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田丰、张武、黄邵等人,也陆续赶到。

    还没来得及寒颤。

    一守卫跑了进来,一拱手:“报!”

    “最多一炷香时间,朝廷官员就到了。”

    赵风点了点头,大声道:“好了。”

    “按照官位大小,全部下跪迎接圣旨!”

    赵风说完,率先面朝大门,跪了下来。

    中间隔了一个案台。

    田丰、张武、黄邵,跪在赵风后面。

    典韦、赵云、苏由,跪在田丰等人的后面。

    不一会,一行五人,走了进来。

    为首之人看到这架势,笑道:“不错。”

    “挺懂规矩的。”

    “咱家也就直接宣读了。”

    说完从怀里掏出圣旨,打开来。

    念道:“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接着把赵风的功绩念了一遍。

    主要就是收复中山国的战功。

    至于王子刘稚之事,只字未提。

    “敕封赵风为中山国相,赐封昔阳亭侯。”

    “中平六年,四月初五,制曰!”

    赵风听后,先是一喜,接着又有点发愁。

    不过,现在不是发愁的时候。

    赶紧行了一个跪拜大礼,就是双手撑地,额头磕再地上。

    可以理解为五体投地。

    口里喊道:“谢陛下封赏。”

    “陛下万岁!”

    说完身子微微前倾,双手摊开,举过头顶。

    传旨之人,看后,点了点头。

    把圣旨放到赵风的手中。

    赵风感觉手中有了东西,才站了起来,行了一揖:“上差辛苦了。”

    传旨之人,回了一揖:“恭喜赵侯爷了!”

    赵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里屋谈话。”

    田丰、赵云等人,看都赵风站了起来,也跟着站了起来。

    传旨之人笑道:“也好。”

    一行人走进议事厅,各自落座。

    赵风对着门外大声喊道:“上好酒好菜!”

    这时,陪同传令之人来的一属官。

    端着一个盘子,放到赵风的案己上:“这是中山国相的官印,和昔阳亭候的金印、紫绶。”

    说完,就找到自己的位置,跪坐了下来。

    赵风并没有拿起来仔细看,只是大致打量了一下盘子里的印信。

    然后对着为首之人笑道:“诸位车马劳顿。”

    “尝尝我这里的好酒好菜。”

    “保证诸位大饱口福!”

    传旨之人笑道:“那就让我们好生品尝一下。”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小块帛布:“这是陛下的密诏!”

    赵风站起来,准备继续接诏。

    传旨之人,罢了罢手:“既是密诏。”

    “一切仪式就都免了。”

    “直接拿去看吧。”

    赵风转头示意了一下典韦。

    典韦马上走过去,接过密诏,然后交给赵风。

    赵风打开密诏看了一下。

    开篇依然是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大体也差不多。

    只是把敕字改成了诏字。

    里面要赵风派人把王子刘稚,秘密送到洛阳。

    证人、证物,都需要送到。

    昔阳亭侯,就是因为找到,中山穆王最后的血脉,才被赐封的。

    以赵风的战功,升任太守、国相一类的职务,是没有一点问题。

    虽然可以勉强封侯。

    但侯也分三六九等。

    侯是汉朝最高爵位的一个总称。

    其实还分为关外侯、关中侯、关内侯、列侯。

    关外侯、关中侯、关内侯,就是以地区来划分的。

    关外侯就是偏远地区,人口十分稀少。

    关中侯就是除司隶以外的地区。

    关内侯就是司隶地区。

    这几个侯的本质都是一样,有封邑无封国。

    其封邑在所属县的管辖下,关内侯只能收其封邑的租税,在县内没有其他权力。

    前年,灵帝刘宏,就开了先河,卖关内侯,值五百万钱。

    他的上一任,桓帝刘志,最高也就卖到了关外侯。

    本来爵位里只有关内侯,没有关外侯和关中侯的。

    这都是桓帝刘志,为了方便卖官私自加的。

    一是,为了安抚现有的侯爵,让这些侯爵的阻力不是那么大。

    二是,为了给以后预留空间。

    然后灵帝就发扬光大,果然卖到了关内侯。

    关内侯之上,就是列侯。

    列侯有封地,有食邑,可世袭。

    列侯是封地内的最高统治者。

    列侯又分为亭候、乡侯、县侯。

    如果是在西汉,赵风就可以立国了。

    虽然只是亭国。

    不过,东汉改制了。

    只有县侯才可以那些权利。

    亭候和乡侯,已经不能立国了。

    比如中山国内的安国。

    这些都是侯爵,并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

    只是食邑的多少不同而已。

第二百四十八章 督邮找茬() 
朝廷一行人,高高兴兴的吃喝完,就被赵风安置到醉仙楼去了。

    等这些人一走。

    赵云走到大厅中央,一拱手:“恭喜兄长!”

