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枪棒教师;豹是‘锦豹子’杨林,江湖上也是个有脸面的,做得镖行总镖头;鹘子乃是‘青鹘子’萧义,使得手好枪、熬得手好鹰,乃是萧家集都保正,数百乡勇都听他号令;
郎是‘拼命三郎’石秀,虽年纪轻但一身武艺,带彪人走榷场购马匹牛羊,也是个精细的人物;将是‘石将军’石勇,他本就是大名府市井里厮混时久的个地头蛇,做得还是赌坊营生;公子则是‘鸱夷公子’杨序,当年经商被是被赞作指水为油、点石成金的人物,萧家钱粮买卖,生意进出都由得他来过问。
还有我们少东家可是大名府上和卢家的‘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并驾齐驱的人物!还和大名府内押狱院‘铁胳膊’蔡福、‘一枝花’蔡庆熟络,当年闹市上以一对拳头生生打死五邪头陀广惠的‘灌江口二郎神’武松武二郎知道么?那可是和我们少东家拜把子的硬交情!”
锦衣青年微笑点头,听那庄客喋喋不休地讲完,便说道:“此等人物如能得以拜会,实乃三生幸事。”
“嘿,恁地不巧,我们少东家家大业大,经杨管事的手于大名府、宗城县都有几处生意,所以早在大名府购了处宅子,集镇这边多由少东家亲信萧义、萧安打理。”庄客说罢,又上下打量番锦衣青年,说道:“我说这位公子,虽瞧你是个贵人,但我们少东家可是在留守相公面前说得话、和英雄豪杰拜得把、同押院节级攀得交情的人物,只怕人多事忙,不是谁都攀见得上的。”
锦衣青年身后几个随从脸上作色,正欲开口骂那庄客,就见锦衣青年微微摆摆手,笑着对那庄客说道:“多谢小哥告知。”说罢他唤过茶博士付了银子,说道:“多得是我请这位小哥的。”
“哎呦!多谢您了。”那庄户笑脸目送那锦衣青年带着随从走了,正巧门口又进来两个那庄户熟识的,他们一见那锦衣青年,登时脸色一变。
那两人赶忙到庄户旁坐了,急匆匆道:“好家伙!那奢遮的人物请你喝茶?你恁地有脸面!”
那庄户纳闷,欲问那锦衣青年是什么来头时,他那相熟的贴耳边已对他说了,他立刻张着嘴惊道:“我的爷咧!真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了!这般人物当然够与咱少东家攀得上交情!”
※※※※※※※※※※※※※※※※※※
与此同时,坐落在大名府中的一处偌大的宅院中。
微风徐徐,轻轻拂过宅院外排排杨柳摇曳飘舞,高耸的宅院内有一片青灰砖铺成的广阔空地,空地中心朱笔飞舞,写了个大大的“武”字,空地两边立着两排支架,上面尽放着朴刀、腰刀、红缨枪、白杆棍、春秋大刀等兵刃,在阳光的照射下锋刃熠熠生辉,尽透着股萧杀与威武。
萧唐正站在演武场中心,他双目微阖,漆黑如墨的头发胡乱扎了个髻,渊渟岳峙,静静地矗立于这天地之间。比起两年多之前,他的气质判若两人,刚毅、粗犷,浑身透着股浑厚的男性魅力。
此时的他光着上身,露出身健壮结实的筋肉,在阳光照射下正映出古铜色的颜色,那强健的身体不带一丝赘肉,宽阔的臂膀稍成个倒三角形,静如山岳耸立,动,则如猛火燎原。
萧唐还请巧匠将一只神态沧桑沉稳的狼头正刺在胸口,又将青郁郁的狼头纹在右肩,又刺了匹做奔腾沉噑状的黑狼从肩胛一直延伸到左胸,背后再一只苍狼攀崖哮月,刺青间更有流火黑炎纹路,打起赤膊来煞是彪悍威猛。
就如每日打熬筋骨不辍,始终使得自己体魄能够面对任何磨难的铁血军人,这两年多的修习练武,也无时无刻地不在磨练萧唐的意志,他就如一把被磨砺过的宝刀,只等呛啷出鞘,锋利刃寒,狂舞啸鸣!
