走后,赵风看向熊大:“派人去传令典韦、王平二人,让他们暂停进攻南阳郡,先稳固目前的治地。”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的想法,非常简单,那就是拖延时间。

    只要一日没有完全拿下南阳郡,赵风也自然无法把南阳郡交给刘表。

    刘表如果着急,那就找曹操去要!

    赵风巴不得刘表出兵南阳郡,来从曹操手中夺回南阳郡的剩余之地。

    这样一来,就算赵风不把南阳郡交给刘表,刘表也不可能会出兵相助曹操了。

    当然,刘表为了从中牟利,自然也不会出兵南阳郡。

    翌日。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骑兵主公!”

    “张将军让属下,送来关于右扶风的最新情况。”

    说完,便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从哨骑手中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仔细查阅了一遍。

    其中大意便是,马超打着替父报仇的名义,率兵攻入了目前还属于曹操的右扶风。

    然后在右扶风与莫名势力交战了。

    根据张辽的猜测,这股莫名势力,有极大的可能,是袁谭的势力。

    另外,疑似发现了张绣的踪迹,张辽猜测,张绣等人,应该是与袁谭达成了某种盟约。

    从这个情报中,赵风知道了,马超与白文的战事,应该告一段落了。

    毕竟两人因为莫名原因,互相征战了一年时间。

    当初双方就有意让赵风插手,来让他们双方止戈。

    只不过赵风无力派兵,只是象征性的劝说了一下,基本没啥作用。

    但经过了一年的战事,在互相都讨不到好的情况下,就算赵风不出兵干涉,也自然会罢兵。

    当然,他们之间罢兵,自然不需要来告诉赵风,所以赵风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罢兵的。

    但之前既然没有相关情报送来,估计也是刚罢兵不久。

    说不定,就是看到有机可乘,才双双选择了罢兵。

    赵风思考了良久,最终内心一叹。

    因为赵风现在,还真没办法去干涉马超的用兵。

    毕竟马超是打着替父报仇的名义。

    另外,抛开这方面不说,张辽与周仓,一个在京兆尹镇守,一个在左冯翊镇守,两人所率领的大军,分别都是一万五千余人。

    这点兵力,镇守一地,都很勉强了,出兵干涉,那根本不可能。

    何况,袁谭的势力,也在右扶风潜伏,有马超去消灭袁谭等人的势力,也是好事一件。

    至于马超与白文的问题,赵风从接受禅让开始,就准备留作历史遗留问题,去交给后世子孙去和平解决。

    除非等赵风称帝后,马超和白文造赵风反,赵风才有理由去扫平他们。

    不然就只能效仿刘邦,去以各种名义,来消灭马超与白文。

    至于具体用什么方式解决,还要看大汉以后的人口恢复情况。

    如果人口恢复的不错,赵风就算背负骂名,也可以效仿刘邦。

    如果人口恢复的缓慢,那自然只能交给后世子孙去解决了。

    另外,汉武帝的推恩令,也同样可以效仿。

    本着拥有不少解决办法,赵风对哨骑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回去告诉张辽,让他继续盯着右扶风的情况。”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时间缓缓流逝,一眨眼便过去了两个月时间。

    这两个月里,徐晃、夏侯兰所部,攻克了许都东北方面门户鄢陵,率领着两万余大军,在许都与赵风会师。

    之后赵风便下令,让徐晃、夏侯兰率领大军,在许都东城门外驻兵。

    而张郃与文丑所部,也已经完全拿下了豫州全境,目前兵临许都东南门户新汲城下。

    只要攻克了新汲,张郃与文丑,便也能率领大军,到许都与赵风大军会师。

    两个月后,张郃与文丑所部,率领大军攻克了新汲,正式赶到许都与赵风的大军会师。

    赵风令张郃与文丑,率领本部大军,在许都南城墙外安营扎寨。

    与此同时,后方招募的六万男兵与一万五千女兵,都都抵达了长社。

    因为都是新兵,所以赵风让鲁肃与魏延,前去训练新兵。

    而长社因为曹军放了一把大火,内城焚毁了八成,加上长社北城墙已经坍塌,赵风也没派人去修葺,所以目前没有百姓前去居住。

    相当于长社就是一个超大号的兵营。

    这天。

    一士兵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庞主簿让属下送来文书一封。”