    赵风笑道:“云弟就不用跟我客气了。”

    赵云退到旁边后。

    张武、黄邵、典韦,接着走到大厅中央,单膝跪地,一拱手:“参见主公!”

    “恭喜主公加官进爵!”

    大汉律法,侯是最高爵位。

    又有三公必封侯之说。

    加上周朝侯爵上面还有公爵和王爵。

    所以通常封了侯爵之人,都可以称公,是尊称。

    赵风虚空一抬手:“都起来吧,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多虚礼。”

    张武、黄邵、典韦,起来后,退入两旁。

    田丰和苏由,也走到中间。

    田丰行了一揖,苏由一拱手:“恭喜中山相。”

    赵风听完,眉头就皱了起来。

    苏由叫自己中山相也就算了。

    田丰也叫中山相。

    就算叫侯爷,也比较中山相要亲近。

    就算不叫侯爷,称呼昔阳亭侯,也是可以的嘛。

    再不济,也应该叫伯虎嘛。

    田丰看到赵风皱眉后,问道:“伯虎为何眉头深锁?”

    赵风怎么可能把实话说出来。

    只能找个借口:“虽然我现在是敕官、封侯。”

    “但是,根据惯例。”

    “这个中山相,怎么也要缴纳五百万钱。”

    “这个侯爵,又是要缴纳五百万钱。”

    “我这是为钱发愁啊!”

    这都是有先例的。

    河内人司马直,被任命为钜鹿太守,要缴纳五百万钱。

    因他平素有清谦之称,故将他应交的修宫钱数额减少三百万。

    司马直接到诏书后,怅然长叹,说:“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却要剥削百姓去迎合当前这种弊政,我于心不忍。”遂借口有病而辞职,但是未获批准。

    在赴任途中,他走到孟津,上书极为详细直率地陈述了当时的各种弊政,然后服毒自杀。

    国相和太守是差不多的职务,所以也要缴纳五百万。

    至于侯爵的五百万。

    那是前年,灵帝卖关内侯,值五百万钱。

    赵风这还是列侯,最少也要五百万钱。

    加起来就是一千万钱!

    如果用来购买粮食,可以买四万五千余石。

    四万五千余石的粮食,足够赵风现在的军队,食用两个月。

    足够九万流民食用一个月。

    现在整个中山国的流民,加起来也就三万余人。

    田丰听后,皱起眉头:“这也确实是个问题。”

    “中山国本来就需要,用大量的粮食来填补。”

    “但是这惯例,也不能不理会。”

    赵风沉吟了一下:“这样。”

    “找中山国、常山国,各个世家豪强,筹集钱粮。”

    “许诺他们,十万钱,借用一年,一年后还十万三千钱。”

    “十万钱,借用二年,二年后还十万七千钱。”

    “十万钱,借用三年,三年后还十一万二千钱。”

    “粮食也是一样的计算方法。”

    田丰暗自琢磨了半天:“好像没有什么吸引力啊。”

    “估计世家豪强不会买账。”

    赵风叹了一口气:“先去试试吧。”

    “看看有多少世家豪强愿意。”

    “稍后在尝试增加。”

    田丰行了一揖:“喏。”

    “丰这就去拟一份文书,传给各县。”

    “告退。”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田丰刚走。

    门口一守卫,快步跑了进来,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府外一自称是督邮的人,直接闯了进来!”

    赵风打趣道:“你们这些人,改口倒是改的蛮顺溜。”

    “督邮?我这刚刚担任中山相,还不曾任命督邮之职。”

    “哪来的督邮?”

