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任侠-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77章 这片江湖中,任侠、游侠、大侠何在?() 
一  关于那个就连萧唐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秘密,跳脱三界外的罗真人也是唯一一个能按自己的学识有番独到的见解,并且不会因知晓萧唐的秘密而会对他不利的人物。可是罗真人虽知自己的弟子必然会对他言听计从,只怕现在以公孙胜的修为见识,未必会理解他这个向来不理凡尘俗事的师尊为甚么会对那个“居士”十分看重。

    罗真人略作沉吟,却转了个话头,又向公孙胜说道:“修道之人固然应剋七情六欲,徒儿,凡尘中有些事却也须你亲身经历过一遭,才能觑明我道家先师何故有箴言说目妄视,耳妄听、鼻妄香臭、口妄言味、身妄作役、意妄思虑者,实乃我道门中人的门墙。如今你已在绿林中游历一番,所经历之事,与你曾经想过的江湖又有何不同?”

    公孙胜神色微动,他旋即想起当初自己下山后,慕名前去东溪村拜会当地的江湖豪杰晁盖。那个为人处世仗义且仁义的晁天王,与公孙胜心目中汉唐任侠之风大盛的时节所传颂下来游侠人物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公孙胜也从来没有因拜晁盖为结义大哥而感到失望过,可是自从下山游历之后,公孙胜却发现让他失望的,是原来自己心目中的那一片江湖。

    虽然晁天王统管梁山后比起寻常绿林盗而言行事以仁义为先,可是现在梁山泊上众多头领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有不少强人作奸犯科行尽歹事,以残暴良善的暴行立威,竟然仍能够在梁山上坐得一把交椅。晁盖虽然有心约束,很多时候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既然人家前来入伙聚义,管他曾经是累坏女子清白的采花恶贼,还是同类相食的残忍暴徒,只要他们在晁盖面前有所收敛,并前来投拜唤一声“晁盖哥哥”,多半晁盖也只能与他们勾肩搭背说声自家兄弟。原因无他,江湖中人谁不是刀口子舔血厮混过来的?若是因那些凶寇的旧日恶行追究问责,反倒是坏了江湖义气。

    虽说激烈偏执、率性洒脱的任侠之风,以及凶强侠气,以力欺人的放肆侠行与脱胎于墨家那般锄奸扶弱,对于个人道德要求甚高的侠义情怀都有所不同,可是公孙胜所见到过许多的绿林人物,他们连哪种“侠”都谈不上,都不过只是一群杀人放火的强盗罢了。

    何况公孙胜又想到在梁山上众多头领之间也并没有那种很纯粹的兄弟义气,吴用与刘敏之间的勾心斗角,自己与那飞天蜈蚣王道人彼此屡屡交恶,还有那个宋江。。。。。。虽然山东及时雨的名头也称得上是名动江湖,可是自从得知在江州时宋江撺掇群豪报雠活剐了陷害他的黄文炳,甚至还分而食之,又因仇恨在无为军杀得不少满门良贱之后,公孙胜便对那宋公明的印象起了很大的变化。再通过这段时日在梁山山的相处,公孙胜发现诚然宋江也的确是个很善于与绿林中人相处的人物,可与其说他秉性如此,莫不如说那宋江在江湖中很会做人。

    何况自从宋江投了梁山入伙并坐得第二把交椅之后,大寨中许多头领对于晁盖的态度已经有了些微妙的变化。虽然晁、宋二人表面上相互敬爱礼让,公孙胜这个未打算一辈子都在绿林中打踅的出家道人却是旁观者清,现在的梁山,实则也已开始暗流涌动了。

    一番细想之后,公孙胜忽然感觉到自己有些心累。原来曾想过的江湖中人,大多也应是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哪怕动辄仗义杀人的快意人物。可是现在的梁山泊恐怕也快与人心鬼蜮的去处没甚分别了,只不过朝堂上那些党争政斗的大臣打出的是忠君爱国、王法祖例的招牌,而绿林盗的人物,则是以绿林道义、江湖义气做幌子。

