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司马、黄司马,已经于上午,拿下了广昌!”

    “这里面有整个拿下的过程。”

    说完,就双手把竹筒呈上。

    赵狗蛋看到后,直接走到传令兵的身前。

    接过竹筒,然后转身走到案己前,把竹筒交给赵风。

    赵风看随意打量了下竹筒。

    然后就打开竹筒盖。

    倒出里面的竹简。

    里面记载着。

    拿下广昌的过程,十分顺利。

    广昌的反贼,全部携带钱财、私兵。

    往幽州,投奔反贼张纯去了。

    等张武、黄邵到的时候。

    轻松进城。

    赵风看完后,笑道:“不错。”

    “总算在赶在年前,收复了中山国全境。”

    然后转头看向赵狗蛋:“赵狗蛋,赏他五百钱!”

    赵狗蛋,一拱手:“遵命。”

    说完,就从左袖口,掏出一袋钱,直接丢给了传令兵。

    传令兵接过签到,一拱手:“谢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这时。

    又一传令兵,快速跑进议事厅,一拱手:“广昌急报!”

    赵风听到急报,立马站了起来:“广昌刚刚传来捷报!”

    “现在又成了广昌急报?”

    “你确定你没念错?确定不是捷报?”

    传令兵双手呈上竹筒:“没错,是急报!”

    “都在竹筒里。”

    赵狗蛋,立马走到传令兵的身前,接过竹筒。

    然后转身走到案己前,把竹筒交给赵风。

    赵风打量了下竹筒。

    没有发现被打开的痕迹。

    直接把竹筒盖打开,倒出里面的竹简。

    竹简里记载着。

    张武和黄邵,刚刚进城。

    让传令兵回来报捷后不久。

    马上就被两万不明兵马给包围了。

    这两万兵马,疑似反贼兵马。

    所以张武和黄邵,又派出一传令兵。

    要赵风即刻率兵增援。

    否则,四千守军,守两万兵马。

    根本不能久守。

    何况,广昌又距离那么远。

    粮食也不好运输。

    这疑似反贼的兵马,只要把粮食一劫。

    根本不需要强攻。

    四千守军,饿也饿死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对传令道:“拿调令去望都。”

    “通知田军师。”

    “要他把望都全城粮草准备好。”

    “即刻携带粮草,率领全城兵马,支援广昌!”

    说完,赵风就拿起毛笔。

    找了一份未书写的竹简,开始书写了起来。

    写好后,把竹简一卷。

    右手拿起竹简,往赵狗蛋方向一提。

    赵狗蛋,立马接过竹简,快步走到传令兵面前。

    把竹简交给了传令兵。

    传令兵接过竹简后,立马往议事厅外跑去。

    等传令兵走后。

    赵风马上对赵狗蛋说道:“派人速去通知赵云、甄尧,前来议事厅议事。”

    赵狗蛋一拱手:“遵命。”

    说完,就快步离开了议事厅。

    赵狗蛋刚刚出去不久。

    典韦就走进了议事厅,一拱手:“见过家主。”

    “典韦回来交令了!”

    赵风点了点头:“典韦。”

    “真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我刚刚要用兵,你会回来了。”

    典韦一愣:“哪里出现了问题?”

    “是广昌?还是安国?”

    赵风笑道:“你也学会思考了?”

    “广昌出问题了。”

    “你先稍后。”

    “待会赵云和甄尧,会过来。”

    “到时候一起说。”

    典韦点了点头,走到了自己的老位置。

    也就是赵风的旁边。

    一刻钟左右。

    赵云、甄尧,一起走进了议事厅。

    赵云一拱手,甄尧行了一揖:“兄长‘伯虎兄’唤我前来,所谓何事?”

    赵风把广昌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沉吟了一下:“事情就是这样。”

    “我需要立刻点兵出发!”