萧唐缓缓地睁开了眼睛,此时薛永、萧义、石勇三人站成个三角形,将萧唐围在中间。薛永、萧义二人手持着哨棒,而石勇持着一柄短棍,神色凝重,眼睛眨也不眨盯着萧唐。
“薛永师傅、石兄、萧义,请指教。”萧唐忽然张口说道。
薛永一声清喝,抡棒抢攻上去,萧唐望后一闪,恰逢斜侧萧义也趁机挥棒横扫,薛永踮起步子,提棒又一下劈落,萧唐双脚一错,龙骧虎步,身子堪堪避过二人合击。
萧唐身子旋转,借着力道回身一掌击出,身后刚赶至的石勇一惊,忙架肘格挡,“呯”的声闷响,身子蹬蹬蹬倒退数步,不由地一屁股坐到地上。
薛永与萧义一左一右,持棒再攻,萧唐单掌朝薛永虚击,蓦地反身一飞脚蹬出,指南打北,正扫在萧义肩上将他击倒。薛永眼一花的功夫,萧唐再一掌拍至,距离薛永的鼻尖不过几寸的距离生生停住了。
“少主拳脚功夫果然进展神速。。。”薛永慨然道:“我这点微末本事,已不够看了。”
萧唐收了招,淡然笑道:“休恁地说,薛永师傅是我的起手枪棒师傅,萧唐武艺进展,也少不得薛永师傅操劳。”
而萧唐心里回忆起当年和薛永过招时的惨状,也不由感慨万千,得了萧老爹藏于密室的拳经,以及蒙金台和谭正芳两个宗师指点过一段时日,再加上这两年多日以继夜的苦练,自己的武艺才终于有了现在的造诣。
不止是萧唐的武艺,以往因为横行乡里、跋扈顽劣而得的那“锦毛獒”的绰号,也已渐渐被人遗忘,现在因为萧唐脸上还留着充军时刺的金印,依着神宗、仁宗时号称武曲星下凡的名将狄青前例,有人唤他作“面涅郎君”;
而萧唐由杨序打理经商,生意红火时似萧老爹那般向孤老院、安乐坊等地捐济钱财,乐善好施,恰逢京东西路济州ZC县有个押司声名鹊起,被呼做“山东呼保义”,大名府周遭百姓听罢,也唤萧唐做“河北呼保义”;
而众人叫的最口顺的,却是“任侠”,任侠萧唐。
任侠者,尚义任侠、为气任侠、使气任侠,由先秦墨家所创,于当年诸国厮杀血战的乱世中替天行道,轻裘长剑、纵声高歌,自由洒脱、锄强扶弱。
每每想到别人这样称呼自己,萧唐都不由苦笑着摇摇头,别人看到的是他不畏强权恶霸,义送孤女、手刃权奸,可看不到他萧唐依然要和权贵所达成的妥协。
如果萧唐真的视王权如粪土,那么他现在就该隐居山林,或者啸聚一方,而不是渐渐得到大名府留守相公梁世杰的重视,南货北运、行走榷场,梁世杰渐渐看重萧唐的作用,而其实萧唐也很清楚有多少朝廷用度为梁世杰中饱私囊。
可是。。。。。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和朝廷对立,之后杀人放火受诏安?或者负隅顽抗,在靖康之难前内耗大宋的国力?是否还有机会从朝廷内部改变,而避免那大宋空前绝后的浩劫?
萧唐并不清楚,所以眼前的路,还要走下去。
就在这时,庭院的大门大开,有两个十五六岁大的俊朗少年正朝萧唐走来,萧唐展颜一笑,说道:“小乙,贯忠,你们回来了。”
第50章 大名府音乐会()
两年多下来,燕青长得更是面似堆琼、潇洒倜傥,而许贯忠飘逸俊美,翩翩风采,活脱脱一个浊世佳公子。萧唐与他们两人一个顺性随情的“浪子”、一个淡泊名利的“谪仙”、一个豪气洒脱的“任侠”,倒也称得上是相得益彰。
“萧大哥,已准备的差不多,留守相公大人、卢少员外等贵客也必会准时到场。”燕青兴匆匆的说道。
“好,小乙辛苦了。”萧唐说罢,又望向许贯忠笑道:“贯忠,怎么又跟着小乙出去跑,不用准备省试科考么?”