    “。。。。。。弟子如今也已晓得了,如今既然返至道观,已脱俗世火坑,徒儿潜心修道学炼长生,又何必再为凡尘杂事所烦扰?这便归山中只从师尊学道,再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罗真人眼见自己的弟子喟然叹罢,又是一脸的意兴阑珊,他却缓缓摇了摇头,说道:“有道是俗缘日短、道行日长,虽然你终将远绝尘俗、潜心悟道,可是你修入世之道所为的是顿悟,而绝非心灰意冷,便索性隔离尘世罢了。。。。。。若要了悟玄微,你在尘世之中的历练,却还并没有了结。”

    公孙胜闻言疑惑的抬起头来,他望向罗真人,又恭敬施礼道:“徒儿愚昧,还望师尊指点迷津。”

    罗真人悠悠说道:“当年唐初名将李懋功曾说其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后来更是编纂《唐本草》、自撰《脉经》普济世人。。。历朝各代乱世之时,匪盗凶寇为私欲暴利而杀人,开国将官为千秋不朽业而去杀人,我辈道门中人清修无为,本也奈何不得许多。。。。。。

    可是如今徒儿你修入世之道,也见过许多自诩尚气任侠、率性而为的绿林中人只因个人好恶而杀人,官门中人也以一己私欲而害人。道家清修,却也一心向善,如今你既然尘缘未了,也正当去助担得起任侠名号的英杰去竭力普救黎民、多行善举。方今世道逢人则杀,惹其不快便杀的无赖贼、难当贼肆虐纵横,徒儿又为何不去帮衬真正的侠道人物以救人死?”

    听罗真人提过任侠的名号,公孙胜双眼忽的一亮,立刻问道:“师尊恁般说,名震大宋的任侠萧唐,与纵横宋辽绿林间啸聚群雄的全羽,果真正是一个人!?”

    罗真人微微一笑,说道:“修道之人虽远绝尘俗,可是受人恩惠却也不该忘却。那位居士无论是萧唐、全羽。。。。。。还是其他人物也都不打紧,当日有南京道匪寇进犯山门,若没有那位义士统率群豪打退强寇,二仙山紫虚观只怕也会有灾祸临头。为师与他自有一番仙缘,不仅如此,徒儿也可说与他有些同门情分,因为我已将我道宗练气心诀天罡五雷正法,也尽数传授给了那位居士。”

    公孙胜脸色又变,道宗各派修真养气的雷决种类繁多,而在罗真人一脉执掌的二仙山紫虚观之中,天罡五雷正法做为修炼内丹养气的道藏玄妙,也可以说成是镇山之宝。公孙胜以为罗真人终将会把五雷正法先行传授于他这个入门大弟子,怎料自己的师尊却将他那套道宗心诀传授给了那个并非道宗弟子的人物。

    饶是公孙胜没因此而心生嫉恨,可他仍十分不解的向罗真人问道:“师尊,那个人。。。毕竟并非我道门中人,虽然受他大恩,可既然那个人未曾受点化,恁又为何要将我山门秘法传授于一个世俗之人?”

    罗真人摇头轻笑,说道:“却是徒儿着了相,妙法三千六百门,学人各执一为根。岂知些子神仙诀,不在三千六百门。不过是雷法心诀,便是敝帚自珍,也不能够参悟玄道。何况若说天机大道,那位居士却更是让为师受益匪浅。”

    公孙胜沉吟片刻,忽然又说道:“正如师尊所言,徒儿只怕尘缘未了。那个绿林数山共主全羽我虽已是见过,却不识他庐山真面目。无论是报恩还是结交,那个萧任侠。。。。。。徒儿也需去与他会一会了。”