    甄尧行了一揖:“伯虎兄。”

    “不急在这一时。”

    “根据时间来看,管祺、赵铁柱、裴元绍、许飞等人。”

    “明日就要运粮来都城卢奴了。”

    “不如在等一日。”

    “等赵铁柱、管祺、裴元绍、许飞等人,来了后。”

    “伯虎兄在点兵出发。”

    “否则,整个都城卢奴,连一个守城的士兵也没有。”

    “就更别说巡城的士兵了。”

    赵风思考了一下:“军情紧急。”

    “而且从这里去广昌,也需要五、六日之久。”

    “到时候怕出现大问题。”

    甄尧点了点头:“尧承认军情紧急。”

    “但是,都城卢奴也是重中之重。”

    “一但都城卢奴出现问题。”

    “中山国各地,可能都会出现意外。”

    “我们无法保证,其余诸县,没有反贼的人马,潜伏起来。”

    “就连都城卢奴,也无法保证,没有反贼的人马,潜伏下来。”

    赵风直接道:“那就把苏由的五百兵留下来。”

    “有他的五百兵马留守。”

    “都城卢奴,也不是没有一兵一卒。”

    甄尧摇了摇头:“这样就更不妥了。”

    “苏由本就是反贼投降过来的。”

    “苏由的五兵马,也全是反贼先前的县兵。”

    “如果让苏由留守,我怕问题更严重!”

    赵风知道。

    这就是信任的问题。

    苏由作为刚刚投靠过来的人。

    甄尧不放心,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苏由带头反叛赵风。

    那都城卢奴,丢的不要太容易。

    而且,赵风印像中,也没有苏由这号人。

    不清楚苏由的具体秉性。

    这时。

    赵云一拱手:“云有话要说!”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出兵增援() 
不是赵风忽视赵云。

    而是赵云现在太小。

    还差两年才能及冠。

    也就是说,现在赵云才十八岁。

    这还是前些日子刚刚满的。

    年龄是按汉朝的虚岁计算的。

    如果按后世的年龄来计算。

    赵云现在才十七岁。

    还太小了。

    赵风看向赵云,沉吟了一下:“说说看。”

    赵云一拱手:“可以先让典韦。”

    “率领兄长的部曲,今日便出发。”

    “他们只需携带两日的干粮便可。”

    “既然不放心苏由。”

    “那就把苏由一并带上。”

    “城中由我部来接管。”

    “等明日赵铁柱、管祺等人,到了后。”

    “城防在交给他们。”

    “兄长只需和我的骑兵,一同出发便可。”

    “以骑兵的速度,很快就能追上兄长的部曲。”

    “这样时间上,也没什么太大出入。”

    说完,担心自己说的不够好。

    就看向赵风。

    赵风点了点头:“继续说。”

    赵云得到肯定,接着说道:“出兵时间上差不多。”

    “那么现在就要解决粮食的问题了。”

    “这个更好解决。”

    “现在骑兵部,都是一人两马的配置。”

    “只需一人骑乘一战马,另一匹战马用来驮运粮食。”

    “就和先前,云跟随张司马、薛司马的部曲,那样行军。”

    赵风听完,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然后转头看向甄尧:“贤达兄。”

    “觉得云弟所言,如何?”

    甄尧思考良久,点头道:“不错。”

    “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了。”

    赵风脸色一正:“典韦听令!”

    典韦快步走到大厅中央,一拱手:“家主直接吩咐吧。”

    赵风点了点头:“典韦。”

    “命你率领我部,携带两天的干粮。”

    “即刻出发,支援广昌!”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典韦走后。

    赵风看向赵云:“赵云。”

    “你即刻率领骑兵进城。”

    “接管全城防务。”

    赵云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赵云走后。

    赵风看向甄尧:“贤达兄。”

    “你回去筹备下粮食的事情吧。”

    甄尧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现在整个大厅,就只剩赵风一人了。

    赵风觉得无聊。

    准备出去走走。

    这时。

    赵狗蛋走了进来,一拱手:“赵风大哥,准备去哪里?”

    赵风看到赵狗蛋,诧异道:“你怎么没有跟典韦,一同出发?”

    赵狗蛋一愣:“总需要有人保护赵风大哥啊!”

    “我不就是留下来的那个人咯。”

    赵风摇了摇头:“就你这武艺。”

    “还保护我?”

    “我看是我保护你吧!”

    赵狗蛋一脸认真道:“总有一天,我会超过赵风大哥你的。”

    赵风笑道:“我挺期待的。”

    接着问道:“留了多少亲卫下来?”

