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皇帝又被曹操接到了许昌,司隶地区也就没什么价值了,所以没取。

    之后把取徐州,改成了取兖州,也就和曹操对立了起来。

    按照赵风的理解。

    田丰所说,跟这个经略路线,差不多。

    或许后面,也只是根据时势,略作的修改。

    赵风暗自感叹,田丰你要是想我取天下,就直说嘛。

    这么弯弯绕绕的,来了一圈。

    原来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我也是要当皇帝的人。

    但这事,赵风也不可能,马上就去找田丰求证。

    毕竟这事,不能明着说。

    万一赵风会错意了。

    那就成了作死先锋。

    这时。

    甄尧走了进来,行了一揖:“伯虎兄。”

    “刚刚得到消息。”

    “大将军何进,逼骠骑将军董重自杀。”

    “遣董太后返回河间国,如今已经暴死。”

    “听闻何太后的暴死,与大将军有关。”

    赵风抛开脑里乱七八糟的想法。

    沉吟了一下:“贤达兄的消息,真是灵通。”

    “还有其他重要的消息吗?”

    甄尧摇了摇头:“这不算灵通。”

    “估计用不了多久,自然也会有其他人,告知伯虎此事。”

    “暂时没有其他什么消息。”

    赵风点了点头:“有什么最新消息。”

    “立刻来报。”

    甄尧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时间缓缓流逝。

    赵风募集资金的事情,也进行的比较顺利。

    共筹集五铢钱九百余万,粮食十万石。

    因为前面带头的世家豪强,都说不要利钱。

    所以后面的世家豪强,也都跟着不要。

    再加上各个世家豪强,给赵风送的恭贺礼。

    朝廷的例钱,是可以凑齐了。

    当各地的钱财,运送到都城卢奴的时候。

    朝廷的上差,就从幽州赶到了都城卢奴。

    没做停留。

    携带赵风、公孙瓒等人,缴纳的例钱,返回洛阳去了。

    刘虞任职太尉,官拜三公,本来是要往西园缴纳巨额礼钱的。

    灵帝因刘虞一贯有清廉的名声,加上平定张纯叛乱有功,便特意免去刘虞的礼钱。

    所以就没有收缴刘虞的例钱。

    之所以多耽搁了些时日。

    是因为刘虞先是推让,并举荐卫尉赵谟、益州牧刘焉、豫州牧黄琬、南阳太守羊续担任此职。

    但灵帝最终还是拜刘虞为太尉。

    一来一回,需要花费些时间。

    刘虞没有二推、三推,也是因为灵帝驾崩了。

    真的是最终命令。

    刘虞就是想再次推让,也没机会了。

    上差刚离开不久。

    田丰就走了进来,行了一揖:“伯虎。”

    “这都半月有余了。”

    “各地被消减的兵马,都屯兵在都城卢奴。”

    “加上五千没有被劝服的降卒,共计七千余人。”

    “是不是要给个安置了?”

    赵风心里暗自吐槽。

    不是你自己说的。

    幽州牧、降虏校尉等人,不但直接收编了反贼的俘虏,还大肆招兵买马吗?

    还说我不但把几位别部司马的兵马削减了。

    而且这些被削减的兵马,还要解甲归田。

    我这不就把这些兵马,屯在都城卢奴,不做安排嘛。

    看来自己猜的应该没错。

    田丰这是让我,有取天下之心。

    赵风笑道:“那就让赵铁柱、许飞、裴元绍、管祺、田武、魏芒、熊大,率领曲部,分别携带一千人。”

    “分别派到新市、上曲阳、汉昌、安熹、望都、唐县、蒲阴。”

    “一人负责一个县城的挖掘池塘工作。”

    “正好他们几人,都在真定、九门,干过一样的工作。”

    “也不会手生。”

    “等挖完池塘,就直接安排到广昌、北平、蠡吾、安国,去种田。”

    田丰沉吟了一下:“伯虎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

    这一下,赵风又有点不好把握,田丰的心思了。

    开始怀疑,自己莫非还是猜错了?

    田丰根本没有那个意思?

    真的只是自己想多了?