许贯忠秀眉一皱,说道:“萧大哥,你莫再取笑我了,贯忠再如何苦读,又怎及得过那些‘八行’科生?”
许贯忠所说的八行科取士,其实又是权相蔡京今年刚搞出来的花样,提倡具备孝、悌、恤、忠等优秀品质,奏保入太学,免试补为上舍生,劝士人休养德行,以“善风俗,明人伦”,可说白了,就是地方官员可以绕过科考作人情弄虚作假。
整个大宋盼着考个功名出人头地的书生可不是傻子,这其实就是为权官子弟大开门路,如汉朝举孝廉制一样,方便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
许贯忠本来就与燕青相处久了,只爱逍遥自在,加上眼下他的年龄在后世来讲还是叛逆的时候,所以讨个功名的念头也就越来越淡了。
这种事强求不得,何况许贯忠又岂是委身官门、贪慕权势的人物?萧唐也就不再提及此事,说道:“一个时辰后可有你忙的,和小乙先好好歇息下吧。”
许贯忠蹙着的眉头忽然展开,反而欣喜异常的说道:“等这天我和小乙可是等了好久,正和我俩的心意,别说忙碌几天,那事便是做上一世也不觉辛苦!”
“瞧你,又使唤小乙和贯忠,整天让他俩忙碌个不停,你倒在这偷闲练武。。。”
就在这时,苏瑾娘从内院翩翩走出,她穿件柔软的鹅黄色长裳,梳的是垂鬟分肖髻,比起当年更多了分恬静温婉,宛若一朵清新娇嫩的水仙花。
燕青哈哈笑道:“苏姐姐,我们可也是乐在其中的,何况小乙和贯忠哪怕再劳累,有姐姐这句话,也就都好了。”
苏瑾娘掩口一笑,嫣然道:“就你会说话,房里还有些冰镇的梨汁,你和贯忠,还有薛永师傅、石管事还是萧义,你们快去喝些吧。”
许贯忠又对石勇和萧义使了个眼色,知会一声便向内院走去,薛永本还要向苏瑾娘客套答谢几句,却被燕青一把拉住,径直随着许贯忠等也进去了。
只剩下萧唐和苏瑾娘两人,苏瑾娘摇摇头叹道:“我真不知道,你脑袋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点子?偏偏还都很受人追捧。”
苏瑾娘所说萧唐稀奇古怪的点子,先是指他这两年尝试着开发几道菜在开的餐楼贩卖,而卖得异常红火。虽然宋朝这般时节因为没有辣椒等调料引入,所以后来川菜湘菜的名菜没法制作,可托了萧唐前世看了不少介绍中国美食的节目,所以找自家酒楼里的名厨做出了宋时虽没有,而现在却无人不知的一道料理:北京烤鸭。
虽然古代已有炙鸭,可是并没有经过辽金时填鸭育肥、以及经明初叉烧焖炉的制法,而且制作所需的食材:肥鸭、甜面酱、面薄饼(宋时称荷叶饼)等在这时节也都备齐,经过几番尝试后,味道和萧唐前世尝到最美味的烤鸭已几乎一模一样。
本来当时给这烤鸭命名时,萧唐想到大名府时大宋四京之一的BJ虽然和后来的首都并非一个地方,可还是叫它BJ烤鸭也正合适。而后来许贯忠却忽然建议道:“萧大哥,为何不叫萧唐烤鸭?”
燕青一听立刻击节称赞,苏轼苏东坡大学士于元丰年间创制的美食东坡肉,使得本来名满天下的他名头更旺,如果这道菜已萧唐来命名,哪岂不是更能在整个大宋大幅提升他的名望?