    赵狗蛋直接道:“我这一屯亲卫,都留下来了。”

    “要是人少了,我还真怕,保护不好赵风大哥。”

    赵风笑道:“你这一屯人,都会骑马吗?”

    “别到时候拖慢了速度!”

    赵狗蛋一仰头:“那当然!”

    “早就学会了。”

    “只是赵风大哥,还没给我们配战马而已。”

    赵风点了点头:“好吧。”

    “随我出去走走。”

    “活动一下身体。”

    赵风围着相府逛了一圈。

    然后直接骑着绝尘,往卢奴北城门而去。

    路上看到沿途的百姓。

    脸色多了些笑容。

    也算难能可贵。

    赵风登上北城门城墙后。

    一直目送典韦率领一千九百人的部曲,离开了视野。

    才转身准备返回。

    赵风本来是两千人的部曲。

    调派了五百人的曲部,去了安熹。

    赵风的部曲,就只有一千五百人了。

    不过又把苏由征调了进来。

    又恢复了两千人的编制。

    减去赵狗蛋率领的一屯一百人。

    典韦刚率领的部曲,好是一千九百人。

    赵风回到议事厅,继续看起了《呼风篇》。

    虽然没练出个所以然来。

    但赵风总觉得,直接放弃话,又太可惜了。

    翌日,申时两刻。

    裴元绍、管祺、赵铁柱、许飞等人,联手走进议事厅。

    众人一拱手:“见过赵风大哥!”

    赵铁柱单独说道:“粮食已经运到相府门口。”

    “可以清点完毕后,进行入库。”

    赵风大喜:“总算把你们盼来了。”

    “粮食入库暂时不急。”

    “如今兵马都要调往广昌。”

    “城中没有守卫。”

    接着赵风把广昌之事说了一遍。

    脸色一正;“诸位听令!”

    “许飞、裴元绍。”

    “命你二人,率领曲部和五百新兵。”

    “暂时接管都城卢奴的防务。”

    “有什么问题,多向甄尧请教!”

    “即刻就去。”

    许飞、裴元绍,一拱手:“遵命!”

    说完,几人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看向赵铁柱、管祺:“赵铁柱、管祺。”

    “命你二人,率领曲部和五百新兵。”

    “负责运送一万石粮食,前往广昌。”

    赵风沉吟了一下:“今日时辰不早了。”

    “明日一早在出发吧。”

    赵铁柱、管祺,一拱手:“遵命!”

    说完,赵铁柱、管祺等人,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转头看向赵狗蛋:“派人速去叫赵云和甄尧过来一趟。”

    “顺便通知亲卫,准备出发了。”

    赵狗蛋一拱手:“遵命。”

    说完,就快步跑出了议事厅。

    不到一盏茶时间。

    赵云和甄尧两人,联手来到相府议事厅。

    赵云一拱手,甄尧行了一揖。

    没等他们开口。

    赵风直接道:“赵云。”

    “派你的骑兵部,前来相府门口,装运粮食。”

    “一匹战马携带四石粮食。”

    “共计七千六百石粮食。”

    “留一百匹战马,给我的亲卫骑乘。”

    “即刻准备出发!”

    赵云一拱手:“兄长。”

    “天色渐晚,马上就要天黑了。”

    “不如明日在出发吧。”

    “反正骑兵速度快。”

    “用不了几日,就可以赶上田军师的部曲!”

    赵风摇了摇头:“前方战事不明。”

    “我们早一天到,就能早一天缓解张武和黄邵的压力。”

    “兴许,就是因为我们早一天赶到,广昌就守住了。”

    “快去安排吧。”

    “今天就是连夜赶,也要赶到望都县!”

    赵云一拱手:“遵命!”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转头看向甄尧,沉吟了起来。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抵达望都() 
赵风转头看向甄尧,沉吟了一下:“贤达兄。”

    “都城卢奴,我就交给你了。”

    甄尧行了一揖:“伯虎放心。”

    “保证不会出乱子。”

    “尧告退。”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站起身来,看向赵狗蛋:“赵狗蛋。”

    “我们也出发吧。”

    说完,没等赵狗蛋回答,就往议事厅外走去。

    赵风来到相府门口。

    早已有亲卫,把绝尘牵了过来。

    赵云的骑兵,已经把粮食都装好了,一切整装待发。

    赵风直接翻身上马。

    环顾一圈。

    此时,赵狗蛋率领亲卫,也翻身上马。

    因为这些亲卫,只是初步学会骑术。

    有的人在上马时,都弄出了笑话。

    正真能熟悉骑术的,也就是赵云训练过的三十七骑。

    等所有的人,全部上马后。

    赵风一挥手:“出发!”