    但依然说道:“就这样吧。”

    “不用考虑了。”

    赵风就是想看看,田丰还会有什么其他建议没。

    最好直接说出来。

    田丰点了点头,行了一揖:“既然如此。”

    “丰这就去拟一份文书,传给他们几人。”

    “告退。”

    赵风表面点了点头,但心里还是颇为失望。

    田丰居然啥也没说。

    不过也是,这种话,也不可能直说。

    田丰看到赵风点头,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田丰刚走不久。

    一守卫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门外一自称是刘太尉的使者,特意送来拜帖!”

    赵风放下手中的竹简:“传进来!”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快步离去。

    不一会。

    一儒士走了进来,行了一揖:“主公派我前来送上拜帖。”

    说完,把拜帖用双手呈上。

    典韦立马走下去,接过拜帖,转身提给了赵风。

    拜帖这东西,可不是一般人用的。

    就算是世家中人,家族里没有身份显赫之人,也不能用。

    赵风还是第一次见拜帖这东西。

    赵风仔细打量了一下,在用手掂了掂拜帖。

    有点书本的意味,是用两片东西合起。

    里面是木片制成,外面包裹了一层绢布。

    赵风打开拜帖。

    居然还用上了纸张!

    虽然只是很小的一块。

    赵风这是第二次见到纸张了。

    第一次是在敕封的圣旨上。

    第二次就是这次了。

    就连那封密诏,都没有用上纸张。

    可见纸张的珍贵。

    当然,纸张没有普及的原因有几点。

    第一点,是工艺问题,纸张很贵、非常贵。

    第二点,还是工艺问题,这是纸张本身的问题,就是写的字容易花。

    有点类似宣纸,但肯定不如宣纸,而且颜色也偏黄。

    如果非要类比,就有点像八十年代的黄色厕纸。

    所以,在写字的时候,也需要特别的注意。

    具体要注意什么,赵风暂时也不清楚。

    反正自己还没用过,这么奢侈的东西。

    纸张上的字也不多。

    大意就是,刘虞五日后,会拜访赵风。

第二百五十六章 刘虞来访() 
赵风把拜帖放到案己上:“麻烦告知刘太尉。”

    “风一定会用最高规模,来迎接刘太尉的!”

    使者行了一长揖:“在下一定把中山相的话带到。”

    “告辞。”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五日后。

    赵风带领众属官,出城十里,准备迎接刘虞。

    其排场,跟赵风说将来要迎接王子是一样的。

    通常,迎接皇帝,是出城三十里。

    迎接皇帝派出巡视天下的官员,要出城二十里。

    三公、九卿、王爷等都是出城十里。

    上次赵风回都城卢奴,甄尧等人,就是出城七里。

    如果赵风是迎接翼州刺史、或者翼州牧,也是出城七里。

    同级别、同爵位,一般出城五里就可以了。

    如果爵位不如自己,出城三里也就可以了,这里更多属于自己的好友或者能从中得到好处。

    除了皇帝和皇帝派出巡视天下的官员,还有王爷,是必须要遵守的。

    其余都是所谓的最高规格。

    以前三公也是必须要遵守的。

    不过,在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既公元五十一年,为了中央集权。

    三公基本就没什么实权了。

    没权利也就罢了,还成了背锅侠。

    通常天下出了什么问题,比如干旱、水灾、地震等,三公都要引咎自责,然后被罢免。

    就赵风来的这几年,已经换了好几任了。

    也就是说,赵风也不一定要出城迎接。

    就算在相府里等刘虞自己来,也是可以的。

    只是会得罪刘虞。

    如果刘虞老实去洛阳任官,得罪了也没什么。

    反正也没什么权利。

    但赵风记得,刘虞可是讨伐董卓的十八镇之一。

    也就是说,刘虞不知什么原因,没去洛阳任职,又或者去了洛阳任职,但最终还是回幽州了。

    赵风暂时还不想,无故得罪这些人。

    王爷之所以也是出城十里,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后。

    各个王爷的权利、福利、待遇,都被大大削减。

    赵风没有等多久。

    前方就出现了一大队人马。

    从规模上判断,大约在两千五百人左右。

    队伍缓缓前进。

    很快,赵风就能看见,为首之人,骑着一匹白马。

    等人走近后。

    赵风率领众属官,走向前,行了一揖:“见过刘太尉。”

    “我等已经恭候多时了。”