678章 尘缘未了,徒儿当去助任侠() 
一  “徒儿若要去寻萧任侠,同在蓟州九宫县治下据此二三十里处有个去处,四围都是高山,中间有水绕峰环的寨子唤做饮马川,正有那位居士麾下幻魔君乔道清、神驹子马灵两个头领率二三千人马驻扎。那乔道清与马灵倒也是有些道骨的人物,闲常时也曾前来拜会山门,也自然知道你的名头。如何见得那萧唐,他们自会打理。”

    罗真人顿了一顿,又向公孙胜叮嘱道:“为师也愿引荐你与萧任侠做得义友,如今凡尘恶业忒重,徒儿谨记专可助他替天行道,不损害良善忠义之人。他与我有番仙缘,天机自不可泄露,无论是今日为师说与你知晓的,还是你自行捉摸的,便是你云游在外遇见绿林旧友时,也须收口如瓶,切不可累义士遭无妄之灾。”

    对自己这个上首徒弟之所以有此一说,罗真人不但不愿萧唐双线行事的秘密从他这里暴露,也是预先向公孙胜提醒如果他发现萧唐的出身背景有端倪时也不可声张。毕竟现在与萧唐有了一番非比寻常的交情,罗真人也是诚信之人,他也盼有朝一日萧唐再到紫虚观中拜访,也教这个道宗高人再次能够窥探“天道”的奥妙。

    公孙胜现在虽然多多少少知道了自己的师尊为何与萧唐结识,也是他对二仙山有恩在先,只是对于罗真人对待那萧唐的态度,还是使得公孙胜心中存着些疑窦。除了萧唐与全羽竟然是同一个人这等天大的秘密,公孙胜同样也惊异于在蓟州饮马川甚至都有听从那任侠萧唐号令的绿林兵马,青州二龙山、清风山那两处大寨实力本就远在现在的梁山泊之上,听闻那全羽。。。应该说是萧唐在率领两山头领攻打曾头市之时,竟然还多出上万的绿林兵马为他马首是瞻,再加上饮马川这一路的强人。。。。。。到底还有多少江湖人物奉那萧任侠为主!?

    曾头市中那曾家五虎尽被诛杀,而曾头市的田产、地契、人丁尽被大名府萧家集趁势收购吞并,使得萧唐名下的那处集镇实力财力再度骤然暴增,现在已隐然被世人看做是大宋地界内第一大地方豪强,这些事公孙胜也曾听过些口风。而如今那萧唐似乎已奉旨前往河东路公干,朝廷也委他兵权,如今正要剿灭统领河东群贼的寇首田虎,但是萧唐同时竟还利用他另外那层身份在江湖中扶植起数路强人兵马,遮莫他是想借着官府绿林双层身份荡平所有枭雄,直要独霸江湖,唯他萧唐独尊不成!?

    萧唐现在麾下到底有多少兵马仍不见个分明,他明明有实力割据一方,只要振臂高呼,休说是晁天王与宋江,恐怕那河东田虎,还有江南今日实力日渐壮大的摩尼教都不及他声势浩大。可是看师尊对他极为推崇,也相信那萧唐不是心存颠覆大宋江山社稷的乱臣贼子。师尊的吩咐,我固然必当遵从,可是如果让我诚心助你,个中缘由,也须我亲自去问个明白。

    念及至此,公孙胜恭恭敬敬的又向罗真人打了个稽首礼,说道:“谨遵师尊法旨。。。。。。”

    ※※※※※※※※※※※※※※※※※※

    且说在威胜军铜鞮县中,萧唐也听过石秀报说现在青州二龙山、清风山两山的心腹兄弟中有人戴着獬豸面具,以“全羽”的名号在山东、河北地界走动过几遭。现在专要除暴扶弱,从不害无辜百姓的铁面獬豸全羽在江湖中的名声隐然已压过托塔天王晁盖、及时雨宋江的名头,正是替天行道黎民交口夸赞,仗义疏财好汉争相投效,河北、山东地界若有人不得不落草讨个活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第一选择区投奔的山寨必是全羽统管的二龙山、清风山,而并非由晁盖、宋江统管的梁山泊。

    只不过在江湖传闻中,有人说那数山共主全羽行走江湖时善使的是一杆寒锋陌刀,有人还说他使得是一对镔铁双剑,也有人说他使得是一杆口三尖两刃刀,还有人则说那数山大头领明明善使的是一柄浑铁点钢枪。。。。。。久闻久之,绿林中便盛传那全羽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那十八般武艺件件都使得精熟奥妙,在绿林中早已罕逢敌手,加之豹子头、花和尚、屠龙手、青面兽等许多豪杰辅佐,其他绿林山寨早被全羽现在的声势震慑,哪里还敢造次生事?