    说完,就一夹绝尘的肚子,率领奔跑了出去。

    亲卫队,紧跟着策马跑了出去。

    之后才是赵云率领骑兵部曲,跟随上。

    一行两千人,四千匹战马。

    浩浩荡荡的,往北城门而去。

    出了城门后。

    往北奔驰了半个时辰。

    天色已经差不多全黑了。

    赵风勒马停下,对旁边的赵狗蛋吩咐道:“传令下去。”

    “点火把!”

    赵狗蛋一拱手:“喏。”

    说完,就对着后面大声喊道:“点火把!”

    火把,就是一根不太粗的木头,一头绑着麻布。

    麻布粘了一点点火油。

    很容易点着。

    另一头则是用来握手。

    一根火把,只能使用一刻钟。

    而且战马的速度还不能太快。

    否则,火把就会熄灭。

    没用多长时间。

    五百左右的火把,就立了起来。

    有了火把的照亮。

    视野就好了太多。

    尤其对于某些有夜盲症的人来说,简直是瞎子和正常视力的区别。

    赵风看准备的差不多了,一挥手:“继续出发!”

    夜晚打火把的速度,只有白天的一半。

    因为快要临近除夕。

    所以,月亮也不是很给力。

    不能借用月光来行军。

    如果月亮给力,全军又没有夜盲症的人。

    那么,夜晚就算不打火把,也能行军。

    而且这种队伍,最适合搞夜晚偷袭、夜晚劫营类的任务。

    部队走走停停。

    基本没割一刻钟,就要停下来,更换火把。

    每次都是换五百人举火把。

    要知道,一只手,总举着东西,手也是会酸的。

    不过。

    赵风的亲卫,基本免除了举火把的任务。

    因为大部分亲卫,连马都骑不好。

    要是在让他去举火把,一不小心,可能就摔下马了。

    众人跟着官道,一路行进。

    夜晚没有多少能具体分辨时间的东西。

    除了月亮还能做为依据。

    不过,现在的月亮,就剩一点,就要朔月了。

    还时隐时现。

    根本不好判断。

    唯一能判断的,就是一刻钟左右,可以烧完的火把。

    不过,火把也不能完全用来计时。

    因为,有的烧的快一点,有的烧的慢一点。

    大概换了七轮火把。

    从时间上来判断。

    距离望都也应该不远了。

    又换了两轮火把。

    终于看到前方出现城墙的黑影了。

    还隐约可以看到城墙上的火光。

    又行进了几百步。

    赵风对赵狗蛋大声喊道:“传令下去。”

    “停止前进!”

    赵狗蛋转头对着后面大声喊道:“停止前进!”

    从远处看过去。

    这一部骑兵,速度开始减慢,直到全部停止了下来。

    赵风转头对赵狗蛋说道:“派人前去通传一声。”

    “要他们的守城之人,上城说话。”

    “如果是熟人,就要他打开城门。”

    赵狗蛋一拱手:“遵命,”

    说完,就策马奔跑了出去。

    赵风看到后,大声喊道:“我是叫你派人去。”

    “不是叫你自己去!”

    赵狗蛋回头喊道:“派人去,不见得能遇到熟人。”

    “我去遇到熟人的可能大一些!”

    “免得……”

    后面赵狗蛋还说了什么,赵风就听不清了。

    赵狗蛋策马跑到城墙下,对着城墙上方大声喊道:“城上是谁人负责?”

    “上前搭话!”

    城墙上方的士兵,拿出火把,照向赵狗蛋。

    仔细打量了一下:“城下何人?”

    “城外是谁的兵马?”

    赵狗蛋沉吟了一下:“我是赵狗蛋!”

    “别问那么多废话。”

    “叫负责人出来搭话。”

    城墙上问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