    刘虞勒马停下,立刻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赵风身前。

    双手扶起赵风,满脸笑容道:“赵侯爷不用多礼。”

    “又不是因公来访。”

    赵风直起身子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刘太尉,随我一同进城。”

    刘虞点了点头:“有劳。”

    说完,走到自己的白马身边,翻身上马。

    赵狗蛋也马上把绝尘牵了过来。

    赵风翻身上马后,与刘虞骑马并行。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都城卢奴行去。

    两人互相寒颤了几句。

    赵风开始诉苦道:“这中山国,被反贼张纯祸害的太惨了。”

    “不但壮丁被抽调一空,如今没有足够的劳力进行农耕。”

    “还大肆征收杂税,导致百姓连温饱都是个问题。”

    “今年赋税都是个问题。”

    “希望刘太尉如潮后,能美言几句。”

    刘虞感叹道:“这反贼张纯,确实是横征暴敛!”

    “被政客所杀,也算便宜他了。”

    根本没有回答赵风后面的话语。

    赵风看刘虞不回答后面的话。

    马上转移话题:“听闻刘太尉俘虏了四万余降卒。”

    “不知是否有此事?”

    刘虞点了点头:“确有此事。”

    赵风接着道:“如今中山国,没有足够的劳力进行农耕。”

    “不知刘太尉能否遣返一些降卒。”

    “好让中山国,恢复一些生气!”

    刘虞摇了摇头:“这些降卒。”

    “本官挑选了一万年轻力壮的,征入军伍。”

    “其余三万余人,都交给降虏校尉公孙瓒了。”

    “想从他手里,再把降卒要回来,就难咯!”

    赵风感叹道:“可惜,可惜!”

    刘虞笑道:“也没什么可惜的。”

    “缺劳力,可以去收拢流民嘛。”

    赵风摇了摇头。

    赵风说的两个可惜。

    第一个可惜,是自己不能弄回一些降卒,表示可惜。

    第二个可惜,是暗示刘虞,这是在养虎为患,最后会被公孙瓒反噬。

    刘虞只理解了第一层意思。

    根本没懂自己的第二层意思。

    不过赵风也懒得去细说了。

    刘虞一点好处都舍不得给自己。

    自己也没义务去提醒他。

    赵风没开口,刘虞也没主动说话。

    两人就这样,一直沉默到相府门口。

    赵风率先翻身下马,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刘太尉先请!”

    刘虞罢了罢手:“本官岂能喧宾夺主?”

    “还是赵侯爷先!”

    赵风以为刘虞这是,因为还没有去洛阳正式任职。

    所以还不算正式的三公。

    而且就算是三公,以三公没有实权的尴尬地位。

    这里又是中山相府。

    故而让赵风先走。

    赵风点了点头:“同进!”

    一行人,进入相府议事厅后。

    主位没有人跪坐。

    刘虞跪坐在左边第一位,刘虞带来的属官,都是跪坐在左边。

    赵风跪坐在右边第一位,田丰、赵云等人,都是跪坐在右边。

    等所有人都跪坐好后。

    赵风对身后的典韦说道:“叫人上好酒。”

    如果不是刘虞在。

    赵风肯定是对门外直接喊话的。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就往门口走去,小声吩咐了几句,马上又走了回来。

    赵风环顾了一圈,好奇道:“怎么没有见到田畴和魏攸?”

    “也没见到刘备、关羽、张飞?”

    田畴和魏攸是文官,故而一起问。

    刘关张是武官,也是一样的道理。

    “刘太尉去洛阳,怎么也不把他们几人带上?”

    “那可都是大才啊!”

    刘虞摇了摇头:“本官什么时候说过要去洛阳了?”

    赵风听了一愣。

    你不去洛阳,你跑我这里来做什么。

    不过,一路上,刘虞好像确实没说过要去洛阳的事。

    难怪自己要刘虞帮忙美言几句,都没有搭话。

    继而道:“原来刘太尉不是路径中山国啊。”

    “那刘太尉来此,有何贵干?”

    “总不会是特意来此,尝尝我这里的美酒佳肴吧!”

第二百五十七章 刘虞返幽() 
刘虞笑道:“怎么?”

    “赵侯爷不欢迎本官吗?”

    赵风摇了摇头:“怎么会?”

    “保证让刘太尉吃的满意!”