    说完,便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从士兵手中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仔细查阅了一遍。

    大意内容便是,袁耀等人,在得知曹操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颍川郡后,连续商议了五天时间。

    如今袁耀已经带着一干等人,启程赶赴洛阳,准备在洛阳直接禅让帝位给赵风。

    相关的通牒文书,估计用不了几日,同样会送到赵风这里。

    根据庞统的猜测,应该是赵风已经把许都围困了起来。

    一但攻克了许都,许都天子刘协,也就成了赵风的阶下囚。

    到时候还需不需要袁耀来禅让帝位,就完全要由赵风说了算了

    而赵风不是曹操,不需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刘协在赵风手中,没什么利用价值。

    说不定,刘协为了活命,会比袁耀更愿意禅让帝位!

    一但刘协也决定禅让帝位,赵风是选择接受刘协的帝位,还是接受袁耀的帝位,就没谁能说的准的。

    毕竟从袁耀手中接过帝位,相当于禅让了两次,才到赵风手中。

    而从刘协手中接过帝位,那只是禅让了一次。

    这对日后,会造成不同的政治影响。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登基称帝(大结局)() 
    所以袁耀等人决定,乘着许都还没有被赵风拿下,袁耀携带传国玉玺,亲自赶到洛阳,来禅让帝位。

    这样一来,袁耀起码还能保住袁家的富贵。

    何况,之前就已经禅让过了两次,这次禅让之行,也不算突兀。

    赵风看完后,内心也是感慨不已。

    选择围困许都,而不是强攻许都,一是要图稳。

    在有大优势的情况下,没必要冒风险去与曹操决一胜负。

    毕竟曹操也不是好对付的。

    二是可以减少死伤情况。

    毕竟赵风的大军数量,并没有比曹操多出多少。

    强攻许都的话,不说拿不拿的下,就算能拿下,那也要死伤惨重。

    结果赵风围困许都后,给袁耀的感觉,就是赵风想要俘虏刘协,然后另做他用。

    到了那时,不说刘协愿不愿意,只要赵风愿意,刘协难道还能不禅让帝位?

    所以,袁耀的这次禅让之行,显然也是想岔了。

    当然,就算没有这次的情况,等赵风消灭了曹操后,袁耀依然会进行三次禅让。

    不管袁耀当初禅让帝位,是试探成分居多,还是真有禅让的想法。

    到了现在,都是木已成舟,由不得袁耀了!

    就像陶谦让徐州给刘备,刘备让徐州给吕布,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几分试探,几分真意,谁又说的清楚。

    如果袁耀发愤图强,最终战胜了赵风,保住帝位,那么当初的举动,自然就是试探成分居多。

    哪怕不是试探,也会变成试探。

    而如果最终袁耀把帝位禅让给了赵风,哪怕当初是试探,那也不是试探,而是真心禅让。

    赵风放下手中的文书,看向士兵:“回去告诉庞统,就说我知道了。”

    士兵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五日后,袁耀派出使者,前来告诉赵风他们的行程,希望赵风早日赶到洛阳,去接受帝位。

    赵风只是回复知道了,便打发了袁耀的使者。

    因为赵风心里的想法是,登基称帝后,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如果不能把曹操消灭掉,指不定会弄出什么麻烦。

    而消灭掉曹操以后,赵风与刘表有一个十年之约。

    刘表可以让他的儿子,平稳接收荆州。

    至于江东孙氏,暂时不足为患。

    而只要赵风承认凉王马超与秦王白文的王位,他们二人,短时间内,也不会给赵风制造麻烦。

    赵风也可以利用这些年,登基后来收拢豫州、徐州、司隶、青州、冀州、并州、幽州的民心。

    时间缓缓流逝,不知不觉中,赵风便在许都城下待了四年时间。

    这四年里,马超与白文平分了右扶风。

    其中汧县、渝麇、雍县、陈仓、郿县,归马超所有。

    槐里、茂陵、平陵、鄠县、武功、美阳、杜阳、漆县、栒邑、安陵,归白文所有。

    之后马超与白文,合兵一处,从斜谷攻入了张鲁的汉中郡。

    双方互有胜负,但因为粮食运输困难,最后马超与白文战败而归。

    另外,这四年来,每年都会有六万男兵与一万五千女兵,赶到长社训练。

    如今长社囤积的大军,已经达到了男兵三十万,女兵七万五千。

    加上许都北城墙外的九万大军,许都东城墙外的两万余大军。

    在许都附近,赵风便囤积了四十八万余大军!