萧唐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命名做任侠烤鸭,如此一来天下人尝到这道美食,多半也会想到他,再者想到后来这鸭子的其它寓意。。。。。。把自己的名字和鸭子放到一起,萧唐怎么想怎么别扭。
另外萧唐在大名府圆社(蹴鞠社,南宋称齐云社)试着改变了蹴鞠的规则,按五人小场十一人大场的现在足球踢法,因为节奏和身体对抗的增加,也已在大名府周遭的蹴鞠社员中风靡,还有类似于搏彩头赌酒时的掷飞镖等新鲜玩法,本来商业发达的大宋在民间对于娱乐项目猎奇心极强,萧唐这些点子一经推出,便马上得到了推广。
然而这一次,萧唐他玩得更大,他打算成立个乐团,将后来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以及武侠影视剧配乐等引入大宋的勾栏瓦舍中。
而今天,正是他计划大名府音乐演奏会开幕的第一天。
两年多前他兴起时唱过武侠风曲目意外受邓飞、杨林等人叫好时,他便动了这个心思,后来经过他一番推敲,或许这个主意真的能成:
在宋代以前,周朝先秦的礼乐、秦汉时的乐府、隋唐时的梨园乐署。。。基本以宫廷音乐为主,而宋时曲乐已在民间广为流传,百乐兴起,娱乐场所由宫廷为主转以瓦舍、勾栏为主,其中歌舞、戏曲、杂剧等多式多样,“仕皆倡琴瑟,重乐以治民”。宋代同时也兴起了雅乐复古的风潮。祭孔雅乐编钟、编磬、琴、笙、排箫格式各样,可说是雅俗并济,君民同为乐而喜。
可除了贩夫走卒听的艳曲小调儿,在青楼间瓦舍等地火的曲目却依然要彰显出一个“雅”字来,由柳永、周邦彦这等大词人填词,再有青楼间花魁行首声韵安排、加以传唱,换而言之,就是词的内涵,远比曲的旋律重要,古曲又何尝不是?樵夫钟子期听出琴师伯牙高山流水之曲,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惜没有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这也说明了当时曲乐极为注重内涵底蕴,针对性过强反而失了大众性。
然而后世流行通俗音乐却具备通俗性、大众性、时尚性、新奇性、中毒性、娱乐性、商品性、参与性等一系列特征,八九十年代港台武侠影视剧红火,同时也创作出了大批脍炙人口的影视剧配乐、主题曲,另外诸如宗次郎、横山青儿等东瀛著名音乐家,还有当时国内以流行音乐形式来演奏中华传统民乐的女子十二乐坊。。。。。。
因为要凸显中国风的元素,所以那些曲目音乐使用的乐器大多是中华传统乐器,而打击类乐器如现在的架子鼓,萧唐则用皮鼓等乐器代替做过尝试,基本上而言,萧唐现在聘请的乐坊乐师基本可以将后来大多流行配乐、音乐演奏出个九成。
一些原有的古曲,比如96版笑傲江湖中琴箫合奏改编自南北朝时候的普庵禅师作的普庵咒,黄飞鸿系列主题曲男儿当自强改编自唐朝皇家乐曲将军令,也都经过了重新的编曲使得流行元素增强了许多。
只是。。。。。。宋朝时节乐师又不按“唞拉密发搜拉西”来记谱,萧唐又是既不会写五线谱,又不会按中华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来标示,最初试演奏时萧唐只能先拽个弹琵琶的铛铛铛地口述,再抓来个吹箫的嘴里直哼哼小调儿,搞得乐匠乐师们大眼瞪小眼,都以为自己这个雇主是个癫疯的。
好在燕青吹弹唱舞皆精,许贯忠好琴,也精通音律,两人又是心思聪颖的,他们理解萧唐的意图后先加以演奏,那些乐匠乐师渐渐有了头绪,五天、十天、半个月。。。。。这乐团已能大致能演奏出萧唐要求的效果。
苏瑾娘也曾听过萧唐改编过的一首侠骨柔肠、清新悠扬的萧曲,听罢确实直感觉到如痴如醉,可她实在不明白眼前这个要嫁于他的男子,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
萧唐静静看着眼中透着疑惑的苏瑾娘,微笑着且不答话,只是轻轻抬起手,将苏瑾娘垂下的几丝鬓发梳理过去。
苏瑾娘叹口气,说道:“知道你的主意多,可见你又是练武、又是打理府内事务、又是忙这忙那的,毕竟你也不是铁打的,也不多主意歇息。”
萧唐打趣道:“没法子啊。。。过不了几个月,我便要娶个大姑娘过门,不多拼命些,那怎么才能把她养的白白胖胖的?”