    不过让萧唐较为留意的消息是,倒要真有一路山寨强人没被现在自己在绿林中的实力吓到,甚至还放出话来说全羽那厮与他的心腹之所以能纵横山东、河北地界,那是没有遇到真好汉,若是与他们山寨拼杀,胜负犹未可知。

    而浑然没把青州两山看在眼里的那路强人,竟然也是萧唐的旧识,那就是在京东西路单州、徐州一带聚集着三千人马,有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那两个善使蛮牌的好汉辅佐的芒砀山大寨主混世魔王樊瑞。

    樊瑞不服听从“全羽”号令的绿林兵马,这倒也在萧唐的意料之中,毕竟在原著里他那混世魔王也是只带两个头领、几千兵马便敢与实力比起现在本该强上数倍的晁盖、宋江叫板,直言要吞并梁山泊大寨的狠人。

    不过现在樊瑞只知道萧唐与绿林中人暗中互有往来,还并不清楚他与全羽就是同一个人。以自己萧任侠的身份,樊瑞那个目前天不服、地不忿的芒砀山大头领早就半推半就的接受过自己的钱粮军械补助,芒砀山那三个好汉倒也守诚信,他们只去寻觅周遭地界恶名在外的地方大户去攻打,不拦路剪径、不打家劫舍,钱粮用度一时间也足以满足手下三千喽啰的需求。

    所以萧唐也便示意石秀传书信告知青州两山的兄弟,不必受樊瑞的挑衅而去发兵攻打,等到河东围剿田虎、选练新军等事宜罢了,他自会找个时机,去寻樊瑞、项充、李衮这三个本也该是梁山好汉的强人头领细议。

    石秀闻言冷哼一声,说道:“哥哥,芒砀山那伙厮鸟如此无礼,那厮们受了哥哥的好处,也只三千上下的人马,也敢如此猖狂!去年镖行还曾以走镖的名目,向那芒砀山发送过金帛钱粮,依我之见,莫不如断了与那厮们之间的干系,再收捕了樊瑞那厮治罪,也好杀鸡儆猴,震慑其他绿林盗中的人物。”

    萧唐摇了摇头,轻笑道:“现在那混世魔王并不知我与青州两山之间的干系,何况他也只是放出话来,也并没有与咱们兄弟起过冲突。芒砀山三个好汉平日行事并无大恶,当年我救下梅展梅前辈时,倒也算是承了他们的人情,要在绿林再做大声势也须恩威兼施,只以威武迫其屈服,其他绿林中人只是口上说服,心里又如何会敬服?”

    石秀听罢踌躇半响,说道:“既哥哥恁般说,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准备吩咐亲信写暗文赍封书信,再发飞鸽知会青州那边的兄弟督促彻查新投入山寨的兵卒,但有仗着山寨名目做歹事的,务必严惩不贷。芒砀山那伙厮鸟也由得他们猖狂一时,不必发兵攻打。待哥哥河东公事罢了,再做计较。”

    又得萧唐嘱托几句后,石秀便去准备发书信知会统管青州二龙山、清风山的鲁智深等头领,而与其同时,使飞石日渐精熟的琼英也满面欢喜,一路蹦蹦跳跳着也快返至铜鞮县中萧唐所在的府邸。