    至于张郃与文丑的大军,赵风早就让他们率兵前去汝南郡坐镇了。

    毕竟荆州刘表,还是需要防备的。

    典韦与王平的大军,也撤出了南阳郡,返回了弘农郡坐镇。

    只是因为南阳郡还有不少地方,依然属于曹操,所以南阳郡,目前也没有交给刘表。

    这天。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襄阳传来急报,刘表已经病故,荆州之主,由刘表的次子刘琮继任。”

    赵风感慨道:“当初我还以为,刘表只有一、两年好活的。”

    “没想到,这一活,还活了四、五年时间。”

    至于刘琮会继任荆州之主的位置,赵风也不觉得意外。

    虽然当初让黄承彦去找人协助刘琦,但显然效果甚微,或者说蔡氏与蔡瑁等人的权利太大,导致刘琦一点机会也没有。

    赵风沉吟了一下,看向熊大:“让荆州地下情报组织,找到刘琦。”

    “如果刘琦不想被害死的话,让他前去汝南郡安阳,找张郃寻求帮助。”

    “我会让张郃与文丑,率兵介入此事。”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等熊大走后,赵风看向哨骑:“下去领赏吧。”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多谢主公!”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等人都走后。

    赵风自语道:“刘表已经熬死了,这曹操到底还能活多久?”

    赵风当初的打算,就是把曹操给围困在许都,然后耗死他。

    毕竟单凭颍川郡一郡之地,显然养不起十余万的大军。

    一般正常情况,一郡之地的赋税,也就只能养活三万左右的大军。

    郡地不同,产粮不同,人口不同,能养活的大军,也会不同,少的能养活一万余人,多的能养活五万余人。

    就算曹操有些许存粮,也应该熬不了太久,毕竟是十万大军。

    可曹操偏偏熬了四年时间!

    当然,耗的越久,颍川郡百姓就会被盘剥的越发厉害。

    到时候赵风接收颍川郡的阻力,也就会越小。

    所以赵风在这种想法下,许都一围就围了快五年时间。

    没多久。

    又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许都内传出消息,曹操病故了!”

    赵风听后,愣了一下。

    虽然不清楚曹操具体的死亡时间,但显然不是这个时候。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曹操提前这么多年,便亡故了。

    还没来得及感叹世事无常。

    又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许都天子派使者前来大营,表示愿意投降!”

    赵风知道,刘协只是被曹丕等人推出来的由头。

    曹丕等人不同意,刘协就算想投降赵风,又有什么用,根本没人会听他的。

    何况,刘协想投降的消息,都出不来许都皇宫。

    赵风沉吟了一下:“你去找徐庶,让他去见见天子使者。”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这种情况,赵风自然不适合直接接见刘协的使者。

    所以让徐庶去打头阵,打探那边的情况,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片刻后。

    徐庶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回禀主公,许都断粮了!”

    “根据使君所言,曹操是因为饮食不善,又操劳过度,导致头风发作,最终病故。”

    赵风听后,也是感慨不已,没想到曹操是这样死去的。

    沉吟了一下:“他们投降,有什么要求没?”

    徐庶摇了摇头:“没提什么要求。”

    接着话锋一转:“都已经断粮了,还能提什么要求?”

    “再拖延个三、五日,许都城内,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赵风沉吟了良久:“刘协毕竟是刘汉的天子。”

    “以我现在的身份,接受刘协的投降,只怕不太合适。”

    “我意,让士兵每天运送些许粮食进入许都,吊着许都城内军民的性命。”

    “然后回洛阳接受袁耀的禅让。”

    “之后以帝王的身份,来接受刘协的投降!”