    这时一人直接闯进议事厅,大声道:“九门令,真是好大的威风!”

    “想见九门令一面,比见我们相爷还难!”

    “本督邮到毋级等了大半个月,连九门令的影子都没看到。”

    “又到都城卢奴等了一个半月,依然见不到九门令的面。”

    “本督邮无奈,只好亲自到广昌,来求见,九!门!令!了”

    最后几个字,可以说是咬牙切齿的喊出来的。

    赵风掏了掏耳朵:“好了。”

    “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

    “废话就别说了。”

    “直接说有什么事吧。”

    “我公务繁忙,没空和你瞎扯!”

    督邮指着赵风怒道:“放肆!”

    “有你这么和本督邮说话的吗?”

    “还有没有上下尊碑!”

    “芝麻绿豆一般的县令,还公务繁忙!”

    “有本督邮公务繁忙吗?”

    “本督邮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从毋级跑到广昌。”

    “直接从中山国最南门,跑到中山国最北面,我容易嘛我。”

    赵风还没开口。

    典韦就呸了一声,大声道:“到底是谁在放肆?”

    “到底是谁没有尊碑?”

    “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在和什么人说话?”

    “实话告诉你。”

    “你在跟中山国相、昔阳亭侯说话!”

    督邮吃了一惊,大声道:“这不可能!”

    “我们相爷,明明在奏折上……”

    说到这里,督邮马上打住了。

    换了一种语气道:“本督邮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何时任命的中山相?又是何时赐封的侯爵?”

    赵风笑道:“不好意思。”

    “都是刚刚才得到的。”

    “你看,这中山相的大印,列侯的金印、紫绶,不都摆在案己上嘛。”

    督邮盯着案己上的东西仔细看了起来。

    可惜,除了看到两个木盒。

    木盒里面到底装了什么,以督邮所在的位置,是不可能看得到的。

    不过,这种事,是不可能拿来瞎说的。

    督邮赶紧行了一长揖:“恭贺赵侯爷高升!”

    “在下突然觉得身体不适。”

    “告辞!”

    说完,转身,就准备逃离。

    赵风立刻伸手制止道:“慢!”

    “还是先把来意说清楚吧。”

    赵风话一出。

    门口的两个守卫,分别把长枪斜插了起来。

    枪尖在中间交叉。

    意思很明显,不说清来意。

    你就不要想走出这个大门了。

    督邮看到这个场面,伸手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转过身子,行了一揖:“其实也没什么大事。”

    “就是我们相爷。”

    “想请赵侯爷,出兵增援栾城。”

    “不过,既然朝廷的任命,都传了过来。”

    “说明道路已经通畅。”

    “想来常山国的反贼,也已经被平定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差索贿() 
赵风点了点头,表示接受这个借口。

    督邮看到后,松了一口气,赶紧行了一揖:“告辞!”

    说完,转身就走人。

    这里,他是一刹那也不想多待。

    可惜,门口的守卫依然没有放行的意思。

    督邮无奈,转过身体:“赵侯爷这是何意?”

    赵风沉吟了一下:“我记得。”

    “你刚刚说:常山相,明明在奏折上……”

    “到底在奏折上写了什么?”

    督邮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没写什么。”

    “都是夸赞赵侯爷的功绩!”

    赵风冷哼一声:“你当我是三岁儿童,很好欺瞒吗?”

    督邮赶紧说道:“不敢,不敢。”

    “真的是夸赞赵侯爷的功绩。”

    “只是后面还说赵侯爷,不怎么听上命,就是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回去告诉常山相。”

    “我赵风,一直都在听命行事。”

    “只是听的不是他常山相的命令,而是大将军的命令。”

    “你问问他,到底谁的命令大!”

    督邮赶紧笑道:“自然是听大将军的!”

    赵风点了点头:“既然你也这么认为。”

    “那就表示我没有做错咯。”

    “回去告诉常山相。”

    “他诬蔑我之事,让我受到了很大的精神伤害。”

    “同时,让我在朝中的名声,受到了极坏的影响。”

    “让中山相随便赔偿我个,三、五百万钱,此事就算了了。”

    “否则。”

    “这事我就跟他没完。”

    督邮行了一长揖:“在下一定把话带到。”

    “可以走了吗?”