苏瑾娘噗嗤一下笑出声来:“你养猪么?什么白白胖胖的,哪个又稀罕嫁给你了?”
“可我就是要娶你啊。。。”萧唐拉起苏瑾娘的双手,柔声道:“等到你嫁到我的门里来,那从此萧郎,可就不再是路人了。”
“胡说八道。”苏瑾娘白了萧唐一眼,说道:“那首诗不是这样讲的。”
萧唐嘿嘿笑道:“对啊,我不是萧郎,我是你以后的好官人、好相公。”
饶是这两年持重了很多的苏瑾娘,听萧唐没羞没躁的撩拨也有些受不住了,她双颊微红,啐道:“好了。。。这大白天的,净胡说什么,你也该好好准备下了。”
萧唐放过了微窘的苏瑾娘,笑道:“那我晚上再对你胡说去,现在嘛。。。你的好相公要去开乐会了。”
第51章 大宋第一偶像()
等萧唐、苏瑾娘等人来到在大名府最热闹的长街,这里已经由杨序出资盘下了三座酒楼重新筑造,打造出个典雅精致的剧场来,同时还取大词人邗沟居士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之意,将此楼命名为金风玉露楼,虽然隋唐有戏场乐棚,宋代有勾栏瓦舍,可剧场内三面式可容纳三千多人的舞台倒是新鲜的很。
由于宋代民间娱乐活动的频繁昌盛,从这座剧场开始修建时起便吸引了大名府形形色色各行各业人的眼光,他们很好奇名满大名府的任侠萧唐又要搞什么花样,这座金风玉露楼又有什么好玩之处?
梁世杰也是如此,当萧唐等人来到金风玉露楼时,恰逢四人官轿并着伴当、随官五六十人来到此处,梁世杰从轿子中走出来,头顶着直脚幞头,配银绯鱼袋,身穿正三品紫色山水官服,旁人见了莫不回避让出条道来。
萧唐见了,忙上前作揖说道:“萧唐见过中书大人。”
梁中书眼角含笑:说道:“呵呵呵,不必客气。本府实想不到你萧唐倒是个妙人,这又弄得哪般花样?”
本来梁世杰见萧唐年纪轻,也并没急着对他委以重任,而萧唐被判充军后也只不过是到留守司点了个卯,本来被判充军的配军都属于大名府厢军编制,厢军不过是地方役兵,大多吃着空饷荒废训练,萧唐也乐得清闲,将所有精力用在发展萧家集和打熬自己武艺上面。
可没想到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萧唐不但将他那萧家集打点的井井有条,生意越做越大,在大名府周遭甚至HB东路已是无人不知,不但如此,大名府禁厢军马军战马紧缺,本就多方鼓励民间私贩马匹入境,两年多的时间里萧唐在宋辽边境私购,向留守司补充了三四百匹良马,更不用说榷场买卖上,萧唐遣他萧家集的车行为梁世杰又提供了不少助力。
萧唐毕恭毕敬地回道:“好教中书大人得知,这两年多我与手下精通音律者推敲尝试,做得些曲目,心想这些曲目好是不好,非中书大人这等浮白载笔的雅人,又有谁能断定?所以只有斗胆劳烦中书大人亲举玉趾,拜求中书大人不吝指教。”
这两年多萧唐在勾栏瓦舍、民间集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