    然后转头对典韦说道:“典韦。”

    “再叫人准备佳肴。”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就往门口走去,小声吩咐几句,就走回到赵风的身后。

    这时,美酒已经呈上来来了。

    赵风端起酒杯:“刘太尉,尝尝我这里的美酒。”

    “请!”

    说完,举起酒杯对着刘虞的属官说道:“诸位也请!”

    刘虞端起酒杯:“赵侯爷,请。”

    然后举起酒杯,对着赵风的属官:“诸位请。”

    刘虞的属官和赵风的属官,也分别端起酒杯,同声道:“请!”

    一杯酒水下肚。

    赵风笑道:“刘太尉。”

    “我这里的美酒如何?”

    刘虞点了点头:“确实不错。”

    “不比洛阳的贡酒差!”

    赵风呵呵笑道:“那就多饮几杯,管够!”

    接着赵风也不去提问了。

    就专心和这些人喝酒。

    赵风相信,刘虞如果有事,肯定会自己主动说出来。

    没多久,炒菜,也呈了上来。

    赵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刘太尉。”

    “尝尝这炒菜!”

    刘虞打量了一下炒菜:“看这菜式。”

    “有点像六鼎的中的一式。”

    “先祖的杂记中,有过类似的记载。”

    “赵侯爷,不是用鼎做出来的吧?”

    “这可是……”

    赵风马上阻止道:“放心。”

    “这当然不是用鼎做的。”

    “如果刘太尉去了洛阳,天天都可以六鼎而食。”

    “自然会知晓,我这菜,不是用鼎做的。”

    刘虞是三公,自然可以用上六鼎的规模。

    但其他人,就不可以了。

    这是礼法问题。

    乱来会掉脑袋的。

    赵风肯定也不会让刘虞,把杀头大罪的话说出来。

    刘虞听到赵风这么说。

    动手夹了几个菜,尝了一下。

    大笑道:“不错,不错!”

    “果然是美味佳肴!”

    直到酒宴吃的差不多。

    刘虞才开口道:“赵侯爷。”

    “从宴席开始,一直到现在,本官都没有见你介绍王子给我认识。”

    “不知,如今王子身在何处?”

    到这时。

    赵风才知道,原来刘虞是为了王子而来。

    笑道:“先帝派人传来密诏。”

    “传王子入洛阳。”

    “如今已经走了,快一个半月了。”

    “刘太尉想见王子,只能去洛阳见了。”

    刘虞一脸遗憾道:“怎么都没有听闻任何消息?”

    “难道王子去洛阳,赵侯爷都不派人护送的吗?”

    突然想到了什么:“莫非,赵侯爷派人押送反贼张纯幼子去洛阳。”

    “实际上是护送王子?”

    赵风点了点头:“正是!”

    刘虞感慨道:“好一个李代桃僵之计。”

    “佩服,佩服!”

    赵风摇了摇头:“押送反贼张纯幼子去洛阳是真。”

    “护送王子去洛阳,也是真。”

    “不能算是李代桃僵!”

    刘虞站起身,走到大厅中央,对赵风行了一揖:“既然如此。”

    “那本官就不就留了。”

    “多谢款待。”

    “告辞!”

    刘虞的众属官看到后,也站起身,走到大厅中央。

    对赵风行了一揖,同声道:“告辞!”

    赵风立马站了起来:“风送送刘太尉。”

    然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

    田丰、赵风等人,也立马站了起来。

    一行人,开始浩浩荡荡的往相府外走去。

    出了相府,依然没有停止。

    赵风还在继续送行。

    直到路线开始往北后。

    赵风问道:“刘太尉这是要返回幽州?”

    “当真不去洛阳任职?”

    刘虞摇了摇头:“本官本想再次推让太尉之职。”

    “不过先帝突然驾崩。”

    “此事只好暂时搁置。”

    “等新帝忙完了一应事务。”

    “本官会继续推辞的。”

    赵风这才发现。

    刘虞貌似一直都是自称本官。

    并没有称自己是州牧或者太尉的职务。

    看来他自己还是想去当太尉的。

    只是想要来个三让。

    好成全自己的名声。

    只是因缘际会。

    错也错着。

    也可能是和董卓一样,舍不得自己的兵马大权。

    毕竟三公是没有实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