    赵风嗯了一声。

    门口的两名守卫,才把长枪收好。

    督邮看到后,快步离去。

    等督邮走后。

    赵风看向赵狗蛋:“赵狗蛋。”

    “洛阳之行,如何?”

    “见到袁术没有?”

    赵狗蛋抓了抓脑袋:“被门口的守卫拦住了。”

    “怎么说都不管用,就是不让我进去。”

    “根本没见到袁术。”

    “不过我把话告诉了守卫。”

    “他们有没有告诉袁术,我就不清楚了。”

    赵风点了点头:“当时我身份太低,门卫不让你进也是正常的。”

    “也罢。”

    “能不能有所行动,就看袁术的造化了。”

    专题一转:“说说,洛阳那边,都有些什么消息?”

    赵狗蛋想了一下:“去年十一月中旬。”

    “王国围陈仓、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合兵四万人以拒之。”

    “中平六年二月初,左将军皇甫嵩破王国。”

    “韩遂等共废王国、劫故信都令汉阳阎忠使督统诸部、争权利势衰。”

    “离开洛阳时,听闻太尉马曰磾被罢免。”

    赵风仔细想了一下马曰磾。

    发现没什么映像,应该是个不怎么重要的角色。

    抛开想法,赵风拿起毛笔和竹简。

    快速书写了起来。

    写好后。

    拿起竹简,转头对典韦道:“典韦。”

    “派人把竹简交给张辽。”

    “要他留五百人,继续守卫安国。”

    “然后率领部曲,赶到都城卢奴,另有要事安排。”

    典韦接过竹简,一拱手:“喏。”

    说完,就往门外走去。

    等典韦走后。

    赵风看向张武和黄邵:“钟锋、杰文。”

    “你们的部曲,把三十五岁以上的,挑选出来,要削减五百人,”

    “恢复别部司马的常规编制。”

    “这些挑选出来的人,会给他们分配田地,以后就解甲归田吧。”

    “五日内要挑选完成,五日后,这些人随我一同返回都城卢奴。”

    张武和黄邵,一拱手:“遵命。”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张武和黄邵走后。

    赵风拿起案己上的官印,仔细打量了起来。

    突然想到一事。

    马上对赵狗蛋道;“赵狗蛋。”

    “去要田丰拟一份文书。”

    “要各地负责人,派人在各个山林地区,张贴告示。”

    “告知山林中的百姓,要他们马上回归家乡,还能赶上播种时节。”

    “没有田地的人,直接去县府,找当地官员。”

    赵风之前不是中山相,这些事也就不归赵风管。

    现在既然已经当起了中山相,这些民生问题。

    也就需要赵风来安排了。

    赵狗蛋一拱手:“遵命。”

    说完,就快步跑出议事厅。

    翌日。

    赵风在议事厅处理事务。

    一守卫跑了进来,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朝廷官员求见。”

    赵风赶紧说道:“这还需要通报吗?”

    “直接请进来!”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快步跑了出去。

    不一会。

    一行人走进了议事厅。

    为首之人行了一揖:“见过赵侯爷。”

    这些人官职比赵风大。

    但是爵位没有赵风高。

    所以见面,依然要称呼侯爷。

    当然,如果见到官职比自己高,爵位没有自己高的,就称呼对方官职名称。

    赵风站起来,回了一揖:“见过上差。”

    “不知上差前来,有何事吩咐?”

    上差笑道:“没什么事要劳烦赵侯爷。”

    “只是昨天吃好、喝好,忘了还有大事没有交代清楚。”

    “就是根据惯例,赵侯爷还需要缴纳一千二百万钱!”

    对此,赵风没有太大的意外。

    本来自己的预估就是一千万钱,现在就多了两百万钱而已。

    叹了口气:“此事风自然是知晓的。”

    “只是这笔钱,数额巨大。”

    “风一时也拿不出来。”

    “不如上差多待些时日。”

    “风会尽快筹集的。”

    “希望上差通融一下!”

    上差嘿嘿一笑:“这想要通融,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需要打点一下。”

    “我们时间很忙。”

    “还需要去幽州传旨的!”

    赵风心里暗骂。

    这大汉果然没救了。

    从上到下,全都是索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