    “元直以为如何?”

    以许都的情况,就算赵风想分给百姓多一些的粮食,也会被曹军给抢走。

    所以还不如一视同仁。

    反正也就苦个一、两个月,起码能保证,不会饿死人。

    徐庶对赵风行了一揖:“如此,大善!”

    其实赵风想的,除了所谓的身份不合适以外,也是考虑到了以后的影响。

    因为这样一来,之后流传出去的说法,便是赵风刚一登基称帝……,许都天子就投降了赵风。

    这样一来,赵风就显得更加的正统了。

    三天后,赵风便带着虎营、豹营,离开了许都城下,启程返回了洛阳。

    又一个月后,赵风在洛阳皇宫,接受袁耀的禅让。

    再半个月后,赵风祭拜完天地,正式登基为帝!

    因为都是禅让过来的,国号依然是汉,没有变动。

    年号则进行了修改,废除经常更改年号的制度,以后年号统一为新汉年。

    之所以叫新汉年,第一个表示的,便是赵风新立的王朝,算是一个新生的大汉。

    另一个意思便是,王莽当年也是从汉平帝孺子刘婴手中禅让过来的帝位。

    而王莽当年建立的国号,便是新。

    所以新汉的意思,也算是把新朝算了进来。

    为了模糊这个概念,又让人大概知道这么个用意,便没有从王莽的始建国元年算起,而是把孺子刘婴的居摄元年,汉平帝的元始元年,都计算了进去。

    而原本应该是代表赵风的新汉元年,也被赵风改成了新汉二零八年。

    与赵风心目中另一套计算年历的公元二零八年,刚好相符。

    赵风这么做,并不是故意要把年号弄的与公元年历一致。

    而是有着第三个意思,便是想告诫后世子孙,孺子继位的结果,可能就会被类似王莽这样大权在握的人篡位。

    这方便赵风,日后新立一些,关于继承人选的制度,也算是防范于未然。

    然后便当着众人,派出使者,分别前往马超与白文所在地,表示赵风认可了马超的凉王之位,与白文的秦王之位。

    让他们二人,分别上书,表示愿意称臣,奉赵风为帝。

    之后新增了亲王、郡王、县王,三个王爵爵位。

    亲王,显而易见,便是赵风亲族的王爷,只有八个固定王爵,拥有少量兵权,不世袭。

    郡王,是属于异姓王的,可世袭。

    要求便是他们自己去夺取非汉地的地盘,算是鼓励那些有野心的世家、豪强,去对外侵略。

    对王朝的稳定,好处颇多,可以分掉不少野心家惦记帝位的心思,又能间接削弱各个世家、豪强。

    毕竟战争打的就是资源消耗,一但战败,一切都化为乌有。

    另外,也算是给了一个另类的晋升通道,那些有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想法的人,便可以去那些地方发光发热。

    赵风这种举措,也不算新创,而是把周制修改了之后,专门弄出来的。

    因为纵观古代历史,也就只有周朝,扩张的土地最多。

    同时赵风以山海经的名义,把世界大概地图传了出去。

    因为山海经里的地理位置,经过研究山海经的学士走访,发现并不适用于汉朝的地理位置。

    所以赵风这么说,还是拥有一定的可信度。

    至于想要反驳赵风说法的人,你先走遍全世界再说吧!

    刚好,赵风对于目前世界各地,分别是什么朝代,也不太清楚。

    用山海经地理位置来代替,可以完美的去解释。

    至于县王,那就是县侯的进阶爵位,属于大汉内的正常王爵,只世袭三世,如果没有新立大功,便会削为县侯。

    两者实权差矣不大,主要就是王爵会更高贵一些。

    这种情况,大汉就有,只是很少很少,算是特殊的侯爵。

    赵风算是把县王明面化了。

    比如平原郡鬲国、乐安郡益国、齐郡昌国、琅琊郡缯国、汝南郡宋国、魏郡涉国、中山国安国等等,这些都是县国。

    最后,自然是大肆封赏。

    其中赵云被封为武王,属于亲王。

    另外七位亲王,暂时空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