679章 飞鸽传书,既简单又实用的密文() 
一  供萧唐与他心腹兄弟在威胜军铜鞮县暂做居住的去处,是县城北门不远处的一座院落,本来这座府邸院归一个大户人家所有,可是在河东匪乱之后,此间主人便携同全家老小前往河北西路的宗族亲戚家避祸,府内只留了个老管事看守。

    铜鞮县的龚知县与李县尉为了能够使萧唐在县城中住得舒适,便请托衙中文吏知会此间府邸的管事内外整顿打扫一番,再请萧唐、萧嘉穗、花荣、王进等人入住其中,这座府邸的大户往日时常须仰仗县中衙门照拂,是以那老管事也满口答应了下来。只不过萧唐在此暂住之后,又婉言谢绝了龚知县还要再寻些丫鬟仆役供他使唤的好意,除了琼英母女二人与叶清夫妇两个,现在这件府邸上下,几乎都是晓得萧唐于官府、绿林双线行事的心腹亲随。

    毕竟现在萧唐都需要靠飞鸽传书与辽东保州、青州二山、京西南路几处山寨、大名府萧家集、密州板桥镇乃至眼下正做重新安置规划的两浙路白云山、福建路武夷山等地互通声息。但是萧唐麾下在绿林中各地行事的头领也需要在本地安设鸽寮,才能使得受过训练,并且会认窝的信鸽准确地抵达目的地。

    可是萧唐眼下在河东地界并没有供自己筹划绿林中诸般事宜的据点,何况现在是以官府的身份行事,周围人多眼杂,在前些时日也没有办法与其他去处的心腹兄弟取得联系。石秀此行前来,不止是为了助萧唐征战杀伐,与他一并至铜鞮县的体己亲随之中,也有着携带着几只用于向东京汴梁传递书信的信鸽,待现在汴京萧府内杨序、燕青等兄弟收到附有萧唐密令的传书再向各处传达出去,此举也更加稳妥隐秘一些。

    古时为了传递加密的公文亦或信件,会采用拆字、隐语等方式。相传中华历史中最早的军事情报加密情报传递,是武王伐纣的首席谋主,兴周八百年的开国元勋太公望姜子牙,他以铜版、竹版制成面刻花纹,一分为二的符令唤作阴符,按阴符的长度不同,代表暗中颁布的诸般军令以及所传递的各种战场机密。而后姜子牙又创出“阴书”,所有密谋大计都用阴书向在外的武将传达,阴书通常是派三人送信,每封书信只有密令的一部分,相互参差,送信的人也不知道书信的全部内容,如此安排就算被敌人截获一封书信,也不能识破己方的密谋。

    而到了宋代时节,宋军所采用的军事通信保密之法则为字验,根据《武经总要》中的记载是随意挑选一首四十字左右,但篇中文字不得重复的五言律诗作为解码密钥,互通声息的双方则事先编著四十条短语的密码本,诗中的每一字都对应一条短语,短语顺序临时随机排列,同时在普通公文书牒上标注数字,收到密令的一方则可对照解码密钥书册与公文上的数字,解读出请求支援、敌军动向、物资需求等诸多情报。

    萧唐在绿林中所谋划的大计干系重大,绝对不能走漏了口风,他也曾想过用明矾水写成其字水干无迹、湿时方显的保密书信。可是无论以这种法子还是飞鸽传书,虽说在宋时并未算普及开来,可是在民间也有些人擅用此法,譬如南宋徐梦莘所著的《三朝北盟会编》之中,就曾记载靖康之耻时宋钦宗赵桓便得知以矾书帛、入水方见,所以金军围困汴京中他以矾书为诏,向外颁令急召各路将官率军救驾。

    换而言之,就算萧唐以明矾水写密令再由信鸽传递,却依然还是有可能被人截取,并且有全部计划暴露的风险。

    萧唐还曾想过尝试用大明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的反切码做为传递密令的手段,可是具体如何采用上字声母、下字韵母切出另外个字的发音,一来萧唐所记不全,二来这种方式也涉及使用地方方言字音的八种声调,要实施起来只怕也是事倍功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